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04:11: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批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艺术批评与批评艺术研讨
艺术圈从来不乏奇闻轶事,何况著名艺术家与著名收藏家诉讼公堂的巅峰对决现象;但是,恰在他们寻求公理的同时,也在娱乐着公众而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无异于社会普法的典型案例,而其矛盾的焦点,则是艺术批评的准则和底线。尊重艺术家的创作自由。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家选择什么题材以及材料、技法而从事艺术创作,应当享有宪法规定的充分自由,任何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机构或者个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横加干涉。艺术家的工作室无论豪宅还是斗室,都是艺术家私密的个人空间,既可以横躺竖卧,也可以横涂竖抹,他人是无权干涉的。至于采取“流水线作画”或者其他方法作画,也是艺术家的个人的意愿,艺术家具有充分的理由和自由选择适当的方式作画。即使一部分业内外人士,包括艺术批评家,对艺术家的人品、作品以及创作方法或者运作方式看不惯甚至反感,只要他们的创作和作品与法律、法规及公众利益不相抵触,就应当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的旗帜下,采取宽容、包容、顺其自然的态度,这既是一个法治国家、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条件。
艺术批评无禁区——艺术批评既可以评画,也可以论人。艺术批评家艺术批评与批评艺术文/张新建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研究,评价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学术地位和市场态势;但是,艺术家的人品和创作方法同样不能忽视。北宋蔡京的书法艺术堪称众臣之首,但其又被视为“六贼之首”,故史家仍将其拒于“宋四家”之外。尽管曾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的郑孝胥书法颇有成就,但因国人鄙视其卑躬屈膝的民族败类行为,致其书法不受市场追捧。古人云:人品即画品,尽管有的时候人品与艺品亦有背离。但我们这个产生《正气歌》的民族,当更应重视人品、正气、民族尊严。其次,艺术品进入公共领域,公众有权知人论画。艺术家创作是相当私人的劳动,一旦进入公共空间,无论是友情馈赠、商家购买或者拍卖竞得,与之相关的利害关系人甚至无关的看客,都有权了解艺术家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过程等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自然也包括艺术圈的“八卦”、艺术家的绯闻。以投资为目的的艺术品收藏,特别是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就像证券市场买股票,股民购买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股票未来的增值幅度,艺术家的行为操守、创作得失,包括艺术家的公众形象、媒体和学界评价及其作品进入市场的质量以及数量,都与艺术家作品的市场走向、未来预期息息相关,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直接关系投资者和收藏家的升值空间、增值预期。他们的关心、忧心、不放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投资者和收藏家真金白银购藏艺术家的作品,自然应当享有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充分的知情权,而且与艺术家享有的创作自由权一样重要。艺术批评无禁区——艺术批评既可以就事论事,也可以指名道姓。
艺术家的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也就成了公众人物,由于性格、才能或者人生态度以及道德取向的缘故,有些艺术家为人低调,风格内敛,无疑平添一抹神秘;有些艺术家长袖善舞,在扩大个人社会知名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其作品的市场价值。对于他们的选择,外人自当无可厚非。但是,艺术家之所以成为社会公众人物,享有众多“粉丝”的追捧和神圣的光环,大多得益于大众传播媒体的鼓吹造势。而对于大众传媒的歌颂和赞美,很少有艺术家严词拒绝,甘当无名英雄。因此艺术家也不能要求大众传媒不能刊载指名道姓的批评文章。有些艺术评论家的文章,批评了当下书画界包括流水线作画、批量生产等浮躁现象,问题虽然尖锐,却指向当今中国书画界红火热闹的痼疾,无论国画界还是油画界不仅同时存在,且有的相当严重,极少数江湖成名艺术家不仅流水线作业,甚至雇佣“”涂鸦、“学生”,以应付纷至沓来的艺术家成名作或代表作的市场订单。书画创作贵在原创、独创、唯一,最忌窠臼、雷同、抄袭。如果艺术家的作品重复别人,也重复自己,千张一面,放开闸门,大批量涌入市场,既是对原创艺术的亵渎,也是对投资者、收藏家的损害,未来艺术家的学术地位、市场前景都将因此而大打折扣。任何有良知的艺术家,都应当以对艺术创作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扪心自问,坚决抵制违背艺术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维护艺术创作的崇高和神圣。
艺术批评无禁区——不能强求批评家尽陈善意。中国人厚道,厚道得有点儿中庸,一般不会当众揭短,伤人自尊,即使批评也报着善良的意愿。无怪乎“”浩劫将人折磨得灵魂出窍,美其名曰治病救人。其实,在法治健全的文明国家,对于艺术批评大可不必如此纠结,艺术品既然进入公共领域,无论艺术家是否情愿,都要接受大众的品评、学术的评价及市场的选择;艺术家作为公众人物,也只能接受公众的品头论足,热捧固然欢欣,冷嘲也应入耳,有道是“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话短长。”因此,不必要求批评家的分析研究一定是善意的,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就可成一家之言,文责自负,既可以是善意的,也可以是恶意的。批评家对某些艺术家及其作品、或者某种创作现象不满意,甚至强烈反感,硬性要求其批评必须是善意或温和的,也是强人所难。艺术批评家善意与恶意的底线是法律,也就是说艺术批评不能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公然贬低、损害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否则情节严重的便即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诽谤罪或侮辱罪。当然,法律底线只是冰火两重天的最后分野,艺术批评家除严守法律底线外,还有道德底线,即艺术批评家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当今市场经济环境、官本位氛围及人情世故的缠绕,艺术批评既面临诸多诱惑,也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企图超然物外,独善其身其实很难。但是,艺术批评家应当具有独立人格,至少不应为金钱左右而丧失艺术良知,不为权贵屈服而放弃学术标准,艺术批评家应当始终不渝地维护艺术界的崇高正义,代表艺术界的道德良心。正因为如此,艺术批评家坚持职业操守则尤其难能可贵。
当代艺术批评的困难,还在于艺术现象的纷繁复杂,从后印象派开始,所有新潮的艺术流派,前卫的新兴风格,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同时代权威艺术批评家的猛烈抨击。然而,在他们的反对和嘲笑声中,前卫赢得崇高,新潮成为经典。著名西方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这样的事实使批评家失掉了批评的勇气,转而变成事件编年实录的作者。“于是,任何风格或实验只要被宣布为‘当代的’,就足以使批评家感到有责任去理解和提倡”。其实,中国当代艺术也经历了从全盘否定到全面接受的过程,从前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艺术家,已经成为官员的座上宾、“大款”的追捧客,批评之声已被鲜花和赞美掩盖,某些批评家就事论事批评的现象,也便显得突兀,刺耳,甚至另类。其实,越是在艺术品市场火爆的时候,便越需要艺术批评家冷静犀利;越是在包括主流声音也失语、盲从的时候,便越需要艺术批评家以勇气维护艺术的崇高和正义;正因为如此,艺术批评难能可贵。艺术需要批评,中国需要艺术批评家。
艺术批评与批评艺术研讨
艺术圈从来不乏奇闻轶事,何况著名艺术家与著名收藏家诉讼公堂的巅峰对决现象;但是,恰在他们寻求公理的同时,也在娱乐着公众而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无异于社会普法的典型案例,而其矛盾的焦点,则是艺术批评的准则和底线。尊重艺术家的创作自由。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家选择什么题材以及材料、技法而从事艺术创作,应当享有宪法规定的充分自由,任何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机构或者个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横加干涉。艺术家的工作室无论豪宅还是斗室,都是艺术家私密的个人空间,既可以横躺竖卧,也可以横涂竖抹,他人是无权干涉的。至于采取“流水线作画”或者其他方法作画,也是艺术家的个人的意愿,艺术家具有充分的理由和自由选择适当的方式作画。即使一部分业内外人士,包括艺术批评家,对艺术家的人品、作品以及创作方法或者运作方式看不惯甚至反感,只要他们的创作和作品与法律、法规及公众利益不相抵触,就应当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的旗帜下,采取宽容、包容、顺其自然的态度,这既是一个法治国家、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条件。
艺术批评无禁区——艺术批评既可以评画,也可以论人。艺术批评家艺术批评与批评艺术文/张新建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研究,评价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学术地位和市场态势;但是,艺术家的人品和创作方法同样不能忽视。北宋蔡京的书法艺术堪称众臣之首,但其又被视为“六贼之首”,故史家仍将其拒于“宋四家”之外。尽管曾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的郑孝胥书法颇有成就,但因国人鄙视其卑躬屈膝的民族败类行为,致其书法不受市场追捧。古人云:人品即画品,尽管有的时候人品与艺品亦有背离。但我们这个产生《正气歌》的民族,当更应重视人品、正气、民族尊严。其次,艺术品进入公共领域,公众有权知人论画。艺术家创作是相当私人的劳动,一旦进入公共空间,无论是友情馈赠、商家购买或者拍卖竞得,与之相关的利害关系人甚至无关的看客,都有权了解艺术家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过程等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自然也包括艺术圈的“八卦”、艺术家的绯闻。以投资为目的的艺术品收藏,特别是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就像证券市场买股票,股民购买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股票未来的增值幅度,艺术家的行为操守、创作得失,包括艺术家的公众形象、媒体和学界评价及其作品进入市场的质量以及数量,都与艺术家作品的市场走向、未来预期息息相关,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直接关系投资者和收藏家的升值空间、增值预期。他们的关心、忧心、不放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投资者和收藏家真金白银购藏艺术家的作品,自然应当享有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充分的知情权,而且与艺术家享有的创作自由权一样重要。艺术批评无禁区——艺术批评既可以就事论事,也可以指名道姓。
艺术家的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也就成了公众人物,由于性格、才能或者人生态度以及道德取向的缘故,有些艺术家为人低调,风格内敛,无疑平添一抹神秘;有些艺术家长袖善舞,在扩大个人社会知名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其作品的市场价值。对于他们的选择,外人自当无可厚非。但是,艺术家之所以成为社会公众人物,享有众多“粉丝”的追捧和神圣的光环,大多得益于大众传播媒体的鼓吹造势。而对于大众传媒的歌颂和赞美,很少有艺术家严词拒绝,甘当无名英雄。因此艺术家也不能要求大众传媒不能刊载指名道姓的批评文章。有些艺术评论家的文章,批评了当下书画界包括流水线作画、批量生产等浮躁现象,问题虽然尖锐,却指向当今中国书画界红火热闹的痼疾,无论国画界还是油画界不仅同时存在,且有的相当严重,极少数江湖成名艺术家不仅流水线作业,甚至雇佣“”涂鸦、“学生”,以应付纷至沓来的艺术家成名作或代表作的市场订单。书画创作贵在原创、独创、唯一,最忌窠臼、雷同、抄袭。如果艺术家的作品重复别人,也重复自己,千张一面,放开闸门,大批量涌入市场,既是对原创艺术的亵渎,也是对投资者、收藏家的损害,未来艺术家的学术地位、市场前景都将因此而大打折扣。任何有良知的艺术家,都应当以对艺术创作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扪心自问,坚决抵制违背艺术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维护艺术创作的崇高和神圣。
艺术批评无禁区——不能强求批评家尽陈善意。中国人厚道,厚道得有点儿中庸,一般不会当众揭短,伤人自尊,即使批评也报着善良的意愿。无怪乎“”浩劫将人折磨得灵魂出窍,美其名曰治病救人。其实,在法治健全的文明国家,对于艺术批评大可不必如此纠结,艺术品既然进入公共领域,无论艺术家是否情愿,都要接受大众的品评、学术的评价及市场的选择;艺术家作为公众人物,也只能接受公众的品头论足,热捧固然欢欣,冷嘲也应入耳,有道是“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话短长。”因此,不必要求批评家的分析研究一定是善意的,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就可成一家之言,文责自负,既可以是善意的,也可以是恶意的。批评家对某些艺术家及其作品、或者某种创作现象不满意,甚至强烈反感,硬性要求其批评必须是善意或温和的,也是强人所难。艺术批评家善意与恶意的底线是法律,也就是说艺术批评不能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公然贬低、损害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否则情节严重的便即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诽谤罪或侮辱罪。当然,法律底线只是冰火两重天的最后分野,艺术批评家除严守法律底线外,还有道德底线,即艺术批评家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当今市场经济环境、官本位氛围及人情世故的缠绕,艺术批评既面临诸多诱惑,也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企图超然物外,独善其身其实很难。但是,艺术批评家应当具有独立人格,至少不应为金钱左右而丧失艺术良知,不为权贵屈服而放弃学术标准,艺术批评家应当始终不渝地维护艺术界的崇高正义,代表艺术界的道德良心。正因为如此,艺术批评家坚持职业操守则尤其难能可贵。
当代艺术批评的困难,还在于艺术现象的纷繁复杂,从后印象派开始,所有新潮的艺术流派,前卫的新兴风格,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同时代权威艺术批评家的猛烈抨击。然而,在他们的反对和嘲笑声中,前卫赢得崇高,新潮成为经典。著名西方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这样的事实使批评家失掉了批评的勇气,转而变成事件编年实录的作者。“于是,任何风格或实验只要被宣布为‘当代的’,就足以使批评家感到有责任去理解和提倡”。其实,中国当代艺术也经历了从全盘否定到全面接受的过程,从前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艺术家,已经成为官员的座上宾、“大款”的追捧客,批评之声已被鲜花和赞美掩盖,某些批评家就事论事批评的现象,也便显得突兀,刺耳,甚至另类。其实,越是在艺术品市场火爆的时候,便越需要艺术批评家冷静犀利;越是在包括主流声音也失语、盲从的时候,便越需要艺术批评家以勇气维护艺术的崇高和正义;正因为如此,艺术批评难能可贵。艺术需要批评,中国需要艺术批评家。
“批评”的技巧
尖锐的批评,常常会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抵触,很难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批评方法达到育人的目的?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多年实践,我们认为下列方法是可行的。
一、微笑
用微笑方法去批评学生,实际上是一种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细微的违纪行为或偶尔为之的过错。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或是课后骂人一句,这时教师对他(她)微微一笑,他(她)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
二、提醒
这种方法适用于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弱而导致出现的错误。例如:喜欢帮助人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但往往会在不考虑帮助的内容、方式、目的和性质的是非曲直情况下见“义”勇为,最后导致错误的发生,像替同学做作业、帮伙伴打架等。这时教师不能够毫不留情地予以严厉指责或无情处罚,而应该及时提醒他“这种帮助人解决困难的精神固然可嘉,但这种帮助的内容、方式却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既不利于被帮助者的进步,更不是一种真正的友谊。”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构成错误,并谆谆教导其以后改正,不要重犯。
三、鼓励
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化综述
论文摘要:近年来,文学研究从内部研究转向文化研究的倾向日趋明显,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对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之关系、文化批评的得失两个方面作一简要探讨。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内部研究文化批评
一直以来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相辅相佐,历经无数风雨而不离不弃。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走出“”话语权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状态后,在改革开放和西方文学批评思潮全面冲击的背景下,形成了多元化的批评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打破了封闭僵化地政治批评模式的束缚,与文学创作的发展相呼应,较好地发挥了文学批评引导阅读欣赏,指导推动创作的功能。然而90年代以来,我们已经无法把文学的样式束缚在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脚本这几种文学样式中。经典文学样式在流传范围、发行规模、受众关注程度上不同程度地日渐呈现出衰落之势,传统视野下的“纯文学”作品仅仅在文学作者、文学杂志与出版社的编辑、文学批评家、大学中文系师生以及部分社会上的文学青年之间流传。伴随着读者群的日渐萎缩,经典文学地影响规模和力度也在明显地下降。
与此同时,许许多多边缘形态的新文学样式却崭露头角。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跨文体实验文学、行走文学、身体写作、影视文学、广告文学……这些建立在书面语言创作基础上,或者采用新传播技术手段书写并传播,或者将小说、诗歌游记、报告、论文之类多种文体交错在一起来书写,各种新颖的尝试,造就一系列新的文学体裁样式。
而文学研究的对象已经从“大文学”圈里越出界外,广告文案、家居装潢、咖啡厅与麦当劳、健美与选美、动漫与游戏,古董与工艺品、时装展览、汽车时尚等等都成为文学研究的对象。无疑文学研究已经转向了文化研究。
文学批评从内部研究走向了文化研究,由此引进了政治学、语言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打破了单一的“文本”神话,变成了一种跨学科的文化的创造和再创造活动。面对这种文学研究的立场,当代美国学者朱丽叶·弗劳尔·麦卡乃尔认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要害在于“对所有被视为自然的东西实际上是历史和文化的营造”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希利斯·米勒也不得不承认,文学研究的兴趣“已经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确定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背景中的地位。”在研究兴趣由内向外转的同时,研究对象也从经典文学或精英文学转向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第三世界文学或大众文学的研究。而就文学批评本身而言,它不再是单一的文本结构的分析或语言修辞的解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文化创造活动或文化创造过程。这种批评的出现,正如美国学者林达·哈奇所说,它业已“超出一种已经固定的解释,它是一种‘诗学’一种永远开放、永远变化的理论结构。通过它既安排我们的批评历程。这将不是一种结构主义语言意义上的诗学,它将超出对文学话语的研究而成为文化实践和理论的研究。”
从虚幻伦理批评走向现实历史批评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的批判,是从虚幻的伦理批判一步一步走向现实的历史批判的。在深入研究经济学之前,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达不到应有的张力;一经深入研究经济学,马克思彻底改变了原来的世界观,不仅不再高调批判异化,反而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异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因为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找到了异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并且进一步指出,只有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最终消除异化,使人重新获得主体性。
一、物化、对象化和异化
1.物化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高居于整个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已经渗透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层次结构之中。它要将劳动者退化为物,成为由物来支配、用物来衡量其价值和尊严的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物化。
2.对象化对象化就是指的劳动的实现、劳动物化在对象之中。劳动的实现意味着创造一定的产品,而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黑格尔曾经用对象化的概念来揭示劳动的本质,但他把劳动仅仅看作是抽象的精神活动。认为自我意识是主体,它外化为客体,这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化,即自我意识的异化。异化就是对象化。马克思把对象化和异化区分开来,认为异化是同雇佣劳动相联系的一种历史性的暂时现象,而对象化则是社会的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必要因素,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性基础。同时,马克思强调作为对象性活动(劳动)的对象化的客体的创造,是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对自然界、外部世界的占有和改造。“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1](P92)。
3.异化“异化”(英文alienation)一词源自拉丁文alienatio,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在神学和经院哲学中,拉丁文alienatio主要揭示两层意思:一是指人在默祷中使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二是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丧失以及罪人与上帝疏远。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是用拉丁文alienatio这个概念说明权利转让的第一人。英国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表达了和格劳修斯相同的思想。卢梭在社会契约学说中,揭示了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变成异己的东西。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文明使人腐败,背离自然使人堕落;人变成自己制造物的奴隶。德国著名诗人席勒通过批判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危害,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异化的实质,他认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的人,本身变成了部件。后来,黑格尔把异化理论发扬光大。他的绝对观念为了实现自身而自我异化为对象世界。[2](P22)“异化是观念发展自我驱动的必然逻辑构架”[2](P23)。在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在批判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在人本主义的否定的立场上提出来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颠倒,上帝不过是人的异化的观点[2](P23)。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赫斯提出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异化思想,特别是金钱是人的本质之异化的重要观点[2](P23)。费尔巴哈之后,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劳动异化理论。
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伦理批评
艺术批评学探寻
2011年对于艺术学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初艺术学终于脱离“文学”门,正式升格为第13学科门类,从学科建制上保证了艺术学发展的独立性。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学学科体制的最终确立还是要依托于该学科自身发展的成熟度,有赖于全体艺术学人的共同努力。而在艺术学门类的五个一级学科里,艺术学理论由于学科建制晚、学科成熟度低而尤其饱受学界诟病和社会质疑。目前来看,这种争议并不会随着学科升级而消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变得更加激烈。其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两个严重不匹配现象。“一是学科外部制度建设热火朝天、成绩斐然与艺术学学理内涵的认识模糊和极度混乱之间的严重不匹配,一是在艺术学学理研究内部存在重学科设计和规划论证而鲜有权威性、代表性学术力作的严重不匹配。”[1]而艺术学理论若想获得如其学科建制中的一级学科地位,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必须要消除这两个不匹配现象,在学科建设中拿出扎实的、令人信服的高水准研究成果。因此,由凌继尧教授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的面世,无疑对改变艺术学理论学科现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艺术批评史》虽只是艺术学理论所辖二级学科艺术批评的一个研究方向,但由于艺术学理论各二级学科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这种学术写作实践其实对艺术学理论的主要学科如艺术批评、艺术理论乃至艺术史等学科建构都有参考价值。从学理上看,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艺术批评所注意的直接对象是个别的、现实存在的艺术作品,艺术理论所研究的直接对象是艺术的一般规律和原则;艺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批评家同时代的艺术作品,艺术理论的对象主要是过去的艺术作品,是艺术遗产;艺术批评偏重于评价,艺术理论偏重于认识;艺术批评往往具有主观论辩色彩,艺术理论则是冷静的、客观的研究。”[2]2但这种学理上的严格区分在具体的学术实践中往往难以得到彻底贯彻,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还是不分彼此地纠缠在一起。以文艺批评领域发展最为成熟的文学批评史为例,中外文学批评史著作往往都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混合史。如美国学者韦勒克韦在《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前言中写道:“‘批评’这一术语我将广泛地用来解释以下几个方面:它指的不仅是对个别作品和作者的评价、‘判断的’批评、实用批评、文学趣味的征象,而主要是指迄今为止有关文学的原理和理论,文学的本质、创作、功能、影响,文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关系,文学的种类、手段、技巧,文学的起源和历史这些方面的思想。”[3]1鉴于已经形成的现状和读者接受的思维定势,著者认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成果,并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对象的这种约定俗成援引为中国艺术批评史研究的范例。遵循这种范例,《中国艺术批评史》把艺术批评史看做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的历史。这种处理方式表面看似乎是对先发的强势学科的一种妥协,但对于蹒跚学步中的中国艺术批评史而言,却不失为一种最稳妥可行的操作模式,并无形中扩大了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学科涵括力:通过学术写作,能够将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研究。著者对艺术批评这一核心范畴的界定较好地解决了学术惯例与学理间的冲突问题。如果说遵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写作惯例显示了著者研究中的现实性原则,那么在实际的中国艺术批评史写作中贯穿的明确而自觉的学科意识则彰显了著者的学理性原则。从学科关联看,中国艺术批评史处于一组较为成熟的相邻学科如中国美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以及门类艺术批评史(绘画批评史、书法批评史、音乐批评史、戏剧批评史)的围裹之中,如果能够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将其从与上述相邻学科千丝万缕的缠绕中抽绎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式,无疑对整个艺术学理论学科都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著者因此科学地界定了中国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将其与上述相邻学科的研究对象区分开来,并在研究中严格地遵从。首先,严格以我国的学科分类为依据,选择所研究的资料。根据我国的学科分类,艺术学学科包括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不包括文学理论、建筑理论和园林理论,后三者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一级学科研究的对象。所以,中国艺术批评思想只能从音乐批评、美术批评、设计批评、戏剧戏曲批评、舞蹈批评中提炼,而不包括文学批评、建筑批评和园林批评。这样,中国艺术批评史就跟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等强势学科划清了界限。其次,中国艺术批评史是中国艺术批评思想的发展史,绝不是各种门类的艺术批评思想发展史的集合(如绘画批评、音乐批评、书法批评、戏剧批评、艺术设计批评等)。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阮籍、嵇康的音乐批评,顾恺之、宗炳、谢赫的绘画批评,王羲之、王僧虔、萧衍、庾肩吾的书法批评。魏晋南北朝艺术批评思想不是上述门类艺术批评思想的集合或大杂烩,而是从上述音乐批评、绘画批评和书法批评中抽取、提炼出适用于整个艺术批评的命题、概念、观点和思想加以系统的阐述。这样,中国艺术批评史也就与门类艺术批评史拉开了距离。从具体的学术实践看,这种新学科视野使得著者选择材料的标准和对同样材料的理论阐释都全然有别于相邻学科。如在美学史、文学批评史中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但这是孔子在评诗时提出的观点,所以不属于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孔子的艺术批评思想则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组成:“艺术具有怎样的功能,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具有这些功能,艺术如何发挥这些功能?”孔子正是以仁学为基础,通过音乐,阐述了上述艺术批评原理。“他的‘成于乐’说明了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他的‘游于艺’说明了艺术的审美陶冶功能。他评价艺术的标准是内容上‘尽善’,形式上‘尽美’。为了达到‘尽美尽善’,艺术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就是和的原则。孔子还要求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相统一,从而达到‘文质彬彬’。由于艺术以直观的、形象的方式同时作用于主体的理智和情感,所以它能够产生强烈的审美享受。孔子‘在齐闻《韶》’,就享受了这种高峰体验。”[2]24显然,在全新的理论视野的观照下,著者解析的孔子艺术批评思想不但区别于孔子的美学思想、文学批评思想,而且具有内在的体系性。这充分说明了中国艺术批评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价值,它完全可以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为一部通史性质的学术著作,《中国艺术批评史》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启发性。首先,全书努力做到“略小而见大,举重以明轻。”著者抓住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批评著作和一流的艺术批评家或思想家提出的重要艺术批评命题这条主线,力求揭示芜杂凌乱的表象背后历史的清晰脉络。而把握住这些中国艺术批评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更易对之做出全新的理论发现和理论概括。像两汉书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被著者凝练为八个字“书者,如也”,“书者,散也。”前者以最简洁的语言说明了艺术模仿论,又细分为两个子命题:一是“书肇于自然”,表明书法是对自然物象的模仿。二是“书乾坤之阴阳”,说明书法不仅模仿静止的自然,而且模仿自然的运动;不仅模仿自然外在的状貌,而且模仿自然内在的发展规律。“书者,散也”则充分表明艺术创作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艺术活动的精髓是自由。艺术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没有确定的规则可循而要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虽然只是短短的八个字,却涵括了两汉艺术批评思想的重要特征。显然,这种高度凝练是建立在著者对中国艺术批评史整体走向了然于胸的基础上,展现了著者对研究材料驾轻就熟的功力。第二,遵循古典释义学的方法,强调回到原典的原初语境,对原典尽量作出符合它的原初涵义的阐释。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本体论阐释学者看来,阐释者对历史文本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前理解”或“成见”,且这种“前理解”或“成见”是理解得以可能的首要条件。“任何解释工作之初都必然有这种先入之见,它作为随着解释就已经‘设定了的’的东西是先行给定了的,这就是说,是在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和先行掌握中先行给定了的。”[4]184确实,著者对中国艺术批评史发展脉络的剪裁及描述中都带有自己的“前理解”或“成见”(这对于一门正在建构中的学科而言是必要的),但在对具体的古代经典文献阐释中,仍然秉持着古典释义学的方法,回到原典的原初语境,追寻文本和作者的“原意”,力求平心持论,而不深文周纳。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字面意义的阐释,另一是学术思想的阐释。比较符合原初涵义的阐释往往是直接的、有限度的、比较客观的阐释,但并不就是低水平的阐释。为此,著者首先强调文本细读的功夫,对原典读深读透,理解原典的原初意义,同时又注意充分吸纳学术界的经典研究成果,在符合原初意义的阐释中,追求精辟的阐释。第三,在有机联系的历史过程中研究中国艺术批评史,揭示影响艺术批评思想的“内因”和“外缘”等复杂性因素。从“内因”看,艺术批评家的艺术批评观点不仅应该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考察,而且要把每个艺术批评家摆在作为有机联系的历史过程的艺术批评史中来考察,阐述每个艺术批评的术语、观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渊源联系。中国艺术批评史应该展示的不仅是艺术批评家代表著作中的最终结论,而且是艺术批评家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生动进程。例如,顾恺之“传神写照”的命题,与先秦和汉代哲学中的形神论薪火相传。这个命题更得益于魏晋哲学形态———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重神理而轻形骸。同时,这个命题又是人物品藻中“神”的概念在绘画理论中的运用。从“外缘”看,中国艺术批评史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中生长的有血有肉的整体,社会文化背景、社会转型必然对艺术批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在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中,“多力丰筋”、“骨丰肉润”、“纤浓有方,肥瘦相和”等命题术语,都来自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不了解人物品藻,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术语。审美的人物品藻发生在魏晋时代不是偶然的,魏晋时代是人的觉醒的时代,人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自己的生命、生活,人自身的才情、风神、性貌取代外在的功业、节操受到尊重。
《中国艺术批评史》在研究对象上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及与相邻学科的差异性,在研究方法上则充分展现了中国艺术批评史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联系。该书不但吸纳了文献学与经典注释学的权威成果,而且从中国文化史、哲学史、美学史以及门类艺术批评史中汲取有益的养料,甚至从西方最新的哲学与美学研究中寻求方法论的启示,对中国艺术批评史展开开创性的研究,在有机联系的历史过程中揭示艺术批评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缕析社会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应该说,在这部50余万言的学术著作中,作者的学术主张得到了较为忠实的贯彻,从而在某种意义上确立了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基本研究规范。此外,著者将该书的读者对象定位为大学生和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群,所以在写作风格上有意追求“有深度的通俗”。首先要通俗易懂。为了做到阅读无障碍,著者对所引用的古典文献,都根据有关研究者的注释本作出比较完整的白话解释。读者只要比较认真地阅读,无须借助工具书就能读懂。其次是要有一定的深度。著者从老一辈学人冯友兰、朱光潜等人的学术写作中受到启发。“他们的著作明白如话,因为他们的思维清澈似水。他们厚积薄发,思维异常清晰,加上极好的中文修养,所以他们的文字总是如行云流水。‘有深度的通俗’完全不同于肤浅的通俗,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前者耐读,值得反复玩赏,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滋味,通俗的文字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点和信息量;而后者则一览无余,可以一目十行地读,浏览以后就没有必要再读。”[2]9应该说,书中对孔子、老子、庄子以及《周易》、《淮南子》等艺术批评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批评著作的阐释都做到了简洁晓畅,生动传神,并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部集体合作完成的学术专著,作者之间学术积累、科研水平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差异,在其所负责的章节中都得到了较为彻底的呈现,因此该书也不可能通篇做到“有深度的通俗”。但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不论那种学问,都是先有术后有学,先有零星片断的学理,后有条理整齐的科学。”[5]122学科初创阶段,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关键是,第一部《中国艺术批评史》的面世,宛若一声清亮的啼鸣,宣告了中国艺术批评学理研究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我们期待,她能够经受更多的学术激荡和交锋,并催生出更多的同类研究成果。
三不批评思考
开展党内批评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坚持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党内批评难的问题日渐突出,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下级放“空炮”的现象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扬党内批评的优良作风,拿起批评的武器,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永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是严明党的纪律、增强党的团结的有效手段,是永葆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重大意义,努力提高广大党员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之所以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处处体现出先进性。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能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如果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宗旨意识淡化,任凭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我们党就会失去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发生动摇,甚至有丧失的危险。积极开展党内批评,就是要纠正和克服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相符合的行为和做法,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是严明党的纪律、增强党的团结的有效手段。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千多万党员的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13亿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为了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全党同志必须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自由主义泛滥,置党的纪律于不顾,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不但不抵制,甚至还带头参与其中,做一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违背了党的宗旨,破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积极开展党内批评,对党员干部严格地进行教育管理,就是要坚决地同党内各种不良行为作斗争,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积极开展党内批评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搞好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总结我们党85年的建设经验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党内批评开展得好,什么时候党内生活就正常,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什么时候党内批评开展得不好,什么时候党内生活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从现实情况来看,党的自身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之所以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没有认真地对待党内批评,对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总是“怕”字当头,批评上级怕打击报复,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失人缘,自我批评怕丢面子,就是不怕丢党性、丢原则。积极开展党内批评,就是要使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积极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发扬长处,克服不足,使广大党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批评的技巧
批评也是一种艺术,是改善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在管理心理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组织死气沉沉,机制僵化,人们缺乏积极性创造性,都是批评不当的结果。
一、确认批评的原则和目的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原则和目的,批评也不例外。很多人把批评仅仅简单地理解为工作以外的事情,而不是当作完整的一件事,这往往造成混乱和迷失,引起批评无效或不良后果。
如果仅仅是不满情绪的发泄,那可以免了。因为你不能通过批评得到什么,反而会不利于将来工作的开展。
在批评手下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下属本来就是不如你。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比你出色,但从整体来说,还是比不上你,比如资源和经验不足等。要分析批评的目的是什么,你要通过批评对将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批评实施的步骤
要敢于真的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要敢于真的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方法探析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增强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法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民主生活会的难点所在。能不能自觉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是检验民主生活会成败的关键。
一、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强大武器。事物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是在不断的否定、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在矛盾斗争中,暂时战胜对手是容易的,因为对手的弱点是可以被自己发现的。而战胜自己是不容易的,因为自己的弱点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即便发现了,很多人也缺乏承认和改正的勇气,不敢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一个出色的领导班子的高明之处,不在于没有缺点和错误,而在于能及时认识、勇于承认并坚决改正缺点和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要领导干部,要有“求疵”的勇气和虚怀若谷的胸襟,诚恳地接受群众的批评意见。即使是与事实有出入的批评,也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态度正确对待。这样,才能营造班子内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健康氛围,增强民主生活会的实效性,提升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
二、把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导向性
专业批评家与网络文学批评透析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和网络批评也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但是繁荣背后是肤浅化和过度自由化的危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是必要的,但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好在网络文学与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有内在的承继关系,可以成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的有利条件。另外,专业批评家也应该积极地适应网络文学的新特征。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学;网络批评;传统批评家
一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现状
一种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总会带来文化形态的改变与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网络技术开始在中国普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文化交流方式。网络文学的兴起也就成为世纪之交文学领域不可避免的伟大变革。自从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风靡网络之后,仅仅几年的时光,数不胜数的网络和网络文学作品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网络上,甚至有些作品还以纸质书籍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文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它不同凡响的影响力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有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存在,就一定会产生以之为对象的批评活动。2001年6月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在天津举办“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网络批评”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从而区别于传统的“媒体批评”的概念。这也说明,目前以网络文学为对象的批评可以有三种存在形式,包括发表在各种批评媒体上的批评文章,其中既有严格的学术论文,也有随机性的媒体评论。但是从总体上看,主流批评和媒体批评在数量上只占很小的组成部分,更多的批评性文字是发表在网络上的,出自广大网民之手的评论“帖子”,它由各类文学论坛、文学BBS和社区的文学批评组成,也常被称为“跟帖”,具有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特点。目前的网络文学批评多指这种在线批评或即时批评。
尽管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尽管网络文学批评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态势,但当前网络文学的批评现状仍令人担忧。“跟帖式”的网络批评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它潜藏着很大的危机:自由的批评环境可能造成文学创作的失范;批评主体的大众化造成的是批评的粗俗化和过渡自由化;多媒体方式的加入也可能带来批评的肤浅化,以至于越来越流于形式,从创作到批评,人们有可能都不再关注更深层的内涵。这样的批评是没法达到应有的效果的,很不利于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