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07:31: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情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土作家文化情结与嬗变

摘要: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乡土文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乡土作家是文坛的一股重要力量。对于中原乡土作家来说,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这种文化情结对他们在乡土文学创作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和背景下,文化情结也会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产生了文化情结的嬗变。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中原乡土作家的文化情结与嬗变,重点从家园情结、反城市情结和返璞归真情结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当代;中原乡土作家;文化情结;嬗变

乡土文学是重要的一种文学类型,它始于鲁迅的《故乡》,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文坛上出现。在当代文坛上,一批比较熟悉农村的年轻作家的出现,使得我国的乡土文学创作更加丰富。提到乡土文学,一般会让人们联想到诗意盎然和乡土气味非常浓重的田园诗意生活。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乡土文学具有一定的超然美学特征。有人认为乡土文学是对人心灵净土的一种叙述或者是对田园风光的一种诗意的描写。这其实是不够全面的,很多时候乡土文学所代表的是人们的一种返璞归真的思想,一种追求美的思想。和乡土文学共同发展起来的,还有乡土作家。乡土作家是乡土文学的主要缔造者,他们的存在使得乡土文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对于乡土作家来说,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同时,他们的文化情结也会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嬗变。

1中原家园情结

对于中原乡土作家来说,中原的乡土家园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是他们心中不可抹去的文化情结,并且会慢慢积淀成为一种心理记忆,在他们的思想中进行储存,最终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园的内涵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家园不仅仅是人们的生存空间,更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网络,因此,家园情结也会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目当中。从古至今,凡是有着浓厚乡土意识的文人,都会对故土家园进行歌颂,古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就是典型的代表,体现的是诗人对乡土的浓浓思念。在中原乡土作家中,沈从文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对中原乡土的浪漫想象体现出他在中原乡土文化中对自己理想家园的找寻。新时期以来,中原乡土作家笔下的家园情结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在新时期广大乡村需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对于文人墨客来说,他们希望生活能够尽快地走出贫穷与落后。因此,在后续的中原乡土文学当中,家园文化情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经济发展的呼唤。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是典型的代表。这种中原家园文化情结的嬗变不仅仅是中原乡土作家情感的一种变化,更是他们在社会发展背景下自身情感的一种转变和对社会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2反城市文化情结

查看全文

影视文学灰姑娘情结

近年来,影视文学的发展越来越迅猛。电影、电视自是不用说,而网络的迅速崛起,使影视文学成了受众最广的一种文学艺术样式。而影视文学中最常用的故事情节无外乎两种结构模式:一种是灰姑娘的故事情节,另一种则是英雄美人或才子佳人的故事,而二者又往往会融合在一起出现。在一些经典的影视剧中,剧作家们都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把灰姑娘故事运用到了剧情当中。尽管“灰姑娘”式的故事模式一再被重复,但总是历久弥新,总是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让现实中的男女再次领略到了灰姑娘的无穷魔力。灰姑娘原是德国格林兄弟童话《灰姑娘》中的女主人公。她虽拥有女人梦寐以求的美貌和美德(纯洁、温柔、善良、勤劳),但她的遭遇却是不幸的。灰姑娘受尽了恶毒后母和异母姐妹的歧视和虐待,后来在神灵的帮助下,参加了国王为王子举办的舞会,由于灰姑娘要赶在晚上12点前回家,慌乱中丢失的玻璃鞋被王子所得,王子正是凭着这只鞋才找到了灰姑娘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这种具有“女主人公受虐待—→参加某种社交活动与男主人公有交集—→男女主人公经过重重波折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三段式”结构的灰姑娘故事,大约有500多个版本流传于世界各地,我国也流传着许多此类故事,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收录在晚唐作家段成式的《酉阳杂记》续集《支诺皋》部中的《叶限》①。这些灰姑娘故事经过时间和历史的积淀,灰姑娘式的爱情模式已成为人们潜意识中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纠结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灰姑娘情结。概而言之,在人们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幸福的存在,那就是与一个财富、地位甚至包括力量、智慧等方面都高于自己并可以依靠的人共组家庭,过着幸福的生活。这种集体无意识在现代影视文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传统灰姑娘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母题原型,在现代影视文学中也不断被重复和超越,这是因为“文艺是在不断地突破原型而又终归要受制于原型中演化的”,“原型的传承与突破,是文艺发展中相辅相成的规律现象。

一方面,原型的反复性昭示着人们对于某些永恒的主题、某些终极主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人类的文艺又是在不断地试图超越原型模式,以满足人们的不断变化的精神需求。”②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赋予了灰姑娘情结新的内涵。而灰姑娘情结在影视文学中主要表现为作家运用“灰姑娘”这一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再创作。

一方面,在影视文学中,灰姑娘式的人物形象不断出现。一是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塑造“灰姑娘”式的人物形象。上世纪90年代初好莱坞就率先模仿《灰姑娘》创作出了现代版的灰姑娘故事《风月俏佳人》。编导们有意把女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具有傲人美貌,社会地位却十分低贱的妓女形象。她的遭遇比灰姑娘更加凄惨,但经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美貌和真情赢得了百万富翁的爱情。《风月俏佳人》与《灰姑娘》相比,我们不难发现,两位女主人公同样拥有傲人的美貌和善良的性格,但也同样有着悲惨的遭遇,并且两人都经历重重波折才获得幸福;二者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故事情节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韩剧《玻璃鞋》仿照《灰姑娘》进行创作的思路更加明确。剧中虽然没有出现晶莹剔透的玻璃鞋,但却以“玻璃鞋”为剧名,可见编导们是有意把观众引入一个灰姑娘式的童话情境中去。众所周知,王子正是凭借那只“玻璃鞋”才找到灰姑娘,完成美好姻缘。玻璃鞋已然成为了灰姑娘的代名词。所以,人们只要看到或听到“玻璃鞋”这三个字就自然而然地把它与灰姑娘联系在一起。这部电视剧在情节方面虽有不少变化,但总体而言,还是属于灰姑娘的故事范畴,尽管结尾不像《灰姑娘》那样以大团圆结局,但编导们却给广大观众构建了一个如假似真的现代灰姑娘故事,让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绮丽梦想在“童话”中得以实现。二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无意识地塑造了一些“灰姑娘”式的人物形象。虽然他们不是有意为之,但就创作的结果而言却是殊途同归,创作出了“灰姑娘”式的人物形象。例如电影《哈利波特》的男主人公哈利就有“灰姑娘”的影子。小哈利失去父母以后,在亲戚家受尽歧视和虐待,但他和灰姑娘一样,并没有产生阴暗心理。他热爱生活、善良、有同情心;他坚毅忍耐、勇敢面对现实;他还很诚实,热爱自己的师长和朋友。

这些正常性格使得他更具有亲切感,不像扭曲的性格会导致观众的厌恶和惧怕。虽然哈利的遭遇以及良好的品德与灰姑娘非常相似,但小说原作者JK罗琳并不是有意把哈利写成一个灰姑娘式的男主人公。首先,哈利是一个小男孩,遗传了父母的魔法,这是与灰姑娘最大的差别;其次是由于情节的需要,罗琳女士只是纯粹在写哈利的不幸遭遇,这样才促使他离开家去魔法学校学习。无独有偶,写出来的哈利却有了灰姑娘的“味道”,这说明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无意识地运用了灰姑娘的创作模式。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对灰姑娘故事模式和人物的反拨和超越,即作家有意识地偏离、改变和修正这一叙事传统。③文学创作是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现实生活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现代灰姑娘故事中,我们只能隐约看到灰姑娘的影子了,看到更多的是赋予了时代气息的“灰姑娘”及其故事情节,不仅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先从结构模式来看,虽然大多灰姑娘故事还是传统结构模式,但有的剧作家结合社会现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这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价值,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韩剧《玻璃鞋》。该剧一改传统灰姑娘故事原有的结构模式,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最后结尾都与之迥然不同。

女主人公在与姐姐寻亲的路上失散,发生车祸失去记忆,被育有一女的车主领养;姐姐却非常幸运地找到了身为大企业家的祖父。长大后的姐姐一直在寻找妹妹的下落,阴差阳错,车主的女儿知道后就李代桃僵认了亲。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女主人公却成了姐姐的下属,并同时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而男主人公却是一个小混混式的人物,他深爱着女主人公并为之痛改前非。经历重重波折后,两姐妹相认时,女主人公却患上了白血病,男主人公对其不离不弃,共抗病魔。女主人公在成功移植骨髓后,与男主人公共结连理时,男主人公却因救她而遇害身亡。这部作品一改前人的传统结构模式,另辟蹊径,给观众留下了更加凄婉的回味。女主人公本是千金之躯,但由于命运的作弄,成了灰姑娘式的人物,受尽苦难不说,最后连自己最爱的丈夫也遇害身亡。结局也许并不完美,但正是这种缺憾美反而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回味和深思,产生的效果也与以大团圆结局的传统灰姑娘故事大相径庭,显然在结构模式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和发展。现代灰姑娘故事不仅在模式上有所突破,而且在人物形象特别是女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之童话中粗笔勾勒的灰姑娘,影视文学中的灰姑娘式的女主人公显得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时代感。如果说《风月俏佳人》只是在身份上有所突破的话,那么偶像剧《流星花园》对女主人公的刻画便是对传统灰姑娘形象的一次颠覆。她既没有傲人的美貌,性格也不温柔,表现出更多的是现代女性的那种乐观、勇敢和顽强;她富有正义感,不委曲求全,用女人公自己的话说就是:她就像一颗杂草,便要发扬杂草的精神与恶势力斗争到底。她就像钻石一样,自始自终散发着人性的光芒,这是传统灰姑娘所不及的。这是因为“传统社会颂扬的是伟大的英雄,是史诗般的光辉人物;而现代社会所欣赏的是有个性的平凡个体”④。与传统社会的整齐划一相比,现代社会更为自由、宽容;文化的交流融合,消解了传统的刻板严肃,展现了个性趣味的生活方式。

传统总是给人一种责任感,一种意义的深思;而现代社会,快乐似乎更为人们所看重,表现了现代人追求个性,诉求宽容的社会心理。这是现代社会对灰姑娘和灰姑娘情结的一种反拨和超越,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灰姑娘故事的这些变异和发展,不是简单的“情节移植”,而是一种民族心理和文化的积淀,是与每个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她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是由于她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表现了人类心灵相通的崇高境界,也反映人类心理的共通性和审美价值。人们潜意识中对灰姑娘产生的这种莫名情结,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积淀,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并且是不分民族、地域和时代的。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情结之议

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可否用一句最简明的话语来点明其本质呢?人们的选择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公有、公正和公平。这样的社会历来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所钟情。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不仅“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仪,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也使中国的大同思想与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一再上演出光辉灿烂的人间活剧。

一百五十年前,洪秀全在饱览儒家经典后,又初识了西方的基督教义,即发动了旨在均平的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这与其说他是在向西方学习,不如说是他头脑中的原始共产主义被西方思想所激活,燃起了理想的火焰,是一个高尚情结的回归。在成为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后,就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而矢志不移。这也是一个伟大的情结,而且也是一个情结的回归。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行侠仗义、济困扶危等英雄主义的影响,在前夕,他又受了西方无政府新村主义的影响,拟定了在岳麓山下建设新村的详尽计划书,打算施行。几十年以后,他在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上又公然提出,要实行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些理想。在1958年11月郑州会议上他又明确表示对东汉末年张鲁的五斗米道所实行的原始共产主义的响往;盛赞其吃饭不要钱,看病不要钱。[1]在日后的施政中,他极力支持大办公共食堂,支持农村赤脚医生。

与洪秀全的区别在于,洪秀全是在初识基督教义,而对西方现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提出社会主义蓝图的;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且在深入观察和分析了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斗争后提出社会主义蓝图的。而且,洪秀全只制定了目标纲领,并没有提出实施方案;不仅提出了目标纲领,而且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且不断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

一、基础与创新

洪秀全为准备了思想营养和基本模式;将洪秀全的构想变为人间现实、并发展到极致。

查看全文

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

,君而已矣!”那么这些以“内圣外王”自许的专制君主之“大害”何在?黄宗羲进而鞭辟入里地指出,这些家伙: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可悲的是,历史上少数志士仁人振聋发聩的大声疾呼并未唤醒我们民族那麻木的整体意识,因此他们的思想闪光也难以点燃我们民族的启蒙之火,更谈不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涤荡旧思想的启蒙运动了。因为我们民族类似于“英雄崇拜情结”的文化积淀实在太深厚了,何况还有一层难以击碎的封建专制主义外壳牢牢地禁锢着它,所以,只好等待强大的世界大潮去冲决它。

今天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人类的解放只能靠民众自己的力量。过去有人说“整个世界历史的灵魂就是这些伟人的历史”?(《英雄和英雄崇拜》),而我们则要大声说:不,“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

引文

1《国语·鲁语上》

查看全文

恋父情结的研究论文

摘要:赛珍珠在《大地》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众多传统中国女性的形象,主要有阿兰、荷花、梨花和杜鹃,每个人又各有自己的境遇,其中梨花的境遇最引人注目,他喜欢上了一个年龄相当于她父亲的男性,这是恋父情结在她身上最直观的体现,即典型的“老夫少妻”型的婚恋模式,所以她往往是通过另外的一次异性的结合,来完成自己恋父情结的终结。

关键词:赛珍珠;笔下;恋父情结

Abstract:InthenoveltheGoodEarth,theauthordescriblesvarioustraditonalchinesewomen,suchasAlan,lihua,HehuaandDujuan,everyonehasherownexperience,DuringwhichweshouldpaymoreattentiontoLihua’sthatshelovesonemanjustlikehisfather,whichisthemostverticalembodimentofElectracomplex(thetypicalmarriagepatternoldhusband-youngwife),soherElectracomplexendswithgettingmarriedwithoppositesexanothertime.

Keywords:PearlBuck;intheGoodEarth;electracomplex

恋父情结也被称作“厄勒克特拉情结”,其源于古希腊神话中阿伽门农的女儿厄勒克特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并由此将“恋父情结”称为“厄勒克特拉情结”。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恋父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个女孩子在她童年的时候,在她少年的时候,对父亲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都有一种崇拜,每个女孩子,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恋父情结,但是大部分女孩子,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她的恋父情结慢慢地会转移,她会成熟,她会投射到应该和她在一起的异性[1]的身上,而另一些无法淡化这种情结的人便会形成心理暗疾。弗洛伊德还指出,如果恋父情结对人的影响发展不利,人便可能一生都受其影响。在赛珍珠《大地》[1]这部小说中,梨花就是这一类,没有终结他的恋父情结,喜欢上了一个相当于他父亲的王龙。

一、恋父情结的形成

查看全文

民族主义情结探究论文

几年前到美国访问,正值「炸馆事件」发生不久,国内掀起了一轮激烈的反美浪潮和「说不」热,民族主义情绪随之迅速提升;与中外友人晤谈时局,多认为国内正在重新兴起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两大思潮值得警惕,搞不好将会严重阻碍中国的现代化与民主化。2001年的撞机事件使得中美关系更趋紧张,民众中的民族主义情愫进一步发酵。直到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几千无辜的生命惨遭毁灭(遇难者来自86个国家),对这一灭绝人性的恶魔行径,世界舆论同声谴责,而在中国却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人群为之叫好。在这一冷酷的事实面前,十分有必要追索其背后潜藏的社会心理原因及其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关系。本文以探讨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为主要线索,兼论「911」事件后部份国人幸灾乐祸的社会心理原因。

一、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近代从西方传来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最初发韧于17世纪的西欧;也有人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以后推广到整个欧洲,并经过美国的独立战争扩展到美洲,到了20世纪,则风靡到全世界每个国家,其主要标志就是民族国家的兴起。

中国古代只有家族、宗族和种族的概念,而没有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晚近才出现在社会话语中。长久以来中国处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依靠黄河、长江和其它内陆河流的浇灌,很早就产生了稳定自足的先进农业文明,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种「华夏中心主义」的环宇观念。中国人一直以为,中国及其周边对中华文明向化之地即全部世界。直到1840年前后,中国还是以「天朝上国、君临天下」的态度去面对世界、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9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纷纷入侵中国。腐败守旧的清王朝在列强的新式战法和坚船利炮的攻击下,屡战屡败,不断割地赔款,国家危机日益深化,被动地卷入了近代化的潮流中。正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耀基教授所指出的:中国的巨变并非始于自觉,而是在19世纪末叶西方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轰击下开始的。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在西方兵临城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劣势下被逼而起的自强运动,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遭受的最大屈辱,过去100年是中国屈辱的世纪。天朝之败于西夷,是一屈辱;一败再败,国将不国,则是大屈辱;败于西夷,而又必须学于西夷,更是屈辱之至。故而,中国百年来之现代化运动,实为雪耻图强的运动。[1]

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史与她所拥有的号称5,000年辉煌灿烂的古代历史形成了鲜明对照。这在中国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社会精英──的心理上造成了严重挫伤和沉重压力,使国人在情感与行为上很容易趋向极端──从妄自尊大到极度自卑、盲目排外。这一点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我在国外访问时与许多西方学者交换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成因,谈到这个情结时他们大都感到困惑不解。[2]但是,理解这一情结对于认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以及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感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今之论者,多将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发端,而笔者以为,其实还可追溯至此前10余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1899年至1900年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以贫苦农民、佣工、赤贫无产者等社会底层民众为主体,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清政府的暗中支持(实为利用)下,到处焚毁洋教堂,破坏铁道和电线,攻击外国传教士和教徒,直至围攻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处死德国公使。最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相勾结,义和团在八国联军的武力进剿下被镇压下去了。这一发生在百年前的大规模、跨省域的民众运动将矛头直指帝国主义的入侵,明显具有爱国、反帝的性质,对此后的民间民族主义的勃兴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对民族心理形成的影响也是长久的。

查看全文

俄狄浦斯情结美妞与怪兽精神分析

【摘要】随着文学批判的理论化发展,精神分析学进入了文学批评领域。心理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们开始运用精神分析学对传统民间童话进行别具新意的重新认识和重新阐释。本文选择运用精神分析学对法国经典民间童话《美妞与怪兽》进行解读。其中,有关儿童的自我发展、俄狄浦斯情结的突破和人格结构完善的问题均能在故事中得到解答,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民间童话的丰富内涵,并借此了解儿童阅读童话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精神分析;儿童;童话;自我;俄狄浦斯情结

在20世纪,西方文学的理论研究发展空前繁荣,高度理论化的文学批评流派发展迅速[1]。当时,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弗洛伊德学说被重新阐释,变得更趋理论化,于是源自精神病临床诊断学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就在这一时期成了文学批评领域的理论基础之一[2]。心理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们开始运用精神分析学对传统民间文学进行别具新意的重新认识和重新阐释。而精神分析与传统民间文学研究交叉前行的每一步,都有民间童话的身影,其中被分析过的典型民间童话有:《小红帽》《灰姑娘》《白雪公主》。《美妞与怪兽》被收录在贝洛所著的《法国童话选》中,由普兰斯·戴·博蒙夫人(MadameLeprincedeBeaumont)于1757年发表。艾欧娜(Iona)和彼得·奥佩(PeterOpie)在其著作中对此故事进行了极高的评价,他们称其为“继《灰姑娘》之后象征意义最为丰富,在思想上也最令人满意的童话故事”[3]。因此,本文拟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美妞与怪兽》,解读其中的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探寻其思想价值所在。

一、最小的女儿:弱小的自我

精神分析学认为,在人们获得人格整合之前,需要克服许多成长中的危机,其中最难解答的人格整合问题之一是:我究竟是谁?以及在内心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心理倾向的情况下,应当对哪一种倾向做出反应?这些困惑,成人尚且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更不用说涉世未深的儿童了。但是,被这些问题困扰的儿童,又如何在生活与学习中逐渐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最终获得成长呢?可以通过阅读民间童话故事来窥得一二。与改编过后的故事略有不同,在博蒙夫人的故事里,那位富商父亲并不是只有美妞一个女儿,他不仅有三个女儿,还“不按常理”地有三个儿子,尽管他们在故事情节中似有若无。美妞的两个姐姐懒惰、自私、善妒,还时常欺负美妞,但是按照“惯例”,美妞像其他大多数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一样——不仅是最小的一个,还是“尤其出色”的那个,“不仅比两个姐姐更美丽,而且也更善良”[4]。但是这也并没有让美妞过得比旁人更舒适,面对姐姐们的欺负乃至怪兽的怒吼时,仍然无还手之力。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年龄最小的孩子,实际上这就是童话故事在表现处于儿童处于人生最初状态时弱小的“自我”。现实中的儿童很容易将自己代入故事中主人公的境地,因为儿童在面对周围世界的复杂事物时,尽管他可能认为自己很聪明,似乎其他任何人都比他更厉害,更有能力,就像故事中说的那样“尤其出色”。但实际上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自己是弱小无助的,因为他们自始至终是“最小的”,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就像在《美妞与野兽》当中,虽然美妞相比姐姐们都更出色,但是在野兽面前还是显得那么弱小无助,完全符合一个孩子面对内心冲突时的状态——虽然他们认为自己很厉害,但是实际上他们无法独自解决内心冲突。好在,无论经历多少困难,童话故事往往会在最后迎来一个完满的结局。实际上,童话故事的价值就在于此:美好的结局会让弱小的儿童在潜意识里建立起信心,相信自己虽然是最弱小的那一个,但最终也能够顺利获得成长。随着故事的展开,他将信心十足地应对充满“危险”的内心世界的斗争,而在实际成长中,他也会因此最终获得自己都未察觉的“自我”的发展。此外,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通常不仅是年龄最小的,而且往往排行第三。一方面,童话中的数字能代表家庭状况和亲属关系。“一”既可以代表本人,就像它在我们有意识的内心中出现的那样,也可以代表占支配地位的人,对于成人——例如他们的领导。而对于儿童来说,那就代表着家长或者教师。在儿童的心中,“二”通常也与父母有关,因为父母是典型的“两个人”。而且,在最基本的家庭结构中,按父亲、母亲、孩子的顺序数下来,儿童也是排在第三,无论他在兄弟姐妹中时最大的,中间的,还是最小的。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儿童在亲人中的地位如何,“三”往往指他自己。《美妞与怪兽》中的从“一”到“三”的排序即父亲——哥哥姐姐——美妞。当童话故事中的孩子是老三时,听故事的儿童很容易与他建立认同关系,明白“自己是谁”,并将“最小最弱”的自己代入故事之中。另一方面,在童话故事里,“三”这个数字常常是指精神分析学中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自我”。就像典型的民间故事《三只小猪》中,猪老大向别人讨要稻草搭房子;猪老二向别人讨要斧子之后砍木头盖房子;猪老三则是向别人学习做砖块搭建砖房,显示出三只小猪的不同的勤奋程度,进而分别代表不同的人格层次[5]。在《美妞与怪兽》中,两位懒惰、自私、善妒的姐姐几乎是“同心一体”代表着遵循快乐原则的“本我”。

二、父亲之爱与怪兽之求:俄狄浦斯情结的冲突与解决

查看全文

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研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情结

【论文摘要】:川端康成说:"无言的死,就是无尽的生"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工作室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后人评价说川端康成代表的是一种沉重。无论是其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死亡思想或者说死亡情结还是其最后选择的以决绝的自杀来告别人生都留给了我们无尽的话题和探讨空间。文章试图探讨的即是在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死亡之美和其死亡情结。

川端康成(1899-1972)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2岁丧父,3岁丧母,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这种过分的保护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去世,16时岁祖父亦亡。孤儿的遭遇、童年的封闭,以及亲人相继过世的经历,使他感到生命的孤独和脆弱,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直接导致了他作品中的死亡之美和他人生观中的死亡情结。

川端康成的文学中,死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他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是与死亡联系着。如在《雪国》中有这样几处关于死亡的描写:行男之死,秋虫之死,叶子之死。这三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安静得感觉不到一丝悲伤。首先,行男之死,文中连一句直接描写都没有,只是从叶子的口里得知他将死去,随后,他也就这么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死去。第二,秋虫之死。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有些飞蛾,看起来老贴在纱窗上,其实是已经死掉了。有的像枯叶似的飘散,也有的打在墙壁上落下来。岛村把它们放在手上,心想:为什么会生得这么美呢?"①秋虫的生命虽然很渺小,但生命本身是美丽的。它们在悄然无声中死去,虽惊不起一丝波澜,但也无失为一种静美。第三,叶子之死:叶子是在一场意外的火灾中坠楼而死,这个短短坠落的瞬间,川端却写得极其详细。叶子在坠楼的瞬间"僵直了的身体在半空中落下,变得柔软了"②"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③这也是生死转换的一瞬间,所以"生与死仿佛也停歇了。"④然而"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⑤叶子在转化为新的生命,在这个肉体生命消失的同时她的新生命也诞生了。岛村目睹了这一切之后"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象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倾泻下来。"⑥这仿佛是岛村在悲伤之后,看清了一切,银河是巨大的宇宙生命,叶子的生命融入了宇宙,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渺小,死亡,是永恒必然的,它是生命本身的过程。在川端康成眼里,生命与死亡同样的美丽,既是对生命的礼赞,又是对死亡的歌颂,反映了一种自然的美。

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死亡情结"除了如《雪国》那样对死亡充满了神圣和静穆的赞美,同样充满了时间轮回和人不免一死的感叹,也充满了关于死亡意义的梦幻、沉思和哀感,包含着神秘、余情、哀伤和冷艳。例如他战后杰出的作品《千只鹤》、《山之音》等等。

川端康成之所以对死亡如此关注,之所以如此执着于死亡情结,首先源于童年、少年时期痛苦体验。诚如弗洛伊德强调的那样,"童年的痛苦体验对艺术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艺术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的过滤和折光,因此即使不是直接表现,也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⑦"童年的创伤性经验"对川端康成的一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的影响了川端康成的文学和现实生活。

查看全文

鲜花礼仪:鲜花情结

女孩子们,有几个是不爱花的?

记不得是哪一年了,看了一部电影,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男主人公手捧一大束的玫瑰和满天星,圆圆的花束外面,包着浅紫色的玻璃纸,站在雨里,一动也不动。电影的情节如今已经想不起来了,只是那个手持鲜花,默默伫立的男孩,浪漫得使人窒息,至今记忆犹新。

经过鲜花店,忍不住总是要看上两眼,每次都不进店,只是隔了落地玻璃,看里面的鲜花,霸道而又灿烂地绽放。总是执拗地认为鲜花一定要由男孩子来送,于是就只做旁观,非常有决心地等待着,任由它们肆无忌惮得闯进我的视线,开在我的心里。

后来真的等到了一大束的鲜花,都是我最爱的马蹄莲,透明的包装纸包了两层,优雅得开着。花是没的说,只是那人却不是我要等的。

终于,缘定三生的那个男孩子出现了,却不想因此结束了我的鲜花梦。他是满世界最最没有情调的人,浪漫的话尚且难得说上一句,更不要奢求什么送花了。然而每次路过花店,仍是要看上几眼,心里再添上一丝丝遗憾和惆怅。女孩子的时代就在对鲜花的渴望和失望中结束了。

一次,又路过花店,不知是什么原因,竟走进去了。小姐过来问我要什么花,一时语塞。我进来原是要买花吗?一时也搞不清自己的心思,就拿了离我最近的两朵康乃馨,一路狂想着回家去了。

查看全文

民族主义情结论文

几年前到美国访问,正值「炸馆事件」发生不久,国内掀起了一轮激烈的反美浪潮和「说不」热,民族主义情绪随之迅速提升;与中外友人晤谈时局,多认为国内正在重新兴起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两大思潮值得警惕,搞不好将会严重阻碍中国的现代化与民主化。2001年的撞机事件使得中美关系更趋紧张,民众中的民族主义情愫进一步发酵。直到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几千无辜的生命惨遭毁灭(遇难者来自86个国家),对这一灭绝人性的恶魔行径,世界舆论同声谴责,而在中国却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人群为之叫好。在这一冷酷的事实面前,十分有必要追索其背后潜藏的社会心理原因及其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关系。本文以探讨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为主要线索,兼论「911」事件后部份国人幸灾乐祸的社会心理原因。

一、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近代从西方传来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最初发韧于17世纪的西欧;也有人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以后推广到整个欧洲,并经过美国的独立战争扩展到美洲,到了20世纪,则风靡到全世界每个国家,其主要标志就是民族国家的兴起。

中国古代只有家族、宗族和种族的概念,而没有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晚近才出现在社会话语中。长久以来中国处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依靠黄河、长江和其它内陆河流的浇灌,很早就产生了稳定自足的先进农业文明,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种「华夏中心主义」的环宇观念。中国人一直以为,中国及其周边对中华文明向化之地即全部世界。直到1840年前后,中国还是以「天朝上国、君临天下」的态度去面对世界、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9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纷纷入侵中国。腐败守旧的清王朝在列强的新式战法和坚船利炮的攻击下,屡战屡败,不断割地赔款,国家危机日益深化,被动地卷入了近代化的潮流中。正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耀基教授所指出的:中国的巨变并非始于自觉,而是在19世纪末叶西方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轰击下开始的。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在西方兵临城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劣势下被逼而起的自强运动,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遭受的最大屈辱,过去100年是中国屈辱的世纪。天朝之败于西夷,是一屈辱;一败再败,国将不国,则是大屈辱;败于西夷,而又必须学于西夷,更是屈辱之至。故而,中国百年来之现代化运动,实为雪耻图强的运动。[1]

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史与她所拥有的号称5,000年辉煌灿烂的古代历史形成了鲜明对照。这在中国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社会精英──的心理上造成了严重挫伤和沉重压力,使国人在情感与行为上很容易趋向极端──从妄自尊大到极度自卑、盲目排外。这一点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我在国外访问时与许多西方学者交换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成因,谈到这个情结时他们大都感到困惑不解。[2]但是,理解这一情结对于认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以及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感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今之论者,多将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发端,而笔者以为,其实还可追溯至此前10余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1899年至1900年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以贫苦农民、佣工、赤贫无产者等社会底层民众为主体,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清政府的暗中支持(实为利用)下,到处焚毁洋教堂,破坏铁道和电线,攻击外国传教士和教徒,直至围攻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处死德国公使。最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相勾结,义和团在八国联军的武力进剿下被镇压下去了。这一发生在百年前的大规模、跨省域的民众运动将矛头直指帝国主义的入侵,明显具有爱国、反帝的性质,对此后的民间民族主义的勃兴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对民族心理形成的影响也是长久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