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09:07: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青霉素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青霉素结合蛋白检测技巧

当前,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对卜内酞胺类抗生素而言,某些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改变造成的耐药性,是卜内酞胺类抗生素的特点。一般细菌的PBPs均为胞浆膜上的蛋白质,是细菌致死的靶位。它的数目、位置、亲和力的变化造成与卜内酞胺类抗生素不易结合而产生耐药性。人们常采用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研究PBPs图谱,以便了解敏感菌和耐药菌的区别。

所以,PBPs测定技术是研究压内酸胺类耐药性的重要手段。的穿透力弱,用一般放射自显影法不能获得PBPs图谱,需采用荧光闪烁剂增效的“荧光放射自显影法”。国内有关PBps测定技术报道甚少,以3H标记者更少,本文介绍这一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种肺炎链球菌31003,30301(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Pen08.R6本室保存菌种。

1.1.2培养基C+Y培养基。

查看全文

肌注长效青霉素体会论文

【关键词】青霉素

长效青霉素又名注射用苄星青霉素,为一种无菌粉剂,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与梅毒的治疗。

临床上常规用法肌注长效青霉素易出现针头阻塞,即使应用9号针头,10ml注射器也是如此,这样既影响工作质量,又增加病人痛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现介绍方法如下。

1方法

(1)青霉素常规皮试阴性病人;(2)遵守注射原则,注射部位选择臀大肌或臀中肌,避开发炎、化脓感染、硬结、疤痕及患皮肤病处;(3)患者坐位,先消毒注射部位备用;(4)以长效青霉素120万u为例,带6号针头的5ml注射器1副,12号加药针头1个,10ml生理盐水1支。用5ml注射器配12号加药针头,抽4ml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按常规方法稀释长效青霉素,药液摇均吸取,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直至药液滴出针尖少许为止,然后,用5ml注射器、6号针头取代加药针头,记住,这时不用排空气,使针梗部留有0.05ml空气,立即进行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快速进针,快速抽吸无回血,均匀用力加压注射器活塞,即可顺利完成注射。

2讨论

查看全文

合理联合应用鱼腥草注射液与抗生素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器材;方法与结果;讨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带根全草、目前鱼腥草注射液已成为临床与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动物健康无孕家兔,雌雄不限、试药抗生素微生物检定培养基Ⅰ号、体外实验及标准曲线制备、头孢唑林标准曲线制备、氨苄青霉素标准曲线制备、乳糖酸红霉素标准曲线制备、庆大霉素标准曲线制备、体内实验取健康未孕家兔55只,随机分为11组、鱼腥草注射液对短小芽孢杆菌兔体内外均无抗菌作用、体内实验青霉素与青霉素加鱼腥草组数据用t检验结果、鱼腥草注射液对短小芽孢杆菌体内外均无抗菌活性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对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苄青霉素、乳糖酸红霉素和硫酸庆大霉素兔体内抗菌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家兔55只随机分为11组,每组5只,第1~11组依次注射鱼腥草注射液,青霉素,青霉素加鱼腥草注射液,头孢唑林,头孢唑林加鱼腥草注射液,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加鱼腥草注射液,乳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加鱼腥草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加鱼腥草注射液。用量:鱼腥草注射液1ml·kg-1,青霉素0.12g·kg-1,头孢唑林0.07g·kg-1,氨苄青霉素0.15g·kg-1,乳糖酸红霉素0.05g·kg-1,庆大霉素3000u·kg-1,连续耳缘静脉注射,6d后心脏取血5ml,采用微生物法测定各组药物的抗菌活性。结果鱼腥草注射液体内外均无抗菌活性,对兔体外5种抗生素抗菌活性无增强作用,对兔体内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抗菌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P<0.01),对兔体内头孢唑林、乳糖酸红霉素抗菌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庆大霉素联用有协同作用,与头孢唑林和乳糖酸红霉素联用可能无相关作用。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抗生素;微生物法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带根全草。性微寒,味辛,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1],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含有甲基正壬酮、葵酰乙醛、月桂醛等挥发油以及金丝桃苷、芸香苷、绿原酸、蕺菜碱等成分,其煎剂或提取的黄色油状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多种球菌、杆菌及病毒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即具有抗病原体、抗炎、抗过敏等作用[2],目前鱼腥草注射液已成为临床与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3]。联合应用的目的之一是利用鱼腥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以提高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本实验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对5种抗生素抗菌作用的影响。

1器材

1.1药品

查看全文

链球菌表型耐药性论文

论文关键词:链球菌;抗生素;药敏试验;耐药性

论文摘要:链球菌病是主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给养殖业和公共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其防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已产生大量耐药性菌株。以省市为序,总结了自2000年以来链球茵表型耐药的情况,以期对链球菌耐药性的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有所帮助。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不同血清型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重大传染病。在猪主要引起脑膜炎、关节炎、败血症和突然死亡等。链球菌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是多年来困扰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药物治疗对控制该病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已经造成了链球菌对一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从而使治疗效率大大降低。为了了解不同地区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情况,笔者总结了2000年以来各省市链球菌药敏试验情况,现综述如下。

目前,关于该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包括肉汤微量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抗生素梯度稀释法和仪器自动分析法,文献报道中采用较多的是美国NCCLS(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微量稀释法或纸片扩散法。

从养猪大省河南省来看,闫若潜等采集河南省15个不同地方108份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34份样品。采用2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抗菌药物百乐美、头孢菌素类药物(先锋噻肟、先锋霉素V、先锋必)、B-内酰胺类药物(羧苄青霉素、新生霉素、阿莫西林)对河南省猪链球菌分离菌株敏感性高。而四环素、氯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则对所有菌株表现完全不敏感。赵恒章等从豫北分离出的16株致病性链球菌对1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也表明:就总体而言,致病性链球菌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磺胺六甲氧嘧啶、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有一定的耐药性。杨霞等对河南分离的13株典型链球菌分离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新生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等药物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较强,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敏感性最低。2001-2003年欧阳素贞等从安阳、邯郸等6个地区采取180份猪的病料,从中分离到50株链球菌,对其中20株典型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强力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对分离的20株链球菌作用最强,高敏菌株达95%以上;红霉素、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恩诺沙星作用次之,敏感菌株在50%~75%;青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麦迪霉素、磺胺等作用低,敏感菌株低于25%。周克超等从新郑、洛阳、中牟、新乡等16个县(市)猪场病料中,检出并分离到16株链球菌。16个菌株对利福平、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头孢唑啉、卡那霉素次之;而对杆菌肽、复方新诺明等耐药。

卿泰安等选用目前常用的24种药物对来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湖南省的猪链球菌的耐药率较高,而敏感率又普遍偏低,不同地区分离株耐药谱也不一致,并且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中对磺胺的耐药率达100%,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92.3%,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为84.6%~69.2%,氨基糖苷类为69.2%~46.2%,头孢菌素类为69.2%~30.8%,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除阿莫西林较高敏感(84.6%)外,多为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2001年何华西对从湖南省分离的猪链球菌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敏感,对红霉素、氯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

查看全文

链球菌表型耐药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链球菌;抗生素;药敏试验;耐药性

论文摘要:链球菌病是主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给养殖业和公共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其防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已产生大量耐药性菌株。以省市为序,总结了自2000年以来链球茵表型耐药的情况,以期对链球菌耐药性的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有所帮助。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不同血清型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重大传染病。在猪主要引起脑膜炎、关节炎、败血症和突然死亡等。链球菌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是多年来困扰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药物治疗对控制该病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已经造成了链球菌对一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从而使治疗效率大大降低。为了了解不同地区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情况,笔者总结了2000年以来各省市链球菌药敏试验情况,现综述如下。

目前,关于该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包括肉汤微量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抗生素梯度稀释法和仪器自动分析法,文献报道中采用较多的是美国NCCLS(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微量稀释法或纸片扩散法。

从养猪大省河南省来看,闫若潜等采集河南省15个不同地方108份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34份样品。采用2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抗菌药物百乐美、头孢菌素类药物(先锋噻肟、先锋霉素V、先锋必)、B-内酰胺类药物(羧苄青霉素、新生霉素、阿莫西林)对河南省猪链球菌分离菌株敏感性高。而四环素、氯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则对所有菌株表现完全不敏感。赵恒章等从豫北分离出的16株致病性链球菌对1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也表明:就总体而言,致病性链球菌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磺胺六甲氧嘧啶、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有一定的耐药性。杨霞等对河南分离的13株典型链球菌分离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新生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等药物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较强,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敏感性最低。2001-2003年欧阳素贞等从安阳、邯郸等6个地区采取180份猪的病料,从中分离到50株链球菌,对其中20株典型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强力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对分离的20株链球菌作用最强,高敏菌株达95%以上;红霉素、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恩诺沙星作用次之,敏感菌株在50%~75%;青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麦迪霉素、磺胺等作用低,敏感菌株低于25%。周克超等从新郑、洛阳、中牟、新乡等16个县(市)猪场病料中,检出并分离到16株链球菌。16个菌株对利福平、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头孢唑啉、卡那霉素次之;而对杆菌肽、复方新诺明等耐药。

卿泰安等选用目前常用的24种药物对来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湖南省的猪链球菌的耐药率较高,而敏感率又普遍偏低,不同地区分离株耐药谱也不一致,并且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中对磺胺的耐药率达100%,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92.3%,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为84.6%~69.2%,氨基糖苷类为69.2%~46.2%,头孢菌素类为69.2%~30.8%,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除阿莫西林较高敏感(84.6%)外,多为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2001年何华西对从湖南省分离的猪链球菌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敏感,对红霉素、氯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

查看全文

肺部感染诊治困境及策略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和耐药机制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抗肺部感染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两大类。该类药物的有效抗菌活性必须具备如下的一些基本条件,即轻易穿透细菌的外膜;能反抗住病原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BLA)的水解和灭活;并能和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和相互功能,从而发挥抑菌和杀菌的功能。然而,近代临床探究表明,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日益增多,该类抗生素的抗感染疗效远不如以前。其耐药机制主要有:(1)病原菌产生BLA,水解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核心结构β内酰胺环,从而降低其抗菌活性。近年来,非凡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不断出现,它不但能水解青霉素,而且还能破坏分解狭、广谱的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成为当前治疗肺部感染的一大障碍。(2)病原菌的PBPs靶位发生改变,使抗生素无法和其结合并发挥其抗菌效能。(3)病原菌的细胞膜通透性降低或菌膜形成,使抗生素难以通过细菌的胞膜进入胞内。(4)病原菌产生对抗生素的外运泵出机制,将进入细菌胞内的抗生素主动泵出胞外。(5)某些细菌缺乏自溶酶,即使被抗生素抑制,病原菌亦难以自溶。以上耐药机制中,以病原菌产生BLA,非凡是ESBLs最为重要,约占80%。因此,如何对付BLA所引起的耐药,解决临床上难治性肺部感染新问题是当今探究的热点所在。

2BLA分类简介

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告,BLA已达190多种。目前最佳的分类法是Bush-Jacoby-Medeiros分类(简称Bush分类)和Ambler的分子分类两种。现以分子分类结合Bush分类简单介绍如下:A类酶:包括Bush分类的2类酶中的2a为革兰阳性(G+)菌产生的分解青霉素的青霉素酶;2b为G+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产生的分解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经典广谱酶;2be为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等产生的分解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ESBLs;2br为大肠杆菌产生的分解青霉素的耐酶抑制剂酶;2c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卡他莫拉菌产生的分解青霉素、羧苄青霉素的羧苄青霉素酶;2e为普通变形杆菌等产生的分解头孢菌素的头孢菌素酶;2f为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霉菌产生的分解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碳青霉烯酶。B类酶:包括Bush分类的3类酶,为嗜麦芽黄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产生的分解β内酰胺类包含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金属酶。C类酶:包括Bush分类的1类酶,为革兰阴性(G—)菌产生的分解头孢菌素的头孢菌素酶(Ampc酶)。D类酶:包括Bush分类2类中的2d,为G+菌产生的分解邻氯西林和青霉素等邻氯西林酶和青霉素酶。Bush分类的4类酶为洋葱假单胞菌产生的青霉素酶,其分子分类不明显。了解BLA的分类对把握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有一定帮助。

3目前病原菌的耐药概况

鉴于上述BLA耐药机制的存在,病原菌的产酶率和耐药率已不断升高。据报告,我国绿脓杆菌的产酶率已高达96·9%,大肠杆菌和克雷白杆菌的产酶率亦高达77·8%。G—菌的耐药率为86%,而G+菌的耐药率亦达到54%。近年来,国内外的探究资料表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皮葡萄球菌(MRSE)对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不断出现,以及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的不断产生;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ESBLs的产酶率持续上升;阴沟、产气、聚团等肠杆菌属产生的C类酶不断出现;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及嗜麦芽黄单胞菌产生的B类金属酶的不断增多,以及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不断发现,提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已是全球性的新问题,我们正面临着一场BLA的严重挑战,为了迎接这场挑战和解决当前肺部感染的治疗难点,提出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和办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查看全文

抗生素合理运用和护理

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有20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挽救了无数生命,时至今日抗生素仍然是医生治疗感染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药品。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引起人类疾病的许多细菌已经对它的对手产生了耐药性。药物剂量越用越大,效果越来越差。近日媒体就报道了在印度出现的超级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超级细菌都携带“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基因,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其中有些细菌甚至对目前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药性。超级耐药细菌的出现为人类过度依赖和滥用抗生素敲响了警钟。作为工作在医疗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更应该注意怎样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使其发挥最大的疗效而有不至于滥用。在下面我们就对应该怎样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并且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当中应该怎样护理进行了总结。

1抗生素的选择

1.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例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链球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对青霉素保持敏感,临床应用首选青霉素。

1.2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如早期金葡菌、败菌症,头孢噻吩与头孢唑啉都有效,但病程较长者并已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萄败血症,头孢唑啉的抗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噻吩。因为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较长,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

1.3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时,肌注后0.5~1小时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达高峰。由于各类药物吸收过程的差异,在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选用病原菌对其敏感、口服易吸收的抗生素,而对较重的感染宜采用静脉给药,以避免口服或肌注时多种因素对其吸收的影响。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分布特点亦不同。氯洁霉素、洁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在骨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在治疗骨感染时可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前列腺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大多较低,但红霉素、磺胺甲基异?唑、甲氧苄氨嘧啶、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在前列腺液和前列腺组织中可达有效浓度。大多数抗菌药物从肾脏排泄,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十至数百倍,甚至更高,下尿路感染时多种抗菌药均可应用,但最好选择毒性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

1.4根据使用人群选择抗生素比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

查看全文

分析抗生素的副作用

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溶血性贫血,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药物热,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查看全文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查看全文

阿莫西林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论文

【关键词】西药;阿莫西林;临床应用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西药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方面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的应用表现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

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是一种带有氨基侧链的青霉素,其化学结构在AMP的侧链苯环上多一个羟基,两者性质类似。AMO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比旋度为+2900-+3100。

二、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

AMO抗菌活性起主要作用的基本结构是6-氨基青霉烷酸中的β-内酰胺环,可专一性地与细菌内膜上靶位点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