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4:51: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资企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诚信农资企业评选通知
各市、县农委、供销社:
为进一步推进农资流通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我省农资监管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安徽省农资流通协会将于近期在全省开展“安徽农资经营诚信企业”“安徽农资流通销售十强企业”“安徽受欢迎农资产品”评选活动。省农委、省供销社将对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指导,聘请有关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农机具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专家进行评审,并对评选结果通过媒体广泛向社会推荐、和宣传,确保评选办法、评审程序规范,评审结果公平、公开、公正。为此,各市、县农委、供销社要高度重视,积极给予支持,扎实推进评选活动顺利开展。
一、加强指导。安徽省农资流通协会开展这次评选活动是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的有效措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强化监管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各市、县农委、供销社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指导,积极给予支持,使评选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二、参与组织。安徽省农资流通协会已将有关评选办法和申请表印发,并在安徽省农业信息网、安徽省供销社网、安徽农资流通网站上。各市县农委、供销社要广泛宣传,积极组织有关生产经营企业参加评选。同时,要坚持实事求实的原则,认真办理辖区内企业申报意见,及时帮助解决安徽省农资流通协会和参选企业在评选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努力评选出信得过企业和受农民欢迎的产品。
三、扩大宣传。各市、县农委、供销社对评选出的诚信企业和受欢迎的农资产品要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扩大宣传面,推进农资诚信体系建设。同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农资企业消费信贷营销策略研究
消费信贷是为了缓解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资金支付矛盾,使消费增长速度适应生产增长而出现的金融服务产品[1]。消费信贷又被称为消费信用,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消费信贷是借助金融工具,满足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手段之一。
一、消费信贷的概念及发展进程
现代消费信贷自18、19世纪左右在西方国家兴起,目前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重要的消费方式,消费信贷量一般占社会消费总额的30%以上(其中,美国的消费信贷比例高达70%以上)[2]。消费信贷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波士顿公司的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年平均以29%的速度增长[3]。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3%[4]。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传统的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被消费驱动型所替代。当前,在我国的消费信贷构成中,住房消费始终维持在75%左右,而其他消费品领域包括农资产品消费领域的潜力都有待开发。我国关于消费信贷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以王于渐和藏旭恒的中国消费函数理论为代表。王于渐(1990)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的几种消费函数假说,分析了中国的消费函数,他在《中国消费函数的估计和阐释》中,运用中国数据分布验证了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说明了消费信贷在中国具备发展的基础[5]。藏旭恒(1994)则按照分期推理的方法,推理出中国消费函数说,并建立了分时期、分城乡的中国消费函数模型[6]。关于消费信贷营销理论的研究还有:在消费信贷的作用方面,余伟(2003)分析了消费信贷的积极作用和开展信贷消费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7]。在促进消费信贷的理论方面,范玉红(2003)认为,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消费信贷发展的社会环境,诸如建立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信贷中介服务等[8]。总之,在我国的消费信贷营销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侧重于从宏观上研究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以及信用风险防范等,而从微观的角度,对开展消费信贷营销对企业营销的作用的研究方面则相对较少。
二、实施农资产品消费信贷营销的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消费信贷营销在农资行业仍然处于探索状态。和一般快速消费品市场相比,我国农资行业由于市场开放的时间比较晚,企业在面对竞争时,更多采取的是跟随战略,由此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产品和营销模式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而我国农资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长期受到抑制。“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资金供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大量的有效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9]。罗芳、程中海(2012)在《农户借贷行为研究》一书中认为:“以新疆为代表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以及金融供给约束是影响农户正规借贷与否的决定因素,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10]。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我国许多农业种植区域,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春季,消费者缺少资金购买农资,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潜力发挥,而金融机构往往因为农户没有相应的担保物而不愿向农户发放贷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采取差异化的营销模式去满足农户的潜在需求,就成为农资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重点。而消费信贷营销恰恰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上述问题。在消费信贷营销模式下,农资企业通过和金融机构结成战略合作联盟,通过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消费信贷贷款,农户用贷款资金购买农业企业生产的农资产品,待秋季农作物收获后用出售农产品的资金归还贷款。这种营销模式的实施,可以实现三方共赢:农资企业通过消费信贷营销模式实现了产品销售和营销模式差异化;金融机构通过和企业合作放贷,降低了坏账风险,增加了向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农户通过消费信贷缓解了资金压力,有效提高了农业的增产潜力,进而达到了增收的目的。消费信贷营销模式通过金融工具和农业产业的嫁接,实现了金融工具助农化,为破解当前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的三农问题,对农资企业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农资消费信贷营销创新方面,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展了大胆的尝试工作。2015年1月,内蒙古开心农业有限公司与内蒙古BSB银行联合推出农资信贷消费服务。此项服务要求信贷消费贷款人具备四方面基本条件:第一,有当地户口;第二,年龄是在18~60岁的自然人;第三,有固定的耕地和固定的住所。第四,有三户以上的贷款农户联合担保。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只要提供有关的证明资料,经公司和银行实地考察后认可后,即可获得信贷额度为人民币2~10万元的贷款,信贷期限为10个月。基于贷款农户居住分散不易集中的特点,开心公司通过经纪人提前和村干部联系,约定时间集中办理,在约定的时间内,公司和银行联合办公送贷上门,采取“一站式”办理贷款手续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贷款用户。2015年是开心农业推出农资信贷消费的第一年,但其结果大大超出预测的效果,当年的信贷消费销售额的和上年相比增长了2倍以上,并且销售利润率提高了52%。
三、农资企业消费信贷营销模型设计
农资企业网络营销论文
一、我国农资企业网络营销现状
1.我国农资网站有了一定的发展
据农业部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止到2003年3月底,我国涉农网站已经增至6389个,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主要沿海省份,西部地区农业网站数量较少。据新华网2005年4月18日报道,目前,全国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2000个,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广西、黑龙江、河北等省的省、地、县、乡四级网络已全线贯通。部分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取得效益,成为农产品供求、农业科技和农业贸易的活跃地带。
2.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开始起步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已逐步、健康地开展,主要集中在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研究。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及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全国333个地(市)中有260个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地(市)总数的78%。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已经开通的“中国农村科技信息网”、“中国兴农网”,解决了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各种涉农网站了大量蔬菜、瓜果、树苗、畜禽、养殖等农业供求信息和相关的经济、招商引资信息,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型的农业电子商务中介组织出现
农资企业网络营销论文
一、我国农资企业网络营销现状
1.我国农资网站有了一定的发展
据农业部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止到2003年3月底,我国涉农网站已经增至6389个,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主要沿海省份,西部地区农业网站数量较少。据新华网2005年4月18日报道,目前,全国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2000个,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广西、黑龙江、河北等省的省、地、县、乡四级网络已全线贯通。部分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取得效益,成为农产品供求、农业科技和农业贸易的活跃地带。
2.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开始起步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已逐步、健康地开展,主要集中在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研究。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及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全国333个地(市)中有260个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地(市)总数的78%。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已经开通的“中国农村科技信息网”、“中国兴农网”,解决了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各种涉农网站了大量蔬菜、瓜果、树苗、畜禽、养殖等农业供求信息和相关的经济、招商引资信息,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型的农业电子商务中介组织出现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市农业人口占76%,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今年来,我市工商系统认真履行职能,以实施信用监管为主要载体,积极探索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新路子,在农资打假护农、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突出监管重点,强化执法力度
我局紧紧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和重大案件,依法管理好种子、农药、化肥等重点农资商品市场,集中力量查处九种违法违章行为深入开展护农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进一步规范了全市农资市场秩序。截止八月底,全市系统共检查各类农资市场、经营网点932家,规范农资市场和经营网点45家,立案25起,涉案金额100多万元,罚没款13.6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案件1起,查封涉嫌不合格化肥2000多吨,查处不合格化肥720吨、冒用他人登记号农药45箱、不符合包装规范种子140公斤,受理举报案件10起。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化肥,追根溯源,及时予以追回,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达21.64万元。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确定工商所为农资执法的主力军。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工商所作为第一责任单位,负责辖区内省、市、县级工商局登记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日常监管,并建立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台帐,全市工商系统查处的农资案件70%是由基层工商所查处的。二是开展化肥质量监督抽查。春耕期间,##市农资市场化肥质量问题突出,该局将化肥质量抽验作为今年农资检测的重点,积极配合省局开展农资抽验活动,在第一时间将省中心检验所的检验报告中8种不合格化肥及生产厂家的名单、处罚依据和处罚幅度下发给县(市、区)工商局,组织力量查处,并通过各类媒体消费警示引导农民使用质量合格的化肥。三是尽心尽力为农民减少损失。通过建立农资进销台帐备案制度,及时将案件查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农资通知购买农户,督促销售商召回问题农资,今年来共召回问题农资121吨;通过实行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与农户签订农资质量承诺书,明确赔偿标准,进一步加大农资维权力度,上半年沙县工商局根据农资质量承诺书的规定,责成农资经营单位做出赔偿,184户农户挽回损失8.8万元。四是建立案情联系制。加强农资案件查处信息资源的共享,各工商所和检查大队(支队)在辖区内如发现可疑农资,必须在##红盾在线网发出预警公告,通报其他办案单位;对已明确的不合格农资,查清流向,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络,通报案情;对已结案的案件,在全市办案系统范围内公布案情和处罚结果,交流办案经验,积累办案资料。
二、实施关口前移,建立准入制度
1、切实把好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关。一是以实施准入制度为重点,实现与行政许可工作的有效衔接。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注册登记,严格核准经营范围,把好市场准入关,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督促农资生产、经营者做到证照齐全,亮照经营。二是对国家允许经营农药、化肥等农资的农业“三站”和基层供销社的农资经营主体进行规范。三是对缺乏有效管理和不符合法律规定,以挂靠、承包、、分销等形式从事农资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清理。严禁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营业执照。对未放开前置审批的品种,不能搞挂靠经营。对国家允许个人承包经营却挂靠经营的,督促办理变更登记。四是建立农资主体电子“经济户口”档案。利用企业年检换照和档案清查等手段,建立健全专门的农资市场生产、经营主体电子"经济户口"档案资料。目前我市共有农资经营主体2177户,其中内资企业826户,外资企业14户,私营企业148户,个体工商户1189户,经营化肥971户、种子535户、农药698户、农机具94户、农膜400户、经营饲料671户。
2、建立健全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一是督促所有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户建立健全完善“两账两票一卡”制度。即进、销货有详细的经营台帐,进、销货有正规发票备查,为购买农资的农民开具产品质量“信誉卡”。二是推广农资经营销售合同备案管理制度。农资经营者在进货和销售种子(种畜禽、水产种苗、热作种苗、牧草种子)时必须签订销售合同,并向辖区工商所备案。三是实行不合格农资商品退出制度。对在市场监管中发现、查获的各类假冒伪劣农资,区分情况,分类处理,实行不合格农资商品退出制度。
工商局发挥职能作用交流材料
一、引导、扶持农资龙头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关键是要选择一家好的农资经营企业作为总店,发展连锁经营。其标准必须是具有合法的农资经营资格、企业规模必须是行业中的龙头老大、信用好,在行业内和消费者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按照标准,××县工商局经深入调研,确定扶持××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县××农资超市经营有限公司等两家经营规范、诚信度高的农资经营企业作为总店,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对两家企业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跟踪服务,全面开通服务发展的“绿色通道”,为两家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提供大力支持,在县工商局扶持下,两家企业的农资连锁经营业务发展迅猛,相继在全县范围内开设了农资连锁店__家,其中,××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在____年一年内就发展连锁店__家。目前,该县的农资连锁经营已初具规模。
二、加强监管,规范连锁经营行为。一是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从总店到各分店,都建立了“两帐、两票、一书、一卡”制度。即农资经营户进销货台帐、进销货发票、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和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制度。该项制度的建立即督促企业加强自我管理,又便于工商部门的监管。二是实行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对重点农资产品,如:化肥、种子、农药实行了入场备案制度,经营者必须提交相关备查资料,如化肥经营者须提交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外包装样品复印件及种子样品;农药经营者须提供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登记证、产品标准号、产品标签复印件等方可经营。该制度的实行,有效防止了假冒农资产品进入市场,减少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能。三是实施信用分类管理,加强农资企业信用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农资经营者进行a、b、c、d信用等级评定的通知》,按照市场主体资格、经济实力、商业信用、合同履约率、守法程度、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信息指标的综合情况,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并按信用等级实施监管。
三、强化服务,促进连锁经营健康发展。在引导企业建立连锁经营,加强对连锁企业规范的同时,××县工商局主动帮助企业制定连锁店制度、连锁店标准、连锁店规划;帮助企业到现场为连锁店选址、选户、办照;帮助指导企业建立统一配送货源、统一制度规范、统一监督管理等经营模式;帮助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完善售后服务。通过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的经营机制,在连锁总店就把住了农资质量关,确保了各个连锁店的农资质量,在源头遏制了农资隐患。在价格上,连锁经营企业实行全县统一售价,价格公开统一,杜绝了价格欺诈问题。
县工商局促进农资连锁发展工作汇报
进入年,县工商局立足监管服务职能,采取五项措施,大力实施“兴企助农”工程,推进农资连锁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一是积极引导,构建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以供销系统“新网工程”为依托,大力培育发展“三农”服务农资连锁经营模式;以龙头农资销售企业为依托,培育“企业+农户(会员)+订单农业”农资连锁经营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培育集约化配送农资连锁经营模式;以邮政物流为依托,培育发展“邮政三农”农资物流配送经营模式;逐步形成四种农资连锁经营模式为主、其它渠道连锁经营并存、公平竞争、相互促进的农资市场安全流通格局。
二是简化手续,规范农资连锁经营行为。在县行政服务大厅和各工商所设立专门窗口,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登记手续,对申办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先受理、核准、发照;对农资连锁企业设立的配送中心和门店,只要持有总部的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即可直接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请办理登记手续。同时发挥服务职能,指导和帮助农资连锁企业建立统一店面标志、统一配送方式、统一销售价格、统一营销策略、统一质量监督、统一制度规范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农资连锁经营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三是健全制度,促进农资连锁经营有序发展。严格溯源管理,对在县内设立连锁经营的农资总部销售的农资商品,按照不同生产厂家,根据生产批次持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质量合格证书、质量检验报告、生产经营许可证等有效证件实行备案登记。加强连锁经营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切实履行农资质量安全第一人责任。建立农资经营信用保证体系,对农资连锁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引导其诚信、守法经营;
四是强化监管,保护农资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农资市场巡查监管力度,认真清查农资连锁经营主体,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坚决停止其经营活动,对违章违法行为的,除依法查处外,责令其退出连锁经营,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加强农资质量抽查,把农资质量是否过关作为考核连锁经营的首要条件,实行按批次进行质量抽查的办法,提高检测的频次,确保农资质量,维护连锁经营信誉。以各级消费者协会为依托,进一步建立完善12315申(投)诉联络站、消费者申诉举报站,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的投诉举报网络作用,方便农资消费者投诉。
五是加强协作,形成农资市场执法合力。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主动与农业、质监、商务、供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信息通报,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共同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精神,加快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流通体系,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完善农资流通体系的意义
农资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是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的桥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资保障和基础。目前,我国农资流通方式、水平、规模与现代农业和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推进农资流通网络建设,完善农资流通体系。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着力构建畅通高效、诚信安全、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进的农资流通体系,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目标:培育若干家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建设改造一批农资连锁门店和区域性配送中心,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乡、村两级经营网络为基础,以农资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大型农资龙头企业为重点,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布局合理、经营规范、运作高效、协调发展的多元化、连锁化农资流通体系。
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按照“抓生产保供给、抓统筹促协调、抓改革增活力”的总体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原则,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和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为主线,以源头治理、大要案查处和基层农资监管能力建设为重点,打击假劣促生产,严查违禁保安全,监督抽查提质量,案件查处惩违法,信用体系建长效,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我市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齐抓共管,使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制售假劣农资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和禁限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事故,农资生产企业现场检查覆盖率达到100%,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率和反馈率达到100%,上级督办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放心农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确保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工作重点
以打击假劣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和禁限用农业投入品为重点,以市场整顿、日常监管、质量抽检和案件查处为手段,狠抓关键,整体提高。
农村消费维权交流材料
开展“红盾护农行动”,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年来,我局牢固树立“农民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作为检验队伍素质、树立良好形象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始终列入我局重要工作日程,早计划、早组织、早部署、早行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红盾护农行动”。今年共查处违章经销“问题”种子4560斤,化肥36.5吨,农药63箱,农机具3台套;受理涉农投诉68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2.8万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为切实管住管好农资市场,3月2日,我局组织召开了基层工商分局、所主要负责人会议,就当前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红盾护农行动”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印发了《市工商局关于开展“打假保春耕”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基层分局(所)组建相应工作专班,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监管不到位,辖区出现制售假劣农资现象严重的,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此外,我局还确立了农资市场监管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工作机制,全市由公平交易分局牵头,实行分局与分局协作,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区域联合行动,为扎实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障。
二、大造舆论声势,广泛宣传发动。为了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让农民提高识别真假农资能力,让经营者不进假货、不售假货,我们注重了舆论造势。一是组织“红盾护农行动”宣传车队,在全市各乡镇巡回进行广播宣传,送法下乡;二是印发“常用农资真伪鉴别办法”和“禁用农药、水产养殖用药清单”等宣传资料余份,发动基层工商分局(所)管理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及时提示农民在购买农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是要求农资经营户印发使用农资技术说明书发给农户,并聘请农资部门专业人员为义务“宣讲员”,以村为单位向农民宣讲农资辨假知识;四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介作用,在电台、电视台播放农资辨假小常识、慎购劣质农资消费警示。今年以来,我局各基层分局(所)采取拉横幅、贴标语、发通告、找经营者座谈、利用当地电视差转台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农资市场管理和“三农”政策,共出动宣传车78台次,聘请农资义务宣讲员68人,拉横幅36条,贴标语156条,印发识别假冒伪劣宣传资料5000余份,消费警示23条,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刊播涉及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新闻稿件26篇。
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专项整治。一是实行经济户口管理,对辖区农资经营户的经营资格、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经营地址、注册资金等,做到摸清情况,登记造册,录入“经济户口”;二是结合企业年检,严把市场准入关,对农资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清查,严格把握农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和开业条件,对不具备条件和无照经营的,强制其退出市场;三是督促经营户签订农资质量责任书,要求农资经营户承诺不进假货、不售假货,争当诚实守信的模范;四是强化日常监管,定期不定期地对农资进货渠道、农资商品合格证、农资商品袋装数量及过期失效等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农资违法违章经营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并予以曝光;五是积极开展农资商品质量抽查。9月27日,我局根据企业投诉,对市种子公司神农大丰种业门市部进行检查,现场查扣了400袋“湘科”牌湘油15号双低油菜种子。经抽样并送农业部(武汉)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湘科”牌湘油15号油菜种子双低指数严重超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为了进一步查清案情,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我局及时组织各基层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清查“湘科”牌湘油15号双低油菜种子的专项行动。通过开展清查行动,共查封“湘科”牌湘油15号双低油菜种子1670袋。
四、结合三项建设,促进长效监管。一是结合商品准入制度建设,实施农资商品准入制。在农资市场管理中,督促农资经营户建立健全了进销货台账、进销货发票、质量信誉卡、质量责任书等“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加强了对农资经营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二是结合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建设,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对79家农资企业实行了分类监管,对模范守信企业和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分别实行远距离、近距离、零距离监管,不断加大对失信和严重失信农资企业的监管力度。三是结合12315网络建设,实施农资举报奖励制。充分发挥12315维权网络作用,在各村组设立12315申投诉举报点,同时在市电视台滚动播放农资打假举报电话和奖励办法,对提供有价值案件线索的人员予以重奖,并规定每月25日向社会公布农资商品的举报、投诉及处理情况。4月18日,5位农民举报称,他们在城区某种子经营部购买的10袋黄豆种,有假冒他人产品的嫌疑。经查是劣质黄豆种,我局当即立案,并派执法人员赴潜江、仙桃等地调查取证,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依法将该经营部未售出的3000斤假豆种全部收缴,并对经营者进行了处罚。同时按规定奖励5位农民1000元。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局已对19名涉农案件的举报人进行了奖励,总奖励金额达6000余元。
五、加强部门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农资市场监管,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协调和配合。为此,我们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请示汇报,争取政府领导支持。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市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孙副市长任组长,工商、农业、技术监督、公安、物价、广播电视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了整治“六个一批”的行动。各基层工商分局(所)对群众举报投诉多、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重点市场进行了重点整治、重点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