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23:00: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贫困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贫困区

贫困乡区调查

政和县位于闽北山区偏北处。由于位置偏僻经济基础差多年来未能摘掉贫困的帽子。因此,在不足三千学子的政和一中贫困生人数就高达总数的10%。现作如下调查:贫困生的构成

一、大多数贫困生都来自于农村。家庭成员众多,压力沉重难以担负学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是造成贫困生人数众多的根本原因。

二、贫困生的另一大来源地是下岗职工家庭,由于他们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导致儿女的学业难以继续。这是下岗问题所造成的另一隐患。

三、贫困生的学习生活

政和一中从初中到高中共六个年段。其中大多数的贫困同学是靠学校、县团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采取发送补济金,设置奖学金,以及减免学费等手段来帮助同学减轻困难。其它的均由亲属或“一帮一”结对子等手段来解决。

在校被列为补助对象的同学大多是学习勤奋刻苦、名列前茅者。

查看全文

贫困区农村旅游发展

一、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风土人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将为我国农村,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贫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江西省瑞金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极大带动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人,2010年全市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高达1.2亿元,旅游收入增幅达147%。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村旅游使得相当数量的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这就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可能性。另外部分农民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出售纪念品等方式也达到增收目的。湖北红安市着力打造“红色文化、生态家园”名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极大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农宅出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654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首次超过城质的提高。乡村旅游把城市新信息、新理念带入农村,这对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及乡村文明建设具有积极影响。由于乡村旅游从业的需要,一方面,使得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很多农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很多村民自觉学习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江西瑞金密溪村发展乡村旅游5年多以来,呈现出村风纯朴、民心顺畅的精神风貌,2010年还被评为江西省先进文明村。四是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使得乡村保护旅游资源成为一种必然,一方面增强了广大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了乡村环境、生态及文化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乡村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乡村旅游与乡村社措一是缩小了城乡差距。乡村旅游发展,给农村带来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乡村旅游,把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了农村经济实力,促进了农村产业链的延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年均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或间接提供350个就业岗位,为1000个家庭带来经济收入。二是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还可以自发成立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这就为农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三是加快了城乡共同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助于增加农村资金的投入及其政策上的扶持,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农民和农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此外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城乡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城乡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多层次、复合型乡村旅游项目一体化建设,加快了乡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2)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贫困地区农村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加强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种培训班,增强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增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由于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这样就有利于改变“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三三昌“资源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既发展了农村经济,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达到“双赢”的发展格局。三是推进了农村相关产业之间的和谐。据中国社会科三三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统计数据测算,旅游产业对苎旦相关产业的拉动贡献率一般为1:4,乡村旅游直接三或间接地带动了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商贸、运输等产业,并使产业彼此协调发展,“共生共荣”。四是促进了人和人之问的和谐。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城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越来越频繁,旅游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问、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

二、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性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乡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还较为滞后,尤其在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贫困山区脱贫思考

解革开放以来,我镇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区域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江边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生活十分艰难的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曾深入到*村进行了一些初浅的调查。

*村位于小河镇政府西面的崇山峻岭地带,海拔1850米至2700米,全村国土面积13.22平方公里,村委会距小河镇政府距离6.3公里(直线),公路里程40公里。1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苗族和彝族三个民族。总户数489户,人口199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81人,占总人口的34.1%。2007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04782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03公斤,人均年纯收入572元,低于全镇的农民人均有粮和人均纯收入水平,大多数群众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07年底该村仍有贫困人口833人。

一、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条件十分落后,缺乏优势资源

(一)农业基础薄弱

*村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高寒山区,现有耕地面积1423亩,人均0.71亩。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占现有耕地的91.27%,基本属于中低产农田。加之倒春寒、风暴、冷冻灾害的侵袭,群众的生活全是靠天吃饭。由于多年来,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开荒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药山气候的影响,阴雨天气较多;山大坡陡,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土质下降。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施肥少、经营粗放,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农民经济条件差,买不起化肥,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倒春寒、风暴、冷冻等自然灾害。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局面几乎很难改变。

查看全文

贫困社区调查汇报

近日,调查队对全市6个省定贫困村社区监测表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涉及到调查村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人口、劳动力流动及资源、村级经济及农业科技、灾害和社会保障、以及扶贫资金应用取得的成果等。现将调查结果简述如下:

一、调查的6个村分别为镇村和村、乐村和村、镇村和村,所处地势均属于丘陵(半山区),均不是革命老区、郊区、少数民族聚集区,6个村包含的自然村26个,每村有自然村4个以上。

二、6个村所包含的自然村全部通电、通电话、都能接受到电视节目,但通公路的自然村只有19个,占全部自然村的73.08%,其中镇村3个自然村均不通公路。他们出村主要依靠轮渡,目前大桥正在建设中,预计下半年可以通车。6个村距城区距离平均20公里、距乡镇5公里,距最近的初中2.33公里,另有1个村仍然没有小学。

三、6个村总户数2821户,总人口11488人,其中男性人口6129人,占总人口的53.35%。总劳动力6608人,每个劳力赡养人口1.74人;6个村当年举家外迁的户数53户,举家返回的户数39户;2011年外出半年以上劳动力3338人,占总劳动力的近一半,由此可见外出劳务收入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6个村总耕地面积10076.9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423亩,只占耕地面积的43.89%。全年粮食播面12757.01亩,其他作物播面7597.38亩,粮食种植仍以一季为主。全年粮食产量5095吨,亩产达399.39公斤,比全市平均低44.02公斤,表明贫困村耕地并不肥沃,且遭遇的自然灾害偏多。基本上没有使用节水栽培、塑料大棚等新技术。6个村只有乐村有一个个体企业,吸纳的从业人数30人,年销售收入20万元左右。

四、6个村2011年都遭受到较大的水灾,此外旱灾、山体滑坡、冷冻也困扰着他们的生产及生活。灾害造成种植业减产3—5成以上,部分村住房及生产用房都有倒塌现象。2011年共收到救济救灾款物80300元,分发给321户重灾户。当年参加新农合的人数9680人,参合率84.26%,低于全市15个百分点。

五、6个村2011年共收到扶贫资金(包括实物)66万元。其中当年用于修建改造公路47.6万元、种植业2万元、学校及其设施2万元、修建码头、戏台、休闲广场、凉棚等14.4万元,分别占扶贫资金的72.12%、3.03%、3.03%、21.82%。当问到2012年希望得到的扶贫项目时,有4个村仍然把修建公路作为第一需求,另2个村将改建老年活动中心、休闲广场。表明修路能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提速发展,改善生存本能提高生活环境。休闲广场的改扩建能使农民集休闲、健身于一体,有利于推动绿化示范村建设,植绿惠民一举两得。

查看全文

深究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

中国牧区贫困的现状及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财力匮乏,基础建设不足,牧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摆脱牧区贫困具有政治、经济、生态意义。牧区脱贫既有优势,也有难点。为此,要走扶贫济困之路,走开发式扶贫之路,走科技教育扶贫之路,走稳定发展畜收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一、中国牧区经济状况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

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查看全文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一、引言

文化是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食粮,在实现全面脱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7年全国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仅883元,相当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四分之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而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9264元[1],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待从供给侧发力。从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迅速引起我国经济领域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也逐步受到关注,并被学者们广泛运用。“十三五”规划强调在未来发展中要克服供需失衡等一系列问题,而文化发展的供需平衡是重要内容。学者们的研究聚焦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欧小蓉[2])、内涵(陈莎[3])、基于需求现状调研与居民文化状况及地方实践探索总结的供给侧改革策略(陈艳[4]、张忠[5]、黄君录[6])、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彭雷霆[7])、“互联网+”视域下的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动力机制设计(陈波[8])、实践探索(姜雯昱[9])等方面。王为理等梳理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农民工群体的原因,基于公益电影放映项目和继续教育项目两类项目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创新新媒体服务平台等改革对策[10]。陈建提出自治与他治形成合力、整体性政府合作伙伴关系、线下与线上互补优化等革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11]。汪开利在总结当前安徽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多元供给配置、精准对接需求、实施科技引领等创新安徽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发展路径[12]。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贫困地区的任务是最艰巨、最繁重的”[13]。本文研究中部地区安徽省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行机制,试图探索减少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中与需求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内容,为促进供需协调与匹配,促进文化资源公平共享提出建议。

二、安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

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共有20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12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9个深度贫困县,安徽贫困人口为679.1万,排名前三位的致贫原因依次是因病、因残和缺劳动力[14],2018年9月—11月,选取利辛县望疃镇辛沟村、临泉县高塘乡贾王村、金寨县天堂寨镇泗河村、望江县雷池乡三河村四个村的村干部、村民进行个别访谈,发现贫困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倾向于群众自组织类的活动或去休闲健身器材锻炼,而对阅读或乡镇文化站等政府组织的活动参与较少。截至2016年底,安徽皖江城市带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普及率看,绝大多数乡镇都有图书馆和文化站,只有安庆市没有达到全覆盖;而剧场和影剧院的普及率则较低,最高的为马鞍山,达到28.57%,但与发达城市上海市68.9%的占比仍有很大差距;乡镇公园及休闲健身场所的普及率也达到80%以上,最高的仍然是马鞍山,这与马鞍山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有密切关系,但与无锡市、宁波市、舟山市100%的全覆盖还有一定差距。在公共图书馆供给方面,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上等图书馆中,其中一等和二等图书馆安徽省累计达到64个,国贫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县中分别有6个和1个图书馆未达到三等图书馆评定标准,9个深度贫困县中,一、二等图书馆累计达到5个,而霍邱县和萧县图书馆尚未达到三等图书馆标准[15]。在文化馆供给方面,近年来安徽贫困地区增加了人、财、物的供给,以9个深度贫困县为例,2018年度文化馆活动和训练的次数并不弱于怀宁、枞阳、五河、固镇、东至等非贫困县,其中临泉县为1533次,利辛县也超过100次;用于文化馆活动举办等各项支出也均超过100万元,最少的太湖县年度支出109.3万元。从站均组织文艺活动的次数来看,除了阜南县略低于5个非贫困县外,其余8个深度贫困县均超过5个非贫困县,最高的临泉县接近50次/个,约为5个非贫困县平均值的5倍,站均举办训练班班次9个深度贫困县中也有5个高于非贫困县的最高值12次/个。

三、安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供给总量逐年增长,供给质量和效率偏低。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的加大,人才、资金、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供给数量逐年增长。表现在如人力供给上,从2013年起,实施贫困地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以2018年安徽省文化人才选派指标计划为例,国贫县、省贫县和其他各市县分别按10人、5人和3人选派[16];在财力供给上,2018年安徽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中,位居前五位依次是歙县、寿县、金寨县、临泉县、霍邱县,五个县中有四个都是国贫县。但贫困地区文化资源配置仍不合理,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不高,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安徽省41被评定为一级的图书馆中,位于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只有颍上县、金寨县、太湖县和岳西县4个图书馆,而深度贫困县只有金寨和太湖图书馆为一级[15]。在服务产出上,以安庆市贫困县太湖和非贫困县桐城相比较,2018年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分别为0.302和0.205册/人,但总流通人次却分别为221.23千人次和317.86千人次。在走访的利辛县望疃镇辛沟村、临泉县高塘乡贾王村、金寨县天堂寨镇泗河村、望江县雷池乡三河村等多个农村书屋,都存在书籍利用率低的普遍现象,且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存在硬件设施陈旧老化,软件设施更显不足的现象。(二)供给与需求有所脱节,供需失衡。文化扶贫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强,投入到公共文化设施、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和举办的财政专项资金不断增加,扶持政策不断推出跟进,但是群众文化自组织建设困难,居民受欢迎的文化活动较少,参与率不高,难以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公共文化的多样化、差异化、多元化需求。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农家书屋《推荐目录》为例,安徽省2015年《选用目录》不足《推荐目录》的9%[17]。由于自上而下的供给方式,群众表达不畅通,送文化多,种文化少,致使供给没有对接居民文化需求,贴近贫困地区百姓生活的文艺作品不多,以潜山县2018年164场送戏进万村演出为例,通过对潜山县黄柏镇、五庙乡、梅城镇3各乡镇9个行政村村民的个别访谈,虽然这些活动也送去了欢声笑语,但群众更喜欢文化自组织开展的活动。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大量农民文化乐园、文体活动设施、场所的复制式建设,供给内容趋同性,供给方式单一化,存在基层文化设施闲置、文体活动无人参与等无效供给的现象。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不少文化惠民项目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公共文化空间布局不合理,文化资源配送网络建设不完善。(三)供给体系不健全,缺乏文化人才。通过课题组抽样调查,对安徽省贫困地区的灵璧县黄湾镇、砀山县朱楼镇、阜南县王堰镇、宿松县许岭镇等4个综合文化站的调研,并对管理人员和个别村民进行访谈,调研中还发现公共文化服务“散、乱、差、少”的问题仍很突出,创新模式较少,文化资源共享建设与非贫困县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文化管理、服务人才方面,基层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强,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文化专业人才方面,虽然实施了文体人才工程等各项政策,但对于贫困地区依然缺乏优秀的文化专业人才,难以吸引文化能人留在本地,业余群众文体队伍也不够壮大,部分优秀的民间文化和特色技艺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在实践中,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中,并没有采用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来考核和量化贫困地区的这项工作。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不少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并没有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各项发展相融合,更没有将文化发展置于整个地区发展的大背景中,因此,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文化反哺经济的作用也没有更好的体现。

查看全文

区贫困问题调查报告

*口市地处*中上游,是*平原与*山区的结合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自西向东横贯市境百余公里,是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贫困县(市)。2002年被列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全市国土面积3121平方公里,总人口50.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3.6万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目前尚有相对集中的三个贫困带,即*以北秦岭余脉石灰岩地区贫困带、*以南大巴山武当山高寒山区贫困带和*口水库库区贫困带。农村贫困人口达12.2万人。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西北均房苏区的核心区域,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力量聚集地区,有“小延安”之称。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李先念、王树声等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我市现有15个老区乡镇,区域面积2645平方公里,总人口41.8万人,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人口的79%、83%。其中有3个乡镇列入省重点老区乡镇,区域面积865平方公里,人口8.9万人。占全市总面积的28%,总人口的18%。

一、我市革命老区发生了较大变化

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老区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带领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面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规划,深入贯彻《湖北省老区建设条例》,扶持老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老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脱贫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事业有了长足进展,老区群众的收入逐步增长,困扰老区人民发展的行路、饮水、用电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或缓解,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1、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为突破口,为改变老区面貌夯实基础。以老区贫困乡镇、村为单位,从老区贫困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生产生活困难入手,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坚持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坡改梯”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使老区贫困农户当家地由10万亩增加到20万亩,为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奠定了基础;维修库塘堰480多口,新修维修渠道250公里,加固河堤8万米,解决了9万亩的农田灌溉问题,共铺设人饮主管道180公里,修井窖池7500口,4.8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或缓解;共新修维修村组道路1280公里,加快了老区村组路网建设;全面实施了农网改造,老区贫困群众用电条件大为改善。80%以上的老区村实现了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老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得到加强,基本改变了缺医少药的状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以上,老区贫困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到初步缓解;老区乡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扫盲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老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大为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凉水河镇是重点老区乡镇,近年来,该镇狠抓老区人民最为关切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农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新修、维修村组公路150公里,维修加固塘堰50多口,解决了800亩的农田灌溉问题,铺设人饮管道18公里,3000人的饮水困难得到了缓解。由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仅交通改善一项当年就直接增加农民人平纯收入150元。

2、以产业开发为载体,奠定老区群众增收基础。继续把发展种养业作为老区开发的重点,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连片规划建设,形成了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老区贫困农民增收开辟了渠道。我市*以北重点老区乡镇习家店镇依托库区优势发展柑桔产业3万亩,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以南重点老区乡镇盐池河镇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菌特产业,家家户户种植香菇木耳,成为远近闻名的菌特之乡,菌特产品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30%以上。目前我市大部分老区村都已初步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以柑桔、小杂果、茶叶、中药材、水产养殖、畜牧养殖业为主,部分老区群众基本奠定了脱贫基础。

查看全文

贫困区实行卫生规划的重要性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卫生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和合理配置,协调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平衡,推进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手段和重要依据。如何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卫生资源配置的不良影响,不少卫生管理专家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多层次的探索,不少地区正在进行实践并取得长足发展。但究竟如何在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尚无好的模式,为此,笔者有如下三点不成熟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1在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04%,而分布地域却达63.7%,且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为国家级特贫地区,特贫人口所占比例相当大,人们生活水平偏低,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不少农村病人往往是“小病拖,大病挨,重病等着埋”,因而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其次,医疗秩序混乱,非法行医现象大量存在。再次,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比例严重失衡。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20%的城市人口,占用着全国75%的卫生资源,而80%的农村人口仅占用着25%的卫生资源。从民族贫困地区的局部来看也是如此,据1997年保靖县卫生统计,全县12%的县城人口占有65%的卫技人员,而88%的农村人口仅拥有35%的卫技人员。同时,卫生资源宏观规划不力,社会办医自成体系,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布局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存在,如保靖县存在“卫生一条街”问题,即县医院、中医院、妇保所集中到一条街上,医疗卫生机构为增强竞争实力,只得竞相扩大规模,增加病床,扩充人员,添置设备,分摊设点。因而外延扩张的盲目性与内涵质量管理的滞后性并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民族贫困地区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2民族贫困地区要抓住机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的严重困难,极大地制约了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但是,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面临不少机遇。一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我国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为发展卫生事业提供了契机。如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国企“抓大放小”、“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等。特别是最近调整确定的卫生部职能,重点在于宏观调控各项卫生行为,为增进人民健康服务,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作为重要职责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机遇,更是卫生行政部门当好政府参谋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二是扶贫攻坚的机遇。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国家为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输血”政策。如湖南省委、省政府[1994]17号文件决定,举全省之力打好以湘西为主战场的扶贫攻坚战,实行六地(市)对口扶持六县(市),卫生扶贫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民族贫困地区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在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方面的作用,积极争取医疗卫生技术、医疗仪器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以充实、调整区域内卫生资源。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机遇。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政策。特别要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优惠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群众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科学预测和全面分析,充分考虑实施过程中因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出现的种种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进程。

3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原则与做法

查看全文

透析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

一、中国牧区经济状况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

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查看全文

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

引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到2008年,已经实现了对全国农村的全面覆盖。然而,在广大贫困地区,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等原因,贫困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如何使新农合制度更适应贫困地区的现实情况、真正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究。

一、印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一)调查地点及样本情况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铜仁地区西部,辖17个乡镇,总人口42.8万。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为国家级贫困县[1]。样本取自印江县沙子坡镇、峨岭镇,并随机抽取其辖区内六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子样本。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定点偶遇和入户调查等方法抽取了112位样本对象,并发放问卷110份,收回问卷104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问卷有效率达92.3%。调查对象中,各村样本所占比例分布较为均匀,年龄主要以20岁、40岁、60岁三个年龄段为主。

(二)印江县新农合制度的实施现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