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方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07:36: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培育方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培育和谐的思维方式
●和谐的思维方式是唯物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在对立统一中以建设性态度促进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
●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大力倡导和谐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在和谐思维支配下认识矛盾、化解矛盾,用建设性的态度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汲取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反映时代进步潮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和谐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和谐的思维方式是唯物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在对立统一中以建设性态度促进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说它是唯物的,意味着强调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它是辩证的,意味着强调用联系的、发展的方法看问题。这种思维方式讲求的联系是整体优化的联系,讲求的发展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它决不是回避矛盾,也决不是强调矛盾的同一性而无视矛盾的斗争性,而是追求一种高质量解决矛盾的方式。同时,它还主张尽可能求同存异,焕发各个矛盾主体的活力,推进矛盾群体的有序运动。把斗争片面化、绝对化,用绝对斗争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矛盾,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把同一片面化、绝对化,企盼绝对的同一,也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和谐的思维方式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尊重差异、承认矛盾,既不激化矛盾,也不回避矛盾,而是着眼于发展、致力于和谐,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从而实现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大力倡导和谐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在和谐思维支配下认识矛盾、化解矛盾,用建设性的态度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的思维方式,需要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在社会发展的本质问题上,树立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的理念。社会是人的社会。相对于社会客体来说,社会主体即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在发展的本质问题上,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空中乘务专业审美素养培育方式
【摘要】近年来,“审美素养”一词成为服务类型行业的热点词汇,而空乘人员是航空公司直接面对旅客的服务窗口,他们直接代表着各个航空公司的形象,甚至是中国这个国家的形象。所以,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对于审美素养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已有部分高校将审美素养作为培养高素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重要指标。如今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给空中乘务专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空中乘务专业在我国毕竟是一个新兴专业,不免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尤其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
【关键词】审美素养;空中乘务专业;培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飞机已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且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需求的增加无疑让民航事业也随之需要快速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对空乘人员的要求也自然越来越高。而审美素养已成为高素质空中乘务员必不可少的修养,但据调查,当前大部分空乘专业的学生对职业必备的审美认知和必要的审美自律还处于低层次了解状态中。高校应随着行情认知的变化加快教育理念的转变,完善有关审美素养的课程体系,提高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不是先天就具有的,它需要经过正确的引导与文化艺术的积累才能够形成和完善,审美素养要求以“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为标准,从培养高素质乘务人员来提升我国航空业的总体服务水平。
一、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现状
“空姐”是大众“公认”的好职业,不管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所面向的公司都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央企引导的市场格局,“高薪资、高福利、高保障”是基本特点,因此获得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的青睐和追捧。很多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之所以报考该专业,其原因不外乎其“空姐”高端大气的称号、光鲜亮丽的形象、畅游世界的便利、丰厚可观的收入和邻里羨慕的“金饭碗”。而对于本行业的职业要求和艰辛锻炼缺乏必要的了解。大部分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对审美素养的理解都存在着误区,认为所谓的审美素养就是美术课、音乐课、舞蹈课等一些艺术类的非考察课程,而专业课才是重中之重,另外有些注重外在美胜于内在美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她们外在看起来体态更加优美、整体妆容更加显气质。然而气质与修养并不是靠外包装来塑造起来的,那是需要长期的对文化素养的积累搭建起来的。由于学生自身的不够重视美育课,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艺术类课程的效果,无法从艺术之美中感悟生命之美和人生之美。同时在生活中过于强调和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对“内在美”的塑造,使得部分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把“空乘之美”仅仅认为是拥有漂亮的脸蛋”优美的“身段”和甜美的“微笑”。而忽视了审美对于人格培育和心灵净化的作用。甚至一些空乘人员由于追求物欲享受而对职业忠实度不够。
二、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如何提高审美素养
艺术设计类人才培育方式
理工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主力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工院校相对于其他专业院校来说更注重于学生动脑、动手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更应如此。然而,在我国的大多数理工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都是附设在其他相关专业里面或者完全参照美术、机械制图等专业的课程设置并进行教学,多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机械制图、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不注重对专业学生进行形态训练与表达、动手制作方面的教学。有的理工院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后引进了大批美术教育的教师,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照搬美术院校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由于受到美术教育教学体制的限制,学科划分模糊、人才培养定位不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工作室制”等艺术设计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以供广大教育同仁参考,相信对研究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学以致用的人才,是我们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艺术设计产业的迅猛增长,社会对于高技能、高智商的艺术设计实用型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但是从各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由于受到美术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影响,专业能力却不强,这是摆在理工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面前的一道亟需突破的瓶颈。
(一)教育理念不清
机械设计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和精准的计算,美术设计围绕的是个人的审美意识中心,而艺术设计教学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然后再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不但老师要长期进行市场调研,专业学生也要长期进行市场调研,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每次调研后都要做好详尽的记录。老师还要注意引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了解人们的审美思想以及消费观念,根据不同的审美思想和不同的审美观念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新颖产品,不可以随心所欲。艺术设计是一门严谨而理智的科学,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设计。而我国很多的专业院校对机械制图、美术教育、艺术设计教学的方法混乱,概念不清,专业划分模糊,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专业不明、思想含混,进入社会也难以胜任设计师的工作。
(二)缺乏实践能力
普高舞蹈艺术生培育方式改革
当前,对于凭舞蹈特长考入大学的考生,有“舞蹈艺术特长生”与“舞蹈艺考生”两种称谓。前者是指部分本科高校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所录取一些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又有舞蹈艺术特长的考生,他们一般进入非艺术专业学习;后者则通过参加全省组织的艺术统考或全国具有艺术招生资格的院校校考,考入舞蹈专业进行学习,包括普通高中生与艺校中专生。本文以普通高中的“舞蹈艺考生”为研究对象,力争找到最佳的培养模式。
一、当前我省普通高中舞蹈教育现状
1、普通高中舞蹈生“生源”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高中生的升学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考入一般院校无望。近年来,由于设立艺术类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艺考类文化分值又偏低,因此这类学生为躲过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现实,就开始青睐这条捷径,纷纷涌入到浩浩荡荡的舞蹈专业高考的大军中来。
可是这类学生中除了少数学生有舞蹈天赋或是真正喜欢舞蹈外,很多人并不喜爱舞蹈这一行,他们只是把舞蹈艺考当成考大学的一块敲门砖,为考学而学艺术。可是舞蹈训练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需要拥有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的意志。而这类学生本来对舞蹈的兴趣就不大,再加上舞蹈训练既苦又累,所以就难免对舞蹈产生一些厌烦的心理。
在这些艺考生中,大部分学生高中之前没有接触过舞蹈,基本艺术素质薄弱。由于学习专业的时间相对较晚,接受能力和感知能力欠缺,导致专业成绩参差不齐且普遍较差。这是我省普通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前英语教育的师资培育方式创新
在国家重视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形势下,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开展英语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学前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等等,如何培养合格的学前英语教师,加强学前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学前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学前英语教师培养的模式等,旨在促进学前英语教育,提高学前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学前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一、学前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1]
由于教师职业的独特性质和价值,教师被人们寄予更多、更高的期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已成为教师综合素养的最简洁的概括,也是教师职业发展追求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学前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
培育语文学习兴趣方式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吸取知识,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这样方能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这几个字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然。在笔者看来,人之所以会对某种物体感兴趣,便是因为其独特性。因此,要培养学生兴趣,主要就是要让语文课变得有特色。
一、预习:特色课堂的暖身操
预习是很多课堂的一个环节,虽然它花的时间不多,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犹如没有暖身便下水游泳就很容易抽筋一样,学生若没有经过预习便上课,便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中途容易分心。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课文这个环节。预习的时候,并非简单地阅读课文,应该是带着问题去读的,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提几个关于课文的问题。例如,在预习课文《理想的风筝》前,可以问学生:“在你们眼里残疾人是怎样的?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你认为他们痛苦还是幸福?”,这几个问题可以在预习前和上完课后各问一次,比较他们前后回答的差别,这样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程度。另一方面,学生听到教师问这样的问题后,他们的回答问题的热情度一般都比较高,等他们回答完后让他们预习课文,这样学生便能够带着这种热情与好奇投入到文章的预习中去。如此一来,学生的预习效果便提高了,这样比单纯让学生自己去看课文的预习方式要好得多。
二、导入:特色课堂的起跑线
很多电影拍得很好、很吸引观众,一般来说他们的开篇都是很好、很有特色的。比如电影《阿甘正传》的开篇,一片白色的羽毛在空中飘舞,飘过森林、飘过城市、飘过人群,最后落在阿甘的脚边,而观众的视线与注意力也随之落在阿甘身上。课堂教学也有如拍一部电影,不仅要有激动人心的高潮,开头一样也要特别重视。笔者在导入课堂的时候,通常采取讲故事的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氛围。例如:在上课文《七律长征》的时候,笔者就给学生讲了红军在长征路途中的故事。记得笔者当时在课堂上讲的故事是《雪山上的小太阳》,是关于红军在翻越夹金山时,一位小姑娘在途中一直鼓励大家,最后为救一位伤员而牺牲的故事。故事讲到末尾,很多学生都在抹眼泪,在这种对长征中无名烈士的缅怀中,学生都很认真地上好了《长征》这一课。另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每节课讲一个故事,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发育时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好学生这一心理状态,让学生自己搜集好的故事,在每节课堂的前5分钟讲给全班同学听,这样既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熏陶
物理教育人才培育方式
0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新的中学课程标准实行等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同样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即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
1明确专业自身定位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专业发展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专业定位,只有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专业自身条件,才能在履行教育职能中找准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才能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扩大,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改革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中追求自身生态地位的主观定位,这三个因素使地方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发展[3]。因此,在新形势下,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培养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师外,还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物理人才。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教育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氛围浓厚,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身师资和科研条件,我院将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从事物理教育和研究所必需的物理知识、物理技能和科研能力,能够胜任物理教学和科研的中学物理师资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其他物理人才”。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物理教学能力和初步从事教学、科学研究能力。
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国家需要是前提,学校定位是关键;社会需求是导向,培养模式是核心;通识教育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本位;知识应用是基础,创新能力是目标[4]。不同学者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看法,人们粗略地从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将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精英模式”与“大众模式”等七类模式[5],这些观点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借鉴意义。有人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等三个层次[6]。在理论方面,李宏探讨了高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7]。在实践方面,很多院校的物理教育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很多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浙江师范大学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9],陕西师大的“2+2”人才培养模式[10]等。从2007年到2009年,在全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立和发展中,也涌现出了很多成功案例,例如,忻州师范学院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人才培养模式[11],山西师范大学的“3.5+0.5”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12]和洛阳师范学院的中学名师人才培养模式[13]就是很好的实例。我院物理教育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了一种基于本科生导师制“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第三、四年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就业需求进行分流培养,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体做法就是加强本科生教师教育理论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本科生导师制
旅游管理中对口生培育方式研究
摘要:旅游管理对口生具有特殊的生源渠道,与普招生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特殊的培养要求。传统高校本科教育模式的滞后性则直接导致旅游管理对口生尴尬的生存发展环境。应在更新办学理念、营造专业氛围、创办“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实验区”等方面加强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创新。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对口生;能力本位教育;专业思维
根据河南省《关于普通高校对口招生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实施办法》解释,旅游管理对口生是指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从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以“对口招生”方式招收的应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这部分学生以“对口招生”方式接受高等教育,则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因此,如何开创出科学合理的对口生培养模式,则是旅游管理本科对口生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竞争能力,优化学校教育竞争环境的重要保证。
一、旅游管理对口生特征分析
(一)对口生生源不一,素质有别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对口生源类型较复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职高毕业生等。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职业中学和技校毕业生虽然专业技能素质较好,但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他们大多数是在没有任何专业和职业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受旅游高等教育的。面对这样一群生源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采取单纯的传统普通本科教育方式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青年领导成长规律及培育方式调查与思索
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实现领导班子更替有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如何有效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创设条件促其较快成长进步,为党的各项事业发展打造一支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充满朝气的生力军,是当前各级组织部门重视和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县通过分层次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并结合实际对新形势下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工作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年轻干部的现状及培养工作的做法
全县4416名干部中,科级领导干部496名,正科级领导干部133人,享受正科级待遇的19人,其中:35岁以下的10名,占7.5%,36至40岁的32名,占24%;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83名,占62.4%,大专及以下学历的50名,占37.6%;副科级干部324人,享受副科级待遇的20人,其中:35岁以下的95名,占27.6%,36至40岁的103名,占29.9%;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49名,占43.3%,大专及以下学历的195名,占56.7%。现任正科级领导干部中年龄最小的26岁,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中年龄最小的24岁。
近年来,我县从培训、锻炼、管理、选任等方面积极为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搭建平台。把年轻干部的理论知识情况纳入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年轻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一线、信访维稳一线、农村一线、综合部门和急难险重岗位实践锻炼,拓宽年轻干部的视野和工作思路。同时,抓好年轻干部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考核考察,建立健全年轻干部一线锻炼、考核、谈话、民主测评等制度。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干部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年轻干部,适时提拔到相应领导岗位。
二、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浅析
通过对我县105名年轻科级领导干部成长过程进行调研分析,年轻干部成长一般都是经过政治、德才综合素质由低到高,职务级别由下到上,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条规律:
酒店管理人才培育方式思考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近年来,国内酒店业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我校作为苏州酒店人才培养基地,早在2004年就开始与国外院校合作培养,目前招生已遍布世界。为进一步拓展合作项目的影响力,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酒店管理高技能人才,笔者对该项目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深入调查,并重新审视国际化视角下未来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1、样本选取。笔者采用定向抽样法,对学校中澳项目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苏州万豪酒店等65家酒店管理高技能人才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了问卷调查。
2、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问卷分为两类。一类针对毕业生,即《酒店员工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三部分:第一,毕业生基本情况,包括个人信息、工作级别、工作时间等;第二,毕业生对中澳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包括感知到的与其他院校毕业生的差别以及改进建议等;第三,影响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的重要性,包括酒店管理知识、国际化视野、各类操作技能等。另一类是针对人力资源主管的,即《酒店人力资源主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三部分:第一,个人基本情况;第二,对中澳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包括项目毕业生与其他毕业生的差别,以及改进意见等;第三,人力资源主管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包括招聘时对员工的学历要求,以及对员工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