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23:26: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启发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启发式会计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启发式会计教学法中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应注意的问题;多种启发式会计教学法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学生是启发式会计教学的主体。
关键词:启发式;会计教学;运用
一、精选授课内容是启发式会计教学的基础
会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运用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这正是启发式会计教学的宗旨。因此,教师要在全面熟悉会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从许多复杂现象中,经过理论提高,概括出较稳定的规律性的知识,完成授课内容的精选。学生掌握了这些精选的教学内容,就有可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利用共性规律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也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启发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达到训练智力的目的。精选授课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完成:
第一,明朗结构:“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第一次开课时,教师要将各门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体系、脉络经纬、相互关系介绍清楚,让学生对会计课程的整体框架在宏观上有所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第二,清晰要点:会计教师要抓住会计课程的要点,即会计的实质问题,掌握会计的灵魂。小到一个基本的会计概念,大到会计政策的变更,教师都要能够深入浅出地授予学生其实质。
医学教学启发式提问运用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学设计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问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一种体现。课堂提问是一种普通得无法再普通的教学方式,普通得以至许多教师已经将其纳入教学的自动化动作之中[1],但进一步意识到课堂提问的价值以及将其更好地实现在每一门学科的讲授中仍需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提出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2]。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打下坚实的免疫学基础,对于学习临床各科,更好地理解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展实验室诊断和检测、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从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角度帮助学习负担重的医学生摆脱免疫分子、细胞的繁琐和抽象,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的课题。以下本文将从启发式提问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意义和教学效果几方面对滨州医学院的探索实践进行介绍。
一、启发式提问的方法
1.利用生活事例提问。问题是产生思维的动因,是深入学习的起步。学生头脑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思维,深入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设问、质疑等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3]。如在课程开始时,先讲解每一个人出生后预约的接种流程,提问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产生保护作用,为什么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性状和接种方法?使学生产生疑问,开始思考,再因势利导,抓住时机讲解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以及影响机体对抗原应答的影响因素等重点知识。这样通过联系生活事例的提问就能很好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概念对比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学说的提出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学术讨论得到的。如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学说,一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积极思考特定的概念和学说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讲解免疫球蛋白章节时,先讲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再讲抗体,IgG,并提问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的区别,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区别。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概念之间的不同,再结合临床上的剖析、归纳,就会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清晰的理解,有效克服抽象和难以记忆的困难,避免了概念上的混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结合临床案例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病学说都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有效整合基础免疫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临床病例。如何能加深学生对临床疾病的理解和掌握,是关乎学生们以后临床技能和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用临床典型案例,结合基础免疫学的重点和临床技能要点来设计相应的问题,使得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的教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有机整合。例如在讲解典型药物过敏性休克案例时,预先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1.该患儿发病的机制是什么?2.应该采取哪些治疗措施?3.该病例对医护人员有何借鉴?另外,在案例中的病人角色或者职业特点也可用于相关知识的提示和联系。例如在讲解接触性皮炎时,引用手术大夫因橡胶手套而致的过敏案例。这样又可起到调节情绪、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二、启发式提问的意义
阐释项目管理中的启发式认知
人们往往会依据具体的环境,辅之以有限的理性作出选择,得到让其“满意”的结果。Kahneman和Tversky教授在“有限理性”理论的基础上,在怀疑的前提下研究出了传统经济理论中一贯使用的理性假设和进行判断之间偏差的原因。得出了3种最有代表性的启发式偏向:代表性偏向、可得性偏向、锚定效用。认为人们对于陌生事物的判断通常都不充分。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自发的依据一些既得经验作出判断,而这些作为依据的经验有时与现实情况存在很大差别。个人经验的多少对于我们的判断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熟悉、不了解、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的时候,因为找不到更好的方式,通常会依据经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阶段得出最终判断。启发代表着人们的认知能力,准确又迅速的对某个事件进行判断基于好的启发。然而,因为人脑的能动性导致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不同性,最终容易导致判断失误。
一、启发式认知偏向对项目管理的启示
1代表性偏向“代表性偏向”所表述的人们用类比的办法直观的去判断。比如,某事件与另一事件相类似,那么两个事件之间就画上了等号,归结为同类事件。相似度越高,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Kahneman认为依赖代表性的这种直观判断方法,会出现几类系统性错误,包括:人们对先验概率不敏感、不能正确理解统计样本大小的意义。对做预测的难易程度不敏感、不理解向平均回归的意义等等。这些信息对于作出正确判断有重要的影响,当人们忽略了这些影响的时候,就会发生系统性偏向。尽管在Kahneman的文献中对该类偏误出现在企业管理中的情况没有明确的文字描述,但是偏误现象在管理工作是事实存在的,而且比较常见。举这样一个例子:公司对正在实施的某项目工作人员施行奖优惩劣的激励机制,对绩效水平高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则进行处罚。项目经理注意到,有些项目人员因为在前期工作能力突出、表现良好而得到公司奖励,但在下一期的工作中却表现平平,甚至业绩下滑;而与之相反的是,有些前期表现欠佳受到惩处的人员进步明显,在后面的工作中绩效水平提高。因此,得出直观结论:该激励机制对高绩效员工激励效果不佳,对后进员工有效。也就是说,施行惩罚措施的效果优于奖励激励。以上这个结论貌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忽略了回归均值,这是系统性错误的一种,如果得出如上结论,是不正确的。回归值规律显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员工的工作绩效会出现偏离,围绕某均值水平上下波动。在时间跨度不大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极端偏离状态,会迅速回归。也就是说,如果工作人员在一个时期内工作表现优异,那么在此之后可能会因为精神高度紧张之后的松弛,也有可能是因为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原因出现工作表现的回落。如果一个人在某工作段爆发出过于超常的水平,出现一个极值点,那必定无法持久,之后的回归可以预想得到。所以,项目经理对此要有明确的认知,不要忽视可能出现的回归均值作用,在实施具体激励制度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避免因贸然下结论而出现“偏误”。2可得性偏向在人们必须对某个事件进行判断时,人们总是根据既有的东西或脑海中最先反应的信息,而不会主动去搜集更多的信息。人们运用“可得性”进行判断时,大脑中最先反应出来的信息总是会成为判断的依据。在实际的工作中,当对于未来形势的判定较弱的时候,人们容易低估风险,反之亦然。因此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和投资分析时,需要注意到这种风险的存在。尽管一般情况下人们主要依靠理性分析而非直观判断,但理性分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项目的优劣差距并不能明确的反映在所看到的投资分析报告中,面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敏锐的直觉判断。如果此时对于这类项目并不很了解,缺乏足够的经验,那么就可能对项目的后果估计不足,从而犯下过于乐观的错误。3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当有必要定量估测某个事件时,会设定一些起始值,这些数值的设定具有特定性,使估测值始终局限于这些起始值引领的范围,就像“锚”。一旦这些“锚”定的方向不正确,那么估测就会产生偏差。在连续和独立事件中,预估容易出现偏差。有调研发现,对于连续发生的事件,人们一般会对其存在更高的心理预期,而对于独立发生的事件,则会降底相应的估计值。对连续事件存在较高的心理预期,意味着会对某个连续发生的计划有非常乐观的成功预期,而一旦在进行这个计划中,有一个小环节出错,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度。与之相对的,一旦我们预估失误认为独立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不高,就会更大程度的忽视在项目运作时出现的问题与风险,必然不利于计划的进行。项目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如在进度控制的过程中,前期工作完成后需要紧接着后续环节,如果在前期出现了延误,那么后续工作也就不能如期展开;又如项目的完成一般属于联合事件,项目计划、进度、控制这些所有的环节都必须保证成功。根据之前的系统性偏误分析,如果人们以锚定效应对于项目结果作直观判断,则可能会过高估计项目成功的可能而低估项目风险。因此锚定效应对于项目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结论
因为管理工作中有大量的不确定性,所以除了正规的理性分析外,直觉判断也必不可少。Tversky和Kahneman对于启发式的研究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各种直观判断的行为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可能出现的认知偏误。项目经理可以吸收和运用有关启发式认知偏向的知识,需要留有充分余地去化解项目中的不可控风险因素。规划执行需要有保障,要以人为本,制定合理的人员管理策略,考虑人员分工时要有全局观念,综合考量人员能力互补状况,尽量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这些对于提高项目执行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戚炎君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启发式历史教学论文
摘要: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启发。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正问启发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例如,讲《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提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匈牙利革命是不是暴力革命?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是否违背马列主义原理?为什么?当时匈牙利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使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主要问题是国家机器问题。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化,造成国家政权不稳定,旧的国家机器软弱、瘫痪。而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给和平发展提供了可能。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使学生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有个深刻、完整的认识。
二、反问启发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观察启发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四、情境启发这是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讲林祥谦、、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凛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才会有这样浩气长存的“大勇”。
五、推理启发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随着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国家对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1-2]。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利用编程语言编写软件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然而在学生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首先,目前的教材多偏向于理论讲解且缺乏导向性[3],绝大多数教材中的示例比较乏味,而且脱离实际,以至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动手实践。其次,课堂教学受场地、设备等限制,往往只能采取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能理解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还是没有得到锻炼[4]。最后,学生为了取得高绩点,主观上更愿意将精力放在理论的记忆和理解,而忽略了实际编程能力的训练,导致许多学生考试能得高分,却仍然不会编写程序。针对以上问题,一些教师将项目案例引入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生编程兴趣起到了促进作用[5-6],但是这些方法只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程序设计实训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环节加入培养方案中。重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将程序设计实训作为大一年级的专业必修课,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7]。
1程序设计实训实施现状分析
1.1程序设计实训的目标。学生在进行实训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以及基本的编程理论知识,通过实训,学生需要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应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面向对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2)学生应该具有运用一种主流程序开发环境(如MicrosoftVisualStudio),将面向对象分析简单问题并将其转化成C++语言代码的能力以及跟踪调试程序错误的能力。(3)学生应具备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并将其进行编程实现的能力。1.2程序设计实训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习惯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在实践环节中往往表现出主动性不强,过于依赖老师的指导。(2)学生缺乏将实际问题转换成代码的能力,同时也缺乏调试代码和独立解决程序错误的能力。(3)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评价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又回到了以成绩为目的的应试思维模式,使得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失去信心[8]。1.3问题的原因分析(1)学生第一次接触实践类课程,还不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过于依赖老师的指导[9]。因此,教学方式一旦由老师教授,变为独立开发,就感到无所适从。(2)实训所涉及的项目除了需要用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知识,还需要用到图形编程,网络通信以及数据库等知识。而这些知识并没有在大一的时候学习,因此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了障碍。(3)学生还保留着高中时期的应试教育的学习习惯,还以考试为目的来学习。对于实训的认识不足,还是以分数为导向,忽略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2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方法
2.1设计以兴趣激发为目的的实训项目案例。实训项目作为程序设计实训的重要依托,既需要涵盖一定范围的编程知识,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程序设计实训的课程目标,结合工程实践的特点,按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要求,保证每位学生具有一定量的代码编写量;项目类型以基本单机应用、图形化界面等方面为主。结合学生基础和具体课程安排,拟定实训项目供学生选择。实施的时候将根据学生的测评成绩、兴趣方向等进行选择。表1中列出了部分实训项目案例。这些案例都是根据真实软件项目经过简化后的仿真项目。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从无到有的软件创造过程,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论学习,变成可以得到实实在在成果的软件项目,从而让学生获得较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2.2采用结合线上多媒体知识补强和线下项目实践的实训方案。为了有效对实训中涉及的知识进行补强,将程序设计实训分为2个阶段:线上知识补强阶段与线下项目实践阶段。2.2.1线上知识补强阶段。在进行实际的项目实训之前,利用网络资源,包括PPT课件、课程视频、慕课等多媒体技术,提前学习实训中所需要的知识。通过一个小课题的实践,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快速掌握项目开发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补强以边学边做的形式,避免学习的枯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小课题的练习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对后面的项目实践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有效弥补学生实际能力与实训任务之间的鸿沟。2.2.2线下项目实践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将通过9天的线下项目实践,完成自己所选项目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以下步骤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有效推进和管理。(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项目。(2)结合项目阶段需求进行重点和难点的理论讲授,同时结合项目进行练习,边学边练、学以致用,减少纯理论授课的枯燥感觉。(3)按照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apabilityMaturityModelIntegration,CMMI),开展软件工程实践。学生将结合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和CMMI项目管理流程,逐步加强系统分析和设计建模能力,完成从项目启动到最后验收交付的全过程。(4)使用任务管理工具,明确个人的项目任务。在任务管理工具中记录任务完成情况,并以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个人的考核。(5)通过网络提供有关的课件、视频、知识库等资源,使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学习、温习课程内容,加强对技术的掌握,加深对项目的理解。(6)通过现场指导老师每天的任务检查跟踪,查看学生日志,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通过阶段性评审和总结,使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得到巩固。2.3建立多维度的程序设计实训的评价方法。鉴于程序设计实训的特点,需要改变单一评价方法。通过建立一种多维度的案例教学评价方法,打破学生一直以来的应试思维。该评价方法主要由过程监督及项目评价两个部分组成。1)过程监督。过程监督主要由出勤情况、日报制度、项目总结3方面组成。(1)出勤情况。实训的地点由学院统一安排,学生每天需要准时到达实训教室。学生的出勤情况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经常迟到、早退以及缺勤的学生及时纠正,并将出勤情况计入最终成绩。(2)日报制度。让学生每天将实训的进展情况形成日报的形式,总结当天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第二天的计划安排,从日报中发现学生的总体进展情况。(3)项目总结。学生在项目完成后,需进行项目总结,评估实训成果,并以此收集学生反馈意见。2)项目评价。在完成了整个实训后,通过项目验收,完成项目交付。项目验收包括对代码规模、功能实现、文档质量等方面的验收。验收的结果与考核密切相关。对学生的项目主要从如下10个维度进行评价。功能:功能完整、准确,符合应用需求;界面:界面设计美观,符合规范;技术:应用最新技术,技术难度高;创新:是否有创新点;演示效果:讲解清晰、演示流畅、重点突出;文档:符合规范,主要是需求、设计、用户手册等文档;规模:代码数量、数据库记录数量;易用性:软件易于理解、学习和使用,如完善的表单验证等;可靠性:出错率低、容错性强、易于恢复;可维护性:可适应不同场景进行灵活设置,易于识别错误和改正等。
3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实施效果
启发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摘要:启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启发式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其具有目的引导性、灵活适应性、开放民主性和互动生成性的特征,并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启发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价值
启发式教育方法在启迪智慧、增强能力、提高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启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是启发式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一、启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内涵
一般地认为“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1]方法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根据对象的运动规律,从实践上和理论上掌握现实的形式,是改造的、实践的活动或认识的、理论的活动调节原则体系。方法的功能是服务于人的活动、协调人的活动的诸因素的关系。”[2]因此,方法的发现与提出必须遵循对象的规律,同时服务于人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而启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启发式教育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与运用,是在两者内在价值结合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启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也遵循启发式教育的规律;既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征,也体现启发式教育的思想精髓。因此,所谓启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通过对话交流、情境设置等手段与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问、激疑、导思,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主动思考、积极领悟,最终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与思想觉悟的方法。
二、启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基本特征
美术教育的启发式教学方式与创新
摘要:启发式教学方式运用于少儿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深化艺术感知,用大师绘画感悟童心,融汇各类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激发思考。以启发创新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实施,反映了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保证了创新思维在课程中的顺利导入。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启发式;创新型;创造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方式与重“教”的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其重点在于“启”———启发创新。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从课程主题内容导入、具体课题设定和教学指导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种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是现代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因材施教,富有人性化教育思想和教学观的追求。
一、启发式教学方式顺应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创新型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2005年不顾身体病重奋力向国家总理进言:“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全面地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学家、发明家的模式去办学。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丧失了创新性与独特性,因此很难出现杰出的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1]当今世界,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人类对知识的掌握推动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的发生,它对经济未来的走势取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未来将面临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标志即为知识创新。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型人才应具备非凡的创造力、创新力以及求异思维,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胸怀。启发式教学方式在美术教育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启发式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促使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品质与特征,提高创造才能,以顺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启发式教学方式保证创新思维的导入
耳鼻咽喉科护理学的启发式授课思索
耳鼻咽喉科护理学是研究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各器官疾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护理的一门医学学科。该学科专业性极强,内容抽象枯燥,许多结构部位深,相对内、外、妇科等护理课程,学生对该专业相应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学生不易理解[1]。笔者是教学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多年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工作,同时担任医学院护理学院该专业理论授课。通过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互动性及学生的参与性,运用师生互换角色,充分利用临床实践经验的能力,把知识点融入生动实例讲解,采用形象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等授课方式,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提高。形式多样的授课方法受到学生一致认可和好评,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2008年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本科班各200名学生。
1.2方法
按授课次序,2007年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年采用多样式授课法。随机分发100份教师理论授课评议调查表对学生问卷调查。
计算机毕业论文:一种启发式频率分配算法
摘要:遗传算法是根据生物学上的染色体基因因子构成机制而产生的一种启发式算法。该算法以群体中的所有个体为对象,通过选择、交叉、变异和重排序等类似生物遗传的操作算子,得到满足一定群体适应度的新种群。遗传算法为频率分配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关键字:频率分配遗传算法GECP组合优化
1.通信网频率分配问题的背景
无线通信设备之间通过相互发射电磁波达成信息沟通。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使用特定的频率(信道)构成无线通信链路。由于电磁波的自然特性,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的电磁波可能对位于附近、满足一定功率和频率条件的其它设备形成干扰。频率分配(FAP)的目的就是给工作在一定地域内的无线通信设备指定使用的工作频率(或信道),使所有设备都以尽量小的概率被干扰,从而使整个网络的可用性得到优化。FAP可以描述为:对N个给定的待分配工作频率的链路,设G={S1,S2,…Sn}为所有状态构成的解空间,C(si)为状态si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寻找最优解s*,使任意si∈G,C(s*)=minC(si)。因此FAP是一种组合优化问题。
具体设备频率分配方法虽然会随着设备的工作方式(单工、双工)、工作频段、天线类型、信号的调制解调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大部分频率分配算法都可以转换为等价的图的边着色问题。从图论算法理论上讲,图的广义边着色问题是NPC问题[7],也就是说无法在多项式时间内求得问题的最优解。例如对于存在n条边的无向图,使用c种颜色对其着色,在没有其它约束条件下,其解空间是cn。即使在不考虑颜色重复使用(c>n)的情况下,其解空间也达到n!。这两者都是超越数,在c和n的值较大的情况下想利用穷举搜索的方法求得问题的最优解在时间上是不可行的。
在工程实践中许多NPC问题使用一些使用的近似算法得到问题的可行解。这些方法包括[]:只对问题的特殊实例求解;动态规划(DP)或者分支界限算法(BC);概率算法;求近似解;启发式算法(HeufisticAlgorithms)等。这些方法的和核心是分割问题的解空间,按照特定规则搜索典型解作为次最优解。
高校声乐教学法探讨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应用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任何阶段的教育而言,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然高校声乐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才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一学科的学习中。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符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基础上,还增进了师生感情,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声乐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帮助学生掌握声乐知识。高校声乐教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声乐知识变得生动化,否则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便容易产生对这门学科的逆反心理。此外,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重难点知识的教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形象,有效提升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声乐知识。3.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启发式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有其自身的优势,启发式教学法更关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学中通过提问、回答、自由发挥等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本质。学生在探索和思考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和逻辑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
启发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启发式教学法的现代性更为突出,启发式注重教学中教师的引导,通过加强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除了在音乐学习中可以运用,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如英语、语文等。高校声乐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乐理知识教授,而是需要学生学会如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当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应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启发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其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前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主权,无论想学还是不想学都要学,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突出了教学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将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具有自主选择权。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教学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学习数学知识,课堂氛围十分压抑,而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其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
1.气息训练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气息训练作为最基础性的内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内容。在气息训练中学生要能够掌握好如何调整气息的方法,从而加强气息训练效果,在气息训练中教师可以发挥出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势。结合声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为学生创建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如何发音和气息的调整,在训练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跳跃运动,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气息发生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准确的找到调整气息的方法。如唱跳音时,要求学生的腹部要放松,此时呼出气息,在发音的同时轻轻收起小腹,此时的状态就是吸气,通过呼气和吸气的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调整气息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跳音技能。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启发要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从而提高声乐教学效果。2.声音训练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其是提高学生发声技巧的最佳途径。在传统声乐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向上和向下的音节要求学生进行发声生训练,这样的音节旋律较为单调,学生进行反复式的练习,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要积极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发声技巧。如在连声训练过程中,加强声音的连贯性是这一知识点的难点,笔者使学生在训练中想象自己是一只风筝,唱歌时要慢慢的释放气息,就好比放风筝时要把握好放线的力度一样,音符要平稳的过渡保证声音的连贯性,就好比风筝放线速度过慢或过快风筝就无法飞起来一样。通过启发式的内容,使学生更好了掌握了连声的发音技巧。3.歌唱吐字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歌曲吐字与普通话掌握程度直接相关,吐字清晰无论是普通话学习还是高校声乐教学都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在汉字发音中首尾和腹部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其是衔接字与字间关系的重要支撑,在声乐歌唱吐字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也要注重字与字间的衔接和转换,通过发音方式使学生感受字与字间所发生的变化,处理好两者间的衔接关系,确保声音与吐字和谐统一。在发音中无论字有何变化,其喉咙打开状态都应当是统一不变的,舌根放松并在共鸣点位置寻找发音方式。此外,在高校声乐歌唱表演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有序的课堂环境下进行发声练习,以一个好心理状态释放出真实的音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