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16:24: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评估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评估法

扫除文盲单位检查评估办法

第一章检查评估的范围和单位

第一条县级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的检查验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文件和本办法负责组织实施。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第二条检查评估的对象为: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实施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第二章检查评估的指标要求

第三条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评估标准

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的年满15周岁以上人口中的非文盲人数,在农村达到95%以上,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城镇达到98%以上;

查看全文

土地资产评估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根据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包括市辖县、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以及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行为,必须依据本办法进行土地资产评估。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土地资产评估是指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委托或授权地产评估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有关资料,运用规定的原则、程序、标准和方法,以统一的货币单位,对被评估宗地地产价值进行评价和估算,作出该宗土地的地价。土地资产评估的地价是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得利益反映出的价格形态,包括级差地租、配套费、开发成本等。

第四条*市国有土地资产评估工作,由*市土地评估委员会实施统一领导,由*市土地管理局实施统一管理。国有土地资产评估价格,市区范围内(即市辖五区)必须经*市土地管理局确认后方可生效;各县(市)范围内必须经各县(市)土地管理局确认后方可生效。

第五条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市区由*市土地管理局、各县(市)由各县(市)土地管理局统一组织土地资产评估。集体所有制土地需要出让使用权的,必须先征用为国有土地,并进行相应的土地资产评估,方可办理出让事宜。

第六条行政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经济活动中凡涉及到下列经济行为的,必须申请市、县(市)土地管理局进行地产评估:

查看全文

新时期资产评估办法与选择

资产评估是对资产现行价值进行评定估算的一种专业活动。资产评估方法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它是在工程技术、统计、会计等学科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形成的一整套方法体系。该体系由多种具体资产评估方法构成,这些方法按分析原理和技术路线不同可以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或称3种基本方法,即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一、市场法

市场法是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市场法是根据替代原则,采用比较和类比的思路及其方法判断资产价值的评估技术规程。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投资者在购置某项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高于市场上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的现行市价。运用市场法要求充分利用类似资产成交价格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判断和估测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运用已被市场检验了的结论来评估被估对象,显然是容易被资产业务各当事人接受的。因此,市场途径是资产评估中最为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评估途径之一。

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若干评估思路中的一种,通过市场法进行资产评估需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二是参照物及其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到的。

一般地说,在市场上如能找到与被评估资产完全相同的参照物,就可以把参照物价格直接作为被评估资产的评估价值。更多的情况下获得的是相类似的参照物价格,需要进行价格调整。参照物差异调整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时间因素,即参照物交易时间与被评估资产评估基准日相差时间所影响的被评估资产价格的差异;二是地域因素,即资产所在地区或地段条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差异;三是功能因素,即资产实体功能过剩和不足对价格的影响。

查看全文

立法前评估必要性研究

摘要:设区市自获得立法权以来,由于立法能力和立法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重复立法、借法扩权和借法逐利等问题在设区市立法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给立法质量带来了风险和挑战。本文通过梳理立法评估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在设区市的实践现状,认为立法前评估对于提高立法规质量,解决设区市立法中存在的重复立法、借法扩权和借法逐利等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在设区市建立立法前评估机制。

关键词:立法前;评估;实践;必要性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①。截至2021年7月,全国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273个市(州)已制定地方性法规11334件②。弥补了原立法体制之不足,并且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地方治理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立法能力和立法经验等方面的不足,给立法质量带来了风险和挑战。重复立法、借法扩权和借法逐利等问题在设区市立法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报告中提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如何保证立法质量、维护法制统一成为设区市立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立法前评估的实践进行梳理,认为设区市立法刚刚起步,探索立法前评估,制度障碍小、回旋余地大,对于保障设区市立法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在设区市构建立法前评估机制。

一、立法前评估开创

(一)立法评估制度的开创

立法前评估是在立法后评估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2004年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印发)提出:制定机关、实施机关应当为“切实解决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应当定期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这是国家政策文件首次提出“立法评估”的概念,但因是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因此实质上是立法后评估。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一些省市相继开展了地方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如重庆市、厦门市。与此同时,有些地方的人大也开始启动立法后评估制度,如2004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本市正在实施的160余件地方性法规进行评估,2005年上海市人大对2003年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启动立法后评估工作程序,都属于地方立法在立法评估制度上的有益尝试。2011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务院)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立法后评估机制”,这是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立法后评估”的概念。立法后评估的实践不仅解决了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保障了法制统一,提高了地方立法的权威性,而且为我国立法前评估制度构建积累了经验。

查看全文

立法评估的积极措施

本文作者:王锡明工作单位: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立法前评估”一词走入公众视野时间不长,2008年全国人代会上,就有代表提出,应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立法前对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所谓立法前评估,指在启动立法程序前,对立法项目的立法必要性、可行性和法规中主要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法规实施的预期效果、社会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价,使立法机关可以据此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立法决策,力求从源头上排除影响立法质量的不利因素。相较于立法中和立法后的评估,立法前评估重点解决对某一事项是否需要立法、何时立法以及如何立法等源头问题,对于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地方虽然在立法理念上,已经基本实现由速度型、粗放型立法向质量型、精细型立法的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影响、制约地方立法质量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有的立法的项目选择缺乏统一、可操作的立项标准,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约束,随意性较大,法规的“立、改、废”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发展;不少地方法规草案90%由行政主管部门起草,有的部门在确定立法项目时,对有利于维护部门利益的项目积极申报,而对关系改革自身利益的项目就不热心;在设定权利义务时,方便自身执法的因素考虑较多,而对方便行政相对人、更好地提供服务的义务考虑较少,部门利益的影响仍然存在;还有的地方重复、交叉、盲目立法,不仅导致立法资源浪费、立法权威受损,甚至造成法繁扰民,阻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等。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于立法前期工作不足,在法规立项、起草时对重要问题研究不深、不透。

最近,天津市、山东省人大在立法前按照“实践需要、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切实管用”的要求,吸收起草单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对拟立法规进行“立法前评估”,最大程度地“过滤”掉那些不合法、不合适的立法项目,有效地提高了地方立法的针对性,从源头上确保了地方立法工作积极有序开展。

立法前评估是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新的积极举措。首先,可以确保立法前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评估,立法机关能够根据评估结果,考虑法规是否该立,能否立好。其次,立法前评估是制定出良好法规的基础性工作。第三,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制度建设。立法是平衡各方面利益的过程,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的过程。通过立法前评估,引入第三方机构,便于立法机构根据评估合理分配各方利益,有效克服地方立法部门利益。第四,立法前评估,是在正式立法之前,通过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分析判断法规项目的立法条件是否成熟、立法时机是否得当,能否进入下一步的立法计划,并通过对相关技术、政策、成本效益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平衡法规拟定的主要制度、措施是否合理、可行,也就是通过立法前评估解决是否应当立法、何时立法以及立什么样的法的问题,这对于降低立法成本,增强立法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对地方立法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最主要的是对地方性法规的质量要求更高了。地方立法由原来的“搭架子”转为更重质量的“精装修”,走精细化立法、科学立法之路,就需要在立法前进行评估。

俞可平先生在《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中表示:“推进民主政治,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立法前评估是地方人大常委会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一项新举措,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还需要不断总结探索。我们期盼各地立法机关和政府从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出发,进一步完善规则设计、规范程序,从源头基础性工作开始,从编制立法计划做起,使民意可通过机制的“过滤”渗透到决策过程,进而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法规规章体系。

查看全文

行政立法评估主体研究

一、行政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确立标准

行政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确立标准并非单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确立,后评估主体也有所不同。首先,根据后评估主体是否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可分为法定的后评估主体和非法定的评估主体。法定的后评估主体,顾名思义就是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享有评估权的主体,其所提供的评估意见具有法律效力。我国首先将后评估制度最早运用到了行政许可的过程中,实现了行政许可的许可后评估。同时,有学者将法定后评估主体进一步区分为强制性主体和非强制性主体。而非法定的后评估主体完全就基于评估主体的评估,评估的内容也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随着立法的逐步完善,非法定的后评估主体也可能转化为法定的后评估主体。其次,根据后评估主体的数量,可分为单一后评估主体和多元后评估主体。单一后评估主体就是指单一的评估机关对行政机关立法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最为典型的就是实施机关对行政机关立法进行后评估;而多元后评估主体则表现为评估主体在评估过程能中的一种职责的分工,根据在评估中职责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评估单位和参与者。对于如何建构多元行政立法后评估的主体,即评估单位和参与者,将在下文中详述。最后,还有学者确立了其他标准,比如评估单位、程序和效力的差异标准,分为国家评估和社会评估,国家评估将会导致行政立法的立改废,而典型的社会评估比如社会机构评估和专家评估,其评估结论通常只具有参考价值。

二、行政立法后评估主体中评估单位的选择

(一)当前我国评估单位的选择模式。1.选择制定机关担任评估单位的模式由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机关作为评估单位组织评估的优点在于制定机关了解其所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意图、设置目标以及价值取向等信息,能够从根本出发,发现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是否偏离了制定意图。但制定机关担任评估单位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在于制定机关仅从立法意图出发,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而不考虑实际的实施情况,对措施的具体施行不了解就断然的作出评估。目前河北省政府就采取制定机关作为评估单位的模式。2.选择实施机关担任评估单位的模式该模式下,因为实施机关是行政法规、规章的实施主体,所以才更容易发现行政法规、规章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正中要害”且及时的组织评估,但缺点在于行政法规、规章的实施机关在组织后评估的过程中,通常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总想扩大自己的权力,减少自己的责任,难以做到客观公正。我国《许可法》第20条规定的评估主要采纳该模式。3.建立专门机构作为评估单位的模式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立法后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第5条就提出,要设立一个行政立法后评估的一个由专家、学者、律师等实际工作者组成的评估机构,并且确立了从事法律、经济和立法业务的专家、学者、律师所占的比例。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吸收各方的意见,实时有效的组织对行法规、规章的有效评价,可增强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但存在的问题就在于由于这是一个看似独立的专门机构,但其评估经费、资料等将受制于委托评估的主体或政府法制办,为了评估机构的运转将只考虑委托评估人的利益而不考虑公众的利益。(二)域外评估单位的设置模式。纵观域外实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国家中,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模式确立评估单位,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分散模式,另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集中模式,所谓的分散模式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组成部门共同成为评估单位。而集中模式是指由一个专门的立法评估机构作为评估单位统一对立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在两种模式的比较之下,分散模式的优势在于可将评估的内容、评估责任分摊,有助于提高评估的效率,但弊端也是明显的,正是由于分散,所以才会缺乏统一的标准,评估主体容易主观判断,丧失评估的客观性。而集中模式将评估的主体、内容、责任全都“集中化”,确立统一的评估原则和评估标准,使得评估的结果会更加具有客观性,但作为评估机构的评估的工作量是相当多的,责任也是较为重大。(三)我国评估单位的完善路径。行政立法后评估的目的在于发现行政法规、规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后给所评估的行政法规、规章一个适当的评价,从而有利于行政法规、规章的完善。笔者认为选择制定机关作为行政立法后评估的评估单位的理由是:其一,制定机关作为评估机关,在对行政立法作出评估以后,能够启动修改程序,对存在问题行政法规、规章进行及时的修正,能够真正的体现后评估的作用。其二,如果选择实施机关作为后评估的评估单位的话,可能会导致虽然行政法规、规章的实施已经存在了问题,但是如果组织评估对其进行修改,将有损实施机关的利益,因此,实施机关不愿意启动后评估程序进行评估。其三,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机关可以调动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用于行政立法后评估,能够及时、科学、有效的组织行政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开展,从而使得行政后评估发挥其效果;最后,根据《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我国各级人民政府自身也负有提高行政立法质量的责任。

三、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参与者

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参与者主要指的是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工作,并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评出意见,供评估单位参考、采纳,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主体,主要包括了:行政法规、规章的实际实施机关、。律师、专家、公众等,其中,实施机关以及专家的参与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下文中,将重点讨论公众参与对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重要意义。(一)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法理学基础1.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是人民主权原理的要求卢梭就提出了合法性的源泉、政治权利的根源在于人民,只有人民的意志才是唯一的法律,立法权是主权的核心,立法权属于人民,而且只能属于人民。因此,从他的观点上来看,立法权最能代表“公意”,代表主权。基于立法权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主权者的人民有权参与立法,同时也包括了行政立法,不仅可以参与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还应当参与行政立法的后评估工作,这就体现了公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行政立法,而是参与其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这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法治的根基。2.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是实现分配正义的重要途径立法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为了在立法过程中充分的考量各方利益,实现分配正义,就必须要求参与立法的各利益代表必须要取得平等的法律地位,换而言之,首先应当是均有机会参与立法活动,其次就是在立法过程中,各方利益代表都有权表达意见,享有话语权,正如许章润教授所言:“立法作为分配正义,必须向社会敞开大门,让各方参与分配的策划,协商和厘定,达到最低限度的共识。”因此,行政立法后评估作为行政立法程序的一部分,要想实现行政立法的公平公正,实现行政立法的分配正义,就需要公众对评估工作的积极参与,监督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效果,表达自己的看法,以民主化的立法来保障实体的正义,同时以立法的民主化来保障程序的正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实现分配正义,而行政立法后评估作为行政立法的程序之一,通过公众参与来直接体现程序正义。(二)实现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具体举措。1.科学选择参与主体关于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公众的选择,通常以利害关系理论为主要依据,即选择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公众,要从受到该项行政立法影响的相关公众中选择,由于兼顾行政成本和效率,不可能让全部受其影响的公众都参与到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工作中,而应当要选举出代表来参加行政立法后评估工作,但是否任意选出一位利益影响者参与评估工作都能发挥其效果,笔者认为,有的行政立法涉及范围广泛,可能其中有些利害关系人并不关心行政立法对其利益的影响,所以可能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工作,这样就不能发挥评估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公众代表参与评估的时候,不能仅考虑利害关系这一项标准,还应当参与主体对各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关心程度。2.加快公众参与的法治化进程各国的《行政程序法》中都有关于公众参与行政活动的规范,为了发挥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效果,应当尽早出台《行政程序法》,才能给我国的公众参与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还应当修改我国《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等,修成其内容中的一些模糊概念,确立公众参与成为行政立法后评估中的一项必须步骤,避免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任意、盲目和原则。3.建立行政立法后评估中公众参与的意见反馈机制有学者提出,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应当是全过程的参与,其中包括了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动议、参与评估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意见信息反馈。如果不建立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公众参与意见反馈机制的话,那么公众参与整个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工作将只是“走过场”,这就导致了评估单位在公众参与之前对评估的结果其实早已定夺,那么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将不会对评估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产生实质的影响,这样的参与无疑导致资源的浪费,违背了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设立的初衷,因此,必须要建立行政立法后评估公众参与的意见反馈机制,对公众的评估意见进行收集、归纳、整理,然后明确反馈给公众,反馈的形式可以多样,包括直接反馈、通过召开新闻会的形式范阔或者通过报纸、公告栏或者互联网的形式反馈,这样才能体现公众在行政立法后评估中的价值,提升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国资评估管理办法通知

各地级市以上国资委(经贸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各省属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12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已颁布。为规范我省企业国有资产评估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将《暂行办法》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资产评估管理工作是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产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暂行办法》是新的国资监管体制中资产评估管理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各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省属企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培训,认真学习《暂行办法》;严格执行《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做好企业国有资产评估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二、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工作;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省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经省政府批准的经济行为事项涉及的资产评估项目,由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核准;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经济行为事项涉及的资产评估项目,分别由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核准。

四、各地级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省属企业应当建立年度资产评估工作监督检查制度。检查工作一般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对资产评估工作和资产评估项目抽查的方式进行。各地和省属企业在每年度终了1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检查及处理情况上报省国资委。省国资委按照《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对各地级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省属企业资产评估管理工作以及资产评估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中涉及评估机构的问题,移交其行业主管部门;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评估的优势法综述

论文摘要:结合实例给出TedHagelin提出的知识产权评估的竞争优势法。该评估方法以含被估知识产权的产品、方法或者服务为载体依据被许可企业的会计报表提供输入参数,计算该载体因获得知识产权许可而增加市场份额、价格等竞争优势从而量化该载体的竞争优势后,进一步分析该载体所得利润中相应类型如技术、声誉或运营知识产权的权重.计算出被估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后分析该方法存在的不足。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评估;许可;评估方法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质押、转让、许可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在不同背景下所关注的主要因素和采用的计算方法都存在着差异。

目前传统评估方法对知识产权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传统的评估方法(如市场法和成本法)不能适用于一切情形知识产权评估的要求,如许可和企业合并就属不同情形。尽管大量学者对知识产权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评估方法。但评估时,评估人员根据不同的评估客体和要求选择不同评估方法,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知识产权评估。在这样的背景下,TedHagelin基于知识产权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竞争优势的影响提出了知识产权评估的竞争优势法(CompetitiveAdvantagevaluation简称CAV方法)。尽管该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但该方法对于评估知识产权束(知识产权的集合)的许可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对某一产品而言,多个专利或专利与技术秘密的一揽子许可较单一专利或单一技术秘密的许可更为常见。而在进行一揽子许可时,可整体考虑该知识产权束对产品竞争优势的影响,从而获得有益的参考。本文介绍知识产权评估的竞争优势方法,并对该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

1CAV方法主要内容

CAV方法可以用于多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例如专利、商标、商誉、版权等J,尤其适用于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束的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和一般的普通许可等不同许可类型的许可使用费的评估。

查看全文

论立法效果评估的意义

立法效果评估就是由立法机关专门委员会、有关政府部门、人大代表、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等机构和个人对现行立法在实施中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最终形成评估报告报立法机关,然后再由立法机关针对立法缺陷及时加以矫正和弥补。近两年,地方立法机关相继启动立法效果评估工作:2004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选择邮政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条例这3件地方性法规,开展了以“透过实践看得失”为主题的“立法回头看”活动;今年7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对两年前制定出台的《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实施情况和社会效果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日前,《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立法效果评估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对它的评估工作将持续到年底。以上立法效果评估的启动与实践对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立法过程的健全完善,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知道,立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实施法律,有效地约束和规范社会生活。因此,法律实施的效果是检验一部法律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被公众普遍遵守和认可、法律本身及实施环境是否存在问题的基本标准。我国现行立法制度一直高度重视立法后的检查监督制度,比如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有权对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立法监督制度,以及立法机关经常进行的执法检查制度等等。但它们关注的都是立法后法律实施状况的某一个方面,并不是对某部法律法规从制定到实施各个环节的综合总结评价。通过立法效果评估,全面、系统、客观地掌握法律实施情况,即对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立法效果评估,至今还是一个法律空白。据报道,上海市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共有180多部地方性法规,但一直没有做过立法后评估,成为“以往立法中比较忽略的一块”。如今,立法效果评估的启动将有助于完善立法环节,提高立法质量,填补立法评估制度空白,从理论到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立法效果评估是促进立法观念转变的一项具体措施。自觉摆正位置,主动查找问题,让执法者和人民群众给立法工作者提意见,从而总结立法工作经验,检验立法工作得失,并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群众观、实践观的认识,强化为民立法、立法为民的思想,这对提高立法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事物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部法律法规都不可能天衣无缝一劳永逸,随着立法背景时过境迁和法律实施外部条件不断改变,不少问题与不足在长期的法治实践中必然会暴露出来。没有法治至上的决心诚意,恐怕是不敢贸然评估的。从此意义讲,以上三地人大的立法效果评估也体现了立法机关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和自我否定的可贵胆识。

再次,立法效果评估以实证调查为基础,可为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提供实践依据。任何时候立法本身都不是目的,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施法律,在于使法律符合民意,在于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地约束和规范社会生活。因此,法律实施的效果是检验一部法律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被公众普遍遵守和认可、法律本身及实施环境是否存在问题的基本标准。而这些情况必须通过“立法后评估”才能够全面、系统、客观地掌握,即立法效果评估能够对诸如法律制度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维护了公平正义、是否保障了人权秩序、是否产生了应有效益、是否需要废除抑或继续保留完善之类问题作出回答。立法机关在此基础上对产生偏差者进行纠偏矫正,对出现漏洞者打上“补丁”,对不够周全者进行修订完善,对不合时宜者及时撤销废止,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分析取得成效的原因,从而总结出立法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成功经验,从而实现依法治国的与时俱进。

查看全文

党内法规评估工作报告

加强乡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是全面从严治乡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是推进乡人民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事关乡长期执政和乡的长治久安。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项法规活动,确保各阶段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加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重要准则。推行党内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通过政府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实施规范性文件的执行、实施一段时间后的实施效果、功能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评估,以提高乡党内实施法规文件的质量和水平。

二、原则和目标

(一)评估原则:1.客观公正,在制度层面,主要考察党内法规实施后是否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是否与上一位阶党内法规相一致、是否与同级党内法规相协调;在实践层面,则主要考察党内法规实施后与现行执行机制、实施惯例等是否适应、协调。做出客观的评价结论,提出公正的评估意见;2.公众参与。以群众路线工作法为准绳,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保证公众有效参与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工作;3.注重实效。实施后的党内法规对管党治党乃至治乡产生的具体影响,即是否有效的维护了治理秩序、是否强化了党的建设、是否达到了分配正义、是否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党内及社会知晓率、满意度、适用率等为评估指标;4.实施党内法规的成本与所获得的规范效益是否成比例,执行党内法规的方式和强度是否有益于党内法规规范效果最大化的实现;

(二)评估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工作,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深入了解其通过切身感受所反映出对有关政府决策原则、理念、制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下一步决策工作中加以吸收,实现机关与公众互动交流,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改进决策工作、提升决策质量,切实保障政府决策过程透明度和科学性,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