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13:41: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强直性脊柱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研究现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结果与结论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栓炎具有肯定的疗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中医疗法;动物实验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主要损害中轴关节,并可不同程度地累及外周关节、内脏及其他组织。本病患病率较高,国内报道约为0.3%[1]。本病发病隐匿,病程长,晚期脊柱强直,关节畸形,以致功能严重受损。西医认为AS发病与遗传、免疫和感染有关,目前缺乏特异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对本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AS属于祖国医学“骨痹”“肾痹”“腰痛”等范畴,《素问·痹论》云:“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证治准绳》中说:“若因伤于寒湿,流注经络,结滞骨节,气血不和,而致腰胯脊疼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现代医家多认为,肾督亏虚,肝肾不足,加之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是形成本病的病机。陈湘君[2]认为该病是由于先天肾阳虚衰,督脉失温,外感寒邪,内寒与外寒相合,寒性凝滞,凝痰成淤,导致脊柱疼痛僵硬,强直变形。焦树德[3]认为病因病机特点是肾、督不足为先,风寒湿邪深侵入肾、督,造成骨损、筋挛、腰脊僵痛。黄仰模[4]亦以肾督立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肾督亏虚,筋脉失濡,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深入骨骱脊髓,筋骨经络痹阻。吴生元[5]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是本病的内因,风寒湿邪外袭是本病的外因,内外相合,方成历节。肝肾气血不足,无力抗邪外出,邪气久恋,进一步耗伤气血、肝肾。正气的日益耗伤,又易使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路志正[6]认为,本病病位多在筋骨,而筋骨有赖于气血之温煦和肝肾之濡养,若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内生寒湿或寒湿乘虚而入,痹阻筋骨,则易发本病。金明秀[7]将本病病机概括为本虚、邪盛、淤阻,肾气虚损,督脉失温,复又感受外邪,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痰浊淤血等病理产物,日久则损伤筋骨,发为骨痹。

2辨证论治

查看全文

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论文

1病因病机

AS属于祖国医学“骨痹”“肾痹”“腰痛”等范畴,《素问·痹论》云:“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证治准绳》中说:“若因伤于寒湿,流注经络,结滞骨节,气血不和,而致腰胯脊疼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现代医家多认为,肾督亏虚,肝肾不足,加之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是形成本病的病机。陈湘君[2]认为该病是由于先天肾阳虚衰,督脉失温,外感寒邪,内寒与外寒相合,寒性凝滞,凝痰成淤,导致脊柱疼痛僵硬,强直变形。焦树德[3]认为病因病机特点是肾、督不足为先,风寒湿邪深侵入肾、督,造成骨损、筋挛、腰脊僵痛。黄仰模[4]亦以肾督立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肾督亏虚,筋脉失濡,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深入骨骱脊髓,筋骨经络痹阻。吴生元[5]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是本病的内因,风寒湿邪外袭是本病的外因,内外相合,方成历节。肝肾气血不足,无力抗邪外出,邪气久恋,进一步耗伤气血、肝肾。正气的日益耗伤,又易使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路志正[6]认为,本病病位多在筋骨,而筋骨有赖于气血之温煦和肝肾之濡养,若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内生寒湿或寒湿乘虚而入,痹阻筋骨,则易发本病。金明秀[7]将本病病机概括为本虚、邪盛、淤阻,肾气虚损,督脉失温,复又感受外邪,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痰浊淤血等病理产物,日久则损伤筋骨,发为骨痹。

2辨证论治

中医之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各医家侧重点不同,辨证分型证治不同,主要有两类。一是依据痹证证候特点,主要从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等施治。如焦树德[8]将AS辨证分为四型:①肾虚督寒证。治以补肾强督、祛寒活络、强壮筋骨。②邪郁化热证。治以补肾强督、清热利湿。③痹阻肢节证。治以补肾强督、祛寒湿、利关节。④邪及肝肺证。治以补肾强督、调理肝肺。另有关彤[9]报道,将AS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淤血阻络证、气虚证和血虚证,分别给予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黄虫丸、肾气丸、防己黄芪汤、当归芍药散等为基础方加减治疗AS33例,总有效率为84.8%。袁福林[10]报道将AS分为虚寒型、阴虚型、血淤型和湿热型,分别给予桂枝汤、芍药甘草汤、活络效灵丹、四妙丸加减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二是依据AS疾病各期特点,分期证治。如周翠英[11]根据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分别辨证为湿热痹阻证和肾虚督空证,分别给予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和补肝肾、强筋骨之治法,药用五味消毒饮或右归丸加减。胡荫奇[12]则把AS分为早期、活动期和缓解期3期,分别辨证为肾督亏虚、寒湿痹阻证,肝肾阴虚、湿热痹阻证和肝肾亏虚、痰淤痹阻证,分别以补肾益督、散寒通络法,补益肝肾、清热解毒、化湿通络法,滋补肝肾、化痰祛淤通络法立法组方用药。潘中恒等[13]认为本病可分两期治疗。活动期以寒热错杂证多见,治宜凉血解毒、清利湿热,用加减木防己汤化裁;稳定期多为虚实夹杂证,用独活寄生汤为主,随证加减;并配以手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7.36%。

3临床研究

查看全文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研究论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畸形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对12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其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全部好转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免疫遗传性疾病,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疾病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2]。AS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其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出现畸形。因此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123例AS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全部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23例,其中男106例,占86%,女17例,占14%;年龄11岁~60岁,男性17岁~40岁81例,占总数的66%。

查看全文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论文

【摘要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关节强直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近年来现代医学对AS的病因病理及治疗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治疗亦缺乏非凡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中医界研制了一些专方专药治疗AS也取得一定进展。为了加强对本病的熟悉,现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AS的探究和进展做一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新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治疗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脊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侵及骶髂关节、关节突、四周韧带和近躯干的大关节,导致纤维性和骨性强直和畸形。中医学多称为“腰痹”、“竹节风”、“骨痹”、“龟背风”、“肾痹”等。传统认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近年随着对本病熟悉的深入,女性的发病率日趋增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未明,主要和遗传、感染、免疫紊乱及神经病变有关。尤其发现和HLA-B27基因位点关系异常密切,近年也有学者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启动子的多态性和AS具有密切相关性。中医则把AS归于“痹证”的范畴。内经就有摘要:骨痹不已,复干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历代医家认为本病多以素体阳气虚、肾督阴精不足为内因,复感风寒湿热外邪为外因。肾督不足,邪恋经脉,痰瘀形成;经脉闭阻,气血不行,督脉虚弱,而致脊柱骨变松、变形、不能竖立、弯腰、垂项、突背、身体羸瘦,而形成脊柱强直畸形的状态。AS的病理过程,早期以成纤维细胞分泌骨基质导致韧带骨化,晚期骨松质、韧带肌腱或关节囊均受累而出现脊柱强直。目前,现代医学主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慢功能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中医主要是根据辩证施治和应用一些单方验方治疗。现将近几年的中西医治疗AS的临床和探究进展作一综述,报告如下。

1中医治疗

1.1辨证论治部分医者认为AS是以肾虚督空为本,瘀血为标,因此强调强肾壮督,辅以活血化瘀。大部分医者则根据辨证分型治疗,张思胜把AS分为六型,阳虚督寒型,法以温补肾阳,佐以活血祛风止痛,方用右归丸合桂枝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法以滋补肝肾,佐以养血通络止痛,方用左归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血瘀型,法以活血祛瘀,佐以理气疏经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寒湿型,法以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佐以助阳形气止痛,方用肾着汤合薏苡仁汤加减;湿热型,法以利湿清热,佐以疏经通络止痛,方用四妙散加减;痰瘀痹阻型,法以化痰祛瘀通络,佐以扶正固本,方用桃红饮加减;均配合手法及药浴,总有效率达95.2%[1]。袁福林分四型辨证治疗,虚寒型,法以温补肾阳,佐以活血祛风止痛,桂枝汤加减;阴虚型,法以滋补肾阴,佐以活血凉血,祛风止痛,芍药甘草汤加减;血瘀型,法以活血祛瘀,佐以温通祛风止痛,活络效灵丹加减;湿热型,法以健脾利湿清热,佐以祛风活络止痛,四妙丸加减[2]。关彤则依据AS属于痹证范畴分为七型治疗摘要:风湿痹阻型,治宜祛风通络除湿,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寒湿痹阻型,治宜温经散寒除湿,方用乌头汤加减;湿热痹阻型,治宜清热除湿,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瘀血阻络型,治宜活血化瘀,方用大黄蛰虫丸加减;肝肾不足型,治宜补益肝肾,方用肾气丸加减;气虚型,治宜益气除湿,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减;血虚型,治宜养血健脾利湿,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总有效率达84.8%[3]。有的医师将此分为气虚血瘀型、脾虚湿阻型、肝肾阴虚型及下焦瘀阻型等四型进行治疗,也收到了较为满足的效果。赵永刚根据AS的发展过程,提出分早中晚三期进行治疗摘要:早期(I型)湿热蕴结型,治宜除湿通络,清热散结;中期(Ⅱ型)肝肾阴虚型,治滋补肝肾,扶正祛邪;后期(Ⅲ型)阳虚瘀阻型,治宜补肾壮阳,活血通络;并给予配合手法,火罐,离子导入等治疗,效果较为满足[4]。还有的医师分为早期、活动期及稳定期或分为急性活动期,慢性活动期等进行辨证治疗,均有良效。

1.2单方验方郑春雷采用消痹药酒治疗AS,用洋金花10g,川断、淫羊藿、桂枝、独活、赤芍各50g,红花30g,威灵仙50g,穿山甲30g,地龙、全蝎各20g,当归30g,白花蛇3条,川乌、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各20g,忍冬藤30g,加白酒2000ml浸泡1个月备用,总有效率达94.5%[5]。李燕梅用独活寄生汤进行加减治疗,总有效率达96.3%[6]。何永生用消痹益阳汤摘要:寄生、木瓜、乌梢蛇、菟丝子、肉苁蓉、党参、黄芪各15g,柴胡、当归各12g,生甘草6g为基本方,并适当随证加减,有效率达91.67%[7]。张延昌用祛寒逐风合剂摘要:制附片、川椒、细辛、白术、泽泻、川芎、制龟版、制鳖甲等,总有效率达96%[8]。庞学丰自拟补肾祛风汤治疗AS,其基本方为摘要:狗脊30g,熟地15g,秦艽15g,防风10g,熟附子10g,牛膝15g,续断10g,羌活10g,独活10g,淫羊藿15g,炙山甲15g,千年健10g,千斤拔10g,黑蚂蚁10g,白花蛇15g,乌梢蛇15g,随证适当加减,总有效率为97%[9]。有的医师以化痰逐瘀解毒法,或化痰补肾法,或益肾强督法来治疗,并制成了相应的专方。还有的医师采用特色药来治疗,如以雷公藤为主,或以狗骨胶为主组方治疗AS,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查看全文

傅警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论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滋补肝肾虫类药临床应用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属于中医痹证中“肾痹”“骨痹”“腰痹”范畴。傅警龙是长春中医学院风湿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在诊治风湿病方面经验丰富,尤其对强直性脊柱炎颇有心得,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强调补肝肾、强筋骨、通利督脉。傅警龙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肾亏虚,督脉失荣为本,风寒湿、湿热、痰浊瘀血为标。寒湿之邪深侵肾督,督脉受病,又可累计全身多个脏腑。治疗以补益肝肾为治本,以祛风除湿、清利湿热,或化痰祛瘀为治标,以中医辨证分型为主进行治疗。

1.1肾督亏虚风寒湿闭阻型(慢性活动期)症状:腰骶部冷痛或重浊,骨节酸痛,得温则舒,身重转侧不利,晨起尤甚,活动后减轻,疼痛每逢阴雨天加重,口淡不渴,舌淡红,苔白,脉濡缓或弦紧。治宜:补肾益督,散寒除湿通络。常选用独活、川芎、狗脊、桑寄生、羌活、泽兰、泽泻、白芍、牛膝、防风、杜仲、桂枝、甘草等药。配合院内制剂增效、速效痹痛灵胶囊。

1.2肝肾阴虚湿热痹阻型(急性活动期)症状:腰部疼痛剧烈、拒按、僵硬、屈伸不利、夜间尤甚、转侧不利,或伴下肢关节肿痛、灼热,身重发热,口干口苦、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滋补肝肾,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药:黄柏、苍术、土茯苓、萆、薏苡仁、牛膝、泽兰、泽泻、生地黄、石膏、柴胡、黄芩、独活、羌活、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甘草、虎杖、岗念根、金雀根等。配合院内制剂热痹痛清胶囊、强脊壮督胶囊。

查看全文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论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畸形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对12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其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全部好转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免疫遗传性疾病,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疾病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2]。AS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其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出现畸形。因此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123例AS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全部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23例,其中男106例,占86%,女17例,占14%;年龄11岁~60岁,男性17岁~40岁81例,占总数的66%。

查看全文

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骨关节炎症和肌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详,目前临床上对AS的治疗仅能够改善症状,作用十分有限。AS属于免疫系统疾病,有较高概率的遗传倾向,且存在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深入研究AS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科研、临床工作者对AS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本文将目前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西医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治疗;现代医学;中医;生物制剂;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也称为脊柱性关节炎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1]。发病人群以20~30岁的青壮年为主[2],其临床表现包括腰背疼痛、晨僵、进行性骨性强直等,其晚期症状可发展为脊柱强直、畸形或者终身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积极寻找AS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方法,提高AS患者的生命质量,成为了AS临床诊疗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近年来AS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AS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1AS的发病机制

1.1中医学对AS病因病机的认识

古代医家并未提出AS这一病名,而是根据大致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大偻”“痹”“腰痛”等范畴,将所有的骨关节疼痛归纳到了一起,这可能包括了各类骨关节疾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AS等。现代医家应用相关诊疗设备,对AS有明确的诊断,并对其发病过程有新的认识。现代医家焦树德教授于1981年正式提出“痹理论”,认为此类痹症比一般的风寒湿痹更为复杂。路志正教授于1989年出版了《痹症论治学》,书中将AS称为“龟背风”。1994年,阎小萍教授正式提出AS主要是因肾督阳气不足,外邪侵袭肾督而发病,将其归为“痹”肾虚督寒证中[3]。2004年,焦树德教授明确把AS称为“大偻”,认为其病机是肾阳虚为本、外邪侵袭为标,并将该病分为肾虚寒盛证、肾虚标热轻证、肾虚标热重证、肾虚督寒证4种证型[4]。2009年,鲁贤昌教授将AS的病因病机归纳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认为本病有风、寒、湿、疲、虚5个特点,而久病必虚,久病必伤肾[5]。“痹”“龟背风”“大偻”都是AS的中晚期表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医学对于AS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加深。AS的病程长,迁延难愈,但随着对AS的不断认识,现代医学对AS的诊断可以提升至早期,甚至超早期。2016年,李堪印教授根据AS不同的发病时期,将其分为阴虚与阳虚型,阴虚型为发病早期或超早期,患者免疫功能亢进,由于阴液亏损,不能制阳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阳虚为发病中期或中晚期,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因阳气不足而发病[6]。李堪印教授针对不同发病阶段的AS患者进行治疗。综上所述,传统中医认为AS的发病之本在于肾或与肾有关,其根本在于肾气不足,正气受损,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对AS病因病机的认识越来越多,对于本病的诊断提前,治疗也不是单纯地从肾论治。

查看全文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状态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为主,并分析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方法病例选自2019年4月~2021年5月期间,于本院就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5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展开分析与调查。结果经调查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SAS及SDS评分为53.80±6.18分、53.12±5.27分;45例患者中,18例存在焦虑、25例存在抑郁、2例共存焦虑与抑郁症状,占比率分别是40.00%、55.56%、4.44%;经分析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发生频率,在焦虑症状中出现频度最多的是绝大多数时间/全部时间或者相当多时间,发生率最高前五位分别是焦虑、躯体疼痛、消化不良、不幸感与睡眠障碍,占比率是35.56%、31.11%、28.89%、26.67%、22.22%;在抑郁症状中,发生前五位是忧郁(42.22%)、能力减退(40.00%)、易激惹(35.56%)、睡眠障碍(31.11%)与兴趣丧失(26.67%)。男性与女性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年龄<30岁、初中及以下、病程≥5年患者SAS及SDS评分较高(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显著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且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低及病程越长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越高,可见大部分患者都存在负性情绪,临床需引起重视,通过采取相应对策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对提升疗效及改善其预后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焦虑情绪;抑郁情绪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体现为中轴关节存在慢性炎症,可累及机体内脏与其他组织,属于慢性、进展性的一种风湿性疾病[1-2]。该疾病主要会对骶髂关节与脊柱造成侵犯,从而引发强直与纤维化,一旦患者发病后未及时得到救治,易影响到其正常生活的同时,还具有较高致残率[3-4]。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本病病因,且无一种根治方法,大多以糖皮质激素、抗风湿药、非甾体抗炎药等控制病情发展[5]。但受到疾病病程长、活动受限、长期存在疼痛等因素影响,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还会对临床疗效造成影响[6]。故而本研究目的是分析该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以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为主,并探讨导致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是4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20~45岁,平均32.70±8.22岁,病程最长达10年,最短是2年,平均5.72±1.44年。学历: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学历15例,大专及以上22例。纳入标准:(1)满足1984年美国纽约风湿病学会修订标准,包括:①腰痛及晨僵症状超3个月,经活动后有所改善,但休息后并未改善;②腰椎矢状面与额状面活动受到限制;③与同龄、同性别正常群体相比,胸廓活动度较低。(2)可正常交流沟通。(3)有齐全病历者。(4)同意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精神、意识存在障碍者;③不具备正常理解、阅读能力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查与批准。1.2方法在患者入院后,向其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由患者自行进行填写。在填表前需向患者进行阅读,使其了解量表填写方法及问题、含义等,之后结合导语与自身体验或具体情况,独立进行回答。在完成评定后,需仔细查看是否存在重复评定或漏评情况。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①统计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②统计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与主要症状;③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与焦虑、抑郁评分的关系。SAS共有20条项目,主要评定依据是项目症状出现频度,共分为4级,分别是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相当多时间、少部分时间及没有或很少时间,总得分越高则显示焦虑症状越严重;SDS共有20个项目,评定依据以项目所定义症状发生频度为主,共分为4级,分别是没有时间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得分越高则抑郁症状越严重。1.4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t检验,若P<0.05,则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学龄期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护理论文

【关键词】学龄期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基因位点突变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以侵犯骶髂关节为主,逐渐累及整个脊柱,最后导致脊柱弯曲、僵直失去功能,早期表现为下腰背及单侧或双侧下肢关节周围的肌腱起止点的疼痛,伴有困倦乏力,贫血症状,活动受限,晨僵,翻身困难,起床费力,少数可伴有发热,男患儿发病多见,如治疗不当,不仅可使患儿致残,对家属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通过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和饮食指导,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8~15岁,平均10.8岁,有遗传倾向7例,均有髋关节、下肢大关节受累,腰椎活动受限,行走不便,晨起症状明显,活动后减轻,临床特点为HLA-B27PCR测定阳性,但它对疾病预后并无可靠的指导意义[1],而类风湿因子阴性,急性炎症期均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血沉增快,X线摄片示单纯骶髂关节受损5例、单纯髋关节受损3例、骶髂关节、髋关节均遭破坏4例。

1.2治疗方法均采用药物加物理疗法,口服药物为消炎痛75mg、阿司匹林0.6~0.9g、复方雷公藤4~5片,3次/d;常用的物理疗法有矿泉水浴,电透疗法,音频或超短波治疗,3次/d,20min/次,15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时间为3~4d,12例患儿中治疗时间最短2个疗程,最长84d。

1.3疗效评价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腰椎定向活动无受限;有效:临床症状缓解,腰椎定向活动部分受限;无效:临床症状存在,腰椎定向活动受限。

查看全文

中西医综合治疗直性脊柱炎论文

【关键词】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AS)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多发于青状年男性,发病年龄在10~35岁,20岁左右是发病的高峰.首次发病多在30岁以前,30岁以后很少发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并不同程度累及周围各大关节(如髋膝踝肩等)的慢性炎症,破坏性疾病.受累关节有骨性强直的倾向,一般先侵犯骶骼关节逐渐累积及腰胸颈椎,出现小关节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甚至丧失劳动能力,致残率高危害性大,我院从2001~200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人53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1984年强直性脊柱炎(AS)修正纽约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5例、男女比例9.5:1、年龄12~40岁,平均24.8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0年平均3.4年。

1.2临床症状全部病例均有腰背僵硬,疼痛。髋关节痛19例、膝踝关节痛17例、颈肩疼痛26例,转颈困难9例,弯腰前屈受限者15例,下蹲不能者20例,背伸不能者13例,侧弯受限者11例。初治28例复治25例,复治者均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物。其中12例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低热,体温高达37.8℃、50%以上病例有口干。

1.3实验室检查53例病例中41例HLA-B27阳性、血沉快者39例。30°/h以下者8例,50°/h以下者17例,50°/h小时以上者14例,类风湿因子阳性者5例,C反应蛋白阳性者38例,血清补体IgA,和血清C3、C4水平显著增高者40例,X线骶髂关节炎分级有争议者行CT扫描。骶髂关节炎CT扫描示:II级30例、III级15例、IV级8例各占总数之63%、25.8%和11.2%所有病例治疗前均为活动性AS。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