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线形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20:05: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平面线形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透析公路隧道平面线形设计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公路网建设的逐渐推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快速增长,并不断向山区延伸。由于山岭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公路隧道的平面线形采用曲线已不可避免,但因老的设计规范的局限,公路隧道常常因线形组合的不合理而出现行车安全事故。针对以往在隧道线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004年交通部实施的新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中对老的规范中一些模糊性较大的规定进行了补充和明确,如隧道洞口的平纵线形以及洞口与洞外的路线线形连接等都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使得隧道的线形设计更趋于合理性,但对于隧道平曲线的一些规定仍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山区高速公路,在展线存在很大困难的条件下,为了克服地形高差带来的大纵坡,设置半径较小的隧道平曲线往往很难避免,以至于在特殊路段不得不做出突破现行规范的一些设计。这些在设计工作中不断凸显出来的问题表明,山岭区隧道的线形设计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二、山岭区隧道平面线形设计的原则及现状
1.一般原则一般而言,隧道线形设计除了服从路线走向外,还要着重考虑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而后者往往对隧道平面线形的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在选线时,隧道通常选择在垭口或“竹笋”形稳定的山体中,尽量避免穿越不良地质带,同时还要顾及到隧道的进出口位置,尽量使路线走向与地形等高线垂直,且左右两侧山体基本对称等,这些都是由地形、地质条件所决定。其实,在以往的隧道线形设计中这些也是一贯遵循的原则。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这些原则,在很多情况下就须将隧道的平面线形设计成曲线。尽管在隧道平面线形设计中不提倡使用曲线,但在很多情况下,它的设置确实能使一些选线原则得到更好的贯彻。
2.设计现状目前,在隧道线形的设计上,多数设计人员偏重于服从路线的总体布置和走向,即在平面线形设计上多采用直线形,致使隧道进出口位置不理想,常出现严重的偏压现象,洞口的失稳破坏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在路线高差较大时,直线形也不易缓和路线纵坡,常导致长大纵坡出现,对行车,尤其是重车非常不利。很多行车安全事故之所以发生在隧道进出口处,除了因为在隧道进出口处存在的视觉和心理的不适应外,在下坡段长大纵坡导致的车速过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尤其是山岭区隧道建设的发展,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曲线隧道方案而言,在隧道施工方面存在的困难已不再难以克服。因此,在隧道平面线形设计中,为了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克服路线高差、改善线形指标,消除更多的安全隐患,曲线隧道方案已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就国外来讲,如美国及欧洲国家,修建公路隧道时,隧道平面线形大多数设计为平曲线,特别是在洞口段尽量设置为曲线,以利于光线的过渡,解决隧道进出口处视力和心理的不适应问题,同时避免因出口“白洞”影响而导致的驾驶人员加速出洞的现象,从而预防进出口处事故的发生。
三、隧道内设置平曲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公路平面线形与交通安全相关性
摘要:随着工程设计研究需要,归纳了道路平面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的几个方面,为交通安全的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满足道路线形设计和分析的需要。
关键词:平面线形;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率;高速公路
1概述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主要分为两类,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人为因素;而客观因素包括车辆、道路、交通、气候等要素。许多国家的公众舆论与交通管理机构的官方统计都简单地认为,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驾驶员的粗心和错误以及汽车的机械问题。所有事故中完全应有驾驶员负责的为73.6%,道路条件的原因所占的比例为17%。这说明在以往的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中,忽视了“路”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事实上,除部分事故纯粹是由于驾驶员粗心驾驶汽车等主观原因引起的以外,有相当一部分事故是人为操作不当与困难的行驶条件共同引起的,而困难的行驶条件则与道路设计和养护有关。因此,作为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和车辆行驶的根本条件,道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在道路条件的原因所占比例为17%的交通事故中,道路线形又占其全部的30~40%,可见线形是道路条件对交通事故成因的关键因素。下边从着重从平面线形来分析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问题及解决方法道路平面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从以下几点加以分析:平面线形要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平曲线组合而成。以下分别从直线、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弯道超高、视距等几个方面讨论其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2。1直线直线是高速公路的主体线形。就直线与道路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国外有资料指出:一次直线的最大长度小于3min行程对交通安全比较有利。对于高速公路,若以最大允许时速120km/h计,3min的行程为6km。据调查,我国平原地区高速公路许多路段的一次直线长度都超过6km,有的长达10km以上。道路交通的实践证明:无论是一般公路还是高速公路,过长的直线段易使驾驶员因景观单调而产生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一旦遇见紧急情况,常因措手不及丽肇事;另外,驾驶员在长直线路段容易超速行驶,致使车辆在进入直线路段末段后的曲线部分的速度仍然比较高,若遇到弯道超高不足或其它偶然干扰,往往导致车辆倾覆或其它类型的交通事故。有人建议用20倍计算行车速度(以m为单位)控制直线长度。
2。2平曲线半径在影响交通安全的线形因素中,平曲线半径是关键的因素。由汽车行驶理论可知,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先于纵向稳定性。因此,平曲线半径值的确定即根据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滑移、倾覆)而定。其最小值按汽车在弯道外侧行驶时所受的离心力和车重在平行于路面方向的分力等横向力,以不超过由轮胎与路面间的横向附着力所能承受的程度为限,并考虑乘车人员是否舒适而定的。
山区公路路线方案设计体会
摘要:山区地形及地质条件均较为复杂,路线设计方案对此区域内拟建公路的工程规模及景观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结合某山区公路项目,分析路线设计时需综合考虑的地形、地质、构造物设置、环保及景观设计、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等因素,总结设计体会。
关键词:山区公路;平纵面线形设计;安全设计
1项目概况
拟建项目连接的两地区域内分布有较多知名度高的旅游资源,受制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为响应交通强国战略、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推动区域高质量联动发展,两地拟共同建设本项目。根据项目交通功能,结合区域内综合交通体系、远景发展规划及设计交通量论证[1],本项目定位为集散型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h。拟建公路位于山岭重丘区,走廊带内山体陡峭、沟谷狭窄,路线布设困难,路线方案面对着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2]。在如此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下,路线设计方案对工程规模及景观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效果有着较大影响,下面结合本项目两阶段设计工作将项目特点及相关设计体会总结如下。
2项目特点
①项目位于山岭重丘区,区域内山丘连续起伏,具有较高的分水岭和深谷,路线平、纵面线形受地形影响较大;同时项目区域内发育有欠稳定边坡、崩塌及危岩等不良地质,总体方案相对复杂,需在对现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加强方案研究,确定经济合理的工程方案。②沿线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各专业设计方案均需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包括路线与地形的适应性、路基防护有环境的协调性、野生动物过路通道的设置等,将项目真正融入自然,达到车行山水间、人在画中游的效果。③作为旅游道路,景观节点的合理选址及设计效果是特点之一,以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体现人文之路。④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既要能满足安全防护需求,又要体现出旅游道路的特点,不能一味照搬传统的交安设施设计方案。⑤项目部分路段利用老路改扩建,设计中应尽量利用既有工程,注重新老路基拼宽设计方案,以确保拼宽路基的稳定性,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进而保证路面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度。⑥区域内土地资源以林地为主,耕地较少,而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设计时应在保证公路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路线、平面交叉、路基等设计方案进行合理选择,尽量避免或减少占用耕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诠释
摘要:互通式立体交叉公路是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节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选型关系对路网功能作用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互通的选型应满足路网规划的要求,同时其位置和型式亦是高速公路路线走向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
1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分析
1.1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道路立体交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叉时交通的干扰,从而保证道路交叉处的交通安全与快速通行。
1.2互通式立交设计车速我国对设计车速的定义是:在天气良好,交通量小,路面干净的条件下,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受限制部分能够保持安全而舒适行驶的最大速度。设计车速实际是个理论的车速,而车辆的运行车速是实际的85%车速。
1.3互通式立交的匝道设计匝道设计按一个固定车速来控制整个匝道的设计指标,是不符合汽车行驶特性的,导致匝道不能提供顺适、安全、经济和通畅的要求。匝道的设计车速与公路主线的设计车速的应用在设计中是不一样的。公路主线按设计车速来控制整个路线指标(公路主线没有要求不同设计车速或等级情况下),来提供全线的安全、舒适的行驶。而匝道是提供车辆转弯的连接道,匝道的设计车速除了满足匝道本身设计的安全、经济外,还要考虑到与连接道路的顺畅连接,这也是匝道的设计车速不能用一个速度来控制的原因。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综述
1概述
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提升大学教学质量,应着力狠抓课程教学质量,将“水课”转变为“金课”[1,2]。结合这一具体要求,努力将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专业核心课《道路勘测设计》建设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3]。通过“金课”建设达成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勘测设计》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2《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桥梁与道路工程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汽车行驶力学性能与道路平纵横几何线形之间的关系,确保所设计的路线能保证行车安全、快速、经济、旅客舒适以及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线形组合设计满足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它涉及到人、车、路、环境几个方面的因素[4]。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国家最新的有关道路勘测设计的规范和标准。掌握并运用道路勘测设计专业知识体系对选线定线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初步设计解决方案。能够结合道路勘测设计文献研究分析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评价其解决方案,并得到有效的结论。在进行道路设计时,结合安全、经济、环保、美观及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等做综合考虑。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基于道路勘测设计专业知识,评价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5]。
3现行教学中《道路勘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之一:根据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6版培养方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理论课时较少,根据教材,该课程共有11章,内容较多。根据教学安排,学时计划如表1所示[4]。从表1可以看出,该课程内容多,理论学时少,没有足够课时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详细讲解。因此,同学们要真正达成本门课的教学要求,除了进行课堂学习外,还要在课外针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且随着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区域规划的公路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基础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技术规范和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完善,课程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问题之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自觉复习的同学较少。问题之三:目前该课程的考核形式较为简单,考核成绩主要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折算后的总评成绩。以土木工程16级同学的《道路勘测设计》总评成绩为例进行分析,总评成绩分析如表2所示。该门课程土木1601~1604共有25人选修。从表2可以看出,不及格人数1人,占4.0%,及格人数3人,占12.0%,中7人,占28.0%,良10人,占40.0%,优4人,占16%,成绩分布基本成正态分布。该课程的总评成绩情况基本可以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单选题、计算题上面,这些题目比较灵活,主要反映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一些主要的概念。失分较少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填空、名称解释、简答题上面,因为这部分题目相对较简单,学生掌握较好。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摘要:主要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与安全设计内容研究。先是阐述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提升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方案探讨。实践可知,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处理上,全面推行安全评价制度、用科学技术推动高速公路交通发展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做好交通安全设计等工作,可以切实的将当前交通安全现状改善。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安全设计;分析
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1.1人的因素
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中占到绝大多数,违反驾驶规章以及不规范驾驶是导致各类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这里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驾驶员和行人。据统计,2005年~2015年期间,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中因驾驶员过错导致的事故占到八成以上。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尚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在技术操作和维护处理上并不全面,相应的也就使得我国的高速公路等级较低,且各种交通组合的形式也比较混乱。加之私家车辆的不断增加,驾驶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资历尚浅,遇到交通事故时往往手忙脚乱,并不能有效地规避或做出及时的处理。与此同时,他们对高速公路的法规以及规章还不能透彻地领悟,因此在应对交通事故时并不能科学地予以处理。
1.2车的因素
公路改造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猛增长,现有的公路已不堪重负,难以承担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因此国家、地方各级部门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江苏省提出对干线公路网实施网化改造工程,扬州市提出了“通达工程”和“131”工程,对区域内干线公路逐步实施改造。笔者参加了区域内多条公路改造的设计,对公路改造设计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公路改造
1老路现状调查
由于是对原有公路改造,对老路现状调查十分重要,老路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改造方案、工程投资。
1.1平、纵线形现状
本区域内老路一般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时一般无正规的平、纵线形设计,所以老路的平纵线形通常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部分调整。只有对老路的平纵线形有基本了解,才能决定线形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对老路平面需测试弯道数、偏角大小、弯道半径、交点间距等,对老路纵断面需测试坡度、坡长等指标。老路如果线型较好或者可以通过微调能达标的,在平纵面设计中均考虑充分利用老路;如果老路线形极差,如弯道多、偏角大、半径小、交点间距极短,且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则考虑改线。
公路大修工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路线设计
1.1平面设计
路面大修工程,顾名思义主要进行路面工程维修,基本没有或少有路基工程,工程项目性质决定了路线平面线形与原有公路平面线形完全一致,因此大修工程路线平面设计,主要是测量原公路平面线形数据。外业测设中要收集原公路平面线形资料,现场进行线位拟合,实测路线中心线要与原路线中心线保持一致。外业测设中,除进行路线中心线测量外,还要注意下列问题:(1)精确测量原公路平曲线超高值、加宽值。(2)精确测量主线与沿线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交叉的被交路高程。(3)现场调查原有交通标志、交通工程设施、排水设施及沿线筑路材料等。
1.2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拉坡前,根据外业测量资料,核实路线沿线主要高程控制点如国省干线公路交叉点、沿线桥梁控制高程点及其他特殊要求的高程控制点。(2)一般路段纵断面设计高程按加铺结构层厚度控制。(3)设计中纵坡设置要严格拟合老路高程变化趋势,纵断面设计标准不能随意提高,避免新、旧纵断面高程填挖高度变化较大,大量增加底基层找平层数量。(4)大修工程路面纵断面设计中的平曲线超高要与原平曲线超高基本一致,这是因为当新、旧平曲线超高差别较大时,路线内外侧标高与老路内外侧标高高差不一致,造成路面底基层厚度不一致,找平层工程量大,不方便工程施工。(5)纵断面设计中,桥梁、国省干线交叉点等高程控制点与一般加铺路面结构抬高路段结合部位,注意路线平、纵指标的合理使用。路面设计高程不满足加铺路面结构厚度路段还要注意老路面结构的合理挖除,保证全线路面结构的整体一致性。
1.3横断面设计
公路几何设计分析论文
一、概论
1.研究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强调,在交通发展的新理念上,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第一个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可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首要重要地位了。因此,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2.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确定公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公路几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公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公路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及形状设计),而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他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成了更趋于合理的问题了。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管理探讨
1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问题
公路工程施工中环保问题的种类比较繁多,主要可以分为对地表的破坏、对河流以及地下水道的破坏、对空气的污染、噪声污染等几种情况。
1.1地表破坏
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面进行挖掘,这不仅对地表产生了破坏,改变了地表原貌,同时对地表植被也造成一定损坏,甚至破坏周围生态平衡,从而使地面暴露出来,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水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治理与解决,就很可能造成泥沙淤积,进一步污染水源。
1.2水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除了水土流失造成的水污染,还有材料堆积、工程燃料、废料等排放造成的水污染。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