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4:44: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资监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资监管

涉农资金监管调研报告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涉农资金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兴宁区党委、政府认识到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的监管,保证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不出问题,真正用到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建设,顺利发放到农户手中。这不仅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也是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重大举措。城区党委、政府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把财政涉农资金的落实情况,作为全城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抓紧抓好。

近两年,兴宁区纪检监察机关因新老干部交替,补充和调整后的纪检监察队伍新人新手比较多,在纪检监察业务方面正在加速知识充电和经验积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就目前而言,要打开工作局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城区纪委非常清楚这一点,为确保纪检监察两项职能作用的发挥,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协调作用,牵头成立了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参与的督查组,并明确了人员和工作职责:监察局负责违纪责任的追究工作,财政局、审计局派出业务能力强的骨干负责资金使用情况的审核工作,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由城区纪委、城区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交流情况,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和完善制度的措施,从而确保了此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认真抓好制度的执行,扎实推进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工作

为使整个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工作遵章循法,城区纪委监察局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与财政等有关部门多次深入基层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农民及有关部门进行学习、座谈。要求各级认真按照上级的文件,如《广西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抓好涉农资金政策宣传、资金申报、民主评议、社会公示、行政主管部门抽查审核、财政主管部门复核、资金拨付、资金发放、档案管理等重要环节的落实,严格按程序办事。一旦违反了这些程序,就是违规、违纪,群众就可以投诉求决,就必须处公断直,取信于民。为加强监督管理提供查处依据,实现了涉农资金管理监督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切实解决涉农资金发放中的突出问题。

三、强化监管,确保做到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公开透明

查看全文

对农资经营监管问题的思考

这部分农资经营者多为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或县种子公司的退休人员,为获取利益,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以及以往工作期间蓄积的人脉,销售某个单一的农资品种。他们采取的是半赊销或全部赊销的方式,虽无售假、售劣行为,但不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属无证照经营。外省市不法经营者在明水县村屯的游击式销售。这部分农资经营者往往以个别具有合法资质的农资经营户为依托或借助在本县农村的人脉关系进行虚假宣传,售假、售劣的比重相对较大。他们往往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或是做出诱人的承诺,以骗取农民的信任。这部分经营者遵循“打一枪”换个地方的经营理念,因此,销售全部实行现金结算,从不赊欠。这类经营者易使农民消费者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害。

一、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利弊分析

对走村串户销售农资行为如不分青红皂白的全盘否定,有失公允;如一味盲目乐观、一概予以肯定与支持,也不尽科学,必须权衡利弊,实施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一)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带来的好处。一是为广大农民购买农资商品提供了方便。就明水县农村的现状而言,由于受资金和季节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数农民购买春种农资并非一次完成,而是分期分批进行,需多次往返于县城乡镇。走村串户农资销售行为在质量和价格有保障的前提下,使农民在家门口即可买到称心如意的农资商品,广大农民无疑是举双手欢迎的。二是促进了农资市场的竞争,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无论是本县的农资经营者,还是临市县或外省来的农资者,只要具备合法资质并办理相关手续,到明水县进行走村串户式的农资销售,在政策上应不予以排斥。剔除易发生售假售劣的因素,合法的走村串户销售农资行为有利于形成较充分的市场竞争,从而形成农资商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和商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使广大农民消费者从中获利。(二)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带来的弊端。一是为工商农资监管带来一定难度。因为这些走村串户的农资经营行为没有固定的经营时间、经营区域和经营场所,工商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二是增加了农民上当受骗的机率。客观地说,村屯农资市场是工商部门监管的薄弱环节,某些不法经营者乘虚而入,伺机售假、售劣行为时有发生。走村串户销售行为在工商部门没有付诸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伤害农民消费者利益的机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坐商式销售。

二、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监管对策

对于习惯于对坐商式农资经营行为实施监管的工商部门来说,面对业已变化的新形势,必须与时俱进,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一)下沉工商部门的监管工作重心。在以往红盾护农执法行动中,工商部门往往偏重于对有固定经营场所、有合法资质农资经营者的监管。面对走村串户销售的新动向,应下沉监管重心。在强化对坐商监管的同时,加大对走村串户经营农资行为的巡查力度,创新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效能。(二)突出工商部门监管工作的重点。对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监管应把握两个重点:一是对各种无照经营行为的重点监管。部分经营者根据农村地域广阔而工商部门监管力度相对不足的特点,从事非法的无照农资经营活动。工商部门应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深入排查,认真监管。二是对售假售劣行为的重点监管。与坐商式农资经营行为比较而言,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售假售劣比例较大,应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与监管。(三)建立外来属地走村串户经营农资行为的登记备案制度。为准确掌握外来人员进入属地农资商品的经营行为,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外来属地经营农资商品的登记备案制度。凡来本地从事此类经营活动的外来经营者,应到辖区工商所登记备案,否则予以取缔。(四)完善红盾护农信息反馈系统。为实现监管成本和监管效能的统一,在充分发挥“一会两站”信息传递作用的基础上,应在各行政村设立兼职的红盾护农信息员,帮助工商部门及时获取信息、实行监管。目前,明水县各行政村的村长和村会计的工资全部由县乡两级财政统筹,村长和村会计兼任红盾护农信息员,无需工商部门额外支付报酬。为保持红盾护农信息员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在每届红盾护农行动年度总结时,应一并考评、总结兼职红盾护农信息员工作,对工作优秀者,工商部门给予适当的表彰与奖励。(五)强化农民在消费农资过程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走村串户经营农资过程中,消费纠纷明显增多,农民上当受骗的机率明显加大,排除其他因素,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是一个重要因素。工商部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力普及农资安全消费常识,大力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农民对各种坑农害农行为的免疫能力,减少和避免走村串户经营行为给农民带来的伤害,维护县级以下农资市场的和谐稳定。

本文作者:白永明许刚工作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工商局

查看全文

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深化改革的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红盾护农”行动的重中之重,更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我局对从去年开始至今,对农资市场监管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县农资市场现状

共有农资经营户217户,其中,按经营品种分:种子经营户51户、化肥经营户63户、农药经营户84户、农膜经营户19户;按经营类别分:企业127户、个体户90户。

二、农村农资市场及监管工作中的问题

1.农资经营行为“乱”。主要是进货渠道乱、价格乱、品种乱、管理乱,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一些经营户,在农资销售旺季时经销农资,多以杂货店、百货店的形式出现。极少数经营户对食品、服装、化肥、农药等混和经营,未能严格分开,危及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存在着二次污染的可能。

2.农资经营主体“弱”。调查发现,农资市场经营主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体工商户,这是当前农资市场经营的主要力量;二是农技人员自己承包经营,有一定的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原供销社解体后,原职工个人经营。多数农资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一旦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无赔偿能力。

查看全文

农资打假和监管活动方案

为保障2018年农业执法工作顺利开展,坚决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和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防止假劣种子,农药、化肥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促进农资市场继续发展,认真开展好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为目的,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监督管理与指导服务并重的原则,突出重点、拓展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实开展农资市场日常监管,组织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劣农资等非法生经营行为。通过加强指导服务,引导和规范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积极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提供市场秩序良好、产品质量优良的农业投入品支撑。

二、工作目标

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农资监管工作机制,强化日常执法监管,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执法监管工作效能,保持依法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和抽查工作,坚持检打联动,密切部门配合,深入排查和防堵假劣农业投入品流入市场,确保重要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可控;坚持“五不放过”原则,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资和违禁农业投入品等不法行为。

三、工作重点和时间安排

查看全文

农资市场监管述职述廉

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三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开展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完善肥料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利益。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

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

“五严”。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三是严格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责任制。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四是严格“四定”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严查制作、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行为;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区农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查看全文

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为确保今年红盾护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地区对红盾护农工作早安排、早计划,严格落实属地管理、片区管理、层级管理责任制。同时紧紧抓住各县农资公司这一农资销售龙头,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引导并扶持其建立健全农资进千村万户的销售网络,使连锁点、农家店实现全面覆盖,纳入经济户口管理范畴,依法实行“一户一卡一档”等动态监管。

二、加强宣传培训,营造护农氛围。

采取电视报道、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办黑板报、编印信息、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展示板等形式和进村入户、进寺院、进企业、进学校等方式,利用宗教活动、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等场所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农资防假知识及依法维权知识的宣传活动,全区的宣传覆盖面镇(乡)达___%,进村__%,入户__%,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防假辨假、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意识。

三、加大“示范点”的培育力度,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在去年建立的__个农资经营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新增至__户,不定期开展指导帮扶工作,使其起到示范带头模范作用。

查看全文

农业局农资市场联合监管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建立和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共同研究,决定建立农资市场联合监管制度。

一、建立农资打假联席会议制度

各级农业局和工商局要加强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双方互通情况,共同磋商农资市场监管中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市农业局法制科和市工商局市场科作为两局农资打假工作联络机构,应加强对紧急事务和重大问题的沟通与协调。

二、建立农资打假护农联合执法制度

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资市场监管中的突出问题,双方适时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联合执法行动,狠抓重点品种、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季节,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突出治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带动整个农资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具体整治行动计划和方案,由双方联席会议商定。

三、建立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协作制度

查看全文

红盾护农暨农资市场监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和省局制定的农资监管10项制度30条措施,依法履行职责,严厉查处假冒伪劣等坑农害农行为,确保我县红盾护农工作,取得实效,保障农民消费安全。

二、工作任务

1、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化肥等市场整治,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2、依法履职严格落实农资监管各项制度;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制;4、加强农资经营诚信体系建设。

三、成立领导小组

四、整治时间

查看全文

农资市场监管能力研究论文

农资监管工作是新时期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整个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行政部门树立权威、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构建健全的农资监管网络是农资监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提高农资市场监管能力则是当前工作的着力点,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以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为基础的农资监管网络,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

一、我省的基本做法与进展情况

为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以深化农业执法体制改革为抓手,以规范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强化监管,树立了权威,提高了地位,为保护农业安全、维护农民利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赞同。

1、建立了一个基本完善的农资监管网络。为加大打击假劣农资的力度,净化农资市场,我省以集中检查处罚权为主要内容,不断深化农资监管体制改革,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执法体系。一是机构进一步健全。目前,全省共有11个市、80个县组建个农业行政执法支(大)队,占应建数的98.9%,形成省有总队、市有支队、县有大队,上下贯通、运行有效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大多数地方的执法机构定性为监督类事业单位,有10多个已列入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二是职能进一步明确。我省的大多数执法机构承担了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种子、蚕种、食用菌种、种畜禽、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业机械等农资方面的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工作,形成了打击违法行为的合力。

2、建立了一支比较精干的农资监管队伍。一是逐步实现农资监管人员“在岗专职”。根据农业部有关规定,清理执法队伍,对兼职人员特别是兼职从事技术推广经营人员进行彻底分离。同时,对新进人员,严格审查把关,真正把素质强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目前,全省有专职从事农资监管工作的人员1470名,多数地方做到人员集中管理、集中办公。二是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应该说,大多数监管人员从业务单位调配过来,业务知识较为单一,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实际经验不丰富。因此,近几年我们切实加强对农资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学习制度,强化实战演练,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到公正执法,服务三农。

3、建立了一套运行有效的农资监管保障机制。为保障农资监管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我省着重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农资监管的基础投入。2002-2005年,省财政安排近900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至今年年底,有80%的市、县配备工作用车,同时配备工作必需的笔记本电脑、录像、复印等设备。二是健全了规章制度。我厅先后制订了《浙江省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守则》、《浙江省农业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浙江省农业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统一农业法律文书格式,强调执法人员要依法办事,公正执法。有效地规范了农资监管的行为,确保公正执法、廉洁执法,从而使农资监管工作不断走上正规化轨道。

查看全文

工商农资监管确保三农发展总结

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三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开展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完善肥料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利益。现将我局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

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

“五严”。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三是严格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责任制。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四是严格“四定”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严查制作、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行为;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龙马潭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区农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