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编辑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5 01:42: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期刊编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期刊编辑职业素养
期刊编辑出版承载着传播价值理念、宣传政策法规、推介工作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引领行业发展、繁荣文化生活的使命。当前,我国社科期刊同质化现象突出,刊发的文章铺陈多,原创少;追踪多,引领少;趋同多,特色少,导致期刊订数与影响力不同程度地下降,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些业内人士将这一困境简单归结为新媒体的冲击,没有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有什么样的采编团队,就有什么样的刊物水准。当然,专业刊物,特别是学术刊物,编的成分多,采的成分少。其实,采编不一定是采访加编辑,还包括组稿加编辑。那么组稿的过程,也就是采的过程。采编资源的充分挖掘、采编人才的合理使用,对期刊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发挥采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聚合有时代精神的专家队伍,提出有创意的选题,精准判断文稿的专业价值、思想水准和信息含量,才能使期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行文精彩,使读者开卷有益。一个合格的编辑,不仅在于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还在于是否拥有一个稳定的较高层次的作者群体,以及对这个群体资源是否有足够的调配能力。纯粹的文字匠是当不了优秀编辑的,更不适合当期刊主编。一个令作者肃然起敬、能为读者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的编辑,应该处于学科前沿,横跨所涉专业和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多项业务,在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积累、编辑业务能力、读者市场开掘等方面,对期刊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一个合格的期刊编辑,应当在以下五个方面增进修养。
注重编辑方法论研究。只有掌握正确的编辑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知识爆炸和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编辑人员面对的来稿辐射越来越宽,挖掘越来越深,要想追踪每一个作者的专业课题是不可想象的。任何一个编辑都不可能成为万能博士。期刊发展对编辑人员所要求的,是他们的眼光和判断力。只有以科学的编辑方法为指导,面对众多来稿,才能进得去出得来,发现不同文稿的闪光点或缺漏之处,进而担起把关责任。有专家提出“从形式到内容的认识途径”、“从外行到内行的辩证转换”、“由一般对个别的统帅作用”,将这三条原理应用于编辑实践,很有启发意义。还有专家提出审稿要做到“七有”、“三看”,即有材料、有见解、有论证、有创新、有探索、有办法、有分寸;从同类作品相互对比看,从文稿的整体要求看,将立足点放在高处看。这些都是来源于编辑实践的极有价值的经验总结。
要跳出具体的专业话题。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那种撇开传统另辟蹊径、把历史归零的做法得不偿失。文章选题必须建立在对已有专业成果的继承或扬弃之上,既要立足于专业,又要跳出具体的专业话题,看论题有无新意,是否有形而上的统领和讨论价值。期刊编辑应关注学术历史回顾,不能满足于日常来稿编发,要努力使刊物成为搭建成果、鉴定、评价的共享平台,具备引领性和权威性;要通过对学术趋势的洞察,把握学科生长点和特定问题研究的突破口,提出符合刊物定位和特色,也能推动专业发展的话题。曾有专家讨论“编辑学者化”或“学者型编辑”问题,这对编辑人员提高素养、增进本领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比较相邻学科文章的高下。所谓“专家”,通常是这样一种人:“对很少的东西知道很多,对很多的东西知道很少。”某些领域学科越分越细,研究范围越变越窄。要求编辑人员无所不能,那是强人所难。但从事编辑工作,除了有好学之心,还要有杂学之功,视野要比一般专家更宽,从而在相邻、相近学科上得以旁通,扩大工作界面,与不同学科的作者、不同门类的文稿打交道,与作者同频共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必须调动各学科资源,通过纵横立体的综合,使对学术问题的研究和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更紧密地融合,提高文稿含智量,取得卓越的思想成果。具备较强的语言转换能力。一般来讲,编辑和作者有三大区别:作者长于专深,编辑长于广博;作者精于学识,编辑长于通识;作者精于学科学理,编辑精于顺畅表达。虽然作者也是向受众阐述思想、表达观点、推演逻辑、传递信息,但作者更多的是使用专业思维和专业话语,较少考虑受众的接收方式或阅读习惯。在这方面,编辑人员在话语体系转换上更有优长,这便是记者和编辑作为一种独特职业而存在的现实理由。其实编辑也要讲天赋,要有对文字感受和表达的敏锐性、对新知识新思想传播的急迫性。这样的编辑人员才能扶助作者、提升作者,成为新闻出版单位的骨干力量。
具备高于一般作者的品格气度。为了提高期刊质量,扩大期刊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众里的知名度,有必要营造宽松、活泼的工作氛围和办刊环境,培养期刊编辑兼容并蓄的品格和精神。期刊采编人员要心胸豁达,眼界高远,不要小肚鸡肠、鼠目寸光,要取辩证的思维、多元的视角,摈弃固执己见,鼓励标新立异。在审稿时,力争做到“三无”:无派别倾向,无圈子山头,无自以为是。其实,一个优秀的作者不一定能做一个合格的编辑。作者之优秀在于创个性特色,编者之卓越在于采众家之长。作者可以有派别观点、学派烙印和经验色彩,可以做独胆英雄,单挑独鸣,以独特的话语结构、独特的观点,呈现出对学科、对实践经验总结的精彩贡献。但作为编者,应跳出或高于作者视野,转换思路,调整站位,博采众长。如格局不高,固守门派之见,则容易使期刊走入歧途。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特点是兼容并蓄,是做一桌丰盛的大餐,而不是一两个精致小炒。编者眼界的高低、胸襟的大小、积累的厚薄,决定了职业生涯的层次和期刊发展前景。编辑的职业素养是编者思想境界、文化品位和人生格局的综合呈现,是期刊在竞争激烈的传媒界立于不败之地的能量保障。
科技期刊编辑内涵
工匠精神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是一种敬业的工作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中外历代匠人对造物品质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表述[1]。瑞士制表、德国制造几乎成为工匠精神的代名词。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风气日益浮躁,期刊编辑出版行业也不例外。我国有4000余种科技期刊[2],发表了大量科研论文,其中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这与编辑工匠精神的错位与缺失有较大关系,有关科技期刊编辑的素养已有较深入的论述[3-6],有关工匠精神亦有报道[7-8],而有关编辑工匠精神的研究论文尚少[9]。为此,本文以林学类期刊编辑实例出发,通过分析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探讨新时期编辑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期提高编辑能力与期刊质量,更好地为作者、读者及社会服务。
1编辑工匠精神的意义与内涵
1.1正确认识践行编辑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现代精准制导、航空航天、通信探测、生物技术等不同行业,以及从宏观到微观领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均依赖于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科技成果的编辑出版交流,离不开编辑、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培养新时期编辑的工匠精神是时代对编辑工作者从业的要求,也是编辑工作者“与时俱进”的自身需求。
1.2正确理解编辑应具备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匠人专注、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行业精品,编辑的工匠精神是编辑对期刊、论文、网站等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7]。中国古代师傅带徒弟成就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近代德国在高端制造业追求卓越成为他们在国际竞争协作体系中的最佳落脚点[1]。编辑工匠精神包括编辑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实质内涵就是的质量,包括学术质量与编排印刷质量。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均进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精准成为科技工作者与科研产品的最基本要求。科技期刊供科技成果交流与发表,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则成为科研人员、科研活动、产业、产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精准、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将品质努力提高到99.99%236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www.cjstp.cn乃至更高。在追求完美品质的道路上要不惜时间和精力,保证态度严肃谨慎,工作细致周全,注重细节,确保每篇论文、每期刊物的质量;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耐心、专注、持之以恒,坚决保证对品质高标准、严要求[7]。
从图书编辑看期刊编辑
就目前来说,图书和期刊仍然是传统出版物最主要的形式,是当今社会传播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图书编辑和期刊编辑之间有着很强的共性:从编辑主体来看,都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常识,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里,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运用能力;从工作内容来看,都要进行选题、组稿、审稿等编辑出版方面的业务工作。但是因为期刊和图书毕竟是两类不同的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媒体形式,从图书编辑的视角来审视期刊编辑,会发现后者具有自身的独特规律和功能属性,是包括图书编辑在内的其他编辑不能轻易胜任和取代的。为了论述方便,本文所指期刊主要是就学术期刊而言的。
一、期刊编辑的主体性更强
与图书编辑为作者做嫁衣裳相比,期刊编辑更像是为期刊做嫁衣裳,因为期刊编辑是围绕一本期刊展开工作、根据刊物的宗旨和定位来组织稿件。虽然每一期只能刊发18-20篇,但是期刊编辑却要在审阅大量文章的基础上挑选出有学术价值和独特见解的、符合刊物发文范围的文章来。期刊编辑每天要审阅大量来稿,这些稿件,不管是期刊编辑自己约来的,还是作者投到投稿邮箱的,抑或通过专家推荐过来的,期刊编辑出于学术责任感,都要进行认真的审阅,用苛刻、挑剔的眼光甄别出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来。这也要求期刊编辑在选稿时要具备一双“慧眼”,眼光要高、眼界要开阔,甄别挑选出符合期刊品质的文章。学术性、创新性、符合刊物发文范围,这三者中只要有一项条件没有达到的稿件就不能采用。所以,期刊编辑常常会遇到千方百计约来的好文章,因为与刊物发文范围相去甚远而不得不退稿的情况,写退稿函也就成为期刊编辑工作的常态。相比较而言,图书的选题界限要明晰得多,一家出版社的出版属性、一个部门的业务范围、每位编辑的岗位职责,基本是明晰的、固定的。以笔者所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为例,从属性来讲,高教社是以高等院校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教材为主要出版范围的教育类出版社,因此所设部门基本是按照高等教育的学科大类来划分和命名的,而编辑岗位更是按照为具体的学科来细分的。编辑策划选题的主要依据是高校开设课程的类别和名目,作者也基本以从事教学工作的大学教授为主,课程、教材和作者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编辑选题策划的针对性非常明确,作者在编写教材时也有固定的课程大纲为遵循,而且在整个编写过程中编辑都要参与,有经验的编辑会随时与作者沟通,避免书稿“跑偏”的现象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选题意图不符或者因质量不合格而退稿的情况发生。与图书相比,虽然一本期刊也有相应的学科界限和固定的作者、读者群体,但是期刊的定位还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期刊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平台,也承载着编辑的人文境界和审美理想,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稿件审理过程中,是否将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融入其中,关系到所编辑期刊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特别是作为期刊核心主体的主编,对于期刊的学术建设和方向引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期刊的学术地位和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与作为办刊主体的主编的学识、眼光乃至为人处世的格局和境界等有着很大的关联。“学术期刊不仅仅是公布和公开学术成果的阵地,还会承载主编所关怀和关注的人文境界和审美理想,使学术期刊因蕴含有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而超越一般学术期刊的思想性和价值观,以此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品位、学术研究深度和学术研究水平。”[1]学术期刊的风格会受主编为人为文风格的影响,期刊的发展方向与主编的办刊理念、价值取向紧密相关,甚至期刊的学术品位、学术研究深度以及学术研究水平,也会受到主编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地位的影响,主体性地位由此鲜明地显现出来。
二、期刊编辑的工作节奏更快
借用体育上的跑步赛事来比喻:图书编辑就像长跑运动员,需要的是耐力和持久性;图书期刊编辑就像短跑健将,需要的是速度和爆发力。图书和期刊具有不同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图书编辑和期刊编辑的工作节奏也不尽相同,对期刊编辑和图书编辑的编辑力要求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图书大多是对知识经验的保留和传播,较期刊而言,图书的出版周期较长、节奏缓慢,图书编辑的自由度和出版自主性也相对较高。图书的出版虽然也有年度计划、三年(或五年)规划等,且属于不定期出版物,但一般不会严格限定到某个月,甚或某一天,图书编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某部图书的出版时间适度提前或延后,都是容许编辑根据市场规律灵活调配的。这种不定期的出版行为,虽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那么严格,但是因为编辑加工量较大、时间较长,需要编辑有效调整工作节奏和精力的投入度,备足能量打“持久战”。若编辑的功力不到、后劲不足,图书能否按时出版、图书质量是否合标等,都可能会大打折扣。与图书不同,期刊是有固定的版式和名称,周期性和时效性是其主要特点。期刊具有周期性,一般分为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和季刊等,其出版有着严格的时间节点和固定的循环周期。就时效性而言,期刊虽然不像报纸\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那样快速、及时,但是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研究的前沿话题、发表学术成果的最高平台,期刊编辑需要对学术热点、前沿课题有一定的把控能力,敏锐地捕捉到学术界正在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经过主编的组织与策划、编辑的约稿组稿,及时将上述研究成果出版,从而促成新的学术热点的形成。期刊只有具备了对前沿热点问题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才能有效维护自身的学术地位,更好地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三、期刊编辑对稿件的审读更精
期刊编辑四种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相伴,新的传播方式不断涌现,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随着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了影响和冲击,期刊也在信息时代实现了数字出版,高校期刊作为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成果展示的最前沿窗口,肩负着传播最新科学技术的责任和义务,而决定高校期刊质量的关键是高校期刊编辑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探讨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期刊编辑应具有怎样的能力值得每一位高校期刊编辑思考。
一、敏锐进取的思想力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素养。期刊作为出版物的一种形态,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的传播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期刊有利于提高公民素养,因此,编辑对作者的文稿进行加工具有文化导向作用,经过编辑加工修改的文稿融入了编辑的精神文化劳动。期刊是党和国家宣传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期刊编辑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决贯策党的基本路线,加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使编辑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编辑应具有政治敏感性,对涉及宗教、民族、外交、政党等主题的文章应遵守相关的报道制度,高校期刊编辑应对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保持清醒头脑。没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政治素养是高校期刊编辑的基本必备素养,离开政治素养谈其他素质都不切实际。期刊编辑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增强出版物的思想性,把好政治审稿关,使编辑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编辑工作既是社会化的精神文化生产,又是编辑个人的文化劳动行为。期刊编辑工作汇聚了编辑个人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期刊编辑每天要面对重复的选题、组稿、审稿、加工、编校等工作,要不厌其烦地接收作者的邮件、接听作者的电话询问,这些工作都要循环往复地进行,如果没有对编辑工作的热爱和奉献精神,很容易产生厌烦和急躁情绪,进而出现抵触态度,影响到期刊的质量。这里提到的热爱很重要,如果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期刊编辑就会在日常单调重复的工作中失去工作兴趣。有调查显示,在我国有70%的人存在职业倦怠现象,而在这70%的人中,编辑和记者的职业倦怠率占38.3%,所占比例较高,可见编辑职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编辑必须耐得住寂寞,要有坚守、有担当,每名高校期刊编辑都应该具备爱岗敬业的编辑职业精神。(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无论面对的是社科类期刊还是科技期刊,期刊编辑都需要具有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高校期刊编辑所处的环境不同于一般期刊社的编辑,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集中地,高校期刊编辑要时刻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编辑对待来稿稿件要用科学的态度,客观公正地依据事实进行处理,对待稿件的内容要遵循客观事实,对于社科类稿件要把握住政治方向正确、思想内容健康,学术性稿件要符合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二是对待作者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思想,要敢于同作者进行探讨,不盲目崇拜权威,敢于质疑学术权威的某些观点,敢于提出意见、进行争鸣;三是高校期刊编辑要不断学习,用最新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对“伪科学”的观点和思想要学会鉴别,并进行坚决抵制,学会运用实践来检验事物的真实性。
二、功底扎实的编辑力
(一)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作者投来的稿件我们称之为“原稿”,印刷出版前的稿件称为“样稿”,从原稿到样稿能够体现出编辑的语言文字功底,这也是编辑加工活动的重要环节。一些作者的文字能力比较差,在投稿文章中经常会出现病句、标点乱用、语词不规范等现象,对编辑的语言文字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现在的编辑很少有中文系汉语言专业毕业,许多编辑的语言文字基础较薄弱,期刊的编校质量主要体现在文字水平上,所以,期刊编辑应该加强对语言学、词汇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对汉语词汇和句法认真学习,能够熟练掌握汉语中常用词汇的结构和意义、病句的主要类型、标点符号的用法等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这也是提高期刊编校水平的关键。(二)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作为一名高校期刊编辑,应具有丰厚的编辑理论知识水平,而且在自己从事的期刊领域还应该达到“精”和“专”。无论在大学学习何种专业,只要从事期刊编辑工作就应该认真学习出版理论知识,作为期刊编辑应掌握编辑学科体系的结构和基本内容,了解当前的学科热点及发展方向。对编辑专业知识的掌握主要是指出版专业编辑实务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期刊编校规范的学习,对文稿体例格式的规范处理能力、对出版流程的熟悉程度等方面。这些编辑专业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也就是说,编辑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后,必须结合工作实践,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胜任编辑工作。高校期刊编辑应至少具有一门专业学科的特长,熟悉学科专业知识的科学内涵,及时掌握、了解学科研究的进展和最新成果,力争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三)广博的综合学科知识。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特点是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作为一名期刊编辑除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和通晓自然科学、美学、哲学、社会学、新闻学、管理学以及文化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有人称编辑为“杂家”“功夫匠”。目前高校期刊多为学术型期刊,投稿作者大多为研究生或博士生,作者的层次水平较高,这就要求高校期刊编辑必须在知识层面上广博宽厚,做好知识储备,一名高素质的期刊编辑必须具有一专多能的本领,这样无论涉及到任何领域的文章都能游刃有余地加工处理,达到驾轻就熟。
三、与时俱进的创新力
新媒体期刊编辑转型思考
新媒体环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媒体服务与传播的形态,扩宽了大众获取信息内容的渠道,使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必定引发媒体行业一系列的变革,期刊编辑作为信息内容的制造者与者,也必然会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从而促使期刊编辑在工作模式、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意识上都发生转变。期刊编辑只有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在完善基本功基础上,培养出符合新媒体环境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才能够为推动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而做出贡献。
1新媒体时代下期刊编辑转型的必要性
媒介环境的裂变是新媒体时展的一大显著特征,突出表现在大众对于媒体需求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在需求形式方面,当前大众对于手机、电脑等终端载体依赖程度的不断加强,人们在接受媒体信息时,会优先考虑便利性。而在需求内容上则也呈现出了差异性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浅阅读成为主流,受众更加偏好于碎片化阅读,配合新鲜的元素来实现阅读流量的汇集[1]。另一方面,深度阅读要求更高,期刊的专业性和全面性都深深影响着受众的选择。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发展,行业对于期刊编辑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期刊编辑必须要熟悉信息内容的专业,了解出版相关知识和技巧,在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下,期刊编辑也必须要掌握新技术,学会新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当具备市场营销、市场管理等能力,增强期刊编辑的功能性,以复合型期刊编辑来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行业的变革,从而发挥出其岗位优势,使得传媒行业能够借力发挥,实现可持续发展[2]。
2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转型需要具备的素质
2.1加强对信息素材的甄别能力,提升编辑专业力。期刊编辑担负着稿件的编辑与审核职责,是信息内容向受众进行传递的质量关卡,在传统媒体环境中,期刊编辑尚需要依靠扎实的专业功底来完成相关编辑工作,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乱杂的信息充斥在社会环境中,使得社会大众接触到的信息来源更加复杂,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这更加需要期刊编辑来进行有效的筛选,对来往稿件进行认真审查,剔除不当言论、删除虚假信息,增加科学内容,突出人文特色,彰显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为大众提供高质量、有筋骨的精神食粮[3]。因此,期刊编辑必须要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质,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与知识功底,需要在专业能力上进一步拓展,通过加强学习来实现技能上的提升,能够对专业性问题进行审查,保证稿件的专业质量。同时加强阅读也是提高知识性的有效途径,读书是编辑的内功,广泛的阅读才能够保证期刊编辑了解时下热点,掌握新鲜元素,从而具备超文本思想,能够将各类型的信息素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专业能力的提升,能够实现为大众提供更加专业、更加新颖的精品信息内容[4]。2.2改变传统编辑模式,结合新媒体特色,掌握新技术,成为全媒体编辑。新媒体时代促使了期刊编辑在工作流程、工作形式以及行业规则上都发生了变化,对于期刊编辑来说,只有实现编辑能力的进一步丰富,才能够满足于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其转变路径主要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重构编辑模式。在新媒体时代下期刊编辑应当转变编辑模式,过去在传统环境下,期刊编辑更加侧重于内文版式以及图文规范性问题,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期刊编辑活动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内容的升级,期刊编辑工作涉及到了调研、设计、组织以及后期服务等,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在工作活动上重新安排,以便保证编辑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更新出版内容。纸质媒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内容的多样性,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手机、电脑等终端载体为主的媒介打破了信息形式上的限制,这也使得期刊编辑必须要熟练利用信息系统来稿件内容,掌握各信息平台的运作要求,并能够将稿件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立体式,以实现对信息内容价值的充分挖掘。第三,彰显新媒体特色。新媒体环境下使得信息与大众的接触更加紧密,社会大众能够轻松地获取信息内容,这也使得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以阅读量为主的竞争形势迫使期刊编辑必须要在编辑内容上进行转变,以彰显新媒体特色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进而达到良好传播的效果,在转型上,首先应当树立鲜明的风格,以追求平民化阅读和碎片化表达为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信息消费模式,这能够有利于受众的接受[5]。其次,利用编辑技巧,巧设问题、结合社会热点、设置悬念等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但需要避免标题的夸大,而应当化繁为简,突出文章重点,以数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来实现文本的生动与具体。丰富的编辑能力是实现编辑功能性增强的基础条件,通过编辑力转型,其能够更加适应当前新媒体环境,能够实现编辑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进而提升期刊的阅读性。2.3明确用户定位,形成媒体品牌,提升期刊经营力。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消费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也使得出版行业必须要进行市场定位,从而来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这也能够尽快确定期刊编辑的转型方向,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出版行业需要就用户定位进行明确,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统一安排编辑工作,期刊编辑也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稿件内容及形式上进行针对性转变,尤其在选题策划及运作推广上,结合粉丝效应,来实现精准的期刊投放。另外,期刊编辑还需要打造自身的品牌,形成在某一领域、某一地区的媒体品牌,这也能够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经营力转型是期刊编辑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必然选择,通过明确用户定位,能够增强期刊编辑对消费市场的了解程度,以便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来做出选择,这也可以实现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期刊的宣传效果。2.4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建立与市场的有效沟通,加强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围绕着科技与创新而展开的新媒体业态近年来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不少自媒体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创新思维是其成功的关键。对于期刊编辑的转型来说,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也必须要实现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在选题中融合创新思维,如在两会期间报告中,期刊编辑就避免了过去以解读为主的内容,而是以关键词的形式对两会内容进行总结,对重点内容进行提炼,颇具新意;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市场策划理念,发展战略性思维。期刊编辑应当实现编辑、制作与发行的连贯,加强市场反馈,了解用户的消费潜力,同时转变营销模式,实现出版单位与市场、编辑与用户之间的双向沟通,以便在编辑活动中更好地利用市场形势来做出科学的判断与选择。
3结束语
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探索
本文作者:赵彦杰工作单位:德州学院
一、当前科技期刊的形势及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科技期刊面临着不仅国内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的竞争。低水平重复现象将失去竞争力。我国科技期刊的实力和编辑人才素质与国际先进期刊存在明显差距,一些世界名刊之所以成为名刊,与其拥有一流的编辑人才和雄厚的智力资源有极大关系。《自然》杂志编辑部共有编辑80多人,都是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的有专业背景的人员[1],其人才实力显而易见。而在我国的科技期刊界,特别是高校的学报编辑人员,一部分办刊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或科研上,高职称人员也把精力投入到带研究生或课题上,很少把精力投入到编辑学研究上来,致使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严重不足,稿件低水平重复,再加上一校一刊,出版周期长,被引频次低等,是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就我们高校学报为例,某些高校领导的心目中,教学和科研是第一位的,加强有关建设,进行有关投入,特别是一些硬件建设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而对一些软环境建设,如学报功能作用的认识,则明显不足[2],还没有将学报当作高校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和“支持工程”来认识和运作,更谈不上对学报编辑能力的培养。难怪有人把学报比做大学传达室后面的那一间房子。正是由于此,期刊编辑人员少,高素质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更是风毛麟角,策划能力差,外语与计算机水平低,经营意识差等现象普遍存在。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期刊正从象牙塔走向风雨的市场,科技期刊编辑也有单纯编辑走向编辑、经营的双重使命。而对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挑战,科技期刊急需高素质的编辑人才,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科技期刊编辑能力的要求
1.较强的论文审读能力科技期刊编辑要对论文进行筛选和创造性的发现,就必须有深刻的洞察力。即能见微知著,思想上需要高度的条理化、深邃化。重点审查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实验结果是否可靠,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实验分析与讨论是否合乎逻辑。只有具备敏锐的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论文,挖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充分实践主体意识在编辑过程中的作用[3]。
2.高水平的策划能力编辑策划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的集中体现,编辑人员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断推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体现鲜明个性特色的科技期刊,使科技期刊在社会上展现良好的形象,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以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所谓策划,就是编辑出版工作者为使出版物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编辑、出版、发行等全过程的智力行为,面对市场化滚滚而来的信息浪潮和愈演愈烈的“信息爆炸”,对信息过滤是编辑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对这些繁杂的信息,编辑要善于组合、取舍、缓解无限丰富的信息,这就是编辑的策划能力。目前,多数期刊编辑并没有系统掌握策划理论,更缺乏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自觉进行策划的意识淡薄,从而导致期刊界无论是在策划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策划实践的探索上,都远远落后于期刊发展的潮流。
期刊编辑政治意识
一、期刊编辑政治意识的本质和要素
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是指期刊编辑人员在编辑活动中对政治现象、政治本质、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政治制度等的态度和评价。其直接关系到编辑人员所筛选、把关、构建、传播的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文化属性、文化形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的构成要素包括导向意识、把关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平意识。其中导向意识是核心要件,把关意识是关键要件,责任意识是基础要件,公平意识是必须要件。期刊编辑的导向意识是编辑尊重客观,反映客观而形成的一种思想理念。导向意识包括正确的思想导向、价值导向、审美导向、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把关意识是期刊编辑必须具有的强烈的阵地意识,是要求其所具有的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在编辑工作中及时发现、排除政治“险情”,把好政治方向关的思想意识。编辑把关是期刊编辑工作的最关键职责。其内容包括政治把关,确保政治舆论导向正确;思想把关,确保稿件内容健康;学术水平把关、确保稿件内容的科学性;文字把关,确保语言文字的科学规范;效果把关,确保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是指学报编辑编发稿件时要充分估计到自己所编发稿件的社会影响如何,是否会出现负面作用的意识。责任意识包括:应始终将社会责任意识放在编辑工作的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神圣使命;要培养自己的政治敏感和政治修养,提高政治洞察力;要具有社会忧患意识,以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神圣职责。[2]从本质上说,公平是指每一个公民按宪法规定享有平等的基本权利。期刊编辑的公平意识也指期刊编辑的学术公平意识,是指具有独立性的编辑主体为了维护期刊学术的纯洁和公正性,在审稿和选稿等过程中,自始至终以自身专业经验和直觉为基础,冲破一切束缚,尽可能自由地、完整地表达其对学术对象价值判断的自我意识。
二、加强期刊编辑政治意识的重要意义
刊物具有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这要求它在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的同时更要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从根本上要求期刊编辑工作者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导向问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刊物出版事业的基本要求。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在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期刊编辑必须明确其工作的政治性。只有深刻地理解政治形势,树立坚定的政治意识和政策观念,才能做好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可以说,增强期刊编辑政治意识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3]首先,增强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是期刊编辑工作政治性的必然要求。其次,强化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是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必要要求。再次,增强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最后,期刊编辑主动增强政治意识是保证编辑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此外,增强期刊编辑政治意识才可以更好地处理好期刊编辑出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三、加强期刊编辑政治意识的有效路径
期刊编辑教育模式
一、媒体融合要求必须对期刊编辑进行继续教育
在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的编辑模式、发行渠道、传播方式、受众范围、管理体制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编辑理念的更新,编辑手段的转变,编辑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迫切需要继续教育。编辑继续教育正是基于期刊编辑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期刊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活动。媒体融合对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期刊编辑必须培养新技术应用、资源整合、用户服务、传播互动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期刊编辑必备的基本媒体素养包含了对所在期刊新媒体技术平台APP应用软件、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的日常运营维护。编辑使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编辑在选题策划与约稿过程中的办事效率。在媒体融合下,期刊编辑只有及时提升自身的技术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不被同行赶超和淘汰。(2)期刊编辑力和运营力体现在期刊内容与传播渠道资源的全媒体整合,期刊编辑要利用网络资源、各类新媒体终端、微博热门话题、微信点阅量的数据以及新闻网站的用户留言,各类信息平台的前沿信息进行检索选题并通过不同媒介,传送给读者和作者,从而获得支持。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辑需要整合优势传播资源(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打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内容与渠道的联系,提供个性化、立体化的服务,实现期刊内容的多渠道整合营销,创新期刊传播的途径和手段。(3)期刊编辑要具备高水准的用户服务能力。编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通过开展新媒体用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有效用户群体的特征,增强对用户多方面情况的了解,秉持专业的服务态度,增强对用户的服务。(4)期刊编辑要具备跨媒体的传播互动能力。基于媒体融合技术和视角,期刊编辑要创新办刊思维和媒体传播方式,运用新媒体技术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对期刊内容进行广泛融合,充分利用微博、QQ空间、微信、官方网站等平台大力推进期刊内容的宣传,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平台、渠道来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迅速融合发展。
二、现行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正在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要求,[2]在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要求每年参加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以此作为编辑出版职业资格登记、责任编辑注册和续展登记的必备条件。全国各地出版业务主管部门每年都组织当地出版编辑人员进行培训,或自己组织培训,面授,或发文组织参加总局(总署)培训中心网上平台选课学习。自开展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来,期刊编辑通过参加网上学习和所在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举办的24学时面授学习或参加一些经总局授权的期刊学会、培训机构举办的继续教育学习,取得了继续教育的学时数,完成了每年的继续教育任务,知识面得到拓展,编辑业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在具体的继续教育培训实践中,也还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1)内容缺乏针对性,学而无用,继续教育成了“走过场”、“凑学分”。笔者从2010年开始参加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网上远程继续教育(选课48学时)和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面授学习(24学时)。综观近三年来自己的学习经历,感觉学习的内容范围很宽广,课程包括了期刊经营管理、行业动态和行业管理、数字传媒与网络出版、领导讲话、出版法律法规和部门管理规章等十几个类别近300门课程,涵盖了出版行业的所有门类。由于每个编辑一年必修48学时,课程选择除了必修与编辑业务相关的课外,还要选择与编辑工作无关的学时才能凑够学时数,不然就不算完成当年继续教育。课程设计中与期刊编辑业务相关的课程在整个设计的课程中仅占20%左右,对期刊编辑来说,可供选择与实际工作有关的课程相对较少。许多课程虽然具有拓展知识面的作用,但与编辑实际工作相距很远,虽然内容“大而全”,但难以达到提高编辑能力的效果。这几年培训课程内容更新少,每年网上学习都存在重复选课,加上学习测试的方式简单、难度极低,学不学、听不听都能通过考试。主观上造成了交完360元给总局培训中心就几乎能完成48学时,学习中出现了学而无用的情况,为应付完成每年任务而“走过场、凑学分”,达不到通过继续教育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的效果。(2)培训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对实际工作缺乏指导性,培训重形式、轻实效,调动不了编辑学习的主动性。期刊出版主管部门每年开展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一年的必要工作,多具有计划性和任务性,必然存在形式、数量和质量问题。作为管理部门的组织者更多考虑的是完没完成当年的培训工作,开展了几次培训,有多少人参加了培训,是否取得实效则不是关注的重点,而参加培训者关注的是能否完成一年一度的培训,顺利获得学分,以便获得三年一次的续展登记或注册。因此,培训成为期刊出版主管部门不得不进行的工作,对编辑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编辑为获得学分、完成注册和续展登记而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这样一个被动学习的局面,既浪费了管理资源,也浪费了编辑宝贵的时间。期刊管理部门费了很大力气组织培训,结果学员学得辛苦,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的状态,培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一些专题式的面授培训,虽然内容很好,也可以拓宽编辑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但由于培训缺乏对实际编辑工作的指导作用,编辑虽然受到了一些启发,但实际操作起来仍然不知所措。如通过对开放存取、数字化出版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虽然对期刊发展趋势有一些大致的了解,但广大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对如何具体实施、应对和实现,却没有明晰的思路,难以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的模式与途径
继续教育是媒体融合时代更新期刊编辑知识,提高业务素质之最重要的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续教育模式多种多样,期刊出版行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培训,全面开展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编辑自身的知识领域,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水平。(1)长期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长期教育相对短期培训而言,是比较系统的专业学习。是指期刊编辑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在职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利用工作之余或节假日进夜大、电大接受函授教育和远程教育,脱产教育、出国深造以及挂职锻炼等。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辑可选的继续教育方式种类繁多,选择的机会也较多,编辑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将长期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吸取短期培训的优点,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重点和把握科技前沿信息,同时根据自身和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接受何种长期教育。期刊编辑除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以外,也可以从期刊行业内举办的有关新技术、新业务的短期培训中学习,系统全面地补充新的基础理论知识。[3]要争取、创造机会,积极参加专业方面的学术会议,与会期间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沟通,了解科技动态,加大约稿、组稿的广泛性及提高这些稿件的质量。期刊编辑还可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学位或双学位,在与工作相关及感兴趣的领域里扎实理论基础,并在工作中践行理论。(2)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目前多数期刊出版社都存在编辑人员不足的情况,长期脱产学习培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编辑可以根据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可以出去参加交流培训,期刊社也可以把专家和专业老师请进来进行互相探讨,做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统一。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绝大数编辑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因编辑部人员紧张而走不出去的编辑业务提高的需要。(3)自主学习与单位安排相结合。媒体融合时代,在继续教育的学习中,期刊编辑不能单纯应付单位的考核,拘泥于形式,只在课堂上学习。巩固和融会贯通学习,编辑必须克服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及自身的限制,挤出时间和精力,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平时的积累。即使完成了单位安排的继续教育,编辑也要在业余空闲时间,自觉自愿地自主学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自主学习是以编辑个人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自己做主,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促使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等方面得到改善与发展的行为方式。[4]它是不同于传统学习的现代化的一种学习方式。进入媒体融合时代,不断出现新的学科,产生交叉学科,编辑为了适应新要求,必须自觉不断地自主学习。随时进行是自主学习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期刊编辑要利用平时点滴的碎片化时间,读报、看书、上网或利用手中的移动设备关注时势政治热点问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5]媒体融合时代,提升期刊质量,需要期刊编辑业务素质同步提高。在“互联网+”时代,期刊编辑应该借助手机微信公众号、同行QQ群这些自主学习的便利条件,通过阅读编辑类刊物、中国知网信息、专家审稿意见、学术会议信息,以及撰写文章等多种渠道自主学习。
期刊编辑出版模式
传统的期刊基本上以学术型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社会调查、自然勘探或新闻评论作为其主要内容。其文字的专业性强,文章内容严肃,学术性较高,编写人在学术界的地位较高。因此传统的期刊很难受到普通群众的喜爱,导致期刊发行量逐年下滑,很多具有研究和利用价值的期刊文章得不到广泛传播。传统的期刊大多选用纸质作为媒介,其发行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稿,经常会受到审稿人或专业性人士质疑的影响。导致其发行速度慢,连载期刊发行等待的周期较长,造成很多读者不愿意长期等待或不能理解其文章中的专业性词汇。因此,很难受到大众的欢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模式逐渐在期刊文献中盛行起来,其速度快,媒介多元化,文字亲民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和追捧。
新媒体模式最早出现于美国,美国最早开始使用新媒体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期刊或学术型论文出版活动。新媒体融合下的期刊出版模式在学术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引起了当时美国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和研究。之后新媒体融合下的期刊逐渐在西方国家盛行起来。我国对新媒体的研究相对于西方国家较晚,新媒体模式从1999年开始引入我国,但起初并未引起太高的重视,传统的期刊方式在我国根深蒂固。大多的出版社和学者仍旧选择传统的期刊方式进行,而一些学术性地位较低的学者开始选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学术研究的,并迅速取得了显著效果,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6年开始,新媒体出版模式在我国逐渐盛行起来。其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富媒体化,文字的亲民化,给大众读者打开了科普认知的大门,因此易受到公众的欢迎。新媒体模式强调的是个性化的数字信息交换,其主要特性在于能无缝实现读者与作者交流。传统期刊文献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纸质传播,其期刊发行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稿和文字校对过程,一些学术型的期刊,还要经过专业学者的筛选。信息交流不畅,直接导致其发行速度缓慢,大多连载的期刊发行周期较长。读者由于较长的等待时间,通常会中途放弃。传统媒体的信息交流方式相对单一,大多仅局限于从作者到读者的单项交流,无法从读者向作者反馈信息。随着新媒体传播模式的逐渐普及,将出版活动的信息交流分化为由群众发起的交流形式和由媒体发起的交流形式两种形式。群众发起的交流形式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需求像媒体提出自己的要求,由媒体统一将要求总结和处理,然后进行组稿、,以满足群众所提出的要求。这一类型的交流模式大多包括资源或文献定制类的期刊。而由媒体发起的交流模式则大多是作用在期刊发行或创作的前期,是由媒体的工作人员与读者进行对话,进行读者的需求和兴趣调查,当然,最终期刊的发行结果不会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媒体只能调查时根据大多数读者的要求来进行整理,将要求反馈给期刊作者,再由作者撰写文章。有界限式交流模式主要是以媒体作为中间媒介,向作者提出要求的一种交流模式。而无界限式交流模式是指读者与作者间直接进行交流,无需通过媒体作为中间的中介进行信息传递。所有人可以一起进行信息的相互交流和讨论,读者和作者可以一起进行内容和学术型的探讨。而无界限式交流模式是新媒体交流模式中较为直接的一种模式,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模式。这种信息交流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是一种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作者与群众,读者与群众间的一种多向的交流模式。该模式下的交流信息量大,交流人群较为复杂。传统模式下的期刊编辑,常常是通过撰写人自己寻找研究题目,选取题目后对该项内容进行调查或研究,其研究内容的来源单一。期刊的编辑模式大多是通过纸质的编辑,再由出版社进行期刊的审核和文字的校对,最终由出版社进行发行。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模式的普及,期刊的编辑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在进行研究内容相关资料的调查时,新媒体传播模式通过网络平台,为作者提供大量的参考性信息。作者可以通过参考网络平台中检索出的专业性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缩短自己独自开发的时间。网络平台除了提供给作者撰写期刊的资料外,还可以作为作者进行社会调查的媒介。作者通过网络平台向读者或群众进行兴趣调查和学术探讨,然后筛选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信息资源的汇总和整理,再根据大多数读者的兴趣进行期刊编辑。由此,期刊的编辑模式逐渐上升为纸质版、电子版并重。新媒体模式下的期刊编辑通常是一种角色性的转化,读者与作者之间以网络平台作为媒介,使读者可以参与到期刊的编辑工作中来。下的编辑模式和新媒体模式下的期刊编辑模式对比图。图1中,传统媒体模式下的期刊编辑是通过媒体向读者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编辑模式,该模式下,媒体需要对大量的读者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再筛选中大多读者反馈的问题,再将问题反馈给作者。这一过程较为复杂,耗时较长,常常会导致期刊的发行周期较长。是一种由媒体向作者反馈信息的单一的编辑方式。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恰恰解决了信息传递的单一性。新媒体模式下期刊编辑追求的是网络平台信息交流的更高层次。读者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来随时随地与作者进行互动,并随时跟进期刊的连载进度。相较传统模式下的连载期刊漫长的等待过程,新媒体模式下的连载期刊,读者在等待期就可以与作者进行交流和互动,读者间也可以进行心得的交流,让读者也参与到媒体的编辑活动中来。新媒体模式下采取的网络平台互动交流式编辑,冲破了传统编辑模式慢、周期较长的瓶颈,是目前期刊编辑中较为热门的一种编辑模式。传统模式下的期刊出版通常是通过纸质形式进行出版。其出版前需要在出版社进行人工的审核和校对,其审核时间较长,人工投入成本较高。而新媒体模式下的期刊出版模式则更加多元化。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由计算机或移动终端随时信息内容。大幅度提高了信息加工的时效性,节约了人力资源。因此,新媒体模式下期刊的出版周期通常较短。期刊的出版可以分为纸质版、电子版等形式。利用互联网无限扩大了期刊的阅读人群。自2006年新媒体模式兴起以来,期刊的出版速度越来越快。大多出版社由独立的一家媒体,逐渐转变为众多媒体合作的形式。期刊主题也趋于多样化。这些都得益于充分发挥了新媒体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语言生动亲民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模式下期刊的编辑和出版逐渐在各大出版社中普及起来。本文针对新媒体融合下的期刊编辑活动和出版模式进行了探讨。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媒体模式下期刊的编辑更具有亲民性和可交流性,读者与作者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读者亲自参与到期刊的编辑活动中来,不但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扩大期刊的受众人群。在新媒体模式下的期刊出版将更多元化,作者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从而促进了期刊时效性,缩短了周期。新媒体模式的出现不仅为期刊带来了多样化,也是一场期刊编辑和出版的革命性变革。
文艺期刊弹花编辑策略
“豪气千盅酒,锦心一弹花,缙云存古寺,曾与共甘茶。”[1]1938年3月15日,文艺期刊《弹花》于湖北武汉创刊,后因武汉战事告急,刊物一度迁至重庆。《弹花》诞生于抗战全面爆发之时,为抗战文艺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这自然离不开主编赵青阁立足于抗战大时代独特又兼容并包的编辑策略。本文即从《弹花》刊物为民族抗战服务的办刊宗旨、对文坛名家和青年作家的重视,以及刊物在编辑过程中呈现出的女性视角三个方面对《弹花》刊物的编辑策略展开论述。
一、服务于民族抗战的办刊宗旨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许多爱国作家走上了文艺抗战的道路,这其中就包括“燕赵才女”赵清阁。《弹花》创办前夕,赵清阁刚刚结束了《妇女文化》刊物的编辑工作。劳苦的编辑生涯非但没有使赵清阁放弃编辑工作,反而“像着了迷似的,一心想再编一个宣传抗战的文艺刊物”[2],《弹花》文艺月刊于是应运而生。《弹花》的办刊宗旨,在其创刊号上即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创刊号开篇即登载了《弹花》社自己撰写的文章《我们的话》,文中指出“目前中国社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站在民族战争的大时代,文艺就是精神动员的有力因子之一。”[3]创刊号上另外一篇文章《弹花的文艺》中,作者甘云衡则对办刊的使命和宗旨做出了更为详尽的注解,提出文艺工作者要抓住这个伟大的时代,写出强有力的作品,像弹花一样迸射到每个角落里去[4]。由此,《弹花》刊物的抗战宗旨已经十分明确。在“为抗战服务”的办刊宗旨引领下,“抗战意识”也成为《弹花》刊物选稿的重要标准。为了引起广大读者和作家的注意,尽可能多地收取优质稿件,几乎每一期《弹花》都附上了征稿启事。征稿启事首先即对稿件的内容做出了基本要求———“本刊欢迎抗战意识的小说、戏剧,诗歌、图画及战地通讯、报告文学等稿件。”[5]。实际上,《弹花》从文艺理论到文学创作无不呈现出强烈的抗敌斗争意识。在理论文章中,王平陵《为抗战而写作》、金满诚《忠于文艺·忠于抗战》以及董文《文艺与政治握手》等文章强调了文学与抗战的关系,驳斥了“文艺与抗战无关”论;老向《论瓶与酒》、何荣《民众也可以接受新的》以及赵清阁《文艺通俗化与文艺行动》等文对我国四十年代文坛中有关文艺大众化以及文艺民族形式问题进行了探索;陈纪滢《建设我们的士兵文学》以及赵清阁《制作军歌之我见》等文则探讨了抗战大时代下,文艺与士兵以及士兵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弹花》主体部分的文学创作中,则有着更为鲜明的抗敌倾向———诸如敌寇的残暴、我军的英勇、汉奸的狡诈、民众的觉醒等,这些都成为《弹花》的重要主题和内容。为抗战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弹花》办刊历程的始终,使得刊物成为抗战文坛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二、文坛名家与青年作家并存
办刊需要大量优秀的稿件,《弹花》的成功创办离不开作家的鼎力支持。关于编辑与作家的关系,赵清阁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编者与作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编者离开作者,他的刊物园地便会荒芜,作者离开编者,他的作品无从开花结果,便会枯萎,湮没。”[2]基于这一理念,作为《弹花》主编的赵清阁一直十分重视与作家之间的关系。赵清阁是著名作家,在创办《弹花》之前就曾先后主编过多种进步文艺刊物。在其丰富的报刊编辑活动中,赵清阁结识了众多作家,此次《弹花》的创办也自然吸引了许多作家为其摇旗呐喊。赵清阁此时又是“文协”会员,这就为《弹花》的组稿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弹花》的稿源有了保证,如何选择稿件成了刊物编辑面临的重要问题。刊物创办之初,急需文坛名家打开局面,《弹花》创刊号上即发表了诸如老舍、王平陵、胡绍轩等文坛名家的文章。这些文坛名家的作品使得《弹花》的稿件质量有了保证,同时也打开了《弹花》的销路。据统计,《弹花》“第二期出版不几天,两千册销尽,第三期加印至三千册。”[2]在《弹花》第一卷第六期“编后”中,赵青阁即对这些为刊物撰稿的作家们表示了感谢:“金满城先生,老舍先生,老向先生,沙雁先生,他们都是流着汗给本刊撰写难能可贵的杰作。特别是金满城先生,不以新相识而隔阂,予本刊以诚意的协助,及有益的指示。实在是编者在这陌生环境中最感到快慰的。”[6]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些文坛名家之外,青年作家也为《弹花》刊物提供了数量可观的优质稿件,成为《弹花》作家群体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在《漫忆写作与编辑》一文中,赵清阁对此曾有这样的表述:“为了保证销路,唐性天要求每期须有几篇名作家的文章,理由是名作家才有号召力……但我对唐性天的意见是有保留的,我主张刊物不一定每期都用名作家作品,无名作者的来稿只要好,也可以用,这对培养文艺青年有决定性作用。”[7]在赵清阁这一兼容并包的编辑理念下,《弹花》刊物登载了大量青年作家的作品,其中弹花第二卷第二期中,青年作家的稿件占比甚至达到了十分之七八,在本期“编后”中,赵清阁则不吝溢美之辞,对这些无名作家的稿件表达了赞赏:“现在我很快活,是异于往日编后的快活。当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批外来的稿件时,我发现一般所谓‘无名’作家的那种不苟且不滥造的精神,他们运用灵活的笔,精密的思想,写成了充实而有力的作品。”[8]不论出身,不论名气,依据作品的内容和质量进行组稿和选稿,赵清阁“唯才是用”的编辑策略使得《弹花》获得了青年读者的支持,客观上为刊物的销售打开了局面。
三、女性视角及对女性生存境遇的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