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08:04: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结构调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快速发展。各地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淘汰劣质品种,压缩普通品种,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2004年,全国优质稻面积达到2.61亿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1.3%%,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43亿亩,占小麦总面积的44%%,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优质专用玉米1.17亿亩,占玉米总面积的31%%,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双低”油菜8230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75.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名特优新畜禽、水产品明显增加,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二是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经过调整,初步形成了粮、经、饲“三元结构”的格局。蔬菜、水果、茶叶、花卉、中药材等园艺产品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同时,畜牧业和渔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各地在结构调整中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耕作条件很差的地区,主动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农业生产布局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农业生产格局开始打破,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趋势逐步显现。2004年,河北、山东、河南3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的46%%;油菜、花生、大豆分别向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地区集中,东北优质专用玉米面积占全国优质专用玉米面积的32.8%%;长江流域油菜带面积占全国的84%%左右;河北、山东、河南3个省牛肉产量占到全国的36%%。一些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作物带、产业带逐步形成。许多地方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重点产品和产业,如山东的蔬菜、新疆的棉花、海南的冬季瓜菜、黑龙江的绿色食品、陕西的苹果、山西的小杂粮等,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对于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是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各地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民增收渠道。乡镇企业努力克服市场需求不足等困难,通过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了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在种植业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由于来自养殖业、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收入的增加,农民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据调查,2004年农民外出就业人数达到10240万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20.7%。外出打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16.6%。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80元,比上年增长8.6%%,占农民收入增量的34%%以上。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最高的一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五是市场机制的作用明显增强。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营体制创新,农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成为带动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进管理农村经济的方式、方法,注重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大为增强,适应市场能力有所提高。所有这些都为农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查看全文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农业节水列入其中,可见节水农业的重要性。随着我区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用水与工业、生活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用水紧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生活保水、工业限水、农业让水的情况,由此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充分合理地利用海岛珍贵的水资源,节约农业用水,保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不断推进“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步伐,这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海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区农业种植业的用水条件与种植结构现状

(一)农业用水条件

我区现有耕地面积12.46万亩,其中水田8.68万亩(不包括临城),20*年水稻种植面积在50010亩,一亩单季晚稻用水量在600方左右,种植水稻年总用水量为3000万方,其中需要水库蓄水灌溉的约为1500万方,占全区农业总水库蓄水用量2850万方的52.6%。全区总蓄水量6128万方,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省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旱灾的频率较高,靠天收成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20*年,很多乡镇出现了农业生产给生活和工业生产让水的情况,使农业生产大面积受旱减产。为此,加快“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发展节水、高效、生态农业,已是刻不容缓。

(二)农业种植结构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区进行水田种植结构调整,水稻从早晚稻二季逐步改成单季晚稻,水稻复种面积从1990年的23.5万亩减少到20*年的5万亩。目前,全区已调整了34660亩,占现有86783亩水田的39.93%,通过“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每年可节省农业用水为250万立方左右。

查看全文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农业节水列入其中,可见节水农业的重要性。随着我区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用水与工业、生活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用水紧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生活保水、工业限水、农业让水的情况,由此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充分合理地利用海岛珍贵的水资源,节约农业用水,保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不断推进“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步伐,这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海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区农业种植业的用水条件与种植结构现状

(一)农业用水条件

我区现有耕地面积12.46万亩,其中水田8.68万亩(不包括临城),20*年水稻种植面积在50010亩,一亩单季晚稻用水量在600方左右,种植水稻年总用水量为3000万方,其中需要水库蓄水灌溉的约为1500万方,占全区农业总水库蓄水用量2850万方的52.6%。全区总蓄水量6128万方,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省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旱灾的频率较高,靠天收成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20*年,很多乡镇出现了农业生产给生活和工业生产让水的情况,使农业生产大面积受旱减产。为此,加快“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发展节水、高效、生态农业,已是刻不容缓。

(二)农业种植结构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区进行水田种植结构调整,水稻从早晚稻二季逐步改成单季晚稻,水稻复种面积从1990年的23.5万亩减少到20*年的5万亩。目前,全区已调整了34660亩,占现有86783亩水田的39.93%,通过“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每年可节省农业用水为250万立方左右。

查看全文

村农业结构调整思考

**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多数工作组都能针对各自点村的特点,协助点村因地制宜,谋求经济发展,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区广电局工作组的点村,因冰灾造成榨菜失收,工作组协助村支两委号召农民将1500多亩榨菜全部改种玉米,今年玉米的亩平收入均在1000元以上,点村老百姓自豪地说:常德市小商贩卖的玉米棒有20%来自我们武陵村,而且还远销长沙、广州。仅这一季玉米收入完全抵消了榨菜的损失。区农办工作组的点村动员群众对茶山进行垦复,基本完成了2000亩的除杂任务,垦复面积达500亩。区科技局工作组的点村,也对2000亩的茶山进行了除杂,并对400亩油茶林进行了补兜,同时还将300亩荒山栽上了杉树林。区委组织部和区农业局工作组派出一名专业技术员,在点村办了200亩优质稻高产示范基地,早稻产量每亩均在1000斤以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区司法局工作组在点村办的100亩超级稻示范田产量也很高。区科技局工作组还协助点村帮助52个农户对100多头母猪投了保。区供销联社工作组帮助点村群众发展蔬菜生产,栽种西红柿100亩、辣椒300亩、苦瓜60亩、茄子300亩,产生了可观的效益,工作组还帮助点村将200亩高污染、低效益的珍珠池改造成了农田。区交通局工作组帮助点村引进芝麻、棉花优良品种,栽种面积达300多亩。区商务局工作组协助点村新扩葡萄园20亩,柑桔改质50多亩,开发荒山栽种花木300亩。区委办联合工作组扶持点村8个农户养殖大雁鹅。通过这些举措对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农民增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查看全文

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总结

按照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省农业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和省、市《关于抓紧报送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要求,及时给市党政领导汇报请示,制定了《关于2019秋—2020夏年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方案》,并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制定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表和制作农业结构调整分布图。现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

按照“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总体要求,根据省农业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19-2022年)总体部署,利用2019年秋种到2020年夏播前半年多时间,全市调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面积4.3万亩,确保今年9月底任务落实到地块,坚持成方连片规模发展,力求打造千亩万亩示范片,2020年6月完成农业结构调整计划任务。

二、调整重点

结合全域旅游、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进行调整,调减玉米、小麦等高耗低效作物,着力发展增加谷子、中药材、花卉、观赏绿植、油葵、油菜花、酿酒高粱等高质高效作物,增加生态绿化面积。

(一)围绕市全域旅游做好种植结构调整。

查看全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毕业论文

论文<作业>题目**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姓名××*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入学时间二00四年秋季

查看全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中心任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能妥善解决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状,又能解决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的这类问题,同时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加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内蒙古凉城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可为国家提供2.4亿斤以上商品粮,是全区33个产粮大县之一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种植业是凉城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凉城县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依据当地自然资源、社会环境及市场需求等及时调整。通过科学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凉城农业资源较为合理的持续利用,将效益发挥到最大水平,对加速凉城县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县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1.1指导思想

以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为基础,以培育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突破口,强化政策和科技支撑,努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1.2总体思路

查看全文

**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总结

**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总结

2005年,**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为契机,以辣椒、食用菌、速生丰产林“三色”农业为重点,以规模拉动、科技推动、产业化带动、市场促动、服务驱动为手段,强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的,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民人均存收入达到2595.6元,比上年增5%,实现了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突破。

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1、以“三色”农业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坚持把“红”、“白”、“绿”三色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突出产业化,引入新理念,提高品位,推动了“三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依托青岛先锋实业公司,在全县种植辣椒30万亩,其中,“益都红”辣椒5万亩,产品经保鲜加工直接出口韩国,在辣椒产业化经营方面迈出了坚定步伐。据调查,种植“益都红”亩产1500公斤左右,市场收购价1.5元/公斤,亩收入在2500元左右,较传统尖椒种植亩均可增收500元以上,较传统秋作物种植亩均增收1200元。大力发展以白灵菇为主的食用菌,抢占了全国生产技术的制高点,全县食用菌种植发展到15500棚,成为全国较大的白灵菇生产基地。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自2004年以来,对我县的“三色”农业相继进行了专题报道,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提高了我县的知名度。为推进珍稀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今年新建了投资2028万元的中瑞恒立公司,投资300万元的兴建菌业食用菌生产基地,龙乡菌业反季节食用菌基地正在建设。目前全县食用菌龙头企业达10余家。为改变沙区面貌,今年,我们及早动手,沿阳子线潴泷河两侧,新植速生丰产林10万亩,总面积达到20万亩。3月份,全市植树造林现场会在**召开,**被省政府命名为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县、速生丰产林示范县。11月29日全市农业产业化现场会在**召开。**农业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2、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今年仙庄乡4万亩辣椒基地被确定为省级定点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马庄桥、纸房、六塔等8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扩大,总面积达到9.53万亩。大流乡前大流、刘圈,高堡乡吴家、马庄桥店上、固城乡张屯等生态农业示范村新建沼气池2000座,全县累计达到11000座,发展“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近4万亩,陶河、后大流、霍子寨的秸秆气化工程先后投入使用,西侯的秸秆成型技术试点获得成功。一批农村能源项目顺利通过部、省级验收。

3、优质麦种植面积继续扩大。2005年,全县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实现了新的突破,收获面积45万亩,较去年增加1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3%,总产19.5万吨,较去年增4.6万吨。其中我县承担的20万亩国家级优质小麦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普遍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订单回收,为大面积发展优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并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认可。今年以承担国家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完成优质小麦播种面积55万亩,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77.6%,主要有豫麦54,新麦18、周麦16、周麦18、濮麦9号等6个品种。通过以会代训等方式举办培训班35期,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操作规程,为明年的优质小麦高产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查看全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与思考

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和“下决心大规模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将旱地基本农田全部种植经济作物”的战略部署,在全省吹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号角。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呢?笔者理解,主要是通过调减以玉米为主的传统低效作物的种植规模,引导农户种上经济效益较高的其它经济作物,用以调整粮经比,提高经济作物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比例,为农户脱贫致富提供产业支撑,走上同步小康的康庄大道。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情况

毕节市委、市政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编制了《毕节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调减玉米种植面积315.49万亩的目标,其中重点区域调减任务183.28万亩(公路沿线60.61万亩,景区景点周边4.07万亩,重要水源地5.42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52.26万亩,25度以下石漠化耕地60.92万亩)。着眼长远,大力发展经果林、茶叶、中药材等长效产业,配套种植蔬菜、马铃薯、食用菌、人工种草、青贮饲料、油菜等短周期经济作物,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力争粮经比达35:65,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目标。据《毕节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动态专报》第18期显示,截止3月8日,全市完成玉米调减面积178.33万亩,加上新一轮退耕还林已实施的82.66万亩,实际调减完成260.99万亩,占全年目标任务315.49万亩的82.73%。在完成的178.33万亩中,重点区域完成调减面积110.55万亩,占183.28万亩的60.32%,其他区域完成调减面积67.78万亩,占计划任务65.64万亩的103.26%。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1.高位推动是前提。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多次46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并明确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具体抓产业结构调整,成立强有力的建设领导小组。在各县区编制完成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综合制定并以毕委办字〔2017〕85号文件印发了《毕节市今冬明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了调整目标和任务,提出具体的措施,并将计划任务下达各县区,进一步明确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各县区均编制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将调减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并成立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示范带动是关键。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明确要求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副书记、分管副县(区)长4个县级领导带头创办5000亩以上的示范点。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副书记、分管副乡(镇)长4个乡级领导各建一个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落实了县(区)级领导示范点40个,乡镇级示范点1200余个,示范点面积达122.22万亩,目前完成种植97.77万亩,占计划数的79.99%。各县区各显其能、各出奇招,大力推进示范点建设。如市委常委、七星关区委书记崔英魁在杨家湾镇高标准打造5000亩的茶叶示范点,引领茶产业发展。赫章县胡海县长在铁匠乡打造3600亩香葱、花椒2400亩的经济林示范点,在林下套种莴笋、松花菜、西南花、南瓜、辣椒等冷凉蔬菜,通过林下套种矮杆作物,形成以短养长,解决农户传统上单一种植马铃薯、玉米情况。赫章县农牧局科技人员沈亚挂任雉街乡党委副书记以来,在该乡双龙、拉夫两村领办藠头(火葱)360亩,从安顺市镇宁县引种蜂糖李120余亩,正在育苗拟建700亩的万寿菊,高标准打造示范点,实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承诺。赫章县平山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沿毕威高速、326国道按立体发展的思路,在管理好七星河畔樱桃产业的同时,借助该乡对江村瓦房组村民石维庆于2015年引种蜂糖李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在中海拔区域栽植了4000余亩蜂糖李,拟在林下套种辣椒,并与广州毕节商会、平山乡里人家电商平台签订辣椒销售协议,做到产业结构调整与重点区域紧密结合,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3.督查考核是手段。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委、市政府明确由涉农部门的市直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从相关单位抽调40人组成8个督查考核组,变巡回督查考核为驻县蹲点督查,对示范点建设分类实行“月排名、季通报”,每天填记工作日记,反馈存在的问题,限期督导整改,对问题严重的乡镇,提请县区启动问责机制,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各县(区)纷纷效仿,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成立督导考核组,对乡镇进行督查考核,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如赫章县印发《赫章县2017年今冬明春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明确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乡(镇)进行考核排名奖励,一等奖奖励100万元、二等奖奖励80万元、三等奖奖励60万元。每季度排名倒数第一的,县委、政府到该乡召开全县工作推进会,取消书记、乡长的奖励,干部职工奖励相应取消。大方县明确各产业项目种植奖补政策标准,新增种植辣椒按700元/亩、蔬菜按500元/亩、大豆按50元/亩、猕猴桃按1700元/亩、皇竹草按200元/亩、高粱按60元/亩、茶叶1000亩以上按1000元/亩等标准给予补助,并组成督查组跟踪督查。4.创新机制是保障。在资金保障上,各县(区)充分利用国家涉农资金政策,千方百计用好县级涉农资金,市级预算了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将扶贫产业子基金、贫困户“特惠贷”资金、恒大集团帮扶资金、盘江集团帮扶资金等整合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优惠政策,组建投融资平台,全市组建了县级农业产业投资公司44家,乡级农业产业投资公司114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村支两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借鉴“唐约经验”,采取“三变”模式,按照“成立合作社,流转坡耕地,申贷子资金,利用当地人,实现两目标”的思路,流转农户土地33.39万亩,支付土地流转资金8023.75万元,保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和土地资源。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推进农产品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超市、进机关,努力开拓市外、省外市场,与市内2429所学校、16家医疗机构、71个超市采取订单方式签订了供货协议。在广州、重庆、贵阳等城市建立毕节农产品销售专区,推动“毕货出山”。5.技术指导是支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如赫章县兴发乡林业站科技人员杨蕊,在该乡带薪领办万寿菊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3300余亩,分期培育苗木120余亩,个人投入资金60余万元,购进大型耕地拖拉机和万寿菊植苗机械,除完成了自身流传的土地翻耕外,还承包本乡和周边部分乡镇的土地翻耕任务,自筹资金购进5000余株长果桑苗进行引种试验,培育板栗苗木200余万株,为保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长效产业奠定基础。市直涉农部门抽派农业技术人员到县区,每个县级领导示范点均有1-2名农技人员进行长期跟踪指导。县乡已将农技人员技术指导服务明确到点到人,全市已有4370名农技人员分赴各地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确保示范点建设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县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现场调度会议,主要是采取看现场、听汇报、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的方式,对各乡镇、街道今年以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一次调度检查,肯定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抓住秋季换茬这一有利时机,迅速打一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击战。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结合全县面上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认清我县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今年以来,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届六次、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创收这一总体目标,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带领农民致富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抓农业结构调整的氛围已经形成。从今年年初开始,各乡镇就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通过层层宣传发动和广泛开展大参观、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对农业结构调整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熟悉,自觉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县直涉农部门,从过去的关心结构调整,变为现在的支持和参与结构调整,全县上下呈现出了齐心协力抓调整的浓厚氛围。高里镇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干部群众到外县市县参观10多次,在本镇召开现场会、调度会11次,参与人数超过5000人次,通过大参观、大学习,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和调整上的大发展,在全镇上下初步形成了齐心协力抓调整,铺下身子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二是抓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更加清楚。今年以来,各乡镇围绕“三种五养”八大优势产业,结合当地生产条件、传统优势和市场状况,普遍确定了各自的调整思路和调整重点。固堤镇立足当地产业产品优势,确立了“西瓜东菜、北草南果”的调整思路,争取用2至3年的时间,建成4个万字号工程,即西边以西瓜为主,形成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东边以蔬菜为主,形成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北边依托金苑奶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万亩苜蓿种植基地;以全镇原有的8000亩林果为基础,通过引进技术、改良品种、高接换头,形成万亩林果基地。双杨店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思路也比较清楚,今年以来先后投资600万元,加强了郎东蔬菜公司这一龙头企业的建设力度,增强了辐射带动能力,全镇新发展芦笋2500亩,新发展果园3100亩,新发展冬暖式大棚156个、300多亩。目前看,双杨芦笋、固堤西瓜、朱里大姜、高里甜瓜等一些万亩生产基地已经或正在形成。我县的农业高科技走廊建设,沿途乡镇围绕加快走廊内的万亩大姜、千亩潍县萝卜、千亩冬暖式大棚、千亩优质果园以及肉鸭、肉鸡养殖专业园县建设,也都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开元街道今年新发展鸡、鸭、狐狸、貂等养殖户800多户,规模养殖面积达到1000多亩,其中,总投资700万元的双庙村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占地面积240亩,带动起60个狐狸、貂等特种动物养殖户,预计每户年增收2至3万元。寒亭街道新发展花卉600多亩,并已落实调整土地1200亩用于苗木引种,参与种植户达到47家。河滩镇沿高科技走廊的4500亩调整任务已全部落实用于种植瓜菜、林果,今年全镇新发展平地瓜菜2500亩。三是抓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明显加大。今年以来,为加快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县委、县政府先后近10次召开专题调度会、现场会,对全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调度检查。各乡镇和县直涉农部门也都围绕年初确定的农业结构调整任务,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入手,以加快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引导服务与严格奖惩双管齐下,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启动。高里镇通过落实土地流转推动、优惠政策驱动、典型示范带动、搞好服务拉动、明确责任促动的“六动”措施,农业结构调整收效明显。今年新发展高效农业面积7500亩,其中新建冬暖式大棚528个,1900多亩。干部群众兴奋的说,今年高里镇抓调整力度最大,效果最好。抓得实,抓得快,抓到了点子上,群众拍手称快。朱里镇今年以来新发展高效农业6000多亩,粮经比例已调整到了1:3。泊子乡围绕植桑养蚕,今年新发展桑园面积2200亩。南孙乡利用春、秋两季已调整落实桑园面积1500亩,枣园面积2000亩。央子镇依托沿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和加强盐田开发改造,今年新发展卤虫、对虾养殖面积4000多亩,滩涂护养面积达到5万亩,精养面积达到1万亩,改造老盐田4万公亩,新上塑苫盐田1万公亩。四是抓农业结构调整的服务意识逐步增强。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乡镇在“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服务性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共邀请县内外的农学专家、教授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51期,印发明白纸和各类宣传材料16万份,帮助农民群众销售各类瓜果蔬菜23.5万吨,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5000亩,基本上保证了生产多少,销售多少,既消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又调动起了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县农村信用联社采取五户联保、小额放款的方式,今年已累计发放支农贷款4.1亿元,占全部放款总额的71.4%,为全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高里镇西营村今年栽植葡萄600多亩,进入8月份,200多万公斤葡萄上市,销售压力很大,镇上为帮助农民群众解决销售问题,先后派出机关干部10余人次外出联系销路,引来大小客户10多个,村里也腾出村委办公室,无偿为客户和村民服务,保证了全村葡萄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销售一批,进一步调动了村民扩种葡萄的积极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从工作进展上看,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有的乡镇在结构调整工作上仍然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找不到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始终没有大的起色。尤其是县里规划的5条产业带,进展比较缓慢。农业高科技走廊建设进展情况也不很理想。二是从现有主导产业上看,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产业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种养过散、种类过多、规模过小,多以大路货为主,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档次较低,离农业国际化、标准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三是从龙头企业和市场上看我县的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辐射带动功能不强,市场作用薄弱,再加上我们的市场配套不很完善,交易行为不很规范,市场信息不很灵敏,在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由此看出,我们面临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不容乐观,要圆满完成今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任务,真正达到农业国际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标准,还需要各级各部门付出艰苦的努力。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制约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为什么有的乡镇、有的村农业结构调整进展慢?究其原因,固然有市场、信息、技术、土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最根本的是主观努力不够、落实力度不够、工作的扎实程度不够所致。为此,我们要着力解决好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三个方面的主观问题:一是着力解决对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农业国际化熟悉不到位的问题。统一熟悉是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尽管大多数基层干部群众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熟悉分歧并不大,但具体行动为什么不快呢?我认为在思想深处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没解决好。一方面有的镇村两级干部“怕”字当头,怕吃苦、怕麻烦、怕担风险,心有余悸,不敢想,也不敢干。另一方面有的群众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熟悉不足,思想上不解放,小富即安、小成既满的小农意识还没有彻底改变。结构调整,思想先行。各乡镇要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加入WTO后对我县农业带来的严重冲击,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好,力量凝聚好,干劲调动好,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来。二是着力解决领导作风、工作方法不扎实、不深入的问题。工作作风飘浮,工作方法简单是导致一些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不快的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干部在调整上少思路,工作上少办法,行动上少措施,就是帮助他们研究一些工作方法,也不深下去抓落实。有的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在抓落实上缺乏力度,只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工作被动应付,抓而不死。有的工作方法不当,对本乡镇的资源优势、农民种植习惯和农产品市场需求缺乏深入的调查了解,看起来工作忙忙碌碌,但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佳。有的既不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又不讲求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在抓典型、树样板上下功夫,而是单纯采用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引起了群众的逆反心理,造成了政府越号召,农民越不调的现象。高里镇的经验证实,“结构调整要大干,乡村干部作风必须要转变”。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窍门可寻,各乡镇、街道必须树立敢想敢干、真抓实干的思想,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树好权威,才能有号召力、有凝聚力,才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有效的开展。三是着力解决村级班子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问题。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我们的农业结构调整就是一句空话。当前全县还有部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较弱,有的甚至处于瘫痪状态,找不出干事的人;有的软弱涣素质差、能力低,村里自己的事办不了,上级交办的任务也完不成;有的村“两委”班子如同两驾马车,争权夺利,互相拆台,形不成工作合力;有的村干部不干事、不创业、不廉洁,群众反感,甚至形成对立。这些问题,影响了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各乡镇要善于做到“两手抓”,即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一手抓班子建设,切实解决好村级班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执行上级政策、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今后对农村班子的衡量标准,要把带领群众能不能尽快搞好调整作为主要内容,能者上,庸者下,再也不能迁就照顾了。否则,都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明确,农业的出路在于结构调整,农民的增收必须依靠结构调整,这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非凡是加入WTO后,农业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国外优质价廉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会大量涌入,势必对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冲击。可以说,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入世所迫,开放所求,发展所需,已经到了时不我待、非调不可的地步。面对即将到来的严竣挑战,只有未雨绸缪,主动突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照农业国际化、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才能赢得主动,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当前秋季换茬,是农业结构调整的要害时期,能否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指标,就在此一举,所以县委、县政府组织这次大检查,目的就是引导大家对农业结构调整熟悉上再提高,责任上再落实,力度上再加大,工作上再升温,打一场农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战。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迅速掀起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热潮下一步,我县的农业结构调整,总的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重点,以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当务之急是迅速行动起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打一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击战,确保圆满完成今冬明春4万亩的农业结构调整任务,真正实现速度调快、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目标。具体工作中,要抓住两个要害,突出五个重点:抓住两个要害:一是抓住镇村两级干部这个要害,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调动起抓好调整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非凡是镇村两级干部,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结构调整的重任,当好结构调整的宣传者、发动者和引导者、组织者,切实把农业结构调整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二是抓住农民群众这个要害,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危机意识,调动起参与调整的积极性。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没有他们的全力参与,就不会有结构调整的大突破。各乡镇、街道要采取算帐对比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真正熟悉到大调整大增收,小调整小增收,不调整不增收。要通过抓宣传引导、抓技术培训、抓典型带动、抓示范服务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结构调整的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充分调动起自觉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变“要我调”为“我要调”。突出五个重点:(一)建好龙头企业,培育结构调整的“支撑点”。农业结构调整的快与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龙头企业的牵动功能。只有农产品加工、销售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才能较快地带动起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各乡镇、街道要把发展涉农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进程的突破口来抓,对现有龙头企业,要借鉴金河公司的运作模式,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新建龙头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经营和销售,立足于高起点,着眼于高科技,实施名牌战略,运用市场方式运作。真正使我县的龙头企业做到生产国际化、投融资国际化、销售国际化。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对外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企业来我县兴办“农”字号龙头企业。年初提出的每个乡镇、街道新建一个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出口加工型龙头企业,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至今没有办成的,要抓紧组织力量,想尽千方百计,确保年内完成。(二)抓好市场建设,找准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能否解决农产品的销路,既是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农业结构调整成败的要害所在。各乡镇、街道要彻底转变重生产、轻流通,先生产、后推销的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风险。要切实抓好产业市场建设,对已初具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档次,真正实现大进大出。要鼓励、支持农民自办、联办经济服务组织和中介机构,积极培育“经济人”队伍和专业销售队伍,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流通体系。要尽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帮助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要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信誉较高的中间商,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合同农业,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三)建设农业园县,把握结构调整的“带动点”。加快农业园县建设,既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内在要求,又是培植亮点、以点带面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今后,新建园县都要按照县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治理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非凡是对县里重点抓的外环路两侧和农业高科技走廊,要吸引外力,启动内力,走资本与资源联合、资本与劳力联合、资本与土地联合、资本与技术联合的“四联”之路,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建成县连县、园接园的高效农业经济隆起带,真正发挥其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县乡村三级示范园县建设和科技带头户的培养,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个村,带动一大片的作用。(四)配套完善政策,强化结构调整的“启动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必要的政策支持。为此,要在稳定和落实中心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落实一系列鼓励、扶持农业结构调整的优惠政策,调动起广大干部群众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当前,土地流转不快已成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拦路虎”。前段时间,县里已制定出台了加快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各乡镇、街道要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一些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快土地的合理流转,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瓶颈”制约,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把任务完成情况与个人的工资、奖金挂钩,奖优罚劣,用激励约束政策推进结构调整。同时要制定一系列农业小额贷款、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和产供销方面的系列服务政策,调动和保护好农民调整的积极性。(五)巩固村级班子,夯实结构调整的“基本点”。现阶段的农民群众都是一家一户经营,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害是“两靠”,一是靠市场引导,二是靠行政指导。目前制约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人为因素较多,要做好人的工作,必须有一个群众拥护、号召力强的村级班子。为此,各乡镇、街道要抓住今年对村支部班子换届这一有利时机,抓紧对村级班子的总体情况进行排查摸底,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对“两委”关系不顺的,要加强教育引导,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对财务治理混乱的,要借助正在开展的农村财务清理,进行集中整顿;对软、弱、散、瘫班子,要下大气力抓好整顿,通过整顿尽快建好、配强。非凡是对那些工作平推平拥,长期打不开局面的支部书记,要果断撤换,真正把整体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推上支部书记岗位,全面提高村级班子的整体战斗力,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能否取得实效,要害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当前,秋种已基本结束,再不抓住这次调整机会,一拖又是两年。各级各部门务必要进一步强化领导,真抓实干,确保把今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任务目标落到实处。一要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今年年初,县里对各乡镇的调整任务作了明确规定,今冬明春4万亩的调整任务也已分解落实到了乡镇,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实施民心工程的重要举措来抓,分管同志要粘上、靠上、专上,真正抓起来、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把农业结构调整的各项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使人人有责任、有压力,从而激发结构调整的动力,真正抓住秋冬这一有利时机,尽快赶上来,使农业结构调整再上一个新水平。二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硬性任务,没有铺下身子、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效果就很难保证。各乡镇要果断克服松、散、慢的不良风气,克服大而哗之,有布置无检查、有始无终的不良作风,克服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懒惰思想,大力倡导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作风,做“称砣”不做“葫芦”,做“局内人”不做“局外人”,为加快结构调整动脑子、出主意、想办法,真正深下去,盯得上,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三要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县里将组织农办、农业局等涉农部门,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对落实好、进展快的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对调整慢、效果差的要毫不客气地进行通报批评。各乡镇、街道也要对照年初制定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加强调度检查和考核,不折不扣地抓好兑现落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