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4 03:31: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品质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改后的化学教学品质探讨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21世纪的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本文结合我实施新课标一年多来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体会。
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呢?
1.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1.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
探索中学品质课教学
新修订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20%”。在新课程改革中,现行的初中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那么,教师和学生应当如何面对并上好活动课?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初中政治活动课进行了摸索和探讨。
一、贯彻新课改理念,高度重视初中政治活动课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总书记提出了“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而教育的现代化,既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新课改理念的实施。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新课改理念在初中政治活动课中能得到最直观的体现。但是,初中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材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几乎是“挣扎着前进”。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应当寻找初中政治课教学瓶颈的突破口,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全新的新课改理念。而活动课是在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和情感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重要教学形式。活动课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它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政治活动课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创造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创设情境,营造初中政治活动课的良好氛围
活动课切忌传统的政治理论教条式讲授方法,情景教学法是营造良好的政治活动课氛围,是上好政治活动课的重要形式。情景教学法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设置课堂教学情景,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把教学从“静态”变为“动态”,由“平面”变为“立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如在初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播放纪录片《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展》,展现了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好处,说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同时,让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身边、家庭、学校近几年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具体变化。通过情景展示和前后对比,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交往要讲艺术”一课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打电话找同学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
合作学习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探究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阶段的课程教学要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组织方法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提升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并且在增强学生个体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合作学习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品质提升的体现
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极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品质。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作学习创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组织方法,传统的讲授式阅读教学已经不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需求,同时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弊端已经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知,因此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尝试。其次,合作学习方法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所有学生都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加上一些探究性主题、竞争性主题的设置,会极大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强化。另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有效实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要体现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要求,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同时,合作学习的应用还能够有效深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更加能够体会到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并且合作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人文精神体现,这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品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阅读应用合作学习提高教学品质的路径和措施
合作学习的应用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提升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议初中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科学合理地开展合作学习,切实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思维品质提升策略
【摘要】英语绘本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在英语绘本中找出其所承载的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并设计相应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尝试解决目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片面强调语言能力发展,忽略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思维品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思维品质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绘本具有语言鲜活、图文结合、贴近生活且内涵深刻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思维和想象空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绘本学习,对儿童语言发展、思维提升、成长需求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仍然存在强调语言能力发展,忽视思维品质培养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从教学策略角度思考如何抓住发展思维品质的关键点,优化绘本教学以实现两者平衡,从而解决思维品质培养被忽视的问题。
一、思维品质的含义及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绘本教学设计往往以分析绘本的主题意义和语言知识为起点,对呈现内容进行取舍。为了优化绘本教学,教师在分析绘本时还需要明确其所承载的发展思维品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依托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发展思维品质。思维活动非常多,本文借鉴夏谷鸣提出的英语学科的思维活动(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概念建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将思维品质的培养活动界定为:逻辑性思维主要在观察、对比、预测、推断、分析和概念架构等活动中得到培养;批判性思维主要在评价人物特性、明确作者写作意图等活动中得到提升;创新性思维则在创造性表达、想象等活动中得到激发。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根据绘本的特点设计合适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发展小学生相应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逻辑性思维的策略
教学艺术的个人品质研讨
1良好的教学修养品质
良好的教学修养,主要包括教师的知识修养、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三个方面。俗话说“艺大根深”。艺术造诣必须有深厚的根基,根深才能叶茂。教学艺术源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理论修养的学习与提高。
(1)教师的知识修养。
一方面,知识结构要合理,既精通所教专业、课程,又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也有所涉猎,同时熟知大量典故,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等;知识不仅系统性强,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使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能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才能为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学而不厌,积极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打下牢固深厚的基础。知识修养的深浅,影响着学生获得的知识的质量。
(2)教师的道德修养。
要求教师热爱并立志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关怀、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威信,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才能产生效力并持久散发馨香。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根据专业培养要求,结合合肥学院的办学定位及教学实际,构建了一个实验、实习和实训为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育部
从2002年开始正式批准了合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招生,学院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于2014年在原来生物技术专业基础上新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专业,主要培养通食品、强检验、善管理三位一体的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道德、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建立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但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点与培养目标
1.1学科特点。具体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生物学特性和商品特性引起的,其隐患源包括动植物食品原料在收获或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杂质;食物(动物或植物)生长过程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添加剂等;食品(动植物)本身可能天然就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禾本科、豆科植物中的氢氰酸、发芽马铃薯中的龙葵碱、畜产品中的肝脏毒素、水产品中的河豚毒素以及谷物和坚果中的过敏源等。另外还有许多食源性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单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可见,食品加工的所有过程和环节都可能影响到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这就要求从事本专业具人其有很强的实践能力。1.2培养目标。培养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安全性研究和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了解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及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具有食品质量管理的能力。
2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以学生主体地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融会贯通能力,以“食品工艺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真正为学生服务,以培养适应食品专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食品工艺学;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改革;方法;实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小作坊制作到知名企业生产,一些不安全的隐患相继被媒体曝光,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制约食品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得到了普遍重视。2001年第1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诞生,2006年江苏大学自主设立“食品营养与安全”二级学科博士点,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江苏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9年艰苦探索的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食品工艺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本科生进一步学习各类食品加工技术知识和毕业后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打下专业基础。
1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大都是教师通过课程灌输知识给学生,形成“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尤其是90后学生,由于其个性强、思维敏捷、乐于表现、涉猎知识的途径多样化,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对学习有兴趣、有动力,这样他们才能活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更新教学观念对新一代的大学生的课程教学尤为重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新的教学观念,关键在于从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模式的转变,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2教学改革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升思维品质探究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多模态教学通过语言、动作、视频、图像、图表及文字等多种模态的相互协同和补充,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阐释多模态教学能有效地为学生建构思维发展的空间,有助于提高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1研究背景
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视听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及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激发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其思维品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模态的手段、平台和空间,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跨时空的语言学习和使用机会,促进了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育部,2018)。
2多模态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2.1多模态教学的内涵。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官来感知世界,各种感官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即为模态;由五种感官渠道产生了五种交际模态,即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味觉模态和嗅觉模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以达到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目的的教学方法,即多模态教学模式(赵慧娟等,2014)。多模态教学主张教师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如文本、图形、图像、身体语言、视频、声音和网络媒体等调动学生的多模态认知,使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学习。2.2多模态教学的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2018)。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更多地涉及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内容的欣赏,如果教师能从多种渠道、多种信息方式,利用各种交际模态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学生就会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通过多模态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主动、个性化探究,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提升,即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运用多模态教学开启思维、引领思维、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
一、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1.(精炼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促成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包括:动机、欲望、兴趣、爱好。其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活跃因素,而提问则是激发兴趣的内在“激素”和“催化剂”。其作用的途径表现为:提问→兴趣→动机→知识→思维。精炼的提问就是为学生设一个磁力场,并以教材(地理知识)作诱发物,以老师作导体,激起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动和活跃思维。
在高中地理下册《土地资源》一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后,教师可通过提问、启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学生自己得出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大政方针。例如:“如果你是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人,面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应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局面?”(核心问题,利用原则),“若你分管中国农业工作,对耕地、林地现状作何种打算来促进稳产高产?”(基本国策,扩耕与提高年产相结合等),上述问题可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化兴奋点,充分释放他们的大脑潜能。如:针对我国林地、耕地人均少,该怎么办?后备耕地潜力不大情况下怎么提高农业生产等问题,要求学生作快速回答,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补充完善。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流畅,思维过程加快。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分析,得出与书上写的相同的结构,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同时,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
2.强调动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如果教学只凭老师的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就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层兴趣。学生的地理思维也难以深化,达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时可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使他们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把问题层层解开,最终寻到正确的答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品质探讨
一、趣味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创设适宜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用文大多缺少形象性、生动性,讲究的是语言平实和格式的规范,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师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展开激趣设计,为学生提供生活实践情境,可以让学生有角色感,并从角色体验中逐渐形成应用文写作技能。为让学生有实践真实感,教师不妨结合生活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这样对学生形成的思想冲击会更加显著。在学习《应用文书语言的基本特征》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张借条:借条因为小狗子要结婚,急需用钱,现在我向大牛借5000元钱,讲明了利息是1分,等小狗子生孩子时还钱。借钱人:大黄2017.2.3学生读罢这张借条都忍不住大笑起来。教师让学生分析借条语言特点,学生纷纷展开议论。有学生说:“借钱怎么能够用乳名,甚至是外号呢?这样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也有学生说:“利息和还款时间都没有表述清楚,很可能会出现纠纷的。”教师继续引导:“应用文书语言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特征呢?大家不妨阅读教材,看看相关规范要求。”教师用一个非常不规范的应用文书作为课堂导入,成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愉快心情下进入到教材学习之中,其学习效果当然值得期待。学生对应用文书应用有一定认知基础,教师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契机。
二、注重示范,引导学生展开仿写
应用文写作注重格式规范化,教师要从格式要求展开教学切入,培养学生规范意识应该成为应用文写作的重点。为让学生有直观感,教师要做好多种示范展示,为学生创设直观学习机会。首先,教师亲自展示应用文创作范本,可以自己书写,也可以搜集相关范本信息,利用多媒体展示平台,给学生以多种形式的示范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其次,将学生习作作为范本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互补性学习中建立学习认知。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为学力基础、学习悟性等因素制约,学生学习表现千差万别,教师要利用学生之间的差距展开教学设计,让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学习,对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有重要意义。《应用文书的结构》学习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相关内容,然后发动学生对应用文书27的结构类型进行归类总结,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自学成果验收检查开始,教师指名展示。有学生归结:“应用文书结构主要有篇段合一式、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分部式、贯通式、条款式、总分式、表格式、不成文式。”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应用文案例,让学生判断其结构类型,并给出具体解读。学生发言踊跃,课堂学习气氛浓重。有学生说:“这是三段式,体现的是总分总形式。开头写原因,中间写事项,最后是结语。”教师让学生展开归结判断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利用多媒体展示成品应用文,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具体对比中建立学习认知。
三、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规范意识
应用文教学离不开训练,教师要为学生课堂训练创造良好环境。学生在基本掌握应用文特征之后,教师要发动学生及时展开训练,以巩固学习认知,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创造条件。学生在训练当中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教师要让学生开展自我检查、互帮互评活动,让学生找到不规范的地方,展开深度反思,逐渐形成系统性学习认知。传统教学中,课堂评价是教师的“专利”,这不利于课堂教学良性发展,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开自评、互评,不仅凸显了学生学习主动意识,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也大有帮助。大学生应用文书有广泛用途,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布设训练内容,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学习认知。如《竞聘辞》学习,教师专门组织了一次竞聘活动。班级要选一位班长,要求每一名学生事先写好竞聘辞,课前交给老师。课堂教学开始,教师随即抽取两份竞聘辞,让书写人上台展示竞聘辞,其他学生对其表现给出评价。第一位学生读完竞聘辞,学生开始评价。有学生说:“竞聘辞书写格式完整,有标题、有正文,而且正文能够按照引言、主体、结语结构展开,逻辑性很强。”也有学生说:“竞聘辞语言清晰、诚恳,符合竞聘辞文书要求,稍显不足的是竞聘辞没有自荐条件介绍,难以说服大家。”教师也随即给出评价:“整体表现不错,书写格式很正确,文体语言平实,很有条理。”教师组织学生对应用文书进行个体点评,让学生获得比较学习机会,通过互评,看到了优势,也找到了问题,这样可以提升应用文书书写规范化。课堂展示、树立典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有建立目标意识,让学生在具体对比中形成学习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