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打假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4:29: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资打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资打假活动报告
一、农资打假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组织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3月26日,根据《2013年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在万石镇举办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活动中,拍摄《农林》节目一期、发放《购买农资提醒手册》和农业生产技术明白纸200余份、直接供应放心农资1000多公斤。
(二)组织了春季种子执法大检查。4月17日至26日,根据《市2013年种子执法年活动方案》的要求,对全市3家种子公司、87户种子经营单位、3万多吨种子进行了全面“拉网式”专项执法检查。从检查结果看,种子生产和经营已逐步规范化,基本做到了“三证”齐全,符合用种要求。
(三)组织了市农资打假交叉执法检查活动。4月26日、27日,市农林执法支队组织本辖区农林行政执法人员到我市进行农资打假交叉执法检查活动,主要检查了农资市场较大的张渚、西渚、徐舍、芳桥等镇的农资经营单位,种子抽样5个品种,农药抽样8个种类。通过检查,总体感到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规范、经营品种齐全、经营状况良好。
(四)组织了农资经营单位业务培训。5月29日,组织了由各镇(街道、园区)农资经营单位负责人、农服中心农技负责人共计300余人参加的农资经营单位业务培训。培训活动由宋建法副局长亲自作培训动员,王良祥大队长就今年农资监管主要内容及《农业品投入品经商档案进货台帐》、《农业品投入品经商档案销售台帐》的规范填写进行了专门的辅导,市工商局周士明科长就如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提出了具体要求,农林局植保站邹利军副站长就今年的植保形势和农药使用技术进行了授课。
(五)组织了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按照省农委《关于开展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的通知》精神,根据本地兽药季节性用药情况,11月份,重点对全市兽药市场进行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兽药市场比较正规,药品质量合格、经营秩序规范,总体情况较好。按照市农林行政执法支队的要求,抽样5个兽药品种,现已送交上级部门检测。
农资打假督查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情况;农资打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资打假工作的改进意见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得力、综合执法,农资打假工作逐步规范、广泛宣传,营造农资打假氛围、突出重点,抓好关键时段的整治行动、集中力量,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依法行政,确保农资打假工作持续健康进行、农资市场、农资产品问题仍很严重、少数农业部门对开展农资打假的认识还不到位,执法意识薄弱、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农资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参与农资执法的机构多,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缺乏必要的经费和装备,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队伍不稳定、从“五不放过”入手,找准农资打假切入点、建立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农资打假的当务之急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保证农资打假经费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根据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的决定,由农业部牵头,会同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等部局,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十月份,对全国14个省进行了联合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情况
《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下发后,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局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联合行动的通知》,就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在全国范围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农资打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对14省的统计,今年农资打假共出动检查人员33.1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农资市场1.3万多个,检查各类农资经营网点、门市部27.2万个,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2.46万家,捣毁各类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342个。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1326起,涉案货值5.01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案件190多件。查处不合格种子398.1万公斤,劣质肥料2.5万吨,假冒伪劣、禁用和过期不能使用的农药36.85万公斤,伪劣兽药1万多公斤,各种无证冒证和伪劣农机及其零配件16万台/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工作中有以下比较成功的做法:
全国农资打假督查情况报告
根据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的决定,由农业部牵头,会同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等部局,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十月份,对全国14个省进行了联合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情况
《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和《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下发后,农业部、公安部等九部局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联合行动的通知》,就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在全国范围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农资打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对14省的统计,今年农资打假共出动检查人员33.1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农资市场1.3万多个,检查各类农资经营网点、门市部27.2万个,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2.46万家,捣毁各类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342个。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1326起,涉案货值5.09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案件190多件。查处不合格种子398.1万公斤,劣质肥料2.5万吨,假冒伪劣、禁用和过期不能使用的农药36.85万公斤,伪劣兽药1万多公斤,各种无证冒证和伪劣农机及其零配件16万台/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工作中有以下比较成功的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得力
农资打假专业工作报告
2011年,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准备早,行动快,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全国农资打假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在几个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一是开通了农资案件的投诉举报渠道,使广大农民摆脱了求助无门的困境,建立了问题发现机制;二是完善了农资案件处理体系,各地农业部门都把农资打假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明确由一个部门负责,形成了案件处理制度,建立了问题解决机制;三是开始在农业系统树立起农资监管意识,把依法监管作为农资打假和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治本措施全面实施,建立了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长效机制。根据各省农资打假协调小组办公室上报的资料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农资打假共出动检查人员110多万人次,发放各类农资打假资料1372万余份,检查各类农资市场8.8万个,检查农资生产和经营企业45万多家,捣毁农资制售假窝点3000多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违规案件近10多万件,涉案货值11亿多元,其中,立案查处案7万多件,标值5万元以上的大案241件,移交司法机关的案件162起,涉嫌犯罪人员184人。查获主要假冒伪劣农资:农药1113万公斤,种子2040万公斤,肥料1.5亿多公斤,兽药60多万件,饲料500万公斤,农机及零配件60多万台,为农民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2亿多元。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今年农户和经营户对农资打假工作在总体上是基本肯定的,满意程度达到了70%。
一、2011年农资打假工作的基本做法
周密部署,狠抓落实。3月22日由农业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供销总社等五部门联合行文下发了,明确提出2011年农资打假工作重点是“保春耕、端窝点和查处大要案件”,各部门、各地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结合本系统和当地实际,对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工作部署。全国供销总社分别于2月和7月下发了、。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立信用制度等标本兼治,净化市场。
为了把农资打假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今年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采取不同形式,加强了对各地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农业部对农资产品专项检查进行了具体安排,并于4月15日-21日组成四个调查组,深入、、和等省进行了调研,为推动农资打假深入开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9月份由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组成7个联合督查组,赴部分省对农资打假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并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地工作绩效进行了评估。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召开了三次成员会议,分阶段对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和部署。
各地先后加强了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领导,健全了农资打假工作机构,充实了执法人员,农资打假工作由临时性工作向常规性工作转变。各地、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工作,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和重点农资品种的专项治理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农资打假措施的落实。
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坚持追根溯源,加强整改监督工作。今年年初,农业部召集在去年农药市场抽查中有问题的156家农药企业通报了抽查结果,要求其限期整改。通报会后,销毁了不合格农药标签4421万张,从市场上回收不合格农药产品共5914吨,重新印制合格标签共1亿余张。一些地方也根据本地农资生产应用特点,对重点农资产品进行了跟踪监控。对于各种农资投诉案件,都认真按照有关法规和程序移交和分工处理,今年以来农业部农资监管直接受理来电来信投诉2563件,根据核查情况,直接由有关司局和移交地方处理的农资案件901起,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办。从反馈的处理结果表明,基本得到了妥善处理,部分受损失的农民的到了补偿。
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方案
根据国家六部委《关于印发20*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农业部《2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围绕保护农民根本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确保当前春耕备耕顺利进行,严格农资市场准入,强化市场整顿和大要案查处,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开展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加强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工作重点
农资打假督查工作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情况;农资打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资打假工作的改进意见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得力、综合执法,农资打假工作逐步规范、广泛宣传,营造农资打假氛围、突出重点,抓好关键时段的整治行动、集中力量,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依法行政,确保农资打假工作持续健康进行、农资市场、农资产品问题仍很严重、少数农业部门对开展农资打假的认识还不到位,执法意识薄弱、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农资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参与农资执法的机构多,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缺乏必要的经费和装备,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队伍不稳定、从“五不放过”入手,找准农资打假切入点、建立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农资打假的当务之急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根据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的决定,由农业部牵头,会同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等部局,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十月份,对全国14个省进行了联合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情况
《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下发后,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局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联合行动的通知》,就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在全国范围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农资打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对14省的统计,今年农资打假共出动检查人员33.1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农资市场1.3万多个,检查各类农资经营网点、门市部27.2万个,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2.46万家,捣毁各类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342个。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1326起,涉案货值5.01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案件190多件。查处不合格种子398.1万公斤,劣质肥料2.5万吨,假冒伪劣、禁用和过期不能使用的农药36.85万公斤,伪劣兽药1万多公斤,各种无证冒证和伪劣农机及其零配件16万台/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工作中有以下比较成功的做法:
农资打假工作方案
委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我区农资市场监管,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根据农业部等九部门《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结合我区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年我区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等九部门《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努力推动全区农资打假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重点抓市场检查向抓源头治理和市场检查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案件查处向抓全程监控和案件查处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打假治劣向抓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建设和打假治劣并重转变。着力提高放心农资产品覆盖率,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体现“提升素质、服务‘三农’、促进发展”的宗旨,提高农业部门的服务能力以及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推动农资市场秩序实现持续好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重点
年我区农资打假工作的重点,是针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农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特点,加强农资市场产品质量检查,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整顿,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加强农资案件的查处。积极推进农资打假与质量监管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办法
为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农资打假保春耕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12]10号)精神,切实加强农资打假和市场监管工作,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确保全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五个结合”,即宣传引导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集中整治和日常执法监督相结合,打假与扶优相结合,农业部门主动出击与相关部门整体联动相结合,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活动。通过开展“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提高优质农资产品市场覆盖率;引导建立新型农资产销机制,开展农资经营诚信建设,推进诚信经营,促进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确保全区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违法生产经营假劣农资发案率继续下降,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监督检查率达到100%,主要农资产品抽检率达到100%,假劣农资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二、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区农资打假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农资打假工作中的导向和监督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宣传栏、公告等多种媒体,采取印发明白纸、宣传单、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加大农资打假工作宣传力度。一要大力宣传农资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让农业法律法规精神深入人心。二要广泛宣传省、市推介的农作物主推品种、农资主导品种、优质农机器械,提高优质农资市场占有率。三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曝光一批典型假劣农资案件,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增强农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四要深入宣传农资辨假识劣知识和农资产品的基本使用知识,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五要广泛宣传禁限用农资知识和农药、兽药安全间隔期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加强农资生产流通市场监管。一要加强农资市场主体清查,规范农资经营许可制度。农资经营活动事关农业生产安全,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农资经营许可制度。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力量清查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档案,要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证经营,督促广大农资生产者、经营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生产、经营条件,促进全区农资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今年要重点检查群众多次投诉的企业,批发大户的农资者,分销单位或个人,以及边远地带的农资经营者。对已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但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已不具备资质的或存在违法行为和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的,要依法注销或撤销行政许可;对证照不全的单位、个人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摊点,坚决予以取缔。二要加强农资质量抽检,严把市场准入关。要加强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特别要加强农作物种子的抽样检测,把好农资产品市场准入关。凡抽检不达标的种子、农药、化肥、兽药、疫苗、饲料及水产苗种等农资产品,一是立案查处,予以查封和处罚;二是将抽检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在农资经营大市场张贴公告;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引导广大农民正确选购放心农资。要逐步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的质量监测制度和执法抽查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农资质量年度抽检计划,实行定期定点例行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将群众反映较多、问题较突出的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范围。要加强农资市场调查,了解和掌握农资产品的市场分布、质量优劣、价格波动、销售动态和服务状况,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产品、重点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定点、定期进行例行监测和动态监测,监测结果和处理意见要依法、公开通报,及时预警,防止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农业生产领域,尽可能消除农资质量的安全隐患,把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杜绝重大农资事故、案件的发生,确保全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农资打假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努力推动全市农资打假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重点抓市场检查向抓源头治理和市场检查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案件查处向抓全程监控和案件查处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打假治劣向抓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建设和打假治劣并重转变。着力提高放心农资产品覆盖率,提高农业部门的服务能力以及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推动农资市场秩序实现持续好转。
二、工作重点
2014年,针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资市场产品质量检查,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整顿,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加强农资案件的查处。
紧紧围绕重点。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渔(兽)药、农机及零配件等重点农资打假的工作力度,突出农资市场整治,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种子监管重点:加强“两证”的发放管理,以水稻、棉花、油菜为重点,查处质量不合格种子和未审先推品种、假劣种子、种子标签不合格等问题。
农资打假督查情况工作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情况;农资打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资打假工作的改进意见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得力、综合执法,农资打假工作逐步规范、广泛宣传,营造农资打假氛围、突出重点,抓好关键时段的整治行动、集中力量,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依法行政,确保农资打假工作持续健康进行、农资市场、农资产品问题仍很严重、少数农业部门对开展农资打假的认识还不到位,执法意识薄弱、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农资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参与农资执法的机构多,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缺乏必要的经费和装备,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队伍不稳定、从“五不放过”入手,找准农资打假切入点、建立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农资打假的当务之急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保证农资打假经费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根据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的决定,由农业部牵头,会同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等部局,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十月份,对全国14个省进行了联合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情况
《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下发后,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局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联合行动的通知》,就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在全国范围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农资打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对14省的统计,今年农资打假共出动检查人员33.1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农资市场1.3万多个,检查各类农资经营网点、门市部27.2万个,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2.46万家,捣毁各类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342个。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1326起,涉案货值5.01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案件190多件。查处不合格种子398.1万公斤,劣质肥料2.5万吨,假冒伪劣、禁用和过期不能使用的农药36.85万公斤,伪劣兽药1万多公斤,各种无证冒证和伪劣农机及其零配件16万台/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工作中有以下比较成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