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钱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09:11: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青苗钱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青苗钱利率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立法。许多学者认为,青苗钱年利率为40%,这是对青苗法的误解。青苗法又称“出息二分之法”,青苗钱法定年利率20%,是宋人的共识,其证据比比皆是。

关键词:青苗法借贷利率二分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立法。邓广铭先生在《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书中认为,在王安石推行的诸种新法当中,“受到守旧派人物攻击最猛烈,进行攻击的人数最多,次数也最多的,莫过于青苗法了。”关于宋代青苗法的利弊功过,学术界至今有分歧,20世纪90年代前后还进行过针锋相对的争论①。不过,对于青苗法赊贷的法定利率为40%的问题,争论各方无大分歧。否定青苗法者认为不少地方的实际利率要高于40%,达60%甚至1倍,而肯定者认为高于40%属个别违法现象,40%是利率上限。

漆侠先生在1959年初版、此后多次再版的《王安石变法》一书中,明确提出青苗钱的利率为40%。他认为:青苗钱借贷一年进行两次,“一次在正月三十日以前,称作;‘夏料’,一次在五月三十日以前,称作‘秋料’。随夏秋二税缴纳贷款,即在五月、十月以前。”归还时“在原额外缴纳20%的利息”,因“一年两次贷款,故年利率实际上是40%。”漆先生的这一推论影响极大,青苗钱法定利率40%,几乎成为学术界没有异议的定见。本人认为:青苗钱的法定利率不是40%,而是20%。

青苗钱年利率40%,是韩琦首先提出的。现存熙宁二年(1060)九月颁布青苗法条文,未明载青苗钱的利率,只说“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例,愿预借者给之,随税输纳斛斗,半为夏料,半为秋料。内有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许从便。”②在青苗法颁布前,苏辙“自大名府推官上书召对”,曾参与青苗法的审核。他对王安石说“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非为利。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违限。如此则州县不胜烦矣。”苏辙明确反对青苗法,认为原来的常平仓法“见在而患不修,公诚举而行之,刘晏之功可立俟也。”王安石听了苏辙的话,曾“逾月不言青苗”③。苏辙言“出息二分”,而不言半年或一料出息二分,表明他理解上述青苗条例为年利率二分,或青苗条例明载年取息二分,而现存史料阙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

宋代青苗钱利率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立法。许多学者认为,青苗钱年利率为40%,这是对青苗法的误解。青苗法又称“出息二分之法”,青苗钱法定年利率20%,是宋人的共识,其证据比比皆是。

关键词:青苗法借贷利率二分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立法。邓广铭先生在《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书中认为,在王安石推行的诸种新法当中,“受到守旧派人物攻击最猛烈,进行攻击的人数最多,次数也最多的,莫过于青苗法了。”关于宋代青苗法的利弊功过,学术界至今有分歧,20世纪90年代前后还进行过针锋相对的争论①。不过,对于青苗法赊贷的法定利率为40%的问题,争论各方无大分歧。否定青苗法者认为不少地方的实际利率要高于40%,达60%甚至1倍,而肯定者认为高于40%属个别违法现象,40%是利率上限。

漆侠先生在1959年初版、此后多次再版的《王安石变法》一书中,明确提出青苗钱的利率为40%。他认为:青苗钱借贷一年进行两次,“一次在正月三十日以前,称作;‘夏料’,一次在五月三十日以前,称作‘秋料’。随夏秋二税缴纳贷款,即在五月、十月以前。”归还时“在原额外缴纳20%的利息”,因“一年两次贷款,故年利率实际上是40%。”漆先生的这一推论影响极大,青苗钱法定利率40%,几乎成为学术界没有异议的定见。本人认为:青苗钱的法定利率不是40%,而是20%。

青苗钱年利率40%,是韩琦首先提出的。现存熙宁二年(1060)九月颁布青苗法条文,未明载青苗钱的利率,只说“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例,愿预借者给之,随税输纳斛斗,半为夏料,半为秋料。内有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许从便。”②在青苗法颁布前,苏辙“自大名府推官上书召对”,曾参与青苗法的审核。他对王安石说“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非为利。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违限。如此则州县不胜烦矣。”苏辙明确反对青苗法,认为原来的常平仓法“见在而患不修,公诚举而行之,刘晏之功可立俟也。”王安石听了苏辙的话,曾“逾月不言青苗”③。苏辙言“出息二分”,而不言半年或一料出息二分,表明他理解上述青苗条例为年利率二分,或青苗条例明载年取息二分,而现存史料阙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

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

儒家与君权的关系是儒家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孔子提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儒家与君权之间就有着一种内在的紧张。“以道事君”就是以仁道事君,“仁者爱人”,从政治哲学上说,这是儒家的民本主义价值观。“犯之”就是对君主的“不仁”进行批评;如果君主不听谏阻,那就应该“止”即辞官而隐退。孟子继承发扬了这一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所谓“民为贵”就是以人民为最有价值,或者说,以人民为社会、国家的价值主体。就君臣关系而言,孟子反对臣对于君主的一味顺从,臣应该“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下》)。这里的“去”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止”。孟子又说:“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离娄上》)意谓对于“大人”(大儒)来说,君主的用人之非、政事之失等等尚不足以进行批评,只有格(正)“君心之非”才是最重要的。其所以最重要,是因为仁政出于君主的仁心,若君心不仁,则无以为仁政;若君心正,则“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同上)。

秦统一中国后,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制度。“汉承秦制”,在“秦制”之下,儒家思想一方面与其相适应,提出了“三纲”之说,另一方面也仍然坚持了先秦儒家的民本主义和“格君心之非”思想。如汉儒董仲舒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其“伸君”即适应秦以后的君主集权而立“三纲”之说,其“伸天”则仍贯彻了民本的思想(所谓“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见《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并且欲以“阴阳灾异”来格(正)“君心之非”。在董仲舒看来,治道应该从君心之正开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王道终矣"(《汉书·董仲舒传》)。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在哲学上比汉唐儒学有重大的发展,但在政治哲学上却鲜有突破,大致是伸张孟子的政治思想,甚至可以说未离董仲舒“阴阳灾异”思想的窠臼。关于程朱对君权和“三纲”之说的肯定,历来已多被强调,近现代学人也对此多作批评。本文所述,主要是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以显出程朱理学与君权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并重申笔者多年来的一个看法:从民本进至民主,符合中国文化实现近现代转型的内在逻辑。

二程与君主政治的关系,始见于程颐早年的《上仁宗皇帝书》。他在书中说:“圣明之主,无不好闻直谏,博采刍蕘,故视益明而听益聪,纪纲正而天下治;昏乱之主,无不恶闻过失,忽视正言,故视益蔽而听益塞,纪纲废而天下乱。治乱之因,未有不由是也。”(《程氏文集》卷五)这种劝戒君主听从臣下的“直谏”,并且希望君主“召对,面陈所学”,“以臣之学议天下之事”,正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在士人中形成的风气1。程颐指出,当时宋朝已处于危乱之势:“诚何异于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之未然(燃),因谓之安乎?……况今百姓困苦,愁怨之气上冲于天,灾沴凶荒,是所召也。”这里的“召”就有“天人感应”、“同气相召”的意思。程颐又引《尚书》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认为“固本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足衣食”。但当时“国家财用,常多不足”,为充财用则“急令诛求”于民,“竭民膏血”,使百姓“往往破产亡业,骨肉离散”。“彼庶民者,饥寒既切于内,父子不相保,尚能顾忠义哉?非民无良,政使然也。”他从民本思想展开对当时政治的批判,由此批判而提出实行“王道”的主张。他说:“窃惟王道之本,仁也。臣观陛下之仁,尧舜之仁也。然而天下未治者,诚由有仁心而无仁政尔。”(同上)在此,程颐肯定宋仁宗“有仁心”,但“无仁政”,这是对当时君主政治的一种乐观看法。此后,二程便由强调君主必须“正志先立”,终至明确提出“格君心之非”是治道之“本”。

治平二年(1065),程颐写有《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此书仍强调了“民惟邦本”,“保民之道,以食为本”,但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治道的“本”与“用”之分:

查看全文

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甘肃为例

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而国家在制定方针和政策时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研究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甘肃省的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无疑为国家在西部地区采取措施和制定方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根据甘肃省农调队在2003年做的一项统计和调查表明:甘肃省失地农民的生活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围绕着征地安置和补偿的。

一、甘肃失地农民现状

2003年,甘肃省农调队在全省抽选了五个县区的十个乡镇,对100户农户进行了“失地农民现状”的专题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到:(1)2000年(含)以来,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失地前后的人均耕地、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情况对比,失地补偿及安置情况,失地后现从业情况。(2)占用耕地对农户收入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失地农民生活中有哪些困难,他们最急需解决什么问题。(3)当前失地农民的心态是什么样的,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从调查的具体情况来看,甘肃省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状况是:

(一)人均耕地占用0.77亩。在100户农户中,共有家庭人口467人,目前,农村劳动力270人,平均每户4.67人,劳动力2.7人。家庭原有耕地面积658.63亩,平均每户6.59亩,平均每人1.41亩。从2000年至今,这些农户的耕地共被占用298.59亩,平均每户3.60亩,平均每人0.77亩。

(二)0.74%的劳动力赋闲在家。在270名劳动力中,征地时安置就业4人,从事农业149人,从事二、三产业67人,外出务工48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1.48%、55.19%、24.81%和17.78%,赋闲在家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0.74%。

查看全文

普高历史教学设计与思考

一、借“名言”导名家变法

课堂导学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正如有人说“:好的导学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选修课的导学有其特殊性。由于选修教材各专题各章节的内容相对独立,前后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在设计《王安石变法》一课导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本人选择了紧抓变法的精髓所在。本人引用了2008年“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总理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素质?”时的回答。他说“: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他引经据典的提到了王安石“三不足”论断,非常巧妙地讲出了作为领导要有改革精神。所谓“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害不必畏惧;“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须顾忌;“祖宗之法不足守”指的是前人制定的法度若不适应当前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温总理认为,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地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恤、不守的改革精神走下去,中国一定会再次崛起,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由温总理借名家名言谈改革导入北宋的王安石变法,自然、贴切。它既关注到时政热点与政治学科的紧密联系,又能借鉴岳麓版教材的优点,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实现了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引“诗词”知变法艰辛

在教学中,本人尝试从王安石的诗词中去寻找变法的踪迹,从其不同时期创作的《北民》《元日》《商鞅》和《梅花》四首诗入手,再现变法的艰辛历程。首先,引用变法前王安石所作的《北民》一诗:“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中了解变法前北宋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现状,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得知河北民的六苦:养家苦、赋税苦、边患苦、灾害苦、徭役苦、南逃苦。接着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当时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可以从北宋中期的“三冗”问题入手,知道由于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庞大,造成了“冗官”、“冗兵”,“冗官”、“冗兵”又导致财政赤字,从而出现了“冗费”。“三冗”问题导致国家的“积贫”和军队战斗力的“积弱”,于是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北民》一诗恰能充分体现作者的忧患意识,也为其日后改革提出了一条思路:解决农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军事力量,稳定社会局面。接着,引入王安石的另一首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写于改革开始,诗句轻松明快,让人误以为诗句写的只是春之喜庆。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新桃”暗喻什么?“旧符”又指什么?诗中的“新桃”实指新的改革,“旧符”则是旧局面的比喻。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元日》就是通过对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发作者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在介绍王安石变法措施时,教师可以设计若干小问题,如变法内容中哪些措施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哪些措施能减轻农民负担?哪些措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哪些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让学生讨论,逐一分析,得出回答。紧接着,又引用《商鞅》一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这首诗给人凝重感,让人压抑。本人着重以最能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青苗法为例,让学生思考该法实施的最初设想,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及其原因。王安石变法规定:在青黄不接时,国家借贷农民利息的标准是年息两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两千。王安石最初设想是通过青苗法来减轻农民负担,既可以保证农时,又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层层加码,原本给农民的低息贷款,变成了一种官府垄断的高利贷,有些地方借贷利息竟高达原来的35倍!利息高不说,手续还麻烦,每道程序都要受到贪官污吏的敲诈盘剥,结果老百姓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正如司马光所言,“不取诸民,将焉取之?”由于变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触犯了许多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变法阻力重重。面对压力,王安石没有退缩,而是自我激励,要以商鞅为师。这充分体现了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体现了他的政治改革勇气和不屈精神。最后,再引出王安石晚年的诗作《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一词是作者心境的写照,这时王安石已从政坛上下来,不问政事,也不能问政事,于是醉心于风景之中。外人称其高雅超脱,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不过是无奈的人生装饰。“凌寒独自开”,恰是作者远离政治,晚年独处的真实写照。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却反映出作者在处境最艰难最无奈时,仍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保持“孤芳不变”,保持着政治家应有的一种高尚节操。

三、拟“评说”思变法得失

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历来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晚清以前近800年,人们评价王安石变法是“祸国殃民”,认为各项新法是聚敛之术;二是梁启超在20世纪初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本人拟用前人对变法的不同观点来突破本节课难点,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结合所学知识,寻找到一把解惑的“钥匙”。关于人物评价,本人注重学法指导,先让学生回顾必修Ⅰ中学过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如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辛亥革命的评价等,指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评价的主要标准: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对照三条评价标准,让学生做到有理有据,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来看,当时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而是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问题,这就决定了王安石变法的性质不可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只能是社会关系的调整。从材料可知,长期以来前人对王安石变法都是否定的,认为他是“祸国殃民”,而到了近代,梁启超一改数百年对变法的否定,充分肯定了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保甲法等措施,认为“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是因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变法、改良图强的思想是与王安石富国强兵的思想一脉相承的,这已成为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要求改变屈辱现状,学界形成的一种共识,也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因此对人物事件评价,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评价。

查看全文

村支书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村山清水秀,村容整洁。水泥路通乡、到户;光纤信号进村入户;各小组工程屯水田、塘堰全覆盖;沼气池达到应有尽有;大型养殖场两处;小规模蔬菜种植户如雨后春笋般遍处发芽;水产、水禽养殖也初具规模;电信宽带的进村正在函接中;老百姓异口同声地说:“这些成绩都是因为村里有一个好支书:”。

村属浅丘林地带,离城区20余公里,到乡镇3公里左右。2005年前,村里全是泥巴路,正所谓“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村民所需农资产品无法运进,生产出的农产品无法运出,要想搞农业生产,只能是肩挑背扛,在当时,要想靠土地发家致富,根本无希望可言。2004年底,在外跑运输的本村村民看到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很是心痛,毅然放弃在外找大钱的机会,回到家乡,立志要为家乡,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好事,让大家都跳出贫困的圈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村老百姓的拥戴下,顺利当选了本村村主任。2010年又顺利当选了本村的村支部书记。

一、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基层学习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工作中,他作为支部书记带头开展以多种形式、多次组织学习文建明工作方法,学习“三、二”工作法等,使全村党员更具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员起到了带头作用。

在村道路的建设中,通过多种渠道、关系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并充分带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大家出资、出力建的5.5公里的水泥村道路顺利通行。率领二社、三社、九社兴建了两口塘堰,为这三个社以及周边的用水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在城乡环境和农房修建规划的工作中,通过多次组织会议,宣传教育,法制的讲解,有效的控制了村民乱搭乱建。

查看全文

乡党委走基层送服务工作总结

按照汉委走组发【2014】2号文件要求,现将我乡“走基层、送服务”主题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把握“四个知晓”

我乡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围绕移民问题、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送技术、送物资、送政策开展服务活动。做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目标“四个知晓”。关于移民,我们始终把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处理问题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针对血铅含量超标的村民及时带领就医并发放药品、牛奶、鸡蛋等营养干预物资,认真组织慰问,安抚好村民情绪,并完善社会应急事件处理机制;针对部分在移民过渡红线内却又故土难离的村民,我乡干部联合各村组党员干部进行家家户户实地走访交流,从移民安置点的环境、交通、发展潜力等基本情况对村民进行客观详细的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实让每户村民满意过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直是我乡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受灾村民能够尽快住进更为舒适宽敞温暖的安全房屋也是我们殷切期望。对于部分受灾严重、建房困难的灾后重建户,党员干部以及领导实施了一对一联结帮扶政策,让灾后重建户在建房中遇到困难能够有渠道述求、有方式沟通。在农业方面,乡农技人员积极向农户宣传新品种和好的种植方法。在今年年初,为百姓申请一批良种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发放种植手册100份,并对春耕育种育苗技术下到田间进行培训,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解决百姓在种植生产上的技术问题。

二、抓实“五本台账”

采取“五本台账”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走家串户听民义、送服务、通情况、讲政策。通过走访院落、记录来访等方式,收集民情,做到“建账”及时;其次对所建账及时处理,广泛收集民智,最后通过定期“销账”汇总办理情况,确保对每一笔“账”的跟踪办理。在活动开展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乡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灾后重建工作中,重建户86户,重建工作顺利开展,其中有:村5组为“4.20”灾后重建特困户,无力购买建筑材料,在政府领导积极处理下,帮助购买重建房屋的建筑材料、落实灾后重建帮扶资金,联系施工单位对重建房屋进行外观风貌塑造和卷帘门的安装,并帮助寻找到帮扶企业给予帮扶资金3000元,部门帮扶资金9000元;在困难群众中,困难家庭2户,调查其家庭情况属实后,落实慰问金500元;在民生诉求中,学生家长反映的学生上学过渡问题,已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已在村委会驻地搭建临时板房进行过渡,83名学生已搬到过渡板房中就读;在移民工作中,建坪2组曹春发、罗桂淑、王洪福和坪安村李学良因未领取到工业园区防洪提修建占地青苗费,乡领导得知后积极与工业园区管委会进行接洽核实,帮助他们领取到了占地青苗费,化解群众的误解和对政府的怨气,推动了移民对接工作;里坪村6组罗伟因家庭贫困,无力交纳移民房建房差额款,乡领导再得知我县农村信用社有移民户可以使用自己的移民房屋抵押贷款这项业务后,积极和农村信用社联系,以及通过各种形式给移民宣传信贷政策,使得其在信用社贷款2万元,交清了建房差额款;在涉及稳定工作:建坪14组的群众因与其子女发生赡养纠纷,经常到乡政府哭闹,在经乡司法所协调后,其子女同意将两位老人的移民过渡费(每人每月800元)交由给老人自行管理使用。

三、搞好“六个结合”

查看全文

高速公路绿化总结会领导讲话稿

3月5日省政府关于建设千里绿色长廊工作安排下来后,在3月8日、9日我陪同市长检查春季造林工作中,进行了作了汇报。戴市长非常重视,明确提出把西宝高速宽幅林带建设作为今年和今后千里绿色长廊建设的重中之重,市财政拿钱租地、补偿青苗费,并要求林业部门牵头负责实施。从3月16日周让秘书长召集县区及相关部门领导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到4月5日前大规模的栽植这一期间,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市县联动、齐心协力,抓部署安排,抓各个环节措施的落实,工作做得实,做得细,成效好。可以说是继创森、创模和林改之后市县联手抓的又一项很成功的重点工作。整体工作没有大的失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得到了市上领导的肯定。今天咱们召开这个会,坐下来系统的进行总结,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和推动工作,把下一步尤其是秋季的建设工作抓好,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一、林带建设情况

总体上,今春西宝林带建设工作有特点、有共性的需要我们秋季坚持继续做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大家共同来思考。

一是部署周密,组织有力。从行政推动工作上关键是要安排好、部署好。省上建设千里绿色长廊安排后,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非常重视,亲自部署安排,上路查看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县区领导尤其是林业局“一把手”亲自上手,在整个绿化期间都在路上、在现场、在村组、在重点区段,现场解决具体问题,有力于地推动绿化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绿化中,市上多次召开会议,3月16日市政府召集县区及相关部门有关领导,专题研究安排;3月22日凤翔现场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措施和市上的政策要求和工作重点;3月29日在蔡家坡分析解决了阶段性的具体问题,明确了工作重点;4月5日大规模栽植之后,我们又召开了一次技术及管护研讨会,对栽植之后做什么、管什么、重点抓什么进行了专题讨论,制定印发文件,统一技术规程和要求;今天在大规模栽植、管护告一段落之后,我们又坐下来系统总结,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可以说这些会都开得及时,推动了林带建设各项工作,同时市上还相继印发了一些规范性的文件,明确了技术规程和绿化模式;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组织人员在市域及周边地区调研考察,组织当地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

二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建设上,主要是拿地,这是西宝高速绿化难度最大的问题。今春绿化中普遍拿地快,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林带内农作物清理工作做的很好,无论是栽前清的,还是栽后清的都很到位;在资金投入上,总体落实得比较理想,尤其是土地租赁和青苗补偿“两费”的问题解决得好,市上基本按实际里程算多少进行安排,并及时下拨到县区。在环境整治上,下发环境整治工作《通知》,将西宝高速沿线绿化环境整治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区和有关部门,并根据环境整治实际和造林时间情况,坚持做到环境整治不到位不栽植,难点路段栽不成不硬栽,确保了造林质量。

三是措施过硬,严把环节。在苗木上,抽调专人实地考察组织苗木,并确定专人进行验收,严把卸载、运苗等各个环节关口。总体上,从考察调运到栽植浇水等各个环节都做的很好,没有大的问题。尤其是从卸苗到栽植整个过程都做的规范,边下苗边栽植,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在栽植上,普遍推行工程管理,依托林场自身资源优势,组建专业队栽植,做到了苗木随到随栽、随浇水。在管护上,市上印发管护工作《通报》,落实技术、抚育管护措施和责任,组织技术人员对新栽雪松适量疏枝,用木桩或尼龙绳支撑固定,及时购置配发农药、喷雾器、水管等物资,分时段喷施蒸腾抑制剂、硫酸亚铁药剂,逐区段落实专职管护人员。

查看全文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论文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作非农建设。而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弊端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现行征地制度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征地制度的源流和现状入手,从法理角度分析了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建议。

一、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现行制度体制条件下,政府只有通过加大征地规模来保障用地需求。但是,由于现行土地征地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加之地方政府部门在征地过程中的粗放式操作,一方面造成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收益分配严重失衡,失地失业农民又失去生产、生活保障,由此引发了大量群体性冲突事件。要解决征用农民土地引发的矛盾,最终必须逐步推行征地制度改革。当前,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失地农民问题纳入解决“三农”问题的统一框架下。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改革经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二、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用程序一般包括:(一)征地方案的拟定。需要征地的市县政府拟定有关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征地方案。具体做法是,用地单位向拟定机关所属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建设项目说明书和有关方案,有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上报的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和有关方案后,认为所报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在5日内上报本级政府审核。本级政府审核同意的,征地方案即为拟定。(二)批准机关的审批。有关市县政府对其审核同意的征地方案,连同其他有关材料,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有批准权的政府所属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该材料进行审查后作出决定。再由有批准权政府的有关负责人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三)批准机关的内部批复。批准征地的政府作出同意征地的决定的,直接行文或者由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为行文向下一级政府作出内部批复,告知批准征地的情形。(四)征地决定的外部送达。《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规定,“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三、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弊端

查看全文

孵化厂终工作总结

霜报寒梅迎春来,回顾总结取其精,今朝虽比去年好,奋起直追赶上游。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首先从内部管理和工作绩效考评着手,健全和规范各项制度紧紧围绕从“如何解决影响质量的因素”来展开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取经,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从干部改革入手,根据员工的特长以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班次的组合与分配,合理的调整组织架构和工作部暑。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来抓,实行定期对机械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及时消除隐患。面对夏天高温的严峻形势,我们沉着应战,抓住关键、灵活掌握、提高全员战斗力,杜绝了事故的发生。以会带训来加强培训工作,营造学习气氛,全员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同时加强了内、外的沟通,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困难。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04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全体员工以积极的心态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年度指标,年均出苗率达到92.5%,与去年相比平均提高了1个点左右,但与其它先进孵化厂相比还有差距。因此,我们有必要很好的总结,仔细的去分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应奋起直追,争做领头羊。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生产经营情况:

二、所做的工作:

1.以质量为中心,稳步提升生产成绩。在质量年里我们一切围绕质量来展开工作:主要表现在对出雏机温、湿度做到了每出一批苗校验一次;保证每十天对孵化机温度进行一次核查;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灵活掌握,适当的调整用温和用湿,确保合理的孵化条件。随时跟踪出苗情况,不断的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消除不利因素。同时加强数据管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在年初采用了图表的形式对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动态。要保证产品质量首先是要抓好源头质量。针对养户反应鸡苗小死亡率高的现象,我们及时采取措施,与种鸡场沟通推迟开产周龄,对种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挑选和验收。同时加强对种蛋的管理,对开产蛋实行存放4-6天,使之达到最佳孵化时期。夏天启用空调,冬天放入孵化车间,保证合理的存放条件。

2、加强成本管理,运用图表进行对比与分析,达到降成本之目的。

年初我们将成本意识贯彻到每个员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厉行节约,让每一分钱都能真正落到实处,每月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突破口,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如:5月份我们对孵化机进行了水温孵化改造,经过半年多时间的使用效果良好,青苗率每月以0.5%的速度增长,鸡苗质量稳定,使用水温孵化平均每天可节约电费500—600元;并严格控制孵化机的空位,杜绝空转现象,提高资源利用率;严格执行新老蛋穿叉入孵,有效的利用温度的互补减少浪费。时时刻刻牢记成本意识,从随手关灯做起,达到真正降成本之目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