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险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1:49: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险

农业险问题及措施

从2008年起,黑龙江省被国家纳入农业保险试点范围,采取商业保险公司与各级政府联办共保的形式,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发展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为全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据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黑龙江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6.41亿元,同比增长17.29%。其中,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6758万亩,同比增长11.05%,覆盖率37.13%,较上年同期提高3.53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种植业保险赔款4.86亿元,受益农户达30.59万户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呈现一些问题,本文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随着自然环境的逐步恶化,灾害频繁,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在近几年的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

1.1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分析

1.1.1保险标的分散,农业保险点多、线长、面广,经营分散黑龙江省地域广阔,农村交通不便,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逐户承保和逐地块查勘等方面有一定难度。

1.1.2经营方式单一目前农业保险公司开展的业务品种较为单一,主要是在垦区推行“互助共济,风险共担”的互助式保险模式。

查看全文

中外农业险支撑系统比较及借鉴

本文作者:李林1赵君彦2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自2004年起,我国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和推广力度,从试点地区的选择到财政补贴农户保费支出,再到农业巨灾风险支持的逐步建立,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然而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处于初始和探索阶段,目前我国除了对农户实施保费补贴政策以外,并没有其他有力的措施来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完善的政策支持系统亟待建立。因此,借鉴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支持经验,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业保险政府支持现状

自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预算安排力度。2007年中央财政补贴20.5亿元,到2010年增长为101.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70%。各地基本上都是采取中央和地方政府按照固定的比例对投保农户进行保费补贴。根据2010年保监会数据,中央财政补贴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费补贴比例大致为40%,不同地区和险种会有所差异,地方财政补贴比例也在40%左右,因此,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共达到80%,经济发达地区保费补贴比例甚至更高。在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面和渗透度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配置到农业保险领域。2010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35.8亿元,是2006年的271.6倍,参加农户1.4亿户次,保险金额3943亿元,支付赔款100.7亿元,受益农户2060万户次,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保障功能逐步显现。

2中外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体系比较

2.1政府支持方式比较分析

查看全文

农业险发展实践与认识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火灾、暴风、雷击、冰雪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保险合同内的损失,在保险金额范围内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农业保险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分散农业风险及经济损失的一种机制,特别是作为一种对农业适度保护的国际惯例,农业保险不仅是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搞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在目前尤其是一项潜力巨大、效益宏伟、惠及长远的艰巨工作。

一、南通市某区农业保险的实践

该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是从2008年开始的,当年主要种植业品种的承包面达到80%以上,能繁母猪和奶牛做到应保尽保,当年共收保费1669.42万元,理赔140.9万元。2009年该区在巩固发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能繁母猪和奶牛6个种植、养殖业品种保险的基础上,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全面启动农业设施大棚保险试点。主要种植业品种的承保面达到90%以上,能繁母猪和奶牛做到应保尽保。高效设施农业的承保收入达到农业保险总保护费收入的1%以上。当年种植业参保面积139.13万亩,争取省以上扶持资金1501.16万元,农户缴纳保险费共750.57万元。新增设施农业保险1523亩,收保费30.06万元。全年种植业受灾面积51697.53亩,理赔411.27万元。能繁母猪理赔1913头计191.3万元。全年共收保费2687.63万元,是上年的1.56倍,理赔602.57万元。2010年主要种植业品种的承保面达到了90%以上,种植业各品种面积按各镇区良种补贴面积确定;对能繁母猪和奶牛做到了应保尽保;高效设施农业投保率达到了现有面积的80%以上,且保险额达到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含上级财政补贴费)的7%以上。当年承保小麦40.15万亩;油菜46.43万亩;玉米8.12万亩;水稻45.19万亩。承保能繁母猪18588头。全年查勘报险油菜共计4200亩,理赔32.96万元;小麦共16600亩,理赔120.84万元;全年查勘报险玉米共5700亩,理赔74.74万元;水稻报险理赔96700亩,计348.6万元。查勘报险设施大棚共330亩,理赔1.17万元;另已理赔能繁母猪1800头,计180万元。全年共收保费2668.28万元,理赔758.31万元。2011年进一步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扩大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主要种植业品种的参保面达到了90%以上,能繁母猪和奶牛参保面达到100%,高效设施农业和能繁母猪的参保收入都达到了种植业总参保费的25%以上,总参保费比上年的2668万元增加10%,达2900万元多,加上2010年未结算小麦、油菜保费约830万元,总参保费将达3830万元左右。

二、当前农业保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设计来说,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1.农业保险补贴内容比较单一,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主要集中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业保险管理费补贴和再保险补贴政策在我国仍处于空白阶段,而在发达国家这两项重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已普遍实施。

查看全文

农业险体系建构研究

本文作者:陈萍1熊涛2张春1赵隽劼1作者单位: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处

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出现巨灾比例高,受灾面积大的新特点。据相关资料显示,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分散、转移和化解这一灾害损失,从而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稳定,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农业保险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化解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农民遭遇灾难后,通过及时的保险赔款,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从而降低农民投资的风险,稳定农民生活。然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的农业保险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灾后重建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为了更好的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新型农业保险体系构建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新视角急需进一步研究。

1近年来自然灾害爆发的新特征

1.1灾害种类多,爆发的频率高

从自然灾害爆发的种类看,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地貌灾害;地震灾害;病虫害等生物灾害;干旱、水土流失等环境灾害、森林、草场火灾等,种类很多。从自然灾害爆发的频率看,我国自然灾害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例如,1998年长江与嫩江洪涝,1999~2000年大范围的干旱,2006年川渝的高温干旱,2008年南方的雨雪冰冻,2009~2010年云南的干旱,2010年冬华北的低温冻害,2011年全国多省市的旱涝急转灾害,汶川、玉树的地震等都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有力证据。

1.2爆发区域越来越广

查看全文

兵团农业险现况不足及政策

本文作者:吴振鹏邵志强闻亮王春梅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总人口257.3万人,下辖14个生产建设师,其中农业生产建设师13个,177个农牧团场,分布在新疆14个地、州、市境内。农作物播种面积1119.2千公顷(1678.8万亩),年末牲畜存栏624.06万头(只)。农业产值占兵团GDP的比重为36.2%。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存在着干旱、干热风频繁,土壤盐渍化严重,风沙大、早晚霜冻害等不利因素,伴随着地震、风灾、旱灾、雹灾、洪灾、碱害、霜冻、农业病虫害等种种灾害,对农业生产、职工生活和团场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快制定农业保险引导措施,健全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推动农业保险科学化管理是促进兵团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稳定农牧团场职工收入、稳定祖国边疆的必然要求。

一、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兵团农业保险工作于1986年开始启动。24年来,农业保险在保障农牧团场生产,防范和化解农业经营风险,帮助广大农牧职工群众灾后恢复生产、安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为兵团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2010年累计承保兵团农牧团场作物面积22417.76万亩,保费收入48.97亿元;承保畜禽数量1351.93万头(只),保费收入3.36亿元。累计支付理赔资金32.5亿元,理赔率达62.11%。

(一)农业保险管理工作机制体制不断完善。

1.兵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农业保险在兵团起步较早,兵团将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银行、保险)之一,作为现代农业保护保障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2年,兵团党委就结合农牧团场经营模式变化,适时以新兵办发[2002]1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兵团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兵团开展农业保险兵师团三级各自的职责,规范缴费管理及理赔程序。2007年,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推行,兵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座谈会研究兵团农业保险模式、新旧制度的衔接及农业保险发展方向,要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用好中央财政补贴政策,管好保费补贴资金,切实把这项惠及广大农牧职工,推进兵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做好。各团场成立由主要领导参加的农业保险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落实农业保险的发展规划,协调与农业保险相关各方面的关系,保障工作落实

查看全文

农业保险风险问题的综述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降低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主客观风险却是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保险相关文献的梳理,就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保险的主客观风险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农户的主观风险认知和偏好对购买农业保险具有显著的影响;客观风险的存在是促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农业保险;主客观风险;产品创新

一、引言

农业保险是一种分散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担机制。通常认为农业保险主要涵盖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庹国柱等,2002),即在生产过程中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所遭遇的自然灾害进行风险分担的机制。

二、国外农业保险风险研究现状

Ogurtsovetal.(2008)将对风险的识别划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多数研究者更关注客观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的度量,而对决策者主观风险状态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查看全文

农业险发展策略研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步形成。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对农业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促使加工、种植、农产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农业发展过程中弱质性特征表现明显。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承担各种风险,一方面是自然灾害等产量风险,另一方面还好承担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导致的价格风险。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农产品在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下流程更加频繁,农产品流通的公共物品性和农业的弱质性从根本上要求政府需要对其实施保护,保证农业核心利益得到体现。所以农业政策性保险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农业政策性保险是政府对农业保护、促进农产品正常供给、防范农业产业化风险的重要举措。

1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一系列进展,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方向迈进。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看,虽然传统型农业在逐步缩小,现代化农业的规模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但是我国农业的弱质性特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弱质性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性消除,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对其进行扶持,从根本上保证其健康稳定的发展。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看,传统农业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传统农业需要政府政策的保护和扶持。从传统农业的发展特点看,其风险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导致其产量的下降风险,同时还有农业丰收之后产生的收益性下降问题。从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产品风险角度看,需要政府运用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对农户进行补贴,如果是农产品丰收之后造成的收益性下降风险同样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性保险对农户进行补偿。农民丰收之后其收益性会发生变化,农业政策性保险对传统农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粮食需求弹性角度进行分析,当粮食丰收的情况下,粮食的供应量会增加,但是粮食的价格会随着粮食产量的上升而下降,导致农民的整体收益性下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粮食缺乏需求弹性。从粮食供应角度看,农户供应粮食满足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粮食生产与其他商品生产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其具有公共物品性特征。但是从农户收益角度看,粮食越是丰收农户的收益性下降越快。因此政府需要承担粮食丰收之后造成农民收益下降的风险,或者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会下降,粮食供应将会产生问题,这对我国粮食安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政府需要通过农业政策性保险保障农民收益。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支持和保护,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导致农业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导致农业加工、种植、农产品流通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农业的弱质性说明即使农业产业化承担自然灾害的风险比较小,但是也要承担第二第三产业的价格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导致农业产业链增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增加,农业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通过对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需求状况对农民收益性影响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对现代农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纺织工业品分析可以看出,农产品原料的深加工品供需状况,当纺织品的供应量增加的时候,其价格发生下跌,纺织品生产企业获取的收益比农户获取的收益要多,所以纺织品工业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弹性。

2现代农业保险模式缺陷研究

当前我国拥有多家保险公司在开展农业保险服务,比如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公司。但是只有安华保险公司在代替政府开展政策性保险服务。从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情况看,主要是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政府给这些商业保险公司一定补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担一部分费用,农户承担少量费用的保险管理模式。这种农业政策性保险模式具有自身的缺陷性,因为商业保险公司毕竟是做商业保险出生的,其对农业生产的特征并没有全面把握,其在保险过程中会呈现一定的问题,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过程中需要专业化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业务,可以保证各项保险业务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对整个农业保险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对农业实施商业性保险之后农民收入状况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农业政策性保险产生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商业性保险对农户收入产生的影响。商业保险机构对受保农户确定无差别收益曲线,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真正发生了巨灾,或者农产品价格出现的下跌,农民获取的补贴通常情况下比较少,与农民收益预期相差甚远,所以可以看出有商业保险机构代办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保险作用很少,无法真正弥补自然灾害、价格下跌等问题造成的农业收益下降问题。因此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缺陷,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相关措施,规范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行机构,保证投保农民真正获取收益,促进我国农业取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3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支农政策研究

查看全文

社会资本对农业险影响思索

社会资本是指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是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第三种资本形态(D.Skidmore,2001)。自洛瑞(G.Loury)于1977年在《种族收入的动力学理论》中首次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以来,经布迪厄(P.Bourdieu)、科尔曼(J.S.Cole-man)、普特南(R.D.Putnam)、福山(F.Fukuyama)、伍考克(M.Woolcock)、埃文斯(P.Evans)、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学者的发展,社会资本理论已成为最有影响和最具潜质的理论之一,并成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分析的重要工具。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涉及到农民生产的各个方面。社会资本与农业保险关系密切,从各方面影响着农业保险。本文从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其对农业保险供给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资本对农业保险供给需求的影响

(一)社会资本对农业保险供给需求的有利方面

1.社会资本对农业保险具有工具性作用农民对农业保险既力不从心又心有疑虑。一是不相信保险;二是依赖保险,部分农民买了农业保险后,不积极参与防灾防损,导致损失扩大;三是道德风险严重,少数农民利用农业保险进行欺诈活动。社会资本介入农业保险可以制约以上的行为,对农业保险具有工具性作用。社会资本提供的保险信息搜寻便利降低了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弱化或解决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2.弥补保险中介机构缺位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然而,我国保险公司并没有利用农村保险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其可以利用社会资本弥补保险中介机构的缺位。社会资本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保险人可以利用社会资本多途径的让广大投保人了解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保险产品的搜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农业保险中介的缺位。

(二)社会资本对农业保险供给需求的负面影响

查看全文

印度农业险研究及启发

本文作者:邱昊颙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发展中大国,印度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印度经济的二元化特征也非常突出,有着亚洲最大耕地面积的印度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部门,它担负着养活印度12亿人口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重任。但是,印度因深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旱灾害严重。频繁的自然灾害、落后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严重威胁了印度农村社会经济的安定。为了加强对印度农业风险的控制、提高农业产出的稳定性和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印度政府高度重视“三农”方面的工作,制定和实施了诸多的扶农、助农的政策措施。其中,农业保险便在这个背景下开展开来,并经历了多次改革持续至今,成为了为农业保驾护航和对农业风险管理以及农村扶贫的关键措施。

一、印度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简述

(一)早期印度农业保险

印度的农业保险最早可追溯至其建国元年的1947年,当年,印度的农业食品部向中央立法机关提交了关于开展作物保险和牲畜保险的提案。但是,印度农业保险实质性的一步是1968年10月,印度政府起草了作物保险法案和实施方案以此指导各邦农业保险的开展。在1972年,印度通用保险公司正式引入一项名为早期个体化农业保险计划(FirstIndividualApproachScheme)的农业保险,同年,该公司被收归国有。这个农业保险计划是一个分散规模、小范围的试验性计划,保险标的仅仅限于H-4棉花(之后还承保花生、小麦、土豆)。1979年,印度通用保险公司开展了作物保险试点计划(PilotCropInsuranceScheme,PCIS),代替了先前的个体化农业保险计划。PCIS采取了AreaApproach,并将保险标的扩大至谷类作物、小米、鹰嘴豆、土豆、棉花、油菜籽等六大类作物。更为重要是,PCIS对投保人的投保资格和保费补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季节性农业贷款的农民才能够参保,自愿参保的贷款农民能够获得政府提供的50%保费补贴。这一规定直接将农业保险上升为政策性保险,并奠定了今后农业保险的基本发展方向

(二)过渡时期农业保险

查看全文

谈论农业险道德风险问题

一、引言

自2007年我国首先在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和四川试点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后,我国农业保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五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累计超过了600亿元,总计向7000多万农户支付保险赔款400亿元。但在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却存在着虚假承保、骗保骗赔、克扣补贴等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部分地区保费、赔款虚高,阻碍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的良好运行,部分农民拿不到或者拿不全应有的赔款,造成商业保险公司巨大损失、打击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这些现象所反映出的是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严重的道德风险。

二、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及其原因

通常保险中所指道德风险是由于个人的行为不端、不诚实、居心不良或有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的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和人身伤害的风险因素。多指投保人群体中所出现的道德风险。在我国农保中所出现的道德风险,不仅包括传统的保险中的投保人的道德风险,也包括保险业务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道德风险。

(一)投保人方面出现的道德风险投保人方面所出现的道德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故意造成保险事故,其中又分故意损毁保险标的和受灾后不积极抢救保险标的。前一种主要是因为部分农民认为购买了保险没有获赔是不划算的,所以故意损毁农作物或牲畜来获取赔付,而保险公司理赔时又很难判断是否故意造成。第二种是因为部分农民认为,购买保险后出现灾害,保险公司会赔付,损失是保险公司的不是自己的,没必要去抢救保险标的。这都是因为农保知识的普及还不够。二是发生保险事故后,谎报受灾数目。例如农户为自养牲畜投保,发生瘟疫后,投保标的损失了一半,为获得更多赔款,将其他农户未投保牲畜作为自己的受灾保险标的要求赔付。保险公司很难判断哪些是承保标的,哪些不是。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农户的诚信问题。

(二)保险业务人员的道德风险现阶段从事农保的业务人员大都是“半路出家”,致使其对业务了解不透彻,对许多问题没有解决的经验,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农保近几年才在我国迅猛发展起来,其政策、制度还在摸索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再加上国家为支持农保发展所提供的大量财政资金补贴的诱惑,一些保险业务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逐渐显现出道德问题。例如,一些农村的业务人员为了简化自己的工作,让投保人自行填制保单,既未认真地履行向投保人说明解释保险条款内容的义务,又未进行认真询问,造成理赔纠纷;又如,一些人员对农保的资金补贴起歹心,开出假保单来骗取保费,使得部分地区保费虚高和财政资金流失;甚至有业务人员伪造发生风险事故并自行领走赔付,使得保险赔付虚高,真正发生保险事故时,农户无法得到赔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