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08:13: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普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区科普教育思考
据中国科协最近的数据显示:**年我国公众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而美国早在**年的数据为6.9%,与之相差5.5个百分点。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优秀人才的重要作用,这些都要以全民的科学素养提高为基础。科普教育是公众科学素养提高的一个主要途径,科普教育应植根于社区,走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路子,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科普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
中国科协副主席张玉台在中国科学家论坛上所做的《公民科学素质与中国现代化》报告中指出:公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素质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持的。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我们要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邪教及其他伪科学、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问题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对民众,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为我们认识已知世界提供着越来越多的新鲜知识,同时也在揭示着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深邃的未知世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知识特别是最新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揭穿形形色色假科学的伪装。
我们现在所谈论的科普教育已不仅仅是依赖于学校,局限于某一些人群,如: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以及科学辅助人员,而是要形成一个沟通学校与社会的科普体系,一个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科普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科教因素,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使科普教育社会化;另一方面,在发展学校科普教育的同时,将学校教育延伸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使社会科普化。
实现这一目标只有走科普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这条路。社区教育的终身性、开放性、多样性,决定了它可以把科教和社会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培养公民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进一步满足现代化社会和社区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艺术普教论文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如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实施“艺术普及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如何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示出高等教育的艺术普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对高等教育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普及教育
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作为素质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一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教育并非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技法训练或纯抽象的艺术理论学习,是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到现代化今天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艺术形式,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人性中最深层面的意识紧密联系,艺术能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能给人以精神慰藉,艺术也保证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得以心灵的沟通,艺术还能够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所以说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不健全的,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在这里,我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谈谈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思考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将艺术普及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高等教育的艺术普教论文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如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实施“艺术普及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如何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示出高等教育的艺术普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对高等教育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普及教育
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作为素质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一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教育并非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技法训练或纯抽象的艺术理论学习,是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到现代化今天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艺术形式,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人性中最深层面的意识紧密联系,艺术能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能给人以精神慰藉,艺术也保证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得以心灵的沟通,艺术还能够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所以说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不健全的,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在这里,我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谈谈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思考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将艺术普及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普教中心女教师“三八节”演讲稿
普教中心女教师“三八节”演讲稿
洒向学生都是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女同胞:
大家好!
首先请让我代表普教中心全体女职工向各位女同胞道一声:节日好!作为普教中心的一名女教师,我感到很自豪,我们与男同胞一起并肩耕耘,挥洒汗水,收获成功,为有色教育的辉煌,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洒向学生都是爱》
社区科普教育宣传年度计划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这是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任务。今年,我们以认真贯彻落实并进一步加强党对科普工作领导的意见为动力,在街道科普协会的正确下,积极做好科普宣传活动,努力营造社区良好的科普氛围,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广大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制订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十七大精神溶入到社区科普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社区科普工作,努力增强新时期拉普工作的自觉性的责任感,深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的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工作作风,使科学知识的普及率得到加强,科普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成立科普领导小组,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利用辖区单位的资源优质,成立了老年合唱队等几个业余文化团队,使科普意识渗透每家每户。同时,充分挖掘辖区内人才资源,将热心于社区科普工作的人员,聚集到社区科普人才资源库上来。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人被吸收。此外,我们还根据社区的自身特点,实施科普工作信息化战略,在社区开通博客,在网上对居民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推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联”机制,即科普教育联抓、科普活动联搞、科普设施联建、科普基地联办;定时定期传播科学知识。
二、以科技周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公众的参与是科普宣传的主体,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每月举办科普讲座、科普活动,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心态。在5月份,我们将开展大型科普活动,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此次活动,并邀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为居民服务。我们还与共建单位联手,以文艺演出、盆景展览、手工制作、宣传画板展等形式,把科技周活动推向高潮。另外,我们还利用青少年节假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带领他们接近自然、拥抱自然,激发他们对科技,对自然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这样既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创造未来的自信心。
科普教育活动工作汇报
县第一高级中学建校于1942年,至今已有67年的历史。目前共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余人,在岗教职工17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58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5500平方米,拥有教室43间,理化生实验室9间,微机室3间,多媒体教室44间,各种功能教室9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高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高中生电子制作竞赛团体第二名”“宜昌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节先进单位”等称号,2008年12月,通过了省级示范高中评估,即将跨入省级示范高中行列。
为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要,实践“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的学校德育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素质,我校确立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普思想、积极开展科普活动、认真探索科普教育之路,通过各种科普实践活动扎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经过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科普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把科普工作纳入学校重要工作
学校把科普工作作为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武装骨干,健全组织,使科普工作在学校蓬勃开展。
1、加强领导,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学校始终把科普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宋仕军亲自任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由分管副校长张敏直接负责科普工作的日常事务。在明确了科普创建的目标之后,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板报、主题班会、教职工例会等阵地,大造舆论宣传的声势。
2、武装骨干,注重选拔和培养科技辅导员。只有具有高水平的科技辅导员,才能带动科校的科普工作。我校基于这种认识,积极组建科技辅导员队伍,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科技进修和培训,学习其他学校的实践经验,增强科普育人本领,培养了一批科普教育骨干担任科技辅导员。他们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和第二课程,围绕科普目标,针对本学科实际情况,开发科普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科普方案,加强学科科普知识的渗透。如杜庆联老师通过培训,已成为我校十大名师之一,在省市电子制作竞赛中也有了一定影响。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服务科普教育分析
概要:青少年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群体,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关系着未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国家科技创新水平。高校作为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工作形式单一、缺少支持投入等方面的问题。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对标青少年科普教育需求,具有资源场地、人才和成果等方面的优势。高校通过加强工作融合、开放场地资源、利用现有成果、完善激励机制,推动科普工作的体系化制度化建设,提升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青少年;科普教育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将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建设和科普教育作为重点工程,着力推动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整体提升。总体来看,青少年科普教育具有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连接大学教育等作用,而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社会功能,因此高校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竞赛体系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模式,以科学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聚焦科技前沿、引领创新思维、启发创新兴趣、开展创新实践,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内在共同点。如何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势,让创新创业福利延展到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域,是高校科普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高校参与青少年科普工作的现状
1.1高校对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根据现有工作体系,高校科普工作主要由高校科协牵头开展,但由于各高校科协工作定位和重点方向不同,加之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有限,目前缺少开展科普工作的专职人员和相关科普工作制度,高校科普工作不同程度上存在虚化现象[2]。在学校层面,一定程度上缺少对科普工作的整体性规划,科协与校内其他部门的工作联动不足,缺少对具备科普条件的场地和人员的系统谋划和使用,没有形成工作合力。而在基层教师和学生层面,没有建立起广泛的科普意识和工作积淀,师生普遍将科普工作视为临时性、非必要的任务,而非需要系统性思考和积累的工作,这与高校普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有关。近年来,高校逐渐重视高考招生宣传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家名师走进高中课堂开展学校宣传和科学讲座,但由于开展时间较短、目标群体集中,与科普教育的预期效果还有很大差距,高校各类科普资源也很难与中小学建立起各种长期固定的联动方式,无法形成“前浪带后浪”共同发展的工作体系。1.2高校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形式较为单一。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科普教育,高校以组织或承担寒暑期夏令营等短期校园参观体验活动为主,走进中小学校园的活动较少。这其中以中国科协组织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最为成功,活动每年组织1万余名高中生到50余所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科学体验活动,至今已连续组织九年[3]。同时,高校师生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仍以讲座、报告会、发表文章等传统形式为主,出版科普图书和影视作品,组织科普演出等新形式较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应用自媒体开展信息化科普教育成为当前工作短板之一。作为科普工作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科普队伍目前仍然以学生志愿者为核心,对具备专业领域知识的师生吸纳较少,固定文字内容的讲解,虽然能够形成不错的现场效果,但缺少对于核心技术的熟练掌握,无法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1.3高校缺少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投入和支持。高校师生从事科普工作,一般不算工作量,其投入的科普工作时间和成果很难被认定为科研或实践成果,学校也很少对科普成绩突出的集体或个人给予表彰,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主动开展科普工作的意愿。青少年科普教育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都很大,包括专业领域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等,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遇到工作任务时,高校师生临时兼职开展科普工作的现象比较明显。科普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以保障活动组织、人员吸纳、创新实践等环节的顺利进行,但高校科协或相关负责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部门,很难获取固定的专项经费资助,这成为了限制高校进一步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因素[4]。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义务教育阶段普教与职教论文
职业的是与一定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按照国外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将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化阶段之后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对于21世纪初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不无借鉴作用。
一、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1.制定颁布配套的法规以美国为例,从191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最终形成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到1994年的《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近80年的时间由政府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案)达数10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
2.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1965年,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0%。新西兰大约70%的职教经费来自政府。二是通过政府促使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即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按一上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3.实行并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国家干预职业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新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澳大利亚从90年代开始逐步对各行业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标准,颁发统一的资格证书。英国1986年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创设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文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几乎覆盖了英国所有的职业领域,在英国境内都得到承认。1992年又实施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该资格既可作为就业的依据,又可作为升大学的依据,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更具灵活性。在法国,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学制和专业不同,法国大学以下有五种证书: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准备上大学)。
4.实行普职分流英国的义务教育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实行普教与职教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分别为42%和58%。法国的义务教育也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普教职教是在16~19岁这4年逐年分流.重点是在16岁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比例分别为47%和53%。
二、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上述国家和地区,除国家举办职业教育外,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在西德,许多大型企业把执行职业教育法作为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的义务,企业提供的职教经费达155亿马克,是各级政府支付额的7倍多。日本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有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训练。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冬长夏短,学生不能在漫长的冬季进行农田作业,在短暂的夏季为了抓紧农田作业,就不安排课堂教学,而采用季节制;农村职业中学以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年为对象,利用2~3个冬季,每季有4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为便于农民子弟就近上学,这些学校的位置都距家近,学校规模小但分布广。
教育局普教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9年上半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基础教育处和我局的工作要点,以均衡发展、创新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为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着力建设磐石教育强市这个目标,力求在“抓管理、提质量、保安全、促发展”这四大工作重点上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均衡发展。
上半年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我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积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全面落实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学校规范化建设。我们要求各学校从本学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强项,不断提炼与升华,各方面管理做到“严、细、实”。狠抓制度管理,体现一个“严”字;强化过程管理,落实一个“细”字;立足实际成效,突出一个“实”字。通过“严、细、实”的管理机制的建立,扎实有效地提高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把学校办成特色学校和品牌学校。年底,我们将在全市中小学评选出14所教学管理先进校。
2、改革了招生制度。从去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取消择校生。从今年开始重点高中招生实行指标生制度。2009年、2010年指标生占正式生的比例为30%,11年将扩大到50%,这一政策有效控制了跨学区入学。务工人员子女在居住地所在学区入学,与学区内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磐石户口的享受指标生待遇。
3、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水平。从狠抓《吉林市中小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的贯彻落实入手,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通过调研、视导、督查、评估等方式,加强学校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今年3月份,为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学校领导的业务水平,我们分小学、初中、高中召开了教学管理工作专项会议,总结回顾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经验教训,明确下一步具体的整改措施,切实加大了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工作力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导各学校紧紧围绕课堂抓业务、教学抓管理、学科抓突破、品牌促发展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走抓常规管理,树品牌效应,促质量提高的内涵发展之路。小学基础年级教学质量通过对五年级进行期末抽测进行评价;小学毕业年级教学质量将通过初中分班统一考试进行评价;初中基础年级期末考试全市统一组织异地监考。
普教系统人事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一、传达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座谈会和全省教育系统人事科长会议的精神
3月14日,陈副局长和我参加了人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座谈会后我还参加了3月15日全省教育系统人事科会议。两个仁义都在中山市如开。在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上,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文传道作了题为《总结经验扎实工作努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讲话,他讲了四点意见:一是回顾了我省近年来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情况。认为“十五”期间,特别是自2003年全省中小学编制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以来,许多市、县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我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稳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在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校长任用制改革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例如,在推行教职工聘用制方面,做到科学设置岗位,推行竞争上岗,实行合同管理,注意安排好落聘人员等等。又如一些地方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把用人制度改革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地拉开教职工的分配档次,建立与聘用制相适应的、具有激励作用的教师工资分配制度等等。二是要求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要求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大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他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打好一个基础、抓住一个核心,把握三个环节,完善一个制度,争取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实现聘用制度的正常化、规范化。打好一个基础,就是加强编制管理,打好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抓信一个核心,就是以实行聘任制为核心,创新用人制度;把握三个环节,就是把握好人员“进”“管”“出”三个环节;建立一个机制,就是要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一个制度,就是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四是要积极主动,扎实工作,确保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稳妥推进。
在座谈会上,中山,广州、江门、深圳市盐田区和清远市等市区教育局介绍了人事改革的经验。
在3月15日的全省教育系统人事科长会议上,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杨开乔作了讲话。他回顾了“十一五”教育人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我省“十一五”期间教育人事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强师兴校”工程,建设一支数量、质量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二是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三是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活动力的用人机制。
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人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人事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人事工作会议和市普教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钢要》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强师兴教”工程,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全面提高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为提升我市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