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解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21:16: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排解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儿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排解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排解的应对方法。方法在运用问卷调查方法的情况下,对54名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充分了解,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手段。结果54名儿科护理人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在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干预的情况下,便能够使其心理焦虑情况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护理人员会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在运用良好方法实施排解的情况下,如使护士的技术水平获得提升、工作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便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发生变化,使其达到正常的心理模式,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排解方法

现今护理人员的身心状况不佳,心理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因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并会承受重大的压力,不同的压力会使护士护理工作中具有高度的疲惫感,如护理人员在面对不同儿童的情况下,家属会不断向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要求,使其符合小儿最新的护理需求,进而护士护理工作中便会具有较大的难度,护理人员的心情便会十分焦虑,在严重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抑郁的症状。现选取我院54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压力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护理人员54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6.5±6.2)岁,其中,护士30名,占据55.56%,护师20名,占据37.03%,主管护师4名,占据7.41%,学历中专的人数28名,占据51.85%,学历本科的16名,占据29.63%,学历大专的10名,占据18.52%。1.2方法。在运用症状自评量表的情况下,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如对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症状实施不断分析,从而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情况,人们对其基本症状能具有全面的了解度。1.3疗效判定标准。采用计分的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实施全面评估,无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相当重为3分,严重则为4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人员的心理焦虑情况越严重,反之则代表心理压力较低。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探寻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困境排解措施

摘要:分析学生在英语口语训练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原因,指出教师应该运用经典条件作用过程中的泛化和消退原理,在教学中激发情感因素、组织友好的课堂气氛、采用循序渐进原则、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开展有效的课堂训练活动。

关键词:经典条件作用过程英语口语心理障碍

现代英语教育强调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我国,学生接受英语学习的时间虽然比较长,可是实际运用能力却比较弱,尤其在交际活动中,表现出交际的失败与交际能力的缺乏,比如一些学生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却还不能与外国人顺利地交流。这与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直接关系,许多学生普遍存在不愿意、不敢开口说话的现象,他们害怕“失败”、唯恐“现丑”、丢不起“面子”,这种惧怕的心理限制了他们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一、学生在英语口语训练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性格因素导致学生不想说。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倡谦恭、赞赏深藏不露,因此许多人从小养成了内向的性格,与西方国家的开朗、外向、张扬、表现自我的个性相比,我国学生显得内向多、外向少,在英语口语活动中的本现就是能说也不想说、会说却不愿说。

(二)“责备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不敢说。长期以来,我们学生所受的教育,大都是责备多,鼓励少。学生对老师总有距离感,不轻易在老师面前表现,生怕出了错误受责,在课堂上怕回答不出问题,或者怕自己的语音、语调不好,受老师的批评,以至于不敢发言。

查看全文

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困境与排解策略

微博、微信等微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交流沟通以及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社会交互模式对大学生价值理念、课堂行为、交际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育管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微时代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存在困境,应顺应时展潮流,迎接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1.微时代的内涵

随着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各大主流媒体平台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微博普通使用者的数量快速增加,及时聊天通信工具、论坛等传播媒介的影响力逐渐增强[1]。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为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提供载体,在信息技术和手机客户端的影响下,社会进入微时代。微时代不仅是以微博、微信为特征的技术,更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生活方式、文化传播方式。微时代具有信息传播总量大、受众广,信息传播碎片化、时效性强等特点,给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的发展特征。

2.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新特点

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每个月平均微信活跃用户已经达到5.49亿,微信用户覆盖世界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的用户均使用过微信。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已经超过3亿用户。微时代下,微博、微信等微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部分,这必将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使之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变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动态的双向了解

查看全文

探求中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及排解方法论文

摘要: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逆反心理尤为突出,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和负面效应,因此,社会各界应给予关注和重视,并能正确地识别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原因,进行有效地疏导,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阐述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中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心理疏导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对中学生自身、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社会各界应及时地、正确地识别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从而采取有效地疏导策略,帮助中学生顺利度过“疾风骤雨”时期,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1.1超限逆反心理

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一般认为,机械地无时间间隔的反复容易导致逆反现象;同样的刺激物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时容易引起逆反现象。如家长总是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指责孩子各种不良习惯,从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学习成绩日益下降,不良习惯越来越多;老师没有弄清楚问题的性质和缘由。就主观臆断、严厉地批评学生,给学生“贴标签”。小题大傲,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故意违反课堂纪律和校纪校规。以上现象都是中学生故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举止。

查看全文

郁闷现象心理调研报告

郁闷是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指个体自我心理上确实有压力,需要改变现状,而行为上却找不到积极有效的办法,所以感到窒息和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郁闷一词的使用语义模糊,他们用“郁闷”表达诸如“心情不好”、“失落”、“空虚”、“无聊”、“烦”、“有压力”、“没劲儿”、“找不到方向”等复杂情绪。这种情绪不同于“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是有明确定义的两种与之相近的精神状态。“焦虑”是指一种非特定的、不知所以然的提心吊胆与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它常常与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为一种复合性的负性情绪。“抑郁”则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复合性负情绪。它包括多种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和心理两方面,前者包括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症状包括丧失自尊或有自罪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犹豫不决、有自杀意念或想法等。郁闷从其表现上看更接近焦虑的含义,它还称不上是一种病症,只是具有某些与抑郁症相象的表现特征而已。然而正是“郁闷”一词的模糊性,涵盖意义的广泛性,表达了比传统的“烦恼”、“焦虑”等词更多的信息内容,从而更准确和精练地表达出了人们的某种复杂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也因此得以在大学生中流行。

现有研究对大学生“郁闷”的心态进行了解析,分析了大学生郁闷心理的原因,并将郁闷与其他情绪进行了比较,针对原因提出了各种建议。研究中发现郁闷心理的原因与排解方式、表现行为、排解效果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分析好这些方面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有效的知道大学生了解郁闷,从而坦然面对郁闷和有针对性的排解郁闷。当前的研究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给于此本文重点对郁闷的原因、表现行为、排解方式、排解效果等方面的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希望更全面的认识郁闷这种情绪。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郁闷的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大学生心理上郁闷,有压力而行为上却找不到积极有效的措施,所以让他们感到迷茫和痛苦。综合各种因素,本研究对大学生郁闷现象予以着重关注,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和讨论,希望帮助大学生摆脱郁闷问题,塑造健康心理,早日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文献回顾

(一)大学生郁闷心理的成因分析

查看全文

人保局就业促进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川委办〔2016〕3号文件要求,按照政府办的相关通知,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就业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

工作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7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05个;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10人;力争将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工作措施:

1.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所的职能作用,全面掌握我县企业空缺岗位,积极主动收集县外、州外好的企业用工信息,并以各种方式进行,推荐各类求职人员到企业就业。

查看全文

党员干部三问工作总结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发展体会最清楚;人民群众是施政的基础,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实。惟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在做好群众工作中,湖南省县乡党委政府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载体,以“党组织创先进、党员干部争优秀、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通过开展民意大检测、民忧大排解、民智大搜集、民纠大调处等活动,力促群众工作显实效、落实处,更体现了一份责任与担当,向人民捧出了一颗真心、爱心、诚心。

问政于民——开展民意大检测,知得失

该乡把群众工作大走访与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把“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通过走访调查、开展座谈会、发放满意度测评表、调查问卷等方式,组织深入基层干部、全乡群众、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对乡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广泛征集对乡党委、乡政府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影响、制约该乡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及时将意见建议认真梳理,责成专门人员、成立专门的工作组逐条逐项解决,对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进行答复,承诺解决时限。截至目前,共征求各种意见建议282条,已落实218件。

问需于民——开展民忧大排解,知冷暖

在大走访工作中,该乡有效的与群众需求对接起来,广泛开展排民忧、解民困、送温暖活动。要求党员干部“接地气”、“沉下去”、“大联心”、“大排解”,分片分组分村,对全乡所有农户逐家逐户走访。为方便群众,该乡精心设计了《干群联心卡》,党委书记带头,将领导班子成员及农站所负责人等人员的姓名、职责、手机号码以联心等形式发放到每家每户,让全乡人民可以随时找到要找的领导和干部。这5600多份《干群联心卡》,架起了党与群众的"连心桥",使乡党委政府及时地了解吸纳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有效化解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极大地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截至目前,已成功帮助群众调处矛盾纠纷30余起,解决实际困难60余个。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忙支农”、“帮扶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下派党员干部助农200多人次,帮助180多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及种植生姜、朝天椒等高产种养项目,隆重召开了新考取大学生座谈会,并发放奖学金1万余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10余个,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服务,排忧解难,维护发展环境,确保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问计于民——开展民智大搜集,知虚实

查看全文

沙盘对中小学教师压力的缓解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攀升,义务教育中学生对心理压力的排解需求也逐渐增大,相对应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变得复杂,繁重。来自工作和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给教师们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近些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文件,义务教育心理咨询室的标准化建设被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达标的一项必备条件,沙盘的配备也相对比较齐全。心理咨询室为学生们提供了疏导心理压力的环境之外,同时对教师的心理压力的缓解也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沙盘在对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方面不可小觑。

关键词:中小学;沙盘;压力缓解

义务教育中,我们通常关注的都是学生,无论是课业成绩,还是与此同时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但通常却忽略了教师群体。教师群体也是教育中的主体,他们的心理状况不仅仅决定自我的生活幸福指数,同时也对学校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需要重视,而沙盘的介入,对于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沙盘在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相关文件陆续出台。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成为义务教育中必须具备的一项硬性条件。在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中,沙盘的配备是一项重要内容。沙盘游戏治疗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进中国,在我国尚属新兴内容,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中更是如此。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相对落后,更不能指靠在中小学中让教师通过咨询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沙盘具有非语言治疗的功效和特点。结构化的沙盘尺寸,沙具,但可以让来访者无声的尽情表达无结构的丰富内心世界。作为教师群体,不用像学生一样去接受心理咨询师,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可以通过沙盘的方式来疏解自己的压力。这几年,教师们也对沙盘表示很感兴趣,在缓解心理压力方面很有作用。

2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现状

查看全文

社区党总支学习活动典型材料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创新学习活动载体,做到方式多样、内容丰富;广辟言路收集民意,做到边学边查、边查边改;注重搭建活动平台,做到活动新颖、成效突出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组建学习小组,就近就便参加学习、采取了多种方式,征集民意,了解民情、提高居民能力素质的“学习家园”、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家园”、排解社区热点难点问题的“和谐家园”、救助和服务弱势群体的“关爱家园”、服务居民健康和文化生活的“康乐家园”等、建立一批学习教育阵地,着力打造提高居民能力素质的“学习家园”、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措施,着力打造服务居民日常生活“便利家园”、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造排解社区热点难点问题的“和谐家园”、关爱一批社区弱势群体,着力打造救助和服务弱势群体的“关爱家园”、开展一批健康文体活动,着力打造服务居民健康和文化生活的“康乐家园”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镇*社区党总支在参加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紧扣“强化服务谋发展,注重民生促和谐”这一主题,精心开展“党旗耀社区、三创促和谐”共建创建活动,开拓创新、周密部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创新学习活动载体,做到方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是组建学习小组,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的特点,将133名党员,每13人为1组编成10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由社区居委会的党员干部担任,负责本小组的理论学习。二是编写通俗读本,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编写了《*社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百问百答》小册子,发至每名党员手中。三是利用教育平台,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利用社区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参学党员观看中央、省、市有关科学发展观的领导讲话及理论知识、科技致富、技能培训讲座等6场次。

二、广辟言路收集民意,做到边学边查、边查边改

采取了多种方式,征集民意,了解民情。围绕如何加强社区班子建设,如何聚民心共建社区等方面开展调研,通过开通征求意见电话、开展谈心活动、发放“我为*社区建设献一计”金点子征集表和学习实践活动居民意见征集函、召集社区党员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开展“三知三实”活动等多种形式,走进小区、走进楼院、走进居民,问情于民、问难于民、问计于民,广辟言路收集民意。社区党员干部已走访居民群众350户,梳理出事关居民生产生活的意见建议36件,6条“金点子”,并做到即知即办,其中的12件已得到了解决,对一些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则明确责任人、责任时限和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撰写了分析检查报告,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制订了工作措施。

查看全文

小学德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格,还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工作难易的角度来看,提高小学生文化知识的成绩也许并不难,但是一旦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就成为难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规范教育的开端,学校一定要在德育中加强“心理疏导”教育,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理疏导”的科学认知

首先,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为学生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小学教育的关键内容。其次,心理疏导的原理是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情绪的波动、抵触心理等症状进行排解。心理疏导的方式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德育工作者要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通过交流和沟通将小学生心理的负面情绪清理掉。第三,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又碍于一些原因,觉得找不到人倾诉,因此就会产生抑郁、焦虑甚至害怕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在接受了良好的心理疏导之后可以使自己心中的心结打开,将负面情绪倾倒出来,从而找回一个健康快乐的自己。

小学德育工作中“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

1.将爱投入到德育工作中。“爱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能够打开很多的心结。”老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爱带入到工作中来,只有老师的心里充满爱,才能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结,也能让学生在接受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放下心理的防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可以为学生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关爱,通过爱拉近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自愿接受老师的心理教育,从而提高疏导的质量和效率。2.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尽管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但是也可以发展成为朋友关系,特别是在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这一点非常重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能使学生更加愿意将心里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这是心理疏导的关键。老师根据学生的想法找出其中存在的思想方面的问题,再进行心理疏导,这样能使德育工作的实施更加有效果。3.设计生动的教育活动。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对这个世界基本的认知,对于一些复杂难懂的学术语言还无法透彻的理解,对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疏导更没有形成具体的概念。老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讲解不会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解决的作用,甚至可能使学生的负面情绪继续扩大。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小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了心理疏导教育,例如,老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心理学知识贯穿于故事之中,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感受与自己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设计的活动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将重点放在有心结的学生身上,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敞开心扉,将焦虑、抑郁、不安等负面情绪排解出去。4.为学生消除心理压力。消除学生心理压力的前提是老师应该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理解学生的心境,找到心理问题所在,为学生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知道了当老师承受很大的压力时是如何排解的。此外,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些建议,比如心情不好时应该学会向别人倾诉,接受来自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多看一些励志的书籍和视频等。使学生将心里的压力释放出来,恢复心理的平静状态。5.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一个和谐、有趣的班级氛围能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更加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面。因此,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的关键因素。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做一个表率,比如见到老师和同学时应该露出微笑,看到同学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面对困难时不要选择逃避或退缩。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使学生之间能够和谐相处,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心理疏导方法。

综上所述,心理疏导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排解小学生心里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