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20:41: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评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学文献评述的写作

一、医学文献评述的类型

(一)文献评述的类型

综述和述评统称为文献述评,是对某时期某学科或某专题所发表的原始文献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综述和评论,主要特点就是“述”和“评”,由于两者的重点、程度和水平上的不同,而有综述和述评之分。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述评又称专题述评。

(二)专题述评与文献综述的区别

1、专题述评是对某学术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说、评论、展望和预测,因此对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领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文献综述是根据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需要,围绕某一学术专题,收集某时期内的有关文献资料予以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性文献。

2、专题述评的重点在“评”,包括对专题研究状况的评价、展望、预测和建议,而“述“只是“概述”,处于次要地位,是评论的辅垫,不强调面面俱到,更不要材料罗列;文献综述则重点在“述”,因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因此讲究材料详实,有检索价值。文献综述有多种类型,大致可分为文摘性综述和分析性综述两种。文摘性综述又称综合文摘,是对原始文献进行客观地综合性摘述,以提供详尽的资料为目的,不掺杂撰写者本人的观点,由读者对综述的内容作出判断;分析性综述,它通过对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表达作者的意见和见解,既有回顾又有瞻望,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提炼新思路、新方法。

查看全文

评述债转股观点

一,债转股问题的提出及其改革目标

债转股问题在80年代末期就有人从银行资产多元化的角度提起过,1993年、1994年已有学者吴晓灵、周小川等从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等角度进行过探讨,本次政府将债转股问题付诸实践,是期望借鉴美国处理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经验,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借助债转股的方式,解决我国金融业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问题,化解金融风险,同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的进程。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不良资产的回收率。

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如转让、出售、置换、打包处理、证券化、债转股等;对于大量中小债权,可以通过出售、拍卖、转让等方式处理;但对于大宗债权,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能够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

(2)推动国有企业的解困进程。

债转股可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使部分因负债率过高、利息负担过重的国有企业通过债转股扭亏脱困。

查看全文

中国华能集团的实在研究与评述

华能集团是中国国有企业100强之一,成立于1988年8月。目前,华能集团由其核心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公司)、9家成员公司、400家子公司构成,同时还直接控股30家海外分支机构和海外公司。其中,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和山东华能电力开发公司两子公司先后于199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如何对子公司实行有效控制、如何考核其业绩,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成立伊始,华能集团就在不断地进行探索。

一、对子公司的控制

中国华能集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企业、成员公司和经营单位。第一层为母公司,第二层为子公司,第三层是另一种类型的子公司(即所谓的经营单位)。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过热期,华能集团曾经还有过第四层和第五层。但是,经过几年重组和改进,华能集团现在只有三个层次。

以前,母公司对子公司只考核“两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和“一个人”(总经理),对子公司监管不严。这种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因为它无法控制子公司决策错误及其由此所产生的巨大损失,而且这类损失常常是不可逆转的。“事后控制”的风险相当大。

目前,中国华能集团对其子公司既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又实行必要的监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1)人事控制。包括经理人员的任命,全年报酬的确定,以及对每个子公司中各职能部门职位数目的确定等。(2)投资控制。现有规定是,投资金额超过一定限额就需母公司批准。如对一些大的子公司,自主投资限额为3千万元人民币,小公司则为5百万元。(3)财务业绩控制。每年的财务目标即为上一年的实际经营成果。财务业绩从三个方面来评价:利润、净资产报酬率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从结果看,几乎没有哪家子公司不能达到它们的目标。期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5%,但电力业务由于政策性补贴等因素,其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稍低,为10%左右。

二、华能集团的业绩考核制度

查看全文

镇长年度考评述职报告

镇长2007年年度考评述职报告

今年我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大力实施“312”工作思路,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全镇呈现出了经济跨越发展、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以山区开发为契机,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一是浆砌渠道3600米,整修支毛斗渠防渗13000米,长生口、乏驴岭、河东、东关、梁家钻打深机井5眼,配套4眼;二是抓出美国黑薯、油菜、油葵6700亩等特色种植户300余家;三镇财政列支40万元,栽植乔木13万株,灌木63万株,成活率达95%以上;四是新增养鸡户6家10500只,新增养猪户4家140头,养羊户5家155只。

二、以项目建设为目标,提升镇域经济档次。一是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搭建镇域经济发展平台。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煤炭运销深加工、化工石开采开发基地,目前两大工业基地已容纳各类企业100余家,完善城镇建设基础项目,对项目建设从招商、开工、投产实行“一条龙”服务机制,先后为重点项目解决问题15余起,项目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以龙头项目为核心,打造镇域经济增长的强势板块。以龙头项目带动镇域全面发展,今年先后完成了石家庄矿业有限公司制碱石灰岩深加工工程、4个运输公司、佳昊、金宇等大型项目,其中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8个,1000万元以上2个,2000万元以上1个。三是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人为本激发工作活力。将项目细化量化到镇村干部身上,年终按照岗制考核指标,根据得分多少落实奖惩。截至11月底,全镇8项重点工程全部完工,

三、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契机,推进新农村建设纵深发展

全镇文明生态村总投资320多万元,整修两委办公室4个,硬化街道450米,安装路灯54盏,粉刷墙壁3000万平方米,改厕80多座,改厨600余户,清理垃圾5200方。多方筹资投资70万元,完成了核桃园“红盾乐”、霍家庄“六合同春”、乏驴岭“卧龙台”、黄沟“雪山公园”、尹西河“河边公园”5个农村公园和8个村的村民活动中心的建设工作,并向村民开放。

查看全文

装修设计的绘画素材评述

本文作者:常娜工作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国内外设计教育简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设计教育经历了“图案——美术工艺——实用艺术——工业艺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过程。室内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专业分支,也在经历着这个过程,并且比起其他设计门类,室内设计更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社会的需求又很大,因此室内设计教育不得不顺应市场,为社会培养相对应的人才。在今天,工艺、设计、建筑、家具和艺术都已经互相渗透,出现了更加开阔和活跃的交流,推动着艺术设计从相对独立的形态和形式向多样化转变,从实用型走向艺术型、时尚型。新形势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向传统思维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过去单学科、单层次的教育模式及教学内容,已难以适应今天艺术多元发展的要求。国外的现代设计从历史看,已经发展了近100年。从1919年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成立的学院——包豪斯学院到现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设计专业人才,形成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与之日益繁盛的设计教育理念相比,中国的艺术设计起步晚,也比较落后。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快,是一个多种学科的综合学科,所涉及的面很广,有艺术的内容,也有技术的内容,知识含量高,信息量大,是一个将艺术思维、现场、施工、材料、管理、沟通等集于一身的专业,还要求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现代,了解市场等,具有多方面的人文知识。因此,我们在思考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和内容的同时,也应服从当前的国情和市场,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室内装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重视基础训练的严格性与科学性,又强调探讨所有知识、技能与表现之间的借鉴、融合的可能性,才能在较深层次上实现综合创新的表现,也为室内装饰设计教学增添一些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也是研究本课题的意义所在。将数字化的技术、二维设计和其他绘画艺术放进室内空间里来研究,完全是一个新的尝试,也为学生今后在较宽阔的层面上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提供一种可能。这样一来,教学和育人这两方面都是双赢的。

室内装饰材料与绘画材料的和谐统一

室内设计,实质上就是对墙面进行装饰设计,一个完整的室内空间由墙面、地面、天花等界面组成,每个界面必定是以材料来展现。不管是大尺度还是小尺度的空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艺术化的设计。好比室内陈设设计,虽然和二维的室内界面的材料呈现有所不同,但陈设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在空间中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印证了室内空间与艺术的距离越来越近。绘画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绘画艺术起初应用到室内环境中,是为了美化环境,赋予空间精神层面的表达。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了各类新的空间,绘画艺术与装饰材料的结合精彩纷呈,难以分辨归类,成为了一种综合的载体,所以,我们可以把一幅油画当作是室内空间的材料,与墙纸、涂料、灯光等其他要素共同演绎着一个空间。在教学中,以室内空间设计为原理及运用为切入点,强调对绘画艺术的研究,用设计的思维合理地去运用和表现。学生可以尝试用多种绘画材料表现空间,融进构成、肌理、体块和色彩等研究室内装饰综合创新表现的可能性,寻找与领悟绘画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将绘画艺术材料应用到设计中的案例很多,令人过目不忘。例如我国香港的cristal酒吧室内的墙面(图1),计算机所描绘的绚烂图案将天花、墙壁和地面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通过颜色和形状所描绘的动植物形象,把酒吧内部的空间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以海洋生物形象和一些浮游生物为主题,不同区域用不同的色调和图案来区分,多种跳跃的色彩共同完成一个“空想世界”,展现给大家一幅天马行空的自然景象。繁复的图案与梦幻般的色彩成为极富辨识度的指标。将艺术作品与室内空间完美结合的独创性表现手段提示我们,艺术正以多元化在发展。再如以“森林”为主题设计元素的法国艾德力咖啡馆室内设计(图2),使用了绘画艺术来表现墙面的装饰,虚实结合,丰富而饱满,有着很强的情景感受,就像一个优雅而精致的艺术品。这种艺术创作有股超感观的特殊感染力,大大开拓了空间的材料内涵,为使用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获得了更多的回味。绘画作品这种特殊意义的材料,无疑使空间变得更加精彩。假如空间没有这些转换,没有艺术的寄托将会多么贫乏。我国台北的都峰苑接待中心(图3),艺术文化是整体设计的关键词,将绘画艺术作品以不同角度的影像输出附贴,赋予空间浓厚的艺术气息。著名的FoxHotel酒店的室内设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室内与绘画艺术密不可分的空间,不仅满足酒店使用方面的要求,还传达出多种绘画艺术元素,使我们了解到绘画与设计相结合的无限可能。就像中国古典建筑中以绘画艺术为代表的楹联、匾额、题咏等,表现出整体环境的诗情画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绘画形式在室内空间里进行结合与表达的可能性将会增强。可以预测,还有更多其他的绘画艺术正等着我们在新的空间用新的手法去尝试,去呈现出更有魅力的作品。我们可以把绘画作品当作是室内空间的第二层皮肤,这也是绘画作品和装饰材料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那些美的画面总是给人许多的感受,或是抒情,或是耐人寻味,表达了情感,展现了意境。在教学中,我们希望能够体现这些概念,用美的概念去影响设计;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领悟这种表现方式的特殊意义;并且增强学生对多学科专业的运用能力,为室内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具体的教学手段

查看全文

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

我国即将启动MPA项目。因为MPA(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被译为“公共管理硕士”,即其中的Administration被译成“管理”,而不是如以往那样更多地译成“行政”,因此,MPA内涵的外推使得公共管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受人关注。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公共管理都存在着许多重大问题尚未讨论清楚,十分有必要对其展开争鸣。比如,PublicAdministration与PublicManagement都翻译成“公共管理”,它们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难道仅仅是适用层次不同?有些学者认为,Administration指层次高的管理,Management指层次低的管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在管理科学类中,把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定为“PublicManagement”,而把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定为“PublicAdministration”的看法,似乎从道理上讲不通。①同样,在MBA中BusinessAdministration译为“工商管理”,这里所用的Administration,又如何用层次的高低来解释?也有人认为Management主要用于操作层面,更多地从技术角度讨论管理问题。如果仔细查阅中外管理学的相关著作,好象这种理解也不太全面。虽然我们不可过于注重词义,但确实需要面对现实认真思索一下:“公共管理”与“一般管理”、“行政管理(公共行政)”、“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究竟在哪里?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比如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书中介绍了西方政府管理(行政学)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②国家行政学院季明明教授在“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一文中也指出,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③综合上述两位专家的看法及其他国内相关文献,应该说在对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共同的。

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与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理,不仅使政府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成为“万能政府”,而且政府对外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很低,在不少方面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中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④等思潮的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组织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力。

在全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反省政府的角色与作用时,英、美、新西兰等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大力推进行政改革的浪潮。在英国,从撒切尔政府起就不断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市场取向、减少政府干预的行政改革方案。从“阶段革新计划”到“公民宪章运动”,在民营化、公私竞争与融合、公共部门引进私人企业的管理机制、承诺公共服务的内容与标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等问题上,英国的行政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当然,这种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宁静的革命”。八十年代初,美国的里根政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的变革运动,并由此设计了一种使政府官员不仅对管理过程而且要对管理结果负责的新体制。克林顿政府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了若干重塑政府的原则与措施,如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机构,大力降低行政成本,建立“顾客导向”的管理服务体系,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在这场全球化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新西兰的改革十分激进,因而它备受人们的关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运动的主要做法是:政府将那些具有商业性的职能与可以开展竞争的服务,从公共部门中分离出来;财务报告、预算、拨款等均需要考虑绩效;在政府部门中区分决策与执行两种不同功能;按契约中规定的竞争原则,在政府部门的部长与执行官之间,签定“绩效协议”、“采购协议”等,强化各自的职能。⑤

西方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再造运动,为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新公共管理被学者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经理主义’、‘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等),这反映了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行政改革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但他们确实存在着某些共识: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⑥

查看全文

婚姻习俗评述与启示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婚姻习俗婚姻形态亲属关系人生仪礼

【论文摘要】作为民俗事象的婚姻习俗,曾引起民俗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的高度关注。国外相关研究大体上沿着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人生礼仪等路径展开。此外,国外学者还就中国社会背景下的婚姻习俗进行深入探索。与国外婚姻习俗的系统性研究相比,国内的起源性研究侧重于婚姻的外在形式与婚礼,在方法上偏重于文献传统。

婚姻习俗这一民俗事象曾经引起国外民俗学、人类学乃至社会学界的高度关注,并且就相关间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

一、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视角下的婚姻习俗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的早期研究,主要以婚姻形态进化理论为代表。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学说。进化论提出以后,对婚姻形态以及婚姻仪礼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摩尔根(I,ewisHenryMorgan)在研究中全面引人了进化论,提出与社会形态相对应的婚姻形态进化理论。在摩尔根看来,人类的婚姻形态经历了从杂交、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演化过程。此外,摩尔根还极为重视婚姻形态研究,认为它是家庭形态的基础,而家庭形态又是亲属制度的基础。换言之,亲属制度有赖于婚姻规则。基于这种思想,摩尔根率先提出了亲属制度理论,用以分析婚姻问题。这种研究视角一直为后来者所沿袭和推崇。

在20世纪中叶,结构功能论和结构主义理论秉承了摩尔根的研究思路,将婚姻纳人亲属关系的分析中,分别形成“家系论”(descenttheory)与“联姻论”(alliancetheory),并且就社会关系的原动力问题展开学术争论。这两种理论还有不同的表述版本,例如,纵向理论与横向理论、血统理论与姻亲理论、“继嗣理论”与“交换理论”等。当然,这些表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理论阐述和学术争论。家系论强调亲属制度的纵向关系,主张代际关系的接续是社会组织的基础,认为婚姻是家庭之间的关系‘它不过是社会结构的重新组合而已。家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拉德克利夫一布朗

查看全文

货币体系不足及革新评述

一、引言

国际货币体系是为了保障国际收支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而就国际间货币关系、国际收支调整等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准则、协议,所建立的国际机构,以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主要涉及国际储备资产的性质、构成及作用,汇率制度以及国际收支调整机制等问题。其作用在于确保外汇市场的有序与稳定、促成国际收支问题的解决、为遭遇破坏性冲击的国家提供获得国际信用的便利。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国际金本位体系(1873-1944)、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和牙买加体系(1973至今)三个时期,每一次变革与发展均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金融危机,欧元区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刺激计划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却导致新兴经济体流动性泛滥。各国寄希望于本币贬值来刺激外部需求,竞相在外汇市场上操纵汇率。在经济刺激政策逐渐退出、汇率竞相贬值的“囚徒困境”逐渐形成后,各国学者已将注意力集中到对危机爆发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合理性遭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质疑,对其进行改革的相关事宜被再次提上议程。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分析

现行的牙买加体系下,多样化的货币调节机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既提高了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性,也增加了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有效性。因此,在维持国际经济正常运行、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方面,牙买加体系的建立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这一时期,汇率波动频繁,国际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收支失衡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频发……种种现象表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缺陷。这一缺陷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①。这种以单一主权货币为中心的全球储备货币结构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多元发展格局不适应,美元作为主权货币的国内政策功能与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不适应,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与跨国金融交易日益频繁、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形势不适应。具体而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储备体系不稳定

传统国际金融理论认为,本币币值的变动会引导国际资本的流动,而无需过多国际储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然而,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建立,世界各国对储备的需求并没有减少,这种需求主要通过美元资产来满足。美国凭借其储备货币发行国的核心地位支撑了连年的赤字消费②,并获得了巨额的铸币税收入③。同时,这一地位使得美国在危机期间可以依照本国需求独立地制定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向其他国家“溢出”这一政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储备资产单一化使得各国货币地位不公,“特里芬两难”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这严重危及了储备体系的稳定性,国际收支失衡和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也在所难免。从中长期来看,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美国的巨额外债、美国货币供给的急剧增加、美国的巨额赤字,所有这些长期因素都指向一个结果:美元贬值和美国通货膨胀(余永定,2009),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必将成为威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堰塞湖”(管涛,2009)。

查看全文

爱情电影发展阻碍评述

爱情电影作为一个类型电影,影片中展现出来的纯真的爱使人们在享受的同时,更给人们一种向导,使人们的情感得以抒发,健康而美好,这是一个主旋律。当人们热切地盼望爱情出现的时候,这就是在沙漠中的一抹绿色,灰暗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它可以使人们感同身受,有了情感的一种宣泄,成为人们慰藉心灵的一剂良方。众所周知,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描绘的都是爱情这一主题。在电影作品中,爱情是人们向往的美好事物,这是人类最伟大、最永恒的主题之一。借助电影这个媒介,人们可以更真诚地审视生活中的爱情,将爱情中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是人们追求的理想,是对爱的一种向往。

爱情电影泛指以爱情为表现主题并以爱情的萌芽、发展、波折、磨难直至团圆结局或悲剧式结局为叙事线索的类型电影。确切地说,爱情片往往以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展开,以传统影视结构来说,电影以二人的相识为故事的开端,以两人的感情发展为影片的主要叙事重点,主要展现爱情双方是如何从相识到相爱的,电影中会刻意安排一些波澜,使爱情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这也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相一致,在经过了叙述爱情的主要经历之后,以恋人的团圆性结局或者悲剧性结局收场。爱情片主要以爱情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吸引点,一般以对爱情的追求和为了爱情产生的矛盾为推动力,这也符合爱情是艺术创作主题的要求。

一、爱情电影的历史脉络

首先,爱情电影源于生活。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社会生活。真实的世界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的灵感和基础。爱情片源于悠久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古今中外,众多的爱情故事和神话传说就是很多爱情片广泛的社会渊源。在西方世界里,温莎公爵与辛普森的传奇爱情经历就是一个经典。从1931年温莎公爵与辛普森相识相爱,亲王被辛普森的魅力征服,他们之间的爱情一直这样延续着。直到1936年,亲王继承王位,成为爱德华八世,他在遭受了国内外众多的干扰下,依然决定与辛普森结婚。因此,1937年的爱德华八世逊位成为温莎公爵,他们也终于成为夫妇,但是他们也被永远禁止回到祖国。这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它本身也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中国古代,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纠葛也是电影创作上的经典,被多次拍摄,或许这就是爱情带给荧屏的力量。因此,无论是平民阶层还是上流社会,无论是普通情侣还是贵族伉俪,他们之间的爱情生活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生活的土壤,爱情影片只不过就是一张白纸,空无一物,它也就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感伤。

其次,爱情电影的文学渊源。很多电影都源于文学作品,两者之间可谓唇齿相依。爱情片往往定位于一种受到爱情叙事传统影响的类型,很多的爱情片在创作的题材上、叙事、主题表现上都具有文学性,是文学作品给其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爱情的篇章最早可以从《诗经》那个年代看出,中国古代的爱情是很单纯的。

例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一个贵族子弟追求一位淑女以及求之心切的心情表达;“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就描写了女子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真挚的感情流露。到了汉代,乐府诗的很多作品描绘了爱情与婚姻生活,他们对爱情的表白直接明了,毫不掩饰。《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生死相伴的爱情,这个故事被多次搬上荧屏,影响深远。《上邪》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语气犀利,表现了情侣之间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爱情忠贞的决心。唐诗中也有很多描写爱情的经典词句,使爱情故事具有新的境界。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都是爱情的经典诗句。之后,无论是宋词还是元曲乃至明清的传奇小说,都对爱情这个题材进行了不同的叙述和深层次的创作。以曹雪芹的《红楼梦》最为经典,作品展现出了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爱情悲剧,以薛宝钗、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在这个封建社会体系中,恋人之间的真心相对最终被封建包办给打破,使整部作品蒙上了一层悲壮的意味。

查看全文

当今社会食品问题及策略评述

本文作者:孟祥远工作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明确的新问题与旧问题同时交织在一起的同时影响的局面。一方面,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由于市场机制并不完善,制度建构还不完备带来的,另一方面,市场条件下的食品安全问题又开始频频冒头,同样形成了不良的影响。以这近几年来连续发生的乳制品/牛奶食品问题而言,就清晰地表现出了传统问题和新问题相互交杂的局面。一方面,奶制品食品问题呈现出很明确的传统特点:由于食品生产企业质量良莠不齐所致。但是另一方面,奶制品食品问题也有很强的新特点:市场经济状况下的行业“潜规则”。尽管从根本上来说,其还是可以归结为监管之无力,但是这确实是远不同于传统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问题。三鹿奶粉与三聚氰胺被曝光后,奶品安全一下子在整个行业中蔓延,包括蒙牛、伊利等知名企业在内的22家生产企业受到牵连,调查结果表明,在蛋白粉或是饲料内加入三聚氰胺竟然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因此,实际上转型期的食品安全问题总是面临着传统问题与新问题的交杂,一方面,要求我们建立严密的监管体系对待已有的传统问题;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应对新问题和新机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影响不局限于食品本身,食品安全本身往往被掩盖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负面影响非常大,往往不仅仅涉及了食品安全本身,而且涉及到了包括社会结构性问题在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就充斥了社会信任感的缺失,社会法制或其它相关制度建构不完善,人民内部矛盾仍然存在并且有可能激化等其它社会问题。但是正如我们已经提及的,由于食品安全不仅仅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个体100%承受的个体问题,因此,个体对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本身的认知往往并不确切,在很多时候食品安全问题本身反倒没有被正确认知。从总体上看,尽管难以忽视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食品安全整体状况应该可以说是改善的。根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1982年全国抽检的食品合格率仅为61.5%,但是到2003年,这一指标已经超过90%,确实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进步。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的2012年第一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总体向好,水产品抽检结果也总体好于2011年。而以食物中毒为指标的话,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09年发生食物中毒271起,中毒11007人,死亡181人,涉及100人以上的13起;2010年发生食物中毒220起,中毒7383人,死亡184人,涉及100人以上的7起;2011年发生食物中毒189起,中毒8324人,死亡137人,涉及100人以上的有9起。从这一数据中至少可以看到,食品中毒事件基本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食品安全问题是呈现出稳重略降的态势,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是愈演愈烈。

应该说,其以政府作为行动主体,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作为抓手,以行政资源作为后备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开出了药方,有效完成这些“决定”无疑将推动中国食品安全走向新的阶段。但是上述“决定”仍然过多地强调了政府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强调,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求政府的不懈努力,同时要求政府以外的多方进行积极的参与与责任承担。政府应该明确和实践自身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上的主体责任意识应该首先在中国的实际状况下强调,政府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上,尤其是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是当然的主体,其职权和义务要求其具备足够的主体责任意识,来积极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政府所执核心理念应该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执政为民思想,其所能应该尽到的责任,是“从田野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管理。我想在现阶段政府首要的任务应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协调整理下明确政府各部委之间的职权范围和相互之间的责任,在现有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分工合作,强化责权明确,在此基础上认真负责地完成各方面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二是强化和建立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作为,充分限制地方政府的负面作用,但是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建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相对独立,相互监管,也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地方政府的主管领导问责制度以及中央政府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垂直管理,重点在于限制地方政府或是政府工作人员因为地方保护主义或是经济利益驱使所可能进行的负面行为。市场应该充分建立关于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机制和社会信用机制针对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应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落实企业责任人的责任;落实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处置及经济赔偿责任;加快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除了针对市场中的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建设,最重要的,恐怕是社会信任机制的建设,即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市场确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市场信用的重要手段,但是转型时期,很容易出现部分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钻制度的漏洞,进而以食品安全为代价谋取不应该的利润。具体来说,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评价,架设由政府、公民和行业、社会等多方面多种力量形成的评价主体;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奖励和惩罚,保证信息的透明与公开。个体应该增强自身食品安全意识,积极主动投身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市民本身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其应该同样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中去。市民应该积极增强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使自己具备相应的监管能力。我想个体的充权离不开食品安全知识的普遍化教育,这有赖于政府在内的各方面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宣传与教育,尤其有针对性地改变消费者的“失能”状态。其不仅仅有利于加强市场诚信和市场道德,也有利于消费者本身的充权,经济利益与指标才可能真正下降到民众权利之下。一方面,食品安全必须被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去;另一方面,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常识也要与时俱进地进学校,进社区。特别是在普通社会区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健康和食品安全教育,真正理解食品安全,也真正能够使自己成为食品安全的合法监管者的一员。积极培育以独立知识分子为主导的第四方力量,培养专业型食品安全相关人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要求中国有多元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而多元化的最重要意含在于社会呼唤处于市场、政府和个体之外的第四方力量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介入,即监管上需要独立的食品安全评估机构。两个方面的人群是尤为重要的,一是没有经济利益诉求的非政府组织形成重要的博弈力量;二是训练有素的相关专业人员和知识分子形成独立的专家群体。这两股力量以学术研究和非政府运动的形式的介入,是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新的动力。当然,还要允许和鼓励媒介发挥监管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