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01:03: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林农合作社提高林农收入思考

1981年,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山区林业经营的主要方式,林农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激发了林农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林业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小规模家庭经营已经不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林农收入增长缓慢。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山区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的关键。林农合作社作为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途径,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4-6],成为山区林农增收的新动力。发展林农合作社,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口],有利于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增加林农的生产经营收入,从而促进林农增收。因此,林农合作社有利于促进林农增收已是公认的观点川,但现有研究缺乏通过数据分析做实证分析‘。本研究运用实际调研数据,在对样本农户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Eviews统计软件回归分析了林农合作社对山区林农收入的影响。

1研究点及数据说明

1.1研究点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陆域面积为l0.18万km,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4%,集体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95.O%以上,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51个是林区县,是中国集体林改革和林农合作社发展的先行省份。截至2009年,浙江省有林农合作社15l2家,其中省级示范性林农合作社93家。合作社社员数l3.45万人,带动农户92.40万户,带动基地27.00万hm,涉及花卉苗木、笋竹、干鲜果品、营林等主导林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领域。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边境,土地总面积0_31万km,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7.1%,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素有“浙南林海”之称。2009年,龙泉市有林农合作社47家,社员2094人,带动农户15000多户,现有资产3359万元。涵盖了笋竹、食用菌、山茶油、苗木、水果、香榧、营造林以及山林托管、农村山地整理等各个方面。

1.2数据采集

数据收集采用参与式乡村快速评估(PRRA)的方法,包括二手资料收集、参与式半结构小组访谈、农户问卷调查、关键信息人访谈等。2009年l2月,在浙江省龙泉市根据林农合作社的分布状况随机选取4个分别位于不同乡镇的合作社(表1),对合作社所在地农户(含社员和非社员)展开调研,共收回问卷150份,经过分析整理得有效问卷139份,其中社员问卷77份,非社员问卷62份。不同合作社拥有的林业经营基地面积相差很大,最大的为能福营造林专业合作社,拥有7563.0hm,最小的为盛源山茶油专业合作社,只有13.3hm。4个合作社平均拥有经营面积为2269.1hm。同时合作社经营面积占当地林地总面积的比例也相差很大,最大达到100%,而最小的只有3.61%。

查看全文

供销社为农服务指导方案

为强力推进以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要内容的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工作水平,促使全市供销社为农服务工作“纵比上台阶,横比争一流”,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和《市供销社为农服务专项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结合全市供销社为农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核评比方案。

一、考核对象及要求

(一)市社或市社直属企业参控股的涉农项目;

(二)县(区)社或基层社参控股的企业新组建的“新

网工程”网点;

(三)县(区)社或基层社领办、创办的新组建的农

查看全文

信用社三农服务先行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作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信用社来说,无一例外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冲击,无论是信用社还是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当前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存在较大差距面前,我们显的更是相形见绌,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只有奋起直追,改善软、硬件设施,创新思路、健全内控、紧抓

窗口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使服务工作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更好的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

一、立足“三农”,互惠共赢

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在不断的发展探索中,始终坚持了以信贷支农工作为重心,不断深入农村、农户,广泛收集农业资金需求信息,并根据农户需求,坚持不误农时、择优帮扶、简化手续的原则,及时解决农户的资金困难,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血液。

二、转变思想,提高服务意识

信用社作为最基层的金融单位,大多数都坐落在乡镇,经济相对并不发达,加上“等、要、靠”的老旧思想,严重制约着信合事业的发展,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牢固树立从“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的工作思想,不断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充分发挥员工们人缘和地缘优势,广泛收集信息、开辟储源,不断与周边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加强联系,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样不但给顾客留下了良好印象,为今后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信用社的整体效益也会得到不断提升,正所谓“服务出效益”。

查看全文

供销社三农服务调研报告

供销社是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组建起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历史上,供销社在满足“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书写了浓重一笔,进入市场经济年代后,供销社基层社数量减少,经营业务萎缩,实力弱化,导致为农服务能力削弱,影响日渐式微。在新形势下,如何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重新构建供销社为农服务新模式、新框架,切实发挥供销社作用,县供销社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县供销社的变化

县供销社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机关现有干部职工16人,下属2家企业。供销系统社属企业转制前,机关性质被县里定为自收自支,经费来源主要靠收取下属企业管理费。下属企业转制解体后,县社机关原经费来源渠道基本萎缩,2010年前,仅靠办公楼供销大厦少许的房租、烟花爆竹公司不多的收益和少数剩余资产变现勉强度日,2010年,县政府赋予县供销社政府采购工作职能,并安排了5位干部的财政拔款,弥补了部分收支缺口,2011年下半年,随着县招投标中心的设立,县供销社政府采购职能被政府收回。到2012年,退休干职工的双基社保欠款,加上2011年7月始人均增资300元的新缺口以及原有收支缺口,资金缺口达30余万元,机关运转十分困难,步履维艰。

2012年初,县委、县政府调整了县供销社领导班子后,我社知难而为,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坚持一手抓财源拓宽,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方面,按照全国总社、省、市社的要求,举全社之力构建以“四大经营服务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除完成招商引资硬性任务外,还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赋予负责全县发展新经济组织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和业务指导职能。到2012年底,我社创造了近20年来的最好成绩:一是招商引进资金达1300万元,获全县二类单位第二名,首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奖励;二是扭转了一直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年终综合考评倒数一、二名的局面,首次进入全市先进行列;三是发展新经济组织工作卓有成效,指导发展各类农村新经济组织164个,辐射带动农户45600户。县供销社的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2012年,我社被列为首批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今年,县委、县政府又将我社自收自支单位改为全额拨款单位,干职工的社保也从今年元月一日起停缴,退休后由财政发给退休金,供销合作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二、主要做法

(一)以“两社”为载体,在参与农业产业化中提高服务质量。“两社”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近年来,我社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努力转变经营方式,由过去单纯的商业经营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由单纯的购销服务向集信息、技术、购销、加工、储运为一体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转变。目前,已发展专业合作社10多个,其中杨村太平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63人,辐射带动农户近5000户,建立年种植蔬菜基地面积近万亩,每天销售蔬菜产品2万多斤,年销售量达800-1000万斤,年创利润100多万元,与农民建立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实现了农民增收,合作社增效,农商双赢,成为全市的示范典型。

查看全文

新农社财务管理总结

一、合理制定经营目标,确保全年各项指标的完成

本着“效益优先”原则,年初。根据省联社给我社制定的各项经营目标任务,结合我社上年度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了各网点组织资金目标和任务,并于元月一日召开首季组织资金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提高全员的思想认识,明确组织资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二月份对各营业网点反复进行算帐,合理设定各项财务指标,与各网点主任签订经营目标责任制,修改和完善了经营管理综合考核办法,为各网点明确了经营方向和责任目标。

二、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努力增收节支

1、根据上年财务管理经验,结合今年改革实际情况,以“总量控制,效益优先,以收定支,超额审批,超限停支,财务公开,民主理财”为原则,控制水电费、公杂费、邮电费等费用全年限额,业务招待费严格按照利息收入的5‰序时列支,其他费用开支必须报经联社审批,并下批复作为年终考核认账因素。同时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又给每个网点额外增加了元费用,从而保证了各网点经营和管理所需各项费用的开支。

2、规范财务行为,合理控制财务开支。继续执行《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和《费用结报制度》,在联社费用管理委员会管理下,详细规范了财务开支的范围、标准、审批权限、程序等,不断完善了费管会的管理制度,对于核定费用以外的费用开支,一律提前上报费管费研究、审批。截止11月末,经费管会研究审批通过的各项费用为元,其中:各项垫支费用,购买的低值易耗品费用为元,各种修理费用为元,营业外支出为元,其他各项费用为元。

3、减少非生息资金的占比,加强应收利息的管理。截止11月末,我社应收利息帐面余额为万元,已超过银监部门的风险控制警戒线,我部根据实际情况,在主任室的要求下,坚持“谁分片地区,谁负责清理”的原则,对各网点进行跟踪督促,限期清理。截止11月末,应收利息余额为万元,预计年末将全面完成应收利息的清理工作。

查看全文

上海农合社现状及支持对策

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乱象的原因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新时期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阻碍了上海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其主要原因缘于合作社创办过程中的不专业、不合作与不规范。1.强势“能人”办社。受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一些专业合作社由个别“能人控制”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是一些专业合作社重形式而轻内容,如章程形而无实,很难真正实现“民主”办社、“民管”生产、“民得”经营收益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设立不超过总表决权票数20%的附加表决权,这就使得具有强势地位的合作社创办人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一个人决策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专职财会人员,其账目不规范,难以履行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有些企业或大户牵头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企业或大户的资产混用,收支混杂,涉及的个人利益复杂,影响到社员的利益,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持久、稳定、健康发展。2.催生“扶持”办社。在调研中发现,有关部门的“办社”积极性很高,常常指定并由某些人牵头,拉上几个村民,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就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组建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农民对合作社功能心存疑虑,对合作社合作机制的运用更是一无所措,因而合作意愿不充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过度”性干预,使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经常随着“领导”思路的变化而变化,其自我造血功能相对较弱,缺乏创新动力、缺少自我造血功能,光靠优惠政策和有限的经营收入,只能维持而做不强做不大。3.跟风“投机”办社。一些合作社的领头人办社完全以获取政府部门资助资金和享受政策优惠为目的。如有的地方规定,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凡吸收3~5人的合作社可以获得2~3万元的开办费补贴,一些农民出于能得到国家财政直接补贴的目的,便以村组干部、家庭成员凑人数成立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徒具法律形式,成立后并没有按合作社的章程进行运作,更没有组织成员开展真正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成为“空壳合作社”。这里既有农民自身受利益驱动思想的影响,也与政府部门求快求量、指标化考核不无关系。4.准入门槛低、登记注册规范难度大。有些农民举办合作社本来就先天不足,工商部门对其申报材料真实性的核实难以把握,如有的专业合作社缺乏足够的资金,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很难预期今后的发展;有的合作社没有组织运作能力,只是依靠与某一客户的关系而组建起来的,一旦与客户关系发生变化,合作社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就处于停顿状态;有的合作社整体素质偏低,不少社员是受短期利益驱动,期望能够马上就获得收益,一遇挫折立即打消办社热情。在组织机构、股权设置、市场定位、商标战略及广告策略等方面上的先天不足,既影响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也使合作社抗风险能力很弱。5.合作离合性大,发展缺乏共力。抱团互助是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基石。农民组合起来后应当在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市场信息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然而,不少农民组织没有实质上的合作: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仍以一家一户为主,事中缺乏统一的培训指导,事后缺乏统一的验收标准,以单一品牌代替统一质量作为生产合作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上,统一销售中“二次分配”难以实现。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区几乎没有真正开展营销合作的专业合作社。究其原因,一则缺乏经纪能人,二则农民契约意识薄弱,统一销售意愿不强;三则部分“龙头老大”利用自己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售前结算”等方式,垄断超额利润,损害了广大社员的核心利益。6.专业技术差、缺乏农业科技组织的专业引导。专业本来应该是合作社经营的一大优势,然而一般合作社都由普通分散农户自行组织“结社”,因其缺乏带动者,多数运行质量不高,统一服务能力不强,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仍以户为单位从事生产,后续发展缺乏基础。更有甚者,部分专业合作社还因以家庭成员的名义凑人数,成立畸形的“家庭合作社”。金山区调研材料表明:当前专业合作社的专业人才粗略分为三类:生产技术型;市场营销型;组织管理型。以当地农民专业合作情况为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生产技术型人才不精。区内各类专业合作社中专职生产技术指导的人才占总数比例不高,其中有高等院校农技专业相关文凭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市场营销型人才不足。金山区共有农村经纪人292人,但其中多为各乡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在合作社中实际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比例较低,市场信息常常失灵。三是组织管理型人才不多。实现现代公司制的管理方式是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专业合作社包括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的大型合作社均忽视了组织管理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合作社内部管理体系和分配体系较为混乱,成长与发展关隘重重。

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措施

如果说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农民自身运用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的话,那么让农民脱离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变“自上而下”为“由下而上”地运作,激发出“合作”热情和体现出“专业”价值,才能让根植于契约性社会之中的合作经济制度在今天走向新农村“小康”建设中焕发新生。1.宽严相济,有效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把好准入关是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首要环节。一个发展健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必须符合“合作”和“专业”的要求,才能在准入市场后与其他经营主体平等地在经营方式上取得竞争优势,为此工商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充分理解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概念、举办合作社的意义以及给农村带来的增产增收增效作用,以此来增强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入社的积极性。同时要解放思想,在政策制订上要创新要有新思路,如将农民的身份认定标准由“户籍认定”向“职业认定”进行延伸,除拥有农业户口的当地人群外,对拥有当地土地承包(流转)合同的外来务农人员,允许其以农业身份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享受有关政策优惠。又如鼓励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经营管理经验的涉农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加入合作社(法律、法规另有限制禁止的除外),共同带动农户致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要严格登记核审,防止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名,行个人经营之实的现象出现,在注册登记中防止“签名笔迹相同”、类似“夫妻档、凑人数”的行为发生。此外,要及时整理分析相关登记数据,一方面报送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并为优惠政策落地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建立淘汰与退出机制,让一些既不合作又不专业的合作社退出市场。2.招商引资,鼓励多种出资方式。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实物、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形式出资,研究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方法及具体操作细则,进一步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量化、农业生产技术、土地使用权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等非货币资产入社投资的市场准入登记研究,支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支持以不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自有技术作为首次出资。二要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有限公司等其他市场经营主体有机结合,对依托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之上发展的新兴业态予以帮助和扶持,充分发挥两类主体的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在扩大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进一步规划合理农村产业布局及农产品结构,实现结对合作双方的“双赢”局面。三要鼓励合作社做大做强,通过农业专业合作总社等新型合作社组织的形式,将相同、相近行业或者产销配套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组建联社,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在此,对合作社联合的需求,工商部门可借鉴集团公司的登记注册模式,探索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相对应的“合作总社”的发展和准入模式。3.鼓励农产品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产业链完善,有效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营销效能。提升营销效能是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一要鼓励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经纪以及农业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农产品交易网络平台,通过集群农业生产各类信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营销成本,促进“农商对接”就近就快有效结合。二要重视对合作社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工作,突破农村能人由农民而来的认知限制,从外部吸收知识储备好、市场反应快,业务或经纪能力强的营销人才,全面提升合作社营销能力。三要支持农产品商标战略发展,鼓励上海特色农产品企业或合作社申报有区域特色的字号名称,优先推荐以农民合作(联)社名义参加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优先推荐使用地理标志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参加认定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在著名商标中优先推荐涉农商标参加认定驰名商标,通过“品牌强社,商标富农”途径,做强合作社的牌子。此外,还要帮助农业专业合作社重视对农产品的广告宣传的运用,联合媒体集中一段时间或用专栏的形式,公益性地为农产品进行广告宣传。4.健全制度,着力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社财务公开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提高“合作”与“专业”的正能量程度。首先要有效优化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生存环境,政府各部门在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要各司其职,多参与少干预,多管理不包办,多从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公共产品服务,打击涉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合作社合法权益,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要帮助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理清理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强化社员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用公开化的制度机制来规范财务票据和分配方式等,使农业专业合作社内社员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形成能产生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文作者:陈甬沪工作单位: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查看全文

互惠影响农社探析论文

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研究时,经济学常常会做一个潜在的假设,即行动者的本质是理性人。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理性就是行动者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理性的算计,包括资源配置、交换等。但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来看,经济行动者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其偏好不一定是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即可以是利润、收入和福利,也可能是地位、声望、权利、安全感或成就感。而在各种利益相冲突的社会转型期,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同样影响着人们。因此,我们把经济行动者定义为社会理性人,他们虽然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但受到社会关系网络影响或制约,有时甚至可能选择某种非最大效用结果的行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供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的功能是服务,服务社员作为合作社的选择不仅仅考虑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用最大化。但合作作为一种社会行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合作双方必定都是有目的的行动者,都是为了满足相互某方面的利益。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在各方需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带给各方的收益也不单单是经济方面。

一、互惠的需要

(一)外在环境需求。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遇到了来自国外具有强势竞争力农业体系的极大冲击和挑战,这种冲击和挑战尽管表面反映在农产品市场开发、进口量增长等方面,但从根本上说是对我国农业产业组织资源配置的一次严峻考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改变了原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但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广泛交换市场的建立,促使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势在必行。我国家庭承包制基础上的农户经营规模过于狭小、高度分散,处于无组织状态,没有能力形成合乎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规模和进行农产品加工运销,仅仅从事一些初级产品生产,为市场提供原料,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低下,属于无竞争力的弱势阶层。这样,数以亿计、超小规模的农户要真正与大市场接轨,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行生产,必须通过联合,建立整体进入市场的中介组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反映了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中国农业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一定会走向组织化道路。

(二)农户的需求。家庭承包责任制度的建立,使农户经营直接面对市场,根据市场需求配置产品,进入市场交换,成为农村社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积累与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这个群体生产规模小,经营行为高度分散,经济实力薄弱,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单个农户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活动难以避免盲目性,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信息成本和风险成本。同时,由于分散的小农户是以极小的份额进入市场,交易成本高,交易方式落后,信息掌握不全面,与组织化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等交易对象相比,谈判力量有限,使农户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失。

同时,由于现代农业的推广,市场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产品。而我国农民仍然从事单一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农业生产同其产前、产后部门没有联成一体,农民不能分享产前和产后的利润,使农业实际上只限于种养业,相对于二、三产业效益低。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于信息闭塞的单个农户来说,进入二、三产业和效益高的种养业的门槛相对较高。对技术的缺乏和信息的匮乏,把农户挡在了现代农业的大门之外。

查看全文

小议农合社的问题及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曾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在农业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1]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的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法律地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辅助支持政策,使得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2010年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35多万家。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人民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了解不深,导致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1、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历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相比其他产业有一定的差距,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之初,地方政府不管在政策还是资金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有条件发展合作社,却因资金缺乏或者政府政策不支持而滞后。

2、经营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存在为数不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注重建立却轻视管理,内部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不规范。很多合作社有规章制度,有办公场所,但是只是一种形式,形同虚设;还存在一部分只是为了实现政府的组建指标而仓促建立的。很多地方政府不同部门针对同一个方面的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制度混乱,使得农民不知该听从哪个。

3、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存在着人才的"三少",即合作社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政府相关指导部门中懂法律、懂政策、会监管的指导人员少;理论深厚、善于把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特殊国情融会贯通、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人员少。

查看全文

当前农合社文化的构建

本文作者:张胜荣工作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目前,关于什么是合作社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合作社文化必须反映其本质规定性。合作社文化必须反映出合作社自愿自助、民主、平等公平、社会参与等本质理念、特征和价值观。[4]因此,合作社文化是指合作社组织的核心理念以及体现核心理念的价值观、精神、理论等元素的总合,是合作社成员普遍认可的一整套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等,它集中体现为合作社的组织使命和目标、伦理价值观、组织原则等。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组织化程度虽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有组织地进行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就变得十分重要。合作社就是这样一种组织。所以,如何发挥传统农业文化的优势,构建良好的合作社文化,促进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们对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结果得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缺失现象非常普遍,绝大部分的合作社并没有自己的组织文化,甚至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根据调查发现,合作社文化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文化的制约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文化价值奠定了经济主体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国农村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难以为合作社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思想基础。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农耕文化并不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宜的文化环境。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使我国农民具有明显的小农意识,使大多数农民具有小富即安、知足常乐、个人主义、爱占小便宜、缺乏合作精神、自由散漫、保守、封闭等特征。这些特征与合作社自愿自助、民主、平等公平、社会参与、诚实、关爱他人等道德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合作文化格格不入。在农耕文化中,支配人们行动的是亲情、人伦和道德,而不是契约。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现的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必需的人际关系模式,这恰恰是农耕文化所缺乏的。(二)政府的介入与干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介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期,政府采取行政介入的方式对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但在合作社成长到一定阶段时,政府的干预与管理恰恰阻碍了合作社文化的形成和构建。合作社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农民社员是合作社的主体,实行的是成员自我管理。但在政府部门介入和干预的情况下,很多的合作社中农民社员的主体地位基本丧失,政府部门往往充当了合作社事实上的领导人。这样,一方面导致一些合作社违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偏离为农民服务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合作社对政府的依赖性。政府的帮助越多、越具体,合作社自身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政府解决,缺乏运行的动力机制和独立性。作为一个丧失独立性,缺失动力机制的组织,必然也难以形成独立的组织文化。(三)合作社自身不重视文化建设合作社文化基础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社自身不重视组织文化建设造成的。这种不重视体现的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上不重视。当前,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文化的涵义、内容和特征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都不清楚,对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内涵不甚了解,导致许多合作社对文化建设的价值认识不足,比较重经济利益而轻视文化建设,使得合作社文化建设整体上进展缓慢。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者的联合,资本实力并不雄厚。而合作社的分配制度又决定了合作社积累基金难以迅速扩大。因此,要发展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拿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合作社文化建设是比较困难的。(四)农民社员受教育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人和物的结合体,只有在合作社中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才能使合作社中人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合作社创造出最佳效益。目前,合作社主体成员是农民,由于城乡、地区、行业长期发展的不平衡,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较少,造成其文化、经济、科学素质不高。[6]据调查,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占6.8%;小学教育程度农民占32.7%;受到初中教育的农民比重占49.5%;受过高中或中专教育的农民比重为9.8%;受过大学教育的农民比重1.2%。农民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的偏低导致有的合作社社员只看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和合作精神,这些都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文化建设。

(一)将传统“中庸思想”与合作社文化相融合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和文化传统形成的风俗习惯,已经深深植根在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结构中,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偏好有极大的影响。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又以“中庸思想”为主。因此,要发展合作社,建立合作社的文化基础,必须将传统“中庸思想”与现代合作社文化相融合。事实上,合作社理论、制度、实践的许多方面都蕴含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7]首先,合作社建立道路体现了中庸思想。雇佣劳动者面对资本的压迫,到底是采取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专政,还是走忍受苦难,等待来世光明的宗教道路呢?合作运动抛弃了上述两种极端,走经济联合以反抗剥削的“中道”,从而产生了合作社。其次,合作社的产权制度体现了中庸文化。合作社是将各自所有的资源和共同所有的资源集中到一起形成了联合所有的特殊产权制度,以私有财产为基础,又有合作社的集体积累,既有私有的属性,又有集体的特点,是生产资料私有与公有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形式。第三,合作社治理结构也反映了中庸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最后,分配制度上的中庸。合作社的分配制度既鼓励社员个人经济,实行按交易额返还,拉开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同时也注重积累集体财产,给社员集体福利,保证社员基本的生活水平。它既排斥资本主义制度下“按资分配”,又非完全的“按劳分配”,实行“按劳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因此,要在合作社里面真正建立民主平等、公平互利、独立自主、诚实信用等文化基础,必须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中庸思想”的精髓融入到合作社文化之中,既反映出合作社“中庸思想”的特点和优点,又尽量消除其缺陷。在此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契约精神,全面激活农民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和群体意识,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健康运行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二)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对合作社的发展及文化基础的建立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考虑政府作用的时候要界定和规范政府行为边界,明确政府职能应该在哪些层面上起作用,确定其作用的范围和力度,避免政府对合作社的管理出现“错位”、“移位”和“缺位”等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本身就是经济的主体,从这个层面上说,政府应该减少对合作社的管理和干预。但是合作社的文化基础受到传统文化环境、合作社理论知识的传播、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民的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建立完全符合现代规范的合作社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合作社文化建设的领导,要争取把合作社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本部门精神文明的统一规划中。比如,当前合作社快速发展,合作社的数量迅速增加,地方政府可以支持一部分有条件的合作社做大做强。而选择支持对象时,政府可以把合作社文化作为一个指标来考察,对有良好文化基础的合作社优先考虑是否纳入支持名单。这样政府可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文化建设进行指导,既促进了合作社进行文化建设的热情,又不干预合作社文化建立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三)合作社自身要重视文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合作社作为一个组织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合作社文化的建设,从组织上保障合作社文化建设的经费。一是要在思想上重视文化建设。合作社文化的构建要重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使社员树立正确的、有利于合作社生存发展的整体统一的价值观念。在确立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模式之后,要通过一定的制度,采用强化灌输等方法使其深入人心。二是要保证合作社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合作社应该既重视眼前利益又不忘长远利益,拿出一部分盈余资金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去。如充分利用媒介体现合作社理念,张贴合作社劳动模范、企业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有条件的合作社可以建立图书室,设立职工文艺体育活动场所,完善活动设施,为开展合作社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在合作社开辟精品产品栏、特长展示、优秀技工、杰出营销员等,让职工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观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立合作社文化基础的重要条件。一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合作培训。尽早在农村普及9年甚至是12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帮助农民提升实践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逐渐消除小农意识;二要对农民大力开展合作社宣讲。通过宣讲使农民理解合作社文化的内涵,树立符合合作社理念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合作社对他们发家致富的作用;三要对合作社的骨干进行培训。在现实中,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缓慢形成对比的是,有“骨干成员”存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8]通过培训骨干,使他们能够掌握发展合作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把少数农民的自发行为转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知道怎样利用合作社,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规避市场风险,争取更多利益。

查看全文

信用社扎根三农服务先行心得感想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作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信用社来说,无一例外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冲击,无论是信用社还是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当前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存在较大差距面前,我们显的更是相形见绌,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只有奋起直追,改善软、硬件设施,创新思路、健全内控、紧抓窗口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使服务工作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更好的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

一、立足“三农”,互惠共赢

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在不断的发展探索中,始终坚持了以信贷支农工作为重心,不断深入农村、农户,广泛收集农业资金需求信息,并根据农户需求,坚持不误农时、择优帮扶、简化手续的原则,及时解决农户的资金困难,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血液。

二、转变思想,提高服务意识

信用社作为最基层的金融单位,大多数都坐落在乡镇,经济相对并不发达,加上“等、要、靠”的老旧思想,严重制约着信合事业的发展,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牢固树立从“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的工作思想,不断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充分发挥员工们人缘和地缘优势,广泛收集信息、开辟储源,不断与周边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加强联系,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样不但给顾客留下了良好印象,为今后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信用社的整体效益也会得到不断提升,正所谓“服务出效益”。

三、改善服务设施,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