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3 00:50: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泡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泡桐繁殖栽培思考

一、经济特性及市场前景简述

泡桐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用材树种,它生长迅速、树杆通直高大,可以在短时期内长成大材。桐材材色浅、结构均匀、纹理美观、隔潮性、声学性好、油漆染色良好、密度低,广泛用于家具、乐器制造、航空、人造板生产、造纸、包装等许多领域,也是重要的出口木材。泡桐树体高大,形态美观,也是常用的四旁绿化树种。

二、生态学特性

泡桐原产我国,分布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垂直分布,河南达1400米,云南达3000米。全国有9种4变种4类型,我县自然分布的有白花泡桐、红花泡桐。白花泡桐,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2米以上。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越到西南分布越高,最高可达**0米。极喜光,为强阳性树种;喜湿怕淹,特别在迅速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地下水位过高,土壤透气性差,地下水位过低,易造成表土干旱,均不利于泡桐生长。白花泡桐只有在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速生的特性,在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土壤pH6~7.5左右为好,pH8.5以上,白花泡桐生长受到抑制。

白花泡桐最适立地条件

因子最适条件概述

查看全文

县公司泡桐育苗方案

一、繁殖材料来源

我公司种根在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中心提供,完全可以保证品种纯正、苗木质量优良

二、育苗技术措施

1、苗圃地的选择及整地

公司培育基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非常适宜该优良树种的生长。10月冬耕深翻,以便风化土壤,次年春解冻后耙平。每亩施4000千克左右土杂肥,肥料内拌人1.5.千克辛硫磷,浅耕耙平。

2、良种壮根

查看全文

泡桐丰产栽培技术论文

论文关键词:泡桐;丰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从品种选择、种苗繁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泡桐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林农提供指导。

泡桐属玄参科泡桐属,为我国特产树种,具有很强的速生性,在海拔12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生长良好,在年降雨量400~500mm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但在山脊和强风口不适宜造林,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泡桐用途广泛,其木材具有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材质松软、密度较低等特点,是生产胶合板、拼板、集成板等的优良材料,也是造纸的良材,泡桐还可以用于制作乐器,也可入药。近年来,泡桐已成为太湖县造林的首选树种。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所选品种要求通过相关机构鉴定或认可,如苏桐3号、9501等新品种。

2种苗繁殖

查看全文

泡桐栽培试析论文

1品种选择

所选品种要求通过相关机构鉴定或认可,如苏桐3号、9501等新品种。

2种苗繁殖

2.1埋根育苗

2.1.1根种的选择。选择优良树种当年的新根,在晴天将根挖出地面,修去须根,除去破皮、破口、有病虫害的根,剪成长11~13cm,粗0.8~1.0cm的小段,在阳光下翻晒至两头收缩变小为宜,收回屋内摊放,备用。

2.1.2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层超过50cm、pH值6.5~7.5、含盐量0.1%以下、质地透气性好、肥力中等以上、靠近水源的壤土和砂壤土为宜。

查看全文

园林绿化公司泡桐育苗方案

一、繁殖材料来源

我公司种根在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中心提供,完全可以保证品种纯正、苗木质量优良

二、育苗技术措施

1、苗圃地的选择及整地

公司培育基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非常适宜该优良树种的生长。10月冬耕深翻,以便风化土壤,次年春解冻后耙平。每亩施4000千克左右土杂肥,肥料内拌人1.5.千克辛硫磷,浅耕耙平。

2、良种壮根

查看全文

泡桐盛产培养技术探析论文

摘要:从品种选择、种苗繁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泡桐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林农提供指导。

关键词:泡桐;丰产;栽培技术

泡桐属玄参科泡桐属,为我国特产树种,具有很强的速生性,在海拔12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生长良好,在年降雨量400~500mm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但在山脊和强风口不适宜造林,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泡桐用途广泛,其木材具有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材质松软、密度较低等特点,是生产胶合板、拼板、集成板等的优良材料,也是造纸的良材,泡桐还可以用于制作乐器,也可入药。近年来,泡桐已成为太湖县造林的首选树种。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择

所选品种要求通过相关机构鉴定或认可,如苏桐3号、9501等新品种。

二、种苗繁殖

查看全文

泡桐丰产栽培技术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泡桐;丰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从品种选择、种苗繁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泡桐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林农提供指导。

泡桐属玄参科泡桐属,为我国特产树种,具有很强的速生性,在海拔12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生长良好,在年降雨量400~500mm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但在山脊和强风口不适宜造林,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泡桐用途广泛,其木材具有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材质松软、密度较低等特点,是生产胶合板、拼板、集成板等的优良材料,也是造纸的良材,泡桐还可以用于制作乐器,也可入药。近年来,泡桐已成为太湖县造林的首选树种。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所选品种要求通过相关机构鉴定或认可,如苏桐3号、9501等新品种。

2种苗繁殖

查看全文

泡桐丛枝病防治措施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泡桐丛枝病;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论文摘要总结了循化地区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症状,结合本地实际发生情况及应用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综合客观的论述,并提出了丛枝病具体治理措施。

泡桐为玄参科泡桐属的落叶木。泡桐材质优良,速生丰产,在循化地区分布较广泛,是城乡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受丛枝病危害,叶片早落,致使植株发育不良,重者则成片枯死,导致其观赏性降低,在城乡绿化和造景中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据调查,该病发生率一般在8%~25%,且有日趋蔓延趋势。为此,我们对泡桐丛枝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

1发病规律

泡桐丛枝病病原为类菌质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20~0.82μm。在泡桐韧皮部筛管细胞中通过筛板移动,能扩及整个植树,一是带病的种根育苗;二是借助昆虫取食传播。传播昆虫有沙枣木虱、小板网蝽等。病原菌侵入寄主后长期有潜育现象,一般可达2~18个月,另外,病原菌在寄主体内有季节性运动,总的趋势是秋季随树液流动到韧皮部向根部回流,累积在根部越冬,翌年初春,随树液流动回升。据观察,实生苗发病低,平茬苗、留根苗发病率较高,平茬苗比对照(不平茬苗)在圃内发病率高3倍,3年后发病率可达20%以上。

2发病症状

查看全文

泡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论文

【摘要】白花泡桐[Paulownia.Fortunei(Seem.)Hemsl.]为玄参科泡桐属(Paulownia)植物,落叶乔木,全国几乎均有分布,野生或栽培,是常用的中草药,其花、叶、皮、根、果古时对其就有药用记载,可用于治疗炎症、病毒感染、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白花泡桐花的化学成分除挥发油部分外,未见报道。本文对泡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总结,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研究植物生物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泡桐属;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玄参科泡桐属Paulownia植物,全属共有7种,分别是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毛泡桐[P.tomentosa(Thunb.)Steud.],兰考泡桐(P.elongataS.Y.Hu),椒叶泡桐(P.catalpifoliaGongTong),台湾泡桐(P.kawakamiiIto),川泡桐(P.fargesiiFranch.)和南方泡桐(P.australisGongTong),光泡桐[P.tomentosavar.tsinlingensis(Pai)GongTong]是毛泡桐的变种。除东北北部、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挝也有分布,有些种类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引种栽培。作为一种优质木材,它不仅在工农业方面有广泛用途,同时它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花、叶、皮、根、果古时就有其药用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述:“桐叶……主恶蚀疮着阴,皮主五痔,杀三虫。花主傅猪疮,消肿生发[1]。”《药性论》也言:“治五淋,沐发去头风,生发滋润。”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其主要作用有:抗菌消炎,止咳利尿,降压止血,同时还具有杀虫作用。

1化学成分

泡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学者最先对泡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1931年MascoKazi等从泡桐叶的树皮和树叶中分离得到糖苷类化合物[2,3]。1959年,KazutoruYoneichi研究了桐木中的木脂素成分,分离得到了丁香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应用于天然产物的研究,从泡桐属植物中不断发现新化合物。该属植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环烯醚萜苷、苯丙素、木脂素苷、黄酮、倍半萜、三萜等。其中许多化合物被证明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1.1苯丙素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在泡桐属植物中分布较为广泛。主要有:(1)木脂素(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类):细辛素(d-Asarinin)[4],芝麻素(d-Sesamin)[5],泡桐素(Paulownin)[6],异泡桐素(Isopaulownin)、(+)-Piperitol[7]等。(2)苯丙素酚类:Verbascoside[8],Isoverbascoside[9]。

查看全文

泡桐丛枝病发病防治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泡桐丛枝病;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论文摘要总结了循化地区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症状,结合本地实际发生情况及应用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综合客观的论述,并提出了丛枝病具体治理措施。

泡桐为玄参科泡桐属的落叶木。泡桐材质优良,速生丰产,在循化地区分布较广泛,是城乡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受丛枝病危害,叶片早落,致使植株发育不良,重者则成片枯死,导致其观赏性降低,在城乡绿化和造景中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据调查,该病发生率一般在8%~25%,且有日趋蔓延趋势。为此,我们对泡桐丛枝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

1发病规律

泡桐丛枝病病原为类菌质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20~0.82μm。在泡桐韧皮部筛管细胞中通过筛板移动,能扩及整个植树,一是带病的种根育苗;二是借助昆虫取食传播。传播昆虫有沙枣木虱、小板网蝽等。病原菌侵入寄主后长期有潜育现象,一般可达2~18个月,另外,病原菌在寄主体内有季节性运动,总的趋势是秋季随树液流动到韧皮部向根部回流,累积在根部越冬,翌年初春,随树液流动回升。据观察,实生苗发病低,平茬苗、留根苗发病率较高,平茬苗比对照(不平茬苗)在圃内发病率高3倍,3年后发病率可达20%以上。

2发病症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