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06:17: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发展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发展观

邓小平农业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1](544页),“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2](28-29页)。工业和农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中的基本问题”[3](386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尊重社会发展和经济规律的农业产业思想。

(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农业的地位进行了认识。他早在1943年就指出:“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认为粮食问题是农业的基础。他还认为农村根据地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存在着辨证关系,“只有农业的生产,才能给手工业以原料,使手工业发展有了基础;而手工业的发展,正可以推动农业的生产”。1960年代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邓小平认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因此,要从恢复农业着手,逐步地提升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降低重工业比例,政策就是“工业要加强支援农业”,“解决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4](79,322,324页),这对于党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认识的提出产生了重要作用。1970年代,他要求必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农业搞不好就要拖工业的后腿”。在整个1980年代,邓小平从政治高度坚定地认为农业发展是解决中国稳定的重要条件,“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5](28,32,406页),因此,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他还要求国家作定量分析的农业发展规划时,对农业要有全面规划,“二○○○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告诫说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还针对中国在追求工业化进程中忽略农业基础地位的现象,认为经济越发展,工业越发展,越要重视、保护和加强农业,他警示道:“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局面。因此,“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6](9,22—23,159,355页),不要忘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农业发展的全局观念

农业发展包含了种养殖业以及农业向工业转移等多方面问题,邓小平主张农业发展要有全局观念。1962年,他认为农业恢复不仅“要多打一点粮食,多种植一点树,耕牛繁殖起来”,增加产量,还要解决刺激农业生产发展的市场和物价问题,“搞好供销合作社,不仅有利于交易,而且还可以组织和促进生产,增加市场供应,使农民增加收入”,国家“宁肯继续进口粮食,也要加快发展经济作物”[4](324,327,336页),萌发了农业发展的全局观念。1980年他说“各种形式的经济、副业发展了,农业增产的潜力大得很,发展余地大得很”①,农业发展“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饲养业,二是林果业”[7](12页)。国家要帮助大中城市郊区大力发展牛、羊、鸡、鱼饲养业,供给优良品种和饲料,全国要搞几百个现代化的饲料工厂。邓小平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主张农业实行多种经营,“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家庭承包制引发了农业内部分工分业的巨大发展,矫正了国家过去执行的“以粮为纲”政策。邓小平的这些主张,纠正了长期以来单一发展种植业的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在中国确立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大农业的思想,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98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渔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查看全文

邓小平农业发展观及特征探析

1“根本”论——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立论基础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突出表现在对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和论述,并自始至终坚持“农业是根本”的思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带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就把农业问题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在他撰写的《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明确提出:“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则是生产的重心。经验告诉我们,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只有农业的生产,才能给手工业以原料,使手工业发展有了基础。”显然,邓小平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的经济建设与革命战争的胜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指出其重要性。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正确的指导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有效地支援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而且为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直接参与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并在领导国民经济的恢复、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同时,也对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思想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全国农业生产萎缩、产值下降、人民生活面临严重困难的现状,邓小平专门撰写的《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还根据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农村所有制的现状,提出了“农业本身的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的重要观点。他主张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尊重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减轻农民的负担,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理论,大胆决定将农业和农村改革作为新时期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真正把“农业是根本”的思想落到了实处。由他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了注重农业基础地位的紧迫性和重大作用。接着,邓小平倾注极大的精力,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和政策。一是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超越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二是允许农村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强调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推动农业的进步。由邓小平亲自审定的党的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及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再次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指出:“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至此,邓小平关于“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已经完全成熟。这一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农业获得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农业是根本”的观点,是以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农业的基础、作用、地位为依据和逻辑起点的。第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人均耕地仅为国际人均数量30%,但是却人口众多、农业土地少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供给不足的情况就会逐渐加剧,因此,农业问题是维系十几亿人口生存的大事,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首先必须对待的重要问题,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第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要求必须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邓小平认为,“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第三,农业的发展是保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邓小平视农业为政治基础。农业稳定才能确保国家政治的稳定,国家才能久安长治。他说:“中国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不稳,首先要看这80%稳不稳。”“农村不稳,则中国不稳。”从中可以看出,农业对于全国发展的重要性。综观邓小平的农业“根本性”的观点不难看出,邓小平把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当成关系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关键。因此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运行中,农业基础的加强,是关系国家经济、政治的重大问题。“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是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立论基础。

2改革论——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动力机制

改革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邓小平认为,改革就是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有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要通过改革解决农业发展的后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以其翻天覆地的变化载入共和国的史册,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用事实证明了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正确性。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废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率先取得突破,而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是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冬天,迫于贫困与饥饿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把生产队的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并订立了“生死状”。这在当时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件,却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这种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迅速推向全国。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的政社合一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这种旧体制从此结束。第二,突破“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思想,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在“左”的思潮影响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社队企业的发展极为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崛起的乡镇企业,成为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邓小平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突然冒出了各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门路,为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也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此后,邓小平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应该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思想,这是对中国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建设的新道路。第三,打破平等的农村分配,鼓励一些人先致富,然后逐渐实现共同富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农村制度的制约下,在严格、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强调国家实现共同繁荣是片面的。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长期生产力低下,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的贫困。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经济政策,允许一些国家、一些企业、一些工人和农民首先致富。他指出,这是一项重大政策,一项能够影响和刺激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还认为,“富裕的政策”不会导致两极分化,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区别将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公有制的原则,分配原则就不会导致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避免两极分化。这一重要思想突破了旧制度下所谓的“共同繁荣”思维模式,把人们的思想带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之中。第四,提出“两个飞跃”的理论,指明了中国农村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构成了一个时期内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邓小平在积极支持和不断完善这种体制的同时,进一步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提出了“两个飞跃”的理论。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两个飞跃”的思想,科学地揭示了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行的规律,指明了中国农业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目前,在邓小平农业发展“第二个飞跃”理论指导下,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科学的方法。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形成一种适度的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方式,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科技兴农——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核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进程十分迅速,传统型的农业在此科技基础上逐步转变成了现代型农业。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下进行的,农民在农业技术的推进中缺乏内在动力。并且在没有充分了解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技术改造,对农业科技的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致使农业科技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邓小平有着深刻的思考。他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1989年6月,当他与第三代中央领导人交谈时,他说:“农业可能最终需要科学来解决,科学是一件伟大的事情,科学是重要的。”“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只依赖于政策,而政策是由投入和财政资源的增加所限制的。”只有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潜力是无限的。然而,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上,我们盲目地照抄国外的经验,片面地追求农业机械化。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机械化的目标才逐渐消失,人们才开始认真思考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当然,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中,中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益。像一些大平原和兵团农场一样,使用大型农具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主要从劳动信息革命的角度来解决农业问题,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产业的产物。特别是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和工具的使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有限的。片面追求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中的特殊性,不符合我国人民的更少,农业生产条件,多种具体国情,也不符合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发展的趋势。忽略应用科学技术和发展科学技术,仅仅只是依靠机械化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行不通的。我国有着较为崎岖的农业科技发展历程。实践证明,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下,未来农业大发展的出路,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尖端技术来实现。国人必须要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正确的思路,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要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依靠充足的劳动力,结合我国的优良农业传统,逐步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的整体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业方面的发展迅速,尤其是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农业发展计划,如丰收计划、温饱工程、菜篮子工程等,对于农业技术的促进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大批的农业科学技术为我国农业带来了重大转变,如地膜覆盖栽培、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新品种农作物选育栽培等。还有已经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花卉、果蔬、马铃薯脱毒快繁等;用于生产的生物技术,如小麦、水稻、烟草等;取得重大发展的还有抗青枯病马铃薯、抗黄萎病小麦等基因工程,也已经进田实验师范。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我国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产量却不减反增。全新的农业科技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邓小平的“农业最终依靠科学解决问题”的战略思想也逐步成为现实。邓小平认为和“科技兴农”同样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普及并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低下、科技人才稀缺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缓慢的问题所在。因为高素质、高文华的科技人才是研发、运用科学技术的关键和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是达不到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的。所以,必须要加大对农业科学的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且必须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具有多重技能的农业推广人员。在邓小平的亲自关怀下,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在做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智力、技术的相对优势,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大批新型的农业科技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民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查看全文

农业发展观分析论文

[摘要]邓小平在上个世纪60到90年代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产业、人力、制度以及技术思想。他认为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农业发展要有全局观念,要依靠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恢复家庭经营制度,在家庭承包制下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国农业发展的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农业现代技术发展的方向,实现传统精细农作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这些认识构成了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它推动了中国当代农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邓小平;农业发展;农业理论

众所周知,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确立了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道路,但在就农业发展的具体方法上出现过失误,邓小平成功地领导了中国农业改革。学术界重点研究了邓小平农业改革理论,但对其农业发展观的研究尚待深入。本文以邓小平从上个世纪60到90年代关于农业问题的论述为依据,对邓小平农业发展观作出研究。

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1](544页),“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2](28-29页)。工业和农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中的基本问题”[3](386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尊重社会发展和经济规律的农业产业思想。

(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查看全文

邓小平农业发展观分析论文

摘要:邓小平在上个世纪60到90年代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产业、人力、制度以及技术思想。他认为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农业发展要有全局观念,要依靠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恢复家庭经营制度,在家庭承包制下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国农业发展的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农业现代技术发展的方向,实现传统精细农作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这些认识构成了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它推动了中国当代农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邓小平;农业发展;农业理论

众所周知,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确立了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道路,但在就农业发展的具体方法上出现过失误,邓小平成功地领导了中国农业改革。学术界重点研究了邓小平农业改革理论,但对其农业发展观的研究尚待深入。本文以邓小平从上个世纪60到90年代关于农业问题的论述为依据,对邓小平农业发展观作出研究。

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1](544页),“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2](28-29页)。工业和农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中的基本问题”[3](386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尊重社会发展和经济规律的农业产业思想。

(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查看全文

邓小平农业发展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1](544页),“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2](28-29页)。工业和农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中的基本问题”[3](386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尊重社会发展和经济规律的农业产业思想。

(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农业的地位进行了认识。他早在1943年就指出:“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认为粮食问题是农业的基础。他还认为农村根据地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存在着辨证关系,“只有农业的生产,才能给手工业以原料,使手工业发展有了基础;而手工业的发展,正可以推动农业的生产”。1960年代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邓小平认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因此,要从恢复农业着手,逐步地提升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降低重工业比例,政策就是“工业要加强支援农业”,“解决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4](79,322,324页),这对于党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认识的提出产生了重要作用。1970年代,他要求必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农业搞不好就要拖工业的后腿”。在整个1980年代,邓小平从政治高度坚定地认为农业发展是解决中国稳定的重要条件,“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5](28,32,406页),因此,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他还要求国家作定量分析的农业发展规划时,对农业要有全面规划,“二○○○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告诫说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还针对中国在追求工业化进程中忽略农业基础地位的现象,认为经济越发展,工业越发展,越要重视、保护和加强农业,他警示道:“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局面。因此,“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6](9,22—23,159,355页),不要忘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农业发展的全局观念

农业发展包含了种养殖业以及农业向工业转移等多方面问题,邓小平主张农业发展要有全局观念。1962年,他认为农业恢复不仅“要多打一点粮食,多种植一点树,耕牛繁殖起来”,增加产量,还要解决刺激农业生产发展的市场和物价问题,“搞好供销合作社,不仅有利于交易,而且还可以组织和促进生产,增加市场供应,使农民增加收入”,国家“宁肯继续进口粮食,也要加快发展经济作物”[4](324,327,336页),萌发了农业发展的全局观念。1980年他说“各种形式的经济、副业发展了,农业增产的潜力大得很,发展余地大得很”①,农业发展“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饲养业,二是林果业”[7](12页)。国家要帮助大中城市郊区大力发展牛、羊、鸡、鱼饲养业,供给优良品种和饲料,全国要搞几百个现代化的饲料工厂。邓小平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主张农业实行多种经营,“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家庭承包制引发了农业内部分工分业的巨大发展,矫正了国家过去执行的“以粮为纲”政策。邓小平的这些主张,纠正了长期以来单一发展种植业的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在中国确立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大农业的思想,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98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渔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查看全文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探讨论文

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1](544页),“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2](28-29页)。工业和农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中的基本问题”[3](386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尊重社会发展和经济规律的农业产业思想。

(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农业的地位进行了认识。他早在1943年就指出:“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认为粮食问题是农业的基础。他还认为农村根据地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存在着辨证关系,“只有农业的生产,才能给手工业以原料,使手工业发展有了基础;而手工业的发展,正可以推动农业的生产”。1960年代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邓小平认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因此,要从恢复农业着手,逐步地提升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降低重工业比例,政策就是“工业要加强支援农业”,“解决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4](79,322,324页),这对于党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认识的提出产生了重要作用。1970年代,他要求必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农业搞不好就要拖工业的后腿”。在整个1980年代,邓小平从政治高度坚定地认为农业发展是解决中国稳定的重要条件,“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5](28,32,406页),因此,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他还要求国家作定量分析的农业发展规划时,对农业要有全面规划,“二○○○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告诫说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还针对中国在追求工业化进程中忽略农业基础地位的现象,认为经济越发展,工业越发展,越要重视、保护和加强农业,他警示道:“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局面。因此,“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6](9,22—23,159,355页),不要忘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农业发展的全局观念

农业发展包含了种养殖业以及农业向工业转移等多方面问题,邓小平主张农业发展要有全局观念。1962年,他认为农业恢复不仅“要多打一点粮食,多种植一点树,耕牛繁殖起来”,增加产量,还要解决刺激农业生产发展的市场和物价问题,“搞好供销合作社,不仅有利于交易,而且还可以组织和促进生产,增加市场供应,使农民增加收入”,国家“宁肯继续进口粮食,也要加快发展经济作物”[4](324,327,336页),萌发了农业发展的全局观念。1980年他说“各种形式的经济、副业发展了,农业增产的潜力大得很,发展余地大得很”①,农业发展“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饲养业,二是林果业”[7](12页)。国家要帮助大中城市郊区大力发展牛、羊、鸡、鱼饲养业,供给优良品种和饲料,全国要搞几百个现代化的饲料工厂。邓小平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主张农业实行多种经营,“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家庭承包制引发了农业内部分工分业的巨大发展,矫正了国家过去执行的“以粮为纲”政策。邓小平的这些主张,纠正了长期以来单一发展种植业的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在中国确立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大农业的思想,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98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渔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查看全文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科学发展观发言材料

根据学习实践活动安排,下面,我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做个发言,谈点初步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共同商榷。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筑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打牢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全市“三农”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武装、采用先进管理的高投入高产出效益型农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可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查看全文

农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讲话

同志们:

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今年3月至8月,市农委将参加全国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天,我们召开全委系统党员干部大会,贯彻落实市委的总体要求,对农委系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具体动员和部署。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市委对这次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对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了安排部署。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自觉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深刻理解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头脑、指导“三农”实践、推动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和现代农业发展。

第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全面深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实施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着力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探索成都科学发展之路,找到了城乡一体化这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成都实际的正确路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办法,使成都进入了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但是,受“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全市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不确定性因素和突发性风险前所未有。在统筹城乡进入深化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市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构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亟待取得新的突破。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试验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试验区建设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抢抓机遇、化危为机,为实现止滑提速、推进“两个加快”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又好又快推进灾后重建、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灾后重建、拉动内需和试验区建设等难得的机遇。市委、市政府审视度势,先后作出了要战胜地震灾害,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样板和克服当前经济困难,在化危为机中实现新的社会进步的重大决策。我们要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关键是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根本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战胜当前困难、实现长远发展。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农委系统学习实践活动联系实际最主要的内容、解决问题最紧迫的任务、推进工作最重要的目标,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判断和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灾后重建等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查看全文

农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讲话

党员同志们: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征得市委第七指导检查组同意的基础上,局工委决定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对局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后边,市委第七指导检查组组长王庚西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局工委副书记韩林麟就《*市农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作详细说明,请大家一并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市委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3月23日,召开了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印发了《*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对全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动员和安排部署,市委书记吴前进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把认识统一到市委的部署上来。会前,局工委专题研究了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为本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就农业系统而言,要从以下几方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其重大意义。

(一)体现科学发展,必须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近年来,我们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停留在表面上,理解还不够深,对精神实质的把握还不够准,特别是将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实际相结合,判断发展形势,分析解决问题,指导推动工作应该说差距较大,没有真正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融入到推动农业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因此,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是我刚才用江总书记的“与时俱进”讲了一下,理论需要与时俱进,我们的头脑也需要与时俱进,并不断的更新。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农业资源开发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紧密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思考农业综合开发科学发展的工作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综合开发的各个方面。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作为基本任务,着力提高规模开发水平,着力增强产业化带动能力,着力强化科技开发措施,着力发挥农业开发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着力推进农业开发机制创新,着力加强农业开发队伍建设,努力实现更好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更大地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更快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坚持科学发展观唱响时代主旋律,奋力谱写**(县名)农业综合开发科学发展新篇章。

一、坚持创新理念,确立农业发展的科学定位

用更加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抓好农业发展的准确定位和科学谋划。要围绕建设**(县名)的“米袋子”和“菜篮子”,抓好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建设。

一是创新投资理念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带动和放大作用,以项目区招商为载体,激活和撬动民资、外资积极进入;农资开发部门应以基础设施投入为主,采取市场运转机制,与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农业园区。

二是创新开发理念上,系统性、连动性地考虑基础性开发和经营性开发,突出农业资源开发的持久动力,把农业资源开发变成发展型开发,使农业资源开发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永久的发动机。

三是创新工作理念上,始终坚持创新创优,力争获得更大的创新创优成果。同时,进一步增强大局和统筹意识。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往往是通货膨胀程度的方向标,作为农发部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通过增产增收来稳定粮食价格,防止过大的价格波动,避免加剧通货膨胀,为国家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作出应有的贡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