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效果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06:11: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培训效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培训效果

新护士培训效果分析

新护士即为入职时间在1年内的护士,作为医院储备力量,应通过岗前综合培训的方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新护士常规培训方法的运用,虽可促进护士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提升,但因激励性的匮乏,致使照本宣科、照搬旧抄的培训工作逐渐丧失自身价值[1]。目前,品管圈联合常规培训方法的开展,已在医院新护士培训中达到广泛运用,且效果尤为明显。鉴于此,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入职的新护士12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管圈联合常规培训方法在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入职的新护士12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培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0名。120名新护士中,女性102名、男性18名;年龄区间在18-33岁,年龄区间在(25.5±7.5)岁。两组护士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A组护士采用常规培训方法,B组护士采用品管圈联合常规培训方法。即常规培训方法为:入职1个月内,由专业教师开展授课示教,余下时间以护士自主学习和练习为主,经教师疑问辅导的方式实施系统考核,判断护士最终培训效果。品管圈培训则以品管圈培训小组创建为导向,由1名专职教师、5名示范教师构成;通过对培训时间的科学拟定,创建新护士入职培训手册,以每人1本为基准,制定护士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前,经示范教师摸底考试的方式,对新护士考试问题、注意事项予以分析总结,且借助专职教师理论讲解的层面,提出改进意见,以此拟定最佳新护士培训方案,待培训结束后开展考核评审工作[2-3]。1.3观察指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护士培训满意度、平均成绩予以评定,其中培训满意包含课堂表现、课后完成情况等;平均成绩是以培训前后成绩平均值为准,共为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护士培训效果越佳。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研究数据加以分析,其中培训满意度作为计数资料,选用“n/%”表示,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平均成绩作为计量资料,选用“χ珋±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P<0.05时,证明数据对比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护士培训满意度为71.67%、平均成绩为(78.36±9.41)分;B组护士培训满意度为96.67%、平均成绩为(92.59±8.52)分。即两组护士培训满意度、平均成绩对比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查看全文

护士分层培训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结合PDCA循环应用于护士分层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全院164名护理人员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各82名。A组采用日常培训方式即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B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PBL)结合戴明循环(PDCA)的教学方法。比较不同培训模式下2组护士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结果B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护士分层培训中应用PBL结合PDCA循环可大大提高培训效果。

【关键词】护士分层培训;PBL;PDCA循环;理论成绩;技能操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改革的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高,护理工作的范畴和内容也更加广泛和复杂,因此护士除了学校的教育学习之外,继续教育培训尤显重要,而继续教育培训也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培训是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入职后进行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同时也能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培训方法对提高护士培训效果具有切实意义[1,2]。PBL结合PDCA循环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本研究将164名护理人员随机分组,探讨PBL结合PDCA循环应用于护士分层培训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将164名护理人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2组,A组护士接受讲授式教学法(LBL)培训,B组护士接受以问题为导向(PBL)结合戴明循环(PDCA)的教学方法,每组各82名。A组:男1名,女81名,年龄21岁~39岁,中位年龄26岁;学历构成:本科26名,专科56名。B组:男1名,女81名;年龄21岁~37岁,中位年龄26岁;学历构成:本科24名,专科58名。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A组:依据不同层级将护士分为不同护理组,由1名带教老师进行讲授式教学培训,主要教学内容包含典型案例学习、教学查房、个案管理报告的书写、操作演示等。B组:以PBL结合PDCA循环法进行教学培训,具体实施如下:①计划阶段(P):由护理人员自行对个人情况进行分析,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确定目标,提出各个学习阶段的相关计划。带教老师组织收集护士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数据,确认问题,制定全组培训计划,准备所需相应资源。②执行阶段(D):a)采用情景式教学,针对计划阶段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并提出问题,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分析病例,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汇报。b)采用三级教学查房,将N0~N1级护士作为主体,N2级护士补充,N3级护士对问题进行引导。c)以病区为单位,每个月完成1篇个案分析报告,主要内容为典型病例从入院至出院过程中所有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等。③检查阶段(C):总结执行阶段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查找教学培训中存在的不足。④处理阶段(A):对以上3个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检查阶段的讨论分析进行处理,总结成功经验、完善不足之处,将效果好的培训措施进行标准化。该轮未能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3]。1.3观察指标。在培训结束后对2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考核,理论知识考核采取笔试闭卷形式进行,总分为100分;技能操作考核采取现场抽签实际操作,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培训效果越好[3]。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产科实习护士培训效果探讨

实习护士在进入科室之后需要接受专科护理培训,为从学生转变为职业护士做准备[1]。近些年随着医护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临床中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医护专业知识以及护理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从而保障在临床服务中与患者保持更加融恰的关系[2]。对此,为了更好地优化产科实习护士的培训模式,本文以本院的部分实习护士为例,探讨不同护理培训模式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开展本次关于护理培训的研究,选择研究期间在本院产科接受培训的40例实习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培训方式的不同将40例实习护士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均为20例,平均年龄分别为(22.23±1.20)岁、(23.77±2.00)岁,学历均为大专及本科各10例。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培训模式,主要是以一对多的专人带教,采用PPT教学。观察组采取多元化培训方式,具体培训内容如下:1)多媒体理论教学。采用PPT、视频等教育模式完成案例的讲解,并提供并发症、医护操作以及急救知识等基础性的教育;2)问题教学。在技能与理论知识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先采用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引导,促使实习护士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学习,并让护士根据问题进行学习,在培训中获取对应的答案,同时在教学完成后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总结;3)情境教学。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情境进行模拟性的训练教学。例如,需要根据不同的产程、不同的疾病类型、不同并发症特征、不同急症的处理等开展针对性的情境模拟训练,并让护士以相互扮演角色的方式完成模拟演练,实现专科护理技巧的提高;4)案例演示。对临床教学的难点、重点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一同对病历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其中的诊疗、处理、护理方案以及护理细节重点等进行总结,并让每一位实习护士表述观点;5)参与式教学。根据每一位实习护士的培训进度以及技巧掌握情况决定其是否可以参与到临床实践中,并根据从简单到复杂、从协作到独立的渐进方式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带教老师在一旁监督指导,对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培养其实践性操作能力;6)强化技能培训。所有实习护士参与科室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活动中,并采取定期组织考核的方式对实习护士能力进行评价,提升实习护士整体知识水平与心理素质[3]。7)电子平台的使用。借助微信途径进行培训,将部分特殊病历以及比较常见或困难的疑问在微信群中进行分享解答,实现随时性地讨论,提高疑难问题的应对能力。在培训后借助问卷星实现对实习护士的考核,在每次培训后均需要采用问卷星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的及时性与实效性[4]。1.3评判标准。总结两组实习护士在产科护理中的能力水平。护理能力水平以专科的护理技巧以及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为主,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能力越强。1.4统计学方法。应用基于SPSS19.0统计学软件建立的数据分析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珔x±s)表示,分别采用χ2和t进行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在理论基础、专科护理技巧方面的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数据优势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查看全文

企业培训效果途径论文

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企业前进的推动力量,员工培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拥有合格的人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基础。本文从企业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出发,探讨了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培训工作效果有效途径

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帮助企业迎接各种新的挑战,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培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国外的培训理论已渐趋完善,但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实务与培训工作理论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从企业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出发,探讨了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1.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着培训管理不力的情况,企业培训效果不够理想,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培训机构不够专业,培训课程没有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培训方式呆板、互动性不足等;其次,国内一部分企业长期以来都未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从而难以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来对员工进行培训,大多是着眼于满足短期的岗位需求,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指导思想,不做培训需求分析,通常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课程和教学方案,导致学员重复学习或去学习严重超出自己接受能力的知识技能;另外,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评估纪录往往缺乏系统的管理,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

2.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文

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低年资护士采用情景演练培训模式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低年资护士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培训;观察组使用情景演练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年资护士采用情景演练培训模式整体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情景演练培训模式;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

情景演练培训模式是一种通过模拟事件的角色、环境以及事件发展进程的一种教学方式,让新进护士亲身体会,并且思考各要素之间联系,把握事件自身发展规律,将理论和技能结合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1]。对于新进护士而言,情景演练培训模式是一种较好的培训方式,能使其快速上手,尽早投入工作当中。我院对低年资护士采用情景演练培训模式,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低年资护士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8例,女17例,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1±1.3)岁;观察组男7例,女18例,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2.4±1.2)岁。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使用常规培训。教导理论知识,展开临床实践等。1.2.2观察组。使用情景演练培训。具体内容如下:(1)问题引导。根据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见和反馈,设置情景,并将问题引入情景中,找到最优解决方法,低年资护士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可以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在主动护理中灌注热情。(2)模拟病例。结合典型病例,将事件重现,并且模拟出患者常见病急性发作开展情景演练。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士培训满意度。培训满意度[2]:采用自制问卷调查,问卷各条目评定者信度值为0.81~0.93,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敏感地反映护士培训满意度。共100分。其中,很满意:>90分;满意:50~90分;不满意:<5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教育培训效果研究报告

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具体到法院,也就是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而这又正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当今知识膨胀、立法数量剧增、纠纷种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要使法官始终保持最优的状态,就必须加强对职业法官的教育工作,以使其适应变化着的世界。而教育又正是提高法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

一、通过教育来提高法官的素质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在大陆法系国家很早就建立起了法官的职业教育机构,加强对法官的职业教育。如法国、德国。途径是通过了解社会和立法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听取相关领域的专家讲课,其目的是为了让法官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法官的素质普遍较高,过去并不注重法官的教育培训工作,然而自60年代以来,也在逐步加强了对法官的教育培训。

二、教育促提高是我国过去法院队伍建设成功的经验。

我国法官群体中虽不乏德才兼备的优秀法官,但整体上看,现有法官素质不高,良莠不齐。所以法院系统一贯重视对预备法院力量以及现有法院力量的培育,这也正是法院队伍素质获得较大提高的原因。**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法官职业化建设”这一目标,并且强调指出,法官职业化建设是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法院队伍建设的一条主线,这一主线主要是依靠教育工作来牵头,从而把教育工作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教育促提高是我国过去法院队伍建设中所存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

查看全文

急诊科护士培训效果分析

参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标准,对轮转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内容为:CPR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注意事项。技能培训内容为:CPR新程序、判断呼吸心跳停搏、按压位置、频率、深度、开放气道(包括评估)、手法、复苏有效指征等。培训后考核。模拟突遇一患者突发心搏呼吸骤停场景,护士现场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考核。采用营口巨成教学科研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JC-CPR4500A全自动模拟人。

结果

理论考核成绩均在75分以上。操作存在的问题较多,详见表1。培训前后的效果对比,说明了及时有效的培训对于提高见习轮转护士急救水平和意识的重要性。护士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哨兵”,及早的发现、判断并有效的复苏措施对于抢救成功至关重要。操作培训不到位必然会影响临床抢救工作,使得抢救时达不到心肺复苏的最佳效果[2]。培训强调真实性而不是泛泛的表演秀,才能在实战中得心应手。

缺陷原因分析

胸外按压:缺陷率达67.4%,排在第一位。表现为:按压部位不准确;未垂直施压;手掌根离开胸壁,虽然很用力,但仍然不到按压效果;按压时胸骨下陷<5cm,频率<100次/分。清理开放气道(包括评估):缺陷率达60.9%,排在第2位。主要表现为:清理口、鼻腔分泌物时头未偏向一侧;纱布一带而过,未达到清理作用;遗忘取下义齿;开放气道时未评估颈部是否有损伤、口部有无损伤等情况。2010指南中开放气道建议使用仰头提颏法,如医务人员怀疑有外伤,应采用推举下颌法[3]。口部损伤严重者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未评估而错误开放气道的方法可能会造成次伤害。人工呼吸:排在第3位。临床急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视心肺复苏,但未同时行有效人工呼吸,患者心脏复跳后却最终脑死亡或成植物人[4]。主要存在问题:通气过大或不足;未确保人工吹气时胸部升起并持续1s;吹起同时眼睛余光未观察胸廓起伏。未评估现场安全或非有效评估:排在第4位。护士在急救过程中,只重视了操作本身而忽视了对救援现场是否危险的评估。安全的环境对于无论是施救者或是被救者都是至关重要的。评估(意识、颈动脉搏动):排在第5位。存在问题主要为判断意识呼叫患者时未做到两侧耳边轻声呼叫;离耳较远;判断颈动脉搏动定位不准确;存在直接定位的现象。整体急救意识:排在第6位。发现颈动脉搏动消失、意识丧失时未启动紧急呼叫增援;未看表记录开始抢救时间;在整个CPR操作过程中结构不紧凑、频率慢。急救后操作:排在最后一位。存在问题为评估心肺复苏效果项目不全;未洗手看表记录;用物整理不规范。

通过对见习轮转护士入科前后考核结果分析显示,系统的理论、操作培训能让护士客观掌握CPR操作各步骤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增强了急救意识;重视了对危险环境、情况的评估及避险实施。利于以后工作中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

查看全文

企业培训效果研究论文

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企业前进的推动力量,员工培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拥有合格的人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基础。本文从企业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出发,探讨了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培训工作效果有效途径

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帮助企业迎接各种新的挑战,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培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国外的培训理论已渐趋完善,但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实务与培训工作理论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从企业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出发,探讨了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1.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着培训管理不力的情况,企业培训效果不够理想,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培训机构不够专业,培训课程没有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培训方式呆板、互动性不足等;其次,国内一部分企业长期以来都未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从而难以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来对员工进行培训,大多是着眼于满足短期的岗位需求,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指导思想,不做培训需求分析,通常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课程和教学方案,导致学员重复学习或去学习严重超出自己接受能力的知识技能;另外,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评估纪录往往缺乏系统的管理,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

2.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文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新入职的新护士9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将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观察两组新护士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新护士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新护士对安全的认知和临床教学质量,是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

【关键词】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应用效果

老年患者是特殊的群体,由于疾病原因、身体机能老化、长期疾病缠身以及长期服药等因素使得老年患者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危人群,住院期间任何环节出现差错或隐患都会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1]。为了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本院将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旨在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安全和质量。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新入职的新护士9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名。其中,对照组男1名,女44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5±2.5)岁,中专学历3名、大专学历38名、本科学历4名;观察组男0名,女45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0±2.0)岁,中专学历3名、大专学历37名、本科学历5名。两组新入职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观察组将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1)设计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表,成立一只以护理部、科室质控组长和护士长为主体的老年护理安全管理领导组,对相关文献进行大量查阅,制定一个有计划、时间节点融合到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表,其中主要包括环境设施安全、消防安全、药品安全和管理、抢救设施培训、高危药品管理、安全评估等;(2)召集3名护士长和护理带教,结合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将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表内容进行分解,将护理安全作为纵轴、时间节点作为横轴,对新护士入科1周、1个月、3个月、半年科室、医院等不同层面培训要求和培训目标进行设定,确保所制定的计划科学合理;(3)新护士入科第1~3天由护士长、总带教对科室安全风险知识进行现场演示是讲解,并组织提问和考核,考核合格后安排制定的带教进行为其3个月的培训,培训均按照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表不同阶段所安排的不同计划进行学习,确保护理安全管理路径表内容落实到位;(4)带领新护士每周按照老年护理安全管理路径表内容进行自查、整改、检查以及督促,每个月对新护士培训情况进行分析、总结,3个月后对新护士学习情况进行考核;(5)每半年对全员存在或已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等进行强化教育并考核。1.3观察指标。观察培训后综合能力考核的成绩,80分以上为优,60~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不及格。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1.0统计与分析本次研究新护士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

2结果

查看全文

急诊护士培训效果分析

1效果分析

1.1掌握了读书报告会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读书报告会多由护士长主持,要求全科护士参加。每次报告会之前确定小组成员,主持人和主讲人各1人,2~5个小组成员,制作成PPT,采取以书面材料、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结合汇报者口头讲解的形式进行汇报,内容包括急救技术的新进展、急救药物的临床应用、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思考、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小结或体会[1]。汇报时间为30min,汇报完毕后进行大约十多分钟的讨论,由主持人和护士们相互提问,解答彼此心中的疑惑,相互交流护理经验和体会。再由护士长和督导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最后确立下一期读书报告会的主题。读书报告会每月举行2次,时间大约40min/次左右。科室做好学习记录,督导专家将评价结果送交护理部备存。

1.2创建了一种良好学习氛围,实现资源共享

读书报告会的开展使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和交流护理工作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要求护士广泛阅读近5年内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文献(含书籍、报纸、核心期刊的纸质版或电子版)等并对内容进行总结。使护士经历查找、阅读、分析、总结、汇报、讨论、质疑、解答等一系列学习过程,这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及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增进知识的系统性,不仅有助于护士巩固基本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有助于了解国内外最新护理动态与进展,学习并尝试使用新的护理理念与技术,加速知识的更新,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高急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进彼此的感情和交流,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实现“一人读书、人人受益、知识共享的”目的,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2]。

1.3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