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集体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08:54: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集体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集体化

中苏农业集体化评析论文

中共建国后在农村强力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实行化,随后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种制度实践是中国自己的创新,还是模仿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模式的结果?中国推行农业集体化时对20年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惨痛教训一无所知吗?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的成败得失应该如何评价呢?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

苏联十月革命后曾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政府对工业实施监督,实施劳动义务制以及粮食贸易垄断和余粮收集制,在农村组织“公社”及其他集体农庄。1921年后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同时着手恢复工农业生产。当时有些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倒退了一步。为此,列宁不久后就声言“退却”已经结束,并提出口号要“准备向私人经济的资本实行进攻”。这表明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暂时过渡,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动社会主义的“正面进攻”,把“新经济政策的俄罗斯变成社会主义的俄罗斯”。于是在1929年左右就开始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全盘集体化。[1]

苏联处理农业经济体制的做法对中共建国后的农村政策选择确实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并适当地与中国的情况作某些比较,以分析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十月革命”过了11年之后,经济仍然走不出“恢复时期”,工业刚超过一次大战前的水平,农业则还低于战前水平,社会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当时苏联的农业总产量虽比布尔什维克建立政权之初有所提高,但商品率即“上市量”却有所减少,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战前的73.7%下降到1928年的46%;在国家进口机械和各种原料主要依赖农产品出口的情况下,工业建设的目标严重受阻;在农产品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和工业中心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使“五年计划”的主要支柱有垮台的危险。[2]斯大林于1928年决定加速农业集体化,其实是力图从这种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手段。但当农业集体化完成后,苏联却把当初的这种真实意图遮掩起来,而声称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做法。后来中共完全接受了这一观点。

俄共(布尔什维克)是个城市“无产阶级”的政党,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先占领城市再占领乡村的道路,俄共向来对农民不信任。在1917年的革命中,没收了地主及皇室、教会的土地重新分配,并在1918年夏的第二次土地重分中又没收了旧式富农的多余土地,相当于完成了“”。虽然布尔什维克出于政治考虑,为了争取农民在内战中对自己的支持而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权,但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即指出,农村在革命后会更加小资产阶级化,这种农民“在地主和资本家被击溃并被放逐以后,是能够向无产阶级的政治上的专政挑战的唯一残存的独立阶级”。以下两段话则更为着名:“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列宁)“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斯大林)[3]显然,对苏共而言,农村集体化不仅仅是为了“工业化”,而且也是为了打击个体农民、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需要。中共与俄共本来有很大不同,与乡间的农民有密切联系,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政权的,若效法俄共推行农业集体化,势必严重伤害党在农村的社会基础。

查看全文

中苏农业集体化研究论文

共建国后在农村强力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实行化,随后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种制度实践是中国自己的创新,还是模仿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模式的结果?中国推行农业集体化时对20年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惨痛教训一无所知吗?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的成败得失应该如何评价呢?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

苏联十月革命后曾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政府对工业实施监督,实施劳动义务制以及粮食贸易垄断和余粮收集制,在农村组织“公社”及其他集体农庄。1921年后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同时着手恢复工农业生产。当时有些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倒退了一步。为此,列宁不久后就声言“退却”已经结束,并提出口号要“准备向私人经济的资本实行进攻”。这表明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暂时过渡,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动社会主义的“正面进攻”,把“新经济政策的俄罗斯变成社会主义的俄罗斯”。于是在1929年左右就开始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全盘集体化。[1]

苏联处理农业经济体制的做法对中共建国后的农村政策选择确实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并适当地与中国的情况作某些比较,以分析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十月革命”过了11年之后,经济仍然走不出“恢复时期”,工业刚超过一次大战前的水平,农业则还低于战前水平,社会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当时苏联的农业总产量虽比布尔什维克建立政权之初有所提高,但商品率即“上市量”却有所减少,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战前的73.7%下降到1928年的46%;在国家进口机械和各种原料主要依赖农产品出口的情况下,工业建设的目标严重受阻;在农产品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和工业中心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使“五年计划”的主要支柱有垮台的危险。[2]斯大林于1928年决定加速农业集体化,其实是力图从这种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手段。但当农业集体化完成后,苏联却把当初的这种真实意图遮掩起来,而声称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做法。后来中共完全接受了这一观点。

俄共(布尔什维克)是个城市“无产阶级”的政党,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先占领城市再占领乡村的道路,俄共向来对农民不信任。在1917年的革命中,没收了地主及皇室、教会的土地重新分配,并在1918年夏的第二次土地重分中又没收了旧式富农的多余土地,相当于完成了“”。虽然布尔什维克出于政治考虑,为了争取农民在内战中对自己的支持而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权,但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即指出,农村在革命后会更加小资产阶级化,这种农民“在地主和资本家被击溃并被放逐以后,是能够向无产阶级的政治上的专政挑战的唯一残存的独立阶级”。以下两段话则更为着名:“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列宁)“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斯大林)[3]显然,对苏共而言,农村集体化不仅仅是为了“工业化”,而且也是为了打击个体农民、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需要。中共与俄共本来有很大不同,与乡间的农民有密切联系,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政权的,若效法俄共推行农业集体化,势必严重伤害党在农村的社会基础。

查看全文

农业集体化运动管理论文

以“一大二公”为核心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在中国农村开始不久,便顺利推进,呈现一哄而起、高潮迭起的局面。广大农民成千成万地加入合作社,成千成万地涌入,五六年之内,就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事情发展之快,不仅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也出乎主要领导者本人的预料。到底是什么力量在这里面起作用?有人认为,深层的原因是运动的领导者迎合了农民的要求;有人则认定,这是农民的自觉行动。但是,如果我们把视线移向当年的阶级斗争环境,进而分析这种环境下广大农村干部、农民群众乃至整个社会的心理,那么,农业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原因的解释就会另有新的答案。

所谓当年的阶级斗争环境,其一是农村集体运动开始之前,中国农村刚刚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运动,这场运动是在一次大规模的阶级斗争中完成的;集体化运动展开之时,中国农村还弥漫着浓重的阶级斗争火药味。这一点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很大不同,主张“趁热打铁”的敏锐地抓住,他说:“猛烈的……对两种资本主义的改造很顺利。”2其二,这场称之为集体化的运动,实际本应是一场对小农的经济改革运动。通过“经济的道路”3,即以以市场为纽带,以等价交换为准绳,用经济联合、经济协作的形式变革、改革小农经济,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把改造的目标定位于“集体化”,从“一大二公”的空想模式出发,要农民彻底脱离自己千百年来习惯的“小私有”和“熟悉”的商品市场;在方法上又根据领导的经验,把这场经济变革过分地阶级斗争化。这就使这场变革脱离了“经济的道路”,演化成一场人为使“小生产绝种’,4的政治运动。由于一开始就把这场经济变革作为一场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也由于中国农村前一场阶级搏斗还未刹车就“趁热打铁”,展开新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因此,这场集体化运动自始至终都未脱离农村那场阶级斗争的轨迹,也自始至终影响并左右着集体化运动中广大农民和干部的心理,以至还影响到整个的社会心理。

第一,片面强调依靠贫农积极分子的政策和策略,强化了农村中的贫农优势和贫农意识,

导致了贫苦积极分子主宰农村社会的心理。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全力依靠贫苦农民,一是那时贫苦农民群众多,二是那时革命战争任务突出,依靠贫雇农,首先是靠他们冲锋陷阵,斗地主、上前线,而生产任务则不是最突出的问题。无疑这是十分可行的策略。现在的情况,一是发展生产成为社会的中心任务,二是农村社会的中农化,中农户在农村总农户的比重已占到62.2%,有的地方达到80%"5。这就需要全体农民尤其是最广大的中农群众积极参加生产,并带动贫苦农民摆脱贫穷。因此,中农的意愿,应是政府政策的中心和重点依据。但是,因为当时把“一大二公”作为集体化的追求模式,并仍然把阶级斗争作为中心任务,所以,富裕中农属于“资产阶级”⑥,中农则有自发的资本主义的倾向;只有下层贫苦农民“比较地不固执小农私有生产资料的制度,比较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改造”⑦,仍是农村最革命的阶级,有走“一大二公”集体化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树立贫农的优势,使他们中积极支持和鑫加集体化的人成为领导者.使富裕中农“服从贫农领导”⑧。应该说,如果仅仅从达到集体化的目标来看,农业集体化运动依靠的对象和运作方法都是可行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但是,从农民与集体化的关系来说,依靠贫农和以贫农积极分子为领导,实际就往往成了以贫农意志为转移,使中就存在的“抓两头,带中间”的局面重现于农村⑨,导致了贫农积极分子说了算和向贫农看齐的社会心理,造成了由贫苦农民积极分子代表广大农民决定接受集体化运动的局面。有人说,相信并推崇农民。其实,以贫富而论,农民可分为上、中、下三等,而一般都是中间大,二头小。相信与推崇的是农村下层贫苦农民。正是这种仅相信依靠下层贫农及其造成的农村贫农压倒性“优势”,成了集体化一哄而起和“左”倾思潮无法刹车的阶级基础。

第二,批判自发倾向的阶级斗争,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恐资”、“怕私”、“怕富”心理。集体化的目标,既要消灭“资产阶级富农”,又要叫“小生产绝种”。因此,批判农民的自发倾向,斗争地主、富农,.就成了推进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说,推进集体化运动,方法类似,即首先乎沸串连、组织骨干;其次是开会宣传动员;然后布置任务,付之行动。其中开会宜传,实际是一种批斗大会:批,是批判农民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指责他们将导致贫富分化,使广大农民“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斗,是斗争地主、富农,由于当时实际已没有了地主、富农,只好找儿个中已革了命的地、富作活靶子,进行批斗示威。有的地方办社更干脆,批斗会上当场“显灵”,宜布:“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办社,不入社跟他们(指地主、富农)一样。”⑩至于报纸、广播以及其他形式的批判与宣传,更是一边倒,可以说天天可闻.,处处可见。当时,有的农民怕“共产”、“均产”,卖掉生产资料,转移资金,或自己组织互助组、合作社,甚至有的离乡背井,到他村谋生,但这都被判为破坏集体化运动,组织的互助组、合作社也是“假组”、“假社”11;有的地方还直接给单干农民苦头吃,多摊公、购粮12。这样,一批二斗三联系,“农民与农民打架13”,农民不仅在经济发展上根本不可能再有自己的选择,而且还加剧了阶级斗争下“恐资”、“恐私”、“怕富”的心理压力。于是,“社会主义大为上升”,且“每日每时都在增长”,农民便“一批一批站到合作社这边来”;“最顽固”的富裕中农也改变态度,“有的要求入社,有的准备入社”;地主富农则“一点神气也没有了14”。这样,集体化怎能不一哄而起第三,以政治划线,造成了农民政治上的自保与竞赛心理。认为:集体化是社会主义,单干就是资本主义;合作社先进,单千落后(自办合作社则是“假社”);互助组比单干先进,初级社比互助组先进,高级社比初级社先进,比高级社先进,等等。这本是一种以政治划线,脱离生产力发展判断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当时成为无可非议的定论。于是,“公有制”、“大公”,无条件作为先进与革命加以表彰,而单干、小公、私有,则无疑义地作为落后与不革命,甚至反革命受到批判或批评,这导致了具有被动传统的农民政治上的自保心理。为了使自己不在严厉的阶级斗争中落入“落后”与“不革命”的队伍,农民们扭曲自己的心灵,你迫我赶,加入高潮中的竞赛。可以说,以政治划线,是集体化一哄而起的政治原因。

第四,合作社采取的由贫到富的发展顺序,导致了农民入社中的“赶车心理”。为了保证合作化运动中贫农优势与贫农领导权,促进合作化的发展,组织合作社一般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采取由贫到富的发展顺序。分批发展,首先是保证以贫农为骨干,吸收部分下中农参加,上中农和富裕中农暂时不参加,地主、富农则以后再说。对已建立的互助组和合作社,要进行整顿,重新建立贫农优势,那些中农社、富农社必须改组或解FA。这样,先或后加入合作社或能否加入合作社本身已成为一种政治和身份的评价,是先进与落后的标志、在阶级斗争气氛浓郁和“怕富”、“恐资”的社会环境中,必然导致农民入社中的“赶趟”、“赶车心理”。所以,当时还有人“痛哭流涕哀求入社”,他们怕如果“不入社与地主、富农一起,不好过日子15”。

查看全文

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历史意义/深刻教训/启示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5-0011-07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在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在列宁逝世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大力推进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29年下半年,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到1933年基本上完成。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业集体化。它是苏联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千百万个体农户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的伟大运动。斯大林领导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但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践,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斯大林大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起因

1.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及其战争的威胁,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的重要外因

查看全文

中苏农业集体化成败得失的比较

中共建国后在农村强力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实行化,随后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种制度实践是中国自己的创新,还是模仿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模式的结果?中国推行农业集体化时对20年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惨痛教训一无所知吗?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的成败得失应该如何评价呢?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

苏联十月革命后曾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政府对工业实施监督,实施劳动义务制以及粮食贸易垄断和余粮收集制,在农村组织“公社”及其他集体农庄。1921年后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同时着手恢复工农业生产。当时有些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倒退了一步。为此,列宁不久后就声言“退却”已经结束,并提出口号要“准备向私人经济的资本实行进攻”。这表明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暂时过渡,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动社会主义的“正面进攻”,把“新经济政策的俄罗斯变成社会主义的俄罗斯”。于是在1929年左右就开始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全盘集体化。[1]

苏联处理农业经济体制的做法对中共建国后的农村政策选择确实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并适当地与中国的情况作某些比较,以分析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十月革命”过了11年之后,经济仍然走不出“恢复时期”,工业刚超过一次大战前的水平,农业则还低于战前水平,社会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当时苏联的农业总产量虽比布尔什维克建立政权之初有所提高,但商品率即“上市量”却有所减少,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战前的73.7%下降到1928年的46%;在国家进口机械和各种原料主要依赖农产品出口的情况下,工业建设的目标严重受阻;在农产品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和工业中心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使“五年计划”的主要支柱有垮台的危险。[2]斯大林于1928年决定加速农业集体化,其实是力图从这种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手段。但当农业集体化完成后,苏联却把当初的这种真实意图遮掩起来,而声称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做法。后来中共完全接受了这一观点。

俄共(布尔什维克)是个城市“无产阶级”的政党,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先占领城市再占领乡村的道路,俄共向来对农民不信任。在1917年的革命中,没收了地主及皇室、教会的土地重新分配,并在1918年夏的第二次土地重分中又没收了旧式富农的多余土地,相当于完成了“”。虽然布尔什维克出于政治考虑,为了争取农民在内战中对自己的支持而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权,但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即指出,农村在革命后会更加小资产阶级化,这种农民“在地主和资本家被击溃并被放逐以后,是能够向无产阶级的政治上的专政挑战的唯一残存的独立阶级”。以下两段话则更为着名:“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列宁)“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斯大林)[3]显然,对苏共而言,农村集体化不仅仅是为了“工业化”,而且也是为了打击个体农民、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需要。中共与俄共本来有很大不同,与乡间的农民有密切联系,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政权的,若效法俄共推行农业集体化,势必严重伤害党在农村的社会基础。

查看全文

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评析论文

【内容提要】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第一次开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为迅速改变当时苏联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场过早过急过快的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留下深刻的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历史意义/深刻教训/启示

【正文】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在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在列宁逝世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大力推进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29年下半年,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到1933年基本上完成。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业集体化。它是苏联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千百万个体农户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的伟大运动。斯大林领导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但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践,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斯大林大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起因

1.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及其战争的威胁,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的重要外因

查看全文

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内容提要】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第一次开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为迅速改变当时苏联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场过早过急过快的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留下深刻的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历史意义/深刻教训/启示

【正文】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在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在列宁逝世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大力推进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29年下半年,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到1933年基本上完成。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业集体化。它是苏联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千百万个体农户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的伟大运动。斯大林领导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但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践,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斯大林大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起因

1.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及其战争的威胁,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的重要外因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广义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可以包括建国后至1978年前党在农村开展的各种政治运动。党把它看作推进我国农业集体化、现代化从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保证。由于各历史时期的不同背景和中心工作,社教运动在不同阶段虽然具有相当的连续性,但又具有明显的差别。不论社教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它实际上都以不同形式触及到当时我国发展战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体制所难以回避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英文摘要」ThesocialisteducationmovementinitsbroadsenseconsistsofallthepoliticalmovementslaunchedbythePartyinruralareasintheperiodfromthefoundingofNewChinain1949to1978.ThePartytookthismovementasanimportantdrivingforceandguaranteeforachievingcollectivizationandmodernizationinagricultureandthenforanall-roundmodernizationofthewholecountry.Duetodifferentbackgroundsandcentraltasksindifferenthistoricalperiodsthismovementvariedsignificantlyindifferentstagesinspiteofitscontinuity.Regardlessofthewaysthequestionswereraisedandsolvedduringthesocialisteducationmovement,themovementactuallytouched,invariedforms,onthedevelopmentalstrategyandtheunderlyingproblemsthatcouldnotbeavoidedbytheeconomicsystemdeterminedbythestrategy.

「关键词」社教运动/四清/农业集体化/体制安排

广义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可以包括建国后至1978年前在农村开展的各种政治运动。党把它看作推进我国农业集体化、现代化从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保证。由于各历史时期的不同背景和中心工作,社教运动在不同阶段虽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但又具有明显的差别。不论社教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它实际上都以不同形式触及到当时我国发展战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体制所难以回避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本文试图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分析整个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特别是四清运动内在发展逻辑,并从体制安排的角度说明其由来。

建国后,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及其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不同内容,可以把它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查看全文

高考“三农”问题复习备考

一、热点背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上,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按照党的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备考教学建议

1.命题规律从考查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历代政府推行的重农措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采取的土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苏俄时期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以及罗斯福新政中对农业政策的调整等。从考查题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从考查能力看,突出对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2.方法指导(1)列表比较法:用列表法归纳总结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采取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通过列表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规律。比较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异同点。(2)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角度,对中西方农业、农业科技和农业政策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特点。(3)重视东西方农业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三、知识链接

“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一)中国1.古代中国历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政府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鼓励生产、奖励垦荒,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重视水利兴修,如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等;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政府限制土地兼并,如北魏均田制等,但最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激化阶级矛盾。2.近代中国(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有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这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从而提高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团结了一切抗日力量。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解放区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二)苏联1.1918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数额把全部余粮按统一价格交售给国家。这一做法确保了战争特殊时期战略物资的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1921年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余粮由自己支配,这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政府允许农民有条件地出售土地,使用雇佣劳动。3.20世纪30年代初,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随着工业的发展,粮食需求日益增长。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于是农业政策发生变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由于带有强制性质,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4.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三)美国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成立农业调整局;减少耕地,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土壤;改善了农业生产状况,保护了农民利益,缓和了矛盾。

查看全文

论的农业改造观

[摘要]在传统个体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确定了个体农民通过劳动互助社经过合作社到这一组织制度创新环节,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尽管他在实践中否定了家庭经营的特殊而有效的作用,但也为中国当代农业发展定下了集体经营和共同富裕的原则,找到了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我国农业制度发展的路径依赖。

的农业改造观,来源于马列主义合作化理论和中国农民互助合作传统,是中国制定农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它包含了农业改造的目标、途径、方式等内容,其核心是通过农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对此进行研究,既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的农业改造思想,也有利于探索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道路。

尽管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国农业改造的论述比较零散,但他已定下农业改造的社会主义道路,指出了传统农业改造的起点是个体农业,方向是集体农业。因战争影响而带有军事经济色彩的劳动互助社,还仅是战胜经济困难的农民生产组织形式,但它已被确定为传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始形态。

(一)劳动互助社为中心的合作社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他总结了根据地农民建立互助组织的经验,提出劳动互助社“是解决劳动力问题的必要的办法”,认为包括它在内的各种合作社经济是农村根据地的经济成分,“和国营经济配合起来,……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的地位”[1](p132,133-134)。他还预示到“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2](p1255)是中国农业改造的未来。

(二)传统个体农业改造的方向。他认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革命,会“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3](p1074)。个体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现代化和集体化,集体化就是社会主义,在农民中建立以劳动互助社为中心的合作社经济,现代化就是农业机械化。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要“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1](p311)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工业化是中国发展的未来,必须与农业集体化进程相适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