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站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07:18: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工作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技推广整改方案
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69号)精神及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为目标,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农技推广机构布局合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强化县级,优化乡(镇)级,按照产业特色合理配置机构;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服务职能,指导和放活经营性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与农村综合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机构设置方面。一是强化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突出区域种植业发展特色,逐步建设和完善区域农技服务中心站。县农技推广中心改为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为副科级事业机构,主要承担公益性服务职能,原有经营性服务职能与之脱钩。调整后,下设8个工作机构,即:南部(双墩)农技综合服务分中心,增挂县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牌子;草莓蔬菜生产工作站,增挂北部(水湖)区域中心站牌子;棉花(玉米)生产工作站,增挂中部(杨庙)区域中心站牌子;粮食油料生产工作站,增挂东部()区域中心站牌子;植物保护检疫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生态能源(环保)工作站;办公室。撤销原经作站。二是优化乡镇农技推广站。将原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进一步定编定岗、择优上岗,明确一至两人进入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林业工作站建设问题与意见
基层林业工作站是林业工作最基层的管理、服务组织,承担着林木管护、造林绿化、技术培训、科技推广、政策宣传、林木病虫害监测防治等多项任务[1]。目前,平罗县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及人员素质等方面,不适应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式。现将平罗县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总结如下。
1平罗县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现状
平罗县辖13个乡镇,2008年前每个乡镇都设有林业工作站,每个林业工作站有工作人员3~5名,人员、编制均属乡镇直接管理。2008年根据自治区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改革要求,全县13个乡镇集中设置5个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划归县林业局管理,属林业局派出机构。但从运行情况看,由于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办公地点还在乡镇,只是将相邻的乡镇林业站设置为中心林业站,借用乡镇办公地点,人员集中在一起办公,这样造成人员在管理上的松散,影响了乡镇林业工作的正常开展。
2存在的问题
2.1基层工作站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设置基层林业工作站后,将相邻的2~3个林业站合并为一个中心林业站,每个中心林业站管辖2~3个乡镇的林业工作,基层林业工作站将人员进行了分工,每个基层站配备2~3名工作人员,各乡镇的林业工作还是分开来干,但由于管理体制改变,造成人员分散、管理松散,人心比较涣散,干部没有归属感,工作没有积极性。
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方案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全方位、多领域的农村保障体系,根据《新罗区2013年度“三农”综合保险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化涉农保险“,构建覆盖全镇农村人口的保险保障体系,提升“三农”社会保障水平。
二、运作模式
将“三农”综合保险与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单独的保险公司商业运作转为与政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人保承保的政企联动机制,大力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增强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减少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三、工作机制
林业厅服务体系建设意见
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以乡镇林业工作站为主体,以乡村其他林业专业组织为辅助的为林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基层林业组织。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新时期省委、省政府给林业的三个定位是基层林业新的使命。乡镇林业工作站作为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是森林资源的直接管理者,是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是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基层组织保障。长期以来,乡镇林业工作站为我省林业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人均占有森林数量较少,仍属缺林少绿的省份,省政府《绿色中原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到2020年新增300万公顷新绿的目标,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完成艰巨的生态建设任务不仅需要县级以上林业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更需要林业工作站具体组织实施和严格管理。林业工作站处在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最前沿,无论是林业方针政策的贯彻,还是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各项具体工作,最终都要靠林业工作站去落实。林业工作站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省林业的改革与发展。尤其在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中,林业工作站承担着规划设计、种苗供应、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建立档案等大量工作,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同时我省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乡村林场、各类专业技术协会、林业技术服务队等乡村其他林业专业组织,作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林业工作站一起,在林业技术推广、发展林业产业方面提供大量信息和技术服务,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以林业工作站为主体的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是当前我省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林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二、要切实稳定基层林业机构和队伍
当前,我省一些地方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着机构不稳、管理体制不顺、保障措施不力等突出问题,影响了我省林业事业的发展,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稳定乡镇林业工作站等基层林业机构。
(一)要健全基层林业机构。全省有林业任务的乡镇都应设立基层林业机构,乡(镇)林业工作站应纳入公益事业管理。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任务较重的山区、半山丘陵区及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县,每一乡镇都要设立林业工作站,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任务一般的县,可以在两个以上的乡镇设立区域性林业工作站(片站),其它林业任务相对较轻的县,可以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设立林业办公室。
远程技术培训通知
各乡镇党委:
为了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促进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远程技术培训的通知》(农办人[2008]14号)精神和省远程办、省农委有关要求,决定依托我区各“先锋在线”工作站、信息点和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远程技术培训”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
二、培训时间:集中培训从2008年4月上旬到5月下旬。
三、培训方式:
1、播放收看。省远程办在“先锋在线”前端播出平台已开设“抗雪减灾”专栏,集中转播全国远程办有关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专家讲课录像和科技光盘,同时播出部分我省组织的培训节目。各乡镇党委要以“先锋在线”工作站、信息点为依托,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收看计划,积极组织播放收看,并安排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到各信息点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答疑。
科技特派员工作汇报
我市从1999年开始已先后六批从市、县、乡三级涉农部门选派了科技人员6790人次,进驻1447个村(场、厂),占行政村总数的88%以上,目前全市共有1028名科技特派员安排到875个村(厂、场、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广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积极为农村引进实用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开发农业科技项目,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的结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将近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选派,保质量。我们坚持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双向选择”原则,做到选择有所长之人、派往有所需之处,从起始环节为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在做好供需双方意愿对接,找准农民科技需求与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农村产业特色和科技力量优势的最佳结合点的基础上,体现了“三结合”:一是与科技特派员已建科技项目相结合,确保项目实施的延续性;在今年的下派队伍中就有745名科技特派员因有项目在实施而继续下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发展;今年共有342名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产业化基地和重点村。三是与其他下派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落实“互动联动、一体运作”;近几年来,凡有下派村支书的村都至少配套派驻一名科技特派员。同时,根据工作发展的要求,对选派工作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改一年一派为一派三年,以利科技特派员制定和实施驻村工作更稳定的目标和更长远的计划,也使之与下派村支书工作更好地配套协调;二是改统一要求为分类选派,按服务范围和驻村时间分为驻点为主兼顾面上、跑面为主点面结合和季节性驻村三种类型选派,工作要求各有侧重,使各类型的工作重点更加明确。
(二)抓服务,促发展。广大科技特派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开展科技服务。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实地指导工作。科技特派员下村后,坚持“实用、实地、适时”的原则,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服务到田间地头,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全市共举办果树、食用菌、大棚蔬菜、毛竹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讲座等10241期,分发技术资料91.8万份,参训农民达88.4万人次。同时,在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的组织下,广大科技特派员还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勤劳致富的本领。各地在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中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如建瓯市科特办按产业划分组织专业人员制作了15片技术培训资料光盘,并刻录发放;松溪县科特办与县电视台合作设立固定栏目定期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武夷山市在全市范围定期给每一个农户发《致全市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分农事季节把收集的大量实用种养技术刊登在《公开信》上。另一方面,身体力行进行示范、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带头引项目、建基地、搞示范、接龙头,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几年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100多项。科技特派员在抓项目示范带动的同时,积极通过利益共同体建设建立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之间更加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增强项目的拉动作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一条心、同步走”。据统计,几年来累计有1827名科技特派员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实施项目1125项,总投资1.89亿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459万元,并从中赢利1169万元。今年新建利益共同体项目191项,总投资633.9万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87.28万元。此外,科技特派员还积极协助驻点村(厂、场、基地)做好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如在今年的抗洪救灾期间,我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科特办也及时制定了抗灾措施和做好灾后恢复生产的方案,广大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深入驻点村(厂、场、基地)开展救灾和生产自救,迅速调集经济作物种苗补插、补种,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尽量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抓示范,树典型。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整体功能,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重视培育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有效开展。其中,着重抓好五个层次的示范典型培育工作:一是科技特派员驻点村或基地科技服务工作的典型;二是科技特派员个人典型;三是示范农户典型;四是行业服务组工作典型;五是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运作典型。几年来,共培育示范典型6975个,示范基地面积24.5万亩,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整体推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科技特派员典型方面除了詹夷生、谢福鑫、方金妹、刘瑞壁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典型之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如,建阳市莒口镇科技特派员李荣正,连续6年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使他越来越增强和显现不凡的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他的指导、推动下,该镇饲养内三元母猪从2000年的300头,到现在2000多头的规模;从自己出资引进了波尔山羊优良羊种,结果全军覆没,到现在莒口镇拥有南江黄羊种群48个3600余头,并且南江黄羊繁育技术还荣获建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一个为鸭子打疫苗的普通技术员,发展到现在年销售母鸭120万羽以上的闽北著名的后备母鸭协会的负责人。又如,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高国仁,2001年底,他把在蘑菇大省山东经营得很不错的弟弟高国扬引回武夷山发展蘑菇后,他就成了武夷山市蘑菇推广的编外顾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全市蘑菇种植面积从2001年仅星村镇红星、枫林两个村示范种植15万平方尺,推广到今年的覆盖星村、岚谷、洋庄等7个乡(镇)的240万平方尺的种植规模,成为武夷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再如,顺昌县水南镇新屯村科技特派员池茂连,为了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2002年5月,他把自己原先建在城郊的珍稀食用菌开发试验基地搬到了新屯,带动农户多方投入,建立利益共同体项目,进一步发挥和扩大示范服务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他已经建成占地16亩、拥有冷库3600平方米、生产规模达年生产300万袋、年创产值580万元的“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成为行业内知名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也是顺昌县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10多个城市建立了20多个销售网点,部分产品还销往日本、香港等地。
(四)抓创新,促深化。我们积极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利益共同体项目,在农村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逐步实现利益共同体项目的做大做强。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对利益共同体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保障利益共同体的健康运作,利益共同体项目总体规模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合作关系更加深化。如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将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建设作为建立长效机制、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特派员和农户发展利益共同体项目建设的热情。
为进一步增强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在我市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我们结合各行业服务组实际情况,对行业服务组设置和内部组成进行了两次调整,加强了部分行业服务组的力量,同时,也撤并了几个产业规模小的行业服务组。再度整合后,共设立14个市级、789个县乡级行业科技服务组。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行业科技服务组向行业协会发展转型,目前全市由行业科技服务组发展而成或由科技特派员牵头组建的行业协会已有763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71个、乡级300个、村级390个),会员总数达63700人(户)。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开展的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工作已暂告一段落,全市乡镇都已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根据“三农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工作站的职能和管理方面进一步理顺,工作站在承担原有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的各项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负责对所在地下派科技特派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原有分散在各部门的科技人员和下派的科技人员更紧密地结合和协作,最大限度满足辖区内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开展企业博士后意见
企业博士后工作经过几年试点,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急需科技和管理人才,加速产、学、研结合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为推动博士后研究制度深入发展,加大博士后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和对高层次科技与管理人才的需要,现就积极开展企业博士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企业博士后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博士后工作是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逐渐成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站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力开展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逐渐成为培养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的重要措施,企业博士后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类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欢迎和支持,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实践证明企业博士后工作是我国博士后制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要充分认识企业博士后工作在科研、教学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强联系,进行人才信息交流,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上形成合力。积极深入地开展企业博士后工作可以密切企业与设站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协作,逐步形成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良好合作机制,加快产、学、研结合的步伐。
要充分认识企业博士后工作在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博士后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渠道。企业通过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密切生产与科研的关系,既有利于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
要充分认识企业博士后工作在培养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通过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能够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经营管理引进高层次人才开辟新的渠道。同时,通过博士后的研究工作,还可以为企业带出一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所需要的新型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
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从年开始已先后六批从市、县、乡三级涉农部门选派了科技人员人次,进驻个村场、厂,占行政村总数的以上,目前全市共有名科技特派员安排到个村厂、场、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广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积极为农村引进实用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开发农业科技项目,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的结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将近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选派,保质量。我们坚持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双向选择”原则,做到选择有所长之人、派往有所需之处,从起始环节为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在做好供需双方意愿对接,找准农民科技需求与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农村产业特色和科技力量优势的最佳结合点的基础上,体现了“三结合”:一是与科技特派员已建科技项目相结合,确保项目实施的延续性;在今年的下派队伍中就有名科技特派员因有项目在实施而继续下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发展;今年共有名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产业化基地和重点村。三是与其他下派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落实“互动联动、一体运作”;近几年来,凡有下派村支书的村都至少配套派驻一名科技特派员。同时,根据工作发展的要求,对选派工作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改一年一派为一派三年,以利科技特派员制定和实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驻村工作更稳定的目标和更长远的计划,也使之与下派村支书工作更好地配套协调;二是改统一要求为分类选派,按服务范围和驻村时间分为驻点为主兼顾面上、跑面为主点面结合和季节性驻村三种类型选派,工作要求各有侧重,使各类型的工作重点更加明确。
二抓服务,促发展。广大科技特派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开展科技服务。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实地指导工作。科技特派员下村后,坚持“实用、实地、适时”的原则,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服务到田间地头,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全市共举办果树、食用菌、大棚蔬菜、毛竹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讲座等期,分发技术资料万份,参训农民达万人次。同时,在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的组织下,广大科技特派员还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勤劳致富的本领。各地在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中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如建瓯市科特办按产业划分组织专业人员制作了片技术培训资料光盘,并刻录发放;松溪县科特办与县电视台合作设立固定栏目定期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武夷山市在全市范围定期给每一个农户发《致全市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分农事季节把收集的大量实用种养技术刊登在《公开信》上。另一方面,身体力行进行示范、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带头引项目、建基地、搞示范、接龙头,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几年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多项。科技特派员在抓项目示范带动的同时,积极通过利益共同体建设建立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之间更加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增强项目的拉动作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一条心、同步走”。据统计,几年来累计有名科技特派员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实施项目项,总投资亿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万元,并从中赢利万元。今年新建利益共同体项目项,总投资万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万元。此外,科技特派员还积极协助驻点村厂、场、基地做好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如在今年的抗洪救灾期间,我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科特办也及时制定了抗灾措施和做好灾后恢复生产的方案,广大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深入驻点村厂、场、基地开展救灾和生产自救,迅速调集经济作物种苗补插、补种,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尽量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抓示范,树典型。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整体功能,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重视培育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有效开展。其中,着重抓好五个层次的示范典型培育工作:一是科技特派员驻点村或基地科技服务工作的典型;二是科技特派员个人典型;三是示范农户典型;四是行业服务组工作典型;五是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运作典型。几年来,共培育示范典型个,示范基地面积万亩,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整体推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科技特派员典型方面除了詹夷生、谢福鑫、方金妹、刘瑞壁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典型之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如,建阳市莒口镇科技特派员李荣正,连续年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使他越来越增强和显现不凡的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他的指导、推动下,该镇饲养内三元母猪从年的头,到现在多头的规模;从自己出资引进了波尔山羊优良羊种,结果全军覆没,到现在莒口镇拥有南江黄羊种群个余头,并且南江黄羊繁育技术还荣获建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一个为鸭子打疫苗的普通技术员,发展到现在年销售母鸭万羽以上的闽北著名的后备母鸭协会的负责人。又如,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高国仁,年底,他把在蘑菇大省山东经营得很不错的弟弟高国扬引回武夷山发展蘑菇后,他就成了武夷山市蘑菇推广的编外顾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全市蘑菇种植面积从年仅星村镇红星、枫林两个村示范种植万平方尺,推广到今年的覆盖星村、岚谷、洋庄等个乡镇的万平方尺的种植规模,成为武夷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再如,顺昌县水南镇新屯村科技特派员池茂连,为了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年月,他把自己原先建在城郊的珍稀食用菌开发试验基地搬到了新屯,带动农户多方投入,建立利益共同体项目,进一步发挥和扩大示范服务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他已经建成占地亩、拥有冷库平方米、生产规模达年生产万袋、年创产值万元的“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成为行业内知名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也是顺昌县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建立了多个销售网点,部分产品还销往日本、香港等地。
四抓创新,促深化。我们积极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利益共同体项目,在农村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逐步实现利益共同体项目的做大做强。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对利益共同体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保障利益共同体的健康运作,利益共同体项目总体规模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合作关系更加深化。如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将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建设作为建立长效机制、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特派员和农户发展利益共同体项目建设的热情。
为进一步增强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在我市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我们结合各行业服务组实际情况,对行业服务组设置和内部组成进行了两次调整,加强了部分行业服务组的力量,同时,也撤并了几个产业规模小的行业服务组。再度整合后,共设立个市级、个县乡级行业科技服务组。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行业科技服务组向行业协会发展转型,目前全市由行业科技服务组发展而成或由科技特派员牵头组建的行业协会已有个其中市级个、县级个、乡级个、村级个,会员总数达人户。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开展的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工作已暂告一段落,全市乡镇都已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根据“三农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工作站的职能和管理方面进一步理顺,工作站在承担原有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的各项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负责对所在地下派科技特派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原有分散在各部门的科技人员和下派的科技人员更紧密地结合和协作,最大限度满足辖区内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文明实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深我镇新时代文明站所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自5月起在全镇范围内一次开展交心、暖心、贴心、顺心的“四心”文明实践活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总攻战、稳步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专项巡视“回头看”等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注重改进服务方式,注重“志智双扶”,不断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能力和同步小康的行动自觉,不断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力量。
二、重点任务
(一)入门槛、进心坎,深入“交心”
坚持思想引领,深入群众交心交流。
市科技局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市科技局围绕工作要点、“工业立市”、产业链发展等工作,大力推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
一是摸排全市已到年限需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相对成熟的科技型企业45家,第一批高企申报推荐了37家(其中首次申报22家),目前处于审核中。二是开展市第二批高新技术培育企业认定,经审核13家企业获得认定。三是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政策宣传,目前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四是紧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5月份增速86%,位居市县(市)第一位。五是鼓励规上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1-4月份上报数为1.31亿元,增速50.3%。
(二)及时修订自主创新政策,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修订完善《2021年市自主创新政策》。二是启动市2020年自主创新政策兑现工作,目前已通过联审及单位党组会。三是组织企业申报市2020年度自主创新政策兑现,共计推荐项目36项,申报资金354.386万元。四是帮助企业推荐优质项目争取省市资金,组织推荐5个项目申报2021年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5个项目申报2021年农业(社会发展)技术领域重大项目、2个项目申报2021年度县级乡村振兴科技项目、1个项目申报2021年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五是开展市天使投资基金项目征集活动,会同市创新投对项目进行初步调研,对发展情况良好的已投项目,进行补充尽调,拟对其进行二次增资。六是建立全市重点科技项目库,3月开始征集市“十四五”时期科技领域重大项目,已入库12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