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协议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02:01: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赔偿协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赔偿协议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评析

案情回顾

在贵州省律师协会作为中立第三方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协议:两家公司将委托第三方按照《评估报告》的意见提出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经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同意后组织实施,并于2017年8月30日前完成修复并经修复效果评估。2017年1月13日,磋商双方共同向清镇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上述赔偿协议。1月22日,清镇市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此案。经审查并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门户网站对协议主要内容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公示之后,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生态保护法庭于3月28日分别向贵州省人民政府(授权代表为贵州省环境保护厅)、贵阳息烽诚诚劳务有限公司和开磷化肥有限公司送达(2017)黔0181民特6号《民事裁定书》,确认申请人之间签订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合法、有效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

案例亮点

司法确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非诉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并确认其法律效力的制度。这项制度发端于甘肃省定西法院系统的实践(被称为“定西做法”),并逐步为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及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所吸纳和确认。实践表明,该制度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被全国性立法确认的唯一成果,对于实现司法程序和非诉调解程序的“无缝对接”、缓解“诉讼爆炸”、最大限度地化解民事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贵州省首次将司法确认制度运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拓展了制度适用范围就司法确认制度适用的案件类型而言,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少学者认为司法确认制度就是“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简称,但就民事诉讼法文本与现实需要而言,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人民调解协议”,凡“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节组织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达成的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协议”,当事人认为有必要,均可申请司法确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提出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即“经调查发现生态环境损害需要修复或赔偿的,赔偿权利人(经国务院授权的试点地方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就赔偿具体事宜与赔偿义务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磋商、达成赔偿协议”。就该赔偿协议的性质而言,尽管存在争议,但当前理论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均倾向于将其定性为民事协议。这就为贵州省将司法确认制度引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提供了基础。贵州省在该省的试点方案中规定“赔偿协议可以到有管辖权的生态环境法庭进行司法登记确认,赔偿义务人违约,赔偿权利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确定清镇市、仁怀市、遵义播州区、福泉市、普安县人民法院生态环境法庭专属管辖贵州境内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案件。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56条要求双方当事人提供“调解组织主持调解的证明”。在本案中,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听取法庭的建议,由贵州省律师协会作为中立第三方组织双方进行磋商,一方面符合司法确认制度适用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法律专业人士的参与也能为磋商程序及协议内容的合法性“保驾护航”,这一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这一探索的最终成效如何,还有待更多的实践观察。但它扩大了司法确认制度适用的案件类型,对于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调衔接”、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增设了协议公示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中并没有设置公示程序,并且第5条对于司法确认的审查期限作出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以及“特殊情况下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十日”的规定。从制度生成的角度,可以通过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协议所涉权益须是申请人有权自由处分的、自由协商的权益,因而在司法确认时无需“广而告之”。然而,生态环境利益属于“无主的”或“非私有的”公共利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试点地方省级人民政府)是作为公益代表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进行赔偿磋商并达成协议。尽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指出赔偿权利人有权“统筹考虑修复方案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最优化、赔偿义务人赔偿能力、第三方治理可行性等情况,达成赔偿协议”,但是较之普通民事主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在磋商中不能对生态环境利益作出任意性的妥协和退让,其让步必须面对公众的“拷问”。基于此,本案例在司法确认程序中增设15日的公示期,符合生态损害赔偿类型案件的特殊性,建议在今后定型化的制度中将其常态化。

相关思考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的审查标准问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司法确认申请后,需要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这一规定,一方面意味着司法审查是司法确认程序的必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给司法实践提出了一个问题:审查标准是什么?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针对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56—358条予以规定,要求: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调解协议等证明材料并提供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人民法院审查相关情况时应通知双方当事人共同到场对案件进行核实,以及协议内容不存在不予确认的情形,例如违反禁止性法律规定的,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案外人合法权益的,不属于法院民事主管范围的以及内容不明确、无法确认和执行的。归纳起来,法院的审查仅限于协议是否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图的表达以及协议内容是否存在不予确认的情形,至于当事人为何达成调解协议以及对权利义务进行这样或那样的分配并不在审查范围之内。由此看来,普通司法确认与公证具有相似性,审查标准可概括为“形式真实、内容合法”。然而,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的司法审查而言,却不能仅仅因为其形式真实、内容合法就予以司法确认。这源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与普通诉外民事调解协议之间的区别:其一,就协议当事人与协议所涉利益的关系而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只是公益代表人,其意思表示是否就是权益真正归属主体(公众)的真实意图并不能仅通过“表达”这一形式就可判定;而在普通诉外民事调解协议中,由于协议当事人就是权利归属人,法院可以通过询问或其他证明材料对其真实意图加以确定;其二,就协议的目的而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的目的不在于定纷止争,而旨在确保生态环境的修复、保障公众的环境利益。可见,仅审查协议内容是否合法对于是否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而言必要但不充分。鉴于此,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的特殊性来看,不仅需要对其形式真实性和内容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而且需要增加实质性审查标准,即协议是否符合公众环境利益诉求以及其履行是否能实现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恢复原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确认与不予确认的救济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95条对法院确认或不予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作出了规定,即“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司法确认后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如具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有异议能否救济?如果不允许救济,正当性依据是什么?如果允许救济,适用什么程序?以及如果人民法院驳回申请,对调解协议不予确认,是否意味着该协议已经被司法程序撤销?如果当事人双方不愿意变更原协议,原协议在当事人之间是否依然有效?在此情形下,对于诉外普通民事调解协议而言,如果当事人双方仍愿意按照原协议履行,从私权自治的角度,原协议依然有效;但对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而言,当事人若依然按照原协议履行,是否有可能导致损害公共利益的后果?此后果如何救济?因此,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而言,立法不能止步于确认与否,还需明确确认与否之后的救济问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书的既判力问题不允许对判决再起争执的效力就是既判力。从功能和效力的角度看,既判力同时作用于当事人和法院:就同一事项,双方当事人不能提出、法院亦不能接受与既判力判断相反的主张。那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书是否具有既判力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意味着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的同一侵权行为,无论其与赔偿权利人达成的协议是否经过了司法确认,甚至义务人是否履行了赔偿协议,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组织和机构均可依法提起诉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是否会出现剥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的诉权,同时导致法院放弃相应审判权的消极后果?除此之外,一旦司法确认书确有错误,当事人及案外人应该如何救济呢?若支持否定说,那么无论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还是与之衔接的司法确认制度,效力均会大打折扣,因而更建议采取肯定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若肯定司法确认书的既判力,除了完善司法确认程序本身以外,还需要对磋商程序加以完善,例如,除了引入律师协会等法律专业人士主持磋商之外,还需要吸纳行业专家、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参与磋商以及加强磋商阶段的公众参与。通过制度创新,一方面确保最终达成的赔偿协议具有科学性、合法性、公益性,另一方面实现与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的实时沟通,避免诉调冲突。

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本

出院后,甲方一次性付给乙方营养费元,误工费元,镶牙费3元,复查费元,合计元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本

甲方:,男,西滨镇际后村人。

乙方:,女,梅仙镇丁地村人。

年月日晚,甲方驾驶一辆白色面包车在西滨镇坂兜村把在路边行走的乙方撞伤,致使乙方左肋骨折断两根。当晚,甲方立即将乙方送至尤溪县医院紧急救治。住院期间,甲方妻子一直陪伴照顾。年月日,乙方治愈出院。双方友好协商,并经双方家属同意,无异议,就相关赔偿事宜协议如下:

一、乙方住院期间医疗等费用全部由甲方承担。

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赔偿协议程序论文

如果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那么行政赔偿程序则是实现赔偿责任的根本手段。从世界许多国家看,行政赔偿程序通常分为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由行政机关内部解决赔偿责任问题;第二阶段由法院解决赔偿问题。由于体制上的差异,各国在行政行政赔偿程序的两个阶段既存在一些相通的内容,也各具特色。在我国,由于受行政复议、诉讼制度的影响,赔偿程序更为复杂。因此,如何借鉴有益的国外经验并结合目前我国实际,确定一套完备的行政赔偿程序显得十分必要。

一、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

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解决赔偿问题。该原则因赔偿方式上的差别又被称为协议先行原则、穷尽行政救济原则等。在美国,涉及国家赔偿的案件,大约有80%至90%是在行政机关得到解决的。在捷克,司法部和财政部有权审查所有违法决定案件,赔偿诉讼以前的初审目的是为了通过友好的方式,在法庭之外解决争端。先行处理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赔偿请求权人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前,一般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或与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协商,若不能达成协议或请求权人不满意行政处理决定,或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处理,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先行处理犹如一张过滤网,将行政机关能够自行解决的赔偿限制在行政机关内部,而不进入司法程序。一方面减少了法院诉源和讼累,减轻了法院在处理赔偿事件上的负担;另一方面又方便了当事人,使受害者可以不经过复杂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得到赔偿,同时也是对赔偿义务机关本身的尊重。当然,这一原则也有某种局限性,强制要求所有受害人向侵权机关申请并协商赔偿问题,可能造成一部分受害人不敢或不愿与侵权机关继续合作的结果,因受害人从心理上更倾向于第三者充任裁判人。

(一)两种先行处理模式

从行政机关处理赔偿事务的方式看、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分"决定式"和"协议式"两种。它们在处理方式和结果上有一定差异。

"决定式"的最突出特点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人的请求采用"决定"形式处理,一般不与请求权人进行协商或讨论,受害人只能被动接受或拒绝此决定。例如,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虽未明确提出"决定"为解决方式,但其内容实际排除了正式协商形式,而只用了"处理"一词。规定虽然含糊,但实践中多采用半协商半裁决形式。奥地利《国家赔偿法》第8条也规定:"被害人应先向有赔偿责任之官署以书面请求赔偿。书面送达官署三个月后,未经官署确认,或在此期间内对赔偿义务全部或一部分拒绝者,被害人得以官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韩国、瑞士也有类似规定。

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赔偿协议程序探究论文

如果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那么行政赔偿程序则是实现赔偿责任的根本手段。从世界许多国家看,行政赔偿程序通常分为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由行政机关内部解决赔偿责任问题;第二阶段由法院解决赔偿问题。由于体制上的差异,各国在行政行政赔偿程序的两个阶段既存在一些相通的内容,也各具特色。在我国,由于受行政复议、诉讼制度的影响,赔偿程序更为复杂。因此,如何借鉴有益的国外经验并结合目前我国实际,确定一套完备的行政赔偿程序显得十分必要。

一、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

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解决赔偿问题。该原则因赔偿方式上的差别又被称为协议先行原则、穷尽行政救济原则等。在美国,涉及国家赔偿的案件,大约有80%至90%是在行政机关得到解决的。在捷克,司法部和财政部有权审查所有违法决定案件,赔偿诉讼以前的初审目的是为了通过友好的方式,在法庭之外解决争端。先行处理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赔偿请求权人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前,一般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或与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协商,若不能达成协议或请求权人不满意行政处理决定,或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处理,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先行处理犹如一张过滤网,将行政机关能够自行解决的赔偿限制在行政机关内部,而不进入司法程序。一方面减少了法院诉源和讼累,减轻了法院在处理赔偿事件上的负担;另一方面又方便了当事人,使受害者可以不经过复杂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得到赔偿,同时也是对赔偿义务机关本身的尊重。当然,这一原则也有某种局限性,强制要求所有受害人向侵权机关申请并协商赔偿问题,可能造成一部分受害人不敢或不愿与侵权机关继续合作的结果,因受害人从心理上更倾向于第三者充任裁判人。

(一)两种先行处理模式

从行政机关处理赔偿事务的方式看、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分"决定式"和"协议式"两种。它们在处理方式和结果上有一定差异。

"决定式"的最突出特点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人的请求采用"决定"形式处理,一般不与请求权人进行协商或讨论,受害人只能被动接受或拒绝此决定。例如,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虽未明确提出"决定"为解决方式,但其内容实际排除了正式协商形式,而只用了"处理"一词。规定虽然含糊,但实践中多采用半协商半裁决形式。奥地利《国家赔偿法》第8条也规定:"被害人应先向有赔偿责任之官署以书面请求赔偿。书面送达官署三个月后,未经官署确认,或在此期间内对赔偿义务全部或一部分拒绝者,被害人得以官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韩国、瑞士也有类似规定。

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赔偿协议程序论文

如果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那么行政赔偿程序则是实现赔偿责任的根本手段。从世界许多国家看,行政赔偿程序通常分为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由行政机关内部解决赔偿责任问题;第二阶段由法院解决赔偿问题。由于体制上的差异,各国在行政行政赔偿程序的两个阶段既存在一些相通的内容,也各具特色。在我国,由于受行政复议、诉讼制度的影响,赔偿程序更为复杂。因此,如何借鉴有益的国外经验并结合目前我国实际,确定一套完备的行政赔偿程序显得十分必要。

一、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

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解决赔偿问题。该原则因赔偿方式上的差别又被称为协议先行原则、穷尽行政救济原则等。在美国,涉及国家赔偿的案件,大约有80%至90%是在行政机关得到解决的。在捷克,司法部和财政部有权审查所有违法决定案件,赔偿诉讼以前的初审目的是为了通过友好的方式,在法庭之外解决争端。先行处理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赔偿请求权人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前,一般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或与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协商,若不能达成协议或请求权人不满意行政处理决定,或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处理,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先行处理犹如一张过滤网,将行政机关能够自行解决的赔偿限制在行政机关内部,而不进入司法程序。一方面减少了法院诉源和讼累,减轻了法院在处理赔偿事件上的负担;另一方面又方便了当事人,使受害者可以不经过复杂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得到赔偿,同时也是对赔偿义务机关本身的尊重。当然,这一原则也有某种局限性,强制要求所有受害人向侵权机关申请并协商赔偿问题,可能造成一部分受害人不敢或不愿与侵权机关继续合作的结果,因受害人从心理上更倾向于第三者充任裁判人。

(一)两种先行处理模式

从行政机关处理赔偿事务的方式看、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分"决定式"和"协议式"两种。它们在处理方式和结果上有一定差异。

"决定式"的最突出特点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人的请求采用"决定"形式处理,一般不与请求权人进行协商或讨论,受害人只能被动接受或拒绝此决定。例如,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虽未明确提出"决定"为解决方式,但其内容实际排除了正式协商形式,而只用了"处理"一词。规定虽然含糊,但实践中多采用半协商半裁决形式。奥地利《国家赔偿法》第8条也规定:"被害人应先向有赔偿责任之官署以书面请求赔偿。书面送达官署三个月后,未经官署确认,或在此期间内对赔偿义务全部或一部分拒绝者,被害人得以官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韩国、瑞士也有类似规定。

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赔偿协议程序论文

如果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那么行政赔偿程序则是实现赔偿责任的根本手段。从世界许多国家看,行政赔偿程序通常分为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由行政机关内部解决赔偿责任问题;第二阶段由法院解决赔偿问题。由于体制上的差异,各国在行政行政赔偿程序的两个阶段既存在一些相通的内容,也各具特色。在我国,由于受行政复议、诉讼制度的影响,赔偿程序更为复杂。因此,如何借鉴有益的国外经验并结合目前我国实际,确定一套完备的行政赔偿程序显得十分必要。

一、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

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解决赔偿问题。该原则因赔偿方式上的差别又被称为协议先行原则、穷尽行政救济原则等。在美国,涉及国家赔偿的案件,大约有80%至90%是在行政机关得到解决的。在捷克,司法部和财政部有权审查所有违法决定案件,赔偿诉讼以前的初审目的是为了通过友好的方式,在法庭之外解决争端。先行处理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赔偿请求权人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前,一般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或与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协商,若不能达成协议或请求权人不满意行政处理决定,或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处理,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先行处理犹如一张过滤网,将行政机关能够自行解决的赔偿限制在行政机关内部,而不进入司法程序。一方面减少了法院诉源和讼累,减轻了法院在处理赔偿事件上的负担;另一方面又方便了当事人,使受害者可以不经过复杂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得到赔偿,同时也是对赔偿义务机关本身的尊重。当然,这一原则也有某种局限性,强制要求所有受害人向侵权机关申请并协商赔偿问题,可能造成一部分受害人不敢或不愿与侵权机关继续合作的结果,因受害人从心理上更倾向于第三者充任裁判人。

(一)两种先行处理模式

从行政机关处理赔偿事务的方式看、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分"决定式"和"协议式"两种。它们在处理方式和结果上有一定差异。

"决定式"的最突出特点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人的请求采用"决定"形式处理,一般不与请求权人进行协商或讨论,受害人只能被动接受或拒绝此决定。例如,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虽未明确提出"决定"为解决方式,但其内容实际排除了正式协商形式,而只用了"处理"一词。规定虽然含糊,但实践中多采用半协商半裁决形式。奥地利《国家赔偿法》第8条也规定:"被害人应先向有赔偿责任之官署以书面请求赔偿。书面送达官署三个月后,未经官署确认,或在此期间内对赔偿义务全部或一部分拒绝者,被害人得以官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韩国、瑞士也有类似规定。

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论文

如果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那么行政赔偿程序则是实现赔偿责任的根本手段。从世界许多国家看,行政赔偿程序通常分为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由行政机关内部解决赔偿责任问题;第二阶段由法院解决赔偿问题。由于体制上的差异,各国在行政行政赔偿程序的两个阶段既存在一些相通的内容,也各具特色。在我国,由于受行政复议、诉讼制度的影响,赔偿程序更为复杂。因此,如何借鉴有益的国外经验并结合目前我国实际,确定一套完备的行政赔偿程序显得十分必要。

一、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

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原则解决赔偿问题。该原则因赔偿方式上的差别又被称为协议先行原则、穷尽行政救济原则等。在美国,涉及国家赔偿的案件,大约有80%至90%是在行政机关得到解决的。在捷克,司法部和财政部有权审查所有违法决定案件,赔偿诉讼以前的初审目的是为了通过友好的方式,在法庭之外解决争端。先行处理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赔偿请求权人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前,一般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或与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协商,若不能达成协议或请求权人不满意行政处理决定,或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处理,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先行处理犹如一张过滤网,将行政机关能够自行解决的赔偿限制在行政机关内部,而不进入司法程序。一方面减少了法院诉源和讼累,减轻了法院在处理赔偿事件上的负担;另一方面又方便了当事人,使受害者可以不经过复杂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得到赔偿,同时也是对赔偿义务机关本身的尊重。当然,这一原则也有某种局限性,强制要求所有受害人向侵权机关申请并协商赔偿问题,可能造成一部分受害人不敢或不愿与侵权机关继续合作的结果,因受害人从心理上更倾向于第三者充任裁判人。

(一)两种先行处理模式

从行政机关处理赔偿事务的方式看、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分"决定式"和"协议式"两种。它们在处理方式和结果上有一定差异。

"决定式"的最突出特点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人的请求采用"决定"形式处理,一般不与请求权人进行协商或讨论,受害人只能被动接受或拒绝此决定。例如,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虽未明确提出"决定"为解决方式,但其内容实际排除了正式协商形式,而只用了"处理"一词。规定虽然含糊,但实践中多采用半协商半裁决形式。奥地利《国家赔偿法》第8条也规定:"被害人应先向有赔偿责任之官署以书面请求赔偿。书面送达官署三个月后,未经官署确认,或在此期间内对赔偿义务全部或一部分拒绝者,被害人得以官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韩国、瑞士也有类似规定。

查看全文

医疗服务协议对骗保行为的规制

【摘要】医疗服务机构骗保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领域的一大顽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第一线的监管者,肩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按照现有法律和部门规章的要求,经办机构只能通过协议管理来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能。从经办机构的法律性质和医疗服务协议的法律性质来看,经办机构更适合通过民事法律规制的方法来治理骗保行为;从规制路径的法律制度适用原理来看,可以考虑引入消费者合同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并规定暂停支付和财产保全的民事程序措施,以此实现威慑骗保者和保障参保人群体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医疗服务协议;协议管理;骗保;惩罚性赔偿;违约金

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单位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保基金支出是基本医保制度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官方尚未公布过骗保的统计数据,但是近年来各统筹地区颁布了多部地方性规章,旨在加强监管,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这表明,医疗服务机构骗保绝非个案现象。而从各地区反映的情况来看,社保经办机构虽然处于基金监管工作的第一线,但是却不具备执法权,不能通过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手段惩治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只能在协议管理的框架下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即使发现服务机构骗保,也只能责令其退回骗取的医保基金或者暂停支付,而这些普通的违约处理措施在实践中起不到威慑服务机构的目的,骗保的违法成本极低,因此骗保行为屡禁不止。医保服务的协议管理是为了落实国务院提出的简政放权要求,按照人社部2015年颁布的两项部门规章——《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经办规程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通知》)部署的,具备合法性,因此我们只能在此制度框架下寻求合理的规制方法。本文拟从社保经办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医疗服务协议的法律性质出发,探讨民事合同规制方法在协议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特殊的违约救济手段——惩罚性赔偿引入医疗服务协议的可行性,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协议管理防范骗保行为提供对策建议。

1协议管理的法律属性

社会保险法第31条规定,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根据人社部颁发的《意见》,医药机构违反服务协议约定的,应当按照协议追究违约方责任;另根据《通知》的要求,医药机构违约的,经办机构只能采用约谈、限期整改、暂停支付、拒付费用、暂停或终止协议等措施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提交人社、公安、卫健等行政部门采取行政措施。但是在实践中,行政部门不居于社保经办工作的第一线,而且往往出于人员、经费方面的考虑,在处理服务机构骗保案件的问题上表现得不够积极,再加上很多案件需要联合工商、药监、卫健多部门联合执法,在协调上也有很多困难,因此惩治违法行为的重担就落到了经办机构的肩上。为了达到威慑的效果,经办机构都希望能够类推适用社会保险法对骗保行为处以二至五倍行政处罚的条款,但是又忌惮于协议管理“去行政化”的性质,于是在服务协议或者地方性规章中使用了“二至五倍退款”“二至五倍赔偿”等字眼,在实施DRGs点数法支付的一些地区,经办机构尝试采用扣除二至五倍病组点数的做法,但是这些监管手段在实质上与行政处罚并无二致,而且“退款”和“赔偿”也不能作为罚款进入财政专户,只能进入医保基金,此做法于法无据,存在着较大的法律风险。笔者认为,协议管理的法律性质应当从经办机构的法律定位和服务协议的法律属性两个方面来界定。1.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法律地位。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一方面,我国经办机构行政机关的色彩浓厚。从法律性质来看,其系“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集行政管理权和经办服务职能于一身,行政费用来源于同级政府财政的划拨,社会保险法第83条关于“用人单位和个人对经办机构侵害参保权益的可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规定似乎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另一方面,经办机构与服务机构之间是平等的民事关系,经办机构是医疗服务购买法律关系中的民事主体。按照社会保险的一般原理,社保基金有别于公共财政资金,经办机构是统筹地区参保人利益的代表,其与医疗服务机构的地位平等,系受参保人的委托向医药机构购买服务,这与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部门向社会机构购买公共服务的性质是存在本质差别的,前述人社部的两个规章中规定的协议管理、服务机构承担责任的性质是违约责任等条款也支持这一观点。笔者认为,经办机构在医疗服务协议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应当是民事主体。首先,我国社会保险法中只规定了参保单位和个人的权利救济途径,并没有要求医疗服务协议争议也要按照这一途径解决,《意见》等部门规章中也没有做明确的要求,按照“法无禁止皆自由”的原则,争议处理办法应当由医、保双方自由选择,而不应当直接按照行政争议程序来处理,那么将经办机构认定为民事主体更合理。其次,经办机构是参保人群体利益的代表,这种利益可以进而分解到每一位参保人,这不同于带有“不特定多数人享有”和“不可分解”性质的公共利益,也就是说,经办机构代表是私法意义上的个体化利益,这与医疗服务机构追求的成本补偿利益,甚至是商业利益是相互对立且平等的,并无高下之分。因此,在经办机构与医药机构的法律关系中,将二者都认定为民事主体是适宜的。1.2医疗服务协议的法律性质。协议是医保管理上的概念,法律性质为合同。合同可分为公法合同与私法合同,后者系特殊的合同类型,由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签订,行政主体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享有行政优先权,具体表现为监督权、指挥权、单方变更权和解除权。有学者主张将医疗服务协议认定为公法合同,这样可以由经办机构发挥优先权来规制医药机构的骗保行为。此观点值得商榷,除了上文所论证的经办机构的民事主体地位以及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特别规定的理由之外,退一步讲,即使将服务协议认定为行政合同,行政优先权也难以有效解决骗保问题。目前的制度设计应当旨在实现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提高骗保的成本,众所周知,监督权和指挥权处于“事中”管理阶段,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表现为对违法行为的事先预防,而经办机构确认了医药机构的骗保行为,单方面解除服务协议之后,也无法阻碍该机构在本合同履行期结束之后再次成为服务机构,行政合同的规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主张将医疗服务协议认定为民事合同,努力发掘民事法律规制手段在规制骗保中的积极作用。

2惩罚性赔偿引入协议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查看全文

谈诉讼时机与技巧

“同命不同价”折射司法空白,有违宪法精神,已成社会焦点。立法与司法机关也已有共识,且最高人民法院表态,拟出台相关决定解决“同命不同价”问题。本案当事人既然达成赔偿协议,且赔偿金额高于当时法律规定应获赔偿金额,义务人已经履行协议约定义务,赔偿权利人反悔,则涉及法院在当今中国社会诚信缺乏的情形下做出维护诚信判决还是鼓励当事人投机。人民法院依据现行法律与司法解释,判决受害人家长败诉并无不当。因此,当损害发生时,在特定情形下,当事人选择解决赔偿的时机与技巧,当然决定着赔偿结果。

[案情简介]

*年12月15日凌晨6时许,在*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租房居住的何青志夫妇,到农贸市场卖猪肉,其女何源与两同学乘同一辆三轮车,结伴去学校上学。当三轮车行驶到郭家沱长城公司上坡路段时,迎面驶来的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渝B28355)刹车不及,车辆失控,发生侧翻,压住三轮车,致车上三学生当场死亡。

经查,渝B28355号卡车登记车主为*铺金公路运输有限公司,实际车主为刘丰云,肇事驾驶员刘定红(已判刑三年)。*年1月7日,交警认定刘定红负事故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后,各方当事人自愿选择协商解决方式。在有当地政府、交警等参与下,*年12月17日,各方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两位城镇户口女孩的家人各自得到了20余万元的赔偿。14岁的何源虽然从出生时起就随父母在属于*主城区的郭家沱街道生活,但因是农村户口,按当时的法律规定,何青志夫妇只得到5万余元的死亡赔偿金和4万元的补偿金。

从*年1月起,何源等三少女因车祸遇难却遭遇“同命不同价”赔偿,经新闻媒体报道后,激起了社会上对“同命不同价”话题的大讨论。为了给女儿讨一个公道,讨一个能让所有农村户口的人心服口服的解释,何青志夫妇四处奔走反映。同年11月1日,*市高级法院施行《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有条件地实行“同命同价”。何青志夫妇遂于同年11月14日,将肇事车辆所挂靠的公司、实际车主、肇事司机告到*市江北区法院,要求三被告共同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计133196元。

查看全文

我国离婚制度研究论文

提纲

一、关于协议离婚制度

(一)当前协议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

1、婚姻程序使恶意离婚者有机可乘。

2、离婚协议缺乏强制执行力。

3、婚后的监督措施不便操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