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07:10: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情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话文学民间情怀
文学,最初是与人类的生存和劳动结合在一起的,那时文学的话语权属于每一个言说者。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文学在走向成熟与精致的同时,也开始脱离大众走向贵族化、神圣化,由平民的“众声喧哗”变成象牙塔中个人的“曲高和寡”,以一种代表上层阶级的权力话语的高姿态存在着。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都为社会上层阶级所专有,处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圈层”内,和普通人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文学逐渐从过去狭小的天地中扩张出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消费品,加上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文学应运而生,文学重新回归通俗化、大众化。大话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网络文学以网络为依托,聚集了众多创作者,其中不乏能代表民间话语权的普通作者,他们所写所述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表达的都是对当下现实的关注,从这个程度上来说,网络文学走的是回归民间本位路线。它“借助先进的电子技术航船,抵达的却是‘返祖’的文化港湾———文学话语权回归民间。”[1]而在网络文学众多的类型中,大话文学是网络文学回归民间的突出代表,因为大话文学具有强烈的通俗意识,它面向的是大众,取悦的是大众,收获的也是大众的点击率和支持率。其平凡世俗的内容,庸俗浅显的思想,通俗易懂的语言,十分典型地表现出民间文学所具有的通俗意识和对现实的深度关注。大话文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崇拜平庸,它用戏仿、拼贴、混杂等方式对传统或现存的经典话语秩序以及这种话语秩序背后支撑的美学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等进行戏弄和颠覆。[2]而大话文学之所以对“经典”进行解构,是因为,一般而言,经典总是占统治地位的集团、阶级或阶层的文化趣味、道德规范的体现,是现存秩序的维护者,它维护的是特定时代统治阶级的利益。因而,价值取向上的民间立场,使网络对于神圣、崇高的东西一般都采取戏弄和讥嘲的态度,带有鲜明的反本质主义的倾向。
纵观大话文学的创作,大都是对传统经典文本的颠覆,创作者将这些经典文本作为自己创作的摹本,在此基础上加之以现实的气息、世俗的调侃,以通俗易懂的诙谐语言述说当代人的情感,表达当代人的思维与价值观,可谓“借古人酒杯,浇今人块垒”。在众多遭到恶搞的文学经典中,《西游记》首当其冲,网络上先后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大话西游”,《悟空传》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版本。《西游记》原著弘扬的是师徒四人团结一致、历尽艰难到西天取经的道德理想主义主题,而《悟空传》的主题则正如小说题目所标识的是“感悟虚空”。小说揭示的是现代人在没有神话、拒绝英雄的时代所产生的矛盾不安。[4]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却颠覆了传统的唐僧师徒形象,师徒四人不再是西天取经的圣徒,而是现实世界中的功利主义者,他们之间完全没有了师徒的道德伦理,而是平起平坐、互相攻击,甚至与妖精调情,充满了世俗的颓废和快乐。除了《悟空传》,还有许多以《西游记》为摹本进行戏仿的作品,如《唐僧日记》以另类搞笑的语言去解析唐僧思想的另类,言行的出轨,调侃世故,诙谐可笑。《八戒日记》以八戒的眼光,用日记体的形式,用调侃的语言和许多黑色幽默生动地刻画出温柔而体贴、多情而善解人意的八戒;贪图享受、妖冶而虚伪的唐僧;怀才不遇、自命不凡的孙悟空;贪婪而逆来顺受的沙僧形象。这些作品无论主题、人物塑造,还是结构、语言都是对经典文本的彻底颠覆,一扫其以往的神圣光环,而代之以凡俗的思想与趣味,充满了时代的气息。除了追求凡俗平庸的通俗、平等的话语权,大话文学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
纵观各大论坛上的“大话文学”,很多都是有感而发,是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评判,不是简单的恶搞。“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在2010下半年风靡网络,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句话的来由———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保定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李刚的儿子李启铭驾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被学生和保安拦下后,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放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酒后肇事,还口出狂言,这引起了网友的极大愤慨与关注。猫扑网最先发起了名为“‘我爸是李刚’”的造句大赛”的活动,参与者迅速过万。其中有王翰版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见女友把命催,醉驾撞人咱不怕,李刚就是我老爸。”[5]有李白版的“举头望明月,我爸是李刚。低头思故乡,怎知是铁窗。”[6]“只要我爸是李刚,天生我材必有用。”
钻石版的“撞人恒久远,李刚永流传。”[8]等等。这些造句通过改造经典诗句或广告语来表达网友对犯罪分子的谴责以及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怒,成为人们申张正义的另类手法。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不同地方的人们可以同时看新闻,也可以一起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讨论。在网民对新闻话题的评论中,也有许多关于当代社会问题的“大话评论”,在反映社会实际问题上具有相当的深度。如在2010年10月28日《北京大兴限制村民出租房屋加剧流动人口租房难》评论中有这样一首《沁园春》:神州大地,万人蜗居,亿人盼房。望市内郊外,空楼大厦,售楼中心,炒房滔滔。祖孙三代,倾尽所有,难与房价试比高。须钞票,清储蓄贷款,分外心焦。楼价如此虚高,逼无数白领竞折腰。昔秦皇汉武,闻所未闻;唐宗宋祖,紧捏钱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蜗居蒙古包。俱往矣,数天价楼盘,还看今朝。这位评论者不采用常见的就事议事的评论方式,而是通过戏仿的名诗《沁园春》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形式新颖,内容深刻,十分引人注目。中国当代社会中的“住房难”问题在这首《沁园春》中得到极为生动的描述。除了刻画当代人努力赚钱买房的艰辛形象外,诗中还将“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历史伟人也恶搞了一番。看似大逆不道,惹人发笑,仔细读来却令人倍感心酸,笑中带泪。偌大一个中国,社会一片升平,然而却是“万人蜗居”!这背后隐藏的社会矛盾,引人深思。
大话文学是一种草根文化、民间文化,尽管它肆意冒犯经典,让人们觉得难以接受,但是它对正义的追求和弘扬、对生命的关爱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说明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深广的民间情怀,它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民间本位的大话创作不仅解构了权力话语的霸权真理性,使话语言说由一元向多元扩展,更将文学从一种极其空泛的状态解放出来,让其回归凡俗,真正成为人民的文学。正如欧阳有权先生说的那样,它可能会导致文学形而上审美意味的缺失和文化精英立场的“沦陷”,但却关注芸芸众生本真的生存状态,满足社会公众交流和表意的欲望,给创作自由和自由创作以技术支撑,实现文学的广场狂欢和心灵对话,从本体上拓展文学的发展空间,激发出社会底层的艺术活力。
老师的情怀演讲材料5篇
老师的情怀演讲材料(一)
我不是诗人,不会用漂亮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会用动听的歌曲来咏唱我的岗位;我也不是学者,不会用深邃的思想来写就个人的价值。但,我是一名教师――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要在储满“师爱”的脑海中采摘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崇高的哲理,教给孩子们做人的最基本道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动听的颂歌,让爱与美托起明天的太阳……
当年,刚刚毕业的我,自豪而又兴奋来到孩子们中间时,几许羞涩,几多紧张。在同事们的鼓励和“传、帮、带”下,我很快摆脱了内心的恐慌,进入了角色,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学习与生活中。那时的我,常常着眼于孩子们学的象不像,做的好不好,而对教育如何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缺少全方位的考虑。
记得,有一次户外体育活动,有个小朋友想上厕所,我赶紧请他回教室卫生间,可他偏要固执地在一棵小树旁小便,我见他一点儿也不听我的话,便不由分说地批评他不讲卫生,行为很不文明。起初,他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而后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这个树太小了,我给它施施肥,让他快快长大!”看着他那天真无邪的脸蛋,我无言以答,内疚占据了我的心。和蔼可亲的园长对我说:“我送你一句高尔基曾经说过的话,‘爱孩子是母鸡都可以做到的,但要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我不断地揣磨着这句话,细细领会其中涵义。如今的我,脑海中还不时地记起高尔基的话语。一句话普普通通、简简单单话,却包涵着许多育儿的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让我受益无穷。
在孩子中间,那种放松、无拘无束、融洽的气氛,是多么吸引我。那些共同玩耍时赖皮、有趣的游戏,时而天真、时而深沉的交谈,又常给我无穷的回味。当孩子们有进步时,所体验的那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无法比拟的,慢慢地,我便爱上这份职业。这种爱,是我最好的教师,这种爱,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是的,是爱,使我对这项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应手,孩子们也在爱中溶为一体了。久而久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音符,孩子们都和我好象有了默契,都能心领神会。当我辛勤的汗水浇灌在孩子身上时,当我汗流颊背,口干舌燥时,我发现孩子们忽然长大了,懂事了,聪明了,突然间,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无比神圣,无比伟大。不少家长,看了我们的工作后,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激:听了你们上课,才知幼儿教师有多辛苦;看了你们教孩子,才让人明白什么是细致,怎样才算耐心。
记得曾有人这样问过我,“做幼儿园教师你真的幸福吗?”不少人习惯于把教师比做蜡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把教师的劳动与这些牺牲者、悲苦者的形象相连,于是便有了感慨:“当老师有啥意思?”而我认为,老师应该有老师境界,老师更应该有老师的情怀――“传道、授业、解惑”,舍我其谁?
沈从文文学创作湘西情怀
一、沈从文文学创作中对湘西的怀旧情怀
沈从文的湘西情怀大多基于他对湘西的那份厚重的怀旧感。湘西世界既是对他这种怀旧心理的真实反映,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遭遇的不满和反抗。在远离故土的陌生世界里,怀念湘西的沈从文并未消极沉迷,而是寄望以文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他脑海里对湘西世界的记忆。他选择用独特异质的苗家文化和风情来重新构建湘西世界中的人与物。就这样,在沈从文婉转优雅的笔下,一个记忆与现实、传奇与真实的湘西世界跃然纸上,生动地再现了湘西龙舟、狩猎、对歌、行巫、放蛊等独有生活场景。基于怀旧式的记忆再现,写实并非沈从文的唯一目的,他更多的是唤起自己内心对湘西世界传奇式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理想生活,在沈从文看来,即是充满了诗意与宁静。[1]怀旧的客观前提是存在距离,没有距离就没有怀旧,而且怀旧情怀中的过去经过人脑意象加工之后并非是过去的本真状态。有很多文学评论家认为,沈从文加工湘西世界的记忆,让理想中的美好处于尴尬境地,因为沈从文早期作品里的湘西世界无法与真实的外部世界形成某种交流,导致他所描绘的湘西世界只有原型而缺乏现实复制的可能。沈从文自己后来也发现了他的怀旧情怀对文学创作的不利一面。所以他后期的作品如《湘西》等放弃了对记忆的唯美式改写,而是试图将怀旧的湘西世界与现实的湘西世界重新连接,形成了他湘西情怀的新的文学创作构建。记忆与现实、过去与未来该如何连接,这是20世纪40年代困扰沈从文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探索使他经常处于创作的苦痛心路阶段。沈从文不再如前期创作《长河》等作品一样干预现实、勾勒唯美,而是放弃创作中大量的抒情描写,开始了以批判性内容为主的言志散文等文体创作,期间的抒情采取更加抽象的方式来进行。在湘西世界的基础上,他开启了对另一个世界的思索。他思索中华民族走出战争的出路,思索生命的本质与意义。用这样的方式,他将对湘西的怀旧情怀升格为与现实理性的相互结合,从而唤起和重构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例如《七色魇》,沈从文试图将自己对湘西世界中“爱”“美”等意象的亲身体会放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中去,以重塑民族品德;《烛虚》帮助人们透视生命个体的“爱”与“美”。在这些作品里,湘西世界作为沈从文的怀旧对象,它所体现的沈从文的湘西情怀已经成为他文学创作里的精神元素,用来探索“爱”与“美”,探索生命的意义与民族精神追求的方向,使他的文学作品更具现代性、开放性的现实意义。
二、沈从文文学创作中对湘西的自然信仰情怀
在沈从文的湘西怀旧情怀中,人与自然的契合始终贯穿于他的脑海。中国自古就唯天地是从,天地生而万物生。千百年来这种尊天敬地的传统逐渐幻化为文化中的自然信仰印记,深深烙印在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心中。沈从文也不例外,他十分认同人类社会出于某种精神寄托而对自然万物赋予神灵色彩的做法。在沈从文的许多著作里都表达了他对自然信仰的坚持。他认为,生活的完整、健康与循环都离不开对自然的信仰。在极富湘西情怀的《长河》中,第一章就以“人与地”为章节标题开宗明义地向读者展现了人们生活在辰河流域的情景。辰河居民保持着一份原始的敬鬼神畏天命的自然信仰,并依靠这种信仰将各种历史风俗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完整、和谐图景。《长河》的最后一章“社戏”,以人间戏曲的形式酬神还愿感恩,刻画出沈从文所追求的人神和悦的自然信仰目标。[3]沈从文的自然信仰情怀与鲁迅的普崇万物思想是一致的。普崇万物实际就是对自然的崇拜,这种可谓之某种宗教信仰的崇拜,积淀了千万年来人类原始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并孕育着人类文明前行的所有自然密码。严格地说,沈从文与鲁迅是风格迥异的两类文学创作大师,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属于人类精神范畴的文学创作触及自然界本源。鲁迅作品的例子在这里不做赘述,沈从文作品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他在一段描述湘西苗寨敬神仪式的文字中写道:他所看到的不完全是一种仪式,而是一出诗歌与戏曲交相辉映的大戏,在这出大戏的声光音韵中,神灵和自然与之同在。沈从文的自然信仰情怀寄寓的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在沈从文所描画的湘西世界里,万物皆有灵性,湘西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与自然对话,人与自然相互都是对方的对象化存在。通过湘西世界的自然信仰情怀,沈从文揭示了他所认知的人与自然的本质,即人性本善,人与自然本应和谐共处。
三、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湘西人”情怀
人性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20世纪20年代刚从湘西村野踏入城市的沈从文敏锐地察觉到,他之前所认知和向往的人性的坚韧强悍在城市难觅踪迹。所以,沈从文通过文学的笔墨大幅勾画出他记忆里湘西世界中现实与幻想交融、被加以粉饰的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恬静。在这片世外桃源中,龙舟赛、对歌等娱乐活动不仅反映出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野生活,而且细致入微地刻画出生活于此的乡野村夫的淳朴秉性。沈从文的目的是要让读者明白: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老迈体衰、老态龙钟,在西方民族面前颓废无力、精神萎靡,要改变这种状况,争得有尊严的生存权力,就要把湘西村野中的积极向上、略带粗犷的性格注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去,使中华民族振奋精神、勇往直前。由此可以看出,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湘西情怀也与中国人血性渐失、中国社会日益沉沦的特殊历史背景不无关系。在沈从文的眼里,中国人的人性需要从胆怯懦弱、教化驯服、麻木不仁、犹如孤魂野鬼般的堕落中爬出来,然后释放压抑、弘扬进步,使人性可以比过去较为敏锐地感知到爱与恨、生与死。[4]沈从文以湘西人淳朴的人性唤醒中国人人性的复苏,进而使国人承载民族复兴的大义。他的文学创作理念在此得到了升华。同时,沈从文也清醒地看到,自然信仰与人性之于生命意义的复归也存在明显脆弱的一面。一方面,沈从文努力以文学创作来扩散和宣扬湘西世界中的生命意义与坚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面前,湘西世界的一切又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人与自然的契合虽然表现出原始的生命状态,但在现代社会面前,它的原始自在的单调难免让拥有复杂人性的人们不能长期坚持和忍受。因此,沈从文以湘西人为考察对象的人性探索给他带来了一种认同上的焦虑,也把他的思想意识与文学创作的人文色彩浓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在这个维度里,他试图探寻人性深处爱恨生死的意识边际,并探索对人的新的诠释。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湘西情怀的确给了他一个关于立人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的终点,是立人与救国的关系。在沈从文看来,国家是人存在的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的自由解放才能让人个体的内部世界得到精神上的自由解放。如前所述,在沈从文许多的文学作品当中,人与自然的契合既是他湘西怀旧情绪中的记忆本源,又是他面对外部世界所忧虑的问题与追求的目标。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契合被赋予了立人与救国的关系内涵,他文学作品中的人性被推高到为国家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新高度。
大学语文审美情怀研究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其人文性与工具性,可以促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必定依赖于其人文素养与综合运用能力的整体提升。结合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怀的培养”的课题内容,立足于大理、立足于我校,一学期中笔者做了教学摸索、教学渗透、收集整理,通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塑造大学生的审美情怀、高原情怀孕育高原之美———学生创造的美、大理之美孕育职教学生职业素养之美,三方面来论证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怀培养的必然性。“十三五”规划的改革形态对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地位与作用的表述和阐释,使得在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得到更进一步的凸显,与此同时,大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目的与方向也更明确。高职《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不仅是一种素质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教育。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也不断得到深化,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本文以我校为例进行调研,以点概面,以局部现整体,透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职教的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人丰富而健康的情感,训练人的感知力,丰富人的想象力,力求拓展人的精神空间。审美教育和审美情怀的培养恰好是培养人的创新求异能力的最好温床,审美情怀强调体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艺术创造强调独创性和个性,它们使人的创新求异追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发展。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活动中的种种创新求异现象,能够充分有效地培养人的自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大学生审美情怀培养的必然性
1.1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塑造大学生的审美情怀。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王树青主编的最新版大学语文教材,兼顾主题教学模式,把审美情怀穿插建构于主题教学中,是笔者教学的核心理念和课程的价值观。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组合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中审美情怀的培养。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法完成教学牵引和审美情怀建构,在审美追求上力求燃烧自己的同时点燃别人,闪耀着主题之智。如《道德经三章》《滕王阁序》属于历史学领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月下独酌》苏轼《水调歌头》属于民族经典,是我们解读出那邦家之光的密码。张若虚、李白、苏轼都占站到了诗词的巅峰地位,以古为镜,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综合的人文素质,最终达到打造理想自我的目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将它们归属到各自的文化领域,同时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获得审美上的享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语文的教学具有文化、审美价值。但同时,任何一篇文章它承担着一种传递的功能,或者传递一种文化,或者传递一种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具有媒介、社会职能价值。教学中审美情怀的培养渴望“超越”的理念: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受教于教师,超越予教师。这三个“超越”以简明的语言,道明了传统与现代、课内与课外、教材与资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注意塑造美的心灵、陶冶美的情感、提高美的感受能力、培养美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熏陶和艺术感染。于学生而言,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2高原情怀孕育高原之美———学生创造的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笔者选择笔者所在的大理,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29459km2,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正开发的宝地。全州辖1市11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居多,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这里有着多民族的气息,更有着浓郁独特的白族风情。大理历史深远,素有“文献名邦”美名。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四季花常开,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诡秘,风、花、雪、月四大奇景等等,无一不深深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客,深深吸引着立足于古城中的莘莘学子,也孕育着他们的高原情怀,高原情怀孕育高原之美,最美大理造就最美情怀。从范仲淹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景、情、美皆融也,到当今的“充满才德的人类,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土地”。从古到今,“审美”一直是人类无意识下不变的话题,可以说审美活动是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形式,也是人类自由精神的一种表现。在校级、州级、省级的各项活动中,我们的学生穿着自己用废纸设计的时装,自信的闪耀在舞台;专注地给宠物美容、给动物看病、解剖;巧夺天工使普通的材料变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把花卉植物在手下呈现鬼斧神工;用艺术之美传承我们的大理魂韵等等。他们的创美之能力一次次的折服了我们,也使他们走出了学校,走出了大理,一次次的站在了领奖台上,笔者期待着他们将走向更高的平台。在美的世界中,用审美的维度,了解审美是如何生成的,去明白人生的意义,从而让生活的意义自身显现出来。作为大学生,社会流动的新生力量,我们更应该正确的培养审美观审美情怀,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未来的挑战。1.3大理之美孕育职业素养之美。古老的小镇,大理石铺成的小路,镌满了千年光阴的故事;悠悠古韵里,风吹过雨落下,抑扬顿挫都盛满了岁月的浮沉,城墙鼓楼,白墙青瓦,任凭春秋更迭、花开花落,却丝毫未打破古镇里生活的静谧;这就是大理的古镇,这里有述说不尽的光阴的故事……这民族气息浓厚的小城不经意中感染着我们的学子,使民族情怀在自然浑成中深深的注入学子的幽思情怀,大理情怀给予每一个学子一份不折不扣的民族情怀。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又是创新的时代,所以要求我们的学生提升自己审美素养,确立正确的三观,学好知识,培养好技能,塑造好职业素养,以便于将来投身于时代大潮。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只有不断努力,在职业素养中塑造最美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决心为之奋斗,充分发挥自己所学,挖掘自己,开发自己,在发展中成长,在过程中检验,才能完成从一个学生到合格职业人,到优秀职业人之间的转变,从而在未来人生路上成就自己美丽人生蜕变。
2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大学生审美情怀培养的必然性的个人反思
现状:教学中,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怀,现实中,多数学生学学语文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拿一个学分。结合二者的出发点来看,教师结合时代所驱,学生迎合了时展所需;由此我们的教育目的却是为了培养面向社会具有高素养、强技能、政治思想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时代感和服务意识的高技能最美职业人。在大学语文审美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枯燥无用的理论,或者只是教师审美观念的一个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我们的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能够认识美、发现美且能创造美。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语文审美教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完成,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才算得上是全面而成功的!从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来看,只有那些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对象,才具有审美教育的价值。换句话来说,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具有审美教育的价值。如何选取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容,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辨别的能力。作品审美意蕴的最高层次,它不是由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直接流露和显示出来的,而是由读者超越作品的感性形象的表层涵义,对其意蕴的寻觅和追求而得到的。思想的解放,也带来了审美意识的觉醒。反之,审美意识的觉醒会进一步促进人的创造,也会促使人的进一步创新。从审美的根本问题来看,审美是为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在不脱离国家大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培养打造最美职业人、优秀职业人。
3结语
艺术歌曲创作的人文情怀
[摘要]尚德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在40多年的音乐创作中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他的作品充分突出了真善美的品格和民族特点,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独树一帜。尚德义先生之所以有高超的创造能力,是与其特殊的人文情怀分不开的。
[关键词]尚德义;艺术歌曲;人文情怀
一、割不断的西北情结
说到创作,尚德义经常感慨万千,这与他的西北情结有很大关系。尚德义生于东北的沈阳,日本占领东三省后,未满周岁的他被父母带到北京。日本全面侵华后,他们家又迁居到了兰州。从那时起,他便与西北结下了不解之缘。尚德义在兰州度过了美好的童年,中学也是在兰州志国中学读的书。抗战时期兰州是大后方,也是西北的中心,聚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一些知名音乐家如吴越音、朗毓秀、管俞毓、任光地、于一轩等,都在兰州举办过音乐会。兰州文化气息浓厚,此地多民族交融,对尚德义艺术气质的培养具有深刻影响。年少的尚德义经常去黄河边玩耍,唱藏族、维族等少数民族歌曲。可以说,兰州这片沃土的熏陶直接促成了尚德义对音乐的热爱。1950年,尚德义考取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他先后在东北的各大院校教授音乐。在接下的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边教学,一边进行音乐创作。忙碌的工作并没有令他遗忘心底的那份记忆,他心系他的第二故乡,他儿时的乐土———兰州。尚德义与词作家邵永强(左)西北经济落后,那里的百姓却能在大漠和草原上愉快地生活,这种情形总涌上他的心头。多年来,尚德义在西北讲学、采风与创作的过程中,深感大西北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比起我国东部和南部发达地区,那里更需要音乐人才。为了西北的热土,他决定用自己的余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他选择留在兰州,为西北民族大学培养音乐人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多次用高薪聘请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同事、学生、朋友,甚至他的子女,都不理解他的行为。他年事已高,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却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留在兰州教学。尚德义觉得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要将余晖洒在大西北。对于尚德义来说,音乐就是生命,就是他的一切。他对生活不讲究,吃饱就行,一张桌子、一架钢琴和一个线谱足以。贫困的生活没有影响他对美好音乐的向往,那首《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便是在厨房中创作出来的。现在,西北已经成了尚德义重要的创作基地,他与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朋友共同探讨,促进了西北音乐的发展。尚德义对大西北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他最终以优秀的歌曲回答了他人的猜疑。他与著名词作家邵永强,一起创作了二三十首反映我国西部生活的作品。其中《大漠之夜》于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这首合唱曲的创作算得上“十年磨一剑”,是尚德义对西北风情的高度浓缩,最终以浓郁的艺术风格和剔透的审美价值获得了专家和评委的高度赞美。另一首赞美敦煌文化的歌曲《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也享誉音乐界,并于2002年荣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这两首曲子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传唱,成为我国各类合唱比赛的规定曲目,还享誉世界。2004年国际合唱比赛中,《大漠之夜》感动了所有的国际评委。
二、高尚的道德情操
情操是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是社会情感和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操守、宽广的胸襟和高雅的情趣的结合。正如音乐界的艺术家所说的那样,尚德义的追求是真诚的,是美好的,也是高尚的。尚德义为了什么呢?他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祖国和人民去追求音乐,去追求真善美。只有具备这种精神,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依靠媒体宣传,却成了中国音乐界的大宗,音乐界艺术家无不对其高尚的道德情操给予赞美。著名词作家邵永强曾说过,如果我们的音乐家都能像尚德义那样,不图名利,不为时尚所惑,把艺术看作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我们的音乐创作将是一种令人振奋的事业。歌如其人,尚德义的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品质,正是他追求的理想人格。纵观其艺术歌曲创作,不难发现,每一首曲子都凝聚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出音乐家永恒的追求。尚德义的作品从各个角度都体现了他追求真善美的人格魅力。音乐作品应该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让人向善爱美。切身经历是音乐家进行创作最可贵的生活来源。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了解得最为具体透彻,还能获得真实的体验,这对于音乐创作尤其重要。很多人对尚德义晚年选择艰苦的大西北感到困惑。一位享誉全国的优秀作曲家,本可以功成名就,颐养天年,却不远千里跑到大西北创作。其实,尚德义将大西北之行,看作是实现创作梦想、完善人格的重要过程。这种选择本身就体现了他的执着追求和高尚品格。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让尚德义独具慧眼。他洞察出了黄土地的秘密,这里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有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有纯朴的民情民风。黄土地燃起了他的创作热情,激活了他敏锐的音调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让他成为当代作曲家中的常青树。尚德义创作的不少艺术歌曲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当之无愧地成了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艺术精品的产生、艺术格调的提升,需要艺术家远离功利性的追求。有才能的音乐家应该脱离人间繁华,将自己提升至超凡脱俗的地步。当今社会,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风气充斥着每个角落,一些作曲家盲目追求时尚,只在形式上故弄玄虚,不在内蕴底气上下功夫。尚德义没有将自己融入到发财致富的队伍中,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曲高和寡的艺术创作,这是非常可贵的。他不追求物质享受,悠然地活在艺术幻境中。每一首尚德义创作的西部歌曲,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凝聚了“情深而文明”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曲就是尚德义人格魅力的显现,是他对生命价值的无限追求。这些作品凭借自身魅力不胫而走。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总是难以摆脱忧患的意识,对所追求的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据说,“”期间,尚德义先生为了买钢琴,变卖了很多家里的物品,还引起了上级部门对他的调查。尚德义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无愧于德艺双馨这个称号。
东坡的婉约情怀分析论文
摘要:如果说苏轼为原本被视为“诗余”的词开辟了“豪放”的崭新领域是一种创造的话,那么,苏轼在婉约词的创作上将其从闺怨相思、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绮罗香泽等狭窄的题材领域大大地扩展了。我们在诵读苏子的豪放词时,固然被其激越的情情和豪迈的风格所倾倒,而当我们在诵读他的婉约词时,又不得不被其哀切的情感和低回凄婉的词句所感染。
关键词:婉约爱情贬谪思隐咏物闺阁发展
前言东坡居士苏轼,生活于“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这位千年难得的天才文人,在词的创作上,颠覆了“词为艳科”的庸俗品位,“诗余”的附庸地位,只写闺怨、别情的仄逼题材范围,将词推到了正宗的文学艺术高雅的殿堂,“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非。”(胡寅《酒边词序》)
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李清照、柳永的婉约词风,历来被相提并论。在《吹剑续录》里有这样的佳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个故事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苏轼所代表的豪放派和柳永所代表的婉约派词在风格上的迥然不同。我们在诵读苏子的“大江东去”或者“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固然被其激越的情情和豪迈的风格所倾倒,而当我们在诵读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或者“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时,又不得不被其哀切的情感和低回凄婉的词句所感染。
1.爱情词中的哀伤情怀
此文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放在他婉约词的首位,因为词中那种“不思量,自难忘”的悼亡之痛,曾催下过无数读者的眼泪,从而成为爱情婉约词之绝唱。苏轼在词中用了一对看似矛盾的句子“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一种真实的心境:虽然生死两界茫然不知,但虽并未刻意去追忆,而亡妻却时时浮现脑海,甚至亡妻的形象时时进入梦中。然而,时过境迁,历尽沧桑,模样已变,相见不见相识了,从前的恩爱,今天的陌路,怎能不使人嘘唏感喟?千言万语,涌动于心,却表现为无言的凝视,极静的场景偏又有泪水滑落。最后,作者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把一个特写镜头推向了读者:明月清冷,夜深沉,松柏掩映,坟孤单。品读这幅画面,怎么会不被伤悲与凄凉所浸染?
天使情怀护士节演讲稿
“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护士的职业被誉为“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赞誉,一袭飘然的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个守护生命的精灵,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她们倾听治疗碗盘的协奏曲;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她们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响乐章。都说护士崇高伟大,可是又有谁想得到,在这份崇高伟大的背后,其实只是一颗颗普通的天使心。
以前,对护士这一行并无多大了解,只是偶尔从电视上看到一些关于护士的报道。在学校里选择了护理专业,真正融入到这个大家庭的时候,才发现护士这份职业不好干。因为不管是阳光微露的清晨,还是暮色沉沉的黄昏,不管是众生喧哗的白昼,还是灯火阑珊的夜晚,我都要按时按点颠倒生物钟地工作。有时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时,却遭到了别人的讥讽和鄙视。我是一名精神科护士,精神病人是无自知力的,不知何时会发病,也就是说随时会威胁到我的人身安全。偶尔我也会想到放弃。但是,当我看到我院苏创文同志的事迹后,他那份真挚善良的天使心深深地感动着我,我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病人能康复出院,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除了发自内心地感动,还让我感受到一股强劲的力量促使我,告诉我:不能放弃!!这是他的愿望,他的目标,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要以我的爱心、耐心、细心来对待每一位患者,是他们更好地得到康复。
如果有人问我,护士这一行这么辛苦,你会从中找到幸福吗?我会很确定的告诉他:会!!我相信这也是广大天使的答案。因为当我们可以让很多人战胜病魔,恢复健康,重新笑对生活的时候,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当你们可以和我一样在这里歌颂她们,同样自豪的歌唱自己的时候,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一顶燕尾帽承载一方蓝天,一袭白衣映照一腔柔情。和着南丁格尔精神的节拍飞翔。时光流逝的是我们的青春,永恒的是天使的风采。这就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也是千千万万白衣天使的天使情怀!!!
教师节红烛的情怀讲词
徜徉在县中学的林间小道上,鲜花盛开,绿草如茵,杨柳依依,荷叶田田,不由让人从内心发出一声赞叹:桥中真美!
驻足于中学校园的文化长廊,“十佳校园”“花园学校”“绿色学校”,一个个闪着金光的奖牌,一张张飘着墨香的奖状,又不由让人从内心发出一声赞叹:桥中真棒!
然而,有谁会想道,以前的中学只是一所极普通的乡镇中学,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师资薄弱,条件简陋……是什么原因,使这所学校在短短几年中产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中学的全体师生会告诉你同一个答案:因为——徐立芬校长!
1997年的春天,校长上任了。
她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中学大变样!为了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她跑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构思出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图画。她克服种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精心安排一切资金。为了少花钱多办事,她亲自和总务主任南下北上,买建材,购花草。有一回买材料,为了节省运费,他们搭了一家工厂的顺路车,等人家的货卸完送他们回校卸货时,已是晚上十点钟了!
就这样,经过四年的时间,原先的垃圾场变成了柳树成荫的绿化带,原先的臭水塘变成了荷花盛开的清水池,原先坑坑洼洼的荒地变成了绿草萋萋的足球场……
初中历史课强化学生家国情怀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家国情怀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几千年来深深扎根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家国情怀也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情怀,学生应该站在历史的客观角度来分析问题、用家国情怀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这样的学生才会对我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民族自豪感,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历史教育;家国情怀;渗透方式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塑造什么样的人呢?我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当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怀及担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上课时要充分地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将学生的品格塑造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这也是我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践行的教学理想。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心有大义的品质,注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教育。在八年级上册的学习中,通过教授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张謇等人的爱国事迹,让学生体会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勇于担当的民族气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也有张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造福社会造福家乡的人文情怀。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在教学中我通过讲述抗击八国联军、讲述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教育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意识,特别是融入海洋主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民族尊严的关注以及民族使命感。其次,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放眼世界[1]、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尊重各国历史发展传统的世界意识。教育学生爱国情感不能落入狭隘,言论不能过度偏激。比如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有学生据此联想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的劫难,认为巴黎圣母院烧得活该。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毁灭了无数文化瑰宝,使中华文明差点毁于一旦,但这是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暴行,不是所有的法国人都认同的行为,有正义感的西方人同样谴责这种行为,他们也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后世所不齿,受人唾骂。众所周知,大文豪雨果在得知圆明园被烧,所有瑰宝毁于一旦的时候,就悲痛地写道:“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
巴黎圣母院同样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7个多世纪沧桑变化得以保留至今,它不仅属于法国,更属于欧洲,属于全人类。如果我们幸灾乐祸于巴黎圣母院的被毁,实际上就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是世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一旦毁灭就难以复制,因为历史是向前走的,它永远不会停留,消失的东西无法重新再造。我想我们应该理解雨果的话。放弃狭隘的民族观念,用全球视野客观、正面、全面地评价历史现象和事件。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所有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都能够传承到文物,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再次,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时代精神。在讲八年级下册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事迹时,我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开创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素材,讲述死亡之海,漫漫黄沙,白骨枯木,极目荒蛮的恶劣环境;讲述神秘之师,原子之火,神州惊雷,科学家们积极努力不负时光,殚精竭虑尽心尽责的革命豪迈,马兰基地镌刻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记载着民族的荣耀和尊严。一代代追寻者,青丝化白雪,一辈辈科技人情铸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他们是共和国国防事业的脊梁。王进喜“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孔繁森两次进藏,为藏族当地人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公殉职,这么一个可爱的共产党人在死的前一秒还在赶去赴任的途中,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我还把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的共同精神品质作了归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非常动情。最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与时代同呼吸,热爱科学,立志为国家科技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品质。在讲世界近代铁路的发展时,我又联系中国高铁的发展,又讲到张家口高铁通车,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很好地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立志将来也为国、为家乡做贡献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且相互联系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单个的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等,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握历史主流,梳理知识脉络,构建体系。还应该关注历史的古今联系,中外对比,比起单纯的灌输,要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教学设计,运用趣味性的、感染性的语言,教材中家国情怀素材的优势是显性的[2],如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卓越的科学家的事迹、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而辛勤耕耘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事迹、为抵制外国的侵略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的事迹、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制度而前仆后继斗争的革命家的事迹。而为国家的发展而默默奉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事迹、思想家提出的理论,是隐性的家国情怀的素材。根据上述分类,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对显性的家国情怀素材采取直接展示的策略,对隐性的家国情怀素材采取挖掘的策略,对中性的家国情怀素材采取赋予情感的策略。通过对历史教材的挖掘,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的素养。
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有国才有家,杜甫身在破旧的茅屋,仍在忧心国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伟大的,在我们邻国朝鲜被美国进攻的时候,立刻伸出援助之手,甚至让自己的儿子赶赴前线,打仗难免会牺牲流血,主席再伟大也是普通人,他也同千千万万的普通父母一般,希望儿女能承欢膝下,共享天伦,但是,战争就是残酷的,三年抗美援朝,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志愿军都是他的孩子,牵挂着他们的安危,但最终无情的战争还是夺走了孩子的性命,但主席痛定思痛在将军要将尸骨带回时写下了“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我们看到了一个伟人一个父亲的担当,在主席心里国家人民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历史教师要充分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兴趣、对国家的认同、对家乡的热爱并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课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不断挖掘教材的精髓,做有心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方能有道行,有道行方显魅力。
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摘要: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开始逐渐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家国情怀恰好是初中生应当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文章探索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古语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其实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增强其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并且促使学生建立共同体意识,同时还能使其生出仁爱之情。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更容易以国家的发展为己任,树立较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这对其人生价值观的塑造、道德品质的发展都能起到正向作用,有助于其在未来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基于此,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挖掘教材素材,培养家国情怀
教师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最为重要的依据就是历史教材。因此,教师应当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从中挖掘可用于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为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打好基础。在备课时,教师应当刻意挖掘各个历史事件中所隐藏的家国一体的价值观,同时还应当引入更多的历史素材,这样不仅能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利用这些历史素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下册主要介绍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的发展情况,包括国防建设情况、外交成就、科技成就、社会生活变迁等情况,其中可用于家国情怀培养的素材非常多。特别是在介绍国家的各项成就时,教师完全可以用自豪的语气、强烈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让其看到我们国家历经千年发展所绽放出来的炫目光彩,借此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进而催生其家国情怀。
二、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