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11:19: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青年科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青年科技

青年科技创新活动调研报告

随着以“知识经济时代”为开端的新世纪的到来,关心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中国人都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科技创新上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社会的构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从来都是,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的创新。知识经济的今天,如果没有以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如果没有选择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的。因此,科技创新的能力与精神的培养正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青年科技创新则代表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与希望,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唱主角的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纵观人类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创新活动史。是人类在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从而不断获得自由和进步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东亚国家(如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附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其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年代,美国经济更是持续增长,19*年增长率为3.9%,创9年来最高纪录。这些都向人们昭示,科技创新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技术产品生产周期日益缩短的情况下,惟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技术与经济、效率、文化有机结合、综合协调、一体化发展,才能赢得和保持优势。近几年,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出台的创新政策和措施的背景充分体现了各国和地区从战略上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及其紧迫感。最近的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人力素质已成为生产函数的内在部分,亦即成为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经济越是高级化,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作用价值就越大。可以预见,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活力,将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将发挥以往任何历史时代从未曾有过的关键性作用共青团做为引导青年、教育青年、凝聚青年的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着带领青年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重要使命。

吉林省青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我省落实团中央提出青年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之一,也是我省自19*年以来全省团的重点工作之一。该活动始终站在围绕我省科技兴省战略,立足促进经济发展,着眼培养合格人才,努力活化青年人力资源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切实把青年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长期的重点任务来抓。通过开展“人才、科技、经济”中介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切实架起人才与项目对接、成果与市场联系、科研与产业结合的桥梁,有力地推动吉林青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培养青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最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富有巨大的创新热情,是实现创新的生力军。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今后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也就是科技的竞争。所以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青年人是社会发展的最有力的后备军,积极推动青年人进行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要将创新热情变成青年自觉的创新意识,变成持之以恒的创新行动,仍然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团组织的宣传教育和共同培养。这就要求各级团组织引导青年加强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和传播,这也是增强青年创新意识的首要环节。通过举办青年高层科技论坛、建立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新知、刻苦钻研的创造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注重加强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引导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勇于担当起科技创新主力军的角色,肩负起科技创新的重任,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强化领导,形成机制,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示范活动,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团省委及各地团委要成立青年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有条件的市(州)还应成立青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共青团组织牵头负责,科协及技术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青年创新活动正常开展和规范动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富而思进,开拓创新,自觉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推动我省经济的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并勇敢地担负起发展高科技、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

二、依托青年社团和协会,建立社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措施

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一项应常抓不懈的工作。编辑在对稿件的判断、取舍和期刊编校质量的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编辑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平,而青年编辑是支撑科技期刊长远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新入职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多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他们学历高,学术背景深厚,外语成绩好,又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强,接受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强,但对于编辑工作来说,他们多属于“半路出家”,对“为人作嫁衣”的具有奉献精神的编辑工作的性质认识不够深入,对重复性高、持久性强、繁琐单一的编辑工作的特点不理解,极易产生成就困惑、成长困惑[1]。为此,关注青年编辑的思想动态,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使其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加深对编辑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2],尽快提高自身编辑素质,是提升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1青年编辑的自我培养

1.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熟练掌握编辑出版规范

青年编辑踏上编辑工作岗位后,要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编辑的角色转变。通过加强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了解时事和理论时评[3],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培养自身对政治的敏感性;通过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阅读相关文件材料,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青年编辑要熟练掌握各校对符号的意义及用法;要掌握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学公式、量和单位、图与表格的书写规则或编排规范[4];掌握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了解摘要的写作要求,关键词的提取方法;要尽快学会选题策划、审稿、编辑、校对方法;通过自学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和理论操作实务,提高文字水平、编辑水平,掌握编辑技巧,确保自己编辑的科技论文在文字质量及科技信息方面具有良好的规范性。

1.2通过向同事学习培养奉献精神,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涉及到组稿约稿、审稿、退修、校对、印刷等多个环节,编辑部各成员在专业背景、知识水平、编辑阅历、沟通交流等方面各有千秋,青年编辑入职后,要积极主动向已工作多年的同事学习,多想、多看、多问,学会与人交流,通过边学边干,掌握编辑各环节的工作内容。通过向同事学习、向同事看齐,全心全意为作者、读者服务。编校过程中,秉承凡有疑问处一律问清楚、查清楚的原则,全身心投入编辑工作,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完成各环节的编校工作,从思想上体会并深刻认识编辑工作的职业特点和职业精神,树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职业精神,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素养探讨

中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编辑人才是关键,是维持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在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对《文史哲》几代编辑人的工作表示肯定,也为高品质期刊建设指明方向[2]。笔者作为一名编辑人深受鼓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抱理想加入编辑队伍,编辑人员是科技期刊质量的“守门人”,青年编辑则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期刊的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青年编辑的职业素养关系到科技期刊目前的品质呈现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青年编辑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在自身的专业方面受过良好教育,做过深入研究,所以在审阅专业相关稿件时可以快速把握研究新意与研究深度,判断学术价值。青年编辑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在期刊的新媒体建设中更能发挥优势。但与资深编辑相比,青年编辑的经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编辑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提升是期刊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年编辑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探讨了青年编辑提升职业素养和发展的途径,可为广大青年编辑提供思路和参考。

1提升政治素养

编辑人员承担期刊内容的策划、选择、加工、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其政治觉悟和科学素养决定了期刊内容的走向。科技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科技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期刊出版要坚持正确出版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党的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的青年编辑更应该有信念、有理想,自觉践行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在稿件审读时青年编辑应该把是否符合政治要求放在首位,确保不出现任何政治性错误。为此,青年编辑从业后应该努力学习国家关于新闻出版法规方面的方针政策,如《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尽快适应编辑这一新身份。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浏览“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等手机客户端,熟悉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提升政治敏感度和理论水平。出版工作是国家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工作的政治性、科学性、专业性都很强,编辑人员作为出版物内容的策划者、选择者、加工者和推荐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坚守学术底线

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阵地,也是防范学术不端的战场。编辑部应该制定严格、规范的审稿流程,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青年编辑收到稿件后,应该首先借助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文字复制比,尽早发现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类期刊在三审程序外,通常还需要外审专家对论文进行进一步审阅,青年编辑可以通过知网等平台检索外审专家的学术成果,熟悉编辑部合作的外审专家的专业方向,擅长的专业领域,将稿件送给合适的专家审阅,借助外审专家对论文的创新性、严谨性、学术价值给出专业的判断和建议。外审过程要严格执行双匿名审稿制,保证审稿过程的公平公正。稿件的学术质量、编校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青年编辑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那么期刊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紧密相连。青年必须恪守学术规范和底线,自觉抵制业内的不正之风,自觉远离关系稿、人情稿,坚决杜绝超越办刊宗旨刊发质量低劣论文等行为,以自身的自律为期刊赢得繁荣长远的发展。

3发挥专业优势

查看全文

市青年科技奖规章制度

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奋发进取,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本奖定名为“市市青年科技奖”。

第二条评选范围:在科技工作与生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第三条评选标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优良的科学学风与职业道德,并在业务工作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在学术上在较高造诣,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见解,在生产实践中产生较大效益或发表后被公认为达到省以上先进水平者;

2、在科学技术实践中勇于创新,做出重要贡献,并已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查看全文

青年科技明星评选通知

各区(市)县党委组织部、人事局、科协、科技局,市直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市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科协七大、自治区和**市科技大会精神,推动我市的科技进步、激励广大青年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进步。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协、市科技局共同组织开展第四届“**市青年科技明星”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从事自然科学和交叉科学、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我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均可参评(获“**市第一、二、三届青年科技明星”荣誉称号者不再参评)。

二、评选标准:

热爱祖国,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学风,并在业务工作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训需求

1青年编辑入职培训的特殊性

科技期刊编辑是一种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从业后的继续教育应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持续进行。就入职培训而言,一般是设立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期限内集中完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多是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或从业人员,入职前缺乏编辑出版相关工作经验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使他们尽快熟悉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入职培训应重点覆盖科技期刊行业基础知识、期刊具体情况、编辑出版基本规律,并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入职前大多有相关或相近行业经验,对期刊工作有所了解,但往往较为表浅和片面,特别是对于一些焦点问题如办刊宗旨、审稿流程等,容易陷入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误区。入职培训应重视使青年编辑从整体、宏观层面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知识形成体系和框架,还应注重理论性,避免单纯经验性教学,以帮助青年编辑树立正确的行业价值观。与青年编辑日常培养注重厚积薄发不同,入职培训需要设立明确的培训目标,形成一套标准的培训课程,制订能够用于考核的指标,通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调整和优化培训策略。

2编辑培养的方法无法满足入职培训的需要

目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参加出版行业的专业教育培训、参加出版行业的学术交流与研讨、资深编辑进行“传帮带”、安排轮岗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岗位技能竞赛、编辑沙龙、论文撰写小组等形式,通过多年实践,在青年编辑培养中的效果已经得到验证;然而,这些成功经验却不能照搬到入职培训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习时间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挥集中效应;基础性基本覆盖,但实用性有所欠缺;琐碎分散,多为经验性教学;较为随意和盲目,缺少目的性,也没有标准化的考核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从入职培训的特点出发,为其专门设计一套培训策略。

3关于规范及优化入职培训的建议

入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企业环境、岗位知识与技能等4个方面[5]。结合科技期刊的具体情况,就是通过入职培训让青年编辑熟悉期刊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前景,了解出版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学习岗位所需的技能或知识,并在培训中转变不适应出版企业发展的观念和习惯,使其尽快融入企业整体环境之中。要达到以上效果,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是基础,加强重视、增加投入是核心,完善内容、丰富方式是保障,定时评估、积极反馈是关键,此外还应借助出版单位的集团化优势集约开展培训。3.1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职培训的目的不是育成一名成熟的科技期刊编辑,而是帮助青年编辑实现从“局外人”到“企业人”、从“学院人”到“职业人”、从“理论人”到“实践人”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编辑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形成正确的行业价值观,熟悉标准化工作流程,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初步的定位和规划。3.1.1组织(宏观)层面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和编辑出版的交叉行业。身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应对科学技术和编辑出版这2个行业都有宏观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有充分的把握。对于就职的出版企业,应了解其源起与沿革,现状与规划,了解就职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业务对象和市场竞争状况,便于青年编辑在工作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更好地施展所学。3.1.2文化(精神)层面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独有的价值观,每一家企业也有其特有的文化。行业价值是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而企业文化则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源泉。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并形成正确的行业价值观,感受就职企业的精神文化核心,通过正面、积极的信息传递,认同行业价值、融入企业文化,营造归属感与荣誉感,获得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的精神支撑。3.1.3制度(操作)层面青年编辑入职后,需要及时获取与其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信息,如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岗位职责、绩效评估系统、薪酬福利政策、职业发展信息、安全操作规程,甚至包括财务制度、软硬件的获取与使用、着装要求等非常细致的信息。在其入职之初就系统地将以上信息告知青年编辑,并形成文本便于其查阅,可以避免遇到问题时“临时抱佛脚”的忙乱,也有利于青年编辑对出版企业的整体运转流程形成正确的概念,更快地进入实际工作状态,有利于规避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违规和渎职风险。3.2加强重视,增加投入入职培训对青年编辑人力资源进行高效能、高品质的管理,提高出版企业竞争力和编辑素质至关重要。出版企业管理者不应把入职培训视为一种短期行为,而要把它看成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给予此项工作足够的支持并积极参与。3.2.1时间投入在入职培训实施过程中,不论是接受培训的青年编辑,还是授课的培训讲师,甚至是组织培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这是直接的时间成本。此外,青年编辑参加培训,必然占用工作时间,给所在部门的工作安排造成压力,这是间接的时间成本。这就需要出版企业上下一条心,充分理解入职培训作为夯实青年编辑职业基础重要手段的现实与长远意义,密切配合,热忱参与。3.2.2人员投入在就业后教育日益成熟的现在,尽管社会上可供选择的培训资源非常丰富,但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具有较高学术性、技术性的特点出发,从科技期刊出版企业内部寻找青年编辑入职培训的讲师更为适宜。出版企业可以考虑建立内部讲师制度,根据培训内容和特点寻找具备条件的对口部门管理者或资深员工固定担任入职培训讲师,分别负责不同内容的培训;通过给予内部讲师一定的酬劳或奖励,以增强内部讲师对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师资力量,提升授课质量。3.2.3智力投入教学资源建设也是入职培训的重要环节,包括教材建设、课程标准制订、多媒体课件和教案制作,必要时可增加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协助各内部讲师完成培训教材的准备并审核,使培训教材形成体系,以提高培训效果的稳定性;制订可执行的课程标准,明确接受培训编辑应该掌握的内容,为考核培训成绩、评估培训效果提供参考;协助内部讲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案,并进行统一的管理,根据使用效果与讲师一起对课件进行优化;统一调配资源,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3.3完善内容,丰富方式传统的青年编辑培养模式,往往以工作代替培训,仅仅聚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造成培训内容局限,对于部门内整体工作流程、部门间协作、行业内通识涉及不多,培训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受训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设计入职培训策略时,应当考虑到整体性和灵活性,完善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3.3.1完善内容入职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通识培训、部门内工作引导和部门间交叉引导[6]。1)通识培训是指对青年编辑进行有关工作认识、观念方面的训练,并培养编辑掌握基本的工作技巧。人力资源部向青年编辑发放《员工手册》,并就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发展规模、前景规划、产品服务与市场状况、业务流程、相关制度和政策及职业道德教育展开介绍、讲解和培训,安排青年编辑了解工作相关软硬件的申请、安装,包括办公用品、电话、计算机、网络、邮箱、OA系统、采编系统、名片,帮助青年编辑掌握数据库、相似性检测、主题词核验、审定名词库、校对软件、参考文献软件等的使用。2)部门内工作引导包含2个层面。首先,由部门负责人介绍青年编辑认识部门其他人员,熟悉工作环境;其次,由团队内资深人员帮助青年编辑掌握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包括一般流程、初审流程及注意事项:以帮助青年编辑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3)部门间交叉培训是出版企业所有部门负责人的共同责任。青年编辑应了解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规律,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进行顺畅配合;根据编辑岗位工作与其他部门的相关性,青年编辑可到各相关部门如出版、校对、新媒体、市场营销接受交叉培训。3.3.2丰富方式顺应青年编辑年轻、思维活跃的特点,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入职培训的方式可以融入网络与互动元素,更加灵活、多变。1)培训形式除了讲授法,还可以依据需要和可行性,合理地选择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如对于出版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可以采用参观、讲解等形式。社交礼仪的培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职业道德的培训可以由领导、资深编辑现身说法,也可采用演讲的形式。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可以采用案例法、分组讨论法等方式。对于技能培训,可以采用讲解、示范操作等形式。2)培训的地点大部分可以安排在出版企业内,对于相关行业如印刷企业的了解可以安排实地参观,即根据培训的实际需求加以调整。3)培训内容大部分可以集中完成,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内容,如编辑的整体工作流程,需要在一个发稿周期内来安排学习,可以从集中培训中剥离出来,在编辑部内单独完成,仍然作为入职培训的一部分,接受相关的培训效果考核。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可以充分调动青年编辑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3.4定时评估,积极反馈培训评估是一个培训流程的最后环节,它既是对整个培训活动实施成效的评价与总结,同时评估结果又是以后培训活动的重要输入。入职培训评估可以利用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评估模型”来开展[1]:第1层次是反应层面的评估,重点评估接受培训者的主观感受,一般在培训刚结束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第2层次是知识层面的评估,重点评估接受培训者的理解程度,一般在培训结束后采用测试、座谈的方法进行;第3层次是行为层面的评估,重点评估接受培训者的行为改变,一般在培训结束后3个月采用观察、考核的方法进行;第4层次是结果层面的评估,重点评估接受培训者的绩效改进,一般在下一年度采用投资回报率的方法进行。在入职培训效果评估之后,还应当将评估结果及时予以反馈。反馈对象有如下人员:一是接受培训的青年编辑,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青年编辑的直接上级领导,以便他们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青年编辑进行指导;三是培训主管,以便根据评估结果对入职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教材、培训方式进行调整完善。3.5利用集团化优势进行集约化培训我国科技期刊长期以来存在“小、弱、散”的情况,自文化体制改革以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积极探索集团化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7],而人员培训的集约化是集团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往单个编辑部人员较少且分布在全国各地,青年编辑的入职频率很低,入职时间、所在地域零散,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地开展专业的入职培训,集约化培训则有望打破这一困局。集约化培训可以从以下2个层面进行构建。首先是化零为整,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下属期刊的青年编辑均作为受训对象,纳入入职培训,采用相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教材,统一接受培训评估并生成培训反馈,以规范促融合。其次是化整为零,有条件的编辑部,可以安排青年编辑到中华医学会总会接受集中培训,没有条件的编辑部,我们可以将培训内容进行分解,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采用通过网络发放教材、在线授课或自学的形式,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套入职培训课程,并利用在线考试、网络问卷方式完成评估与反馈,以专业助优化。这样,有助于增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青年编辑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使集团化理念深入人心,为深化改革夯实人才基础。

查看全文

青年科技创新创效思考

一、观念创新与创造力的认识层面

知识生产是以人的脑力活动为直接基础和主要内容的,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创造性,即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行为举止受其思维影响,而思维又来自于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如果说制度、技术、产品、市场、管理、服务和营销等创新是行为举止创新的结果话,那么观念的创新、思维的创新就是原因。因此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这就是科学的因果论。尤其是当今共青团开展的青年科技创新创效活动更加强调个人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观念、思维如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经济、创新创效就失去了自身价值,也是对创新的扼杀。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创造力就成为观念、思维创新能力的一种量度。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受创造欲望驾驭,以追求独特性,新颖性为目标,是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等能力的总和。简而言之,创造力就是提出新设想,探究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的能力。创造学研究证明,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是每个人的一种潜能。成功人士与常人的区别唯其创造力的开发程度而已。因此青年科技创新创效活动的首要就是以观念创新及创造力的开发为先行。

专家认为,知识型社会青年创新人才应具备六个特征:1.具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2.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财富。3.具有终生学习,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并掌握基本生存技能。4.具有较高的个人品质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5.掌握现代交流工具,与外界沟通的能力。6.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目前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普遍缺乏,直接体现在上述六个特征或多或少地欠缺上,原因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也有制度、机制不完善的影响。认清了影响创造力开发的原因,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创新创效活动中就必须要解决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在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上,共青团组织必须注意六个切入点:1.知识观念的更新,要使青年牢固树立知识即财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2.创造力的开发。要使青年具备提出新设想,探究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的能力。3.学习,工作方式的创新。要使青年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讲究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法。4.知识的传播。要使青年具备宽广的眼界,广博的知识,并不断提升专业知识。5.团队精神的培养。要使青年具备博采众长,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团队精神。6.心理品质的构建。要使青年具备自信,自尊,自爱,责任感,保持强烈探索精神的心理品质。

二、创新创效活动的定位认识层面。

查看全文

青年科技个人先进事迹

××,男,28岁,大学本科学历,冶炼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专业,分配到××集团公司××冶炼厂,现任熔炼车间转炉工段长。

他从生产一线普通的操作工干起,成长为一名基层生产管理人员,参与了贵冶二期、三期建设,为转炉改造后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使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保障了工艺改造前后的顺利接轨以及贵冶三期工程的达产达标。

他提出转炉烟罩进水系统的改造,并主持该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成功杜绝了困扰转炉生产的烟罩漏水现象。贵冶三期工程投产后,致力于各项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优化,特别是针对转炉进料量和冷料处理能力的提升,展开了《转炉耐火砖减薄扩容研究》、《铜吹炼系统的节能》及plc系统改造等攻关。其中,《转炉耐火砖减薄扩容研究》项目攻关,增加了转炉容积,年可多产粗铜2万吨,年产值达4个亿,比新建一台转炉节省资金800多万元;《转炉炉龄攻关》项目,每年为贵冶节约资金2千万元以上,令日本专家大为震惊。

如今,他正着手于转炉作业率的提高这一攻关项目,已取得了初步成绩。

他利用科技进步解决了许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在高品位冰铜吹炼的物料、炉况和渣含铜的控制中,提出了有效的工艺操作方案,成功实现了在高冰铜品位吹炼条件下的中间物料平衡和渣含铜的稳定。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99、2000年××被授予贵冶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2年,他负责的《转炉耐火砖减薄扩容研究》获得××冶炼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还获得××冶炼厂先进劳动者荣誉称号。2004年,又被评为××十佳青年荣誉称号。

××事迹材料

查看全文

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报告

**区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自**年起,筹集36.8万元专项资金,从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林果业、建筑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选拔了14位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立足现实、突出重点”,分层分类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主要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培养3-5位市级专家,对这部分人才实行重点培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保障,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培养区级科技专业技术骨干,通过进修、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3年来,共组织他们参加各类专业学习培训41人次,学术、技术交流72人次,技术研讨55人次;聘请外国专家讲课2人次,聘请国家级专家讲课5人次,使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自主申报、组织审核”,量身制定培养计划。为使培养计划能够契合每个培养对象的技术特点,**实行自主式、开放式的工作方针,让培养对象自主确定研究方向、科研内容、培养渠道等项目,组织部宏观审核调控,通过“两下、两上”确定培养计划。即“走下去”,了解培养对象的科研状况和工作特点;“交上来”,培养对象根据本人情况制定计划,上报区人才工作办公室;“返回去”,区人才工作办公室经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将计划返还培养对象;“报上来”,培养对象结合修改意见、所在单位的意见及本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表上报区人才工作办公室。经过反复磨合,制定的培养计划更加有利于培养对象发挥潜力、提高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重点攻关、注重实效”,切实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培养方向上,坚持把与**经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重点问题组织攻关,注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注重技术实效,带动企事业单位及地区经济增长。3年来,在14位接受培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带领下,成立了11个课题组,涵盖林果、工业、医疗、畜牧兽医、水利、建筑6大行业,主持开发新项目6项,其中市级项目2项,区级项目4项;发表或宣读学术文章6篇,进行新技术应用推广实验4项,推广应用新技术3项。其中“日本苹果开心树型的引进研究与示范”、“动物疫检技术”、“绿色生态走廊建设”、“乳腺癌诊治技术”等5项技术达到国家或市级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玻璃公司技术骨干王培华同志研究的“减少玻璃板面气泡技术”,使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50%提升到75%,仅此一项,每年就使企业增收近千万元。

四、“专项监管、全程跟踪”,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为了合理安排使用资金,人才工作办公室专门设立了“**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账户,制定了详细的使用计划,对每一项培养经费进行认真审核,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区人才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还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跟踪服务,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议,请培养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进行座谈和交流,下基层了解培养计划的进展情况,研究和解决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全面、细致、周到、动态地掌握培养对象的情况,并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培养计划,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经过3年的培养,这14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知识、科技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积极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在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新疆等7个省区,共举办31场专业技术讲座,27000多人次参加。其中,张文和同志的“富士苹果优质生产管理技术”**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星火计划项目在全国推广,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

查看全文

农村青年科技活动的调查报告

**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党团组织的有关要求,结合大庆实际,带领广大农村青年广泛开展了以抓能人、抓项目、抓基地、抓服务为主体的科技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市农村青年科技成果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年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会;301国道青年绿化工程获全国优秀青年绿化工程称号;大同区高台子镇青年张文刚等12人获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杜蒙县江湾乡稻田养鱼示范基地等18个基地被评为全省青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黑龙江日报》对我市农村青年科技活动作了报道。大庆团市委先后荣获全国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先进组织单位,全国万村书库活动先进单位,全省科普之冬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培养星火带头人先进单位称号。有关情况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现状

1、建立了一支农村青年科技能人队伍。几年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始终坚持抓好"三位一体"团支部书记、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股份合作体领办人、各类生产示范大户、青年经纪人等五支能人队伍建设,采取重点培养、选送深造、集中办班、树立典型等措施,加快青年科技能人成长。目前,全市已有642个村按要求配备了"三位一体"团支部书记,配置率达到85%;涌现出县级以上青年星火带头人2800名,先后有9人被评为高级农技师,68人被评为农技师;全市共有农村青年经纪人6000多名,基本形成了信息中介型、营销中介型、劳务中介型、科技中介型、混合中介型等5支农村青年经纪人队伍,每年签定销售订单7000多份,引进传播各类科技信息2000多条,年创经济效益2亿多元。通过培养农村青年科技能人,在全市形成了一支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的青年队伍,起到很好示范带动作用。

2、推广了一批绿色特色科技项目。发展绿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是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调整农业结构、构建特色农业新格局的要害所在。我们注重引导农村青年着眼于市场的需求,着眼于优化作物布局、发展质量生产的方向,选择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项目,确定一批能够高产高效、易被农民把握的农业先进技术,三位一体"团支部书记、科技示范大户、青年星火带头人领办。几年来,共引进推广了稻田养鱼、草苇编织、寒地哈密瓜栽培、人参果栽培、花卉栽培、棚室蔬菜生产、全蝎养殖等160多个绿色特色项目,形成县有推广项目,乡有重点项目,村有主抓项目的格局,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

3、兴建了一批农村青年产业基地。近年来,我们立足于推进农业经济产业化进程、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引导农村青年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实体化、专业化、产业化转变。首先,全市各级团组织依托5800多亩青年科技实验示范田和各类生产经营示范大户,结合各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兴建完善了600多个青年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利用这些基地培训青年达20万人次。其次,通过"农户联农户、大户带小户"等形式,大力兴办一批青年股份合作体,实行联合经营,规模发展。全市形成以青年为主体的养猪一条街、蔬菜专业屯、果树栽培基地等专业生产小区近百个,蔬菜、胡萝卜、绿豆、番茄等专业村屯82个,吸纳青年农户1万多户。三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村青年兴建一批种植、养殖专业小区。依托吉泰、绿荫、金锣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生产示范区。

4、促进了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青年科技活动的不断深化,提高了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为转移农村青年劳动力、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创造了条件。一方面,我们通过扶持一批"青字号"龙头企业,组织农村青年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农副产品深加工、制造业等非农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引导农村团组织在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同时,扩大培训范围和领域,开设微机、烹饪、电器维修等非农、青年股份合作体领办人和青年乡镇企业治理者等五支能人队伍建设。"三位一体"团支部书记配置率稳定在85以上,县级以上青年星火带头人累计达到2800人以上。二是抓好先进科技示范项目推广。重点抓好水稻旱育稀植、蔬菜棚室生产、果树栽培、水产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8个科技项目,同时重点抓好一批绿色特色项目示范推广。三是抓好科技项目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团市委重点抓好20个市级科技项目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每个县区至少要建成5处以上示范推广基地。并依托这些基地做好科技项目实验,农村青年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质。四是抓好青年田的落实和使用。加大青年田的落实力度,使全市青年田总量稳定在5800亩,同时根据本地优势,选择适宜推广项目在青年田中率先引进示范推广,形成十亩青年田带起百亩示范基地,辐射千亩推广基地的局面。五是抓好青年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学协会组织,建设青年科技培训学校、科技图书站,要达到一村一会、一地一会的目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