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08:49: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葡萄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葡萄产业

葡萄产业基本情况思考

近年来,在扶贫开发项目带动下,葡萄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乡现已发展成为全县重要的葡萄生产基地,被誉为“葡萄之乡”

一、葡萄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乡葡萄种植已有几十年历史,水晶葡萄试种成功后,全乡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提升”的格局。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种植区域化。全乡葡萄种植面积共计8120亩,其中6317亩已挂果,2008年葡萄产量7503吨,实现产值达1650万元。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一是以乡新联村为主辐射周边水晶葡萄栽培区,主要包括马坡、杨家坡、新寨等村寨,栽培面积1500亩。二是以前进村为主辐射周边葡萄栽培区,主要包括大坪、新街、羊勇关等村寨,栽培面积2015亩。三是以王家寨村为主辐射周边栽培区,主要包括王家寨、屯上、拉峨等村寨,栽培面积达1100亩。三是以高屯村为主辐射周边葡萄栽培区,主要包括高屯、岩寨、排羊等村寨,栽培面积1085亩。全乡现主要有水晶、玫瑰香、泽香、金手指等多个品种,其中水晶葡萄占85%以上,能够较好地满足市场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时间的需求。三是栽培良种化。经过多年发展,水晶、玫瑰香、泽香等优良品种成为鲜食葡萄的主要品种且被越来越多的群众引种。全乡葡萄品种结构从鲜食到酿造,从大粒到无核,从早熟、中熟到晚熟品种,良种率均达到80%以上。盛产的水晶、泽香、玫瑰香等品种多次在县葡萄节获奖,使葡萄声名远扬。乡多数村寨都建立了葡萄生产基地,企业与农户之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在鲜食葡萄产业化发展方面,如乡成立了葡萄协会,葡萄销售由协会全权负责运作,统一设计包装、统一管理,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格局。五是产品标准化。为提高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力度,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葡萄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产品质量迅速提高,较好地推动了葡萄产业由粗放型向效益型、标准化生产转变。

二、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乡葡萄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外地葡萄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葡萄品牌影响力不够强。新联村马坡、前进村大坪葡萄是乡葡萄产业的“拳头”产品,在县具有较高影响力,但省外地区知名度不高,与新疆吐鲁番葡萄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受储存、运输等环节制约,葡萄销售半径较窄,外地消费者尤其是省外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低。近年来乡葡萄虽然在新闻媒体上报道频率不断增多,但一直没有在省州电视台及报刊等高层媒体进行系统强势宣传,导致葡萄尚未在全州、全省范围内形成较强的影响力。二是葡萄关联产业发展缓慢。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品味葡萄酒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能够带动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系统发展。乡本身就具有浓郁的文化品位、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是乡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的综合旅游度假区,但目前葡萄文化旅游还尚未起步,代表葡萄及相关产业发展的葡萄文化至今没有突破颈瓶,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三、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查看全文

酒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工业化理念谋化农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着力加强酒葡萄基地和酿酒葡萄企业建设,使传统农业结构得以改善,农业生产效益得以提高。

(二)基本原则

1.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原则: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形成特色经济带。

2.企业与基地匹配原则:葡萄酒酿造企业建设数量要与酒葡萄基地建设规模相匹配。

查看全文

葡萄加工产业改进措施

摘要:集安葡萄种植业发展较快,可是葡萄加工业相对滞后,怎么样发展集安的葡萄加工业业是亟待解决重要课题,发展集安葡萄加工产业的措施及建议将对集安葡萄加工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发展;葡萄;加工;建议

集安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是吉林省风速最低、积温最高、无霜期最长的地区,素有“国家生态园、吉林小江南”之美誉,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山葡萄之乡”,是亚洲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有着很好的葡萄资源,可是葡萄加工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怎样发展好集安葡萄加工产业成了我们急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为了做好这个课题,我深入企业和乡镇调研,现将发展集安葡萄加工产业的措施及建议报告如下:一、产业发展现状1、葡萄种植现状。集安葡萄种植业前几年发展较快,从种植面积和产量上来看,近几年进入了小幅度平稳增长阶段;截至2009年末,总种植面积为18368亩。种植的主要品种是公酿一号、双优、双红,其中公酿一号种植6589亩;双优和双红占种植10388亩;左优红和北冰红两个新品种种植面积是1391亩。全市总产量达22151吨,其中:公酿一号产量9878吨;双优双红等品种合计产量为10980吨。2、葡萄加工现状。集安现有葡萄加工企业共计14户。企业资产总计16400万元,职工人数总计是440人。

产品是葡萄原酒、葡萄饮料和葡萄酒,有12户企业生产葡萄原酒,葡萄饮料和葡萄酒生产企业各有一户。集安市葡萄加工企业的加工葡萄汁能力是29800吨;储汁能力是31770吨;2009年加工葡萄汁10863吨。集安的葡萄加工业起步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先后投资建设两家加工企业。在1997年我国葡萄酒产业走出低谷以后,葡萄加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04年,加工企业发展到14户,至2009年是处在相对平稳期,值得欣慰的是有二户深加工企业进入葡萄加工行业之列。

二、葡萄加工产业优势1、地理优势。集安适合种植葡萄的土地有56085亩,现在种植的面积是18368亩,土地利用率是32。8%。集安地处北纬41度,年平均气温7。5℃,年≥10℃有效积温1529。5℃,年降水量882mm,无霜期150天。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生产优质山葡萄。2、品种优势。集安葡萄规模和品质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亚洲最大的山葡萄基地,品质上有着野生山葡萄含汁多、色泽好、酸度高的特点,特别是最新发现对人体有益成份白藜芦醇含量是当今世界葡萄中最高的。3、品牌优势。集安已被确定为亚洲最大的山葡萄基地;主产区青石镇已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绿色山葡萄基地、农业部农产品绿色山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葡萄加工产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生产的产品问题。集安14户企业中有十二户企业的产品都是葡萄原酒,生产过程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严重缺乏终端产品。虽然产业规模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始终没有打造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2、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葡萄品种上看,集安生产的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不能用做中、高档葡萄酒原料,双优双红葡萄原酒因酸含量高的原因(平均酸度在1。4%以上,而全汁葡萄酒国家标准是酸度在0。7%左右),只能用做调色和调酸原料。左优红和北冰红葡萄是集安质量最优、市场前景最好的两个新品种,但由于品种更新的成本较高,过渡期较长等原因,推广速度缓慢,预计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并替代老品种。二是从葡萄质量上看,世界著名的葡萄产区,为了确保达到品质标准而采用限定产量的做法。著名的法国波尔多产区,葡萄亩产限定在500公斤以内。而集安的葡萄亩产一般都在1000—1200公斤。从葡萄生产到收购都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指标。这种不科学的生产管护方法,影响了集安市葡萄酒工业的发展。

查看全文

林业局推进葡萄产业动员大会讲话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我市葡萄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大力推进葡萄基地建设,积极引进葡萄酒企业,加快建设集葡萄种植采摘、葡萄酒酿造和葡萄酒庄园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葡萄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葡萄产业已经成为我市极具发展潜力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对农业农村经济乃至全市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发展是将我市地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我市加快发展葡萄产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条件:首先,地域条件得天独厚。地域是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最先决的条件。我市具有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葡萄种植基地,桑洋河谷特别是怀涿盆地位于北纬40°左右,不仅是国内十大葡萄产区中最佳的葡萄产区,而且是世界公认的最佳葡萄栽培带,与法国的波尔多、美国的加州并称世界葡萄种植三大黄金地带。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特别有利于葡萄的生长;独有的丘陵山地、砂质土壤利于葡萄养分储存;气候干燥、夏季凉爽,使得葡萄的病虫害少、不易感染病菌,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备生产酿酒葡萄的基础生态条件。这是其他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葡萄及葡萄酒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葡萄酒消费看,目前,国际上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5.2升,而我国只有0.5升,不足十分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葡萄酒的需求量快速上升。近来国内葡萄酒的消费量每年都以6—8%的速度递增,据有关人士预测,到2015年我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将接近1.5升,葡萄酒消费市场前景看好。从酿酒葡萄来看,全世界葡萄总产量的80%用于酿酒,20%用于鲜食、制干等;国内正好相反,葡萄总产量的75%用于鲜食,15%用于酿酒,10%用于制干等。酿酒葡萄发展前景巨大。同时,鲜食葡萄消费量也持续稳定增长,据专家预测,今后10—20年内,我国人均葡萄消费量将从目前的1.8公斤增加到3.6—4.0公斤,市场需求量将达到800—900万吨。再次,发展基础比较扎实。可以说,我市葡萄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我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近30万亩,葡萄加工企业发展到33家(在建14家),并且拥有中粮集团这样的世界500强大型企业集团,有长城葡萄酒这样的世界级知名品牌;我市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具备了良好的种植基础;我们靠近京津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怀来葡萄节”为葡萄产业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宣传推介平台,围绕葡萄产业发展起来的采摘、酒庄休闲等服务业呈现上升态势,这些都为我市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发展是实现富民强市的有效途径。葡萄产业市场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在促进我市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葡萄种植控制产量每亩年可达0.8吨左右,收入可达4000元,加工葡萄酒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万元。2008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29.7万亩,产量达到24万吨,销售收入9亿元。产业基地覆盖7个县区、70多个乡镇、8.6万农户、30多万农村人口,户均葡萄收入6600元。怀来、涿鹿两县重点村人均葡萄收入近万元,主产区种植户人均葡萄收入突破300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全市葡萄年加工能力达到17万吨,年产葡萄酒10.1万吨,销售收入13.88亿元,年创产值25亿元。仅怀来县葡萄酒产业年创产值近20亿元,对全县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60%以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葡萄产业还带动了葡萄酒瓶、酒具、纸箱、木塞生产及运输等相关企业快速发展。按照总体发展目标,到2013年,全市葡萄总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果农收入达到30亿元,葡萄酒加工能力提高到70万吨,葡萄酒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农户、企业和政府的收入将会成倍增长,成为既富民又强市的主导支柱产业。

(三)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发展是提高我市产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我市葡萄产业起步较早,但发展却较为缓慢,目前还没有做大做强做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植规模偏小。全市有100多万亩土地适宜种植葡萄,但目前种植面积却不足三分之一;二是投入不足。葡萄种植周期长,前期投资较大(每亩前期投入3000多元,不包括人工费用),在没有外部资金扶持的情况下,农民自己投资有难度;三是生产企业少。尤其是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这样的大企业少,大部分企业只生产初级产品和半成品;四是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企业基本上采取直接面对个体农户的收购模式,质量不保证、价格波动大,没有形成诚信的相互制约关系;五是技术支撑不够,科技力量不足,尤其是基层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六是市场销售不稳定、产业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我市葡萄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们的主观能动性还不够,特别是当前,国内葡萄产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地都看到了葡萄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都在加速发展。宁夏、甘肃、天津等葡萄产区专门出台了葡萄产业发展规划,都在围绕扩大种植基地、提升产业水平、打造知名品牌做文章。省内秦皇岛市葡萄酒企业迅速发展到40多家,省外山东烟台市葡萄酒企业已经发展到100多家,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在中国唯一命名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市场份额是一定的,谁拥有了知名品牌,率先把产业做大做强,谁就可以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占据竞争的主动权;反之,就会陷入被动、受制于人,甚至被淘汰出局。在这样的形势下,各有关县区和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市委“把劣势变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的要求,把葡萄产业放在产业结构调整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动落实,尽快做大做强。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加快我市葡萄产业发展步伐

查看全文

在乡葡萄产业化座谈会上的讲话

突出特色规模发展

全力推进乡葡萄产业化进程

各位领导,全乡葡萄种植户:

为推进我乡葡萄产业化进程,经乡党委、政府同意,今天召开葡萄产业化座谈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围绕如何做大做强我乡葡萄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年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开好头、起好步。下面我从葡萄业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和我乡下一步的打算等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我乡葡萄产业现状

我乡葡萄现在主要以鲜食葡萄为主。目前全乡葡萄栽培面积不足千亩,年产量不足吨。主要分布在北片个村,百亩以上的葡萄园仅有两处,保护地设施栽培还是空白,农户零星种植较多。品种有红提、无核白等品种。总的现状是种植分散,面积少、规模小、生产技术传统粗放,产量低、贮运保鲜及加工严重滞后。产业化经营水平极低,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除葡萄生产自身存在冬季埋土、春季上架,费工费时,果品保鲜期短以及冻害、病虫害较严重的栽培因素外,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种植葡萄一次性投入大,由于贷款难以到位,缺乏启动资金;二是种植葡萄费工费时,大多数农民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只看到辛苦的一面,看不到丰厚的利润和回报;三是缺少贮运保鲜及加工等龙头企业带动,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

查看全文

经济学下葡萄酒产业安全研究

摘要:我国葡萄酒产业安全涵盖了葡萄酒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安全状态。本文基于葡萄酒产业经济学的视角,重点围绕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市场结构、政府规制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中国葡萄酒产业安全的关键因素与环节,并从加强基础研究、强化生产管理、推进产品追溯、完善标准制度、推行绿色生态、引导科学消费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从葡萄园到餐桌的中国葡萄酒全产业链安全监管体系,切实保证葡萄原料安全、葡萄酒生产和流通安全,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葡萄酒产业经济学;产业安全;监管模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葡萄酒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根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84.7万hm2,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酿酒葡萄面积占1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葡萄酒产量为10.01亿升,居世界第9位。随着中西部地区对葡萄酒产业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建葡萄面积逐步扩大,我国葡萄酒产业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产业基础性技术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逐步暴露出酿酒葡萄苗木带毒种植、葡萄病虫害防治施药过度、葡萄酒农药残留影响质量、葡萄酒产业链监控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影响葡萄酒产业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给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国葡萄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会在不远的将来爆发出来,给我国葡萄酒产业带来重大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立足当前,未雨绸缪,从葡萄酒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系统分析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安全隐患问题,探讨构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监管模式,对政府、企业维护和提高我国葡萄酒产业安全,保证中国葡萄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产业安全是指特定行为体自主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1]。葡萄酒产业安全包括了产业生存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两个方面。生存安全是指葡萄酒产业保持现有市场地位不受威胁的状态;发展安全是指葡萄酒产业数量与质量的提升不受威胁的状态。我国葡萄酒产业安全涵盖了葡萄酒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安全状态,包括葡萄原料种植、葡萄酒产品生产、葡萄酒品牌建设、葡萄酒流通渠道、葡萄酒文化推广和葡萄酒监管等各个方面。葡萄酒产业经济学是以葡萄酒产业为逻辑起点,主要研究葡萄酒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中的科技进步、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流动、空间发展与经济绩效以及葡萄酒产业的动态变动规律的学科[2]。本文基于葡萄酒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将影响葡萄酒产业的安全因素分为产业结构因素、产业布局因素、市场结构因素和政府规制因素。

1葡萄酒产业结构因素安全隐患分析

加快葡萄酒产业发展,是我国适宜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地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也是响应党的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之一。积极扶持葡萄酒产业发展,符合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葡萄原料因素。葡萄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凡是有葡萄栽培的地区都有病毒病存在,现已知侵染葡萄的病毒种类达60多种。葡萄一旦被病毒侵染,将终生带毒,持久危害,无有效预防或控制的方法,只有培育和使用无病毒苗木是防控葡萄病毒病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3]。目前,我国葡萄苗木的繁殖方式主要靠扦插和嫁接方式,由于病害检疫执行不力,往往造成病株长期带毒并重复感染,表现为复合侵染和潜伏侵染的特征[4],从而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由于土地政策和成本问题制约,我国大多数葡萄酒企业对葡萄科学种植与栽培管理方面不重视,自有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长期依靠收购农户的葡萄原料进行加工生产。葡萄种植农户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和单纯追求效益的牟利思想,苗木选择单一,超标使用农药,追求高产量,导致葡萄原料质量较低,更为严重的是埋下了农药残留的安全隐患。化学危害(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和生物危害(如灰霉菌、霜霉菌感染等)是葡萄原料在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各生产环节中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两大主要因素[5-6]。1.2劳动力投入因素。目前,在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区域,葡萄种植产业已经成为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产业之一。葡萄种植规模在扩大,机械化推广已提上日程。但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葡萄种植业也面临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对新型农业技术掌握程度不足、对现代化农业机械操控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对葡萄种植业、乃至整个葡萄酒产业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形成严重隐患。1.3技术水平因素。尽管我国葡萄酒产业在技术装备方面与国际接轨,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葡萄酒企业技术创新力不足,产品研发更是对国外产品的模仿和改进,企业内部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科研院所新技术转化率不高,从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酿酒师或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差异,在发酵过程中对葡萄酒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的控制是否得当,在灌装过程中对过滤设备冲洗、杀菌是否彻底,以及车间卫生管理是否规范,都有可能导致葡萄酒出现如甲醇含量偏高等质量问题;在葡萄酒的陈酿储存期间,如果在容器使用、卫生管理和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方面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葡萄酒中塑化剂含量偏高、铁铜氧化破败、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及发霉、菌落总数超标等微生物病害问题,引起葡萄酒品质变化,产生猫尿味、醋酸味、蒸煮味、霉味等异味[7]。此外,当前我国葡萄酒行业中还存有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合格下胶材料等情况,给葡萄酒带来了巨大的质量安全隐患。1.4生产规模因素。我国自2012年以来葡萄酒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2017年中国葡萄酒产量10.01亿升,同比减少5.3%。与此同时,葡萄酒进口量、额双增,2017年瓶装酒进口金额达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4%,近5年平均涨幅达到15%以上[8]。国产葡萄酒产量持续下降,进口葡萄酒进口量、进口额双增的态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中国葡萄酒产业目前处于量跌额增的产业结构调整期。但是,这给中国葡萄酒带来了巨大压力,加上“唱衰国产酒、力挺进口酒”的部分不和谐声音,也对中国葡萄酒产业安全构成重大威胁。1.5产业关联因素葡萄酒产业与我国许多产业部门都存在供给拉动作用,与农业、餐饮业、其他食品加工业、制造业、服务业、包装业、物流运输业等行业都存在关联性。葡萄酒产业对其他产业存在一定的需求带动效应。因此,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经不仅仅是自身的稳定问题,如果葡萄酒产业爆发危机事件,也必然波及到相关的产业。1.6市场需求因素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达到17.2亿升,增幅居全球之首。2016年我国葡萄酒零售市场规模达到1555.89亿元[9],从2012—2016年中国葡萄酒零售额情况可知(图2),2014年以来,我国葡萄酒零售额保持增长。而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快速增长的中产阶层、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改变、葡萄酒知识的普及以及中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都使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愈加强劲且具有潜力,庞大的人口基数使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葡萄酒市场之一。但是,对于国产葡萄酒来说,能否通过有效手段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不断扩大国产葡萄酒市场销售,是影响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安全隐患之一。

2葡萄酒产业布局安全隐患

查看全文

市葡萄产业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召开这次加快推进全市葡萄产业发展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各有关县区和部门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发展。今年我市遭受了50年一遇的重大旱灾,全市1000多万亩耕有870万亩受灾,800万亩成灾,570万亩绝收;全市有280万人受灾,其中32万人无自救能力。俗话说“人定胜天”,但这是一个口号,实际上“人定”难以“胜天”,只有按照自然规律来调整结构、发展生产才是唯一的出路。总结我市农业的发展路子,就是要大力发展六大产业:一是要发展以乳肉兼用牛为主的畜牧产业;二是要发展以酿酒葡萄为主的葡萄产业;三是要发展以节水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四是要发展以杏扁为主的林果产业;五是要发展以张杂谷为主的杂粮产业;六是要发展以加工型马铃薯为主的薯产业。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研究如何适应自然规律调整农业结构、推动葡萄产业发展的问题。刚才,我们隆重举行了“*市葡萄苗木基地”挂牌仪式,参观了中粮长城桑干酒庄,玉成副市长对推进我市葡萄产业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请各有关县区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我市葡萄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大力推进葡萄基地建设,积极引进葡萄酒企业,加快建设集葡萄种植采摘、葡萄酒酿造和葡萄酒庄园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葡萄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葡萄产业已经成为我市极具发展潜力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对农业农村经济乃至全市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发展是将我市地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我市加快发展葡萄产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条件:首先,地域条件得天独厚。地域是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最先决的条件。我市具有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葡萄种植基地,桑洋河谷特别是怀涿盆地位于北纬40°左右,不仅是国内十大葡萄产区中最佳的葡萄产区,而且是世界公认的最佳葡萄栽培带,与法国的波尔多、美国的加州并称世界葡萄种植三大黄金地带。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特别有利于葡萄的生长;独有的丘陵山地、砂质土壤利于葡萄养分储存;气候干燥、夏季凉爽,使得葡萄的病虫害少、不易感染病菌,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备生产酿酒葡萄的基础生态条件。这是其他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葡萄及葡萄酒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葡萄酒消费看,目前,国际上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5.2升,而我国只有0.5升,不足十分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葡萄酒的需求量快速上升。近来国内葡萄酒的消费量每年都以6—8%的速度递增,据有关人士预测,到2015年我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将接近1.5升,葡萄酒消费市场前景看好。从酿酒葡萄来看,全世界葡萄总产量的80%用于酿酒,20%用于鲜食、制干等;国内正好相反,葡萄总产量的75%用于鲜食,15%用于酿酒,10%用于制干等。酿酒葡萄发展前景巨大。同时,鲜食葡萄消费量也持续稳定增长,据专家预测,今后10—20年内,我国人均葡萄消费量将从目前的1.8公斤增加到3.6—4.0公斤,市场需求量将达到800—900万吨。再次,发展基础比较扎实。可以说,我市葡萄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我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近30万亩,葡萄加工企业发展到33家(在建14家),并且拥有中粮集团这样的世界500强大型企业集团,有长城葡萄酒这样的世界级知名品牌;我市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具备了良好的种植基础;我们靠近京津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怀来葡萄节”为葡萄产业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宣传推介平台,围绕葡萄产业发展起来的采摘、酒庄休闲等服务业呈现上升态势,这些都为我市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发展是实现富民强市的有效途径。葡萄产业市场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在促进我市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葡萄种植控制产量每亩年可达0.8吨左右,收入可达4000元,加工葡萄酒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万元。2008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29.7万亩,产量达到24万吨,销售收入9亿元。产业基地覆盖7个县区、70多个乡镇、8.6万农户、30多万农村人口,户均葡萄收入6600元。怀来、涿鹿两县重点村人均葡萄收入近万元,主产区种植户人均葡萄收入突破300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全市葡萄年加工能力达到17万吨,年产葡萄酒10.1万吨,销售收入13.88亿元,年创产值25亿元。仅怀来县葡萄酒产业年创产值近20亿元,对全县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60%以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葡萄产业还带动了葡萄酒瓶、酒具、纸箱、木塞生产及运输等相关企业快速发展。按照总体发展目标,到2013年,全市葡萄总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果农收入达到30亿元,葡萄酒加工能力提高到70万吨,葡萄酒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农户、企业和政府的收入将会成倍增长,成为既富民又强市的主导支柱产业。

查看全文

葡萄产业发展会议发言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结束不久,县委、县政府又专门召开日光温室产业和葡萄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足见县委、县政府对这两大产业的高度重视。前面,金泉同志就日光温室和葡萄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重大意义、任务目标以及措施办法讲得都很到位,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相关部门、乡镇以及金融单位也分别进行了发言。这两大产业在我县发展的时间不短,但还没有形成规模,各级的压力都非常大。圧力虽然大,但各级还是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通过创造性地工作,把这项任务落到实处。为了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好,全面完成**年全县日光温室及葡萄产业发展任务,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又要发展日光温室和葡萄产业

过去我们发展过日光温室产业,也发展过葡萄产业,这两个产业都没有做大。为什么又要发展,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比较复杂。我们的一些干部群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我自己,起初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到位。今年市上组织到新疆、重庆和武威考察,对我触动很大。吐鲁番近郊有一个乡镇,全镇的土地全打了温棚,面积近2万亩。武威凉州区过去历年共打了5万亩温棚,去年一年打了1万亩,武威市认为力度还不大,**年又下达了4800亩的打建任务。凉州区计划要用3至5年时间打20万亩地的温棚,他们抓现代农业就抓温棚,目标非常明确。有的同志可能认为我们重新启动日光温室产业是“胡折腾”,这也难怪,我们的一些同志出去看的不多,又没有认真学习,难免眼界不宽。我们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我们在座的都认为这个事情不好,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肯定形不成合力,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为什么又要发展日光温室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

1、我县农民增收面临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葡萄产业。从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看,最近几年,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29元,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丝毫也不能沾沾自喜,从前天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通报的情况来看,**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50元,增长7.32%,在全市7个县市区中排名第六位,在5个农业县市区中排名倒数第一。去年城乡居民人均存款敦煌达到3万多元,我们**只有7千多元,我们与敦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产业效益上有差距,敦煌有一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1万元,在全市是首例,这个村种的就是葡萄。由此可见,各县市区之间正在你追我赶地抓发展,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步伐,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从我县农业发展的内在潜力来看,近年来我县农民增收主要依靠棉花。虽然在培育新兴后续产业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看,目前我们培育的这些新兴后续产业或者规模小,或者效益低,或者市场波动大。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依靠棉花产业挖掘潜力,促进增收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要实现我县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农民收入的大增加,使广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调整思路,大力培育新兴后续产业。县上作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决策,提出了主攻万元田,扩大5000元田,普及2000元田,改造千元田的要求。如何主攻万元田,从市场前景、比较效益和我县实际看,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发展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和对外制种。各乡镇要给农民群众讲清楚这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要主攻日光温室和葡萄产业,没有其它原因,就是因为这两大产业能实现万元田,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2、发展日光温室和葡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农民种什么是农民的自由,应当由市场来调节,由农民来选择。这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先进的,其实是非常片面的。我国自2002年加入WTO到现在经过了五年时间,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有了很大发展。但完整严密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彻底形成,特别像我县农村,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农民在思想认识、生产技能、经营理念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推进我县农村经济市场化,还需要坚持“两手抓”,即市场这一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一只“有形的手”双管齐下。在一些高产高效新产业的发展上,政府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市场好,但农民不发展,这就要靠政府这个有形的手来组织、来引导。日光温室和葡萄产业就是这样,这两项产业一次性投入大,技术含量和市场化程度要求较高,只有科技助推,才能形成规模,只有形成规模,才能产生好的效益。靠农民自发地发展,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当前农民群众的素质决定了发展重点产业必须由政府采取措施强力助推。各级干部必须认清这一点,自觉克服片面认识,把组织和带领群众打建日光温室、发展葡萄产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3、发展日光温室和葡萄产业,是我县农业和农产品抢占市场的现实需要。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抢抓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机遇,抓紧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以求在市场上形成“先声夺人”的品牌效应。我们周边的武威、敦煌、新疆等地已经在这方面先行了一步,玉门市、肃州区也在这方面全力以赴地做工作。周边地区的日光温室产业和葡萄产业在我们之前已经发展起来了,已经在广大消费者心中初步形成品牌效应。我们发展这些产业的难度已经加大了,如果我们再不发展,等以后想发展的时候,根本无法自主地开拓市场。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引导广大农民深刻认识这一道理,积极行动起来艰苦创业,掀起一场发展日光温室和葡萄产业的新高潮。使我县的日光温室产和葡萄产业赶上周边地区发展的步伐,从而形成市场优势,占领酒嘉地区和两大部队基地的部分市场。

查看全文

在全国葡萄酒培训师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这次由中粮烟台葡萄酒有限公司联合酿酒工业协会和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举办的中国首届葡萄酒培训师高级进修班,是我国葡萄酒界的一件大事,是葡萄及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葡萄酒界技术水平、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速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手段。在此,我代表蓬莱市委、市政府,对此次葡萄酒培训师高级进修班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和江南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参加进修班的各位领导、嘉宾、同学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蓬莱市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总面积1123.1平方公里,45万人口,海岸线长60公里。

蓬莱是著名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蓬莱阁,有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水军基地━━蓬莱水城,有民族英雄戚继光表功祠和戚氏牌坊,有亚洲最大的蓬莱海洋极地世界。蓬莱有“海市蜃楼”奇观和“八仙过海”美传,有山海自然风光和百里黄金海岸,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

蓬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蓬莱港旧称登州港,唐代时就与泉州、扬州和交州(即宁波)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港,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就由此登陆到西安,近代又成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之一。目前已开通至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线。

蓬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蓬莱一名源于2138年前的汉武帝时代,从唐贞观年间至民国初期,蓬莱一直是胶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文物古迹众多。

查看全文

葡萄酒局工作计划

2013年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为主攻方向,筑牢“特色葡园”一个基础,做好“酒庄集群、项目建设”两个拓展,抓好“品牌打造、营销宣传、对外交流”三项重点,突出高端化、品牌化,提升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着力打造代表中国葡萄酒水平的优质产区和葡萄酒休闲度假高端区域,推动整个产业在更高层次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税收3.6亿元,同比增长12.5%。主要工作如下:

一、以特色葡园为基础,开辟产业差异化发展之路

1、启动酿酒葡萄适栽品种选育工作。依托与意大利农业研究院及大学合作建立的葡萄苗木观察圃以及与法国合作建立的苗木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同时,结合我市现有的、表现良好的品种,选育代表产区特色的酿酒葡萄品种,实施以葡萄品种创新驱动产区发展的战略。

2、推广优质酿酒葡萄种植户保险补贴。会同财政、保险公司、气象局等相关部门,明确责任,职责分工,确定保险条款及切实可行的运作方式,对全市投保的企业及散户情况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为投保意向的企业及散户办理相关手续,确保葡萄保险工作顺利进行。随时关注天气,为企业及种植户提供极端天气预报,协助办理理赔手续,尽量减少损失。

3、推进葡萄园分级管理。我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正处于进一步提升阶段,亟需与世界接轨,建立一个适应新形势的分级管理规定,最终形成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计划参照勃艮第葡萄园的分级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从葡萄品种、土壤条件、葡萄产量、修剪方式、施肥灌溉、葡萄酒生产工艺、储存方式和瓶型商标等入手,探讨产区葡萄园分级管理规定。这个规定的出台必将对中国葡萄酒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调整葡萄种植扶持政策,向树龄长、葡萄生长良好的企业自有标准化基地倾斜。通过对已建成的自有标准化基地进行备案,掌握全市已建成基地整体情况;按照《市酿酒葡萄种植技术标准》,从面积保全性、葡萄生长状况、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对符合标准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