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10:16: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品

农业品销售企业电子商务决策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信息化、农业标准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化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它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如何快速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企业、农户三个层面寻求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瓶颈,实现农业大发展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农产品销售企业角度来探讨推进电子商务的策略。

一、用变革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逐步推进农产品销售企业电子商务

变革管理的三个必不可分的实施阶段是:解冻、变革、冻结。其中解冻是企业实施变革的前奏,是确定变革目标的阶段;变革是实施变革的主体,是实现变革目标的具体行动;而冻结是变革目标实现后的保证,同时是新变革的起点。

农产品销售企业在进行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变革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思路来指导我们实施电子商务。

首先,在确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后,在做详细的需求分析前加入一个实施步骤,即“模拟上线”运行的培训方法,让企业自己经过培训,直观的了解实施电子商务的全貌,并使企业用信息化的眼光来了解企业的组成和运行模式(即解冻的过程)。这是一个“由上而下”的过程,进行全员的培训,以部门主管以上的管理人员为主的过程,是一个发现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原动力的过程。

其次,在电子商务的实施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思路,从时间、成本和质量三方面保证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效果(即变革阶段),这是一个先“由下而上”后“由上而下”的建设过程。

查看全文

农业品国际贸易状况以及发展决策

近几年,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由2003年的6847.20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11276.67亿美元。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增长速度超过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因而农产品单位价值指数在2003-2005年期间持续上涨,2005年达到了1.29。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增长反映了世界农产品市场整体在扩大,带给各农产品出口国更大的机会,农产品单位价值指数上涨则表明农产品出口可能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各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可能更加激烈。中国农产品出口既面临着可能持续增长的机遇,也面临着可能更加激烈竞争的挑战。

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

1.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

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该年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在入世后的第一年,也就是2002年,小麦、豆油等农产品未发生大量冲击国内市场的情况,玉米、棉花、大米的出口增加。也就是说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农产品出口额在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进口额度也有所上升,贸易顺差为30亿美元。到了2003年,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三个“新高”,即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但农产品顺差为25亿美元,同比下降56.1%。这表明2003年是我国农产品贸易自1990年以来顺差较少的年份。而到了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入世风险凸显,虽然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但进口增幅已大大超过出口增幅,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25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这是我国首次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出现逆差,而这一逆转的出现仅仅是在我国入世后的第三年。进入200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到了2006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88%。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逆差由2005年的14.7亿美元减少到9.6亿美元,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连续减少,改善了农产品贸易逆差过大所引起的不利情况。另外,农产品进出口持续较快的增长。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表明中国正在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

但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放缓,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农产品出口反映了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结构特征:一方面,出口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高价值农产品为主,占出口总额比例的二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出口额虽然不断增加,但占比在十分之一左右。从出口表现看,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1.2我国农产品贸易遭遇壁垒狙击

查看全文

提升农业品国际竞争力决策

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为质量和品种制约为主,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并以市场需求的约束为主。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农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我国农产品必须千方百计提高竞争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1.1农产品生产规模因素农业是受规模效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农产品的生产规模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大体上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使得每个农业劳动力所支配的资源少,从而使得劳动力生产率也较低。我国目前每个农业劳动力所生产的农产品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规模小也使得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的制约,规模小还使得营销组织面临较为不利的环境。生产的品种较为混杂,单个劳动者生产数量较少,从千家万户的农民中收购不同质量的产品势必会增加营销收购成本。

1.2政策和体制因素政策和体制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对农业补贴政策、税费政策、运费政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补贴和税费政策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发达国家给予农民以各种支持和补贴,另一方面,我国不仅给予农民的支持很少,还向农民征收各种高额的农业税费。

1.3农产品加工因素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高也是制约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一些原料性产品如棉花、油料、糖料的竞争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水果和蔬菜等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4农民自身因素农民是农产品的直接创造者,农民的素质对竞争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无论是提高农产品质量还是调整农产品结构,最终地要通过农民来实现。我国农民具有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但也存在一些弱点,诸如:市场意识薄弱、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农民合作组织缺乏。

查看全文

浅谈农业品牌发展

2020年1月16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弘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把品牌“树起来”,推动河南农业加快实现由增产导向到提质导向、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探索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创建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真正让绿色成为农业最靓丽的底色。这里,笔者就落实尹弘省长讲话精神,推进河南“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建设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河南农业品牌发展现状

(一)农业品牌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局面。“十三五”以来,由于各项政策的导向作用,河南省“三品一标”发展势头增强、速度加快。尤其是2017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河南省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农业农村厅实施了品牌扶贫行动,并把“三品一标”纳入菜篮子工程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和企业、合作社发展“三品一标”的积极性。“三品一标”发展势头和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弥补了起点低、基础弱的不足。“三品一标”数量规模稳定增长。近3年来,河南省“三品一标”数量年增长率在25%左右,截至2019年年底,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4679个,排名全国第12位。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505个,排名第11位;绿色食品1019个,排名第15位;有机农产品36个,排名第22位;农产品地理标志119个,排名第5位,“三品一标”已覆盖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市)。与“三品一标”相配套的绿色生产资料和基地建设有新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认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产品29个,排名全国第9位。内黄等5个县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排名全国第16位;洛宁等4个县正在创建,预计2020年年底验收。灵宝、汝阳2个县已建成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44个企业已建成省级“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较快。截至2019年年底,河南省登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16个,排名全国第1位,占全国四分之一。(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突出。尽管河南省“三品一标”数量年增长率25%,绿色食品产品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近3年增长一倍。但因起点低和续展率低,与兄弟省市的差距还很大。绿色食品排名全国第15位、中部六省第4位,不仅落后于山东、江苏,而且落后于同属中部的安徽、湖南、湖北,与河南农业和中部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省内各市县间发展速度差别较大。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总数排名前五位的省辖市“三品一标”产品占全省总数的40%,而总数排名后五位省辖市“三品一标”产品总数不足全省总量的10%,部分农业县(区)还没有“三品一标”产品,还有省直管县农产品地理标志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并且“三品一标”产品占比低,内部结构也有待优化。以绿色食品为例,河南省主要农产品中绿色食品粮食产品76.6万吨、占比1.2%,绿色食品水果23.7万吨、占比0.9%,绿色食品蔬菜12.1万吨、占比0.2%,绿色食品油料5.3万吨、占比0.9%,绿色食品畜产品17.6万吨、占比1.4%,绿色食品水产品0.8万吨、占比0.9%,绿色食品食用菌产品5.3万吨、占比3%。其中,加工产品和畜禽养殖产品占比低、拉动力不足问题尤为突出。(三)认识不到位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考察先进省份农业品牌发展的经验,发现河南在政策支持拉动、出口与消费带动以及政企联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江苏把“三品一标”纳入江苏省委省政府考核市、县党委政府的关键指标,并对获证单位给予奖补;湖南将“三品一标“作为考核和评价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建设项目的重要指标,并由湖南省财政出资在机场、高铁站和香港设立“湘”字号品牌农产品展销专柜和展销店,所展销产品均从湖南省获证产品中挑选;山东等沿海省份既是农产品出口大省,又是中高端消费者密集区,依托出口和中高端消费带动绿色食品等“三品一标”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多年来坚持政府与企业联动,推进生态自然环境与绿色食品品牌互动,省里统一支付“三品一标”环境评价费并对获证单位给予奖补,协力营销其优越的绿色生态自然资源和绿色食品,在获得市场份额时又反馈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和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当然,河南的差距,主要差在认识上。前述先进地区的经验,无不是认识到位后的做法和结果。河南省也同样如此,从笔者近几年统计数据看,“三品一标”排名靠前的市县也并不都是经济发达的市县。凡是领导重视程度高、政策推力强和企业品牌发展积极性高的地方,“三品一标”发展就快。反之,由于领导不重视,一些地方的发展速度就跟不上总体发展节拍,可能会被越甩越远。

二、河南农业品牌发展对策

农业要强,品牌必须擦亮。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一)统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公共品牌引领作用。“三品一标”作为我国政府管理的质量边界清晰和标志监管严格的公用品牌(质量标识),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因此,必须始终把发展“三品一标”放在农业品牌建设的核心地位,发挥好其引领作用,带动地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合力。近几年,河南省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出台了一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但尚未有直接支持“三品一标”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且各级各地也未形成政策合力。因此,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或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完善省、市、县三级品牌创建机制,积极推广农业品牌发展经验,强化分类指导,进一步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建设发展。三是充分发挥考评推动。要将以“三品一标”品牌作为河南省政府对地方考核内容,作为各类农业建设项目、农产品生产经营投资项目、农业生产性奖补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评定的条件。推动地方和企业劲向一处使,共同做好农业品牌的大文章,切实让“三品一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二)有区别有重点推进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在“三品一标”品牌中,绿色食品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食品农产品的杰出代表,已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中高端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因此,要以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和转型升级。要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规划区和农业大县(市、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解决食品加工业发展绿色食品的原料来源问题。二是积极推进“一标+一品”发展模式。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稀缺资源,也是中高端消费的追求,尤其是一些消费者已在追求“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的高端消费方式,作为农耕文明传承悠久的河南,各地要积极探索地方特色农产品保护利用机制,鼓励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使用企业(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推进提升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的整体实力。三是认真做好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管理。要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改革的要求,认真发展管理好无公害农产品。要结合河南各地自然资源和生产实际,适度推进管理好有机农产品。同时,要继续发挥省级“三品一标”示范基地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壮大“三品一标”整体实力。(三)加大品牌营销宣传力度。一要加强领导层面的宣传。近几年来,河南省在宣传“三品一标”品牌方面,基本用活了网站、用实了报刊广电、用好了新媒体、用足了企业宣传资源。但对市、县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的宣传还不到位。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要由县级人民政府作为申报主体,龙头企业配合。前两年有多个县(市、区)工作机构和龙头企业对申报创建很积极,但到领导那里就卡壳了。有的是主管部门领导不支持,有的是县(市、区)政府领导不支持。二要拓宽信息宣传渠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多途径进行宣传。继续培育河南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切实提升河南农业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三要继续加强品牌产品产销对接推介活动。积极组织获证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会、推介会等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加强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推动河南“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品牌强、产业旺。

作者:叶新太 管 立 黄继勇 刘远航 姬伯梁 刘 宇 单位: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查看全文

创意农业品牌化建设初探

摘要:品牌化是湖南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立足湖南创意农业的发展实际,以品牌形象视角对品牌建设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虽然湖南创意农业品牌化建设成效初显,但还存在品牌形象定位不明、识别不高、体验不强、推广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湖南;创意农业;品牌形象

近年来,湖南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形式和经营方式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了湖南农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引擎,为乡村振兴特别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出路。如何通过湖南创意农业的品牌化战略,实现湖南创意农业品牌的顶层策划设计与有效传播,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进而扩大湖南创意农业及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创意农业的品牌湘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视角。

1创意农业的概念

缘起于创意产业的兴起,创意农业的实践与研究最早始于国外。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创意农业的热潮,国内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旅游学等学界的学者开始关注创意农业领域,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其中学者章继刚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过程中,以及在农业节庆活动、农业总部经济活动中进行生产创意、生活创意、产业创意、品牌创意和景观创意,通过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本文认为,创意农业是指利用文化创意的思维,以创意生产和休闲体验为核心,对农业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进行创新、创意设计[2],以增加农业资源附加值的一种休闲农业经营新业态,也是一种特色农业、科技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作为休闲农业与创意产业在产业链上的融合,具备休闲产业与创意产业的一般属性。

2农业品牌化的意义与类型

查看全文

基于品牌构建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发展品牌农业,对促进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等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农业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品牌建设依靠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业品牌的科技含量,加强网络信息和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和观念,积极地培育农业品牌意识。文中分析广西农业品牌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构建广西农业品牌的长远规划和策略。

关键词:品牌农业;品牌构建;资源整合;发展策略

品牌是指企业或社会团体生产特定产品而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标识。品牌代表着企业产品的品质、风格、知名度、市场形象以及消费者的偏好等。品牌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实施标准化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效应,达到产业化经营,产品通过商标注册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质量安全认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品牌应当整合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的经营组织,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以及采取适当的市场营销策略等措施,才能推进品牌农业的发展。农业品牌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广西必须通过打造一批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知名度,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最终促进农业的增效,实现农民的增收,实现农村的稳定和繁荣。

1广西农业品牌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缺乏打造农业品牌的意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当前广西多数农业生产经营户还是满足于传统的农产品经营方式和营销模式,依赖传统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对打造市场品牌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创建农业品牌也缺少积极性。因此建设农业品牌力度不足,打入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也不多。还有不少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者、农户在品牌建设上存在依靠地方政府来建设品牌的心理,创建农产品品牌的自觉性、主动性相对较低,缺乏打造农业品牌的长远规划。因为,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涵产品品质优势、市场认可度、市场营销推广策略等综合措施。1.2建设农业品牌缺乏力度。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普遍存在重视农业生产环节、轻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过程,忽视市场营销环节,往往不愿意为农产品的品牌提升层次而投入资金,而政府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大多数也是重视生产过程、科技投入,对农产品品牌建设上很少支持,极少从农业品牌战略上进行规划,在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与构建农业品牌上对农业企业的帮助和指导很少,使得目前广西在全国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品牌相对缺少。因此,广西农业虽然有自主的品牌,但是从总体上农业品牌的知名度不高,档次较低,还不能充分地发挥农业品牌的聚集效应,农业品牌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辐射功能不强。广西获得驰名商标和国家认证的农业品牌数量不多,在全国市场上打得响的农产品数量太少。1.3品牌农产品的规模相对偏小。目前广西农业生产和经营相对较为分散,生产规模也相对较小。由于农业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之间协作关系较为松散,使得农业生产企业对产业的带动性也相对较弱。很多农产品都是初级产品,主要以传统产业、原材料、农产品初加工为主,对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相对较低。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也较小,而且加工精度不高和对产品开发深度也不够,使得产品过于大众化,不能体现产品的特色。因为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也严重制约了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有时候出现农业产业和优质农产品,却没有大型的龙头农业企业建立品牌产品而进一步带动和辐射,出现品牌农业企业与农业产业之间比例不平衡的现象。

2构建品牌农业的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天台品牌农业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天台品牌农业建设的应对措施两个大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现状包括:天台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天台在农业品牌建设当中主要存在着问题和制约因素;具体措施包括:1政府主导,制定农业品牌战略发展规划;2有序管理,实施农业品牌整合;3营销推介,提高品牌农业影响力;4多举并下,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等。具体材料详见如下:

摘要:发展品牌农业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欠发达县市如何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如何增进农业品牌效应,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所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天台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全面梳理了品牌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天台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品牌农业;现状;对策

品牌农业就是以品牌建立和综合运用为基本标志,以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全面改造为保障,以强化差异和特色竞争力为重点,以寻求产业市场优势和超额利润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形态。品牌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天台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增加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

一、天台品牌农业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天台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天台已有石梁牌高山蔬菜、人贵牌粮食制品等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石梁牌高山蔬菜和天台山云雾茶获得浙江名牌称号,有7个农产品中获得有机认证,有3个获得省绿色农产品认证,有19个获得全国无公害认证,有效农副产品注册商标80件。天台的农业品牌建设与南边县市区存在较大差距,天台农业品牌呈现“三多三少”局面:注册商标产品多而形成规模的少,“大路产品”多而名牌产品少,“提篮小卖”多而挺进超市、走出国门的少。80件注册商标中有60件尚处于闲置状态,著名农产品品牌寥寥无几,尽管天台山云雾茶、石梁牌高山蔬菜等曾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大奖,但并未产生其应有的效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还是空白,其相应企业产值大的才几千万元,小的仅几十万,大多为作坊式加工的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处于小、弱、散状态,由于规模不大,广告等宣传力度不强,更使天台农业品牌影响力不高,品牌效益低下。农业品牌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天台农业品牌“长不大”值得思考。

查看全文

品牌竞争农业技术论文

品牌农业战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培育和打造区域特色的农业品牌,才能真正提升市场竞争力,才能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农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品牌农业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业企业只有将品牌农业做大、做强,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树立品牌形象。利用媒体及多渠道推广区域品牌农业,才能在市场竞争取得一席之地。通过广西品牌农业发展的当前现状,分析和探讨广西品牌农业竞争和发展策略,为进一步提高广西农业品牌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1广西品牌农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业品牌知名度不高。虽然广西有部分农业产品向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但是还没有在全国市场上形成知名度和影响力。自从广西启动农业和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建设,计划打造具有市场优势的农业商标和品牌。但与目前我国农产品庞大的市场总量相比,广西的知名农业品牌还相对较少,通过农业品牌对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例如在茶叶方面,广西目前还没有类似浙江省的“西湖龙井”、江苏省的“洞庭碧螺春”等在全国市场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品牌。1.2部分农业品牌缺乏竞争力。虽然目前在政府及行业的影响和带动下,广西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已有所提升,但是农业产品品质的标准化建设、外包装等仍需改进,农产品的溢价能力、品牌化建设仍有待加强和提升。广西各地相继成立了很多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但农产品的大多数生产者和经营者仍然主要依靠市场传统的渠道和产销模式,直接向市场出售初级农业产品,在农业品牌策划和营销方面做得非常不够。这需要农业生产经营者更新观念,挖掘农产品的品牌内涵和价值,找出农业品牌的内在支撑点。1.3农业品牌缺乏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低。在广西的农产品流通方面,因为目前农产品的销售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在生产销售的环节方面衔接得不是很顺畅,常常出现一些农产品销售被积压的现象。与此同时,多数农产品打入外地市场显得非常艰难。另外,农产品物流运输方式也不尽科学和合理,往往导致农产品存储的时间过久,同时又缺少必要的农产品仓储设施,每年都出现不少农产品白白浪费的现象。在农业信息产业建设方面,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广西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仍未建设起来。这些都明显制约到农业品牌化和现代化的建设。

2广西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思路

2.1树立品牌农业战略意识。品牌农业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的引导和保障,但最为关键的是农业生产者要具有品牌意识。品牌农业要求在农业的生产、流通、加工、物流、销售过程都应当树立品牌的观念和意识,共同构建、管理、保护好品牌。农业企业和生产者要从整体上营造品牌创建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政府应当改变工作方式、方法,转换职能,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为农业品牌构建提供科技支撑、信贷支持、技术开发与推广,提供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服务,构建农业品牌的保障体系。2.2健全农业品牌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品质是农业品牌最核心的部分。农业品牌的确立首先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并且在市场上赢取市场份额。因此,农业品牌只能依靠农产品生产中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才能具备优质的品质。由于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较为频繁,广大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关注。要彻底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源就需要严格地抓好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品牌农业要求农产品从选种、种植,一直到成熟采摘,从动物饲养一直到屠宰、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和控制,并且保证整个流程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执行。2.3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品牌文化。在品牌农业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地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媒介,借助媒体的力量,大力地宣传推广,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获得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价值、内涵、形象的知晓、认可、理解、共鸣。通过各种农业和农产品招商会、交易会、博览会等现场推广和展销活动,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在广西的农业品牌建设中,可以结合广西各地特有的民族风俗、人文、地理等特色,挖掘其历史和人文等文化,将品牌文化融入丰富的人文内涵。

3提升广西农业品牌竞争力的机制

查看全文

农业局促农增收工作要点

农业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范化为总抓手,以“十百千万”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落实党的各项惠民强农政策措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计划达到1579亿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2726元,增长12.5%。

一、突出工作重点,实施“十百千万”工程

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重点培育发展10个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100个粮果菜畜标准化示范园场,培育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训农民2万人次。合作社建设要达到规范管理、有序运行、发挥实效的目标;标准化示范园场要达到具备规模、管理标准、示范性强的目标,其中:果品基地24个,蔬菜10个,粮食6个,养殖业6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育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要依托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按照局属各单位工作性质,细化任务分工,协同完成。年内要举办培训班150场次以上,选定的100名农业技术员每年入户开展科技指导10次以上。

二、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以果蔬特色高效产业为主攻方向,通过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升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提升品牌效益,通过膨胀基地规模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产品营销推介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形成地域品牌优势。

1、扎实推进“三品”认证工作。按照政府扶持、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原则,加快“三品”认证步伐。种植业产品要在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向有机食品发展,同时抓好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养殖业产品要在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的基础上,实现绿色食品认证的新突破。年内,全市新增“三品”认证8个,其中:无公害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

查看全文

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作用思索

农业产业化是在新形势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科学判断和全新战略,为阿勒泰地区今后农业工作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当前,全地区农业工作应围绕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科学分析地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现阶段已由传统生产、数量型向生产、经营并重型转变,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要想解决好农牧民农产品的卖难、增收难问题,必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创建能力。为了更好引导农牧民优化种植结构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阿勒泰地区在农业生产综合服务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有效尝试。

1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外销平台和农产品产业化项目扶持

1.1提高农业产业化认识

结合阿勒泰地区种植结构特点,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充分认识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加工转化的紧迫感。在农业生产实际调查和指导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市场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各种展销会和外地发展产业化好的县、市交流与学习,从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有效转变观念,用现代市场经营理念重新定位各项工作,谋划发展。将工作重点的转移,积极培育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同时,提高现有农业市场开拓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推动当前农业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基地建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层次由农产品初级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

1.2搭建外销平台与项目支持

阿勒泰地区在2010年华东和华南地区进行农副产品外销市场调研基础上,确定了上海、广州建立营销平台,重点做好以上海为重点华东地区市场开拓工作。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成功举办名、优、特及深加工农产品宣传推介月活动,此次共有5家企业组织50多个产品参加宣传推介月活动。其次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上报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扶持及乡镇企业园区建设项目18个,其中已获审批12个,争取自治区财政扶持资金346万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