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22:43: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茄果类蔬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论文
1灰霉病
该病可危害叶片、茎、花及果实,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浇水过多、湿度高有利发病,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
防治措施:通风排湿,尽量降低棚内湿度;病株、病果、病叶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防治药剂可选用50%凯泽1500倍液,或50%和瑞1000倍液,或40%施佳乐800~1200倍液(注意通风),或50%秀安1000倍液喷雾,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2青枯病
该病田间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青枯,是1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病土、昆虫、人畜以及生产工具等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透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导致茎部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同时病株和健壮株根系间的接触也可发生侵染。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正常运输导致萎蔫。
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续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连作地、地势低洼、土壤偏酸的地块易发病。
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试析论文
1灰霉病
该病可危害叶片、茎、花及果实,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浇水过多、湿度高有利发病,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
防治措施:通风排湿,尽量降低棚内湿度;病株、病果、病叶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防治药剂可选用50%凯泽1500倍液,或50%和瑞1000倍液,或40%施佳乐800~1200倍液(注意通风),或50%秀安1000倍液喷雾,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2青枯病
该病田间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青枯,是1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病土、昆虫、人畜以及生产工具等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透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导致茎部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同时病株和健壮株根系间的接触也可发生侵染。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正常运输导致萎蔫。
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续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连作地、地势低洼、土壤偏酸的地块易发病。
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论文
1灰霉病
该病可危害叶片、茎、花及果实,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浇水过多、湿度高有利发病,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
防治措施:通风排湿,尽量降低棚内湿度;病株、病果、病叶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防治药剂可选用50%凯泽1500倍液,或50%和瑞1000倍液,或40%施佳乐800~1200倍液(注意通风),或50%秀安1000倍液喷雾,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2青枯病
该病田间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青枯,是1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病土、昆虫、人畜以及生产工具等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透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导致茎部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同时病株和健壮株根系间的接触也可发生侵染。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正常运输导致萎蔫。
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续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连作地、地势低洼、土壤偏酸的地块易发病。
植物环境条件影响管理论文
摘要阐述遮阳网覆盖对环境条件的影响及其应用范围,并从因地制宜选用遮阳网、掌握适宜的播种期和覆盖期、覆盖形式与方法、加强覆盖期管理等方面介绍其配套技术。
关键词遮阳网覆盖;环境条件;应用范围;覆盖技术
1遮阳网覆盖对环境条件的影响
1.1降低光照强度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无云时,中午前后太阳光强度一般达到8万勒克斯以上,这样的光照强度大大超过各种蔬菜的光饱和点。同时,由于高强度的光照,必将伴随着出现高气温和高地温,即使是喜光或喜温蔬菜也难以适应。对于夏秋喜冷的蔬菜栽培,在露地无遮荫情况下更加困难,常导致植株叶绿素破坏,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剧烈,蒸腾受阻,生理代谢失调,植株萎蔫甚至枯死。部分茄果类和瓜类蔬菜光照强度大还会诱发病毒病的发生。据测定,采用黑色遮阳网覆盖,光照强度可降低60%左右;银灰色遮阳网覆盖,光照强度降低30%左右。这是由于黑色网对各种波长的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银灰色网吸收作用较小,反射作用大。采用银灰色遮阳网覆盖,对喜散射光蔬菜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耐荫蔬菜使用黑色遮阳网则较为适宜。
1.2降低气温和地温
工程促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榆次区自20*年提出并倡导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下面就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困难及发展意见等,报告如下:
一、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从20*年开始,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按照“平川蔬菜上设施、丘陵红枣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余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100个(其中蔬菜专业村21个,水果专业村10个),带动近3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进程加快,蔬菜、红枣、养殖、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年开始,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打破了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在5%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先后被授予省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区)、省级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区)称号。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以来,我区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区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传统小杂粮(谷子)等,玉米从20*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4万亩左右。瓜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菜的蔬菜瓜果类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1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林果业上,突出抓好红枣的规模扩张,由20*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业上,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总产值3.5亿元;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764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
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年以来,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建设“两区三带”特色产业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形成了“三线四片”优势区域,即,108国道沿线18万亩、榆长公路沿线10万亩、太旧高速公路沿线6万亩,茄果类蔬菜优势区15万亩、结球叶菜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根茎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设施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优势区面积达到25万亩,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
工程促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榆次区自20*年提出并倡导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下面就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困难及发展意见等,报告如下:
一、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从20*年开始,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按照“平川蔬菜上设施、丘陵红枣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余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100个(其中蔬菜专业村21个,水果专业村10个),带动近3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进程加快,蔬菜、红枣、养殖、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年开始,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打破了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在5%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先后被授予省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区)、省级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区)称号。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以来,我区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区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传统小杂粮(谷子)等,玉米从2001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4万亩左右。瓜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菜的蔬菜瓜果类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1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林果业上,突出抓好红枣的规模扩张,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业上,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总产值3.5亿元;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764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
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年以来,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建设“两区三带”特色产业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形成了“三线四片”优势区域,即,108国道沿线18万亩、榆长公路沿线10万亩、太旧高速公路沿线6万亩,茄果类蔬菜优势区15万亩、结球叶菜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根茎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设施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优势区面积达到25万亩,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主导产业靠拢,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一方面,利用榆次工业园的品牌优势,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3.7亿元,年产值可达16亿元。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年消耗面粉就达8万吨。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去年引进的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其榆次直属分厂食品加工项目,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将会成为晋中规模较大的干果、干鲜蔬菜出口创汇企业,对推动我区蔬菜、红枣、核桃产业的上档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探讨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一直是我国农业基础,而蔬菜种植同样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相关单位研发出了许多先进的蔬菜生产管理技术。从蔬菜品种选择、菜地选择、育苗、播种、水肥管理、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入手,分析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以此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蔬菜种植;生产管理;夏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水平生活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观念也逐渐增强,这就对种植业栽培管理工作和相关种植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蔬菜种植方面,加强蔬菜生产管理,不仅可以满足人们食用安全标准和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需求,还可以有效提升蔬菜的质量与产量,提高菜园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
1品种选择
不同品种的蔬菜生长规律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在选择蔬菜品种时,一定要结合栽培环境和种植区域内土壤、环境等因素,如果选择不当,会导致蔬菜不能健康成长。现阶段菜农在前期蔬菜品种的选取工作上,缺乏科学、合理、全面的选取技术,只能盲目的选择一些所谓“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与其生长区域内的环境不相匹配,导致蔬菜长势不好,影响蔬菜的质量和产量。而夏季气温较高,雨水量大,因此在选种时应尽量选抗热、耐涝品种,例如芹菜选用青芹、玻璃芹、津南实芹;萝卜选择短叶13号、夏美浓;番茄选择毛粉802、新绿丰杂交2号、卡特琳娜。蔬菜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蔬菜品种。这样不仅有助于健康生长,还可以有效的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此外,为降低风险率,可以提前对蔬菜进行试验种植,以确保所选蔬菜的抗病性、适应性都是最佳的。特别是选择外来品种的情况下,进行试验中种植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由于时间等原因未能进行试验种植,为了确保蔬菜果实的品质,也应该对蔬菜进行急性检验检疫,消毒除菌,尽可能的减小种植风险。
2选择菜地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总结
蔬菜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产品,但由于受生产环境的制约,很容易受到农药的污染。避虫网栽培蔬菜,为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生产出无公害绿色蔬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推广应用这种新技术,我们在区、镇科委科协和中心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09年,经批准同意后实施了应用避虫网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工作,计划落实在新春村五组,因土地征用原因,该项目实施地点经研究落实在中洪村农场,面积30亩,管棚10套,种植蔬菜品种有小白菜、花菜、黄瓜、茄子、番茄、刀豆、萝卜、莴笋、豇豆、卷心菜和辣椒,由于避虫措施严格,产中合理使用无公害绿色农药,所以蔬菜产品确保了新鲜、洁净、无污染,并通过无公害生产蔬菜产品试包装发销,取名“虹新”牌无公害蔬菜,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现就该课题的实施技术总结如下:
一、建立基地
建立稳定的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是利用避虫网,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前提条件,我们通过选择后确定放在中洪村农场,一方面考虑我们中心已经通过土地流转,这是2000亩规模田中的一块;另一方面考虑远离镇区,靠近农民画村,方便观光,示范,示范区环境无论是大气、土壤、水质、还是交通、田间设施均比较适合无公害蔬菜种植。
二、避虫网选用
本课题确定后,我们课题组人员自4月底至10月初利用标准管棚;配套覆盖了新一代铝铂避虫网,具有避虫效果好,透光性强,经久耐用等特点。
盖网前,我们进行土壤消毒和除尽杂草,以杀死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虫草,控制基数,阻断传播途径。
蔬菜冻害的预防与补救的方法
截止1月30日,*积雪深度已达到37厘米,积雪深度排在自1961年以来的第二位。日前,省气象台已连续暴雪橙色预警信号和冰冻橙色预警信号。我区蔬菜受灾面积达1722亩,在田菜受到严重威胁。而辣椒、黄瓜的棚温降至12℃、西红柿降至10℃、茄子降至5℃的时间较长,便发生冻害。要注意棚内温度不得长时间低于5℃,否则秧苗会受到不可逆转的冻害。
一、冻害的预防办法:
1、留意天气预报,冷空气来时,晚上在小拱棚上加盖稻草防寒保温,白天揭开稻草利于透光升温。
2、培育壮苗和炼苗,因为壮苗细胞液内糖分等营养物质含量高,浓度大,能将冰点降低,这是壮苗比徒长苗更能抗冻害的主要原因。
二、冻害的补救方法:
1、合理追肥。瓜类和茄果类蔬菜,一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较平衡,以选用三元素复合肥、喷施宝、光合微肥等为宜。叶菜类蔬菜,应喷施1%-2%的尿素水溶液,若再加入适量的赤霉素效果更好。根茎类蔬菜,对钾、磷等元素的需要量较多,可喷施0.3%磷酸二氧钾或1%硫酸钾水溶液。叶面肥要喷洒均匀周到,使叶片反正面都沾满肥液。喷后7-10天,再喷施一次。
解析蔬菜病虫害整体预防技巧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