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23:25: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贫困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贫困问题

农民贫困问题探讨论文

一、农民贫困问题长久存在的原因

在贫困成因上,龚振认为贫困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思想的贫困、组织的贫困、资金的贫困、产业的贫困、人才的贫困和政策的贫困[1]。但从近年来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所造成影响,农民贫困问题也可以从发展战略、社会政策、农村基本建设能力三方面更深层次来探讨。

首先,中国长期以来在城乡实行二元制管理,这种管理制度造成了城市与农村发展两条路、两种经济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发展的目标首先是完成工业化的资金积累,而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当的落后,要靠工业自身的力量快速发展起来是相当困难,资金与原材料的缺乏就使得工业发展不得向更加落后的农业提要求,用“剪刀差”的方法从农村获得资源来满足工业需求。而工业化的发展却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多大的利益,相反,工业化的结果就是城市化。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他们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被社会排斥,成为了“‘新贫困’群体”[2]。

其次,中国实行的社会政策从来都是以城市为重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对城市实行的“生老病死有依靠”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度,只要有城市户口,一个人从生到死都享受到了一种国家全方位的福利保障。而农村基本上只有一个“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形式,在各个大队设立由赤脚医生为主打的医疗服务,尽管在1956年颁布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废的社员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安排与照顾,保证年幼的受到限制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这对于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农村这些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至多在农村产生了一个“五保”制度。农村的社会保障范围太低、待遇太少。

再次,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在生产建设、自我发展方面缺乏基本建设能力,许多人认为与农村自然条件差、农民素质低下、农业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工业发展的速度有关。似乎农民的贫困原因是农民自身原因造成的,但总观中国发展的历程来看,导致农民至今依然贫困的原因恰恰是社会客观条件造成的。农民有着强烈的摆脱贫困的意愿,从目前许多农民不得不离开乡土到对农民具有歧视的城市寻找生存机会可以看出,农民不仅有意愿改变目前的生存状态,他们也有能力去改变农村的面貌,只是社会有了过多的对农村发展的限制造成了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挥。

二、赋权对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意义

查看全文

农民贫困问题研究论文

1、农民贫困问题概述

(一)贫困的定义

贫困首先被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是由于收入不足而导致的生活匮乏状态。因而,有人把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也有人把贫困界定为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达到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那种状况。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1]

社会学界定的贫困与经济学界定的贫困不同。从社会学角度来讲,贫困是以人为主体的概念,是人或社会群体的贫困。贫困是人的发展权利实现不足或未能得到实现。我们认为贫困是与发展相对应的概念。贫困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发展不足。即经济与人文发展指数都低于一定的标准。

(二)贫困的类型

查看全文

区贫困问题调查报告

*口市地处*中上游,是*平原与*山区的结合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自西向东横贯市境百余公里,是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贫困县(市)。2002年被列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全市国土面积3121平方公里,总人口50.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3.6万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目前尚有相对集中的三个贫困带,即*以北秦岭余脉石灰岩地区贫困带、*以南大巴山武当山高寒山区贫困带和*口水库库区贫困带。农村贫困人口达12.2万人。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西北均房苏区的核心区域,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力量聚集地区,有“小延安”之称。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李先念、王树声等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我市现有15个老区乡镇,区域面积2645平方公里,总人口41.8万人,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人口的79%、83%。其中有3个乡镇列入省重点老区乡镇,区域面积865平方公里,人口8.9万人。占全市总面积的28%,总人口的18%。

一、我市革命老区发生了较大变化

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老区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带领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面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规划,深入贯彻《湖北省老区建设条例》,扶持老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老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脱贫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事业有了长足进展,老区群众的收入逐步增长,困扰老区人民发展的行路、饮水、用电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或缓解,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1、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为突破口,为改变老区面貌夯实基础。以老区贫困乡镇、村为单位,从老区贫困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生产生活困难入手,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坚持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坡改梯”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使老区贫困农户当家地由10万亩增加到20万亩,为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奠定了基础;维修库塘堰480多口,新修维修渠道250公里,加固河堤8万米,解决了9万亩的农田灌溉问题,共铺设人饮主管道180公里,修井窖池7500口,4.8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或缓解;共新修维修村组道路1280公里,加快了老区村组路网建设;全面实施了农网改造,老区贫困群众用电条件大为改善。80%以上的老区村实现了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老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得到加强,基本改变了缺医少药的状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以上,老区贫困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到初步缓解;老区乡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扫盲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老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大为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凉水河镇是重点老区乡镇,近年来,该镇狠抓老区人民最为关切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农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新修、维修村组公路150公里,维修加固塘堰50多口,解决了800亩的农田灌溉问题,铺设人饮管道18公里,3000人的饮水困难得到了缓解。由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仅交通改善一项当年就直接增加农民人平纯收入150元。

2、以产业开发为载体,奠定老区群众增收基础。继续把发展种养业作为老区开发的重点,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连片规划建设,形成了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老区贫困农民增收开辟了渠道。我市*以北重点老区乡镇习家店镇依托库区优势发展柑桔产业3万亩,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以南重点老区乡镇盐池河镇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菌特产业,家家户户种植香菇木耳,成为远近闻名的菌特之乡,菌特产品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30%以上。目前我市大部分老区村都已初步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以柑桔、小杂果、茶叶、中药材、水产养殖、畜牧养殖业为主,部分老区群众基本奠定了脱贫基础。

查看全文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在阐述心理和谐内涵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有其产生的原因,从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引导认知贫困、营造优良文化环境和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和谐校园建设;心理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提出这一命题,是对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将这一命题应用到高等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要求我们注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谐,特别要关注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促使他们从心理贫困走向心理和谐,保证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一、心理和谐的内涵及其价值

人的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务持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这种社会心态,是人们在处理利益关系特别是表达个人利益诉求时,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在看待整个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时所应有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和谐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的精神压力随之加大。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大,家长、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高,贫困大学生更是承受着双重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保持心理和谐,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今后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相处,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亲和力:不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离心力、破坏力。心理和谐的人越多,校园的和谐程度就越高。

查看全文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出现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多年来,相关部门和各高校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和扶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困大学生就业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所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率对推进高校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观念;就业态度

高等教育是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就业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他们的就业情况不仅关系着千万个家庭,还关系着高校与教育的使命和社会的稳定、国家的未来。“不能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教育部多次向中央直属高校和地方政府下达的命令,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因此,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1就业态度

大多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城镇,由于社会资源短缺或经济落后,在找工作时,他们有2种不同的态度:①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不好在求职时会更加积极,在各种招聘活动中努力地推销自己,只要有招聘单位接收,就会立即签约,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②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不好而产生了盲目和自卑的心理,他们认为成功就业是很困难的,常常感叹自己没有家庭的帮助,并对高额的就业成本望而却步,进而在长吁短叹中错过了最佳就业时间。

查看全文

国内体育反贫困问题诠释

本文作者:赵春花何英李维希工作单位:吉林大学

体育贫困人口的判定标准及产生原因

休育贫困人口的判定标准在我国对体育人口的判定提出了十分具体的标准即: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强度以上。“国际上一般把每周参加7次体育活动、每次活动时间20-30分,为适宜运动强度,称为经常参加体育人口。把以健康、身心娱乐或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的每周参加3次体育活动、每次活动时间20-30分钟,适宜运动强度,(中等以上运动强度)称为积极主动参加体育人口。”[9]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把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足一次的统称为体育贫苦人口。其中将每年参加体育活动在26次以上或52次以下的统称为边缘体育贫困人口,将每年参加体育活动不足26次的称为绝对的体育贫苦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边缘体育人口有转化为经常参加体育人口的可能与需要。因此在我国体育贫困人口的反贫困中应着重考虑边缘体育贫困人口的转化问题。但受我国当代国情的影响我国体育贫困人口的产生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其组成成分也体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导致不同类型的人成为体育贫困人口。在我国由于物质的飞速发展精神的相对滞后,体育贫困人口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产生原因可以说受方方面面的影响,但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体育资源分布与分配不均、传统思想观念、教育不平衡、生理因素等原因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我国由于受地理环境及政策的影响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及沿海和内陆经济差距十分大。据统计,“2007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31241元,西部仅为13073元,东部是西部地区的2139倍,双方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也都差距悬殊。”[10]反映出明显的不平衡。据第3次全国体育现状调查显示“经济不发达的农村人群构成了不锻炼人群的主体。占63.0%。而参加体育锻炼的城镇人数(64.2%)要比乡村人数(35.8%)多28.4%。由此可见,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乡村人数显著大于城镇人数。无疑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生活方面的差异所导致。”[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参与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文化。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欠发达的城镇,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像在农村一般是关注与粮食生产有关的灌溉设施、住房问题及修路等,只有这些都发展上去才会去关心农民的业余生活方面,在农村体育发展中国家做了很大努力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农民收入水平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农民对体育的参与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由于我国一直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的经济水平差别大占有的体育资源也就不同,因而对体育的需求也就各不相同,导致社会体育水准不断的变化提高。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经济差的人口成为体育贫困人口。体育资源分布与分配不均体育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直接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各种体育场馆\俱乐部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经济欠发达或落后地区体育场馆及俱乐部等很少甚至没有。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体育场地数量最多是广东省,有77589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1%;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有1057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12%。另外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贯彻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体育战略方针,将有限的资金大量投入到竞技体育中,因此导致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发展的结构严重不平衡,而且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属于教育系统,占总量的65.6%,而对外开放率较低,仅为29.2$,开放体育场地利用率也不高。”[12]因此广大农民及很多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如农民工、下岗职工、来年人日、残疾人,由于受体育资源的限制很难参与真正的体育运动中,因而使得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出现不均和不足的现象。基于此体育资源的分布与分配不均是我国体育贫困人口出现的一个基本原因。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成了一种中庸的思想,人们追求一种平稳与世界无争的状态,另外受:“重文轻武”“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等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把体育一般理解为野蛮的代名词。因此,在意识中存在一种对体育的排斥。尤其在中小学由于学生的自我意识还不成熟,一方面受家长传统观念的影响,降低了其对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受应试压力及体育教师的影响,对体育产生一些偏见,导致学生体育参与的权利受限,最终导致一些中小学生成为体育贫困人口的组成部分。正是受这些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居民的体育意识及体育消费观念普遍较差,因而在我国呈现出一些中青年的知识分子及工人很少进行体育锻炼,进而也成为我国体育贫困人口的一分子。教育不平衡科教兴国一直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只有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得到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才会提高,只有人们学习了某种文化知识才会具有某种能力。教育平等一直是我们社会所追求的,但由于受地理位置、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教育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正是由于教育的不平衡导致一些人的体育知识掌握丰富,技术、技能比较强,而另一些人的体育知识较为贫乏,技术、技能较差。“在针对居民受教育程度的调查中,发现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通常受教育程度较低,高中(含中专)及以上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均明显低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的人群占到了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的75.1%。”[13]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体育参与的一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受教育好的体育参与途径与机会较多,体育能力强其体育参与意识较强而体育消费一般较高,受教育差的则相反,使得受教育差的对体育产生一种躲避心理,进而与受教育好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达不到社会体育参与水平而成为体育贫困人口。受生理因素的限制受生理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体育贫困人口在这里主要指两种,一种是由于受一些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身体残疾进而参与体育的能力受限的人;另一种是随年龄的增加其运动能力减退的老年人。由于这两种人的身体条件限制导致其体育能力较差,虽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其关怀,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区差异大导致很多体育中的弱势群体难以达到社会体育的水准,进而成为我国体育贫困人口的组成部分。

我国体育贫困人口反贫困的基本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体育贫困人口的出现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教育、环境等因素综合造成的。因此只解决一方面的问题无法全面实现我国体育贫困人口的反贫困问题,在体育贫困人口的反贫困中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工程。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综合性,既相互独立又互相配合,这里笔者主要从物质层面、意识层面、制度层面来讨论体育贫困人口的反贫困措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在我国由于经济贫困而导致的体育贫困人口是我国贫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些人应以政府政策为依托加大扶持力度,协调区域发展,扩宽就业渠道,保证这些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竞争的公平权利,提高工资水平,切实做到缩小贫困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在其经济收入提高的同时对其进行引导教育,使其认识到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增强其健康意识,进而促进其对体育的参与及体育消费,最终走出体育贫困。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开发及体育资金投入,以保证体育贫困人口参与体育的物质基础从我国两次体育场地普查情况的比较分析来看,“调查显示,‘四普’我国人均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31.06元,‘五普’仅增加了117.09元,‘四普’万人拥有场地基数为5个,‘五普’仅增加了1.58个;‘四普’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5m2,‘五普’仅增加了0.38m2。”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仍是当前导致我国体育贫困人口出现的一重要原因。从地区分布来看,西部地区是加强体育场地建设的重点。当地政府应抓住机遇积极加强西部地区体育场地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城乡分布来看,农村是加强体育场地建设的重点。有必要在政策和融资渠道上向农村给予倾斜,也就是说在农村体育场地经费投入上要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14]针对我国社会上体育场馆、器材短缺及功能单一的现状,国家、当地政府与社会各体育组织应相互配合,根据实地情况合理开发当地体育资源,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体育场馆及器材建设,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的开放,保证人们参与体育的物质需要。针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当地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应相互协调加大体育经费的支出,根据《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等进行配备,从物质上给予保障,各级各类学校也应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资源,提高对体育资源的利用。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及参与水平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只有其在学校期间对体育有一正确的认识,在其走向社会时才会从整体上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参与,因而通过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进而将体育的先进知识、技术、技能等更好的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其体育的兴趣,最终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尤其应加强贫困地区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有35万人,其学历达标率小学为80.68%,初中为64.08,高中为39.48%,而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也远未达到这一比例。”[15]因此应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机制的建设,使部分教师的、学历、职称、能力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并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与学习,使体育教师及时掌握先进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交流教学经验与技巧进而提高教师的的教学技术和纪念,最终将先进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形式,使学生这一群体驺从体育贫困的行列。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提高居民对体育的认识及参与水平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参与活动表现出很强的保守性、集群性、从众性,因此要使人们参与到体育运动只,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既要做好组织宣传工作,又要在人们参与体育运动中给予正确及时的指导,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保证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以及安全性与科学性。但是由于受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是摆设,基本处于一种“名存实无”的状态。因此应与国家政策为导向,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化,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而提高我国居民对体育的认识,提高运动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消除体育贫困。强大众传媒对体育的宣传性,使人们认识到体育的功能及价值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更加便捷,途径更加多样。“社会调查证明;经常看体育节目的人,其体育参与意识也较强,其体育行为的频度也明显高于一般人。”[16]由此可以看出有效运用大众传煤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进而使人们认识到健康的本质,认识到体育参与是一种健康投资,进而加大对体育的投入,促进其进行体育消费,有利于引导体育贫困人口走出体育贫困。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居民的收入基本都用在了看病、入学、买房子等方面,体育消费意识低下,只有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人才会有参与体育的动机和可能,尤其对体育弱势群体在制度上给予保障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进一不加强和晚上农民参与体育的法律法规,只有积极建立农民参与体育的补偿机制几鼓励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体育的参与权利及机会。在国家《全民健身计划条例》的指导下,各级各地政府制定符合各地体育参与实际的法规文件各级各地政府在制定体育的法规文件时应尽量考虑全面、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等,同时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加大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切实保障人们对体育参与的权利和机会。各级各地政府应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加强学校及机关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力度。另外由于我国研究体育法的人数较少,提出质疑及批评的更少,这不利于我国体育法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政府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体育法的修改和完善,并加大实施监管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抽查,对未能达到学校体育要求的追究其管理责任,切实保证学生对体育的权利。对学校师资、体育资源不足的学校,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大对经费利用监督,而且要协调社会各阶层力量及当地政府加大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学校体育的顺利进行。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探索着反贫困的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已基本达到小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区差异大等特点导致我国社会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在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注重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对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关注较少,而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发展好坏才是衡量我国体育发展好坏的标尺。另外受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环境等的影响各地体育发展也不平衡,因而体育贫困人口问题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通过上文的分析在我国体育贫困人口的反贫困应以体育资源开发与丰富为基础,以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及体育能力为关键,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保障。但体育贫困人口的反贫困道路还很长,在体育发展中会出现更好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可能会产生新的体育贫困人口问题。总之,体育贫困人口问题是在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也应在体育发展过程中解决。

查看全文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原因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结构

[论文摘要]社会学对城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的分析,主要是有两种角度:一种是社会结构角度,即从社会制度与政策、转型和流动等方面探索贫困出现的根源;另一种是个人家庭角度,即探索个人自身的素质、家庭状况及生活处境如何影响贫困。本文从社会结构角度对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征程,开始实现社会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产业结构、就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伴随着长期计划经济积累下来的问题,共同促成了新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的产生。

一、产业结构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孤立与排挤,国际环境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国内的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战时色彩,许多军工、重化工企业建在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的深山之中,而这种由中央政府催生的产业结构多半与当地的比较优势相悖。总体上说,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以追求高增长、计划化、工业化为特征的、典型的结构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使我国迅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也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查看全文

牧区贫困问题调研工作报告

一、牧区基本情况

赤峰市牧民主要分布在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和敖汉旗共6个旗、18个苏木镇、351个嘎查村中,牧民总户数7.1万户、总人口27.1万人,劳动力总数13.1万人,从业人员12.2万人,其中有10.1万人从事农牧业,有2.1万人从事二、三产业。全市牧区耕地面积140万亩、草牧场面积4600万亩。*年全市牧民人均现金收入3739元。*年以前,赤峰市的牧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农区,由于近几年牧民收入增幅减缓,从*年开始牧民人均收入已经落后于农民,*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625元,比农民低209元。

赤峰市牧民人均占有的草牧场资源与全区牧区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据自治区农调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赤峰市牧民人均占有草场面积为169亩,仅为全区牧民人均1119亩的15%。由于草场面积少,限制了牧民的养畜规模,加上牧区种植业基础差、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少等因素,使得目前赤峰市牧民的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全区水平。*年,赤峰市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127元,仅相当于全区牧民平均3526元的60%,人均现金收入为2828元,仅相当于全区牧民平均6539元的43.3%,牧民人均存款为589元,仅为全区牧民平均1992元的29.6%。

二、牧民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贫困现状

由于赤峰市牧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牧民收入水平低,目前赤峰市牧区和牧民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年底,全市牧区351个嘎查村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嘎查村为198个;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为7.02万人,占牧区人口总数的25.9%;大大高于全市14.3%的贫困面;牧区温饱不稳定的低收入人口为9.22万人,占牧区总人口的比例为34%,也高于全市21.1%的比例。另据市农牧局多经站统计资源显示,目前全市牧区尚有9184户牧民是无畜户,占总户数的13.4%,无畜户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市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8.4%,绝大多数无畜户的人均纯收入低于自治区核定的牧民最低800元生活保障线。

查看全文

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缺失问题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有效推进落实,帮助一大批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随之而来的受资助贫困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问题也暴露出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缺失。感恩教育之于资助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只有解决了感恩教育的缺失问题,才能不忘资助工作助学育人的初心。

【关键词】资助工作;感恩;缺失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帮助许多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但随之而来的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问题也暴露出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缺失,让其存在的意义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一、感恩教育对于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资助育人工作内在价值的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济资助只是手段,资助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只有把资助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使贫困大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怀有一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之心,才能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当前受助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与德育工作的相应缺失是密切相关的。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之一,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所以,通过感恩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强化德育的价值功能,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水平,进而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在价值。2.有助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建设主体是大学生,而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在资助工作中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调和高职校园中众多片面的思想和观念,化解许多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3.有助于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贫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容易产生自卑、嫉妒和冷漠等负面心理。经济上的资助只能在物质上帮助他们完成基本学业,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感恩引导教育,帮助他们摆脱负面心理影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开放兼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和社会,才能更加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积极发挥感恩教育的育人效果,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将更加有助于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有效感恩教育对策建议

查看全文

城市贫困人口问题

一、转型期与城市贫困人口

新中国成立以前,城市贫困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60%,城市贫困人口相当普遍。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市中基本上不存在贫困人口,存在的是与全国农村基本一致的“共同贫困”人口,全国人民都在“共同贫困”的状态下生活着,这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城市贫困人口面临的问题相当严重。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政策号召,打破了“共同贫困”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许多百万富翁,但随之也产生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城市中贫困人口逐年上升。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展,社会转型和城市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改组和调整,这使城市下岗职工迅速增加。在当前社会救济制度和失业保险尚未健全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的失业和下岗人员在再就业之前就已经进入城市贫困人口的行列,同时,一些退休较早和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也极易陷入贫困。除此以外,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城市中还存在着大量农民工,他们往往收入较少、缺乏社会保障,也容易成为城市中的贫困人口。根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08年3月31日,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有2200万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73元人民币。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研究报告则表明,城市贫困人口规模被低估了,实际数目约4600万人,占总城镇人口的8%,这个比例要高于农村。城市贫困人口的扩大,不仅会导致城市贫困家庭生活困难,而且还会引发城市社会中的一系列其他相关问题。

二、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损害

因贫困造成的后果,不仅对贫困人口本身有害,也对社会有害。

首先,对于城市贫困人口自身及其家庭来说,贫困的现实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就业、住房、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损害。在商业化的城市社会中,贫困人口的购买力低下,这不仅会导致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困难,而且还会导致他们难以平等地享用城市教育、医疗及其他各方面的服务。城市贫困人口在这些方面的落后会使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低于非贫困人口,从而间接地导致他们的社会阶层地位下降,同时,也导致“贫困代际传递”,使他们的下一代仍可能面临贫困的窘境。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贫困人口却无法公平地像非贫困人口一样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贫困人口的一种社会排斥。其次,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存在也对社会有着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城市贫困人口劳动力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影响社会生产的增长,从而制约社会的供给水平;城市贫困人口群体由于经济条件匮乏,消费能力和水平都低下,从而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第二,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变为市民是城市化的必经之路,而日益增多的城市贫困人口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第三,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多以及贫困程度的加剧影响社会的稳定。城市贫困人口大多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的最低生存需求,但在健康、教育和社交方面,这些人口许多最起码的需求还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还面临社会歧视、子女教育等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这些问题和心理的不公平感可能会刺激他们发生越轨行为甚至犯罪,从而危害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三、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对某些权力集团标准的触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