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风景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15:03: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千山风景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经营论文
1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国家AAAA级旅游区。多年来,千山风景区以“打造东北名山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风景质量和文明服务水平为重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作思路,风景区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景区的体制结构来看,千山风景区属于公有制,虽然开展休闲旅游,但以保护和科研为主。因此,对于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进而会导致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
从景区的治理手段来看,千山风景区采用的是非企业化的依靠行政职能的治理方式。在1979年,成立鞍山市千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区级行政管理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全面负责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规划建设和开发利用。
从景区的经营效益来看,目前千山风景区的收入来源主要为门票收入,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景区的其他经营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而景区的管理成本又很高,负担也很重,因此经营效益很不理想,造成了资源的限制与浪费。而且主要靠鞍山市政府其宣传促销进行投稿,使得景区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也加大。
从景区的经营模式来看,目前千山风景区也采取了商业化经营方式,千山风景区内部区域从事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商业化活动。另外也开始大胆的运用一些一体化经营模式。如有自己的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线路和千山温泉度假区等等,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发展度、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经营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对旅游景区一体化、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体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对千山风景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经营对策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旅游产品的主体部分,又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旅游消费面的吸引中心和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旅游业和旅游服务都依附于旅游景区的存在而存在。但是,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旅游景区如何联合周边相邻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利用景区以外的有利资源为我所用,以提高景区竞争力,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景区整体形象,扩大景区品牌知名度,锁定大量忠诚顾客,形成有效规模,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一体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思路。旅游景区一体化是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将通过旅游外部市场交易所进行的旅游交易内部化的问题。千山风景区如何运用旅游景区一体化理论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笔者拟将对此进行探讨。
1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国家AAAA级旅游区。多年来,千山风景区以“打造东北名山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风景质量和文明服务水平为重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作思路,风景区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景区的体制结构来看,千山风景区属于公有制,虽然开展休闲旅游,但以保护和科研为主。因此,对于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进而会导致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
解读风景区经营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对旅游景区一体化、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体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对千山风景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经营对策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旅游产品的主体部分,又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旅游消费面的吸引中心和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旅游业和旅游服务都依附于旅游景区的存在而存在。但是,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旅游景区如何联合周边相邻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利用景区以外的有利资源为我所用,以提高景区竞争力,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景区整体形象,扩大景区品牌知名度,锁定大量忠诚顾客,形成有效规模,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一体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思路。旅游景区一体化是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将通过旅游外部市场交易所进行的旅游交易内部化的问题。千山风景区如何运用旅游景区一体化理论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笔者拟将对此进行探讨。
1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国家AAAA级旅游区。多年来,千山风景区以“打造东北名山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风景质量和文明服务水平为重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作思路,风景区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景区的体制结构来看,千山风景区属于公有制,虽然开展休闲旅游,但以保护和科研为主。因此,对于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进而会导致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
风景区经营策略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旅游产品的主体部分,又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旅游消费面的吸引中心和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旅游业和旅游服务都依附于旅游景区的存在而存在。但是,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旅游景区如何联合周边相邻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利用景区以外的有利资源为我所用,以提高景区竞争力,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景区整体形象,扩大景区品牌知名度,锁定大量忠诚顾客,形成有效规模,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一体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思路。旅游景区一体化是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将通过旅游外部市场交易所进行的旅游交易内部化的问题。千山风景区如何运用旅游景区一体化理论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笔者拟将对此进行探讨。
1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国家AAAA级旅游区。多年来,千山风景区以“打造东北名山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风景质量和文明服务水平为重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作思路,风景区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景区的体制结构来看,千山风景区属于公有制,虽然开展休闲旅游,但以保护和科研为主。因此,对于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进而会导致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
从景区的治理手段来看,千山风景区采用的是非企业化的依靠行政职能的治理方式。在1979年,成立鞍山市千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区级行政管理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全面负责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规划建设和开发利用。
从景区的经营效益来看,目前千山风景区的收入来源主要为门票收入,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景区的其他经营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而景区的管理成本又很高,负担也很重,因此经营效益很不理想,造成了资源的限制与浪费。而且主要靠鞍山市政府其宣传促销进行投稿,使得景区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也加大。
旅游景区外部市场交易进行旅游交易内部化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千山风景区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经营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景区一体化是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区属于公有制,虽然开展休闲旅游,但以保护和科研为主、目前千山风景区的收入来源主要为门票收入、行政职能的治理方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景区融资渠道狭窄、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景区资源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普遍存在、突破传统景区发展思维,实现一体化经营理念创新、建立“大千山”旅游集团,实行总体控制、有序经营,平衡一体化各主体利益、整合旅游资源、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横向一体化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首先对旅游景区一体化、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体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对千山风景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经营对策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旅游产品的主体部分,又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旅游消费面的吸引中心和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旅游业和旅游服务都依附于旅游景区的存在而存在。但是,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旅游景区如何联合周边相邻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利用景区以外的有利资源为我所用,以提高景区竞争力,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景区整体形象,扩大景区品牌知名度,锁定大量忠诚顾客,形成有效规模,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一体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思路。旅游景区一体化是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将通过旅游外部市场交易所进行的旅游交易内部化的问题。千山风景区如何运用旅游景区一体化理论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笔者拟将对此进行探讨。
1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国家AAAA级旅游区。多年来,千山风景区以“打造东北名山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风景质量和文明服务水平为重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作思路,风景区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景区综合化经营研讨
【摘要】本文首先对旅游景区一体化、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体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对千山风景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经营对策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旅游产品的主体部分,又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旅游消费面的吸引中心和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旅游业和旅游服务都依附于旅游景区的存在而存在。但是,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旅游景区如何联合周边相邻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利用景区以外的有利资源为我所用,以提高景区竞争力,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景区整体形象,扩大景区品牌知名度,锁定大量忠诚顾客,形成有效规模,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一体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思路。旅游景区一体化是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将通过旅游外部市场交易所进行的旅游交易内部化的问题。千山风景区如何运用旅游景区一体化理论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笔者拟将对此进行探讨。
1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国家AAAA级旅游区。多年来,千山风景区以“打造东北名山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风景质量和文明服务水平为重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作思路,风景区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景区的体制结构来看,千山风景区属于公有制,虽然开展休闲旅游,但以保护和科研为主。因此,对于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进而会导致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
风景区旅游节庆部署问题
1鞍山市千山风景区旅游节庆活动发展现状分析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是东北最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居辽宁四大名山之首;佛道同山,历史悠久。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是长白山的支脉。距沈阳约100公里,距大连约260公里。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素有“东北名珠”之称,鞍山市千山风景区是我国首批“4A”级风景名胜区。尤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以其奇险吸引着大量的游人,同时做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
1.1鞍山市千山风景区旅游节庆的发展优势
千山是辽宁省内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全市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景观,而且历来是辽东佛教、道教文化的集中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景观,千日绣莲台、“千山弥勒大佛”和鞍山玉佛苑,都给鞍山这个日益崛起的旅游城市增色不少。其中已经存在的优势主要有如下几点:
1.1.1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节庆活动
著名景点有仙人台景区、天上天景区、大佛景区、以及百鸟园景区。著名的节庆活动有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千山大佛节等。
“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情况总结
一、“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基本情况
今年“十一”黄金周,鞍山旅游市场平稳运行,安全有序,主要经济指标与历史同期相比稳中有升,旅游市场管理水平日臻成熟,主要景区客流均衡,县域旅游继续全面走热,特色旅游热销走俏,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展,旅游业“六大要素”十分活跃,旅游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突出体现,实现了“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总体目标。
据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43.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8亿元人民币,与2003年“十一”黄金周同比分别增长9%和7%。其中,千山风景区接待旅游者5.87万人次;玉佛苑接待旅游者1.69万人次;岫岩药山和清凉山景区接待旅游者2.24万人次;海城白云山和九龙川景区接待旅游者1.36万人次;节日七天中,光顾岫岩岫玉、海城西柳服装和南台箱包三大市场的旅游者达到了12万人次。全市宾馆等住宿接待设施入住率平均达到84.5%。“十一”黄金周期间,铁路接送旅客18.24万人次,公路长途客运接送旅客16.6万人次。累计接到旅游投诉6起,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满意率100%。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主要特点
1、旅游团队数量明显上升。
“十一”黄金周期间,来鞍旅游团队数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七天里,各大景区随处都可以看到旅游团队在观光游览。据统计,全市共接待旅游团队近千个,其中,千山接待270多个旅游团队,玉佛苑接待旅游团队80余个,岫岩药山、清凉山等四个景区接待团队达到169个;我市旅行社共接待429个旅游团队,其中超过百人以上的团队30多个。10月3日,我市还迎来了由大庆和齐齐哈尔市游客组成的旅游专列。该专列共420人,是我市今年迎来的首个旅游专列。这种情况是历来黄金周不多见的。
旅游营销中体验营销研究论文
[摘要]体验营销是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创建有其必要性。本文以旅游目的地鞍山为例,从主题体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绿色体验、行动体验、文化体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运用体验营销促进旅游品牌创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体验营销旅游品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
体验营销的概念是1998年由美国战略地平线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n)和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在发表的《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们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理念”。派恩对此做出了更详细的解释:“企业以服务为中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从主顾关系关系上认为:“体验营销正是通过让顾客体验产品、确认价值、促成信赖后自动贴近该产品,成为忠诚的客户”。李修林认为“品牌并非仅仅是产品相互间区别的标志,而且应该是值得记忆的美好体验而产生的感官、情感和认知的丰富源泉,应该是知名度、承诺与体验的集合体。”将体验营销引入旅游企业的实际经营是在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主要指景区、景点)意识到旅游产品中的“体验”层面,开始把游客的“体验感”作为营销的一个考量内容,并把这种思想逐步纳入产品设计中。
一、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创建的必要性
1.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的创建,体验营销丰富了旅游品牌等于体验的观念
旅游品牌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旅游产品所能提供给游客某种“体验”的承诺。旅游品牌塑造是为了确定品牌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给游客传达独有的体验信息,并以其特有的魅力与其他旅游产品相区别。只有将旅游品牌的个性与游客的个性链接起来,沟通景区与游客的心灵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契合,旅游品牌的塑造才会成功。体验营销因其具有注重顾客的体验,强调顾客是有理智的感情动物等特点而成为品牌塑造的核心手段。
茶叶产地文物景观保护性设计研究
摘要:茶叶作为中国山区常见的产业资源,有着明显的风土差异。风土特色是茶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最关键要素,比如武夷山拥有大红袍、正山小种等风土特色的种质资源。而竞争力能够持续的核心是风土产品品牌形象的成功竖立与推广,比如武夷山的茶叶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景观结合起来设计大品牌的思路给湖北山区风土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与借鉴经验。基于此观点,本文探索了湖北武陵山区的文物古迹、旅游景观等风土资源的保护与设计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以及与福建茶旅结合产业模式的比较研究,文章最后提出湖北武陵山区的发展模式应该以旅游产业为主并须加强对文物名胜的保护与开发性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茶;文物;景观(风景);保护;设计;旅游
1茶叶产地的两大旅游资源———山区风景与文物古迹
湖北西部武陵山区的农村今天仍然十分贫穷。那里有着得天独厚的风景资源例如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星斗山(世界活化石植物“水杉”树的种质原生地),这是老天的恩赐;还有着独特民族风格的文物资源例如古村、古建、古道、古桥等,这是古人的恩赐;更有着丰富的历史传说与故事例如张良皋先生把这里形象的比喻为“历史冰箱”[1],等待着景观设计师与当地民间艺人合力去打开它、整理它、宣扬它和利用它。风景旅游区耐看又耐玩,必有历史传说与故事。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一放映,上海人都想到苏州虎丘区,干什么?去找唐伯虎。一边在园林里散步,一边摇着印有唐寅诗画的扇子,还穿着明朝的戏服,细细品赏着唐伯虎亲手镌刻在石头上的字迹。那么这块石头就是一件珍贵的文物,让游客思绪秒回明朝,玩翻穿越剧,游兴倍增。由此可见,文物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们承载着历史。没有文物的风景旅游区是吸引不了游客的,是没有文化生命力的,正如陈从周先生的观点“风景区不与文物相结合风景区就没有文化,文物不与风景区相结合,文物是保存不了的。”[2]简言之,风景旅游与文物古迹是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
2茶叶产地武陵山区的文物景观之现状分析
2.1名胜文物的保护情况。先来看看目前鄂西武陵山区的文物保护情况。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开发,一些人借旅游之名义,深入武陵山风景堂奥之区,大量搜集收购民族传统家具、水缸、隔扇门窗、柱础等,造成了当地文物资源的严重流失。从传统的西兰卡普、傩戏、吊脚楼到现代的智能手机、韩剧、砖房,大山里的少数民族青年就像电视剧快进播放一样,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可能成百上千年的快速发展历程。他们的心理会遭受很大的挑战,现代都市进不去、传统农村回不去,这种时候他们会因为迷茫而丧失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因而放松对文物资源的保护。例如忠路镇小河区的全家坝村寨其古建形式和村落布局都很典型,1999年时全村人口五百余,算得上一个极具规模和特色的大型聚落;现如今,青年人大都外出打工,村寨里剩下的几乎全是留守老人,少数回来的青年为了显富就在寨里修建了新砖房。但是新砖房破坏了传统村寨木结构景观的整体性。大多数青年人不再回来,老人死后,吊脚楼空置破败,新旧建筑夹杂,又四周垃圾乱多。保护状况如此糟糕,十分可惜。2.2风景景观的建设情况。再来看看鄂西武陵山区的风景建设情况。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40年来,前30年的旅游对象以天然山水为主,因此绿水青山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然而中国哪里都不缺绿水青山。鄂西武陵山区素有“南中国的瑞士”之称,可瑞士以旅游为支柱产业几乎成了世界首富,而武陵山区至今大部尚未脱贫。大多数绿水青山为何没有华丽转身为金山银山,这个问题是值得反思的。首先,中国旅游产业开发的审批都要通过规划图。大多数政府决策者重点关心的是规划图是否画得好看,而好看的标准都一致,于是出现了千景一图、千村一面的景观现象,正如著名作家兼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预言“在中国城市改造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的文化悲剧,很可能在广大农村中再现”。以中国干栏之乡———鄂西咸丰县为例,随着咸丰县打造“休闲度假后花园”规划蓝图的展开,农村产业结构一改过去“坡上种茶田里种稻”[3]的传统生产方式,山上山下到处都种绿茶,一个村里不到十公里的路上就有三个茶叶加工厂。整个村寨的传统景观都改变了,再也看不见古朴的水车、听不见古时咿咿呀呀靠水车揉茶的声音。可是游客万水千山跑来咸丰是为了看什么?看千村一面的景观,还是看独具咸丰地域特色的景观?其次,旅游策划的基础是旅游心理学。风景区的建设一定要依据游客的旅游心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就提出要重视旅游服务心理学的重要观点,他说“旅与游,要区别对待,旅宜速,游宜慢。”!意思是,到达景区的旅途时间宜缩短,比如以坐高铁、乘飞机的快速方式;而入了景区之后的游憩时间宜延长,达到“令游人唤起游兴,不匆匆而来匆匆而去”[2]游而有趣不思归的设计目标。然而今天的旅游策划追求的目标大都是“旅”与“游”一体化的快餐式消费。上世纪80年代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普遍心理是:“到一个地方先看看博物馆,然后就是看你有多少老树”[2],有博物馆里的老古董、有老树、有老房子等文物古迹才能够体会这个地方有中国文化。体力佳的中青年游客还喜欢远离城市去荒野的大自然徒步健走,这种欧美时尚今天也影响了中国,中国现在也有不少“驴行族”和“背包客”。而孩子们可能更期待在景区收获娱乐型的游憩体验比如类似嘉年华的欢庆活动、亲近小动物的游戏、有主题场景的冒险运动……总之,游客的旅游心理需要景观设计师做调研整理的工作,外国人与中国人的旅游心理有差异,老、中、青的旅游心理也有年龄差异。游憩景观设计一定要根植于旅游心理学。只有这样,开发出来的游憩项目才能激发大多数人的游兴、才能可持续地经营、才能减少没必要的投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