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汇报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07:03: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情况工作汇报
一、农业基本情况
全区在册统计耕地面积70161公顷,农业人均耕地面积3.9亩。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在71000公顷以上,其中水田实际播面积在15000公顷,旱田实际播种面积56000公顷。牧业标准化小区发展到38个,鹿发展到17万只,占全国的27.6%,全省的44.4%,年实现总产值5.5亿元,占牧业总收入的60%左右。全区林业用地40561公顷,有林地面积2776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4.7%。其中,国有林业用地11016公顷,乡村集体林业用地面积16752公顷。全区境内共有*河、饮马河2条主要河流,14条小型河流;中型水库2座,小(一)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26座。*属中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5℃,年平均降水量629.6毫米,年平均日照2491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45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玉米、水稻、大豆,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保持在5亿公斤左右,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二、农业发展现状
在区委二届三次全委会上,我们科学确立了“双轮驱动、转型升级”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其中“转型升级”之一就是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都市经济转型。按照这一总体战略,我区在农村经济整体布局上实施大调整。具体说,奢岭重点发展食品经济、休闲经济,服务经济,沿奢新路、长清公路构筑新的蔬菜产业发展带。鹿乡、双营等乡镇(街)围绕梅花鹿产业,积极实施小区生产和规模养殖,打造品牌鹿乡。云山、平湖发展以服务*城区为重点的城市配套型近郊农业。在饮马河、*河流域乡镇(街)稻田区积极发展绿色水稻生产,统一实施品牌营销,形成供应长春的米业发展带。在山河、太平等乡镇(街)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粮转牧工程,提高肉食品的生产和供应能力。按照这一既定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来不懈努力、攻坚破难,我区农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标志是: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一是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全区现有温室3365栋,阳光大棚4115栋,总保护面积500公顷以上,在满足我区居民生活需要的同时,可以向主城区或周边地区提供较为充足的蔬菜供应。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明显提高。我区现拥有农用动力机械7000余台,其中,大、中型320多台,农机总动力14.5万千瓦,农机配套机具15000余台(部),其中,大、中型配套农机具600多台(部)。三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河、饮马河堤防土方工程已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水库、黑顶子水库中两大灌区设施基本配套,可保证全部2000公顷的水田灌溉需要;我区唯一一处大型重点涝区--双饮涝区治理标准达到了10年一遇;现有抗旱浇灌用机井2600眼,小井7315眼,可有效保证旱灾灌溉需要。四是农用电力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现有66千伏二次变电所10座,主变压器16台,总容量48800万千伏安,配电变压器2422台,可以充分保证每年农用耗电量4千万度的需要。基础设施的加强与改善为全区农业持续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利保障,使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稳产、高产,近几年,始终保持在10亿斤阶段性水平上。
(二)农业结构调整趋于优化,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目前,我区已经从传统种植业向以种、养业齐头并进的大农业发展,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区农村经济的主产业,以鹿业为主的精品畜牧业得到了健康发展。2007年我区梅花鹿发展到17万只,占全国的27.6%,占全省的44.4%。鹿业标准化小区发展到38个,养鹿户发展到12000户,其中百只以上的养殖大户发展到370户。鹿茸总产量达到了38吨,其它鹿副产品总产量达到680吨,实现总产值5.5亿元,出口创汇550万美元。各类鹿产品经销企业发展到187户,鹿副产品年吞吐量达到1500吨,年实现交易额4.8亿元,利润近1.2亿元。鹿乡镇作为我区鹿产品交易的中心地,年客流量就近百万人次,鹿副产品吞吐量达到1000余吨,鹿茸吞吐量达到50吨,在该镇鹿产品专业市场或成交的价格直接决定着全国的鹿产品价格,成为全国鹿业市场走向的“阴晴表”。新引进长双鹿业、吉林鹿业生物制品、盘古鹿业、修正药业等为主的各类型鹿产品深加工企业7家,研制开发出梅花鹿基因营养液、鹿胎精华素等鹿保健产品八大系列60余个品种,远销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应该说,从2005年起我区养殖业占农业比重就超过了50%,2007年接近60%,牧业产值达到了9.8亿元,人均增收1200元左右。二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绿色水稻、无公害蔬菜、山野菜、两瓜、青食玉米等特色农业,种植业结构始终紧跟市场需求变化而转变,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2007年我区绿色水稻面积发展到8000公顷,保护地蔬菜发展到500公顷,山野菜人工栽培发展到百公顷以上。三是劳动力组织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农业科技手段,农田作业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农村主要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开始向畜牧业、加工业、第三产业以及进城就业方面转移。从2005年以来,每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都在8万人次左右,每年劳务输出创收达到4亿元左右,农村人均外出劳务经济收入超过800元。我区的劳务输出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认可。
乡农业工作汇报
乡位于县东北方向,距县城16.1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总耕地6.04万亩,全乡现辖40个行政村,6810户,21110人。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工作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措施,开创了全乡“三农”工作的新局面。现将2015年我乡农业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5年农业工作重点及思路
我乡2015年将谋划四大农业园区,一是以现有的乡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该农业园区的棚菜种植面积,力争2015年棚菜种植面积突破1500亩,全乡突破3000亩。并规划一个投资180万元、占地20亩的瓜菜交易市场平台。二是以现有?泰养殖公司为中心的高效种植养殖农业园区,在抓好现有?泰公司肉羊养殖项目的同时,2014年我们又为?泰养殖公司土地流转1400亩,为其公司发展高效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015年该公司将计划土地流转5000亩,购进种羊2000只,年底实现肉羊存栏达到10000只,投资额度达2000万元,并新上万只柴鸡养殖项目一个。三是打造高效林木种植园区,我们将在现有的村北种植核桃300亩、国槐300亩的基础上,2015年计划再新种植核桃200亩。四是打造后旧县杂粮现代农业种植园区,我们将以后旧县村西现有种植黄秋葵、蔬菜、富硒小米、玉米、辣椒、景观树600亩的基础上,2015年再扩大种植200亩,并实现滴灌水肥一体化,改善其水利灌溉节水条件。减少人工投入,节约水的浪费,减少对地下水的超采。并建冷库一个及烘烤设备,为农产品烘干和反季节销售做好准备。
二、2015年农开扶贫工作及思路
我乡将以“十三五”扶贫村为重点,大力发展棚菜种植。以10个扶贫村为中心,着重抓好大棚瓜菜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大棚瓜菜今年突破3000亩,力争五年内大棚瓜菜达到10000亩,人均增收6000元,实现收入翻番。为大棚户做好全方位服务,规避自然灾害,力保大棚户增产增收。组织干部群众,采取乡内参观、外出参观的方式,用身边的典型增强说服力,解放群众的思想,采取措施,扩大规模。向着全乡40个村全面推开的目标努力,逐步形成以西瓜、香瓜为主的棚瓜棚菜种植产业示范区。
农业工作汇报材料
昆阳镇是平阳县城,是全县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全镇现有72个行政村,12个居民区,11万人口,总面积80.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311亩,其中水田面积40519亩,旱地面积4132亩。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7%;工农业总产值29.60亿元,同比增长13%;农业总产值10694万元,同比增长10.5;财政税收1.6亿元,剔除本级历年欠税入库部分,实际为1.32亿元,同比增长18.23%;农民人均纯收入5520元,比上年增长4.9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260元。
今年以来,我镇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爬坡”时期,面临着农产品供求有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严峻考验。今年以来,我们以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市县农业农村工作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效益农业这个目标,重点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中心环节,按照贸工农一体色“龙型”经济的要求,推进更大空间和更高层次上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我镇农业农村工作。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第一,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放宽政策,倾斜资金,加强服务,进一步把我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现在,全镇形成了五大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30万元,带动农户1100多户,较好地支持了我镇农业发展。(温州市友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平阳县肉鸽良种场、平阳县邦清肉兔养殖有限公司、平阳绿竹园马蹄笋有限公司、仕福梅花鹿养殖有限公司)其中,温州友田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由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公司,温州总股份制企业,该公司现有日本久保田联合收割机11台,年收入100万元以上。该公司还走出温州,前往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等地开展经营,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
平阳县肉鸽良种场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该场共有人员15人,其中高级副总师1人,兽医师1人,管理人员1人,饲养人员12人。该场自1998年创办以来,在县委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进步,积极引进优良品种,试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通过科学精心饲养,饲养效益明显提高,现存笼种鸽8000多对,食用肉鸽5000多对,主要有美国王鸽、法国蒙丹、杂交王鸽等,该场不仅在几年时间就实现上规模,上等级,而且迅速向周边村镇及外地推广,发展养鸽专业户57户,推广良种鸽1.7万对,在昆阳万全形成一个较大的肉鸽生产基地,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较好地经济效益。
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一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强抓基地、龙头和市场三要素,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环境,引进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效益农业持续发展,以农业龙头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原创: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9家(金华市级13家),2005年销售收入6.8亿元,出口创汇850万美元,建有各类基地10.8万亩,带动农户5.6万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8家(其中专业协会7家,行业协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省级示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家,金华市级6家,会员达到1万多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5514名),联结基地8.75万亩,今年新成立专业合作社4家,行业协会1家;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获省级名牌产品1个,金华市名牌产品3个,金华市著名商标3个;到2005年底已经认定省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7.6万亩,森林食品生产基地3个,4.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只,有机农产品2只,2006年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4只。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一是针对实际情况,多次出台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出台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对建基地、办协会(专业合作社)、创品牌、设窗口(农产品销售窗口)给予大力扶持,在财政极为紧张的状况下每年安排15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补助。三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列入各镇(乡)、街道工作汇报会的重要内容,列入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四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2、因地制宜,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我们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壮大龙头带产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坚持“围绕区域特色建龙头,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围绕基地规模建龙头,围绕外贸订单建龙头”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为主的六大类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群,农业龙头企业呈现出多龙腾飞,强龙劲舞之势。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多方招商引资。市财政拿出50%以上的支农资金专门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奖励。(1)对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有功之臣给予1—5万元奖励;(2)对引进新办固定资产300万元以上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在征用土地中,分档次给予土地征用费补贴;(3)对投资板鸭、杨梅、蔬菜、珍珠、水萝卜和兰花六大类农产品项目,奖励每个品牌宣传费5—10万元;原创:三是外贸政策扶持。为了使六大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对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的给予优先支持,对拥有外贸自营出口权的农产品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对出口创汇业绩显著的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市政府每年给予重奖。
农业系统利用“三资”工作汇报
农业系统利用“三资”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利用“三资”工作的总体要求,农业系统各部门、单位、各级干部继续坚持“融资为本、项目为王”的工作方针,把农业利用“三资”工作作为全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原创:自加压力,扎实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
年初我们就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系统招商引资工作,将全年招商引资指标和任务向全体党政负责人和各直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制定了与市政府一致的考核奖励办法,瞄准全年的考核指标,做到责任早落实,压力早传递,措施早到位。
二、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关键措施
我们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狠抓招商引资的关键措施,在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上不拘一格,多路出击,效果较为明显。一是认真搜集、编制招商项目,广泛向外推介;二是以商引商形成葡萄串效应;三是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四是盘活存量资产,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客商投资;五是注重了与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农业局工作汇报5篇
第一篇: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汇报
接到上级文件,我县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并在资金、人员、技术等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倾全力抓好工作开展,确保这项工作能够快速、有序、扎实、高效的得到落实。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是成立组织,健全制度。为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由县长田理明任组长,农委书记刘金标、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办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联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牧局,承担日常工作。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组织,负责工作的具体开展。同时,县政府办公室于10月31日,制定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为工作的具体开展做出了明确指导。县农牧局分成两个工作组,分别由一名副局长带队,下乡开展工作;制作了工作流程图,制定了人员进村和协调联动制度。并按上级要求,将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前期摸底,提供分地底账;填写三个调查表,复印身份证、户口本;测绘公司实地勘测、校对,出地籍图;签订合同、颁证。
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县农业局组织工作人员,成立了两个宣传小队,深入农村一线,通过组织人员下乡、电视讲座、网络信息、张贴标语、手机短信、大喇叭广播、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土地确权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农民群众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充分了解确权颁证为农民带来的实惠和长远意义,更加支持、配合我们工作的开展。
三是召开动员培训会。11月4日,副县长带领农业局局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到镇和乡,对村级班子开展土地确权工作的动员培训会,重申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村级干部的认识,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工作开展。
农业四百工程工作汇报
根据市农委《关于开展农业“四百工程”对策建议调研的通知》亳农明电[2012]18号文件精神,现将县农业“四百工程”工作汇报如下:
一、“四百工程”建设情况
(一)百亿斤粮仓创建。市下达我县目标任务26.4亿斤,为实现创建目标任务,我县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小麦播种面积168万亩,计划单产505公斤,计划总产169.68亿斤,计划玉米种植面积150万亩,计划玉米单产520公斤,计划玉米总产150亿斤,同时积极落实措施,确保创建目标实现。目前,在地168万亩小麦长势良好,一类苗麦田占90%以上,二类苗麦田比例不足10%,三类苗麦田没有。如小麦生长后期无特大自然灾害发生,预计小麦单产505公斤目标可以实现。
(二)百万亩中药材建设。市下达我县中药材生产目标任务9万亩,目前我县春季已种植药材3.86万亩,全县18个乡镇均有种植,种植品种主要有丹皮、白芍、薄荷、柴胡、知母、葫芦巴、生地、白芷、桔梗等。其中规模种植的主要有马集镇丽凯专业合作社、三义董桥花木园艺种植专业合作社、庄周万湖和七里许村。
(三)百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按照市下达的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建设任务,我县对省、市级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使其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全县的农业发展起到更好的带动作用。今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完成农产品加工值10.85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序时进度的66.8%。
(四)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今年我县承担新型农民培训任务724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任务84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520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任务1200人,农民创业培训330人(由市农委直接组织实施)。现已完成新型农民培训任务4600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6000余人。
现代农业攻坚战工作汇报
近年来,镇围绕“巩固优势、集约经营、创新模式”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打好现代农业攻坚战,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南部,国土面积158平方公里,辖8个村2998户11655人。截止目前,全镇产业总体规模9.5万亩,其中脐橙种植面积1.54万亩,刺葡萄1300亩,毛竹6.7万亩,苗木5220亩,茶叶2320亩,蔬菜800亩,草莓、火龙果等其他产业2900亩,实现户均31亩,人均“半亩苗、两亩果、五亩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
二、主要做法
(一)保住一大核心产业。2013年底,全镇脐橙种植面积2.2万亩123万株,果农2130户,占全镇户数的71%,基本上户户有果园,家家有脐橙,是全镇群众致富的核心产业。受柑橘黄龙病影响,2013年全镇砍除黄龙病树13.3万株,2014年全镇砍除黄龙病树25.3万株,2015年全镇砍除黄龙病树18.7万株,2015年全镇砍除黄龙病树11.2万株,累计4年砍除病树68.5万株,大田育苗、失管半失管果园清理率达到100%。主要做到“四个强化”即一是强化干部包干。全体镇、村干部每人包干20户以上果农,要求熟悉包干果园位置、面积、株数,并负责提供政策宣传、病树普查、砍树包扎、指导转产“一条龙”服务。二是强化联防联控联治。全镇成立8个黄龙病防控理事会,每年召开1次果农大会和春夏2次专家授课,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防控措施、统一防杀时间,充分调动群众联防联控联治积极性。三是强化宣传发动。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印发防控知识手册、致果农的一封信、防控知识广播等多种方式,使黄龙病危害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四是强化技术升级。建成8个黄龙病防控示范基地,4个假植苗木大棚基地,通过组织果业专家、产业大户现场培训,引导果农科学合理打药,改进生态栽培技术,规范彻底清理病树,及时补种脱毒苗木。
(二)打造六大特色产业。以合作社+基地建设为载体,搭建特色产业平台,建成6个共6720亩龙头合作社,10个共4100亩产业基地,形成脐橙、刺葡萄、毛竹、苗木、茶叶、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刺葡萄产业。建成石底河、义安、稳下3大刺葡萄基地,带动400余户农户种植刺葡萄。二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引入全省唯一家以盆栽蔬菜为主业的龙头企业——新余市菜艺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在义安里投资3300万建设300亩无土盆栽蔬菜基地。三是大力发展毛竹产业。在长河坝村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涉及毛竹面积5200亩,由全村农户参股经营、管理,长兴竹产业合作社获得“国家示范农民合作社”荣誉。
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公务员之家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掀起结构调整新高潮
我镇按照县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的要求,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并在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规划,因地制宜,注重通过宣传引导,科技指导,加强信息服务,推广先进技术等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到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适合养什么就养什么,不强制命令,不搞一刀切,确保秋季结构调整顺利进行,工作到位。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里召开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对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对秋季结构调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研究出台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健全工作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是任务分解,强化责任。实行镇领导分工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农户,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到人头,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秋收秋种期间,镇机关工作人员将全部下村,深入一线,指导生产,帮助工作,协调服务,确保调整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
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工作汇报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精心组织,切实做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基础工作;完善机制,积极推进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顺利实施;强化措施,全力保证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取得实效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健全机构,加强项目组织领导、组建团队,为项目提供人才支持、实施对接,认真搞好项目动员、责任落实到位、督查指导到位、评比考核到位、营造环境,为人才服务创造有利条件、科学谋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服务、加强联系,充分发挥部门优势、要继续加强科技服务团队力量、要认真搞好科技服务团队对接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实施以来,我市共有83名选派干部到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其中科技副市长1名,科技副乡镇长24名,专业技术人才58名。省、长春市下派18名,我市选派65名。目前,全市共开展科技培训234期,培训农民85000多人次;扶危助困253人次,捐款捐物价值136000多元;开发产业项目29个,协调资金2725万元,创建专业组织机构43个,项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责任单位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精心组织,切实做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基础工作
在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上,我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项目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健全机构,加强项目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以常委组织部长和科技副市长为组长的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直选派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组成,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项目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以项目办牵头,选派部门和各乡镇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组建团队,为项目提供人才支持。我市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遵循规范的程序,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配齐配强科技服务团队成员。我们按照先由选派部门推荐,再由组织部门把关,最后常委会通过的程序,从我市市直机关后备干部当中择优选出15人,作为科技副乡镇长人选。又从涉农部门业务骨干当中选出50名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科技服务团队当中。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
3、实施对接,认真搞好项目动员。我市先后召开了科技副职对接大会和人才服务团队对接大会。在科技副职对接大会上,我市主要领导对“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工作做了精心部署和全面动员并提出了明确要求,选派单位和乡镇代表、长春市下派和我市下派乡镇科技副职代表分别做了表态发言。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在专业技术人才到位之后,我们召开了人才服务团队对接大会,对人才服务团队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团队成员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为人才开展服务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