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旅游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11:18: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漂流旅游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漂流旅游

漂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

漂流旅游是游客使用橡皮艇、皮船、独木舟、竹筏等无动力舟艇沿具有一定落差的溪流顺水而下,充分饱览沿途峡江风光,体验水流激荡带来的清凉刺激的一种旅游活动。漂流旅游具有明显的体验性、参与性、刺激性、原生态性、亲水性等特点,近年来正逐步成为国内夏季旅游的新兴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漂流旅游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漂流旅游地的产品开发方面[1-6],也有部分学者关注到了漂流项目开发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8,9]、漂流旅游解说[10]和漂流景观敏感度[11]等实证分析上,但对全国尺度的漂流旅游开发、漂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量化等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研究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确保形成布局合理、开发有序的漂流旅游产品网络,是我国漂流产业从起步阶段向成熟阶段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使用统计方法对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均衡性、集散性等进行了定量化分析,运用ArcGIS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密度分析,并归纳了25年来我国漂流旅游景区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行业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以弥补我国漂流旅游的研究空白,并对我国漂流旅游的健康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数据来源

由于漂流旅游是新近出现的热点旅游产品,国内相关的统计和研究还属空白。在无法获得漂流旅游景区完整权威的数据情况下,本文主要是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询各地漂流景区名称与具体地理位置,并辅以报刊、媒体和旅行社行业咨询等渠道获得的资料汇总形成。那些没有经过批准,缺乏统一管理的机构,经营范围或纯自助性探险的漂流项目都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2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

我国国土广袤,气候与地理景观多样,地表形态、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导致我国漂流旅游资源在各地的分布与开发的不均一性。本文将通过漂流旅游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均衡性、空间分布密度等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

2.1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概况

查看全文

漂流旅游管理试析方案

第一条为合理开发、保护漂流旅游资源,加强漂流旅游的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经营单位和游客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促进漂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县漂流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漂流旅游属于特种旅游活动,是指游客在特定的水域,乘坐无机械动力的竹筏、橡皮艇等漂流工具进行的旅游活动。特定水域是指经县漂流项目规划布局方案认定,相关部门行政许可的可以作为漂流的水域。

第三条建立健全“县职能部门、乡镇和漂流经营单位”三级管理机制,各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协作配合。

县旅委负责编制全县漂流项目规划布局方案,对项目开发进行规划审核;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综合验收和安全检查;负责做好项目经营后的行业管理。

县发改委(物价局)负责漂流项目的备案审批;协助旅委对项目进行竣工后的综合验收;负责漂流项目收费标准的核定等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涉河涉堤(占用水域)建设项目审批等工作。

查看全文

漂流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漂流旅游的管理,保障漂流旅游者的安全,促进漂流旅游有序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漂流旅游是指漂流经营企业组织旅游者在特定的水域,乘坐船只、木筏、竹排、橡皮艇等漂流工具进行的各种旅游活动。

第三条:漂流旅游属特种旅游活动,其安全管理工作以保障旅游者人身及财产安全为原则,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范围内漂流旅游活动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内漂流旅游活动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商有关部门确定组织开展漂流旅游活动的区域和时间,确定漂流旅游工具的类型。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地漂流水域状况和使用漂流工具的情况,制定本地区漂流旅游安全和服务标准,并根据安全和服务标准对经营企业和漂流工具进行检查。对符合标准的企业,发给旅游部门认可的证书,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其使用的漂流工具进行登记管理。

查看全文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问题探析

[摘要]乡村生态旅游是以提高乡村居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为目的,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农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依托开展的旅游活动。基于对丽水市雅溪漂流景区的实证研究,分析景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类似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丽水市

发展乡村旅游是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解决“三农”问题和扶贫开发,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全新突破口。漂流旅游是乡村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本文主要从漂流旅游开发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

1雅溪漂流旅游发展现状

雅溪漂流景区位于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金竹村,处于区西北部地区,距离市区约25km。漂流河道全长4.5km,总落差128m。雅溪漂流景区整个漂流河道均位于山谷河道之间,水质清澈,河流蜿蜒,空气质量良好。1.1优越的区位与环境优势。金竹村位于莲都区北部的雅溪镇,村内多山区与溪流,建筑沿地势而建,依山傍水,风光旖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较少,生态环境维护良好。溪流上游有一小型水库,水资源充沛。全村森林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开发程度小,原始性强,森林资源丰富,大气中富含负氧离子,空气质量优越,是天然的氧吧。漂流溪道附近没有任何工厂,不存在化工污染,水体质量良好,水质清澈,水库水质检测显示优于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1.2文化优势。金竹村内生活有少数民族畲族村民,他们传承并发扬了畲族优秀传统文化,村内建有文化礼堂,可供游人免费参观。同时,中共丽水县委遗址位于与该村毗邻的岱后村,游人从漂流景区驱车前往仅需15~20min。1.3政府支持。在“休闲生态养生”为主题的战略指导下,莲都区各级政府对雅溪漂流项目十分重视,区各级领导也多次前往漂流地点视察,领导对该项目工作给与了肯定,并对未来景区高标准建设、高品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1.4市场需求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养生,对生态旅游的偏好越来越明显,给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乡村旅游对在城市繁忙嘈杂中工作生活的人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雅溪漂流旅游发展的难题

查看全文

体育产业基地申报材料

一、漂流基地简介

县漂流基地位于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景区,该景区借助自然水域开展漂流活动,使役性游客参与性很强的趣味体育旅游项目。

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由省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县投资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而成。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于2010年5月11日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公司主要经营旅游及相关产业投资;旅游景区策划、设计、开发、经营及管理咨询业务;旅游商品制作、销售等。公司下设漂流景区、观光景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漂流景区位于南岸,距大坝20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是以探险为特色,以漂流为主打的旅游产品,兼具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现代生态型旅游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早年在此开坛讲学,植兰修性,《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即指此地。漂流景区是国内首家按照国际标准,对漂流险滩进行科学定级命名的景区,是以漂流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国家漂流训练基地”,是全国漂流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之一。2005年、2006年景区接待总量及门票收入位居全国同行第一,被誉为“中华第一漂。”“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是游客漂流真实的体验。景区分为水路和陆路两段,陆路起大桥,终至漂流起点,沿途有等自然景观;有与屈原文化紧密相连的等人文景观。上段6.4公里的探险漂流惊险刺激,急滩飞舟,激情四射,碧水迂回,滩潭相连,冲上浪尖、时而横行,让人如痴如醉;下段6.8公里的休闲漂流,水深70—100米,碧波悠悠,两岸绝壁相对耸立,山峰姿态各异,植被达100多种以上,可领略原始森林的独特神韵。

二、公司经营情况

2014年,公司经营班子带领员工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年初各项目标任务。一年来,公司克服重重困难,认真摸索漂流调节性水库调蓄规律,充分发挥调蓄作用,提高市场保障力;克服观光景区接待容量有限的压力,合理调度,安全顺畅完成全年接待任务;屈原故里景区在坝顶组合产品未开放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市场客源,实现游客增量。2014年,共接待游客44.2万人次,其中,漂流景区接待11.8万人次,同比增加4.7万人次,增幅66%;观光景区接待27.3万人次,同比增加5.4万人次,增幅24.7%;屈原故里景区接待5.1万人次,同比增加0.3万人次,增幅15%。全年实现收入2482.93万元,利润146.26万元。

查看全文

民族山区发展旅游业思考论文

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民族贫困山区如何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永顺县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农业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7万人次,旅游收入2750万元。

一、要进一步加深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实践证明,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且旅游资源可永续利用。因此,只要具有旅游资源的地区,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是发展旅游业能够富县富民。永顺县自1985年开始开发利用旅游资源,10余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忘收入近2亿元,其中直接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累计为财政提供税收近200万元,同时,一部分农户依靠旅游服务摆脱了贫困,如王村镇私营企业主向隆生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创办了土家织锦厂,培养出土家织女120多名,年收入1O多万元。二是发展旅游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会加大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促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建筑、商贸、金融等产业的快速崛起。1995年,永顺县交通运输业实现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邮电通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46%。三是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对外开放。民族贫困山区要扩大开放的制约条件很多,但通过发展旅游业,同样能够加快对外开放步戊。永顺县“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发展路子已初见成效,如在1995年举办第四届猛洞河国际旅游漂流月期间,借助旅游戏台,高奏经贸笙歌,共与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厂商签订合同6个,引进资金350万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可新增产值2450万元,创利税570万元。同时,还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1850万元。四是发展旅游业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都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的工业和农业都不发达,吸纳旁动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会更大。旅游业是劳动集型产业,能促进劳动就业。近几年来,永顺县通过发展旅游业,共新安置劳动就业人数达4000余人。综上所迹,具有旅游资源的民族贫困山区应该而且必须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进一步加强旅游特色的宣传。民族贫困山区一般都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永顺县有着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猛洞河漂流被誉为“天下第一漂”,不二门公园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司,土司王故都老司城、芙蓉镇王村、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边省政府旧址塔卧声名远播。此外,永顺县古称溪州,至会仍保留着土家族的许多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特别是茅古斯、摆手舞、板凳龙、打溜子等新奇别致。为了把永顺县的旅游资源推介出去,县委、县政府在长沙、深圳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特别是从1992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四属猛洞河国际游漂流月活动,大大提高了永顺县的知名度,旅游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95年8月永顺县在举办第四属猛洞河国际旅游漂流月活动期间,先后在广州、深圳、长沙、吉首等地举行了新闻发市会,并多次派出宣传小组到省内外部分大中城市的一些机关、厂矿、学校上门进行宣传,反响很大。如1995年7月15日,永顺县在上海举行了第四属猛洞河国际旅游漂流月活动的新闻会,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委宣传部、市体改委、市旅游局等10多个部门的领导,《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市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10余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市中旅社、市国旅社等30多家旅行社的负责人以及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新闻会后,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前来永顺县考察的各级领导和观光旅游的市民达1万多人次。仅漂流月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多万元。为此,永顺县将继续把旅游贸源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争取猛洞河风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区,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该县旅游观光。

三、要进一步加快旅游设施的建设。民族贫困山区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因此,民族贫困山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旅游设施建设,从而为施行者提供便利条件。近几年来,永顺县投入1000余万修建了西哈、抚哈、永哈等3条41公里的旅游公路,投资40万元对县城至老司城的公路进行了改造,预算投资2100万元的旅游主干线王石公路的改造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可望1996年全线拉通,猛洞河风景区的行路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新建了一栋二星级的宾馆,购置了10余艘中档豪华游船和160多艘橡皮漂流舟,修建了30间高档浴池,整修了1座码头,兴建了1处接待站。丹通了和控电话、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增辟了30多个旅游新景点。此外,预算投资853万元的猛洞河漂流水源调节坝正在加紧施工,该工程完工后,可使猛洞河漂流由季节性漂流变为常年性漂流,并可开通哈妮宫至老司的黄金水道。

四、要进一步加速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是一项综合消费过程,只有努力建立和完善吃、住、游、娱、购的配套服务体系,才能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永顺县制定了优惠政策,出现了国有、集体、个人竞相开发旅游商品的势头。目前,“不二门”优质天然美容矿泉水、土家织锦“西三卡普”、土家族腊染服装和折叠太阳帽等旅游商品走悄市场。同时,自产自给的板栗、酸菜等土特产品也摇身一变,成了畅销商品。永顺县旅游商品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在系列开发和规模开发方面还将继续研究和努力。

总之,民族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虽然有许多不利因素,但只要立足自身优势,在改善旅游环境和提高旅游品位上下功夫,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的旅游发展路子,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查看全文

透析民族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思索

我国大陆的旅游教育,经过十六年的努力,现已大体形成了一个包括职业中学、中等专科学校以及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金字塔式的比较完整的体系。迄今为止,我国中等旅游教育机构已多达近两百所。

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民族贫困山区如何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永顺县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农业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7万人次,旅游收入2750万元。

一、要进一步加深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实践证明,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且旅游资源可永续利用。因此,只要具有旅游资源的地区,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是发展旅游业能够富县富民。永顺县自1985年开始开发利用旅游资源,10余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忘收入近2亿元,其中直接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累计为财政提供税收近200万元,同时,一部分农户依靠旅游服务摆脱了贫困,如王村镇私营企业主向隆生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创办了土家织锦厂,培养出土家织女120多名,年收入1O多万元。二是发展旅游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会加大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促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建筑、商贸、金融等产业的快速崛起。1995年,永顺县交通运输业实现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邮电通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46%。三是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对外开放。民族贫困山区要扩大开放的制约条件很多,但通过发展旅游业,同样能够加快对外开放步戊。永顺县“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发展路子已初见成效,如在1995年举办第四届猛洞河国际旅游漂流月期间,借助旅游戏台,高奏经贸笙歌,共与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厂商签订合同6个,引进资金350万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可新增产值2450万元,创利税570万元。同时,还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1850万元。四是发展旅游业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都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的工业和农业都不发达,吸纳旁动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会更大。旅游业是劳动集型产业,能促进劳动就业。近几年来,永顺县通过发展旅游业,共新安置劳动就业人数达4000余人。综上所迹,具有旅游资源的民族贫困山区应该而且必须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进一步加强旅游特色的宣传

民族贫困山区一般都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永顺县有着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猛洞河漂流被誉为“天下第一漂”,不二门公园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司,土司王故都老司城、芙蓉镇王村、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边省政府旧址塔卧声名远播。此外,永顺县古称溪州,至会仍保留着土家族的许多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特别是茅古斯、摆手舞、板凳龙、打溜子等新奇别致。为了把永顺县的旅游资源推介出去,县委、县政府在长沙、深圳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特别是从1992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四属猛洞河国际游漂流月活动,大大提高了永顺县的知名度,旅游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95年8月永顺县在举办第四属猛洞河国际旅游漂流月活动期间,先后在广州、深圳、长沙、吉首等地举行了新闻发市会,并多次派出宣传小组到省内外部分大中城市的一些机关、厂矿、学校上门进行宣传,反响很大。如1995年7月15日,永顺县在上海举行了第四属猛洞河国际旅游漂流月活动的新闻会,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委宣传部、市体改委、市旅游局等10多个部门的领导,《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市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10余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市中旅社、市国旅社等30多家旅行社的负责人以及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新闻会后,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前来永顺县考察的各级领导和观光旅游的市民达1万多人次。仅漂流月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多万元。为此,永顺县将继续把旅游贸源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争取猛洞河风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区,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该县旅游观光。

查看全文

绿林镇旅游产业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今天,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在万忙之中亲临绿林,召开旅游工作现场办公会,共商绿林旅游发展大计,为我镇工作传经送宝,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绿林人民的关心和对旅游工作的重视。借此机会,我就绿林旅游工作的情况、规划打算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的汇报,以期得到了解和支持!

一、前段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们绿林镇是京山的“北极”,全镇17个村,87个村民小组,3353户,13606人,总面积37.9万亩,其中山林面积31.9万亩,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乡镇,也是全省60个重点插花贫困乡镇之一。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起义”的策源地,也是李先念、陈少敏等革命先辈开创的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1988年国务院以国发[1988]51号文件,确定厂河镇为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1996年建设部以[1996]105号文件批准京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厂河景区总体规划,1999年,为弘扬绿林历史文化,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厂河镇更名为绿林镇。绿林景区划定面积114平方公里,占大洪山景区面积的34.5%,经国务院审定景点118个,其中一级景点48个。境内大洪山南山脉的绿林寨、娘娘寨、金花寨、香龙寨、牛角尖等海拔800多米的山寨,是进入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奇峰要寨”景观。

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存,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自然景观以山岳、峡谷、岩溶等特殊地貌和典型地质现象遍布;河流、溪潭、泉源贯穿全境,野生动物、原始森林、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比比皆是;日景、月色、彩霞、云海、雾景等天象景观变化多端。人文景观以古代工程、古墓、古战场、石刻等历史遗址和现代革命旧址为主,在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漂流探险、狩猎垂钓、科研考察和进行传统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近几年来,镇委、镇政府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国家级”品牌,确立了“念山水经,唱旅游戏,走特色路,实行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主管,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坚持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五个一起上”的投资方式,举内外之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精品开发,发展旅游配套产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面实行开放开发,使绿林旅游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气候。特别是“鄂中第一漂”——鸳鸯溪漂流项目的推出,把绿林旅游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我们感到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经济的繁荣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兴旺。今年四月以来,在漂流场沿途村组,就发展个体经商户30余家,其中从事农家餐的有15户,接待游客6000多人,从事茶庄娱乐室的2户,摆摊设点经营各类土特产品和旅游服务的有10多户,编制草鞋100多人,成立滑杆队1个,摩托车队1个,许多农民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实惠,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有的农户从事“农家餐”的收入已达5000余元。今年四至八月,景区农民为游客服务销售农副土特产品,收入近100万元,集镇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净增200多万元。尤其是今年县委、县政府把绿林旅游开发作为发展京山经济、加快绿林人民脱贫致富步伐的一个重大项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了领导,加大了投入,配套了政策。今年七月份,县委、县政府又在绿林专题召开了旅游工作现场办公会,解决了漂流场公路一期工程建设资金和集镇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落实了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对绿林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量实践证明: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亮点,也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实施旅游兴镇战略,是振兴绿林经济,加快绿林人民脱贫致富步伐的必然选择。

查看全文

市委旅游部门年度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和“两个富裕”为主题,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接高速路,实现新跨越”的总体部署,着力建设务实开明的领导班子、开拓进取的干部队伍,培育开放包容的旅游精神,以建设“旅游强市”为目标,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进“一体两翼”为抓手,切实提升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全市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力争全年接待游客6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1%、28.57%。率先融入“大市旅游板块”,精心打造“湘东红色文化与休闲旅游带”,提升“世界名河、多彩市”的品牌内涵,把市建设成为全省旅游强县(市)和国内知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主要工作措施

通过扎实的工作,提升行业地位、加快产业发展、打造企业品牌。着力强化“一体两翼”,促进由旅游行业管理型向产业培育型转变。突出抓好旅游产品和项目建设的前提下,继续强化市场营销和行业管理两项重点工作,通过“强体丰翼”,实现市旅游产业新的发展。

查看全文

休闲旅游策划座谈会情况汇报

4月28日上午,县旅游领导小组的部分成员,从事旅游行业的部分企业主及热衷于旅游事业的部分老同志、老干部在县行政会议中心二楼第一会议室就我县如何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及如何打造休闲旅游精品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县委书记刘锋亲自主持,参会人员围绕着座谈会主题,结合平时的调研和思考,畅谈了自身的想法,现将一些主要的观点和想法整理如下:

一、就如何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方面

1、认为当前我县旅游业从依托做好旅游接待服务向发展休闲旅游和共建旅游目的地的转变正合时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紧迫感。一是随着的做大做强,我县每年有百余万旅游者过境或留宿,这对我县发展休闲旅游具有相当的客源优势。二是当前旅游业主流正在从观光游向休闲游的转变,特别是我们,世界自然遗产座落在,我县发展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互补,符合同一区域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差异性”的需求。三是随着周边交通条件的改善,我县旅游接待服务功能面临着周边县市的竞争和挑战,如得不到及时转型,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和共建旅游目的地将会面临着一定的危机。

2、认为发展休闲旅游,我县要制定产业政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有所作为,要做好总体规划、项目策划,起点要高、竞争力要强。

3、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县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休闲旅游要深入挖掘整理我县历史名人、古迹遗存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文化,并有效地融入到旅游项目中去,形成有我县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

4、认为发展我县休闲旅游要做好布局。当前要重点发展“县城、怀、紫湖”这金三角,其中“县城”这一角为重中之重。要在“山、水、廊”上做好文字,即怀、、三清湖、、玉琊溪及玉紫旅游公路走廊上做文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