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05:25: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坡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坡地资源现状与改造论文
摘要从西吉县实际出发,围绕坡地资源更新改造,提出造林种草、机修梯田、打坝修谷坊、打窖打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综合保障等6项建设措施,以达到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坡地资源;现状;改造措施;宁夏西吉
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宁夏南部山区,位于大陆性气候边缘区域,属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年降雨量350~500mm,6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7—9月。全县总土地面积3143.85km2。2009年,全县辖19个乡(镇),人口48.8万人。
1坡地资源现状
明、清时代,西吉县坡地植被茂密。民国后期开始,毁林、开荒种地现象突出,坡地植被破坏严重。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且物质能量投入少,生产技术水平低,土地用养不当,广种薄收,产品单一。自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建设工程以来,坡地植被虽有较快恢复,但水土流失未能在大面积区域得到控制,坡地植被破坏现象依然存在。坡地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在不断加剧对坡地植被的破坏,二者恶性循环,使坡地资源匮乏,生活环境恶劣,农田肥力锐减,粮油产量低,农民生活困难。目前,西吉县境内山大沟深,沟壑密度为560m/km2,植被覆盖率15%,土壤平均侵蚀模数4200t/km2,有黄土丘陵、土石山地和河谷川台3种地貌类型,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82.3%、12.1%和5.6%。坡地面积28.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其中,农、林、牧利用面积分别占坡地面积的47.9%、29.9%和14.8%,其他坡地面积占7.4%。西吉县坡地资源包括坡耕地,梁、峁、沟台荒草疏林地以及沟壑等难利用地,主要由自然环境和农业环境组成。全县人口多,对坡地资源压力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荒坡地植物群落低矮、单纯,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再生能力弱。境内矿物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县。
由于坡地比例大,对西吉县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水平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依据科学技术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全面系统地对坡地资源进行更新改造,加速坡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西吉县扶贫大业的成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干旱石质坡地火炬栽植论文
【摘要】2006~2008年春季,我们在干旱石质坡地上进行了火炬栽植实验,结果表明:火炬是绿化干旱石质坡地比较理想的树种,成本低,保存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火炬;干旱石质;栽植
1实验条件
实验地点为安阳县都里乡南阳城村菜地交西岭。该区年平均气温13℃,年均日照数为2526h,全年大于10℃的积温为4563℃,无霜期一般为200d左右,平均降水量606.1mm。区域内土壤瘠薄,岩石裸露,灌木稀疏,主要生长野皂角、荆条灌木,白草、竹叶草植被,灌木覆盖度在15%以下。
2实验方法
2.1栽植材料栽植树种为火炬,地径0.6~1.2(cm),苗高40~70(cm),截干高15~25(㎝);地膜40×40×40(cm)的塑料薄膜。
探究坡地建筑结构设计
摘要: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在一些高地和丘陵比较多的区域对地形建造建筑物,存在很多的限制和影响,其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坡地建筑结构设计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坡地建筑结构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坡地建筑结构设计、坡地建筑结构设计应用实例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坡地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坡地建筑,简单来说便是在地势比较高,表面有很大起伏的地势当中建造建筑物,这样的地形对建造设计的各项工作都会带来限制和影响,但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和创意空间。与地形和地貌进行结合的建筑,不但可以对建筑当中的各项功能需求进行满足,还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结合,非常符合生态建筑和绿色环保建筑的特征。从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坡地当中建造建筑物,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支付的资金会更多一些。因此,本文针对坡地建筑结构设计做出了如下分析。
1坡地建筑结构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1.1遵循当地的地形特征
在对坡地建筑物基础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先明确地形对建筑物可能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出之后可能会带来的威胁,以便能够设计出来的建筑物能够更加合理,为之后的各项施工工作打好基础。
某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解决用地紧张的和储备土地的不足,许多建筑开始向山区坡地地带发展,充分利用尚未开发的山坡地。与相对平坦的地下结构相比,因坡地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变化也较大,季节性雨水使得水位发生变动,勘察资料提供的抗浮水位与实际水位相差甚远,为工程设计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对某坡地学校教学楼项目进行坡地地下室抗浮设计相关说明,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的确定,抗浮措施的选择及相关抗浮设计。
关键词:地建筑;地下水位;抗浮设计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蚌埠市新城试验学校教育集团虎山校区综合楼项目,项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规划路与货场五路交汇处东南侧,虎山路东路以西。总用地面积约5.5万平,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其中综合楼为四层,右侧半幅带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重点设防类,设防烈度为7度(0.1g),抗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作用按照7度(0.15g)进行设计,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二类),抗震等级按照8度确定。建筑抗浮工程设计等级为乙级,抗浮稳定安全系数为1.05。拟建场地地势开阔,稍有起伏,最大高差为7.24m,地下水较为充沛,由地勘报告可知,抗浮水位取室外地面以下1m,由于存在较大高差,抗浮设计需考虑选择较为合适的抗浮水位及抗浮设计方案,既要保证结构安全,又要考虑节省材料。建筑剖面图见图1。
2抗浮水位的确定
对于地下室抗浮设计首先应确定抗浮水位,当抗浮水位确定以后,可以通过地下室基础的底部高度确定水头高度,水头高度确定后方可进行浮力作用的计算,本项目属于坡地建筑,地面标高随坡地变化较大,抗浮水位对设计影响较大,因此应综合考虑抗浮水位。
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座谈会发言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当真进修《关于做好操作场地山坡地填补耕地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制订贯彻的工作方案和法子;出力抓好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迅速开展操作场地山坡地填补耕地工作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按照省厅和市政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市召开了全市河山资本局长座谈会,进修体味精神本色,研究工作方案、法子、出力抓好土地开发清算项目,培植现代尺度农田、积极承担并实施省级易地开发项目工作、积极试探社会投资填补耕地新思绪、自动出击,与珠三角发家地域合作开发填补耕地、科学拟定操作场地山坡地填补耕地的工作方针、科学拟定操作场地山坡地填补耕地的专项规划、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操作场地山坡地填补耕地工作顺遂推进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战胜“两难”走向“双赢”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年夜一次会议时代加入广东代表团的《政府工作陈述》审议时,寄语广东在节约集约用处所面要做出新的成就、堆集新的经验,使广东真正成为经济发家、生态美妙的省份,成为节约集约操作土地的示范省。温总理的殷切等候,使我们倍受鼓舞和敦促,我市按照温总理的指示精神,深切进修体味,连系××现实,
研究方案,制订法子,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当真进修《关于做好操作场地山坡地填补耕地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制订贯彻的工作方案和法子
按照省厅和市政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市召开了全市河山资本局长座谈会,进修体味精神本色,研究工作方案、法子,拟定了《××市操作场地山坡地填补耕地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增强土地储蓄工作的定见》和《关于增强市辖区征地工作的定见》,鼎力清理措置闲置土地,还拟定了我市三年操作场地山坡地填补耕地工作打算、工作方针,拟定召开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会议。在加速构建保障科学成长新机制的实践中,我们必需解放思惟、判定抉择信念、明晰标的目的、勇于和长于实践,战胜“两难”,实现保障成长与呵护资本的“双赢”。
二、出力抓好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林业坡地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1林业坡地经济发展现状
全市现有核桃林10万亩,核桃栽植5年后有收入,8年后进入盛产期,亩收益在5000元左右,收益期长达50年以上。核桃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国内外消费需求高,市场前景广阔,群众经营种植的积极性很高。以核桃、花椒为主的林业种植采摘经济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全市具有发展林业坡地经济的巨大潜力。2012年底,为促进山区发展、农民增收,林州市采取全面推进、突出亮点的原则,注重培育和宣传典型,用典型带动坡地经济的发展,林业坡地经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2014年,全市林业坡地经济规划栽植核桃36200亩,花椒990亩,其它经济林960亩。
2主要发展模式
2.1大户承包模式
即由有实力的个人或法人承包村组等集体林地发展经济林。典型代表:怡心生态园是由在城郊乡蒿园村集体荒山建成的高标准生态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余万元,栽植陕核5号等品种核桃200亩。万泉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高标准栽植核桃等经济林1000亩。
2.2合作社模式
坡地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措施研究论文
摘要从县实际出发,围绕坡地资源更新改造,提出造林种草、机修梯田、打坝修谷坊、打窖打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综合保障等6项建设措施,以达到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坡地资源;现状;改造措施;宁夏
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宁夏南部山区,位于大陆性气候边缘区域,属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年降雨量350~500mm,6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7—9月。全县总土地面积3143.85km2。2009年,全县辖19个乡(镇),人口48.8万人。
1坡地资源现状
明、清时代,县坡地植被茂密。民国后期开始,毁林、开荒种地现象突出,坡地植被破坏严重。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且物质能量投入少,生产技术水平低,土地用养不当,广种薄收,产品单一。自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建设工程以来,坡地植被虽有较快恢复,但水土流失未能在大面积区域得到控制,坡地植被破坏现象依然存在。坡地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在不断加剧对坡地植被的破坏,二者恶性循环,使坡地资源匮乏,生活环境恶劣,农田肥力锐减,粮油产量低,农民生活困难。目前,县境内山大沟深,沟壑密度为560m/km2,植被覆盖率15%,土壤平均侵蚀模数4200t/km2,有黄土丘陵、土石山地和河谷川台3种地貌类型,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82.3%、12.1%和5.6%。坡地面积28.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其中,农、林、牧利用面积分别占坡地面积的47.9%、29.9%和14.8%,其他坡地面积占7.4%。县坡地资源包括坡耕地,梁、峁、沟台荒草疏林地以及沟壑等难利用地,主要由自然环境和农业环境组成。全县人口多,对坡地资源压力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荒坡地植物群落低矮、单纯,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再生能力弱。境内矿物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县。
由于坡地比例大,对县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水平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依据科学技术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全面系统地对坡地资源进行更新改造,加速坡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县扶贫大业的成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微坡地形设计在园林景观的应用
在城市中高层居住小区日益增多,而绿地却常常被压缩,如何利用有效的绿化空间去打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使居住小区的园林环境增加景深、韵味,展现出小中见大,富有层次感,增加艺术性,提高利用率,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1微坡地形在居住小区中的作用
1.1增加空间感,营造视角意境美。微坡地形高低起伏的形态变化,增强了园林景观空间的层次感。微坡地形的利用,通过对人们视觉上的感触形成了一个个连续开放———闭合且不断变化的动态变化,增强了景观的空间感。3、4、5组地形的组合在层次上前后掩映,地形高点在地坪面上1.3~1.7m,自然式植物配置后,有效地通过视角的阻隔,形成了步移景异的效果。第6组地形遮住的是一个自行车棚,地形上面以自然形式种植不同花期不同的花灌木,使车棚形成了一个隐蔽空间,让人产生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1、2、3、4组地形的中心围合一圆形广场,形成一个相对开敞的空间,但视线又不能一览无余,沿着地形的开合,有循景深进行探索的吸引,达到了“小中见大”的设计理念。1.2增加种植土厚度,扩大绿地面积。现在大部分高层住宅小区,都建设有地下车库,地面上的绿地建在车库之上,土层厚度通常在2m以内,由于底部架空,形成类似花盆效应,乔木类不易成活。图中所示居住小区土层厚度仅有1.2m,通过堆筑微坡地形增加了土层厚度,为乔木增加了生存的空间,形成植物的多层次景观。同时,由于地形上形成多个坡面,相应的扩大了地被的面积,增加了绿量。1.3丰富植物群落,营造园林景观美微坡地形的堆筑,营造了类似大自然的地形地貌,由于光照的强弱变化形成了阳坡、阴坡、半阳坡,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合理的种植配置,满足了多种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条件,形成了自然和谐的植物群落,增加了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层次美,提升了人与景观相处的情趣。
2居住小区营造微坡地形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2.1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居住小区微坡地形的堆筑,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地贴近自然,体会到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地形与地形之间不是空洞的组合,空间上应有相互的融入和连续。绿化面积大时,可营造绵延起伏开阔的视野;面积小时,应利用地形的波动,产生错落有致的韵律。要给人回归自然的意境。应综合考虑楼间距的影响,避免出现在楼间距小的情况下,堆筑较高的地形,形成闭塞的感觉。2.2整体布局合理。居住小区微坡地形的营造首先要考虑车库顶层的承重问题,根据景观绿化的面积大小,景观设计构思综合考量,不能简单地照搬或模仿。图示小区绿化用地主要集中在楼间,微坡地形在设计上满足了居住小区景观绿化构图方面的要求,在空间上结合植物的配置划分了由开阔过渡到半郁蔽再到隐蔽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布局都充分考虑了广场、园路、小品的布置,动静有致,游玩时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2.3整体美观艺术微坡地形的设计应具有整体性和延续性,线条起伏流畅,开合有度,高低错落,避免人工雕凿痕迹,体现出自然风貌美。本小区微坡地形的设计模仿山地的自然地形,占地有宽有窄,高低起伏,有脊有谷有鞍,坡面有急有缓,汇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
3居住小区微坡地形的施工技术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设计研究
摘要:滑坡主要是针对斜坡中的土体、岩石等来说的,在河水的冲刷、浸泡以及地震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得一些软弱面、软弱带等顺坡下滑的自然现象。当滑坡出现后,很容易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产生威胁。我国属于多山国家,当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后,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损失。因此要做好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理设计。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治理设计
在人类的不断运动下,滑坡地质灾害发生频繁,而对于滑坡来讲,又受到地质规律的控制,属于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因此做好滑坡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工作对保障人民经济财产安全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在找出治理措施的基础上提高治理效果。
1滑坡地质灾害出现的原因
滑坡地质灾害出现后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从造成滑坡地质灾害的原因来讲主要分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在自然因素中以降雨、地震等为主,当山体上部所具备的抗风能力相对较低时,很容易造成组织结构出现分散等问题,而在雨水等的冲击下,使得岩土性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终也就是出现了滑坡地质灾害。而在人为因素中则包含了工程修建、挖矿等,使得山体岩石发生松动,引发滑坡灾害。在某一区域中因地壳运动影响,或是工程类活动不断增加,如砍伐树木等使得土壤保水能力下降,从而引发水土流失等问题。或是在雨季时因降雨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滑坡灾害更容易出现。另外,受到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私自进入到山体中进行开垦或是采石等,使得山体内部地表水的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最终也就促使滑坡灾害的出现[1]。
2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措施
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摘要:文章以贵州某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分析,该斜坡局部已出现裂缝和崩塌,属浅层覆盖层滑坡,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采取“钢管桩+抗滑桩+挡土墙+截排水沟”的工程治理方案进行地质灾害治理,以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不稳定斜坡;成因分析;治理方案
工程区位于贵州省印江县,交通较便利。据调查访问,该不稳定斜坡最初发生变形于2011年,斜坡上部为已建乡村公路,该公路局部出现沉降后于2014年进行整修,变形点位于斜坡中部公路坎下,多户村民房屋出现裂缝。该不稳定斜坡区为中低山侵蚀剥蚀地貌,发育于斜坡中上部,坡脚海拔约822.69m,坡顶海拔约890.42m,高差约67m,斜坡整体坡度约18°~35°,第四系覆盖层较薄,约0.3~1.3m,局部陡坎处可见基岩出露,工程区四周均为斜坡地形,斜坡地形较陡,第四系覆盖层较薄,植被发育多为林地。工程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6.8℃,年平均降水量1100mm,工程区周边未见地表水体发育。
1不稳定斜坡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1.1斜坡区地质概况
工程区出露地层由新至老为第四系(Q)、志留系中上统韩家店群(S2-3hn)泥岩。第四系(Q)主要黄褐色粉质粘土夹碎石,呈可塑、稍湿状,其中碎石含量约10%~20%,粒径0.1~1.5cm,碎石主要为强风化泥岩。韩家店群(S2-3hn)为灰绿色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出露岩体风化较强烈,其中强风化岩体为软质岩,岩层产状290°∠28°。发育2组优势裂隙,L1:108°∠68°,长度约为3~5m,节理缝宽0.5cm,密度为2~3条/m;L2:182°∠82°,长度约为2~3m,节理缝宽0.5~1cm,密度为2~3条/m。工程区未见断裂构造发育,相应地震烈度为Ⅵ度,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及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韩家店群泥岩风化带体中,含水性弱,微新岩体透水性弱,可视为隔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