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18:59: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汽车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汽车产业

后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后汽车产业现在是中国汽车行业链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行业。本文将纷繁多样的中国后汽车市场的O2O商业模式进行了重新分类,较为系统地将这些O2O商业模式融入同一个框架之中,根据本文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本文以小猫科技公司为例,进行了停车O2O商业生态系统的创新:以解决商场停车场的一系列痛点为切入点,探究停车O2O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延伸的可能性,构建出完整的停车商业生态。通过目前小猫的具体商业实践,并得到市场对这一模式的价值评估。

关键词:汽车后市场;停车O2O平台;商业生态系统;交易价值

2015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72亿辆,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为后汽车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后汽车产业与互联网融合衍生的O2O商业模式被市场一致看好,大量O2O产品和服务出现。因此,本文通过停车O2O商业模式的探索,试图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依靠物联网技术,从解决停车难问题为市场切入口,尝试设计一个完善、可行的后汽车产业的O2O商业模式,并通过试运行这一模式,验证其实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张沙琦(2013)通过梳理我国汽车美容行业的发展情况,认为O2O+LBS模式会使汽车美容服务更具明显优势。薛韬(2015)通过分析汽车维修服务企业现有的问题,并从、平台业务流程、采销流程、盈利模式以及运营维护等几个方面提出构建汽车服务行业O2O平台的想法,并运用车联网的实例验证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郭海玲(2015)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O2O模式下的平台售车的营销模式构建与运用,提供O2O模式的营销上的效果。冯炎辉(2016)通过研究汽车后市场O2O平台的影响因素,在平台设计、营销体验、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方向。本文从研究用户停车行为出发,通过用户停车的痛点,利用现代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停车,并结合魏炜商业模式理论,设计停车O2O商业模式,最后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我国目前的汽车后市场O2O平台可以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面向汽车服务商(如汽车配件零售商和维修保养的服务商)的B2b电商平台,另一类是面向车主的b2C的平台。从解决停车场管理者的运营痛点和车主的停车难的痛点入手,小猫停车app通过解决商业综合体的停车场管理中诸多痛点,最终给来商业综合体消费娱乐的车主带来无比畅通的“停车体验”,小猫停车公司可以通过把解决这些痛点的小猫停车app作为获取车主流量的入口,逐渐把自己打造成引流型O2O平台。

笔者认为小猫停车O2O平台的商业模式的定位可以是作为引流型的平台,满足车主以“用车”为中心的,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汽车生活服务需求,也满足汽车后市场服务商实现“互联网+”,接触到更多车主,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需求。成熟的小猫停车O2O平台的盈利模式将会十分丰富,目前仅列出几项主要的盈利模式:一是获取汽车后市场中相关消费的分成收益,如代洗车、代泊、代加油、快修、保险、汽车金融、汽车精品、车位共享、二手车等;二是通过推出停车消费的月卡、年卡等充值模式,平台获取资金沉淀的利息收入;三是通过精准营销,平台获取广告收入;四是目标区域以外的小猫停车系统销售收入和目标区域内外的系统维保收入。小猫智能停车系统以车牌识别为技术基础,以移动支付为收费方式,从而实现无卡收费、无人值守的停车场智能化管理,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的良好体验,有效提高停车场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对于用户而言,这一停车系统解决车主进入商场停车场的一系列痛点,实现了停车行为一站式服务。停车场管理者方面,小猫停车系统综合解决了商解决商业综合体的停车场管理中诸多痛点,显著地提高了业主和用户的停车效率,也减轻了收费工作人员的而工作强度,最终给来商业综合体消费娱乐的车主带来无比畅通的"停车体验"。对小猫采用免费改造的方式,只是收取交易佣金1~3个点,使得停车场管理者以极低的成本改造升级停车场,获得更大的价值提升,几乎没有动机反对这项改造。对于小猫停车解决的痛点价值而言,获取这一目标市场的切入点,应该是发力在线下的商场停车场的覆盖。当小猫停车系统把基本线下的商场停车场覆盖完毕以后。车主市场会主动要求注册,自发形成小猫停车O2O平台另一边的用户,利用双边用户之间的正反馈循环,使得平台企业的用户规模以指数增长趋势快速扩张。在实践研究方面,本文对汽车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将纷繁多样的中国后汽车市场的O2O商业模式进行了梳理分类,并预判了未来O2O商业模式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O2O平台之争,决胜线下;二是线下之战,与线下优质服务商建立“强关系”是取胜关键;三是业务内容从“高频低价值”向“高频高价值”、“低频高价值”过渡。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本文选取了停车行业这一后汽车行业的细分市场,研究行业供需状况,行业痛点,设计了小猫停车O2O平台生态系统,并结合实践验证了小猫停车的商业价值,以及可以采取的竞争战略和融资战略。

查看全文

全市汽车产业实施要点

2012年汽车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落实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及相关管理法规,组织实施汽车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产业化,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及相关管理法规。积极做好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工作。认真做好车辆生产企业更名、迁址、重组等协调服务工作,开展对车辆生产企业生产现场的审查。会同公安部门开展商用车产品清理检查工作,确保车辆《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加快汽车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溧水、江宁、浦口三大汽车产业基地服务指导工作,重点加强浦口桥林汽车产业园的建设。引导主城区内退城进园的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三大汽车产业基地集聚,推进依维柯、南汽专用车等企业退城进园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

3、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试运行工作,跟踪服务金龙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推进南汽、金龙、中大金陵、嘉远等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加快构建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组织相关部门推荐新能源汽车车型,做好我市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推广应用工作。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桥林汽车产业基地、长安微型汽车新基地、长福马公司技术中心和新车型、南汽技术中心、依维柯轻卡扩能等项目建设。

5、建立汽车产业运行分析机制。建立整车、专用车和重点零部件企业资料库,完善汽车产业信息网络和运行情况分析机制,及时研究分析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完成省汽车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工作。

查看全文

汽车产业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探讨

摘要:区块链是未来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基础。本文以汽车产业为例,在对“区块链+汽车产业”相关内涵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汽车研发、汽车生产、汽车销售和汽车服务等维度创新构建了“区块链+汽车”产业链商业模式。最后,本文还提出应从顶层设计与统筹、技术研发与普及、典型规模企业试点先行、新的商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推进“区块链+汽车产业”的高效融合发展。本文的结论为区块链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区块链;产业链;商业模式;汽车产业

1引言

区块链被全球广泛认为是继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颠覆性核心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创新技术,区块链可以有效解决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存在的如信任危机、平台权力集中、用户信息泄露等诸多难题。2021年,我国进一步将“区块链”重点专项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标“……开展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生态。”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区块链技术相较其他互联网技术确实存在显著优势,且在经济突破、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但是世界各国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实践应用也处于探索时期,尚未形成典型的区块链应用成熟案例。作为众多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不断探索新的创新技术,在新能源、无人驾驶等技术融合应用之后,区块链技术也成为汽车产业数字经济潮流下实现转型升级的又一助推器。当前汽车行业的广泛共识是,区块链技术将颠覆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比国内外对“区块链+汽车产业”的相关应用实践和探索可以看出,虽然区块链技术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萌芽出了许多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区块链+汽车产业”创新模式、创新平台或者创新产品。但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尚不成熟以及与汽车产业融合度尚浅,“区块链+汽车产业”还未形成基于产业链的完整系统化的创新商业模式。基于此,本文拟从产业链的视角,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提出完整的“区块链+汽车产业”的创新商业模式构想。

2区块链技术与汽车产业链

2.1区块链技术

查看全文

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分析论文

1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严格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不同的学者在对商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时,对其有不同的表述。比较各种表述,其意思基本相同。综合众多学者的表述,笔者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归纳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商业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形成的经济联合体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具有生态系统的特点。其中,经济联合体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风险承担者和政府部门以及竞争者等;企业所处的生态环境指包括自然资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等。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一样,商业生态系统中的联合体成员间有竞争也有合作,成员间的竞争与合作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价值链,每个成员仅是价值中链的一个结点,执行着某一个功能,不同的价值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错中复杂的价值网,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

2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从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行业,汽车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是由主体、社会环境及关系组成。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主体是指在汽车产业中活跃的元素及其相关者。在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结构中,包括企业层、核心商业层、扩展商业层和完整商业层四个层次。其中,企业层、核心商业层、扩展商业层的成员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主体。

商业生态系统除了三个层次的主体外,还包括主体生存的外部环境。环境是指对汽车产业主体活动起到支撑辅助作用的各种力量。整个汽车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形势、经济环境、国内外汽车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状况、自然环境与文化习俗等。

查看全文

电动汽车产业经济论文

一、发展规律

1.环境可承载规律。

决定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中环境的可承载规律也影响重大。随着现在各大城市的污染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环境恶化的原因归结到汽车的使用上。因此,必须找到一种低污染或零污染的交通工具,这样才能解决实质问题。

2.技术推进规律。

电动汽车作为新一代的交通工具其技术组成不仅包含了原有的机械技术、驱动技术和控制技术,还使用了最新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端科技,这些技术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并且为其发展打下基础。

3.市场拉动规律。

查看全文

中日韩汽车产业政策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对中日韩汽车产业初始成长阶段的产业政策剖析入手,比较分析了中日韩汽车产业政策,提出借鉴日韩经验,中国应明确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目标,调整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思路,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水平。

关键词:汽车产业;产业政策;日本;韩国

中日韩都选择了政府主导下相对独立型的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但由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内外环境等不同,中日韩发展汽车产业政策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中日韩汽车产业初始成长阶段保护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技术资金引进政策和促进集约规模化生产政策的比较分析,指出中日韩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差异,对我国调整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启示。

一、中国汽车产业政策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集中在卡车方面,没有将产业关联效应强、市场潜在需求大的轿车和小型卡车生产部门作为支柱产业,实施重点倾斜式的扶持发展政策措施。

(二)保护扶持国产轿车发展政策。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限制进口轿车的措施,并将汽车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政府在继续扩大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轿车零部件生产的国产化率。加入WTO后,中国政府积极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查看全文

汽车产业保险推动产业链发展论文

发展汽车产业系列保险推动汽车产业链发展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发展汽车产业系列保险推动汽车产业链发展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发展汽车产业系列保险推动汽车产业链发展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保险公司应适应变化,在汽车保险产品开发上、汽车金融保险服务上、汽车保险行业信息共享上加强建设,从而推动汽车产业链的做大做强。

[关键词]汽车保险汽车产业链

当今中国的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发展速度:汽车产销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是世界平均速度的10倍。

另一方面,包括保险在内的下游服务行业的发展也将有力地推动汽车产业上批量、上水平。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需要保险业的有力支持,同时也为保险业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一、从国外的经验上看,保险贯穿于汽车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各环节

查看全文

小议吉林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

汽车产业是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成为必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吉林省汽车制造行业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举措,是取得领先优势的保证。

1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1.1技术创新定义技术创新的理论观点,首先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的组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①创造或采用一种新的产品;

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查看全文

小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前言

本文将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是“政府+市场”型,即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努力达到量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的模式。

1.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纵观世界各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引导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比如2007年l1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2009年2月17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2010年6月,国家决定中央财政对5个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2010年9月8日,国务院确定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除了政策指导,我国政府还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我国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第一次是在奥运会期间。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共投入了自主研发的600余辆新能源汽车(郑明桥,2009)。另一次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市与科技部合作开展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1017辆各类新能源车辆示范运行。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

查看全文

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贸易论文

一、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生产性服务作为某一产品跨国生产的中间投入,将其分散在各地的生产企业连接起来,成为全球价值链的纽带。为了体现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中间投入的服务性活动,将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概念定义为组成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外包生产中间投入的服务性活动。因此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来估算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

(一)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值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定义为生产性服务行业(包括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计算机软件服务业、邮政和仓储业、通讯业等)的产值加总;另一种是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进行计算。投入-产出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Wassil-yW.Leontief在1936年发表的论文《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中创立的一种研究经济体系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互相依存关系的计量模型。本文认为,通过将各服务行业的产值简单加总会高估我国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实际产值,且对组成结构分析也有很大偏差;而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将各部门中间投入服务额加总来计算某一行业生产性服务行业产值和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值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故本文最终选择投入产出法进行分析。根据本文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定义以及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的特点,得出投入产出法计算某一部门生产性服务贸易额的计算公式为:(A部门使用的中间服务价值/A部门的总产值)*A部门的出口额。式中(A部门使用的中间服务价值/A部门的总产值)度量了该部门每出口一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中间生产性服务,即生产性服务贡献度乘以部门出口额,就度量了这一部门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额。本文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产值、生产性服务贸易额的数据来自历年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延长表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

基于前文所述投入产出法,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产值。1983—2010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迅速,从1712.9亿元升至157334.5亿元,增长了近91倍。1993年全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突破万亿大关,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比重由1983年的40.7%增至1995年的56.8%达到峰值,之后下降到50%左右。综上所述,从行业总产值角度来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惊人;另外根据周蕾(2009)计算所得1995—2007年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产值总计增长1.5倍,而我国为4.5倍,可见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速度更高。再从生产性服务行业所占比例来看,在一段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以及整个服务业中地位有所提高;对于1995年之后出现的一定回落,本文认为主要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最终消费需求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导致了生产性服务行业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