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02:14: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齐鲁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齐鲁文化地位研究论文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一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历史地位探析论文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一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
齐鲁文化历史地位论文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一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分析论文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一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战略研究
摘要:本文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简要概述、“一带一路”化战略及政策的实施现状、“一带一路”文化战略及政策的计划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齐鲁文化为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战略及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我国的“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战略;齐鲁文化
一、“一带一路”战略简要概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一带一路”策略是现阶段我国最高等级的战略目标。主席在二〇一五年十月份访问英国时,重点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在该建议中,认为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等特点,虽然起源于古代丝绸之路,却不完全局限于丝绸之路,拥有更广阔的领域,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自己加入该范围当中。强烈地表明了本国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国共同加入“一带一路”战略目标中。
二、“一带一路”文化战略及政策的实施现状
二〇一五年,山东省得到文化部门的全力支持,并在党与政府的领导下,对文化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开拓了全新的交流平台,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为对象的对外文化交流制度,力求于将齐鲁文化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在二〇一五年,山东省共派出一百四十二组访问团对外进行访问,共计1562人;共接待四百零六组外来访问团,共计4894人。
高等艺术教育传承路径探析
摘要: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传统优秀文化的血脉延伸,以山东为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齐鲁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于高校艺术教育者来说,他们必须把传承优秀文化作为教学任务之一,才能最大程度上地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为此,笔者从齐鲁传统文化相关含义阐述入手,对传承齐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利用高等艺术教育实现齐鲁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点,最后关于基于齐鲁传统文化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路径,笔者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齐鲁传统文化;高等艺术教育;传承;路径
一齐鲁传统文化相关含义阐述
齐鲁传统文化,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齐地传统文化与鲁地传统文化。具体来说,齐鲁传统文化其实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合称,东临滨海的齐国产生了以姜太公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学说,又吸收了当地的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思想。“齐文化”与“鲁文化”这两种古老的文化源起差异极大,相对来说,“齐文化”受以渔盐为代表的海洋经济影响比较崇尚功利,“鲁文化”受以农桑为代表的内陆经济影响更加注重伦理;“齐文化”对革新较为重视,“鲁文化”对传统较为尊重。“齐文化”与“鲁文化”这两种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具有独特性格魅力和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由于在较长历史时期上的经济富足,政治稳定,军事强大,促成了齐鲁传统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甚至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文化都不为过。由孔子开创的“儒学”就是齐鲁文化的核心,儒学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传承齐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齐鲁文化尤其是其中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节气的爱国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勤谨睿智的创新精神等,更是成为推动我们这些华夏儿女不断开展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工作的力量源泉,初心所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不能背离,甚至要深入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地,撇开齐鲁传统文化来套文化自信建设也是不可取的。当前,有些国人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应该承担的责任,逐渐迷失在犬马声色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必须为他们敲响警钟,让他们珍惜当前生活条件的来之不易,接受齐鲁传统文化的洗礼,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建设文化中国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奋斗,国家只能起到一个带动引领的作用,而真正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人仍然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所以,必须借助于齐鲁传统文化让每个中国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学习齐鲁传统文化,用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实现全面学习齐鲁传统文化的局面。当前,层次不齐、形形色色的西方外来文化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国人周边文化环境进行净化,那么很容易使国人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甚至对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做出违法乱纪、伤害他人的行为。在这个时候,齐鲁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可以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让国人在学习齐鲁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齐鲁传统精神的滋养,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强民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为了子女教育不惜投入,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其中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物资短缺之窘境,没有体验父辈生活之艰辛,没有深刻的社会体验和历练,不懂得适度节俭,量入为出,有时候用挥金如土形容他们的生活也不为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常态,他们把所有的挣钱压力都给了父母,然而正值青壮年的他们却没有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给他们当头棒喝,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从而制定出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规划,理解父母,为父母着想,坦然接受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些目标都可以借助于对齐鲁传统文化的传承来实现,让他们接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行体会其中的道理,传承其中的精神,感受齐鲁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齐鲁民间传统体育起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劳作、民间信仰,主要分为生产生活、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休闲娱乐和健身养生五种类型。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有艺术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传承。“崇文尚武、文武相融”“中庸重德、仁和为本”“礼乐文化、融汇其中”“以儒养生、以德健身”是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传承和发扬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要紧密结合齐鲁地区优秀文化遗产,加强民众对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纳入当地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走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道路,并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融入全民健身中,以达到对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科学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路径
“民间体育”可以解读为非官方的,源于民众且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风俗及特色的体育形式[1]。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了齐鲁文化的精髓,蕴含了富饶多彩的齐鲁“文化软实力”。本文从体育的视角出发,将齐鲁地区强身健体的民间锻炼活动以及孔子、孟子的养生文化同古代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生活面貌融合起来,以期搭建新平台,探索新途径,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启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征程。
一、独具特色的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
(一)齐鲁民间传统体育的起源。齐鲁民间传统体育起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劳作、民间信仰等,传承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中,以娱乐为主的有潍坊的风筝、临淄的蹴鞠等;以民间武术项目为主的有查拳、螳螂拳等;还有以体育养生文化为主的孔孟思想的导引术、健身气功、养生理念等。(二)齐鲁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种类。齐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地区,饱含深厚文化历史渊源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大多源于生产生活、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休闲娱乐和健身养生这五种类型。1.生产生活。生产生活,顾名思义也就是在人们日常的生产劳作及生活中演变、发展、传承而来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带有浓郁的地域风情,独具活态民间特色,例如商河鼓子秧歌、花鞭鼓舞、跑旱船、打花棍、高跷等。2.岁时节令。岁时节令,是指岁时和节日两个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岁时具有自然性、原始性、政治性等特点,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集体性习俗活动[2]。例如农历二月十五人们结伴而行的传统踏青活动“花神节”,清明寒食的荡秋千、放风筝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3.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集宗教祭祀、图腾崇拜、世代传承于一体的大众情感表达方式,齐鲁大地上的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通过耍龙灯、上杠高跷、跑龙船、玩狮狍、扇鼓舞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神灵、祖先的敬畏和祈求。4.休闲娱乐。休闲娱乐是人们闲暇时间休息放松的生活形式,一般在岁时节庆、农闲时自行组织,是人们自娱自乐的户外活动,随着参与人群的增加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在齐鲁大地上颇具代表性的有抖空竹、跑竹马、打陀螺、斗拐、拔河等。5.健身养生。自先秦以来,齐鲁之地不仅是文化之邦,也是武术之邦,其文化中“崇文尚武”的体育思想也在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中表现出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齐鲁民间传统的体育技击形式逐步演变为以养生健身为主的武术活动,如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少林拳、气功、导引术等。
二、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及特性
鲁剧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鲁剧是指由山东省国有和私营影视制作机构拍摄的电视剧作品,是山东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有着重大的文化带动意义。2008年,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以下简称山东影视中心)倾力打造的《闯关东》作为开年大戏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掀起收视热潮,再次将鲁剧品牌打响全国。《闯关东》对于鲁剧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一方面,它将鲁剧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创作高度;另一方面,它也给鲁剧以后的创新发展设置了新的难度。因为山东影视中心为了打造好这部传奇史诗,不仅选择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而且投入了4千万元制作资金。这些都为鲁剧再造辉煌设置了难度。那么,《闯关东》之后,鲁剧该怎么走?分析和把握鲁剧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了题中之义。
关键词:鲁剧
鲁剧构成因素的固定使其陷入模式化泥潭
经过多年的发展,鲁剧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鲁剧构成因素的固定也使其陷入模式化泥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大”特征标记品牌鲁剧。鲁剧有三个固定的标记特征,即:大丈夫、大题材、大手笔。“大丈夫”是指鲁剧倾向于塑造男主角形象,而且男主角形象都是大英雄大人物,如《大染坊》中的陈寿亭、《闯关东》中的朱开山、《大法官》中的杨铁如、《誓言无声》中的许子风。“大题材”是指鲁剧所选择的题材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宏大题材,如《大地缘》《21天》《大法官》《誓言无声》等都是以当年的热点大事件为创作蓝本,有着浓厚的时代特征和现实主义倾向。“大手笔”是指鲁剧对“大”的热衷,综观山东制作的电视剧,多是荡气回肠的大基调、大情感,而且演员阵容和资金融入以及制作周期都尽显大制作、大手笔风范。当然,这些都是由鲁剧的自身定位和齐鲁文化所孕育的人物性格所决定,但是,如果一味的定大基调,将视角千篇一律地放在现实主义的大题材上,很容易使鲁剧写实有余而写意不足,最终被所谓的“大题材”“大手笔”架空。另外,男主角类型的过于单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鲁剧的艺术魅力和美学品格。
2.陷入主旋律作品共有的创作模式。鲁剧热衷于主旋律电视剧的拍摄。但是,主旋律电视剧有它固有的模式,首先它主张共同的叙事策略,即微小人物、宏大叙事、以小见大成了主旋律作品的共同特征。主旋律电视剧的故事框架大多通过一个普通家庭在风云变幻的宏大政治背景下的艰难挣扎去缓慢构建,进而反映整个时代的变化与变迁。鲁剧的故事构建也已陷入这样的创作模式,例如《闯关东》就是通过朱开山一家的命运变迁,真实地还原了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中国那段苍凉、悲怆的历史岁月。这样的模式让我们想到了同为主旋律作品的《大宅门》《乔家大院》《大染坊》,如此雷同的重复与相似已经消磨了主旋律作品初始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特征。其次,主旋律作品的剧作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与矛盾升华的处理已统一形成理念化的创作,作品情节都是伴随着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冲突不断推进而发展,最后的结局都是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矛盾的升华则大多以中国抗日战争那段特殊的时代为背景,矛盾到故事的结局处都是上升到民族矛盾的高度。当然,这里不是说这样不好,问题是电视剧“注重叙事方式和线索安排”,①如果观众刚看完开始就知道结局和故事的主体框架,那么,这样的艺术最终是不会感染观众的。而鲁剧《鲁氏兄弟》《村主任李四平》《铁道游击队》《大法官》《大染坊》《闯关东》都有着这样的模式色彩。
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有科学家预言,在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者是自我,是文化身份的确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和地方化,因为只有文化是民族品格的象征。所以在21世纪,文化不仅仅意味着策略和战略,文化更意味着生存与发展。
山东历史上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心之一,渊源深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六五”至“九五”期间,山东的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与繁荣,民众物质生活水准得到显著提升。但与经济相此,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表现在文化设施的陈旧或不健全,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不足,城市建设缺乏人文关照,民众文化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等诸方面。鉴于此,我认为尤其应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政府只有从宏观决策的角度,真正在思想上将文化建设提到人民生活的高度上来认识,才能指导我们具体规划、设计并全面实现“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形象,撰写新世纪山东文化建设的新篇章。一、关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总和。所以谈到文化,就必然涉及到传统。事实上,文化的“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是在时空中延续和变异的,它存活于现实发展之中,连接着过去,包蕴着未来。正因为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所以它自身就蕴含着微妙的创造,应提倡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文化人类学者经常把传统中有创造力和更新力的基因视为“种子”,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现存的繁杂的生活现象中剥离出这粒种子。我们理解的文化建设就应该是培植这粒种子的工作,使文化在一种合乎自身发展规律的状态下去自然延伸。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笔者以为,要关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青少年开始,在青少年的全面教育中自始至终地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文化涉及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方方面面,会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等,所以传统文化也必须在教育的广度上贯穿始终。笔者认为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在大学、中学、小学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我们目前对于这类课程的理解还限定在概念教学的范畴,将传统文化枝干分离,抽其根,剥其花,去其果。这势必导致教育内容的枯燥,也必定会影响教育行为实施的效果。而且从教育的目的上来说,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传统文化并不仅仅限定于文字性的经典文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在物质文化中,诸如民俗节令、城市营造、工艺造物等,传统文化的形象似乎更加血肉丰满,深人浅出,也更有亲和力。只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结合,才能够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原生态色彩和本质特征。以美术教学为例,建议各级教育实施部门不仅仅教授西方的素描、色彩课,特别要注重增加对传统绘画、书法艺术的临摹和欣赏。建议围绕传统文化更多地开展一些动态教学活动,比如参观文化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围绕着它们增加一些手工劳作课程,真正动手触摸甚至体验传统生产、生活劳作方式和过程。亲自动手捏泥玩、编织结、剪剪纸、印年画、纺线织布,将传统文化还原到它的生存状态,让现代的孩子自已接近它体验它,在没有任何先验导引下自然而然地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之美和技艺的智慧。如果说这是一种美的教育,那就是在培养青少年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综合审美体验能力,这才是对美的真正的理解,同时也是对传统的真正的领悟。在这样动态的传统教育活动中,将不仅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播,而是把传统文化自然地通过教育的形式传承下来。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体验得到了很好的贯通。二、加强文化设施的投入,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目前社会上较为流行“高学历,低文化(素质)”的说法,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教育问题,也说明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文化问题。“高学历,低文化”是指人才培养的一种误区,指那种有技能专长而缺少文化底蕴和内涵修养的“人才”。作为一种倾向性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势必会导致一定的不良后果:培养的人才自身无法建立独立而完善的人格体系,知识追求与生命追求相背离。这不仅违背人性的正常发展,也势必会引发道德水准下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现行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外,我们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担当文化教育重任的“文化环境”营造不足。文化环境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实施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文化中心的欧洲就十分重视文化设施的投入。俄罗斯改革之后,经济困难,儿乎所有生活指标都处于紧缩之中,但国家大剧院、图书馆的巨额建设却无人争议。在奥地利,中学的音乐设施都是对外开放的,任何一个市民都可以在课余走进琴房去弹奏,艺术设施是培养艺术人才,陶冶全民艺术素养,提高全社会精神品格的重要物质基础。奥地利政府在艺术设施投人、艺术氛围营造上的努力为他们赢得了“音乐之都”的美誉,同时也培育了旅游经济市场和奥地利人民健康祥和的人格心态。在这里,文化已经被具体地解析为城市雕塑、美术馆、画廊、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物化的符号。目前我国大型城市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北京将投资4亿美元筹建国家大剧院,上海更是提出这样的口号:“世界一流城市,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文化设施。”也因而造就了他们投资1·5亿美元的上海大剧院和世界最大的图书馆,计划投资2亿美元的科技中心和对外开放的新艺术博物馆这样的大手笔。至于山东文化设施的建设,笔者认为,在重视的基础上,不一定跟着别人的步子走,但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营造出齐鲁文化的特点。还应理性地剖析地区文化优势,选择好切入点。比如,突出宣传孔子文化,建立综合性的孔子博物馆或文化中心,表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博物馆的建设上,目前全国尚存在“千馆一面”的现象,走一家而知全貌,但专业性博物馆却极为罕见。根据我省民间收藏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完全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民间团体、个人兴办专业博物馆。同时还可以突出山东海洋文化的特点,筹建全国一流的“海洋科技馆”。另外山东的音乐厅等文化空白点也有待填补,美术馆、剧院等文化设施有待扩建。三、保护齐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
山东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齐鲁文化资源极其深厚,从远古时期的三大遗址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核心人物,直至封建社会晚期强盛不衰,铸造了历史上的辉煌。其中泰山和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我们将这些经典文化视为一种有形的资源,那么,那些民众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方式以及沉隐在其中的物质文化,代表了我们齐鲁文化大传统特色的大众文化,就可被视为一种有待开发的无形文化资源。我们目前对有形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向更高的标准去努力,但同时对这部分“民众生活方式”的无形资源也需要专门的开发与研究。无形资源的开发需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因为这部分无形资源是“活化石”,但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已开始衰变,当务之急是先保护再开发利用。而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应该说就是一种最基础的文化设施建设,让民众自身有一种自觉保护意识,同时采取政府经济补贴等综合办法。安徽、山西、云南等地对明清古民居及当地生活、文化方式的保护都是成功的例子。那么,对这部分无形资源的开发又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措施呢?我们认为,应该与旅游产业融为一体,成为旅游文化产业,这也是所有文化资源的一种商业选择。其实,这就涉及到旅游资产开发与传统文化生态保护的关系问题。旅游资产不应仅仅锁定在自然环境和已有文化遗产的平面开发上,而应在深度上进一步挖掘人文资源,在广度上辐射出旅游景观设计和旅游产品的系统设计。在挖掘人文资源方面,建议整理、开发、展示齐鲁传统生活方式,在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的欣赏中融人生活民俗意蕴,把无形的文化资产动态化、生活化。比如可添加婚嫁等礼仪民俗,春节、中秋等节令民俗,同时还可增加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制作和艺术审美活动,提高旅游资源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品位。手工艺文化理论研究要与产业实践相结合,将作为文化遗存的民间村落进行整合开发,增加民俗文化旅游的内容,并针对山东的手工艺品如纺织、雕刻、刺绣以及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以合理的形式转化为旅游纪念品,或许会开拓出较大的市场和领域。同时发展文艺演出业、影视制作及放映业、图书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培训业等有关的文化产业。制定五年发展的计划,并将这些文化产业项目列人我省社科重点规划,由理论到实践逐步实施。总之,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属,它自身就是一个朝阳产业。四、重视城建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艺术品位
城市建设意味着文化建设。我国目前的城市建筑虽然高楼林立,追求所谓现代化气派,其实模仿国外的形态多,实质上缺乏文化含量和设计含量,缺少现代意识和传统符号的艺术整合。建筑是百年大计,也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文化水准和艺术品位。山东“十五”期间应该根据“合理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总体思路”,在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等方面实施总体规划战略,把人文、环保和形象意识融入城市建设之中,把自然美、科技美、艺术美有机结合,体现出文化山东的气派和精神。齐鲁之邦留下了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现代化建设中把这笔可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应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山东有一些文化名城的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论证,如泉城的开发,古运河文化的重建、牟氏庄园、魏氏庄园等庄园文化的延伸,半岛渔村旅游的设计等都期待在“十五”期间启动或完善。而新兴的城市包括城镇建设,更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符号、现代建筑艺术的气韵,把城市建设视为民众的公共文化空间,建出文化,说出风格来,把建筑当作艺术品来设计和构建。只有文化参与城建之中,城市的面貌才会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才会有艺术的生活空间。走在欧洲诸多国家的街道上,最大的感触就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艺术是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之所以能够传达给观者这样的印象,主要在于建筑的文化性和艺术性。西方在艺术分类中把建筑列于其首,其次才是雕塑、绘画、工艺,中国人也将建筑视为“营造”之意匠,为人类艺术的表征,可见一斑。按照我省“十五”计划的精神,“明确城市发展规模、特色和基本方向,搞好科学规划,严格按规划办事,提高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在建设发展的同时,“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依法加强城市管理,逐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优美的社区环境以文明和谐的形式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之中,从而约束甚至改造人的不良行为。优美的城市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由此相得益彰,为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作好了准备,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带动城市面貌,推动山东的文化建设。
市打造文化品牌调研报告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文化品牌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借助丰厚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市打造文化品牌的有关情况和对省里打造文化品牌的几点建议报告如下:
一、*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
*是文化大市,汉晋文化、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书法文化、兵学文化、武文化、孝文化、商文化根深叶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历史文化辉煌灿烂。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全市有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150多处,河东凤凰岭、郯城黑龙潭等地发现的细石器,距今已有1万多年。汉晋时期,*是琅琊国所在地,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汉晋遗址、墓葬分布密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定为国家级的有千余件。1972年,银雀山汉简兵书的出土,震惊世界,影响深远,被评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新中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汉画像石资源丰富,是全国汉画像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出土汉画像石的地点有近百处,汉画像石精品1000余件。1954年在沂南发现的汉画像石墓,属全国仅有。*城建城史已有2500年历史,自西周至满清历为郡、府、道衙驻地,曾经孕育荟萃了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载入中国《二十四史》者达千余众,文有王羲之、颜真卿,武有孙武、孙膑,智有诸葛亮,孝有王祥、王览等。孔子七十二贤徒,*籍13人,中国古代著名二十四孝,*占有7孝。目前,全市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迹370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全市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套),国家珍贵文物已达2792套2979件,其中一级文物62套110件,二级文物291套323件,三级文物2439套2546件。
2、红色文化感天动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这里领导开展了五次大的革命暴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这里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市。目前,全市现有革命纪念地56处,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4处。党政军机关旧址有:八路军115师师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新四军军部和华东野战军旧址,山东战工会旧址,山东分局、分局党校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旧址,山东新华书店和山东第一个党支部沂水支部、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等;战场遗址有:孟良崮战役、南北岱崮保卫战、大青山战斗、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斗、马牧池突围等遗址。伟人足迹有:孟良崮战役指挥所旧址,刘少奇、办公地,旧居等。红色纪念建筑有: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革命烈士陵园、滨海革命烈士陵园、鲁南革命烈士陵园、王庄烈士陵园、鲁中革命烈士陵园、沂蒙六姐妹纪念地、沂蒙红嫂明德英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等。新中国成立后,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先后受到主席的批示表扬。这三处地方,现在也都建立了批示纪念馆,也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3、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民间文学、音乐、戏曲、表演、舞蹈、书画、制砚、柳编草编、陶瓷、木玩、布艺、刺绣、彩色印花布、泥木玩具、剪纸、根艺、奇石、家谱、碑文以及民俗、服饰等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沂水县是中国民间手绣艺术之乡,费县是中国民间奇石艺术之乡,苍山小郭村是中国民间泥塑之乡,郯城县是山东省民间剪纸、木旋玩具之乡,莒南是山东省民间石雕艺术之乡。柳琴戏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龙灯扛阁、沂蒙山小调、小郭泥塑、郯马五大调、木旋玩具、柳琴戏、王祥卧鱼,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金兰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张明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国家级民间工艺彩印花布传承人,林化强被评为山东省民间工艺剪纸传承人。首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3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