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泌尿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12:16: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腔镜泌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腔镜泌尿

泌尿手术运用腹腔镜认识研讨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方法,是未来外科术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问世后针对天然体腔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泌尿外科腹腔镜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并涉及泌尿外科大部分的切除和重建手术,逐步取代传统开放性的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具有切口小、痛苦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瘢痕小、费用低等优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22~70岁,平均42.5岁。其中单纯肾囊肿17例(单侧例11,双侧6例),精索静脉曲张32例(单侧25例,双侧7例),肾上腺肿瘤1例,肾盂癌1例,无功能肾积水1例,肾萎缩1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

1.2手术方法

1.2.1肾囊肿去顶术依据影像学定位显示,患者全麻取侧70°卧位,患侧置10mm穿刺套管,制备气腹,置入腹腔镜,电凝钩分离后腹膜显露肾脏,找到囊肿,电凝钩切除整个囊壁,电凝棒烧灼止血。

查看全文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护理探讨论文

关键词:

[摘要]总结分析1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护理配合。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出血少、切口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的优点。

[关键词]肾囊肿去顶术;后腹腔镜;护理配合

近年来,随着外科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得到迅速普及。利用后腹腔镜实行肾囊肿去顶术是近年来的新术式,是1993年印度Bomy大学的Gaur首先发明的,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更安全,侵袭性更小,避免了腹膜的刺激和肠道的损伤,还可避免因手术或炎症致粘连而需分解所耗费的不必要的时间,因而,深受现代泌尿外科医生和广大患者的青睐。2006年10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实施了1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患者,男,因“右腰部胀痛2年,加剧2个月”入院。我院行CT及彩超检查示右肾囊肿。2006年10月16日进行手术,术后随访患者,次日可下床活动,饮食如常,恢复良好。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并于10月20日顺利出院。

查看全文

关于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护理

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我们2006-03~2009-12开展泌尿外科微创手术29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98例中经膀胱镜微创术162例,经输尿管镜微创术83例,经皮肾镜微创术53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临床表现:腰痛、肾区叩击痛,疼痛向大腿内侧放射,肉眼血尿,排尿不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2例,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3例。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心理护理:患者术前常易产生恐惧心理,尤其是膀胱镜逆行置管的操作完全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且膀胱镜及双J管对尿道输尿道黏膜的刺激,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影响术者的操作。因此,术前应向患者仔细说明置管的方法,原理及必要性,术中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术前合并高血压,肺功能不全首先控制血压,预防术后出血,判断是否耐受手术,在床上适当练习爬床,做适应性的俯卧位的练习。每次俯卧位至少30min,每次练习3次,连续3d。以呼吸顺畅,不费力无心慌气喘等症状为手术适应证。

查看全文

腔镜手术器械精细化管理论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设10个净化手术间,其中腔镜手术室3间。2014年住院总手术量7000多台,腔镜手术就达1000例以上。

2.管理方法

(1)人员管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手术护士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让每位护士意识到细节就在身边,充分认识细节的重要性。安排责任心强的护士专人管理腔镜器械,熟悉腔镜器械的结构以及性能,制定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登记簿,记录腔镜器械的厂家、名称以及器械的使用情况等,做好器械管理档案,设立腔镜器械使用交接制度,对经常发生器械缺漏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予以处罚,以提高大家的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2)专科培训:2014年,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分科分组管理配合手术,开展全员知识技能培训,以提高专业素质及业务技术能力,特别注重对新入科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对于腔镜器械的使用、仪器的调试等基本技能,专科组长配合护士长逐一过关考核。新购进的仪器设备应立即请厂家工程师讲解器械结构、功能、如何拆卸、清洗、组装、何种方式灭菌,使每位护士除能掌握相关的腔镜器械专业知识,正确使用、规范操作。除了定期保养外,还能排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般小故障。同时也对相关专科医生进行必要的培训。

查看全文

腔镜临床普外科应用论文

腔镜外科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腹腔镜早期的发展集中在胃肠道及妇产科领域,真正发明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术的是德国的Kalk。20世纪30年代,腹腔镜检查已成为临床一种标准的诊断方法,但尚未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从60年代起,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中,已从单纯诊断转向诊断和治疗并举。自1985年计算机处理电子显像系统的引进,真正树立了腔镜外科发展的里程碑。1987年法国一医生,在人的身上首先开展该手术并获得了成功。在Mouret完成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来,世界各地掀起腹腔镜手术的浪潮,开始了外科领域的一次革新,也开辟了腹腔镜临床应用的新纪元。我国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起步稍晚,1991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钟尚志医生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表演,同年2月云南省曲靖地区二院荀祖武医生完成了大陆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后该项技术相继在全国各地医院推广和应用。

腔镜在普外科的应用

内镜时代胆囊和胆管结石的治疗:由于各种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病的治疗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开腹胆道手术,而是目前在不开腹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内镜技术来处理胆管结石和切除胆囊,效果很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应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和Oddi氏括约肌切开术(ES),清除胆管结石,可以起到简化腹腔镜的手术过程,减少术中因发现胆管结石而转移开腹手术的机会,并能使一些原来需要急诊手术的病人转变成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ERCP和ES,适用于急性胆管炎、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严重胆源性胰腺炎等;术后ERCP和ES则是术后出现胆管残余结石、胆漏或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恰当的处理措施。近年来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术逐渐增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探查可一次性完成手术治疗,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而且还保留了Oddi氏括约肌的功能。腹腔镜胆管的探查,术后胆总管可行一期缝合或可按常规放置T管,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不同病情合理选择使用。

腔镜在实质性脏器切除术中的应用:①腹腔镜下脾脏的切除:由于其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大临床医生和病人所接受。但由于脾脏的解剖位置血供丰富、质地软脆,尤其在合并脾肿大及周围血管扩张的情况下,手术难度很大。随着目前操作技术的日趋熟练以及腹腔镜器械的日益改进,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早期的腹腔镜脾脏切除,主要限于体积正常或轻度肿大的脾脏,而最近已有巨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报道,这说明腹腔镜脾切除适应证更加扩大。②肾上腺切除:该手术创伤大且恢复较慢,与之相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明显具有微创手术的特点,无论是经腹腔或经腹膜后均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也是一项复杂的腹腔镜手术,要求医生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目前腹腔镜肾上腺与脾脏切除,已在国外广为应用,只要各方面的条件成熟,尽量首选行腹腔镜手术。③肝脏手术方面:肝囊肿、肝脓肿等都可在腹腔镜下行开窗或穿刺引流术,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与开腹手术大致相同。而肝脏的部分切除,目前还处在探讨阶段,这主要是肝脏边缘病变的部分切除,还局限在肝内胆管结石、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肝癌等。术中可采用电凝、钛夹夹闭、超声刀、切割吻合器、结扎束电刀等多种综合处理方法,部分病例效果很满意。但如果肿瘤位于肝脏深部,则腹腔镜下肝脏手术难以进行。

腔镜在消化道手术中的应用:腹腔镜手术已经覆盖了整个消化系统,几乎仅次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目前迷走神经切断术,胃、十二指肠溃肠穿孔修补术等,由于其疗效确切、效果好,也已被广大腹腔镜外科医师所掌握。腹腔镜辅助下的胃大部分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及胃肠肿瘤切除,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方法呈多样化,如肠管离断后,可在腹腔内行肠管吻合术,也可提出小切口,在腹腔外行吻合;直肠癌手术,则可经肛门行吻合器吻合。消化道血供较肝脏等实质脏器少,较易止血,操作难度相对较小,但多数手术需做辅助性切口,另需备用昂贵的吻合器等。此外关于腹腔镜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根治问题,目前尚存在着争议。

查看全文

后腹腔镜肾固定术应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腹腔镜;肾脏疾病;肾下垂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7例症状性肾下垂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肾固定术的方法,用2-0不可吸收缝线将侧腹膜、肾被膜、腰大肌做半荷包缝合固定,注意将缝线穿过肾被膜而不要进入集合系统。关闭肾下极脂肪囊。结果7例患者手术皆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138min。平均术中失血43ml。绝对平卧或头低脚高卧位2周。术后8周进行站立位和仰卧位的肾扫描或IVU显示肾脏位置正常。术后随访19~38个月,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结论本组7例治疗效果满意。笔者认为该术式损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优于开放性肾固定术,势必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泌尿外科已广泛应用该技术治疗各种疾病。笔者应用后腹腔镜肾固定术治疗了7例症状性肾下垂患者,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5例,年龄29~41岁,平均35岁。B超、IVU均提示右肾下垂并轻度积水;3例有镜下血尿;1例并发肾盂结石。

1.2手术方法全麻,健侧卧位,于髂嵴上腋中线两横指处切开1.5cm皮肤、皮下组织,用大弯钳钝性分离肌肉及腰背筋膜,直至后腹腔,先用手指将该腔隙扩大并将腹膜向前推移,再用自制水囊扩张导管扩张腹膜后腔,放入10mmTrocar,接气腹机,放置腹腔镜,在直视下分别在腋后线肋缘下和腋前线肋缘下及髂前上棘上2mm分别放置10、5、5mmTrocar。沿腰大肌表面分离肾脏和输尿管上段,注意分离肾脏时在较低的位置开始。伴有明显肾神经痛的患者,需同时切除肾蒂周围的神经丛。分离肾上方脂肪囊、扩大肾窝。通过腋前线下方套管用分离钳将肾脏推向正常位置。经腋前线上方套管放入持针钳,沿肾下极在侧腹膜、肾下极肾包膜和腰大肌做半荷包缝合,输尿管在缝线内侧,打结并固定。分别在肾外侧沿和内侧将肾包膜与腰大肌和腹膜做一系列的间断缝合固定。用不可吸收的2-0缝合线,注意将缝线穿过肾被膜而不要进入集合系统。一般我们在肾上侧缘到下侧缘缝合4~6针,需要缝合的针数取决于肾脏大小。关闭肾下极脂肪囊。肾周置引流管一根,缝合关闭戳口。

查看全文

肾上腺切除的护理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不同手术径路肾上腺切除的护理要点。方法手术前后对25例腹腔镜不同手术径路肾上腺切除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5例均获成功,患者一般术后24~48h能下床活动,平均住院天数5.3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异常。结论根据疾病的特点及腹腔镜不同手术径路,实施相应的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不同的观察护理重点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径路护理

Thenursingstudyofpatientsunderwentlaparoscopicadrenalectomywithdifferentoperationalroute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ainpointsofnursinginlaparoscopicadrenalectomywithdifferentoperationalroute.MethodsNursingfor25patientswithadrenocorticaladrenomaacceptedlaparoscopicadrenalectomywithdifferentoperationalroute.Results25patientsweresuccessfullyundergoneoperation.Usuallypatientswouldbeencouragedtoincreaseactivityin24~48hoursafteroperation.Themeanhospitalstaywas5.3days.Thecomplicationsoftheoperationwerenotoccurred.Thefollowing-upperiodlastedfrom1to12months.ConclusionThepre-operationandpost-operationnursingcareshouldensurethesafetyoftheoperationaccordingtocharacteristicsofthediseaseanddifferentoperationalroute.

【Keywords】laparoscopyadrenalectomyoperationalroutenursing

自1992年首次报道施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以来,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从事这一微创新方法。临床上形成了两大派系手术径路,即经腹腔径路、腹膜后腔径路。本文将25例肾上腺肿瘤患者施行腹腔镜不同手术径路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查看全文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护理配合研讨

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已成为绝大多数肾上腺肿瘤治疗的金标准[1-3]。肾上腺肿瘤分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类,功能性又分为皮质肿瘤与髓质肿瘤两种。我院2000年12月~2010年5月采用后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2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80例,男168例,女112例。年龄17~69岁,平均43岁。病变位于右侧157例,左侧110例,双侧13例。术前均经B超、CT或MRI确诊为肾上腺占位病变。肿瘤直径1.2~5.5cm,平均3.0cm,同时有相应的内分泌功能检查支持诊断。手术均采用经腹膜后途径。患者取健侧卧位,采用全麻。

1.2结果

26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0例因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其中因肾静脉撕裂中转开放手术2例,肾动脉破裂1例中转开腹,另有2例是腔静脉撕裂紧急中转开放手术,裂口分别为1.2cm×0.8cm~0.6cm×0.8cm。手术时间38~300min,平均98min,术中出血量20~1200ml,平均48ml。术后住院时间4~28d,平均7.1d,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

查看全文

PDCA循环法在硬式腔镜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硬式腔镜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CSSD行常规管理的18460件硬式腔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CSSD开展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19265件硬式腔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CSSD硬式腔镜管理中不合格情况,CSSD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防范意识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CSSD硬式腔镜管理中消毒、灭菌、包装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CSSD医务人员服务意识、防范意识及满意度均较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CSSD硬式腔镜管理质量,降低医院CSSD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同时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热情,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PDCA循环法;服务意识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硬式腔镜器械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因该类器械往往价格昂贵、结构精密且复杂,使用后易被血液、体液、脓液等污染,其消毒、清洗、灭菌、供应、保养等方面管理较为复杂,一旦处理不当,均会增加院内感染概率,影响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消毒供应中心(CSSD)承担着该类器械的回收、消毒、供给清洗、灭菌、保养,为医院各项诊疗提供相应医疗资源支持,而其管理质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医疗质量,是导致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故加强CSSD的硬式腔镜器械管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1]。临床研究表明,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管理质量,但目前有关PDCA循环法应用于CSSD硬式腔镜管理中的研究报道较少[2]。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PDCA循环法在CSSD硬式腔镜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质控管理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CSSD医务人员共25名,均为女性;年龄25~51岁,平均38岁;护士长1名,护士23名,工人1名。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CSSD行常规管理的18460件硬式腔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CSSD开展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硬式腔镜19265件为实验组。两组硬式腔镜均包括普外科、妇科、泌尿科等专用器械。参照流程管理理论,遵循卫生部的CSSD技术标准,于2018年7月成立质控小组,学习硬式腔镜在CSSD管理中的分类、流程制定、实行步骤,以改进CSSD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完成日常工作,实验组行PDCA循环法管理:由本院CSSD医务人员共同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PDCA循环法流程,明确自身岗位责任制,遵循质量标准开展工作。计划阶段(Plan):通过对相关科室进行问卷调查,翻阅科室“器械清洗记录表”,按照《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找出工作不足之处,评估CSSD硬式腔镜在感染控制、器械消毒治疗及供应等方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器械消毒不合格、已消毒器械包装破损、无菌包器械不全、发放器械不及时、错发、漏发等。小组成员根据此类问题进行讨论,制定针对性管理计划及相应实施方案。实施阶段(Do):①建立健全CSSD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消毒管理规范并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健全的CSSD管理制度、职责及操作流程。②加强业务培训。对CSSD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工作能力及责任意识,包括器械消毒、灭菌后器具包装、各科室器械供应等;邀请厂家工程师、科室相关医务人员对各类型硬式腔镜的功能、结构进行讲解,并指导其进行使用和维护;定期考核CSSD医务人员的操作及理论能力,并将其纳入绩效。③加强健康教育,对科室内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职业防护、沟通技巧、无菌操作及相关知识培训,拓展沟通能力,避免沟通不畅造成误会或矛盾;提升业务能力,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责任心。④开通接台或急诊手术器械绿色通道,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检查阶段(Check):①小组定期开会讨论,总结并讨论该时间段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组长定期带领相应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及指导CSSD操作,并评估其实施效果,记录所发现的问题及难题,并在下次会议上提出。②按时抽查感染科器械消毒、包装质量;每季度向各科室发放硬式腔镜使用及供应满意度调查表,以及各科室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CSSD硬式腔镜的意见及建议。处理阶段(Action):针对各项检查结果,小组成员在会议上集中商讨,分析原因,查找工作管理中存在不足,以便及时整改;对执行强的CSSD医务人员进行奖励,惩罚执行较差的人员,并加强其培训与指导;针对存在的漏洞及问题,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将其纳入下一循环。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CSSD硬式腔镜管理中不合格情况。②采用自制评价量表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CSSD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防范意识及满意度进行评估,该量表重测信度0.843,满分为100分,分值与医务人员的意识、满意度呈正比。1.4统计学方法此次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均值±标准差(sx±)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腹腔镜设备使用方法分析论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年8月开展腹腔镜手术至今,已成功施行腹腔镜手术695例,其中普外科202例,泌尿外科118例,妇科375例。695例手术无一例术中出现仪器设备故障,都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无论在手术技术、护理配合及术后恢复方面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2腹腔镜设备的使用方法腹腔镜手术必备的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显像系统(包括内镜、摄像机、摄像头、电缆、荧屏显示器、冷光源和光缆)、人工气腹系统、冲洗吸引系统、电凝电切系统等。腹腔镜手术各仪器的参数一经调定一般无需变动,开机应遵循以下顺序:气腹机―高频电刀―显示器―摄像机―冷光源,关机顺序则相反。

1.2.1人工气腹系统将气腹机与二氧化碳钢瓶连接好,并旋开钢瓶上的阀门,然后开启气腹机,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压力预设值,当腹腔内压力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全自动二氧化碳气腹机可自动开始或停止注气。术中腹内压应维持在10~15mmHg为宜[1],小儿为8~10mmHg。

1.2.2电凝电切系统高频电刀于术前应将负极板贴于患者肌肉丰厚(如大腿或臀部)、距离手术部位较近处,以便缩短安全回路距离[2],并确保负极板与人体皮肤接触良好,以免发生灼伤,然后开启电源开关,检测负极板与皮肤的接触情况及负极板本身连接正确与否,要求负极板监视LED线性显示至少一格绿色显示,再根据手术选择程序模式及功率。

1.2.3摄像显像系统与器械护士连接好摄像头、导光索后,可开启显示器、摄像机,完成人工气腹后或当术者需调节镜头焦距时,再开启冷光源,然后按白平衡按钮(AWB)。在关闭摄像机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摄像头的连接与断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