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04:39: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脾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脾胃学说分析论文

【关键词】脾胃学说;升降学说

脾胃学说与升降学说均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学习、研究这2种学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内容及其形成发展过程有很多重叠和交叉之处,如果把它们汇成两条线,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而是时有交点甚至紧紧缠绕在一起,是不可分的。简而言之,升降之中见脾胃,脾胃之中寓升降。

1内容上的交叉

脾胃学说的核心内容———脾胃为人体元气之本,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主水谷精微之运化,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等,无一不与升降密切相关。气机升降可以说是升降学说的灵魂内容,在升降还未引入医学之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就把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变化归于气之升降,所以升降从一开始指的就是气机的升降。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元气之本,李东垣说:“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1]可见脾胃与气也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那么升降一经引入医学,必定与脾胃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2]这既属升降学说的内容,又属于脾胃学说的内容,既是对水液在人体消化吸收之升降出入的描述,又是对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论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3]开始运用气机升降出入的理论解释与脾胃相关的病理变化。

正因为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所以脾胃为病必打破人体升降之和谐;正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病,气血匮乏则必升降无权;正因为脾胃主水谷精微之运化,所以脾胃病则运化失调,升降无序。由此可知,脾胃病必定影响甚或打破人体升降出入的平衡。同样,升降失调也会导致脾胃病。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发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胃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常,所以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另外,自张元素发现药性升降理论之后,脾胃病的治疗用药又开始受药性升降理论的指导。综上可见,脾胃病的病因、病机、治则、用药与升降亦是联系紧密、密不可分的。总之,升降学说与脾胃学说在内容上大多是杂糅在一起的。

2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交叉

查看全文

脾胃病治疗重点研究论文

摘要】脾胃与肝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脾胃病治疗上常常肝脾胃同治,首先重在调达肝木,调和脾胃。强调调畅气机,注重肝木条达;调治寒热,寒热温凉不可偏性;调和气血,攻伐滋补不可太过;调肝运脾,化痰除湿之根本。

【关键词】脾胃病;调肝达和;调治寒热;调和气血;脾胃调和

脾胃与肝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关系十分密切。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通降,肝主疏泄,寓相火,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协同并相互制约,在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腐熟、运化,乃至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理情况下,脾胃与肝之间的病变又可相互影响。在脾胃病治疗上常常首先通过调达肝木,使脾胃调和而愈。

1调畅气机,注重肝木条达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促进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主升发,“从特性而言,是以喜条达为基础的;从功能而言,则以主疏泄的形式表现出来”[1]。脾与胃互为表里,以膜相连,同居中州,通达上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机的畅达是重要条件。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升胃降对维持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若肝之升发疏泄失常,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太过,肝气过于升发的病理状态。若疏泄太过者,为肝气逆,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临床易出现烦躁易怒,两胁撑胀窜痛,胃脘胀痛,呃逆暖气或恶心呕吐,苔薄或微黄,脉弦等症,所谓“人之五脏,惟肝易动而难静,……肝气一动,即乘脾土,作痛作胀,甚至作泻。又或上犯胃土,气逆作呕,两胁痛胀。”[2]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一为肝的疏泄功能不足,是指肝主升发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障碍,以致气失于疏通畅达,形成气机不畅而郁结的病理变化。肝气疏泄不及者,为肝气郁,木不疏土,则气机壅塞,胃失通降之性,临床上则易出现胸胁胀闷,善太息,情志抑郁,胃脘满闷不舒,纳差食少,苔薄白,脉弦等症,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方用逍遥散(《和剂局方》),均注重调畅气机,使肝木条达,脾胃调和。然疏肝理气之品,辛散耗气,不可过用、久用、重用,尤其是阴虚之人,更伤肝胃之阴。方中白芍、当归之品养肝阴防燥火作用,可辨证加用养阴之品。

2调治寒热,寒热温凉不可偏性

查看全文

脾胃与情志相关性研究论文

【摘要】从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认识,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从生理、病理、治疗三个方面,探析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指出重视二者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脾胃;情志医学;相关性;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多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情志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日益成为中西医学共同探索的新领域。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的生理功能,是机体对外界精神刺激或既往刺激痕迹的一种“应答性反应”[1];而情志病,是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2]。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机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脏腑对情志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脾胃在情志的产生、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深入探讨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现从以下几方面略作回顾、分析与思考。

1脾胃与情志相关的源流

情志医学滥觞于远古时期,资料记载殷墟出土的甲骨约16万余片,其中有一些是关于疾病症状如失眠的描述,这可能是对情志病最早的记载[3]。《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对情志病开始有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它提出了包含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在内的“九气说”,并以五志为代表,运用五行学说把人的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确立了中医学的“五志说”。情志见于中医文献约在明代张景岳《类经》首列“情志九气”,并首提“情志病”病名[4]。

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脾藏意主思。《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本神》亦云:“……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由此可知,《内经》已提出意宅于脾,即脾藏意的理论,且指出了脾与意、思的生理、病理关系。此后,历代医家对此也进一步阐发。如《难经·三十四难》曰:“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耶……脾藏意与智……”。《三因方》谓:“脾主意与思,意者,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即明确提出了脾藏意主思。《类经》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藏意,神志未定,意能通之,故为谏议之官。虑周万事,皆由乎意,故知周出焉。若意有所着,思有所伤,劳倦过度,则脾神散失矣。”脾之所以称为谏议之官,就在于脾藏意,意可虑周万事。

查看全文

胃阴学说完善脾胃藏象认识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文献角度,对脾胃藏象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对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及明清时期有关脾胃藏象的理论和辨治经验,作了整理、归纳。同时阐述了各历史时期医家对脾胃藏象认识的不同观点。

论文关键词:脾胃藏象发展历史

脾胃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是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籍中有关远古医药活动就有许多传说和记载:“上古之世,民食呆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目,燧人氏。”《韩非·子五蠹》说明远古时候,由于食物粗劣和生食,“伤害肠胃”而多腹疾。、

1奠基于秦汉时期一脾胃藏象理论初步形成

1.1古代哲学与文化的渗透对藏象学说的影响从先秦到两汉,是中医学的大发展和奠基时期,是远古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与医药学家的医疗实践相互渗透,影响和结合的过程。

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藏象学说以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等内容五行学说是古代先贤长期直观经验的抽象概括。藏象学说充分利用其合理的部分,对人体进行归类,形成人体内外的统一观,按照同构系统的类比关系,把脏腑、形态、情志与季节、气候、方位、时间相联系。便于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一致性。《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用同构系推演,口病属脾病,lJ玑肉病也从脾论治。脾病可用甘味药,可见五行理论可以有助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藏象第一步是认识脏腑,起子解剖。命名原则是取类比象,即《易·系辞》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查看全文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分析论文

1RRTI的病机为脾胃虚弱,肝脾不和

1.1脾胃虚弱,百病蜂起脾属土,位居中焦气机枢纽,运化水谷,化生精微,滋养五脏,乃万物之母,为后天之本。小儿生理特点之一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指的是肺、脾、肾三脏不足。因小儿生机蓬勃,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脾胃负担重,最常出现脾胃虚弱。明代儿科名家万密斋云:"小儿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脾旺四季不受邪",导师认为脾胃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关键。《脾胃论》曰:"脾胃虚则肺最受病。"肺主表,外邪侵袭,首当其冲。脾肺是母子关系,卫气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卫气的强弱取决于脾运的正常与否。若脾胃虚弱,土不生金,肺卫失养,腠理疏松,稍有风寒即侵入机体,易反复外感。《内外伤辨》亦言:"脾胃一绝,肺气先绝",强调的是脾土对肺金的资生作用。

广州地处岭南,天气炎热,一年中近大半年要使用空调;而小儿贪食冷饮,民间又有服用凉茶的习俗,如此日久必损伤脾胃。同时地湿上蒸,湿热之邪四季皆盛,湿热困脾,脾胃呆滞。岭南人群体质表现为"阳襖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由此可见,脾胃虚弱是广州地区RRTI患儿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1.2土虚木亢,肝脾不和脾属土,肝属木,木乘土虚。RRTI患儿由于脾胃虚弱,土虚则木乘,因此常出现脾虚肝郁,气机不畅,肝火扰动。其次,脾胃功能呆滞,以致酿生痰浊,或食滞内停,或湿浊内生,有形之邪阻碍气机,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再者,RRTI患儿需长期就诊服药,不能正常上学,产生心理负担,加上父母溺爱,喜怒无常,情绪波动,肝郁不疏,郁而化热,肝火内生。故RRTI病位虽不在肝,但也常累及肝[2]。肝主疏泄,保持全身气机通畅,肝气条达,脾升胃降协调,气血充盛,则邪无所依,可见脾胃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若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旺则乘脾,以致脾胃升降失和,因而木亢可加重土虚,以致病机错杂。由此可见RRTI的病位可由脾及肝,脾失健运、肝脾不和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RRTI的病机在本虚基础上易夹滞、夹湿、夹痰、夹热,以致病情复杂,病程迁延。临床上患儿多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自汗盗汗,急躁易怒,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眠差,纳呆,肚腹胀大等土虚木亢表现。

2RRTI的治疗宜标本兼顾,从肝脾论治

本病"正虚"的本质在于"气血未充、形体未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虚弱,顺势扶持是诊治的关键。正如星星之火,稍助风力则可以燃起,反之,不断添加火炭,不但不可燎原,反而可能让火源熄灭。治疗当"标本兼治",着重从"气"字着眼,从肝、脾两脏着手。李宜瑞教授认为,治法可借鉴清代著名岭南儿科医家程康圃"六字说"里的"补脾,平肝"[3]:健脾疏肝,调畅气机。健脾能消滞、祛湿、化痰,疏肝则可调气、清热,如此方能脾胃升降得当,肝木疏泄有度。

查看全文

慢性胃炎实因求治分析论文

【摘要】慢性胃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病而受到重视,现代医学对其发病原因不十分明确,治疗方案亦不成熟,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目前临床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方法进行辨证、治疗,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胃炎;病因;辨证;中医药疗法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改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其起病缓慢,时轻时重,病程较长,临床可见有上腹疼痛、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等症状,而胃窦部是最易发生胃炎的部位。目前在临床较常见的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而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发病的原因尚不明确,而治疗方案亦不成熟,而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成为一种趋势和研究方向。

中医无慢性胃炎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慢性胃炎可分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嘈杂”、“吞酸”、“呕吐”、“痞满”、“呃逆”、“嗳气”等范畴[1]。

慢性胃炎的病因较为复杂,从中医学角度看主要可分为外感六淫、饮食所伤、脾胃虚弱、肝气犯胃等。

1外感六淫

查看全文

深究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和”者。阴阳自和也,阴阳交感既济,谐和为用,通过阴阳恒动、相互消长的自我调节机制而使机体趋于阴平阳秘的最佳稳定状态。反之,破坏了阴阳的动态平衡,引起阴阳失调,脏腑功能运行失常,此即为“不和”;卧不安,又称“不得卧”、“目不瞑”,是早期古人对失眠症状比较贴切的概括性描述。此条文本为阐述足阳明胃气逆致喘而不能安卧之机,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挥,其内容逐渐丰富完善,提出凡因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出现“胃不和”.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之。近年来,笔者就其病机作了一定的研究,现作探讨如下:

1生化乏源,心神失养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神不安,则可出现不得卧的病证。其机理在古文献中早有论述,将不寐的成因归为邪扰和营不足两个方面。邪气之扰,乃因五志过用、火热内郁,或嗜食辛辣、胃肠积热,使胃肠腑气壅实,腑气壅实于下,则清气不能上奉心神,心神失用,导致失眠。营气不足,乃因脾胃生化乏源所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化源充足,则既可充养心神,也可长养心阴,使神有所依。同时,脾胃经与心经相通。“足太阴脉注心中,从心中循手少阴脉行也”。当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其所化生气血才能充盈血脉,使心有所主。正如李东垣所云:“心主荣,夫饮食人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若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阴血不足,心神失其所养,而夜寐不安。可见,无论是邪气所扰,还是营气不足,均使心神扰乱或心神失养,失其藏神功能,而导致“卧不安”。

2升降失职,心神不安

《医学求是》云:“中气为升降之源,脾胃为升降之枢轴”,“中气旺则脾升胃降,四象得以斡旋。”正因为有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作用,通上彻下,斡旋阴阳,才维持了人体的生命活动。胃主通降,“其气亦下行”,其“道”乃通降之道。痰火中阻,中州不畅则胃腑失于和降,气机不能正常升降出入,反致痰火之邪随逆乱之胃气上扰神明,以致心神不安而“不得卧”。素体脾土虚弱.或他脏之病,经久不愈,损及于脾胃,或用药不当,损伤脾胃,均可使脾胃失司,阳明胃脉气机紊乱,不能顺其本来的通道运行,而出现“卧不安”的病症。若饮食积滞,肠胃受伤则运化不力,继而酿生痰湿,壅遏于中,胃气不和,不得正常通降而挟痰湿之邪上冲,扰乱神明,亦生不寐。

3七情内伤,心神不宁

查看全文

李东垣妇科学术思想分析论文

1李东垣妇科学术思想

李东垣对妇人病的独特见解和丰富经验,载于《兰室秘藏》一书。其在妇科学的重要成就,主要为建立了以脾虚气陷、阴火乘土、湿热下注为病机的妇科病证治模式。

1.1主要病机为气虚有火脾胃气虚则脾胃运化功能不足,影响脏腑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则运化失职,影响水谷精微不能充分传输至五脏六腑,致脏腑的生化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不同病因的妇科病证。

妇人月经病及分娩半产亡血,东垣认为多与脾胃虚及阴火有关。治疗大抵以补气升提或补血泻火为主。如对于闭经的形成,东垣指出:二阳之病乃"妇人脾胃久虚,或形嬴,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或病中消,胃热,善食渐瘦,津液不生。夫经者,血脉津液所化,津液既绝,为热所烁,肌肉消瘦,时见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经绝"[3]202;伏瘕乃小肠移热于大肠所致,症见"心包脉洪数躁作时见,大便秘涩,小便虽清不利,而经水闭绝不行"[3]202;胞脉闭乃"……因劳心,心火上行,月事不来"[3]203。简而言之,经闭一因胃热灼津,导致血海干枯;二因包络之火蕴结于冲任而导致血少经涸;三因劳心,心火上行迫肺,心气不得下通而胞脉闭。总之,经闭多由火炼血枯而致。

妇人崩漏,其病理变化总的来说是气虚有火,即《内经》所谓"阴虚阳搏谓之崩"[4]。而阴虚阳搏的病理变化,东垣解释为内伤脾胃,气虚不能摄血,而湿热相火(即阴火)反盛,又迫血为崩为漏。东垣所治崩漏分为5种证型:(1)饮食劳倦,心气不足;(2)肾水阴虚,相火妄行;(3)下焦久脱,寒湿大胜;(4)脾胃虚损,血脱气陷;(5)命门火衰,阴躁阳脱。此5种证型所表现的症状都与脾虚阴火有关,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妇人带下病,亦多与脾胃气虚及阴火有关,临床以湿热下注的方式呈现带下久治不愈。造成湿热下注的主要病机,为脾胃气虚,水湿运化无权,湿邪与阴火交结,下注于下焦肝肾所致。东垣所治带下证,由于气陷日久,阴火多寒化转为寒证,故临床所见带下证多已演变成虚损、虚寒,或为滑脱之证。虚损带下由崩中日久,脾阳下陷引起;虚寒带下由三焦阳气俱虚所致;带下滑脱由脾之阳气陷于下焦,导致子宫寒湿。崩漏和带下病,总以脾胃虚损,中气下陷,相火湿热迫血(或带下)妄行为主要病机。

查看全文

慢乙肝治疗分析论文

1中西结合,病证相参

陈教授循古而不囿于古,参西而本于中,主张借鉴西方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充实与发展中医药学,通常将西方医学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指导临床用药,如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多为湿热之邪较重,治以清热利湿,多选茵陈、虎杖、金钱草、苦参等,常可奏良效。同时,陈师治病提倡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西药并用,各取所长。陈师通常将慢乙肝归属“胁痛”“肝着”“肾着”等范畴,多辨为脾虚湿滞,治拟健脾祛湿,同时根据慢乙肝的病因病理施以降酶、退黄抗病毒等治疗。但是以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为主的两类抗病毒药物疗效有限,均不能完全清除病毒,而且不良反应繁多,这时联用中医中药既可以增加抗病毒疗效,又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导师以拉米夫定联合健脾清化方(炙黄芪、炒白术、苍术、陈皮、黄连、黄芩)治疗慢乙肝患者1年,并以拉米夫定为对照,发现可提高慢乙肝患者HBV-DNA转阴率,同时降低了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

2细探病机,明析病理

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陈师认为,湿邪是慢乙肝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虚是慢乙肝发病的根本原因。虚人感受外来之湿,无力驱邪外出,湿邪由外及内,困阻中焦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既无力运化外来之湿,又无力运化水谷,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内外之湿相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壅结脾胃肝胆。若影响脾胃运纳、升降,则表现为脘腹胀闷、食少无味、厌油欲呕、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苔腻,脉滑数或缓濡;若肝胆受邪,失其疏泄,则表现为胁肋疼痛、易于发怒、心烦口苦、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等。湿性粘滞,缠绵难去,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日久化热,湿热余邪不清成为慢乙肝的主要病理环节。如果在此阶段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湿热之邪会进一步由气传变入血,形成肝脾血瘀,病延日久,肝脾日虚,累及肾脏,终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此乃慢乙肝的发展过程。只有抓住病证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其传变、转归的病理本质,才能指导临床的辨证论治。

3辨治特色

3.1四诊合参,尤重舌象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应该四诊合参,相互配合。陈师在四诊中首重望诊,既察神态、症状、舌象等整体情况,尤重舌象的变化。舌象与脏腑经络的功能状态与气血津液的盈亏、运行有着密切关系,舌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疾病的证型归属和病邪轻重,从而指导辨证施治。陈师临床上观察大部分慢乙肝患者都表现为淡红舌白腻苔,说明体内多湿,乃脾胃湿浊之邪上泛所致,治当健运脾胃,化湿和中。此外,若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者,陈师认为属湿邪轻浅,以脾胃气虚为主,治予补益中焦,多用黄芪、党参、苍白术、茯苓等品;若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者,为脾虚湿盛之征,治予健运脾湿,多倍苍术、茯苓,加薏苡仁;若舌苔白腻欠润舌质较红者,有阴虚津亏之势,治宜化湿与养阴并举,化湿必用苍术、半夏,养阴常选石斛、生地;舌红苔黄者,乃湿滞化热之象,治应轻清化湿,取黄芩、银花;舌苔黄腻者,表明湿热俱盛,治当清热化湿并重,宜茵陈、虎杖。

查看全文

胃痛的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

摘要: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胃脘痛”。中医处方方法学是研究中医选药处方规律的一门学科。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围绕虚、寒、食、郁、湿、瘀六大病理因素,以证候为中心,分析胃痛复杂的病因病机;以法为纲,把握胃痛的治则治法;以方为例,选定胃痛的处方用药。从辨证论治着手,使理法和方药有机结合,为临床治疗胃痛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胃痛;中医处方方法学;病因;病机;治法;基础方;经验

中医处方方法学是研究中医选药处方规律的一门学科。该方法是在方剂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以处方方法为研究对象,从一定数量功用相近的方剂中总结提炼出共性规律。其特点是以证候为中心,剖析病机,据机立法,以方为例,依法遣药。处方方法学上衔诊断,中握立法,下接方药,使理法方药有机地融为一体。对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的疾病,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可以使临床医生遣药组方的思路更加明晰[1]。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胃脘痛”。胃痛属中医学脾胃系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复杂,不拘泥于脾胃系,常与肝相关,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常见疾病。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优势。笔者采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胃痛的证候要素,明确病机,以此选药组方,以便临床医生明辨病因、掌握病机、确立治法、依法立方,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明辨病因,剖析病机

胃痛的病因复杂,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等;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并见食积、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等。胃痛的证型一般分为寒邪客胃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脾胃虚寒证和胃阴不足证等7个证型,但临床中胃痛并非只表现为单一证型,常数证兼夹并现。运用处方方法学,以病因为基础,以证候为中心,明确病机,确立治疗大法,依法处方用药,可使临床医生在治疗胃痛时不局限于个别方剂、药物。临床上胃痛的病因可分为虚、实两大类。正虚主要涉及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中焦虚寒,胃失温养,胃阴不足,润降失司,不荣则痛。邪实主要由寒、食、郁、湿、瘀5个方面相互掺杂,邪实阻滞,气机失畅,不通则痛。1.1虚。正虚主要是脾胃虚弱,无以运化濡养,使胃腑不荣,发为疼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胃阳虚,阳虚则寒,脾胃虚寒无以化生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乏源则无以濡养脾胃,不荣则痛;脾胃阳虚,推动乏力,易生痰湿反困中焦,阻滞气机,不通则痛;胃阴不足,润降失常,胃失滋养,不荣则痛。脾胃虚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胃脘隐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虚缓无力;胃阴不足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似饥,或似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无力。胃痛虚证临床常见证型有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阳虚气滞证、阳虚痰凝证及阳虚血瘀证。1.2寒、食。寒证、食积证常见,其起病多由外内侵袭所致。寒证乃寒邪犯胃,困遏中焦,凝滞气机,气血不畅,无以温养所致。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易困遏阳气。寒凝血脉,气血不荣,不荣则痛,故胃脘部寒冷暴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食积证痛前常有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病史。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食积于胃,停积难化,或胃气虚弱,饮食不慎,停滞难化,导致胃失和降,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不思饮食,矢气及便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这两个证型的主要病机均为外邪侵袭,阻遏气机,导致胃气不降,不通则痛。1.3郁。郁证是关键。胃痛的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脾胃为中焦枢纽,调节中焦气机运行。肝气主疏泄,畅达气机,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情志失调,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不通则痛。《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或攻撑窜动,牵引背胁,遇怫郁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减,胸闷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郁证的主要病机为情志不畅,阻滞气机,不通则痛。1.4湿。湿证是重点。脾为中焦湿土,最易感受湿邪。外湿内侵,或因脾胃素虚,酿生痰湿,导致湿邪困脾,阻遏气机;湿邪困脾,日久化热,湿热相合,共阻气机;或因胃火炽盛,热蒸湿动,导致湿热困脾。湿热蕴结,胃气痞阻,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痛,吐酸嘈杂,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口渴不欲饮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证主要病机为湿热相合,困阻脾胃,阻滞气机,不通则痛。1.5瘀。瘀证需重视。瘀血致病,病证复杂,最易阻滞气机。因气滞、血热、血寒及气虚等原因导致瘀血停胃,既阻滞气机,又影响新血生成,使胃腑失养,引起疼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入夜尤甚,甚或出现黑便或呕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瘀证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既阻滞气机又导致胃腑失养。

2据机立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