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17:00: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评估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评估制

体制改革评估动员讲话

会上的同志们: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工作评估验收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全面部署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验收评估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部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评估验收动员会,目的是学习贯彻《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工作评估验收指导意见(试行)》,布置部属科研机构改革评估验收工作。

20****年10月底,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水利部与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成为第一批启动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部门。11月,我部召开了部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动员会,全面启动部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在科技部、财政部及中编办等部门的指导下,在部党组的重视和关心下,在有关科研机构的努力下,改革工作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效显著,令人鼓舞。平稳、顺利地完成了科研院所的结构性归并工作,实现了强强联合,专业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了科研力量布局;4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初步完成了机构构建,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在学科调整、机制转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增加了投入、促进了发展、激活了机制、扩大了交流、维护了稳定,科研成果丰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稳步向创建现代科研院所的方向迈进;整体转企的4个科研机构基本明晰了产权关系,科技产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市场竞争力增强。

刚才,国科司陈明忠副司长向各有关单位传达了评估验收指导意见的主要精神。根据三部门联合下发的评估验收指导意见,评估验收工作将按照“成熟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根据我部改革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我部已具备作为首批接受评估验收部门的条件,具体评估验收工作安排根据今天会议讨论意见,国科司将做出布置。下面,我就评估验收工作讲四点意见。

第一、要高度重视评估验收工作。部属科研机构改革评估验收工作是我部改革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几年改革成果的检验,时间紧,任务重。各有关司局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合作,大力支持评估验收工作。各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保证我部能首批通过验收。

查看全文

行政监管效能评估体制考究

行政管理工作是各类行政机构的一项经常性、主导性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目标。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是指对行政机构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行监督检查,看其是否认真贯彻执行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否认真、正确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是否努力为人民服务,是否降低了行政成本。具体内容包括,(1)是否依法依规办事。即在行政管理中是否执行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办事,是否执行了内部行政管理制度。(2)是否完成计划。计划既是行政管理的指南,又是行政管理的目标,也是行政机构之间的一种定约形式。定约的执行情况就成为评价行政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标准。(3)是否合理。即在行政管理中是否合理地、有效地使用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条件,充分发挥了现有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理想的行政管理效能。

一、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有效性

行政管理效能越来越多地成为考量行政机构行政能力的指标,但是由于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机制的缺位,行政机构进行行政管理效能评估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效能评估不及时,不能有效发现行政管理中出现的低效问题,不能及时对管理方案进行纠正和完善;二是效能评估不到位,不能评估到行政管理中的每个环节。评估了面上的工作,不能深入到点。或者正相反,评估了个别点上的工作,忽视了整个面的工作。

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选择的不恰当,往往是由于不能选择成本一收益比最低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作用,就要提高行政机构科学决策的水平,就要设计更好的效能评估工作程序。以成本一收益为核心的绩效评估可以为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提供科学工具,有助于工作程序的科学化,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评估质量。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一是对不同行政管理领域及相应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能选择具有最高净收益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目标;二是对不同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的成本一收益比较,能选择行政管理成本最低、净收益最高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

二、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

成本一收益分析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它是一种计划方案,是预先做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单位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对预期目标的几率有所把握。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是一个普遍的方法。经济学可以用它来研究各种条件下的行为与效果的关系,探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将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推而广之,几乎可以无所不包,其他社会科学也可运用它来分析人的行为。

查看全文

水利法制评估与机制

本文作者:王晓娟陈金木王霁霞工作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评估范围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评估范围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从横向上看,与水利法制建设的外延相对应,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评估范围包括水法规建设、水行政执法、水行政执法监督、水事纠纷调处、水利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从纵向上看,考虑到地方水利法制建设是一个较广泛的概念,地方既包括省级也包括地(市)、县(区、市)级,而不同层级的地方水利法制建设工作重点不完全相同,如省级存在水法规建设工作,地(市)、县(区、市)级的工作重点则是水行政执法、水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为此,将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评估范围确定为: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利法制建设工作为主反映出的本省水利法制建设总体情况。同时,评估范围不仅限于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也包括该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下级水利部门的工作情况。如,在考察江苏省水行政执法工作时,虽然评估对象主要是江苏省水利厅,但评估范围应当包括江苏省各级水利部门的执法工作总体情况。评估方法法制建设的评估起源于西方国家的法治指数理论与实践。法治指数理论的核心内涵是将法治的主要内容用考核指标进行描述,并对每一个指标进行权重和量化,再用该套量化的指标体系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考核与检验,最终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治指数。法治指数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指标权重的赋予,将法治水平进行数量化考核,突破了之前法制建设难以量化的局限性。法治指数理论也成为西方国家和地区通用的法治水平评估方法①。我国对法制建设评估方法的借鉴经历了对法治水平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发展过程②,法治水平的量化评估方法已经成为目前的通行做法。地方水利法制建设评估也采用通用的量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首先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内容框架,搭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权重量化。其次是用构建出来的指标体系作为考核标准,采用地方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为地方的水利法制建设打出量化分值。最后是结合自评与专家评估的结果,得出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最终评估分数,并确定地方水利法制建设水平。

评估指标体系是反映地方水利法制建设水平的测试标准,是全面了解地方水利法制真实发展水平的工具,也是中央制定有关地方水利政策与措施的重要基础。因此,构建一套能够真实反映地方水利法制建设全貌的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地方水利法制建设评估的关键。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已有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③、系统动力学方法④等。本文选取法制建设评估体系建模中通用的层次分析法作为地方水利法制建设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通过对一个复杂问题的层次化分析、排序,使之简化明确,能够统一处理综合评价中的定性和定量因素,具有实用性、系统性、间接性等优点。在地方水利法制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中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建立起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其中目标层为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总目标;准则层依据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划分出明确简练的准则层指标;指标层结合已有的法制建设评估指标基本集,提炼法制建设评估共性,并考虑地方水利法制建设评估的特性,进行适当的筛选,最终选出代表性强和数据较易统计的指标。其次针对三级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已有资料对指标进行赋权量化。最终在得出的层次单排序以及层次总排序的结果上进行一致性检查,得出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评估模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难点与解决思路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确定。其中目标层与准则层比较明确,根据水利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进行确定,难点在于具体指标的选取。另一部分是指标选取之后权重的确定。因此,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评估指标的选取水利法制建设涉及事项范围广、内容多,如何从众多的水利法制建设指标中选取恰当的指标,体现出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并能够反映我国水利法制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是地方水利法制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和难点。本文评估指标的选取思路大致如下:首先建立法制建设评估指标基本集。目前已有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法制建设评估指标体系①,国务院的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也已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征求意见②,这些已有的法制建设评估指标中的通用一级、二级指标,可以成为地方水利法制建设指标选取的基本集。其中国务院的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指导性,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基本集的主要参考依据。其次在基本集的基础上,根据以下三个原则对地方水利法制建设指标进行筛选:一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既要充分注意各个地区水利立法、执法等方面的共性,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水利法制建设中的个性;二是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原则,不仅需要对我国地方水利立法体系和执法体系等法制建设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而且需要对立法体系与执法体系等法制建设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分析;三是法制发展理想目标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所有的指标筛选都以实际调研为基础,立足地方水利法制的实际发展水平,做到法制发展理想目标与地方法制建设实现可操作性紧密结合。最终,在筛选出的指标基础上,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具体指标。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即每一项指标在具体的层次中所占据的比重,这是评估指标体系最终能够得到量化评估结果的关键。如何通过评估指标权重来量化地方水利法制建设的真实水平,是整个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的又一个难点。一般来说,法制建设中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只确定每一个指标在所在层级的比重,不直接计算该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比重;另一种是先对每一层级的指标进行赋值,最后再通过换算直接给出该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比重,即指标的无量纲化。本文采用第二种方式,在进行权重确定之后还要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在具体的指标赋值方法上,很多评估模型都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专家打分法是指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对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对评估价值和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地方水利法制建设评估属于法制建设评估,国务院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对法制建设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对指标权重问题的解决思路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个是参考同一指标在国务院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另一个是根据该指标涉及的内容在地方水利法制建设中的重要性来确定。尽管水法规建设、水行政执法建设虽然在法治政府考评体系中同等重要,但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执法主体的性质来看,立法职能不是最重要的,水行政执法建设应当比立法工作占据份量更大,因此应赋予更大权重。而社会效果与公众评价在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中不是准则层,而是每一级准则层下设的指标层,在水利法制建设中单独作为一个准则层,但考虑到这部分很难掌握客观数据,它在整个准则层中的份量应当合理确定。至于其他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性的水利法治建设工作相当于加分项目,鼓励创新,由于这部分不设具体的指标,评价起来客观性会比较欠缺,因此,这部分分值应当偏低。根据水利法制建设不同领域和事项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同指标所占权重,最终完成无量纲化指标体系的量化评价。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在此前指标筛选、权重确定及无量纲化的基础上,为了便于直观比较,本文将地方水利法制建设评估总分设置为100分,具体评估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如表1所列。

本文构建的地方水利法制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省级水利法制建设总体情况进行评估时参考。实践中,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市(县)级水利法制建设进行评估时,尚需要进行必要的变通,如适当减少水法规建设的权重,增加水行政执法的权重等。同时,该评估指标体系也有待于在实际开展评估过程中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查看全文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困境与机制设计

【摘要】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践中,评估主体认知理念的束缚、“稳评”立法的相对滞后、“稳评”中公众参与和信息回应的掣肘、“稳评”第三方评估模式的发展困境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权益引导与“稳评”实践的匹配衔接。确立权益引导型的机制设计,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帮助评估主体树立科学的“稳评观”,加快“稳评”立法建设步伐,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回应机制,稳步发展“稳评”第三方评估模式。

【关键词】“稳评”;权益引导;机制设计

进入21世纪,风险社会中的社会风险作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开始滋生,其普遍性和扩散性带动着社会抗风险体系的形成,也从新的角度和视野推动着社会结构的优化与完善。沿用这样的逻辑思路,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下简称“稳评”)作为创新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种善治选择十分契合风险治理的总体内涵,自始至终引导着公众权益事项的生成、演进、发展和落实,推动着秩序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

一、权益引导融入“稳评”的必要性

2006年,四川省遂宁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制度》。[1]伴随着遂宁模式的推广,全国多地形成了具有地方治理特色的实践模式,围绕着政策调整、机构改革、涉农事项等逐步形成了四川模式、江苏模式、上海模式等。多地实践模式的开展虽已成效斐然,但大多是相互借鉴学习与自我内部创新的产物,并没有上升为一个总体性运作逻辑的机制设计。2012年,《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出台,确立了评估范围、评估主体、结果运用等具体事项。地方层面,《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重庆市社会稳定风险分类评估办法》等地方“稳评”规范为地方实践的开展提供了具体指导。经过多年发展,各地的“稳评”应用操作已为总体机制设计的形成提供了相对充足的土壤,也为地方探索自我运行模式和机制创新开拓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无论是决策的出台还是项目的推行,维护和保障公众合法权益应作为评价某一事项是否合理有效的主要指标,这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工作。“稳评”的目的,就是对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进行及时关注和妥善处理,以充分尊重和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促使该决策或项目在推行后能带来更长远的社会效益。因而,权衡“稳评”的科学性和有效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尽管在一些评估过程中有信访办等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场,但其本身对评估事项缺乏足够认识也会让他们在和公众沟通时很少阐释与澄清。在具体的“稳评”过程中,基于公众的认识层次差异和具体评估的操作差别,一旦同类事项的评估结果出现偏差,公众在进行相互比对后就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以权益引导、保障和维护为核心要素的“稳评”工作,离不开与公众的有效对话。对话的关键,除了对事项的解释说明和对民意的理解倾听,还应重视对线上和线下信息的回应与谣言的破除。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往往因缺乏“数据证据”支撑而给评估主体和决策主体预留了可操作性空间。[4]行政权力对风险评估的不当干预,致使“评估为了绩效”“评估做给上级看”“评估流于形式”等诟病不断。公众作为“稳评”中的确定型利益主体,他们才是评判程序是否合理、结果是否公正的主要评判角色。如果拟推行事项没有充分得到公众参与和信息反馈,评估结果就很容易偏离预期目标。尤其在公众内部“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下,那些“服从整体者”会紧随其后,与评估主体或决策主体展开压力式、对抗式和威胁式对话,通过增加筹码以提高自身利益获取条件。实行第三方评估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评估效率,从深度和广度上带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集思广益,促成重大事项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相比带有封闭式特点的传统评估模式,第三方评估的开展更能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后者的声音和意愿也更为洪亮和清晰。实践中不难发现,第三方评估的专业化问题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短板。“稳评”第三方机构在发展初期很少有专门从事风险评估业务或项目咨询的,大多是兼职型或挂靠型,如环评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兼职从事。即便是专门的“稳评”公司,内部组成人员也呈现出专业人员数量少、综合职业水平低、职业流动性大等缺点。虽然一些地方政府文件明确了第三方“稳评”人员应具备专业化水平,但并没有充分的实质性要求和审查。追责机制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第三方评估机构草率评估和倾向评估的问题。当前,第三方“稳评”机构的责任追究制度尚未完全确立,多是零散表述于一些政府文件或工作会议中,未形成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精确有效的外部监管。第三方机构的评估严谨度和科学度会存在较大自由发挥的空间,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草率评估”或“为评估合同相对方利益而倾向评估”的情况时有发生。以个人经济利益为导向,在评估过程中也会存在压缩流程甚至跳过必要评估程序的做法。目前,对第三方“稳评”机构的追责并不常态化,一是少有对第三方机构进行追责的情况发生,二是追责大多以领导口头警告或批评等形式惩处,治标不治本的追责力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质问题。

二、创新“稳评”权益引导机制的策略思考

查看全文

绩效评估公平感的影响体制分析

研究内容

绩效评估公平感即企业员工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感知到的公平性,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和分配公平等。组织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程度,包括规范承诺、情感承诺和持续承诺。工作绩效指员工的工作行为与结果,包括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并验证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假设模型。

理论模型

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为公平理论。其主要理论有:(1)内容型公平理论;(2)过程型公平理论。通过公平理论可以得知员工会根据对公平的感知改变自己的工作绩效,只有感知到付出与所得大致相当时才会感知到公平,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有直接正影响;假设1a:互动公平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直接正影响;假设1b:程序公平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直接正影响;假设1c:分配公平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直接正影响。通过国内外学者对组织承诺的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绩效评估公平感对组织承诺有正影响;假设2a:互动公平对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有正影响;假设2b:程序公平对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有正影响;假设2c:分配公平对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有正影响。通过国内外学者关于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假设3:组织承诺对工作绩效有正影响;假设3a:情感承诺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正影响;假设3b:规范承诺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正影响;假设3c:持续承诺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正影响。结合上述假设,建立绩效评估公平感与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

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1.量表设计。调研之前首先向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及对一些员工进行了深度访谈,根据反馈意见得知对量表全部题项都没有产生歧义,因此采用如下量表进行预调研:(1)绩效评估公平感量表;(2)组织承诺量表;(3)工作绩效量表。

查看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机制与实践

评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基础性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6月修正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务指南》①中,17次直接提及“评估”要求,包含遴选标准评估、援助评估、申报资料评估、保护计划的评估、名录除名评估、项目活动评估、方案影响评估、评估方面的国际合作、遗产现状评估、素质教育作用评估、创收和可持续生活评估等,体现了评估工作的重要作用。从确认名录到保护发展,评估贯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整个过程。自我国政府签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评估工作也日益获得重视。如在2016年,原文化部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评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第三方评估等[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在国际社会,评估工作被认为是一个组织、机构、地区乃至国家的决策状况的反映,它体现了决策的绩效与监督机制,反映了决策的可考核性与公开性。在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中曾明确指出,应对可能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力或相关社区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仔细评估②。意味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除了对文化本体和工作的评估,还应加强对相关行动造成影响的评估。根据新的国际社会发展趋势,有必要重新审视评估机制的建设问题。此外,评估工作除了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评定,实现了对工作的自查,对中国的文化生态还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分析我国的评估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可以获得什么学理思考?基于上述思考,结合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现状,本文拟对评估的范畴、原则、标准、机制进行重新界定和思考,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一、评估的范畴与基本原则

(一)评估的范畴。评估可被视作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相关项目、方法、成果、人员等情况进行的专业评价。但应注意的是,评估不是一个单向度的工作,评估的结果实际上在评估者和评估对象的互动中产生。DawsonMunjeri提出,当人们赋予了传统文化何种价值,将决定哪些文化表达形式属于文化遗产,将如何保护①。随着各级评估工作的展开,评估过程和结果还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作用力,比如使遗产生成了新定义、新价值,传承人产生新的影响力和生产力等。因此,全面的认知评估,意味着它不仅是人们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作出的评价,还涵盖评价反向的实践过程。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框架中,评估对象既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也包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执行者与工作,当然,还包含评估工作自身的再评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期报告制度就是“缔约国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定义务的一种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估”[2]。所以,根据评估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估工作可分为名录评估、传承人评估、机构评估、计划评估、政策评估、生产评估、评估自查;根据评估者的身份,可以分为自评和第三方评价;根据评估的时间,又可分为项目前评估、项目中评估、项目完成后评估。评估机制的建设不仅是全面地开展评估工作,还应进一步推进评估政策与评估机构的完善,从而使评估逐步系统性、规范化,更好地发挥鉴定和监督的作用。(二)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应建立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框架内,因此,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动态原则。从历时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所谓的“本真”只是相对概念。从共时角度看,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是一个传承人与认知者的互动过程,时间、空间、人员等情况都会影响认知的结果。因此,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特性,避免用僵化的观念去约束评估的标准和方法。2.整体原则。《公约》中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知识、技能、文化场所等无形事物,这些无形财富或附着于具体的实物上,或只在社会实践中出现,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强调对特定文化社区的整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决定了评估的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需要从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去深入剖析,从总体上把握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把握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3.相对原则。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内在价值不能用单一标准进行衡量。我们要把握的关键是,文化对于生成文化的族群的意义。此外,单一学科无法提供完整的评估指标,单一的评判指标无法与多元的价值观念契合,因此,只有提倡跨学科合作,才能对保护对象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工作的客观公正体现于它的相对性特征,评估标准只能建立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共同体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4.独立原则。评估者被要求保持立场的相对独立。第一类是保持行使职能的独立性以及经费、资源的独立。这些评估者来自具有独立职能的机构,与评估对象不存在从属关系,也不存在人员交叉问题。如在日本,评估机构更多的属于独立的企业单位,政策、职能、经费方面独立。第二类是来自内部的评估,应严格遵从职业、学术伦理,坚持立场的相对独立,才能保证评估工作的客观公正。

二、评估的指标、要素与标准体系

依循以上原则,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评估标准。根据评估对象,可分为以下两个类别。(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以下简称《代表作条例》)中确定了代表作评选的文化标准是:“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遗产的高度集中;从历史、艺术、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来看是具有特殊价值的民间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3]。为了评估文化遗产的价值,《代表作条例》还为评审委员会进一步细化了下述评估标准:是否具有作为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特殊价值;是否扎根于有关社区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史;是否能起到证明有关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特性的作用,是否具有灵感和文化间交流之源泉以及密切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对有关社区是否有文化和社会影响;是否杰出地运用了专门技能,是否发挥了技术才能;是否具有作为一种活的文化传统之唯一见证的价值;是否因缺乏抢救和保护手段,或因迅速的变革进程,或因城市化,或因文化适应而有消失的危险。对于代表作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可依循《代表作条例》中确定的标准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比如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代表作的分类问题。价值评估标准容易陷入主观视角的争论,但评估需要强调可操作性,“实践决定了它的生命力”[4],因此,应该细化工作程序和评估指标,切实指导实践过程,并在实践验证后进一步完善。评估标准可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在定性标准方面,应依据上述代表作评选的文化标准建立共识性框架,同时容纳个性准入机制;在定量方面,配合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获得相对客观的数据①。评估中的分类是一个需要达成共识的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中提到,为了进行民间创作的鉴别,鼓励建立民间创作标准化分类法,即编制民间创作分类总表、编制民间创作细目汇编、对民间创作进行地区分类,需要通过实地项目来进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工作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建立分类体系是评估乃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而进行分类实践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要认识的问题是,概念和边界都只是人类认知事物的工具,由于社会背景、学科分界、事物自身的复杂特性等决定了无法形成绝对分类标准。在科学共同体一定阶段的认知体系里,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分类标准,但应根据文化遗产的变化和新的认知不断更新。(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评估。除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我们还应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评估标准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体成果框架》[5](以下简称“总体成果框架”)的出发点是衡量《公约》对各级影响的工具,从该框架所列8个主题领域26项核心指标86项评估因素来看,是当前较为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评估标准。框架分为主题领域、核心指标、评估要素三个层次。8个主题领域分别是:机构和人员能力、传承和教育、清单编制和研究、政策法规和行政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及其在社会中的保护、提高认识、社区群体和个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国际参与。以第3个主题领域“清单编制和研究”为例,核心指标有4项,包含清单体现多样性和促进保护的程度、清单编制过程具有包容性、研究和建档促进保护的程度、成果用于增强决策和促进保护的程度。而核心指标又下分多项评估要素。以核心指标“清单体现多样性和促进保护的程度”为例,包含已确立或修订清单编制系统、清单体现多样性并促进保护、已更新清单并体现存续力、为获取清单创造条件并尊重习俗做法4项评估要素。这样的框架对保护工作的清单编制、政策、机构人员、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都进行了标准化梳理,并分层列举了评估要素,呈现了较为完整的评估结构。但部分评估要素还是宏观评判标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有一定难度,在实际工作中分解目标、量化指标是评估工作的难点。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评估的角度出发,可设定如下指标:(1)政策指标:是否符合联合国公约、国家政策和相关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2)绩效指标:产出和成果的类型,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原定目标,以及与目标之间的距离。(3)效率指标:该保护工作是否以较小的投入得到最有效的产出。(4)影响指标:该保护工作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近期和远期的影响,对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5)创新指标:从创新的角度考察保护工作的创新意识和方式。(6)公平性指标:该保护工作实施后导致的有关资源、利益、成本公平分配的状况。将以上指标结合《总体成果框架》中的标准设定评分数值,从而实现评估的量化作用。在一级指标下设定二级指标,在具体方案中调整实施。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估机制的建设

查看全文

评估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摘要:节能减排既是国家生态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通信业发展电信企业逐渐成为用电大户,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评估这些节能技术的优劣,又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点。该文以新疆通信行业节能减排为例,针对性的阐述了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实施。

关键字:节能减排;通信行业;前评估;后评价

2016年全国“两会”恰逢“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作为“十三五”的重要板块,节能减排行业关注度持续上升,新疆通信行业作为行业内的一个重要部门,如何推进本地区节能减排产业的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实施,成为工作中的重中重。自2007年以来,各电信企业就先后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生产管理的内容,取得一定的成效。对各电信企业来说节能减排工作是以节能为主,不断降低能耗占收入的比例,而能耗的有效降低,则需要全方面的评估勘测。

1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节能,从微观说主要包括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两个方面。技术节能,主要包括技术改造,推广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的应用;IDC机房和基站降温技术等。管理节能包括杜绝浪费的管理、技术改造项目的管理、对科技人员创新节能减排工作的激励政策等。1.1从技术节能方面看,主要在地域、场景、节能设备性能的不同因地制宜上存在不足。(1)在地域上,新疆的北疆地区风源较充沛,较适合风能利用,而南疆部分地区风源充沛、沙尘也多,而沙尘对风机寿命影响较大;相反,南疆的太阳能较充沛,较适合利用太阳能;有的地域太阳能、风能均较丰富还要解决风能、光能应用转换,实现风光互补。(2)在场景上,主要是针对IDC机房和基站的室温调控的应用。室温调控可采用精确送风、智能新风系统、智能换热系统三种技术。还可对若干机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利用新疆得天独厚的天气,尤其是北疆,秋冬季可以利用自然冷源,实现地板下通风。对数据应用初期的机房地板的拆除改造,同时失去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的功能。建议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利用自然风源、冷源实现绿色IDC和绿色基站。(3)在节能设备性能上看,各种节能产品种类很多,但也有良莠不齐的问题、适应性功能不能满足特殊地域、场景条件的问题。比如一般的风机可能对沙尘浸蚀的防范性能不足,有的电池组对温差变化设置范围较窄,各单位在选购时不应仅根据产品说明书来决定,还须考虑应用的实际条件,建议对相关设备在决定购置前进行必要的测试。(4)节能减排使用的技术是多方面的。除精确送风、智能新风、智能换热技术外,尚有逆变电源技术、空调添加剂技术、电源直流远供技术、根据任务对设备运行要求有无自动关闭、开启技术、变压器降容技术等。1.2管理节能方面,从国家层面看,主要是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从企业层面看,主要是需要提升对节能减排项目的管理,建立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2建立节能减排投资(改造)项目前评估、后评价的依据

查看全文

食品监管评估制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针对食品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全程掌控性不足等问题,市工商局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推行了食品监管“评估制”工作法,通过对监管人员、经营主体和食品类别进行评估,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能得到显著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科学性和系统化。

一、创新三项机制,构建食品监管“评估制”基本框架

(一)建立监管人员能力评估机制。结合食品监管实际,制定了《市工商局食品监管能力评估办法》,通过能力测试、明察暗访和案卷规范性评比等方式对监管者的食品监管进行评估,重点评估监管人员的食品经营违法行为识别和调查处理能力、食品安全知识沟通指导能力、日常监管的痕迹固定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调度能力等,对每个基层食品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给出评价等次,出具《食品监管能力评估意见书》,详细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和要求,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和自我素质提高的紧迫性,促进监管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经营主体规范评估机制。完善了食品经营主体数据库,保证数据库及时更新、准确无误,并制作了《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分类监管评分表》,内容包含评估项目、分值等,依据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诚信情况、自律制度、监管记录和日常经营行为检查结果对辖区食品经营主体进行评估分类,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为最高级别,C级为最低级别,建立了《食品经营者规范等级档案》,实行按风险度监管,对A级经营户,工商部门将予以重点扶持,对C级经营户实行重点监管。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对全市2700个食品主体的经营规范行为全程信用监管评价。

(三)建立食品类别风险评估机制。由市局消保科牵头组织各基层工商所食品监管人员收集辖区食品类别信息,依据食品风险评估标准确定本辖区风险等级食品名录。根据消费者投诉、食品的保质期限、品牌信誉等因素对食品风险进行评估,将保质期短、易含非法添加剂、易变质和受环境卫生污染的生鲜食品、乳制品等列为高风险,将保质期相对适中、包装相对松散的散装食品列为一般风险,将保质期长、包装严实、可贮藏和不易受污染的预包装食品列为低风险等三个风险等级,对同一经营者经销不同风险等级的食品,重点检查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

二、突出三个环节,确保食品监管“评估制”取得实效

查看全文

实施电子绩效评估管理机制研究

一、电子绩效评估的内涵

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累计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非常有必要开展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指以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的指标体系为基础,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一定期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表现及成效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评判。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有五种类型: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价以及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三类:外部评估、内部评估和内外部相结合的综合评估。其中发达国家开展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多为前两种类型,内外部相结合的评估模式通过将上级领导部门监管、第三方专业机构和公众监督相结合,因此更适合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我国国情。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侧重在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各不相同,需要在不同组织层次问操作。科学的电子绩效评估包含八方面的要求:体系科学、高度透明、统一口径、能够比较、时间平衡、竞争平衡、评估及时、广泛支持。

二、推行电子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始于2()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总体上来看,经历了“以办公自动化建设为核心”、“以行政监督为核心”和“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等三个阶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学术界从上世纪9O年代初开始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还很薄弱,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评估内容过度关注政府网站外部绩效,很少有深入电子政务内部绩效方面的理论研究或评估实践。二是在电子政务绩效的整体构成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各有偏重。三是在绩效指标的选取上,缺少严密的逻辑层次关系,使得指标所包含的信息出现重复或遗漏。四是在研究过程中,直接引用国外的模型或做法,对国外的制度背景研究不够透彻而产生副作用。五是研究过程中,重电子政务绩效,轻政务绩效,以研究评估“电子”为主,指标研究多是技术性指标为主,很少真正对“政务”方面的评估进行研究。

合理的电子绩效评估可以是领导干部产生内在的激励,在深层次上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电子政务绩效目标体系是一套实施电子政务的指导纲要,它可以消除决策者许多模糊的、错误的观念,加强其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领导力;其次,明确的绩效目标约束将成为优化政务流程的原动力,从而有效推动相关的制度建没,以结果为本优化政务流程;再次,明确的电子政务绩效目标可以增强成本意识,保护既有投资。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估算出电子政务的投入,但是对其产出和取得的效益往往无法估量。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可以量化这种产出和成效,给出投入产出比;同时成本控制本身也是绩效的组成部分。

三、完善电子绩效评估的构想

查看全文

培训团组评估机制意见

各市人事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加强境外培训工作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境)外培训渠道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外专发〔**〕4号、8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就建立境外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机构)与境外培训团组(以下简称团组)双向评估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客观公正;坚持质量第一,注重培训实效;坚持沟通协调,注重平等和谐。

二、评估的范围

1、承担我省境外培训任务的所有机构,包括在国家外国专家局《境外培训机构名册》上选用的,组团单位根据培训内容自行联系的国(境)外政府部门、公益团体、国际组织和知名企业、大学,以及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选用的其他机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