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0:52: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市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市场建设的设想
本文作者:蒋和平工作单位:浙江农业大学
虽然从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化。但就目前现实状况而言,市场机制远没有确立其主导地位而成为农村经济运行的基础,与农村市场相关的市场主体、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组织,离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相差甚远,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和培育。
一、进一步培育农业市场经济的核心:完善市场主体
进一步发育农村市场经济,就必须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农业微观主体是农户。在农业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界定和保护农户的产权,使他们安居乐业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不受各种侵权行为的困扰。其界定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明晰农户经济的产权。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要努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关系,使所有者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合理化,实现财产主体多元化。其基本措施是:(1)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放手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形成农村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并存、活跃发展的格局。(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不是变更土地所有制的性质,而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根本改革传统的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土地产权应在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进行符合规律的界定,重新界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的实现形式,确定土地公有制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实行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和分配权的分解。在此基础上,严格界定各财产利益主体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和法律的关系及利益的约束关系。在新型的土地产权关系基础上,发给土地使用权证,使承包土地具有法律保障,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证的形式促使土地流转。同时,还要建立农村土地有偿合作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收益分配及土地投入制度。(3)将土地以外的集体财产的产权进一步明晰化。当前应从清理集体资产入手来明确农户经济产权。一是对集体所有的资产和资金进行全面的清查,摸清“家底”;二是对农户资产所有权进行界定,划清资产所有权的归属关系,把应属于农户所有的资产权益收回来,切实解决农户及其权益被侵占流失的问题;三是对必须重估的集体资产价值进行评估,解决资产帐面与资产价值相背离的问题;四是对经营者占用价值总量或资本进行核定,明确农民经营集体资产的责任。逐步建立以集体资产占用价值量或集体资金效益评价和考核经营成果的集体资产管理新体制、新方法,促进集体资产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第二,科学地界定农地产权中的转让权。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在经济上、法律上严格确立农户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地位,与这种宏观要求相适应,界定农村土地产权的着眼点应放在强化农户的自主权上。除了土地使用权,部分收益权之外,土地使用的转让权可以交给农户。目前,应该明确土地转让权在什么意义和什么程度上归集体,在什么意义和程度上归农户。同时制定和完善农村土地转让流转的监督制度,允许农户合理地转让土地,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性。坚持从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制定比较合理规范而又切实可行的农村土地转让流转管理条例。以法律形式对参与农村土地市场主体、土地转让条件、转让程度、转让价格、违约责任、利益调节等重要问题进行规范。鼓励和保障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土地转让和流转。
二、进一步发育农村市场经济的关键:市场体系的建设
根据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农业调控的经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发达的商品市场,还包括发达的生产要素市场;不仅包括发达的现货市场,还包括发达的期货市场。按这个标准来衡量,在经济过渡时期,我国农村的市场体系是发育不全的。因而培育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是进一步发育我国的农村市场经济的关键。首先,政府应继续放开产区的初级市场。从90年代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经营已经放开。但对国计民生影响最大的粮食、棉花市场尚未放开,已成为制约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政府应采取措施逐步放开,在减少国有限额收购任务前提下常年开放粮食市场,特别是产区的初级市场和大部分县以上的粮食批发市场。跨地区的粮食购销活动主要通过县和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进行,销区流通企业(包括国有、集体、个体和私营)暂时不允许到产区农村基层(包括集贸市场、农户、个体私营粮商、集体粮食企业和国有粮食企业)直接收购原粮。同时,也要有秩序地开放产品初级市场,应允许产区基层粮食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粮食企业和个体私营粮商)通过市场竞争收购农户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后的商品粮。但这些粮食应主要通过地、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销售,一般不得越过当地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直接与销区粮食企业(包括个体、私营、集体和国有企业等)成交。其次,在市场体系中,应充分发挥目前批发市场的中心作用。我国所要建立的正是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批发市场应分为中央级批发市场和区域性批发市场。中央级批发市场主要经营跨省域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批发业务,通常由中央政府直接干预,并对全国农产品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区域性批发市场又分为区域中心性批发市场和市区性批发市场,主要经营本省和本地区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批发业务,其辐射力往往是地区性的。两级批发市场要明确分工批发的权限。中央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应主要通过中央批发市场进行吞吐调节,进而影响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其他各类市场。地方政府对区域性批发市场的调控,既要考虑中央政府的作用,又要承担对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调节。两级批发市场调节需要互通信息,建立准确、迅速、方便低廉的信息网络,快速地把中央级现货批发市场价格和期货市场的交易价格、品种、数量等信息传送到全国各地市场以及农业生产者和流通企业。使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得到更准确的市场信息。第三,逐步建立地区性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专业批发市场是在专业市场的基础上,继承了“专业”和“批发”两种市场的特点,是一种更适合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基地化发展需要的优化市场。而期货市场是指预先付出少许保证金,在将来的某一确定日期、地点,按照约定的价格、规格、数量、品质交付并结清的交易场所。期货市场一般由专业批发市场发育形成。建立期货市场是避免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产量大幅度摇摆,农民单方面承担市场风险的有效机制。建立专业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需根据农产品生产发展的情况,循序推进。(1)先在交通便利的农产品集散地或专项产品加工集中地建立专业市场,由批零兼营逐步转向批发为主,再由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向期货市场过渡;(2)先选供求数量大、市场竞争性强的加工产品,如食品、食糖、食品油、中草药,以及容易储运的非鲜活的农产品,如粮食、大豆、花生、黄麻等,在形成专业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发育期货市场;(3)加强专业批发、期货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解决好场地、摊位、柜台等基本设施,再是搞好配套设施,如水电、卫生、交通、结算、管理等系统的设施建设;(4)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人和中介组织,把千家万户同市场联结起来,把分散的商品集中到批发市场或期货市场,以利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考虑建立期货商品生产基地,以保证期货市场的货源供给。第四,逐步推行和实现农副产品购销“契约化”。农副产品购销“契约化”,是国家对农业进行有计划指导,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农民”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具体设想是:凡国家定购的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糖蔗、蚕茧、烤烟等,要委托收购部门同农户签定好定购合同;凡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要事先或委托收购部门与农户鉴定供货合同;凡从事农副产品购销的部门,要根据市场需要及自己的购销计划同农户签定产销合同;凡组织经营农产品外贸出口的部门和组织,要同农户或生产单位签定外贸购销合同;凡签定购销合同必须按合同法进行,坚持自愿、互利、平等,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条款。凡预先不签定购销合同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利用行政职权,强迫交售或设卡拦路;凡没有合同约束的农户生产的产品(除国家禁止生产和流通的产品外),可以由农户自由销售。推行农副产品购销“契约化”不应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要破除经济上的“诸侯割据”和“围墙政策”,至于地方与中央、产地与加工地、内销与外贸的利益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或协商解决。
当前农业市场模式的探究
本文作者:杨俊杰张春林高新让王居仓工作单位:武功农科中心协委会
当前抓农业,必须抓好市场,如果不抓好市场,只等于抓了一半工作。如果说,80年代初对我国农民最有吸引力的两个字是“承包”,正如农民们称赞的“大包干、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90年代最有吸引力的两个字则是“市场”,现在农民已成为农业市场的主体,所谓主体,是指经常性进行购销活动的人流,如果不把农民引向市场,就打不开农业市场,就打不开国内外市场,就不可能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有高的速度,好的效益。因而,农民兴奋地说:“建一处市场,兴一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它预示着我国农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也是我国农民在继乡镇企业伟大创举之后的又一创新。我国现阶段以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基本单位的农民势单力薄,它终归是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脱胎而来的,烙上的是小生产者和胎记,与现代化的农业有难以调和的冲寒;另一面,在市场经济逐步发育的情况,宏观政策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还不适应家庭经营的客观需求,农民与市场未建立稳定的联系,国家和各级政府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和机制也不很健全等。农业承受着两大风险,即自然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面对国内外大市场,往往一遇市场风险就无力与之抗衡,只能任其市场的冲击而自生自灭。在这种形势下,农业市场经济就必然应运而生。
百炯争流,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与特点,参照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农业市场的实践中,经各省、市因地制宜的试点、试验,出现了很多突破与创新,出现了旨在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适应市场经济新的尝试和新的模式,诸如:
1.“三划一同”四位一体的模式。我国许多研究农业发展的专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阶段,在农业上实行农业区划、农业规划、农业计划、农业合同简称为“三划一同”四位一体的模式,则是我国目前在农业领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的最佳模式。区划的作用在于查明和评价本区域资源的现状与可供开发利用情况。规划与计划,以预测市场变化,作出发展商品生产的决策,使之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加速商品与资金周转,增强带场竞争力。农业合同是计划与市场的结合点,可使无序的市场转向有序市场的有力工具,农民接合同生产、交售,企业或商贸部门接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在各个环节管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这种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方式,突破了所有制的界限,将国营、集体、个人经营联合起来,突破了行政区域界限,将县内外,省内外以及国外企业衔接起来,突破了行业隶属的界限,将农、工、贸行业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利益互补。
2.“中国式现代农场制度”的模式.有的农业专家、学者提出,要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以适应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中国式的现代农场制度”,立足于目前我国农业“超细小”的经营规模,是产生极低下的农业生产率的一个基本原因。一个农民养活三四个人的状况,终究不能长期维持下去。那么,现行的农户承包责任制将如何顺应市场经济这一大趋势而完善和前进呢?必须以土地国有化、国有土地出租为前提,建立个人承租的“中国式现代农场制度”,将促进土地的自如流转和合理使用,以推动我国农业规模经济的发展。所谓“中国式现代农场制度”,实质上是工厂制度在农业中的翻版,它的主要特征,是以国有土地出租—农场主—农业工人为典型结构,以土地适当集中基础上的专业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谋取利润为直接目的;在农产品价格彻底放开,并最终拆除旧的户籍栅栏,形成城乡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开展公平竞争的商品化生产。
3.“公司加农户”模式。这种以农户为基础的公司,大多是围绕一个支柱产业成立的专业性经营公司,公司的“龙头”连接国内外市场,“龙尾”连着千家万户,逐步把农业引向市场,实现农业规模化、企业化。其经营方法是,公司与农户自愿签订合同,向农户有偿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农户按照公司的生产计划、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数量、规格或品质交由公司统销,从而使公司与农户形成一个互为依托、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经济共同体。据不完全统计,起源于河南省汝洲市的这种“公司加农户”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截止1993年底,全市实体性“龙头”公司已达百余家,连接农户13万个,年产值4.5亿元,年收入8200万元。
休闲农业市场需要分析
1沈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子项。我国于20世纪9O年代开始发展休闲农业,到21世纪初,休闲农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超过150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万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目前,沈阳市有休闲农庄(园区)15家,年接待57万人次,占休闲农业总接待人次的66.6%;年营业收入2亿元,占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的79%。沈阳市休闲农业内容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发展速度快。苏家屯区的马耳山号称“沈南第一高峰”,登山、采摘是其生态旅游的项目,其中草莓采摘棚及蘑菇采摘棚最吸引人,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同时,其还有若干家小型农家乐及配套娱乐性设施,如拓展训练基地等。沈阳市休闲农业的“先驱”是依托自然景区发展起来的农家乐,其为休闲农业的初级形态。农家小院往往呈聚集状态,主要分布在棋盘山、马耳山周边、新民市前当堡镇仙子湖等地。据统计,全市农家乐的数量为330家,年接待量达90万人次,占休闲农业总接待人次的33.4%;年营业收入约6000万元,占全市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的21%。综合型休闲农业园区是休闲农业的高级形态。其虽起步晚,但起点较高,规模较大,在硬件设施、文化品位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目前,沈阳市在建的规模化、生态化综合型休闲农业园区有7个,预计总投资23.8亿元,建成后可年接游客228万人次。如在建的沈阳市光辉世界现代农业博览园总投资10亿元,包含农业综合展览、青少年科普农业、采摘农业、观光农业、实践农业等多种功能。
2沈阳市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分析
从营销学的角度看,旅游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由对某种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旅游购买者构成,由旅游者、旅游购买力和旅游动机3个主要因素和其他因素构成。
2.1旅游者
客源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现状,其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对旅游业有着积极的反馈作用。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为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客源。前往郊区旅游的城市人口基数越大,郊区旅游越容易发育。城市规模越大,城乡景观的空间差异就越大,城郊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城市居民旅游出行率就越高。沈阳约有人口720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有度假休闲需求,通过欣赏大自然减少城市环境、生活、工作的压力。
农业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就农业企业问题,在农业的大问题上我国有些观点不同,给农民减税是应该的,但是减税并不能力让中国农业真正走向产业化,中国农业真正走向产业化主要是真正推动农业的企业化。
企业化主要设计到农业方面的两大类企业,一个是生产型企业,一个是服务类企业,所以我很希望农业真正走近现代化是对生产型服务型企业的配合和发展,减税是非常应该的,但是真正要走向现代农业恐怕还是企业化的问题,所以我对在座的生产型的企业和服务型的企业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想利用这个机会,就农业方面的企业的由于问题跟大家进行沟通。
有这样的几个问题进行沟通:
一、现在活跃于农业生产型企业服务型企业民营企业的问题。
现在我们农业方面数量上80%都是民营企业,但恐怕农业方面的民营企业现在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我们讨论。
1、融资问题。
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研究
1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持续抓好“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开展农村“双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基于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的坚实保障。所谓现代农业市场,就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是连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与消费的不可或缺关键环节,是沟通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一次新探索,无论是从农业结构调整层面还是从推进农业现代化层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农业结构调整层面来看。一方面,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能够实现农业领域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形成高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向高新技术领域拓展,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市场能为日渐衰落的以要素投资驱动的传统农业寻找新的转型升级方式,使传统农业借助现代农业市场先进技术和理念重新崛起,促进农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双赢目的。从推进农业现代化层面来看。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能够摆脱以往传统采集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使流通更加丰富和多样化。针对传统农业发展效率低、基础设施差、信息化程度滞后等问题,可通过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和新型高效的流通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较快地提升,保证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走出一条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我国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发展的成效
2.1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规模实力不断壮大。随着我国农业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和供应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基本保持在4000家左右,市场年成交额增至39785.3亿元,期货市场形势大好,年成交额达34.89亿元。我国各类主要农产品市场已基本建立协调有序、业态多元、互动高效的中国特色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中心,以农民经纪人、经销商、中介机构和加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分销、现货交易、原材料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为营销的基本流通模式,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规模化的农业支柱产业,有力推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2.2市场主体日益多元,竞争能力明显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集体和个人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多渠道经营的基础上,实行了农产品经营由“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政策环境下,使得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到农产品流通体系当中。主要市场参与者有: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城市下岗职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国有商业企业组织等各类参与主体。并逐步形成了农产品市场多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在统一管理规划下,形成了彼此竞争,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2.3宏观调控基本建立,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不仅要依靠市场机制对农业进行调节,而且还要在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下,切实加强政府在农业市场中的宏观调控。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基于农产品购、销、调、存被国营和合作社商业垄断的背景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已不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渐失去其作用。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一个建立于新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建立起来。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经济手段为主,间接调控农产品市场的新机制,调控的方式主要有建立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农业保险大灾风险管理制度、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制度和农产品进出口监管等政策,以此来维护现代农业市场的协调稳定发展。
3我国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代农业市场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同时也面临着众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农产品经营设施不健全,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根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量占总营业额的比重不到10%,超过90%的农产品通过对手代销完成交易,农产品批发市场使用电子商务贸易技术的仅有9.23%。由于投资少、效率低,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在露天或简易大棚市场进行,经营设施简陋且极不完善,仓储、制冷等基础配套设施使用率明显不足且闲置情况较为普遍。在农业流通信息化方面,个别农产品市场虽已建立,但大多数只是用于建立市场门户网站和市场农产品价格信息等方面,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支撑手段较为缺乏。3.2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较为普遍,阻碍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具有“小规模、大群体”的特点,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参与主体分散,且规模小、数量多、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科技实力薄弱,很难适应当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严重阻碍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和先进交易方式的应用,对现代农业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3.3期货市场体系不健全,期货现货联系不紧密。目前,虽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已基本覆盖了以粮、棉、油、糖为主的农产品期货,但由于期货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农产品进入的机会,导致大量农产品和工业价格没有转移和规避风险的地方,制约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而且在现有上市交易品种中,活跃的交易数量少,大多是一些小品种,从而导致众多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投入到热门期货品种上,容易形成垄断价格和市场操纵等“恶炒”现象,导致期货市场价格无法真正反映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反而制约了期货市场价格功能的发挥作用。3.4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统筹行政管理制度。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市场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法律法规方面还尚未颁布。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中各种相关主体的行为,使得农产品市场发展形势参差不齐,各种经营主体在市场流通过程中没有规范化标准,难以梳理市场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阻碍了全国农产品市场的统一和生产力的提高;而且由于政府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信息传导,导致农产品市场和农资市场发展带有盲目性和对市场信息的滞后性。同时在整个产业链的政府监管中,农资管理仍然是分段监管模式。因此,当某一环节出现利益或问题时,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督,很难明确哪个部门具体负责,容易出现“有利互相争,无利互相推”的现象。
浅析农业市场竞争及监管不足的策略
一、从五常大米事件看农业市场竞争秩序的扭曲与原因
从目前对五常大米事件的评价看,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农民生产者是受害者,对加工、流通环节获利巨大的大米企业的谴责之声不断。在大米产业链条中,农民生产者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处境,他们付出整季、整年的辛勤劳动,但是由此获得的实际收益却与市场零售价格相去甚远———这明显有违常规市场机制下的价值规律和利益分配机制,不仅无益于宏观经济的健康持续性发展,更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侵蚀其本就有限的利益。然而,当我们从整个农业市场竞争秩序的角度,冷静、全面地看待该事件带来的影响,可能就不仅是对农业生产者利益产生危害,而是对参与到农产品市场交易中的所有主体的利益都可能产生损害,这当然也包括了短期内获得巨额利润的大米企业。
一般认为,当自由竞争演化为一种经济运行样态,无论何种市场,其本质均为维系既有秩序的重要方式,对市场机制的恶性投机和肆意操弄,在阻碍经济秩序的稳定和正常运转的同时,还会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共存于该体系中的每一个体。五常大米事件,表面上看是米业市场内部价值分配失衡的体现,然俯瞰该事件的始末后其所映射的却是农业市场竞争运行机制的震动。长此以往,价格垄断、限制交易、非法集中等违法竞争现象会日益猖獗,届时,无论是当前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生产者,还是短时牟取暴利的大米加工企业都无法抽身其外。尽管大米加工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规律使然,但在享有诸多社会福利与市场收益的同时,承担必要的道德及法律义务亦是其对称且应当的责任,然在市场竞争秩序缺乏有效监管和政策指引的环境之下,试图要求经营者自律自省、在恶性竞争条件下独善其身、并尽力维护现有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无疑是不现实的,当然,这也与企业追求利益的核心诉求相矛盾。因而,需要架构一套符合经济规律,契合实际需求的外部竞争机制,通过实时有效、科学合理的市场监管来实现竞争的稳定和有序。一般认为,只要存在经济性活动,就离不开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有效发生必须以自由公平的竞争为前提和保障。近年来,社会对竞争与垄断的关注逐渐升温。为了保障市场竞争机制的健康有序运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并配套相对完善的监督和执法机关———法律实施的硬件设施,而且还从社会公众对于竞争的观念认识、价值判断等非制度层面入手来普及和净化竞争文化———法律实施的软件环境。
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来共同推动对各类违法竞争的规制。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有待大力推进的。然而,由于我国传统上“和合”文化对竞争理念的排斥和古代重农抑商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分层结构对商业文化和商人群体的抑制,造成了我国传统上竞争文化的缺失。加之,在新中国成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致使经济交往中竞争性因素的生成与发展被抑制,各行各业中普遍缺乏有效竞争。农业产业作为基础的民生产业更是如此,国家对农业发展管得太多、统得太死,行政指令经营代替了自由市场选择,导致在该产业内集约化程度始终不高,分散承包经营难以形成商业集体竞争力。这种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阻碍了现代竞争文化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成与发展。必须承认,竞争文化的重大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传统的国度里,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被社会大众所认识,但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相对长远的周期里,竞争文化一旦扎根于一国的文化禀赋之中,将对该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事实告诉我们,现阶段在大力推进市场竞争,依法规范市场竞争活动的过程中,明显有点“力不从心”,即便有“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竞争法律制度也会因缺乏相应的社会认同而实施起来困难。在农业产业内的具体表现便是,生产经营的发展主要依托于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从业者对于发生在市场交易环节中的竞争性规范和监管不了解、不关心、不在乎。五常大米事件作为当下农产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单个事件,虽被媒体报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已不再为一个热点。然而,从学术反思的角度看,该事件的发生不是一个偶然,其影响也不是短暂的,涉及的利益群体亦非单纯的农民兄弟,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惯性在面临现实需要时的一种惰性与尴尬。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事件的发生又有其必然性,所损害的是整个社会在享受农产品市场有效竞争时所带来的利益,是竞争文化缺失与竞争监管缺位在农业发展中的凸显。
二、农业竞争文化的培育
所谓竞争文化的培育,既是将竞争的正面作用对自由公平的价值追求,对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满意度提高所做出的各种贡献;以及相应的负面影响,容易形成垄断、控制市场价格、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等两相结合全面并深刻地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和阐述,从而使健康积极的竞争意识植根于社会共识的深处。在这一过程会涉及诸多层面的因素,涵盖固有消费观念的变革、恶性经营行为的规制、有效政府监管的建构、市场经济主体间思维的沟通、市场机制与交易规则的正确认知等,可以说,经济体系的每个组成要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竞争文化的实质,其重要影响则表现为,作为职能转变中的政府部门,应当注重准确把握其在竞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致力于宏观经济的正常监管和秩序维护;作为市场竞争的参与主体,则需要果决地担负市场自由交易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社会效果,并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或资源优化等途径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广大的市场消费者,则应积极正面地运用竞争规则,努力争取竞争带给自身的正当利益,进而更加全面并深刻地理解竞争文化。最终通过竞争监管者、市场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认识与行为推动竞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体到农业领域而言,竞争文化的培育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农业市场化经营制度的创新
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户小生产、小流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农业市场化经营程度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对农业经营制度进行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改变农户小生产、小流通的生产方式,使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导向,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为手段,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与国内外市场融为一体,实现农业市场化。
组织形式
农业市场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当前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具体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这种形式大体有两类:一是以村组集体组织为核心,以农户为成员,以组织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服务为内容而形成的组织形式;二是以大户为核心,以专业户为主要成员,以某种专业品的加工、流通为内容而形成的组织形式。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农户的小生产、小流通转化为大生产、大流通。
“公司+农户”。这种经营组织具体又有“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生产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以合同为纽带,以公司的市场化经营为导向,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的大生产、大流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实践表明,这种组织形式是农业市场化经营前景广阔的一种形式。
股份合作经营组织。这种形式多是由农民出土地或劳务,农业科技人员、工商企业等出技术、资金等组合而成的,其利益分配机制是按股分红。这种组织形式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自愿结合,集中生产要素,优势互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实现农户与市场对接的,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证券市场农业发展
一、证券市场对于农业发展的功能证券市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发展形式,证券市场浓缩和凝聚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核心要素和基本价值观念,它应该而且可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筹资与投资功能筹资与投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能够迅速地把分散在社会上的闲散货币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可供长期使用的资本,用于生产和经营,从而开辟了不同于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这些股票、证券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直接投资工具。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改变社会资金配置方式,开辟农业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克服农业发展的资金制约。
(二)转制与监督功能
证券市场还具有促使公司转换经营机制的功能。证券市场对经营主体有一定的要求,公司要成为上市公司,必须先改制成为股份公司,按照股份公司的机制来运作。企业要在证券市场发行证券,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要有良好的业绩。这就使企业时时处在各方面的监督和影响之中。这些监督包括:①股东的干预。股东作为投资者必然关心企业的经营和前途,并且通过授权关系或“用脚投票”实施他们的权力。②股价升跌的压力。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股价,股价提高,对公司是一种激励;经营不善产生的价格下跌可能导致外部接管,在这种制约下,管理层不得不认真地为公司服务,股东的权益因此得到相应的保护。③社会的监督,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交易所的监督和制约,所有这些制约,促使上市公司形成健全的内部运作机制。
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促进农业企业的机制转换,培育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要求它具有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优越的组织形式。相比而言,上市公司具有体制上的优势。对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培育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2)启发和影响各类农业经营组织的企业化转变。证券市场不仅培育农业大中型上市公司,而且以它的标准、效率启发和影响着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方式有较高的效率,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方式逐步向面向市场的农业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逐步向具有市场意识、投资意识、管理意识的农业企业家转变。
(三)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功能
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论文
摘要:农业保险是通过保险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安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业金融和农业保险)之一。纵观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农业保险一直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市场供求总量非均衡问题;二是结构非均衡问题。三是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基于以农业保险的非均衡运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非均衡运行现状的分析,探讨解决农业保险非均衡运行状态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非均衡;宏观调控
1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的表现
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发展慢、过程跌宕起伏,仅1950—1959年间就经历了开办、暂停、恢复、停办的曲折过程。自1982年恢复开办农险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非均衡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总量上的非均衡
农业市场资金支持体系与制度配置
一问题与因由
(一)投入总量不足且投向结构不合理我国政府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一直不足,大多年份一直处于10%以下,与发达国家30%~50%投入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同时,政府支农资金结构也不合理,政府补贴性、引导性资金投向重点仍不明确界定。生产性支出少,非生产性支出较多。政府农业财政支出中有70%用于政府农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费用,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而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少。政府的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多,用于农业研究、技术推广及产前、产后服务环节的少。同时,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农业投入职责划分不清,增加了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支农资金被挪用现象严重,监督机制不健全,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严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农业资金低效运作现象普遍存在。
(二)来源动力不足因农资市场体系未形成(1)农户投资总量增加,但投资乏力。1983年,我国废除了,逐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分配权,农户作为农业投资主体的地位在制度上得到认可,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对生产的投入不断增加。1983年,我国农村居民固定资产投资305.1亿元,2012年已达到9840.6亿元,比1983年增加了9535.5亿元。但是从总体上看,相比我国的农业规模和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农户投资仍显乏力。一方面是受当前资本市场的影响,金融机构对农业支持力度不够,农户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据银监会的统计,2007年来,我国有农户约2.3亿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有1.2亿户,其中获得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农户数7800多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3.2%。[1]全国只有27%的农户能获得正规渠道贷款,在有金融需求的农户中,仍有40%以上不能获得正规信贷支持。至2010年3月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为95900亿元,约占所有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23%,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22201亿元,在全部涉农贷款比重不到20%,约占所有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5.1%。[1]另一方面是受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影响。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实现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再加之土地频繁的调整,限制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入和经营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进行长期投入的积极性。(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异军突起,但对农业投资匮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异军突起。截至2010年底,仅内蒙古自治区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10154个,成员总数达到9.5万户。[2]151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缩小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距离、组织农业生产、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但调查发现,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合作经济组织仅仅依靠收取少量会费维持其运行,在实际的运行中也仅仅提供简单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服务,未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动、风险共担的合理机制,又因其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运作资金短缺,盈利性不足,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对现代农业的投资较为匮乏。(3)涉农龙头企业“非农化”投资现象明显,农业投资动力不足。目前,我国涉农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充分整合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通过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基本实现了产、供、销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在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支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表示,截止2012年,我国有各类龙头企业11万家,销售收入突破5.7万亿元。但由于目前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低,且可控性较弱,加之投资回报率较长,因此大部分龙头企业往往选择风险低、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进行投资,“非农化”投资现象明显。(4)由于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金融机构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供给动力不足,农业融资企业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资金投入数额量以及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需求日益突出。但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受其逐利性的驱使,出于提高资金收益和回避风险的考虑,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资金供给动力不足。作为致力于建设面向“三农”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近几年的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并没有明显增长,始终保持在30%左右,此外,其涉农贷款余额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比例由2007年的19.76%,下降到2011年的11.47%,[3]107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可见一斑。农村信用社在趋利的影响下,也存在着资金外流严重的现象,大部分贷款外流到收益较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据统计,1978年以后的30年,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流出额总计高达13855.1亿元。[4]66-70不仅如此,其他如保险和证券公司等对于农业资金支持作用也并不明显。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且不稳定,覆盖面窄、渗透率低,在转移、分散农业风险及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同时,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不清,保险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和监管体制;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补贴的支持力度不够。
二体系与构建
在我国沿海地区,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已经培育出一大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如江苏东海、江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溧水白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太仓现代农业园区等。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现代农业基地、园区,既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又对推广、示范农业先进技术和发展新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加快了现代农业的步伐。根据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基础的不同,发达国家已经成功探索出发展现代农业的三种资金来源类型[5]46-49:其一,信贷金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如美国,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已经凭借其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廉能源优势,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发展现代农业,信贷金融成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其二,政府财政投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以法国为例,法国土地资料和劳动力适中,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他们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基于技术的正外部性等原因,他们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其三,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与宏观调控管理机制相辅相承的农村投融资机制。以日本为例,日本人多地少,耕地资源非常短缺,所以,日本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农耕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提高化肥和农药施用水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业产量。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日本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与宏观调控管理机制相辅相承的农村投融资机制。综合上述三种典型的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来源模式,可以看出,三种模式都试图积极努力地发挥市场主体在资金来源多元化中的主体作用;都试图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如政策性、补贴性和引导性的公共资金支持体系,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都试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刺激农业市场主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并不断提高涉农资金的利用效率。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农业规模化发展之路,最大限度降低农业风险,增强农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国外成功经验,本文试图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资金支持体系基本框架,见下图1。可见,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来源于农业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表现形式的农户和以乡镇企业、资本市场的银行保险证劵金融企业等为表现形式的法人组织;其二,来源于农业非市场主体,主要表现为涉农国家财政。因此,除国家公共财政外,本文将整个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资金支持主体分为两大部分: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表现形式的农户、以乡镇企业及资本市场金融企业为表现形式的涉农企业。实际中农户和涉农企业资金会被分成四大资金流。具体包括:(1)自发型资金,指投资主体出于对农业偏好或在利益的驱动下,直接产生内生支持意愿,自发将资金投入到现代农业中;(2)政府直接推动型资金,即政府通过法律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直接推动现代农业投资主体产生市场资金内生支持意愿;(3)趋势推动型资金,即随着土地流转集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农业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比较收益提高,于是,市场资金投向农业的内生支持意愿得以形成,农业发展支持资金自发增强;(4)政府推动趋势型资金,即国家通过法律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比较收益增加,风险降低,市场主体产生内生支持意愿增强。根据图1,除一部分市场资金支持主体考虑到现代农业未来收益的预期,主动将资金投入农业领域外,更多的资金投入是要由政府推动和促进的。政府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促进市场资金内生支持意愿的形成上来。政府既要有真正意义的涉农财政资金投入,又要直接推动市场主体向农业投资,还要通过政策或法律的扶持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间接推动市场资金内生支持意愿的形成。关于现代农业市场资金支持体系框架的搭建,有三点是要务。
(一)构建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市场资金支持系统[6]34-36。在现代农业资金支持体系构建中,世界各国非常注重市场资金的配置作用。如法国、日本等国均非常注重农业合作金融体系的构建,他们通过赋予合作金融组织以独立经济实体的地位,充分调动了合作金融组织的活力,加快了现代农业市场资金支持体系构建的步伐。当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适度的政府干预非常必要,但政府必然是以宏观调控的角色作为市场资金运作的有益补充,而非市场资金的操控者。市场投资主体投资决策的做出,是以比较收益的高低来进行风险的决策,只有当机会成本小于投资偏好,投资主体能从农业中获益的时,作为经济人的投资者才会积极主动将资金投入农业。当前,我国农业比较收益较低,这就客观上要求政府要运用利益诱导机制引导资金流入农村,形成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因此,中国现代农业市场资金支持体系的建立,要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即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