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3:54: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综合开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综合开发讲话
一、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起始于1989年,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战,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农业和农村经济这个中心,始终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这两大目标,积极扩大开发范围,持续增加投入规模,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三农”工作和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产品供给,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健全投入机制,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二十年来,按照“民办公助、配套投入、引导带动”的工作思路,各级财政积极筹集资金,不断增加投入,完善政策机制,努力构建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形成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农民群众和龙头企业“四位一体”的投入格局。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中央财政对我省的投入增长明显加快。“九五”期间中央财政年均投入仅为1.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投入达到4.3亿元,2008年投入近7亿元。二是财政预算足额安排,确保地方配套资金落到实处。三是引导带动社会投入,通过“一事一议”等民主决策方式,鼓励项目区农民筹资投劳;通过财政补助、投资、贴息等扶持方式,引导企业、银行及农村专合组织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同时,积极探索农发资金与其他支农资金配套投入、统筹安排的政策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整体效益。
二十年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218.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9.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55.8亿元,农民筹资投劳75.3亿元,企业、银行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投入28.1亿元。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成为我省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二)突出开发重点,着力建设农业核心产区。
农业综合开发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行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国家和省人民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活动。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开发县管理制度。
第三条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并将农业综合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编制《安阳市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一、“*”期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结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期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发办的正确指导下,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系统干部职工及项目区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和投资任务,为夯实项目区农业基础,改善生产条件,打造粮食核心产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市“*”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一是资金投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各类资金按计划落实到项目。五年来,中央、省财政对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是土地治理项目投资连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土地治理项目中央、省财政投资*年为845万元,*年增加到1741.5万元,年平均增长26.5%,*—*年资金增幅分别为9%、17%、31%、24%。五年来,全市共落实各类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190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投资9210万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1662万元,企业及群众自筹9158万元,整合资金160万元,资金全部落实到项目。资金投入总量是“九五”期间的1.6倍,净增7593.5万元。在总投资中,用于土地治理项目10665万元,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9525万元。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全面完成了各类项目建设任务,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奠定了农业生产物质基础。五年共实施土地治理项目33.75万亩,新打和修复配套机电井1639眼;建排灌站9座;开挖整修沟渠217.7公里;硬化渠道191.28公里;地埋管道1108.91公里;修建建筑物382座;架埋农电线路410.69公里;建喷灌1.37万亩;修建小型蓄排水工程306座;改良土壤13.72万亩;整修机耕路803.3公里;建设良种基地2.58万亩;建设良种仓库2180平米;建晒场10238平米;购置农用动力机械52台;营造农田防护林0.98万亩;建苗圃160亩。据测算,项目区共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6.33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0.1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31万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4.13万亩;增加机耕面积0.94万亩;新增农机总动力5563千瓦。三是扶大扶强了一批龙头企业,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五年共实施产业化项目12个,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参股经营产业化试点项目1个,受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以上。四是完善了农村服务体系,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期间,加大了对科技推广的投入比重,不断提高开发的科技含量。五年累计科技投入达到348万元,推广示范高、新科技项目57项,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93650人次,扶持农技服务站及农产品检测体系29个,农产品优质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种植优质良种化,病虫害防治和社会化服务功能得到了明显提高。五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项目区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粮食5830.45万公斤、棉花82.26万公斤、油料462.99万公斤;平均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含棉油折算)226公斤。受益人口23.855万人,年均增收总额8008.06万元,人均336元。六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农业开发,改善了项目区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面貌,锻炼了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全市广大农村呈现出“思开发、议开发、盼开发、争开发”的可喜局面。
“*”期间的实践充分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一种手段,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期间的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经验,为继续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主要做法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
第三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是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其运动为核算对象的专门会计。
第四条本制度核算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由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及其他资金共同组成的专项资金。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以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会讲话
一、正确评价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近年来,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农发办的指导下,已经初步摸索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的新路子,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自**年以来,我市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完成土地治理项目40个,共计51.6万亩,其中建设标准农田43.5万亩,绿化造林1.75万亩;新建改建泵站485座,新建砼衬砌渠道3633公里,加固加高防洪圩堤185公里;修建机耕路2199公里,建设种子仓库等设施850平方米。经过农业综合开发,不但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而且建成了一批旱涝保收的农田,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二是农业综合开发暨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紧密结合、快速推进,不仅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也争取了较为可观的建设用地指标。前些时候,吕祖善省长来**调研,在谈到要素紧缺和制约问题时指出,土地是浙江下一轮发展的最大制约。对此,他提出六个字:保护、保障、挖潜。我们结合农业综合开发进行的土地治理,修建标准农田,其实就是在做挖潜的工作。据统计,自**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建成的标准农田新增耕地8万多亩。目前,全市标准农田面积累计已达到151.22万亩,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建成的标准农田达60.22万亩,提前三年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农业综合开发暨标准农田建设,新增了建设用地折抵指标,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是加强了农业产业化多种经营项目的实施,企业实力得到壮大,产品档次得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全市自**年以来,共实施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多经项目34个,已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2亿元,征租使用土地4500亩,新建厂房、办公用房8.8万平方米,育苗温室和农产品交易房10.3万平方米,购置了生产流水线及锅炉等设备60余台(套)。**-2002年,市本级得到省批的多种经营项目7个,项目建设单位6个,总投资11157万元。到2002年底,多经项目建设单位年产值达到11.44亿元,比立项前增加74.9%;上交税金592.95万元,增加46.5%;净利润达到1196万元,净增1.5倍;带动农户1.24万户,增加近5倍。同时,通过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比如,**天旺集团采用“公司+基地”的模式,在长兴泗安镇和吴兴埭溪镇落实山芋原料基地4300多亩,与种植户签订订单协议,以保护价核定收购,带动当地3000多农户共同致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加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多种经营项目的建设,加快了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全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近几年来,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重点逐步从中低产田改造转移到标准农田建设,同时产业化多经项目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农业综合开发深度的拓展和档次的提升,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这些基本经验和做法可以用二十个字来概括,即"改善条件、综合发展、民办公助、合力开发、规范管理"。改善条件,就是始终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立足之本和重要评价标志。综合发展,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土地治理项目上,我市不仅搞了标准农田建设,还因地制宜,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圩内田、地、塘全面规划,实现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以及人财物和科技等要素综合投入。在多经项目上,选择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能实现基地农民增收的项目,有力地推进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整体提高。民办公助,就是按照"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国家补助投资、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几年来,市、县二级财政从农发基金或造地改田专项资金中共安排配套资金9410.07万元,从资金上保证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合力开发,就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作,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业综合开发,使上下左右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市、县政府领导每年在土地治理项目开工前,都要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商量研究并协调有关问题。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立项评估、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环节,也都邀请有关部门参加,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发挥各部门的职能。规范管理,就是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这些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农业综合开发小结两则
农业综合开发小结
县是沿淮农业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万亩,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我县自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来,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综合治理开发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农产品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得到不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真正成了“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一、主要成效
自年至年年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万元,省财政投入万元,县财政配套万元,银行专项贷款万元,农民自筹万元。先后在个乡镇的个行政村实施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明显改善。全县累计改造中低产田面积.万亩,平整土地.万亩,开挖沟渠公里,兴建电灌站座,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座,砂石路公里,植树万株,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万亩,增加农田林网庇护面积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万亩。
二是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通过项目带动,组织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农技专家走向田间地头,在项目区培训农民.万人次,示范推广了多项深受农民欢迎的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使优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多种形式的间套种和立体农业技术、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据测算,项目区的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比开发前增加.万吨,新增农业产值.万元。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问题,结合实际做了深入的探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需要解决安全问题与运用问题,构建以报账制为核心的资金管理机制,健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制度,以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提高资金利用率,落实农业综合开发的各项内容,推动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利用率;项目资金
现阶段,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加强农业开发资金管理,对于促进农业开发工作更好的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基于此,要加强资金与开发项目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采取制度化、严格化的监管措施,以确保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一、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可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综合效益。基于此,我国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的合理利用,能够确保农业持续健康与稳定发展,但在实际落实工作中,资金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强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业综合开发田造规划方案
根据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六*水市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造规划工作的通知》(市农综办发〔2009〕02号)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相关政策要求,为保证《*县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造总体规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两个着力、两个提高”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择优扶持、强化科技、注重效益、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突出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努力改造中低产田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超前的原则,综合利用好现代农、林、水、牧科技成果,科学预测未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研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有机整合有利于项目资金优势互补,有利于减少多头申报、重复建设和解决多头管理、分散使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一步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连片、持续开发、扩大规模”的目标,有利于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范围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奠定坚实的农业农村基础。但在实践整合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资金申报阶段
其他项目资金大多需要对上争取,地方为了争取上级项目专项资金,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资金性质,对每个项目都要编撰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申报时间又不一致,这就在申报时可能存在不知道其他项目资金有多少,能够做些什么。这就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无法与其他项目资金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作用,致使项目实施中可能就存在项目调整或变更。
(二)规划设计阶段
由于整合的资金性质不同,在规划设计阶段可能存在使用的标准就不同。如:公路建设,交通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是交通部门的标准,其他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可能就是农机部门机耕道的标准。在概算方面,各项目主管部门使用的概算标准可能不一样。另外,有的项目需要农户投工投劳,属财政补助项目;有的项目又是财政全额预算。这就会造成在今后工程整合发包时,一样的工程不同的单价,不同的要求。
贯彻农业综合开发调研汇报
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现,引起了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年月日至日,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会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部分委员,由副主席带队,深入县的部分项目区、示范村、龙头企业、农户,采用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这四个县区的5大类、17个项目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对三个县的书面汇报材料和相关资料也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从年开始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多年来,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始终坚持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以产业开发为主线,以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为全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4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2.31亿元,实施土地治理83.1万亩,建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46个。项目涉及七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县区的80个乡镇,613个村,受益农民达160多万人,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300多元。
在土地治理项目方面:累计衬砌支、斗、分、引渠道2919公里,开挖疏浚渠道359公里,修建排灌站100座,新打和修复配套机井668眼,新建扩建小型蓄水工程24处,采用深翻改土、测土施肥、秸杆还田等方法改良土壤87.15万亩,补贴购置农业机械638台套,新修和拓宽整修机耕路933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经济林、水保林9.33万亩,培训农民43.7万人次,装备乡镇农技服务站67个,实施以高效农业为主的科技示范推广53.48万亩。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5.3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3.58万亩,新增除涝面积3.55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4亿公斤,新增油菜籽生产能力1353万公斤。
在产业化经营项目方面:一是实施产业化经营种植项目20个,建成蚕、茶、果、药、菜生产基地3.87万亩。重点扶持了县、区的蚕桑生产基地;县、县的茶叶生产基地;县、县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药用玫瑰、县西洋参、区丹皮、县红豆杉、县茯苓等中药材种植;区和县蔬菜种植基地等项目。二是建成产业化经营加工项目和流通设施项目19个。主要扶持了县龙蛟、沙河、国礼茶叶加工厂;区过街楼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和莲藕精深加工厂;县张蓦丝绸厂、植物淀粉加工厂、博望镇蔬菜加工和柑桔光电分选线;县万吨大米加工厂和县种子加工厂;县春光油脂厂2万吨高档双低菜籽油生产线等项目。三是建成产业化养殖项目7个。扶持了县堰口特种水产养殖场和县特种水产养殖场、劳武水产养殖场;县白龙镇良种猪繁育、市乳业总场奶牛养殖和县三合乡无公害猪养殖等项目。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年新增总产值5.5亿元,新增利税6285万元。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中省的高度肯定,多次受到中省的表彰奖励,省政府先后两次在汉中召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现场会,推广了市的经验;在省上组织的检查验收中,我市有5个县区的开发项目被评定为优良工程,奖励土地治理规模2.5万亩,财政投资750万元;年我市在接受国家三年一次的验收考评中,受到了国家验收考评组的好评,并奖励县土地治理开发规模0.5万亩,财政投资156万元。调查中委员们对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振奋,对长年奋战在农业综合开发第一线的干部不辞辛劳的敬业精神表示由衷的钦佩。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