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水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2:39: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用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统计方法探讨

摘要:选取具备农业灌溉总用电计量或具备用水计量设施条件的某典型区块,采用与用水定额、种植面积相结合方法推求,可获得一定范围内农业灌溉的年实际用水总量及各作物的年实际用水量。“以电折水”或实际用水计量与用水定额、种植面积相结合的推算方法行之有效,主要在于:一是计量的总用电量是用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电量,其准确性仅次于实测水量;二是采用权威的用水定额,利用用水定额计算的总用水量中的份额去推算其实际用水量可靠。

关键词:农业用水;用水定额;用水统计;天津

我国自古就有“有收无收在于水”的农事谚语,可见水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最下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上游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了汛期洪水短历时强下泄、枯季上游无来水的局面。因此,天津市农业用水保证度不高。天津市农业用水涵盖耕地、林地、园地、水产、畜禽等方面,其中耕地种植物包括各种农作物(含蔬菜)、花卉、果树等。由于农业用水保证度不高,农业用水水源涵盖了本地地表水及入境水、浅层地下淡水及微咸水、深层地下孔隙水及岩溶水等。加之农业用水完全安装计量设施的财政保障不足及计量设施维护困难等,天津市农业用水的统计任务繁重且艰巨,找出能反映实际用水情况的农业用水统计方法很有必要。

1天津市现状农业用水统计方法及不足

现状天津市农业用水量的统计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①对于具备用水计量设施的区域,直接读取用水量数据;②对于不具备用水计量设施但可以计量灌溉用电量的区域,根据“以电折水”系数参考值成果,采用“以电折水”方法测算区域用水量;③选择用水计量设施完善的典型区块,根据典型区块的用水情况计算出单位面积综合定额,根据综合定额推算出相同水资源条件区域的用水量。但在实际中,还存在两方面不足:①由综合用水定额推算更大区域用水量可能会由于种植结构及各种作物种植面积的不同与实际用水量偏差较大;②同一河道取水口或同一机井的供水范围往往涵盖水稻、玉米、小麦、蔬菜等多种类型作物,由综合用水定额无法推算区域不同作物的用水量。

2“以电折水”与用水定额相结合的推算方法

查看全文

农业用水水价管理论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业人口比例较高,所以稳定农业,保证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和粮食安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按现行水价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农业供水实行成本定价,从理论上讲,这既符合国家政策又能被农户接受,但现实工作中,供水成本难以得到用户承认或接受,使水管单位趋于窘境,使农业供水价格改革遇到了阻力。为此,制定农业用水水价时,对农户用水的经济效益进行调研,分析其承受能力,作为水价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1国内外研究成果

由于受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影响,世界各国农业水费标准普遍较低,例如印度规定灌溉水费不应超过农民增加净收入的50%,一般控制在5%~12%;世界一些国家也以灌溉水费占灌溉增产效益的比重作为灌溉水费现实可行的标准。表1给出了亚洲一些国家农业水费标准[1]。

国内对灌区的分析研究表明:农业水费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重以20~30为宜;占产值的比重以5~15%较合理;占灌溉增产效益的比重以30~40%较合理;占净收益的比重以10~20%较适宜。以上指标是从水费占生产成本、灌溉增产效益、产值及净效益四个方面给出了各适宜标准值,但同一指标的具体取值标准却有较大差异,最大的相差3倍。

2本项目分析方法

本文认为衡量灌溉用水户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应首先看农户的农业纯收益的高低,也就是说首先要考虑农户的实际支付能力。“九五”以来[2],由于粮价稳中有降,而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如种子、农药、化肥、机耕费等价格呈上涨趋势,农户农业收入有限,而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过快,入不敷出,致使大部分地区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缓慢,有地区还是负增长,因此农户对水价的实际承受能力较差。为此,本项目首先从农户农业纯收入(净效益)的角度分析农业用水户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并进一步分析水费占农业生产各指标的适宜比重值。

查看全文

农业用水现状及节水措施探究

摘要:分析了绥德县农业用水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了绥德节水农业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对策,以确保该县节水农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用水;存在问题;发展思路;节水对策;陕西绥德

发展农业必须立足于实际。绥德县旱灾频繁。发展绥德农业,旱是主要矛盾,水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

1绥德县农业资源现状

绥德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峁梁丘陵沟壑地貌,境内山地多,平地少,早地多,水地少。水地340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全县的山地基本是“三为主”结构,即土地以峁梁沟坡为主,占63%;在峁梁沟坡地中,以坡地为主,占85.7%;在坡地中以25°以上的陡坡地为主,占51.2%,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壤侵蚀模数平均每年1.8万t/km2。全县地处西北内陆,属大陆性季节气候,年降水量486mm,且时空分布不均,7—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3%,远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全县有“十年九早”之称。据1953—1981年2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共出现大、中、小干旱74次,平均每年2次以上。其中100d以上的大旱18次,10年六遇;干旱21次,10年七遇;小旱35次,平均每年1~2次。全县光能资源充裕,全年日照时数为2615.1h,年太阳总辐射能为554.34kJ/cm2,日照能力强,蒸发量大。据有关资料,绥德县的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倍以上。据有关气象专家预测,今后30年,全球平均温度将升高1℃,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气温的升高,绥德的农业用水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2绥德农业用水存在的突出问题

查看全文

农业生产用水工作意见

去冬今春以来,我乡境内一直没有有效降水,导致农作物旱情非常严重。为了切实做好我乡2012年农业生产用水工作,继续贯彻落实长办〔2006〕33号和政办〔2008〕16号文件精神,明确农业生产用水目标任务,根据乡内水库现有水源情况,以“分类指导、有保有放、统分结合、合同供水”为原则,以满足和方便群众的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减少农业生产用水矛盾为目标,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用水群众、单位和各级领导满意的目标,根据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提出2012年农业生产用水实施意见。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各片长为副组长、乡联系村干部、农综站、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财政所为成员的领导组。负责协调组织全乡农业生产抗旱用水,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农业生产用水工作。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协调组织,合理调配农业抗旱用水,具体落实本灌区用水方案,协调解决上下游用水矛盾。

二、积极主动,超前谋划。农业生产用水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各村一是要做好各电灌站的维修保养和渠道清淤、清障和加固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二是要制定农业生产用水预案;三是对重点区域和用水矛盾突出的村和组,超前安排,及时供水;四是广泛宣传农业生产用水体制改革政策,签订供水协议,让群众早准备抗旱措施,早了解用水政策。

三、明晰思路,分类指导。坚持有保有放,分类实施的原则。对水源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的村和组实行和推广包量灌溉,把包量面积核定到村到组,与供水单位签订供水合同,实行水电费预收。对水源不能保证的村和组,实行计量供水,供多少水付多少费。对缺水易旱村,提倡调整种植业结构,走旱作农业之路,重点解决人畜用水。

四、强化责任,严格奖惩。保证农业生产用水是党委政府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为民解忧、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各村要精心组织,合理调配,充分发挥现有水源作用,确保在农业生产用水期间不发生大的用水矛盾和群体性上访事件。为此要加强乡、村两级工作职责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到村到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用水工作,各片长和乡联系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

(一)处罚。在农业生产用水期间,因组织不力,导致发生大的用水矛盾纠纷和越级上访事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发生到5人以上到县上访情况的给予村支部书记、乡包联责任人及农综站、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等相关单位责任人1000元处罚;发生到省、市上访的,上述人员各处罚3000元;造成严重影响的,给予村支部书记免职处分,给予乡包联责任人扣除一个季度千分制绩效工资的处罚。

查看全文

农业高效用水问题分析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和全球人口的增长,农业水资源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的高效益。在分析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现代农业水资源利用的节水措施,以促进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论文关键词】农业;水资源;高效用水;节水措施

按中国未来人口15亿人计算,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每人每年仅为1875m3。2000年中国工农业及生活需水量达6500亿~7000亿m3,而可供水量仅有6000亿m3。2005年中国工农业及生活需水量达7000亿~7500亿m3,而可供水量仅有5000亿m3。水资源短缺已成定局,作为占用水量80%的农业用水必须提高水的利用率,以让有限的农业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发展高效用水的现代化农业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1农业灌溉与高效用水

农业灌溉将水从水源输送到农田的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环节,第1个环节是通过灌溉输配水系统,将水自水源引至田间;第2个环节是在田间地表水入渗到土壤中,在土壤中再分配转化为土壤水,而后被作物吸收;第3个环节是作物吸收水分后通过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最后形成有机物质。

高效用水的目标是极大地提高上述3个环节水的转化和产出效率,既节水又高产。在第1个环节上,要提高输水效率,通过工程的投入[1-2],实行输水渠道的配套、防渗,将来实行输配水管道化,从而大大减少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在第2个环节上,要合理调控农田水分状况,使引进田间的水最大限度地为农作物所利用。在第3个环节上要调控土壤和地表面附近的大气环境,使农作物的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对于第2、3环节要逐步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水技术、田间覆盖保墒技术,并加强田间用水管理。

查看全文

农业用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我市农业用水工作将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集中优势资源,综合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农业大春供水管理工作为中心,加大灌区“三满意”工程建设力度,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抓好计量用水试点,搞好水资源优化调配,切实做到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确保灌溉面积达到27万余亩,其中:水稻面积26万余亩;芒种节前完成早中稻栽插任务,确保全市大春水稻满栽满插;安排好田间后期正常用水,有效避免和防止水事纠纷、田间大面积脱水、裂缝及死苗等现象发生,并为常年性的农业生产用水作好服务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认清形势,牢固树立“防汛保平安、抗灾夺丰收”的思想

查看全文

农业用水调研清查实践感受

农业用水调查的目的是摸清我国各地和各流域农业用水状况。根据山西省用水统计资料.2009年其农业用水量占其经济社会总用水量的65%以上(见表1),农业用水调查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用水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而农业用水调查数据质量的核心环节主要集中在清查登记阶段,只有严格做好调查对象清查登记阶段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农业用水调查后续工作有效有序地进行。农业用水调查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和畜禽养殖用水两个方面.农业灌溉用水通过灌区用水调查获得,畜禽养殖用水通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用水调查获得。

一、灌区用水调查对象清查

1.罐区用水调查的目的

灌区用水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情况,主要调查灌溉面积、取水量及用水量等指标。根据统计,2009年山西全省经济社会总用水量590679万m,而农业灌溉用水量384096万m,占全省经济社会总用水量的63.64%,占全省农业总用水量的97.86%.可见灌区用水调查对于农业用水调查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至关重要。

2.灌区用水调查对象的确定

灌区用水调查对象的确定是进行经济社会用水调查的基础性工作。灌区用水调查对象是利用各县级行政区掌握的相关资料.根据确定方法直接选取。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要求灌区用水调查的对象是重点调查跨县灌区和万亩及以上的非跨县灌区。在没有万亩及以上灌区的县。可适当降低灌区规模标准至2000~5000亩(133.33~333.33hm):根据当地规模以下灌区实际情况。根据使用水源不同区分地表水灌区、地下水灌区和混合灌区三种类型,选取一定数量的典型灌区进行调查,抽样的典型灌区数原则上不应小于该水源类型灌区总数的2O%。在对灌区调查对象清查审核时发现,对于规模以上灌区,主要指渠灌区f包括从水库、塘坝、湖泊、河流等地表水源取水的灌区)和跨县灌区.基层普查人员概念比较清楚,而对于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调查对象的确定,则概念比较模糊;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灌区概念的界定是:灌区是指单一水源或多水源联合调度且水源有保障,有统一的管理主体,由灌溉排水工程控制的区域。在确定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典型调查对象时.把灌溉面积在50亩(3.33hm)以上的灌区(片)都界定在被抽样范围之内,考虑到有些县(区)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片)较多,为了不加大基层普查员的工作量,在考虑到作物类型、地形条件、气候以及取用水计量程度等因素条件下,要把每个县(区)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数量控制在50个左右。灌区专项普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我国灌溉面积及其分布.灌区的数量、分布、灌溉面积、灌排工程设施等情况,而灌区用水调查是为了查清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情况.主要调查灌溉面积、取水量及用水量等指标。关于普查(调查)对象和内容,灌区专项普查是把除机电井以外的灌溉面积在50亩(3.33hm)及以上的灌区全部进行普查:而灌区用水调查是跨县灌区和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全部调查、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包括机电井灌区)典型调查的方法。灌区用水调查与灌区专项普查的灌溉面积等指标存在关联,普查时协同实施。

查看全文

农业高效用水发展趋向思索

我国农业用水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特别是用水的紧张,土地分配利用的不平衡的严峻形势所逼迫的。我国的农业高效用水和节水型农业的实行对我国国家的水资源安全和农产品粮食的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具有极其中要的影响地位和作用。而对于我国的农业节水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高效用水和高效节水来实现解决。因此,加快我国节水型农业的新进展,用科学技术来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努力打造和我国国情相一致的现代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系统,这将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途径。

1现代高效用水研究进展

(1)农业高效的节水技术策略。农业高效的节水技术策略主要从输水工程上和农业灌溉方式技术上进行探究。比如在河南,在农业用水的运输上,光在输水量上就能损失到60%左右,这是占全省平均灌溉输送水量的比率。而国外在20%左右。由此可见在农业用水中输送水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进行高效节水研究,在渠道的防渗方面、渠道的配套方式上,低压管道的输送农业用水方面上进行节水研究。像滴灌等各种节水措施都可以使用其上。

(2)农业的高效节水措施分析,在农田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实施节水,可以在限制作物的蒸腾上,抑制土壤的蒸发上进行探究。还有就是可以充分提高农田水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抗旱育苗、限量农业生产、做好农田的保墒措施、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增加土壤的肥力等等措施。

(3)节水管理措施,是在作物生育期内把有限的灌溉水量进行最优分配,来提高作物可吸收的根层储水和灌溉水之间的转化,以及经济产量和光合产物效率的转化。可采用抗旱灌溉、不十足的灌溉和低水量的灌溉等等措施,通过合理的措施来调节农作物对水分的供应,充分利用有效降雨的措施,提高作物对农田水的利用效率。采用低定额灌溉一般可节水30%~40%,而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只有科学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与法规,才能使其他节水措施发挥应用作用,大力推广现有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用好水、管好水、使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2我国农业高效用水前景探析

查看全文

农业用水效率分析论文

1、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必要性

1.1用水效率过低,有潜力可挖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大国。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3.4%(若考虑农村生活用水则占81.7%)。当前我国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3—0.4,与发达国家O.7—0.9相比,相差0.4—0.5: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平均1kg/m3左右,与以色列2.32kg/m3相比,相差一倍以上。从GDP用水效益上来看,美国1990年GDP用水效益为10.3美元/m3,1989年日本为32.4美元/m3,我国1995年用水效益为10.7元/m3,只有美国的1990年1/8,日本1989年的1/25(汇率按1995年1.32美元计算),说明我国节水潜力很大。

1.2解决16亿人口粮食安全的需要

所谓的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根据有关粮食安全评价,目前我国粮食安全低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高于俄国、日本、印度和世界平均水平。如果考虑我国庞大的人口群和水土资源供给状况,未来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同现在相比有可能下降。据预测,在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届时,需要粮食增长到6.4—7.2亿吨。为了满足这种粮食需求,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9.0亿亩,此时,用水量将从现状的4000亿m3增长到6650亿m3。从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来看,如此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节水来实现。据估算,如果科学地发展节水农业,到2030年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达到0.65,水分生产率达到1.5kg/m3以上,加上10多亿亩旱地农业增产的潜力,可以基本满足我国未来粮食的安全。

1.3生态环境的需要

查看全文

解析农业高效用水问题

按中国未来人口15亿人计算,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每人每年仅为1875m3。2000年中国工农业及生活需水量达6500亿~7000亿m3,而可供水量仅有6000亿m3。2005年中国工农业及生活需水量达7000亿~7500亿m3,而可供水量仅有5000亿m3。水资源短缺已成定局,作为占用水量80%的农业用水必须提高水的利用率,以让有限的农业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发展高效用水的现代化农业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1农业灌溉与高效用水

农业灌溉将水从水源输送到农田的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环节,第1个环节是通过灌溉输配水系统,将水自水源引至田间;第2个环节是在田间地表水入渗到土壤中,在土壤中再分配转化为土壤水,而后被作物吸收;第3个环节是作物吸收水分后通过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最后形成有机物质。

高效用水的目标是极大地提高上述3个环节水的转化和产出效率,既节水又高产。在第1个环节上,要提高输水效率,通过工程的投入,实行输水渠道的配套、防渗,将来实行输配水管道化,从而大大减少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在第2个环节上,要合理调控农田水分状况,使引进田间的水最大限度地为农作物所利用。在第3个环节上要调控土壤和地表面附近的大气环境,使农作物的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对于第2、3环节要逐步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水技术、田间覆盖保墒技术,并加强田间用水管理。

由于农业用水存在很大浪费,水资源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所以发展高效用水的农业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另外,在采用技术措施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技术措施,如完善管理体制和技术服务体系,农业水资源立法,农业供水水价的合理调整等,从而提高农业用水的管理水平,提高田间作物水的生产率。

2现代农业的主要节水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