情人节交流材料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13:39: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情人节交流材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鲜花礼仪:欧美一些国家送花习俗
各国送花习俗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而异。由于各国的国土资源、地理环境不同,种植花草树木的爱好也不同,因而人们对于花草树木的感情均有差异,这就形成了各国不同的花语和馈赠爱好。但从总体上讲,大凡文化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国土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热爱花木的程度就高,家家户户养花成癖,到处呈现出一片花的海洋,这样的国家或地区在社交活动中也多喜爱以花寄情,相互间交往馈赠鲜花形成习俗。
一般来说欧美等地许多国家在社交礼仪中都离不开鲜花,因而鲜切花的需求量很大。人们在访亲探友、婚丧嫁娶、生日祝贺、迎送宾客、吉庆纪念、探视病人等等社交活动中,别的礼物可以少送或不送,但送上一束鲜花,总是少不了的。人们把赠花作为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作为风雅传情的礼物。西欧人尤其喜送郁金香、玫瑰、香石竹、月季、唐菖蒲、百合、非洲菊、紫罗兰等。因为这些花中都蕴含着“真挚深情的爱”的含义。许多国家青年男女尤钟爱玫瑰花和郁金香,因为这两种花中蕴含的“爱情真诚”的气氛浓烈。每年的2月14日,不少国家要过情人节。据说这个习俗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传说古罗马时期,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迎接她的情人安东尼时,整个宫殿几乎埋没在玫瑰花海中。另有报道说,情人节起源于英国,是为纪念公元3世纪名字叫范伦泰恩的人。当时统治英国的罗马教皇,为保证军队的强大不许青年结婚,而范伦泰恩同情年轻人,便经常偷偷地为他们举行婚礼,因而遭到囚禁死于狱中。为了纪念这位值得年青恋人崇敬的人,便悄悄兴起情人节。这个习俗在几个世纪前就在欧洲各国普遍流行,每到这一节日,年青人总要向自己爱慕的人赠送礼品,表示钟情,礼品中玫瑰花最受欢迎。因为人们都认为玫瑰花是真、善、美的象征,能最完美的体现出情人之间那种纯真炽热的爱和崇高的情操。送红玫瑰的传说,据说是古代波斯有位男青年,为了表达自己对情人的一往情深,曾用自己的鲜血将白色玫瑰花染红,送给心上人,他的恋人终于感动了。后来痴情郎往往向意中人送去一朵红玫瑰,以表心中深情的挚爱。在情人节送玫瑰花的这个习俗流行中人们还逐渐把这种爱情的深度和玫瑰花的颜色变化以及花苞开放程度巧妙的寓意结合,而形成了不少送玫瑰花的习俗:例如初恋时讲究送含苞欲放的粉红玫瑰花;热恋深情爱情成熟时要送娇红或紫红盛开的红玫瑰花;如果爱情半途夭折,一方会送上一束黄玫瑰,以表心中的忌妒或不快。当然一般友人也可赠送玫瑰花,但宜送象征着尊敬对方和含有崇高敬意,和谐美好的白玫瑰,因为许多国家的人民认为白色是纯洁友谊的象征。情人节时不少西方国家还赠送其它寓意爱情的花,如红蔷薇、红色郁金香等。地中海一带人民表示爱情时喜欢赠送带着浓情厚意气氛的“勿忘我”花。传说中紫罗兰花也是“爱情花”,据希腊神话传说,司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因爱人远行,依依惜别,分手时她止不住掉下泪来,泪珠滴在地上,第二年便发芽长枝开出一朵朵又美又香的花,这就是紫罗兰花,从此紫罗兰带着维纳斯爱神的寓意便成为多情的化身。百合花在不少国家代表神圣、圣洁,或纯洁与友谊,在传统基督教社会里常用它献给圣母,是复活节必用的花。西方花语中丁香花寓意纯洁与初恋;香石竹象征真挚的友情;波斯菊代表少女的心,等等。另有材料报道,一般在西欧,母亲送花给子女时一般用冬青、樱草、金钱花、凌霄花等组成花束,以表示对子女的养育之爱。送别朋友常选用杉枝(代表分别)香罗勒(寓意祝愿)和胭脂花(含义为勿忘)组成花束相赠。探望病人时多用红罂粟(表示安慰)和野百合(象征康复)花束相送,以祝愿病人早日康复。朋友外出时常以鸟不宿、红丁香、荧丝子组成花束相赠,以蕴寓祝君努力,必能成功的含义。
除上述习俗外,各国还有各自不同含义的花语。例如在法国人的眼里,百合花是古代王室权力的象征。据说法兰西第一国王克洛维洗礼时,上帝就用百合花给他贺礼,后来法国人为纪念始祖,从12世纪起就把百合作为国徽图案,把它视为光明和自由的象征并崇为国花。在法国花语中报春花表示“初恋”:丁香花表示“纯洁”;紫丁香表示“我心属于你”;兰花表示“虔诚”……,但是法国人对菊花有忌讳,朋友应邀赴宴等喜庆场合都忌带菊花相送,因为法国只有葬礼上才用菊花(白菊)表示哀悼。
意大利是个花卉生产国,其花卉产量在欧洲仅次子荷兰。人民非常喜爱鲜花,除对攻瑰、百合、月季、紫罗兰、唐菖蒲、郁金香、非洲菊、维菊、马蹄莲、鹤望兰、小苍兰等花喜爱外,尤偏爱香石竹。香石竹的鲜切花生产占世界第一位。与法国一样,意大利人民同样认为菊花是不吉祥的花,是专门用来祭奠死者的哀悼花。但是西欧也有一些国家很喜欢菊花,如德国、荷兰等对菊花都很珍爱。
瑞士人认为鲜花代表和平与友谊。各种社交场合到处离不开鲜花,尤其是素有“世界公园”美称的首都日内瓦,更是一片花海。据介绍,日内瓦人对金合欢花怀有特殊感情。但在瑞士不能什么人都随便送红玫瑰花,因为人们认为红玫瑰花中有浪漫色彩。
西班牙人民也和其他欧洲人一样爱花,人民尤其喜欢郁金香。他们认为郁金香和玫瑰花都是喜庆和美好的象征。西班牙有个全国法定的“书节”,在每年4月23日举行。据说这是为了纪念该国大文豪塞万提斯于1714年逝世而定的纪念日。每到这一天青年们喜欢买上一朵玫瑰花夹在书里送给心爱的人。同样,在西班牙也不能随便送菊花,如被邀作客,不可送大丽花和菊花,因为人们认为这两种花不吉祥。
酒店餐饮部三季度工作总结
餐饮部年利润目标股份经营管理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转眼年股份制运作已走过三个季度,回顾过去的一个季度,餐饮部在酒店及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酒店兄弟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部门全体干部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大胆经营、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超额完成了公司及酒店制定的各项经营任务指针,为实现公司及酒店领导“发展餐饮”这一战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餐饮部就第三季度主要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第三季度经营情况
三季度,部门共实现营业收入元,完成季度任务指针的,较去年同期元增加了元,上升率为,实现利润元,完成季度利润指针的,较去年同期元平均每月元相比,利润增长了,增长率为。第三季度,部门共接待婚、寿喜宴趟次桌,金额达元,接待标准平均为元桌,较去年同期元桌增加了元桌,散台接待了人次,上座率为,包房共接待人次,包房出租次,出租率为。
二、主要工作与作法
×年第三季度不仅是餐饮部在上半年良好经营局面中持续上升的一个季度,也是酒店以参加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比武为楔机,原创:提升餐饮品牌与市场占有率的一个季度,更是餐饮部为实现公司及酒店“发展餐饮”这一战略目标奠定良好基础的一个季度,为此部门在总结上半年成绩的同时,找准了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并结合部门实际,着手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文化融入研究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要学好语言,就必须深入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因此,教师需要在语言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各环节还未系统地开展文化教学。对于英语词汇教学而言,通过文化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及应用,进而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文化融入
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前提条件,学好词汇能够为语言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词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多取决于他们的词汇量。一般来说,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解释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词汇。然而,课堂上对于语音和语法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词汇,这就使得词汇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如果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没有将词汇包含在内的话,学生就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而这显然是不利于学习的。因此,如何将文化融入英语课程,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融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是一种文化镜像。在语言的众多要素中,词汇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词汇不仅是语言中最活跃和最可持续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大组成部分。在不同的语言中,表达相同概念的词汇反映的意思也不尽相同,比如可理解为宗教、道德、心理以及地理方面的差异,并且不同的民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词汇学习在语言的学习过程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语教学部分,大多数教师容易将词汇的重要性忽略。然而,词汇课程通常是肤浅而简单的,难度不大,但是,仍然有许多老师认为词汇不应该是课程的主要内容。在课程中,老师主要是向学生讲述语言文化中的语音和语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记忆,而不能真正说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大学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讨论,在这期间,将文化与课程结合在一起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只有将文化因素有效地融入词汇教学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相关语言知识,并有效地获得词汇技能。
二、大学生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欧钻珠宝发展论文
消费者不成熟,由于中国首饰文化不成熟和缺少钻石的文化传统,很多消费价格导向,或过把钻石首饰当成一种投资或保值的手段,过分强调保值功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一个障碍。
4.6欧钻珠宝的战略定位
通过欧钻珠宝内部分析,SWOT分析,结合公司使命和远景的阐述可以看到,集团公司在钻石行业的领先地位基本确立,需要继续加强。欧钻珠宝战略定位已经明确通过公司的企业使命表述:欧钻珠宝的战略目标是在珠宝行业达到全球领先地位。在钻石首饰行业欧钻珠宝作为Dalumi集团钻石产业链的延伸部分,须拓宽和拓深市场渠道,以便取得更大的获利空间。并且努力成为钻石首饰产业的领导者。
这样一个战略定位使得欧钻珠宝比起一般的珠宝公司,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胸怀。首先与一般的珠宝厂商把同行仅看作竞争对手不一样,欧钻珠宝更是把同行当成合作伙伴,旨在建立竟合关系;其次,与一般的钻石珠宝厂商仅在现有的市场上为市场份额拼杀不一样,欧钻珠宝可以更多地是把目光放在做大整个钻石首饰产业上,以市场领导者姿态扩大总的市场容量。再其次;欧钻珠宝是作为行业的后来者,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必然是通过开放地整合行业的资源,通过创新的经营理念,创新的运营模式,创新的市场机会,创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把产业带到一个更高,更广阔的空间。
欧钻珠宝在战略选择上需要避开自己的劣势,放弃全面成本领先战略;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不宜采用集中化的战略;而应该采用差别化的战略。
从公司目前的状况要达到世界领先有一定的条件,但是实现战略目标还任重道远,并且时间紧迫。事实上,公司高层也有强烈的危机感,并引导公司管理层对一些战略方向性的问题进行思考。
感官通感与产品造型设计研究
摘要: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虽是一种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却为一切高级的认识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提供了材料和基础。本文从各感觉器官、感觉和通感的新型角度出发,研究感觉器官、通感、联想、产品造型设计之间的联系,并对造型设计方法进行总结概括,介绍设计师通过产品造型设计,和用户进行交流的模式流程,通过一系列研究和总结,表明通感在造型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感官;通感;联想;产品;造型设计
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是从感觉开始的。人的感觉器官(简称感官)在接受外物刺激时,由于大脑神经分析器的不同,对其形状、色彩、声音、气味、质地等分别作出相应的反应,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感受。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应,虽是一种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却为一切高级的认识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提供了材料和基础。设计创作自然也离不开感觉。美国现代美学家帕克在《美学原理》中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通感”,感觉相当于“通感”的基本元素,只有拥有了各种感觉之后,才可能互相交融产生“通感”。克劳斯•雷曼曾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物质的世界,当人的感官被忽略,人也就失去了意义”。从古至今,人类一直以感觉器官获得的认知为基础来判断事物和现象,并在大脑中留下记忆,例如某种气味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某种形状能带来岁月的回忆。因此,结合各感官的感觉认知,以通感的方式,结合大脑联想,在使用者和产品之间建立起一条“交流”的纽带,将过去生活中或者认知中的感官体验凝聚到产品设计中,使产品更加温暖、生动、亲切,增加使用者与产品造型的“情感交流”是产品造型设计的必经之路。
一、设计师与产品造型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对产品的设计、开发、材料、造型、色彩、包装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统一策划、统一设计,形成统一感官形象和社会形象。造型设计师以用户需求为目标,结合自己的感知,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将设计构想通过一系列设计表达过程赋予到产品当中,并以此为媒介传达给用户,用户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了解其外观造型、效用功能等,并且以通感等方式结合大脑联想加工,实现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实现了用户与设计师的感知交流。(如图1)是设计师与用户以产品为纽带的感知交流模式。
二、产品造型语义与情感
英语教学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入
一、西方文化的输入
(一)大学英语教学西方文化输入
1.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教材的文章几乎都是选自西方作者的文章,如果我们认真地去挖掘其背后的文化知识,毫不夸张地说———比比皆是。背景知识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对理解语句甚至整个语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相关的背景知识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材料的同时,能更好地了解其相关的文化。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的CharlieChaplin(卓别林)一课里,有这样的一句话,DickensmighthavecreatedCharlieChaplin’slife(狄更斯或许能创造出卓别林的童年生活)。如果我们不去给学生介绍Dickens(狄更斯)的相关情况,好多学生并不知道狄更斯是英国著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雾都孤儿》、《双城记》等,那么他们也不会正确的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尽管学生可能理解这个语句所包含的句法以及每个词汇的意思,但并不知道这句言语表达形式背后的相关信息。讲授相关的背景知识,把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已成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解释词汇背后的文化
在一种语言中,词汇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某些信息,诸如生活、价值观,历史等都会在语言中留下某些印记。可以说,了解一国的文化从学习其词汇开始。在英语中,有许多词汇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信息。准确的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得体的运用语言。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的讲解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或短语,让学生了解异国的文化。我们知道,由于英语深受欧洲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所以好多词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如Pandora’sbox(潘多拉的盒子)就源于这样一个神话,由于普罗米修斯盗了天火,宙斯派了美女Pandora(潘多拉)到人间报复,最终盒子被打开,灾难、不幸等撒向了人间。因此Pandora’sbox就意味着“灾祸”,如今在英语中已被广泛的运用。还有一些英语词汇则深深地烙上了美国社会特有的印记,如counter—culture(反文化)一词,就专指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那些玩摇滚乐,吸毒,堕胎等追求荒诞文化的人,而在汉语里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所以,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也是我们学习语言文化的开始。
中外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模式分析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中国的设计教育发展与国际交流,搭建起中国艺术与设计走出去的传播桥梁。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室内设计专业在课堂教学和其模型材料工作室的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理解教师跨专业背景和创作思路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作品创作中,让学生受益匪浅。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值得中国高校尝试和引进。
[关键词]“一带一路”;环境设计;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模式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中“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非常广泛。“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同时“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也要靠人文交流特别是教育合作作为重要依托,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大有可为。中国正与沿线各国一道共同构建多元化教育合作机制,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中国的设计教育发展与国际交流,搭建起中国艺术与设计走出去的传播桥梁。环境设计作为全球共通的文化语言,视觉冲击力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让世界更容易读懂中国文化精髓。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外环境设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结构设计与景观规划学院(简称MSU)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和国内某设计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在学习氛围、本科教育、单元体系、研究生院、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比较与研究。(1)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对比分析。(2)中外环境设计教学形态比较分析:研究西方理论教学、工作室教学、独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东方低年级基础理论教学,高年级专业工作室教学的形式的借鉴与创新。(3)中外创造性教学的对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研究,记录感受在课堂中根据有趣的课题分组讨论,结合丰富的教学形式进行阐述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美国的艺术学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模仿欧洲的教学模式。这些学院在建校之初基本借鉴了欧洲的学院式教学模式和艺术风格,因此,其发展经历了借鉴欧洲古典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德国包豪斯学院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当代艺术教学模式的过程。虽然美国的艺术学院建立比较晚,但在现代艺术教学方面比欧洲更加完善。180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建立第一所艺术学院———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1877年,建立罗德岛设计学院等。1904年,纽约实用美术学校开设了第一门环境设计课程,主要教授室内设计陈设和家具设计。这一时期,美国室内设计的代表人物艾尔莎(ElsiedeWolte,1865—1950)出版了第一本有关室内设计的著作,她也被称为美国室内设计的先驱。1931年,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提出了“建筑—家具—室内”一体化的概念。1950年,“景观化的室内空间”理念由德国传入美国,从此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室内空间的装饰美化,还涉及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1960年,室内设计成为一项从专业教育、资格考试到营业执照的行业系统。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关保障残疾人的法律颁布,设计开始为残疾人服务,无障碍设计也成为教学内容,并建立了经营条例和施工规范。2000年以后,美国更注重对安全、轻型材料以及绿色环保可再生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上集中研究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以及针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关怀设计。中国的环境设计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央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设的室内装饰系,开创了最早的中国室内设计高等教育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培养出第一代环境设计、室内装饰界的专家如张绮曼、杨建宁、柳冠中等。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广大综合类大学开始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环境设计专业开始细分成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不同的方向,并结合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在跨学科领域有了更加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一、中美环境设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下面就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结构设计与景观规划学院(简称MSU)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和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简称NUA)的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对比分析。第一学年:MSU为设计基础、建筑图像艺术表现、环境行为学、绘画基础、室内设计导论。NUA为设计基础一、设计基础二、设计基础三、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第二学年:MSU为视觉表现Ⅰ&Ⅱ、室内建筑Ⅰ&Ⅱ、设计史Ⅰ&Ⅱ、室内装饰材料与家具、色彩理论、设计概论。NUA为室内设计导论、环境设计表现、环艺模型、建筑设计一、室内空间设计一、家具设计。第三学年:MSU为室内建筑、建筑室内设计、作品展示与表现、设计深化。NUA为人体工程学、建筑设计二、展示空间设计、材料构造与创作、室内空间设计二。第四学年:MSU为室内建筑Ⅳ、环境营造与文化、毕业论文、深度设计。NUA为实验性设计、主题性设计、毕业设计专题。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1)美国的大学课程设置前后联系较紧密,围绕同一个专业或主题层层深入;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相对独立,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前后没有必然的联系。(2)美国的大学更重视思维与逻辑性的训练,课程以锻炼学生独立研究和思考为主旨,中国的大学更注重基础技法和基础理论的学习。(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课程设置上,美国的大学层层深入,在课程的深度上处于层层递进的关系;中国的大学在课程的广泛度、种类上比较多,同一学年大多数处于同一难度的并列课程。(5)美国的室内设计专业一般为5年,而中国的学制一般为4年。
二、中美环境设计教学形态比较分析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的地位和作用刍议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仅仅限于英语语言的教学,应该利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以便与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相符合。但是,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与这一要求相距甚远。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方面做出改进,这样才能完成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
学习外国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交际的基础是文化。…交际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外语这个桥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为我所用,提高本民族的素质,使之得以在世界之林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外语,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介绍给世界,为世界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加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学习和传播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悠久而富有影响,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道家学说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根基,是我们几千年以来行为做事的基础。“中庸之道”、“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等价值观在我们的心里根深蒂固。近代以来,中国打开了国门,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接触增多,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价值观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东、西方民族的人们喜爱中华文化,“华夏文化”受到了世人的注目和崇尚。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深受欢迎,人们在学习中文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受到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但是与这样的现状不吻合的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当中,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知识太少,几乎为零其结果就是,在年轻人当中,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而却不知“端午节”、“中秋节”为何物。据媒体报道,有的年轻人甚至将Mencius翻译成“孟休斯”。实在地说,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确有很大提高,与外国人的交流容易多了。但是,在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知识不够,表达不清。这与我国目前在世界所处地位是不符合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有二:一方面通过英语,吸收别国先进的东西;另一方面,将我国优秀的传统介绍到国外,使我国进一步融人世界,与世同进。就目前而言,外语教学的成就是前者优于后者。所以,大学英语教学要担当起加大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的任务。
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摘要: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目前英语教学界形成的共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对异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提高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中获得英语语用能力,真正成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英语教学;异域文化;认知能力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这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它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对异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强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从中获得英语语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交流需求,真正成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异域文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异域性,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异域性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释的结果。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英语语用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这一界定的范围比较宽泛,既涉及日常生活方式和习俗,又涉及隐藏在习俗之后的价值观念。英语教学既要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还要注重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认知是指对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根据学者对文化认知内容的划分,大致可分为观念文化、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英语教材批评语言学研究
摘要:教材绝不是中立、客观的教学材料,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的负载体。在批评语言学的基础上,发现民族高校英语教材呈现出一定的文化霸权、偏见、性别歧视、无民族特色等特征。树立科学正确的教材观,培养师生批判思维能力,继承我国优良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英语教材;批评语言学;权利;文化霸权;文化自信
高校英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完成课堂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影响下,高校英语教材经历了多次编写,从注重传统教学模式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材分工越来越细,教材研究也在不断更新。然而,国内外语界对大学英语教材研究总体偏少,2000年后才略有增加,教材评价研究不够客观,外部评价过少。以往教材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工艺学层面上,社会学分析不多见,课程与意识形态研究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民族高校英语教材研究更是少见。《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1-4册,吸纳了国外语言材料,体裁和题材丰富,内容新颖,涉及面广,体现了英语专业教材的特色,是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基础英语课程教材,也是民族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的主要教学材料。本文以该教材为例,在批评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探讨民族高校英语教材绝不是中立、客观的教学材料,而是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权力等关系的负载体。
一、批评语言学
批评语言学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2000年后以批评话语分析为主,主要在英国和荷兰为首的欧洲国家。Fowler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揭示那些隐含的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1]而批评话语分析由Fairclough首次提出,侧重分析语篇中的语言形式,揭示语篇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如何为之服务。[2]Blommaert总结的CDA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话语、经济话语、广告话语与推销研究、媒介语言、机构话语、社会工作话语、教育话语。[3]一直以来,新闻话语和政治话语备受关注,目前性别话语、手机短信、文学作品、经济法律话语等边缘话语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陈中竺在国内首次介绍了批评语言学,辛斌发表了《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一文,之后批评语言学及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也陆续出现。基于调查发现,90年代批评语言学发展迅速,2000年以后,批评话语分析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辛斌、田海龙、戴炜华和丁建新影响颇大。[4]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也很多,如民族志相结合方法、定位于质的研究方法等。辛斌指出批评语言学历史不过二十几年,虽然没有完整的方法论,但是只要分析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且言之有理,都是可取的。[5]可见,“批评”旨在揭示语言如何实施社会控制,以及如何保持和构建社会的不平等。
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教材语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