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8:21: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女性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女性绘画自述性特征艺术论文
一、创作观念
女画家作为创作、生活与社会的多重性角色,使她们有着不同于男性画家的生命情感体验和思维特征,有着较男性更善于接受和感觉印象的能力,有女性体味世界的细微和善意,有将自己卷入情感和审美意愿的女性执拗和女性表达惯性。女性画家将感受与素质融入自己作品的主题与形象就使得绘画迂回着女性的自述话语,洋溢着女性的风采,熔铸着女性的思想。她们在以表现女性形象为主题的创作中,开始体现出对女性自身的认识和对母性与爱的认同以及其生存世界的关注。女画家在创作中通过形象表达女性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理想,形成与男性画家不尽相同的审美视角的创作风貌。女画家成熟期的作品已经跨越了生活的浅层描述和记录,以形象为载体蕴含着女性独有的心理、情感、状态、愿望等诸种体验,强化了创作中的主题意识,使画面更趋于深厚和内蕴,从而呈现出自述性特征。在今天多元的创作环境,不断深化的创作观念使得一些女画家将视觉转向女性本身。由对现象世界的描述转而进入女性心灵世界及主观感受的表达。英国女性文学先驱佛吉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曾经指出:“一个写作的女性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个房间恰是指作为女性为自己争取到的对人生的独立观察和思考的空间。女性画家以女性形象为载体,表达来自个体的女性感受是近些年来女性绘画特别是年轻画家的突出特征。她们用其特有的直觉和生存本能去体悟每一个生命的、情感的或充满人生意味的事实。这种从个人情感体验中生发出来的艺术更明显地带有自述性特征和个人审美征兆。女画家们表达其母性的体验,表达不明确的女性意识的视觉上的自立愿望,表达孕育生命的大地万物和由此关照的女性生命来源,表现由自然花草暗喻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愿望,表现女性眼睛中的市井人海,表达来自女性生理与心理敏感的经验等等,女性绘画显出一个广大无限的创作天地和丰富多样的女性精神世界。我们从夏俊娜的《栀子花开》系列,徐晓燕的《秋季风景》以及喻红、申铃等女性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其丰富又饱含内蕴的女性语言风采。这些女画家“从个人经验到个人天地的表达到人类社会问题的关注,反映了女性艺术无论从美学品格到文化指向均以进入当代状态,它既是在女性自我探询的语境中生成又以特有视角进入当代的公共话语之中”女性绘画使我们感觉到女性画家已经开始超越原有的传统见识;女性绘画概念由狭窄的局部而不断走向深入与宽广,女性艺术在本质上也属于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她用自己的声音来说话。
二、形象塑造
女画家在潜意识中,画中的女性形象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审美理想却是剪不断,相互缠绕的,从某种角度说,笔下形象绝不仅仅是创作客体,而是画家的审美态度与精神写照。因此,女画家赋予自己的画面形象以明显的自述特征在长期的主体文化与社会题材创作中,她们不同与男性画家的地方,就是对女性的肯定、尊重和维护,创造合乎自己审美理想的女性形象。形象塑造的自述性还体现在现代女性意识绘画所追求的坦诚、实在及修养的外观中,冲破原有绘画模式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造型观念自然随之衍变。只有当她们用自己的话语重建现实时她们才能获得表达个人经验的权利。而女性艺术家一贯将探询的目光转向自身,转向个人经验的陈述和心灵事件的表白这些深潜的情感领域便成为建构女性生活话语的理想境地。在女艺术家尝试表达自己的人生与视觉经验的同时,就开始了女性话语的尝试与建设,表现出更具个体体验特征的自述形象。这种形象的创造,除了女性特有的对自然生命的敏锐感悟和直觉外,还表现在受现代艺术语汇影响,运用表现、象征、抽象、超现实等手法,完成对于女性体验、感受、情绪、愿望的主题表达。喻红将自己画面中的女性与周围环境孤立起来,表现一种空间的冷漠和真实的陌生,用象征手法表现一种人的生命与精神的存在方式与状态,画中的女性形象削弱了动人的画面,退去了繁丽的色彩,消解了具体的环境,但其藐视的目光、松弛的动态、自由的意识,却具有一种女性自然自得的力量,怎能不是一种女性意识的张扬和女性感受的自述。夏俊娜绘画中所呈现的巴尔蒂斯的奇特造型品质以及弗兰西斯卡神圣的宗教氛围恰到好处地塑造了画面中理想的、姿态闲适的人物及其人物常有的一种莫名的惊恐、疑惑,不安的情绪中或未从惊魂未定的梦中走来的精神状态,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作者散发出的敏锐独特艺术气质和审美心理的自述性。克利、卢梭、夏加尔都是梦幻主义的先驱,在卢梭身上天真、单纯和智慧混为一体,似乎毫无幽默可言但却很迷人,他那奇妙的、敏锐的、直接的观察方法结合了一种奇妙的想象力。
三、直觉品质
与普通人相比,艺术家的直觉更富于指向性,他们在迅疾感知外物的同时,也领悟和洞悉了潜藏于其中的意蕴,使主客体的结构在刹那间达到契和一致。表面上看,直觉似乎不太严谨,但它比逻辑分析、推理更完整、更深入。生命是感性的,任何逻辑分析都无法整体深层地把握它,只有直觉才能做到。
职业女性宴会的穿着艺术
宴会服装,虽属非经常性穿着的衣饰,但在生活上,仍须依自己的需求,准备二或多件。尤其具组合功能,又能达到惊效果的多重搭配服饰,让你能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应有的穿着仪态,不失礼仪,也不喧宾夺主。而在添购必要的宴会服装前,建议你注意几项要点:
一、平时多翻看服装讯息快速的杂志,或服饰专栏简介。
如:强调流行讯息快速,并整合服装相关资讯的《时尚》、《ELLE》、《时装》等时尚类专业杂志;另外,报导实用的穿衣哲学、要领的报纸,综合性杂志的定期服饰专栏。一方面了解流行时尚的脉络,也无形中提高了自己对美的鉴赏力。
二、分析自己的身材及品味,挑选吻合个人气质风格的品牌系列,再依场合的需求做考量。
三、考虑功能变化,是否容易再组合成另一种风貌,达到多次穿着的经济效益。如简单而材质精致的洋装,可以搭配协调色系的蕾丝刺绣外套,或换上具特色的典雅披巾,增加晚宴气氛。甚至只是别下一朵别致华丽的胸花,都能令人看出你的巧思及品味。而且,巧妙的组合式晚装,可避免同场合「撞衫」的窘况。
四、依宴会场合的差异,及主客身分的不同,将既有的晚宴服归纳筛选後,再适时添购较有新意的单品,补强既有服饰的不足。
浅析女性画家的艺术特点与创作目的
1.女画家思维特点
在中国,自古以来男性主要关心社会、文化等理性问题,女性则集中体现在对生命意识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身体、繁衍、体验等感性问题,因此女性具有截然不同的绘画方式。女画家的想象力常常带有形象性,倾向于表现较为鲜明、生动的人生方面,将热爱生活、崇尚生命的强烈情感倾注于艺术形象中,因而绘画成为她们表达自己艺术思维的一个最合适的手段。在我国早期油画还缺少色彩感的时期,潘玉良以女性特有的色彩感知,以泼辣奔放的用笔和浓丽典雅的色彩,被时人称为中国“印象派第一人”、“中国西洋画家中的第一流人物”。
2.女画家的艺术风格
长期以来,女性被束缚在谦逊、温柔、娇美的框架中,任何突破这个框架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有失体统,女性绘画也因此被男性的视角审视和评判着。她们的艺术风格纯真质朴、具有深厚的感染力,作品多宣扬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的人文精神。潘玉良的作品中,大都以女性为表现对象,均流露出一种悲的情感。她的自画像系列也都极有个性,无丝毫女性的娇柔和妩媚,其眉宇间都透出一股对社会、对人生的愤慨和哀怨。在这些表现女性的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女性意识,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的旧社会中女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
3.民国时期女性画家的创作目的
女性在绘画过程中,对所要表现对象的观察和对自我认知方面有着独特的感知力。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使得女性艺术家只能把注意力投向日常生活的细节末梢和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观察,这种状态使得女艺术家将创作意识转化成对自身感觉的描述。民国时期男画家们的思想目的都是利用绘画这种艺术渠道实现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走与实战革命家不一样的“艺术救国”道路。而同时代的女画家们虽然没有发表什么主张和言论,却能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去默默地探索新的表现语言。如潘玉良能做到传统写实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方君璧在艺术实践中也较早地开始了中西绘画相融合的艺术探索之路。她们在对西方的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学习和选择中,具有开放的眼光及广泛吸纳的胸怀与智慧。她们不但是中国早期西画运动的推动者,同时也在作品中显露了自觉的女性意识和新女性的时代精神,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新艺术运动招贴设计女性形象探讨
摘要:19世纪末欧洲兴起的“新艺术运动”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招贴设计是新艺术运动重要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多为优雅多姿的女性形象,并多采用明亮华丽、对比强烈的色彩,使这一时期的招贴设计富有朦胧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风格。新艺术运动中女性形象和色彩的表达折射彼时女性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招贴设计;色彩风格
一.新艺术运动招贴设计中女性形象分析
招贴是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新艺术运动的招贴设计受到19世纪末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文艺思潮以及戏剧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招贴画中许多都以女性形象为母题,摇曳生姿,翩然起舞的女性形象成为新艺术运动的重要内容,艺优雅多姿的形体配合盘绕生长的植物藤蔓,生机勃勃,富有韵律。相比工艺美术运动古典优雅、自然朴实的装饰风格,新艺术运动招贴作品的风格逐渐脱离了自然有机的风格,朝着装饰化、感性化和抽象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既有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神秘感,也吸收了洛可可时期繁复多变的线条,同时还兼具中世纪的绚丽装饰。而在唯美主义的影响下,对女性的赞美就更加具有抒情色彩,这一特点表现在曼妙蜿蜒的曲线在女性形象中夸张和抽象的运用。新艺术运动作品中的线条更为自由、流畅、夸张,主题多是绵长的流水、变形的花草、苗条漂亮的年轻女郎,更多地带有令人憧憬和幻想的女性色彩。曲线是新艺术运动的灵魂;而女性是新艺术运动核心主题。为了体现女性肢体语言和柔美动人的形象,艺术家在作品中将曲线和装饰运用到新的艺术高度,各种如火焰般的花卉和绵延不绝的枝叶,卷曲起伏的植物与女性的曲线结合形成抽象流动的线条,极大丰富构图的艺术表现形式,灵动、纤细、娇弱、柔美这些特质似乎是曲线和女性的共同之处,而蓬勃的植物花卉又十女性形象富有活力。麦金托什为《大海的歌剧》设计的标牌中,把画面中女性形象与波澜不惊的海浪形象融为一体,女主人公弯曲的长发如同海草一般轻盈的飘浮在海面上一样,四散开来。极好的表达出女性如水般柔媚的美感。穆夏招贴中极尽所能的使用曲线展示女性肢体语言,比如在为著名演员莎拉.波德纳设计“古斯孟德”戏剧海报,女主人公表情沉醉,姿态优雅,带有一丝放纵的意味,发丝如生命旺盛的藤蔓,富有青春的激情与动感。女性在这场运动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他们都大多是一些社会名流,而且是这些艺术家的赞助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自我宣传的要求对当时的招贴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女性形象带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中对维多利亚式的“命运女神”的崇拜。另一方面新艺术运动招贴设计中的女性形象多来源古典神话、历史传奇中的人物,显现出女性不同以往的象征意义。运用西方典故中具有邪恶象征的形象如比亚兹莱笔下的莎乐美、克里姆特笔下的美狄亚都透露出一股邪恶的美感。与19世纪中叶“拉菲尔前派”代表人物罗塞蒂作品中带有忧郁的气质的女性完全不同,而在新艺术运动中女性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大都是自由奔放或者充满诱惑的。比亚兹莱笔下的莎乐美具有独立和反抗意识,而她的行为和特征明显也是男权社会非“自然女性”的,比亚兹莱为这个莎乐美创造了大量的极具艺术价值和广受争议的插图。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已经经过了工业化生产的洗礼,艺术品也介入了商业消费行为当中,商品观念的渗透也使艺术家更注重女性市场需求。
二.新艺术运动中色彩观念
自然科学定义对色彩的定义是视觉系统和大脑神经系统对光的一种反映。艺术家眼中的色彩是性格与表情的象征,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表达是一种情感语言和生命意象。视觉的、思想的和精神的现象在色彩和色彩艺术领域中有着多方面的互相联系。从社会学角度看色彩本身还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民族、地域、艺术、性别都将不同文化特质与色彩建立关系。虽然色彩的本身给人的生理感受是不同的,但是它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却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新艺术运动虽然在欧洲各个国家有其特定的风格和称谓,但整体看来新艺术运动的色彩观念表达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是对工艺美术运动色彩风格的继承。工艺美术运动是对哥特式艺术的重新运用,创造出了一种清新质朴、古典雅致的色彩风格。新艺术运动早期招贴设计以浅棕、灰绿和淡黄等明度较低的颜色搭配为主,刻意降低色彩的明度对比,画面色彩显得自然优雅,富有清新静谧的田园气质。二是洛可可和巴洛克艺术色彩的影响。洛可可艺术以描摹衣着华丽的贵族妇女见长,色彩明快,浓郁绚烂,富有浪漫气息。新艺术运动艺术家吸取了洛可可艺术中运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体人物,人物服饰则使用轻薄亮丽的黄色、绿色色块来表现,三是日本浮世绘色彩风格的融合。劳特累克的招贴画更多吸收日本浮世绘风格大面积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色块,在其作品《珍妮.阿维尔和蛇》的海报中,运用对比非常强烈的黑红色块粗犷地涂抹而成,形象流畅,色彩强烈单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创造了一种简洁现代招贴画色彩风格。
艺术女性化特征分析论文
摘要:产生于法国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是巴洛克艺术的沿袭,“罗可可”不是一个艺术流派而是一种装饰艺术趋势,它反映的是上流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是集享乐、奢侈、豪华于一体的艺术样式的代名词。文章通过研究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探讨表现在建筑、家具、绘画以及服饰方面的女性化风格特征。
关键词:罗可可宫廷贵族艺术女性化
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时代,由于国家对工商业与文化实行奖励政策,促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文学艺术也随之蓬勃与兴盛。经历了男性理性时代的法国人开始渴望柔和暧昧的女性化情感,尤其是没落的封建贵族们,他们从路易十四时期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崇尚轻浮华丽的艺术,罗可可艺术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主流艺术和社会风尚。
“罗可可”一词意为“贝壳工艺”,指用贝壳、石子等做假山,或以旋涡纹、花饰为主的装饰形象,后来引申为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罗可可艺术强调浪漫情调,它从东方、中世纪和古罗马的装饰风格之中得到启发,还吸收了中国清代丝绸、瓷器、漆器等工艺所特有的精致细腻的纹样,以及镶金嵌银的装饰风格。罗可可艺术崇尚自然,多以贝壳、山石、花草作为装饰题材,用富于女性化象征的S形、C形或旋涡状曲线夸张地伸展和缠绵卷曲,因此优雅、柔媚、华丽与繁缛成为罗可可艺术的典型特性。如果巴洛克艺术是男性化艺术象征,那么罗可可艺术则是典型的女性化艺术。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不仅是罗可可艺术的保护人和倡导者,又是罗可可艺术的象征性人物,她引领了整个法国的艺术潮流,在她的推波助澜下,罗可可艺术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因此罗可可艺术又称“蓬巴杜风格”。
罗可可艺术风格几乎侵袭了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18世纪,罗可可趣味是随处可见的,贝壳、草茎和花朵是罗可可样式最常采用的装饰母题;即便是一件日用器皿,也能感到是罗可可时代的一个缩影。”①可以说,罗可可风格渗透到法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仅体现在绘画与建筑上,还涉及到音乐、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
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
广告艺术史女性形象研究论文
前言
这是个商品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商品广告的情节和语言越来越具创意,画面色彩越来越丰富,这已不仅是商品信息的简单传递,它对大众的消费理念乃至整个文化价值的追求起着越来越强的诱导和影响作用,而且更多的是在为大众设定“时尚”和“趣味”的范畴,激发观众许多虚妄和偏执的需要。商品广告往往为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而做,它包含和反映了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日益成为大众审美文化的极为敏感而复杂的部分。
调查表明:国内媒体上,女性做广告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护肤、化妆、洗浴用品的广告似乎无一例外地由女性来做;家居用品、家用电器的广告绝大多数也由女性做主角,甚至手机、领带、西服这类被看作男人世界里的商品,其广告也着意渲染女性对男性似乎是必然的崇拜、臣服和温柔。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处于“第二性”的女性在现代商品广告世界中成了“第一性”(就数量而言)?为什么女性在广告中的形象如此模式化?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现代人(男人)对女性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反映了女性的现实社会和文化状况的某些侧面以及社会(男人)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价值规范。
探讨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不仅是商品广告文化研究问题中有其意义,也是女性文化研究或两性文化研究的课题。
一艺术史中的女性形象
艺术永远钟情于人类两性世界,女性形象是艺术的永恒主题,但就女性的美而言并非从来就是女性崇拜的至高标准。
当代女性艺术的多元化
一、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创作中“我”的多视角性
1.我和生活的牵绊对女艺术家来说,艺术并不“高于”生活,而更接近生活。她们处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描绘着生活中的画面,并时常使自己的“像”跃然于画面上,即“艺术家将自己的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我’为叙事的载体,深入细致地描绘‘她们’的各类‘情状’,用以表达作为女性的艺术家各种复杂精致的感受,并且‘不择手段’。”[1]可以看出,当女性艺术家们面对画布进入创作思考状态时,对于自己周围生活的考量与探究已成为了一种携带式方法。她们用这种途径去和世界交流,直截了当、没有任何顾忌地把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感知具象作为视觉符号。例如,画家陈淑霞的绘画作品,总是以自己为原型:细眉小眼的小妇人家,模样极为普通,并且似乎总感觉有些小小的哀伤、愁思与自恋。人物表面总能感到安静与顺服的气息,仿佛就缩在自己的空间里,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不让别人猜到她的内心、看到她的真实面目。让你觉得她们总是带着一点点自己独特的内心守候,一些些属于自己的小趣味,一个个只属于自己的秘密。曾有评论家指出,陈淑霞所采取的是一种“陌生化”的技巧方式,她不断地去追寻并细腻地描绘着真实的生活与人的情感。而似乎就在这不断地执著地描摹与写实中,真实的生活方式与人的情感竟然变异了,变得连我们自己都陌生了,不认识了。但有一天当我们突然悚然一惊而发现,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真正的自我。而这种“异化”才是本质所在。
2.“我”的感知艺术家都是感性且敏锐的,而女性艺术家,则更容易悲悯或是喜悦。她们倾向于用“借物抒情”的描绘方式来安抚内心的情感,好似这“物”与她们内心的某种感知和期盼相碰撞,相融会了,并且催生出一种令人难以自拔的力量,萦绕着,牵绊着,这也是女性自我审视的另一种诏谕。她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与自己生理感觉、心理情绪、生命体验等相触碰或与自己身心经历有微妙情思对应关系的具体事物,而不是观念地、明智地提出问题或描写现象。这在绘画中表现得更为具体,她们依据直觉选取与感觉相对应的物,并瞬间将这种噗噗心跳的感觉牢牢捉住,再通过技法、烘托等各种因素加以不断强调和扩大。随之,这种长久沉淀在个人生命经验中的生存情感便似有意又无意地蔓延开来。“创作过程中物象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往往被忽略,她们只是借与自己身心体验相对应的某点来强调个人感觉而已。”[2]例如,画家蔡锦的代表作《美人蕉》系列,那可感触的美人蕉形象已被语言所代替,萎糜、歪曲、变异、扭捏的形象和眩目的色泽让画面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氛。美人蕉本身形象是否真实已不再重要,而恰恰是当生命在被外力刺激、侵袭时处于的矛盾、挣扎、冲突和剧烈疼痛的状态和对个体生命痛苦的释放,才是精髓的体现。画面绽放出的强烈爆发力让观者无不为之震撼。可以想象,在“情”与“物”相逢之前,就连艺术家本人也未必知晓。其实这种感触、碰撞和火花一直都浅浅淡淡地存在着,直到它们相遇彼此的那一瞬间,好像“一见钟情”般,身心感知和血液里的细胞得到了一种类比性的契合,不断膨胀。于是“情”浸透在“物”中,“物”也被“情”融化了,恍惚看过去好似物是表现的主体,其实那是流淌、渗透其间的砰然心跳。
二、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创作中呈现形式与选取媒介的多样性
媒介选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装置领域与雕塑领域。选材运用上除了大理石、青铜等钢硬、坚挺的材料外,木、玻璃钢、毛线、布等柔韧性的材料也被广泛运用,既给人以视觉上的柔美而又不缺乏内在的张力。“那些不确指身体及器官的作品,仿佛有一种生理上的对应感受,如植物纤维的触觉和身体的某种对应关系”。[3]施慧就其代表作《结》,曾说过,那一缕缕的棉线,就像从她“身体”中抽出来的一般。这些柔而绵软、薄而轻弱的材料的选择,反映出了女性细腻而独特的情思与选取媒介的方式。除以上构件外,女性艺术家们还会将日常用品运用于创作之中。例如陶艾民的《女人河》,这件装置作品便是“将昔日中国女性最为普遍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洗衣搓板’作为一种媒介和女性生存状态以及与女性有关的文化构筑联系一起,象征中国女性的历史河流”[4],从历史对女性社会的定位来探讨妇女的社会身份认同问题和现实处境。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无论是抒情的、诗意的、唯美的、浪漫的,还是富有思想锐气的、神秘的、直面现实的,向我们展示的都是一道广阔而绚烂的独特艺术风景线。
三、针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在创作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剖析多视角下的女性声乐艺术特征
摘要:20世纪中国女性声乐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与审美的蜕变,她们在社会生活以及艺术舞台上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并在每一个显著的位置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她们与同时代的男性歌唱家、歌星相比更受关注,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津津乐道。
关键词:女性艺术多视角理论思考
性别意识是中国声乐艺术的热点话题,“在艺术创作中,性别差异,或者说,性别意识形态即使算不上最热门的话题,也肯定是最富意味的重要问题之一。性别,尤其是女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和文明的首要问题。对待女性的态度,是对待历史、对待文明以至于对待宇宙的态度的一个缩影。要对历史、文明、文化,要对艺术文化关系进行探讨,同样取决于是否能认清这个因素。”
一、假如我们从文化和审美的广角,对女性声乐艺术在中国声乐乃至整个音乐表演艺术发展史上的艺术成就进行研究的话,便不难看出,其中有一些颇为有趣的现象。
纵观20世纪中国女性声乐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与审美的蜕变,虽然她们在社会生活以及艺术舞台上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但对于审美理想和艺术的追求是她们的永恒主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她们心中已经扎下了根。
由此,使得我们穿越时空联想到封建社会的女性,由于受到封建礼教以及传统思想、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们封闭在极其有限的活动范围生存,“大家可能也知道昆曲《牡丹亭》里的杜丽娘,这样的太守之女,她的生死缘起都因为一个梦。其实她做梦的地方并不远,就在她家的后花园。杜丽娘长到十六岁,竟然从没有去过自己家后花园,因为父母对她管教很严,除了让她勤习女工,还请来了一个腐儒陈最良教她读书。
研析我国女性艺术发展的新倾向
摘要:当前女性艺术,并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女人绘画”,因此并不是凡是女人画的画、做的东西都属研究范畴。女性艺术在当代艺术中,作为一种新的问题,其存在价值值得关注。19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西方女性艺术信息的断断续续的流入,一些女艺术家凭直觉感到不满足,在作品中尝试一些改变,这种价值开始体现。
关键词:中国女性女性艺术新倾向
一、女性的触点
1990年代中期,一些女艺术家借他人的外衣暖自己的身体,在驾轻就熟的写实主义技巧基础上,做一些特别的处理,以表达生存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内心感觉和自我意识;另一些女艺术家则接受了有限的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信息的影响,凭借自身的直觉和才能,关注女性自身的体验和经验,并探索超越公共语言模式的表达方式。1990年代后期以来,女性艺术作品出现了更为主动的探索迹象,女性艺术问题也在整个当代艺术潮流中日趋重要。一方面,1960年代出生的女性艺术家开始更深层地寻找自我,并在寻找个人方式的道路上逐渐成熟起来;另一方面,更年轻的女艺术家逐渐成长起来,幸运的是,她们从一开始就懂得寻找个人的或女性的触点思考和创作,很快进入“角色”,当然,能否成为出色的艺术家,还有待于今后在更漫长的创作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但她们显示出的一些新的倾向,在当代女性艺术中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
二、“真实”和“美丽”
这些1970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女孩,既没受到过多传统的男女不同的规范暗示,也没受到太多的男女绝对平等的阴影笼罩,她们成长于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成熟于日趋国际化的信息时代,不仅重视个人化的美丽、享乐成为可能,而且强调个人化的意识、成功也是必然。正视自身的存在,不再刻意强调和回避自己的女性身份,对她们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一些带有不言而喻的“冒险”色彩的禁区:如以女性身体为媒介和符号,对性心理和感觉的表现等,也被她们大胆闯入,对录像、摄影等新媒体以及行为艺术的尝试也很普遍。
当代女性艺术本质主义论文
【内容提要】当代女性艺术的发展动摇并改变了艺术的传统价值和创作理念,本文探讨了前后两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成就和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揭示了女性主义从早期的本质主义倾向转向与国际解构主义思潮的合流,表现出一种新的创作倾向和自觉的文化解构意识。
【关键词】女性艺术;本质主义;解构
从上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研究日渐升温,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涌动和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女性主义吸引了很多思想界精英在这块重要的阵地上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理论笔伐。解构主义思想家德里达与心理学家拉康则分别从解构逻格斯中心主义和主体性质询出发,颠覆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并为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奠定哲学基石。法国女性艺术批评家露丝·伊丽格瑞创造性的将后现代和后解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女性主义研究领域,取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在她的代表作《非“一”之性》中,她认为女性经验的多元化、差异性和丰富性远过于男性,但是前者在传统哲学话语中被完全边缘化了,强调性别差异即是与启蒙理性对立。美国怪异理论的代表朱迪斯·巴特勒重点研究了性别主体的文化属性,进一步质疑了传统女性观和女性本质主义倾向。
在女性主义研究不断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在美国和欧洲也遍地开花,“这是一场真正‘女性为了女性的革命’。女性艺术家以明确的自我意识、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激进的行动,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和世界,运用多样的材料、媒介和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心理和思想,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的主题、内容、空间和形式。”而且,随着当代文化的后现代转型,女性艺术也出现了自身的历史演变,即由一种现代主义式的女性艺术转向一种带有后现代特征的女性艺术。整体上看,学术界的理论成果带给女性艺术家们以充实的勇气和无边的灵感。同时一些女性主义学者正在利用女性艺术的成果来论证自己的假设,并持续挖掘更多的价值。
一、早期女性主义艺术家的创作中的本质主义倾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女性艺术家强调“性别差异和独特性”。她们开始认识到,女性应该表现自我,以女性特有的语言来创作,尝试建立自己的语言系统,寻找女性艺术的个性化空间。她们强调从与男性的差异即女性特质出发的以女性的生活经验、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想象及自我剖析为题的艺术表现,抛弃以男性本位主义、男性的感觉所建构的视觉艺术体系。从主体表现上,女性的器官、身体、身体语言成为女性身份的普遍化象征。她们同时是以一种女权斗士的形象出现,通过牺牲自身的传统女性形象实现女性的政治理想。如朱蒂·芝加哥、米丽安·夏皮洛、汉娜·威尔克等人的创作,当然也要包括那位更早的女性艺术家的先驱者乔治亚·奥基芙。纵观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可以看到较为显著的共同点,即她们普遍关注纯然女性的视觉和思维的表达。一些艺术家直接运用身体进行表演和行为的创作,往往在一种异常情境中以极大的力度破除男性中心主义的女性观,污染存留于男性脑海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并极力展现女性独特的身体观念;另一些艺术家虽没有直接运用身体,但是却使用了很多边缘化的材料和技巧,通过某些象征性的手法和视觉形象达到隐喻女性意识的目的,向内在挖掘女性原始的生命感,诠释新的女性价值。这群早期艺术家显然非常执著于女性性别的独特性,强调女性的特殊体验和自我意识的表达,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本体论方向上的自我力量的建构和异己力量的破除上,企图寻求外在于男性意识的女性本质,树立全然女性的美学原则,其实质仍是类似于男性中心主义的女性权威化过程。早期女性艺术家面临男性强权,尽管作了艰苦的斗争,但无论他们的工作所依赖的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方式都遭到后来者的质疑。尽管在知识界取得了重要战果,但在实际生活中,女性的从属和边缘化并没有大的改观,而这是这一代女性主义艺术家最不愿看到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