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收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2:53: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增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增收

农业进步对农民增收影响

一、文献综述

农民增收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从文字上讲,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获得务农收入的人。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的缘故,中国语境中“农民”的含义要丰富得多,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必须要具有农业户口,两者缺一不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部分农民也可以不必从事农业生产,但是要成为农民仍然必须具有农业户口。也就是说,农民在中国不是一个职业称谓,而是一个身份的标识。基于农民的身份,每一个农民有一块可以永久无偿使用的宅基地,有一份土地使用权,可以比较自由地择业而获得多项收入。因此,国家统计局对农民收入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被调查农民纯收入之和除以被调查人数。“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每年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包括四个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人。不过,既然被称为农民,务农是其家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产生,各级统计部门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规定,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而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农民,是指农村常住户。农村常住户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以及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常住户范围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

农民收入计算中包括没有变现的部分。在农民收获产品之后,统计上就算做了收入;农民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消费,粮食、蔬菜等,统计口径是既算收入也算支出,都要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收入和支出;对农民的收入,统计口径不仅要算现金收入,算实物收入,还包括副产品。例如:小麦收割完,小麦要算收入,麦秸也要算收入;养鸡养猪养鸭,鸡猪鸭要算收入,粪便也要算收入,可做田地有机肥。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一部分是不能用做生活消费的,因为每一个农民家庭都是一个经营主体,必须自己为自己垫付生产费用。

目前,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研究,主要是对根据现行测算方法得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表示怀疑和批评,探讨农业生产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文献很少,目前主要有曹子坚、王敏分析了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黄永兴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何秀荣发现了发展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递减,但没有实证的支持;王细芳选取中国粮食生产区之一的湖北省为案例,围绕农民增收分析了“种粮热”给农民增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其他农业活动则没有进行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农业和农民问题,笔者试图从农业生产角度探讨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经验证据和智力支持。

查看全文

镇财农业增收问题探讨

*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废止了1958年开始实行的《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这同时也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特别是那些以传统农业为支柱的乡镇财政更是雪上加霜。甘肃省甘谷县作为边远山区,由于受资源约束,发展现代农业并形成强大的财政实力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在传统的农业税被取消后,新的税源还没有形成。这必然给甘谷县乡镇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不便,乡镇财政增收也更困难。

一、甘谷县概况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地处渭河上游,辖5镇15乡,405个村委,221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7万亩,总人口5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6万人,占92.97%;城镇人口4.2万人,占7.03%。2006年甘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32.16元,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5589万元。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资源贫乏,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财政十分困难,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甘谷县乡镇财政建设起步于1984年,到1997年全县20个乡镇全部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补贴”管理体制。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又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的管理模式,即收入上缴、支出下拨、缺口上移、乡财县管。

二、取消农业税对甘谷县乡镇财政的影响

甘谷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税作为几千年来的传统税种,是其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财政收入的67.2%。在税费改革前,农民人均负担各项税费达60.83元,土地每亩负担税费39.12元。取消农业税后,也取消了乡统筹、村提留、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以及屠宰税。甘谷县财政收入减少3637.63万元,平均每个乡镇财政收入减少181.88万元。这对本来就运行困难的乡镇财政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1、乡镇财政危机

查看全文

推进特色农业促农增收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就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特色农业,制定以下政策:

一、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执行国家农资综合直补、国家良种补贴、省种粮大户补贴、省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购置和作业环节补贴、种粮大户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各项政策。落实“农机作业券”制度,鼓励实行农业机械化作业,对实行水稻机械化插秧、油菜机械化收割的,县财政按实际面积给予补助。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粮食品种和省工节本增产技术,县财政每年继续安排3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优质粮油试验示范补贴。县政府统筹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小型收割机械等小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继续安排救灾种子储备专项经费10万元,完善粮食作物救灾种子储备制度。

(二)着力提升茶、菌主导产业。继续落实茶叶基地发展补助政策,乡镇统一规划并经主管部门认定、坡度25度以下山地、山坞田连片发展5亩以上的,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按实际验收面积一次性补助200元/亩;老茶园改种换植,通过项目验收的,一次性补助300元/亩。茶叶加工厂优化改造,经验收合格,达到省标准的,每座奖励3万元;被确认为骨干示范茶厂的,每座奖励5万元。推进食用菌县内生产小区建设,新建20万袋以上生产示范区,厂房达到3000㎡以上的,一次性补助6万元。

(三)积极培育竹产业基地。毛竹速生丰产林造林连片50亩以上,一次性补助300元/亩;“杉改竹”、毛竹一般造林一次性补助150元/亩;毛竹低产林改造、抚育、扩鞭一次性补助100元/亩。推进毛竹示范园区建设,经主管部门立项并实施的新建和修扩建竹林道,按项目管理要求,给予一定的补助;对修建蓄水池等竹林抗旱设施,发展节水灌溉的,给予一定的补助。

(四)加大油茶低产改造力度。连片50亩以上的油茶低产改造、抚育,经验收达到标准的,一次性补助80元/亩。

查看全文

办公室农业增收意见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发展思路。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首要任务,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攻方向,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根本保障,强力推进基础条件改善、产业基地建设和科技要素支撑,推动我市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计划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7.6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15.1万吨,比上年增产1万吨;蔬菜总产173万吨、水果总产34万吨、茶叶总产5万吨、中药材总产8万吨、食用菌总产3.3万吨、花卉销售总产值2.4亿元、蚕茧总产3.1万担。种植业为全市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50元以上。耕播收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落实关键措施,扎实抓好粮食生产。认真按《*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增4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乐府发〔2009〕32号)组织实施,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能力提升,深化高产创建,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一要集中抓住重点产区。集中抓好水稻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7个核心县、玉米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7个核心县、马铃薯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的6个核心县和2个小麦核心县。二要突出抓好主要作物。按照稳定提高水稻、突出抓好玉米、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快发展大豆的思路,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稻、马铃薯、专用玉米、套作大豆生产基地。三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新增农资综合补贴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土5万亩,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四要深化高产创建。继续按照“突出主作、发挥优势、连线连片”的原则,把高产创建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强化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层层抓好高产创建,主要作物都要有高产示范片,全市计划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片39个、面积16万亩以上,重点抓好省部级高产创建示范片。五要强化农机化能力支撑。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力度的时机,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显著提高。六要及早谋划晚秋生产。要切实筑牢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继续按照“主攻再生稻、狠抓秋洋芋、扩大秋玉米、开发秋杂粮”的思路,提早谋划,狠抓落实,力争全市晚秋粮食面积达到53.5万亩,总产达到5.8万吨。七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要立足抗灾夺丰收,高度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行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灾。要切实抓好“防病保粮、虫口夺粮”工作,大力实施“植保工程”,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启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创建活动,培育一批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尽力降低病虫害损失。全年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病虫专业化防治达100%。

(二)突出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认真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乐府发〔2009〕35号)组织实施,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2010年是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年,要重点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马铃薯、茶叶、蔬菜(食用菌)、油菜、水果、中药材、优质稻、特色蚕桑、花卉、林竹等产业带。各地要积极争取获得省政府产业基地强县认定授牌,市政府也将适时认定授牌一批市级产业基地强县。一要培育产业基地强县。集中项目资金,突出优势区域,促进优势产业带状发展、块状聚集。二要建好核心示范区。按照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建设万亩核心示范区,展示最新品种,集成先进技术,发展设施农业。三要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以蔬菜集约化育苗、食用菌良种繁育、果树无病毒苗木繁育、茶叶无性系苗木繁育为重点,构建省、市、县三级基地协调的良繁体系。四要抓好标准园建设。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为任务,建设国家级标准茶园2个、标准菜园1个。要求标准茶园1000亩以上、设施蔬菜和食用菌标准园200亩以上、露地蔬菜标准园1000亩以上。五要强化绿色防控和非疫区建设。把开展绿色防控、非疫区建设与优质农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结合起来,万亩核心示范区必须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

查看全文

促进农业增收方案

为切实抓好我乡年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根据办字号《年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全面完成今年农业农村各项目标任务,为明年春收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和农村稳定。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发展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2、把发展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技术服务

乡秋冬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组,要继续深入农村,活跃在基层一线,大力发展油菜、绿肥生产,切实搞好技术指导工作,并发放油菜、绿肥生产技术资料,同时做好水利冬修工作。

三、示范建点

查看全文

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增收意见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粮食总产量连续2年超过1000亿斤、连续4年创新高、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农民收入连续4年实现较快增长,连续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5%提高到42%,食品工业增加值从全国第5位跃居第2位,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1974万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业基础薄弱、经营方式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显著改观。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产品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1号),立足我省实际,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努力保持粮食产量1000亿斤

(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能繁母猪和奶牛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把“超级稻”纳入良种补贴范围,今年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达到60亿元以上。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和奶牛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粮食、油料和生猪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强农惠农政策要向黄淮四市等重点产粮区倾斜。继续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建立完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严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严禁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提供建设用地。继续搞好土地复垦、管理和后备资源的开发,继续搞好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整治,保持耕地占补平衡。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农民和产粮大县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5亿亩左右。

(三)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大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在46个县强力推进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集成配套技术,挖掘增产潜力,探索高产途径。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加快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继续免费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5500万亩以上。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努力解决影响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的关键技术,组装配套适合不同生态类型的“吨半粮”生产技术体系。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化防治队伍,建立健全重大病虫害预警与控制体系,确保对重大病虫害的应急处置率在90%以上。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继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

查看全文

农业局农业增产增收工作意见

各村民委员会、镇直有关部门: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为实现*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根据《资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资府办发〔*〕26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各村民委员会,镇直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

一、明确发展思路,落实增产增收目标

*年全镇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努力推动我镇农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178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16116吨。

大春生产要按照“稳定面积攻单产、科技避灾争主动、优化结构提品质、产业化经营增效益、实现增产又增收”的思路,稳定提高水稻,主攻旱粮生产,突出抓好玉米,大力发展马铃薯,积极扩种大豆,增加精细蔬菜,大抓名特水果。计划全镇大春粮食总产达到16116吨;蔬菜产量12640吨;力争大春季为全镇农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

二、落实关键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查看全文

农业园区促农增收调查报告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否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今年以来,镇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通过抓园区、建基地、搞示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今年前5个月,全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2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镇的做法,对促进全县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将他们的做法整理印发,供各级各部门参阅。

一、工作成效及主要做法

今年,镇党委、政府抢抓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良好机遇,积极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建设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地处现代农业示范园中部,占地10亩,总投资80万元。修建牛棚56间,沼气池8座,氨化池8座,管理、饲料房16间,至少可养牛160头。年底可创收24万元以上,8户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二是发展拱棚蔬菜。由镇政府聘请技术人员统一搭建小拱棚50座,承包给3户蔬菜大户进行种植和经营,每座拱棚已实现收入600元,户均增收1万元。三是扩大育苗基地。育苗产业是镇的特色产业之一。镇上不断增加育苗品种,使育苗小区繁育面积由原来的50亩增加到今年的120亩,品种由原来的以落叶松为主的3个常规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以落叶松、油松、红叶李、云杉等为主的9个品种,参建农户也由最初的21户发展到目前的45户。初步计算,亩均每年创收1.4万元,120亩创收165万元以上,户均增收3.7万元。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科学规划,政府引导。一是科学规划。镇上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了总体规划,总体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1500万元,利用5年时间,分三期建设。园区规划为七个功能小区,即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种苗繁育区、养殖区、药材种植区、蔬菜花卉区、水产养殖及休闲娱乐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区。二是配套设施。镇上自筹资金建成了园区主干道路,接通了水、电,平整了建设场地,使园区实现了“三通一平”,并配套了相应的基础设施,聘请技术人员统一搭建了蔬菜小拱棚,为下一步培育产业、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便利。三是完成土地流转。要建办园区,必须将农户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这是制约各地发展农业园区的主要因素。镇党委、政府遵循市场规律,创新思维,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镇政府在与农户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以每亩5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租用土地,然后又以同样的价格租给养殖户和种植户进行产业开发和经营。其中,养殖小区租用土地10亩,蔬菜花卉区租用土地30亩,育苗小区租用土地120亩。通过土地流转,顺利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难题,突破了长期以来困扰各级党政组织和农户的体制性障碍。

2、加强领导,强化宣传。镇、村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公告等形式,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目的意义、优惠政策等进行了广泛宣传,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镇上研究制定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方案》,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个小区的包抓领导和包抓干部,落实了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调度,保证了园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农牧局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强化了对科技人员的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查看全文

科技农业对农民增收的推动论文

摘要:多年以来,我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教兴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开放程度,狠抓支柱产业建设、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使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年全乡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增8.63%;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10.6%。

关键词:乡农民增收问题科教兴乡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实现我乡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一)县、乡党委、政府进一步提高了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实施“农业富民”方略,从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组织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二)各村进一步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注重发挥区域特色。大力发展烤烟、核桃、畜牧产业和发展特色种植业。

查看全文

农业质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摘要:随着农业的迅猛发展,如何加快实现农业质量的改善与提升,进而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此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尽快达成上述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农业;质量效益;农民;持续增收

1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是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农业的质量效益是否能够有所改善,是否能够实现持续的增收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受到理念、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真正达成上述目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由此可见,关于该课题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快培育新型的职业农民。随着农业发展的不断加快,对于农民的综合素养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因此综合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于现代农业的理解,更是影响到了他们对于现代农业可能会做出的贡献。之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的,到城镇打工,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很多有技术的、有知识的、有热情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农村,开始重新从事农业生产。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现代农业呈现出了崭新的趋势,规模要求适度,投入加大,可能承担的市场风险加大,要求从业者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分散式的、粗放的经营方式。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大支持的力度,重视引导和培训,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志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引导他们成为技术过硬、懂得经营与管理的新型的、职业性型的农民,他们不仅仅能够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处理好“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2.2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型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是为了最大程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为了最终实现农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为了更好地达成上述目标,笔者建议最好是能够建议以政府为主体的、以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为战略目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统计制度,最好是能够分阶段、分计划进行实施。另外,生态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是需要农业、环保以及水利等诸多部门互相协调和沟通的,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如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和监督制度等,从而实现对绿色消费和资源循环的再生利用等,加快推进农业的清洁生产进程,最终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资源产出率的提升等等,最终实现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2.3重视粮食生产的品牌效益。近些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速度不断加快,可以说产量是逐年增加,但是我们在看到这种可喜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如价格的持续下跌,效益的连续降低等,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尽快实现粮食产业的转型发展尤为关键,最为快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粮食的品牌化生产,通过品牌效应带动质量效益,从而保证粮食产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2.4加快推动品牌农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笔者认为一定要重视品牌农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2.4.1 依托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对发展思路进行科学规划。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可以说是核心,是关键。但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由于地域的差异,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也是有所区别的,因此一定要明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进而有效措施,充分将这种优势发挥出来,实现现代农业的特色化发展,品牌化发展,提出并着力实施品牌惠农的战略,依托特色农产品和主导性的产业,通过建设基地、打造品牌以及市场的科学营销等,实现品牌农业的建设。2.4.2 要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实现农产品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农民要想实现持续增收,农产品是否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极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为此,笔者建议,可以在当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视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着力打造有机农产品品牌,重视宣传和推介工作,切实做好品牌的保护等。2.4.3 市场化的运作非常关键。市场化运作的实现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分别是重视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在当地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着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创新营销方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