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团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2 00:35: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牧团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牧团场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一、农牧团场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的要点分析
(一)农牧团场在审计过程中,要充分审计前的调查,按照就地审计的原则
农牧团场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审计方法的确立方面,要注意按照就地审计的原则,对于要审计的团场,在具体审计工作开展之前,要对被审计团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分析。认真分析被审计团场的整体情况,了解其内部农垦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研究团场近几年的重要规划项目以及团场主要负责人的任期目标等。在了解这些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实际调查情况,进行就地审计。
(二)对农牧团场主要领导要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相结合
要加大对农牧团场主要领导的审计力度和审计范围,团场主要领导的责任重大,其管辖的各项事务对于团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加大对团场主要领导的监督,提高其领导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降低其违法违纪的机会,要注意采用经济责任审计和常规审计相互结合的审计办法。对团场领导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在日常审计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其常规管理领导责任的审计。
(三)审计机关要联合相关部门,提高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
农牧团场屯垦戍边演讲稿
叫××,18岁时从甘肃老家来到了九十团七连,那时的九十团七连耕地面积只有3000亩,
全部是淹灌地。来到七连,我就参加了青年排,浇水,压碱,吃的是大锅饭,干的是集体活,住的是土坯房,五六个人一间,一天只能挣到十几块钱的工资。
到了1990年,我就参加了连队的土地承包,那时,连队土地没有改良出来,只种了20多亩的棉花。由于上缴费用过多,再加上种植技术的落后,到了年底只能挣个生活费,甚至有两年都是亏损挂帐,连吃面粉都是连队转帐,使我后来有了回家的念头。
曾经有一次听老职工说:还是要在这里好好干,不能回家,在这里以后要比老家好得多,我们刚来××吃的苦,你们还没有见过呢,再加上这里土地平坦,吃水方便,虽然挣钱不多,以后要享受兵团职工的待遇,退休可以拿工资。听了他们这话,使我有信心留了下来,决定留在兵团九十团这片热土。
十几年前,我是一个小伙子单身汉,现在我已经是个四口之家,同时,也住上了抗震安居房,家中也有了存款,生活比较宽裕幸福。
回顾这些年来的风风雨雨,使我深深体会到,是××这片热土养育了我,给了我现在的一切。这些年来,我吃过大锅饭,参加过集体承包,不但种过小麦,还种过甜菜、棉花,种过淹灌地、喷灌地、滴灌地。这里种植的农作物和老家相比是有明显差别的。
农牧团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代表三场党委对各位领导来我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四抓四看”教育活动为载体,主抓宗旨教育,看各项惠民政策措施是否落到实处;抓能力建设,看各级领导干部促进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抓政治纪律,看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是否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抓基层组织,看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否增强为主要内容的四抓四看各项活动。同时以创建文明生态连队为抓手、以争先创优为目标,2008年我场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为分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一年来,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场干群共同努力下,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好成绩、文明生态连队创建活动开展良好,"三个文明"建设得到稳步发展。现在就我场一年来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将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并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基本情况
可耕地面积10万亩,主要以种植棉花为主、小麦、番茄为辅,三场占地面积20万亩。现共有下属10个单位,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单位8个,综合服务站1个,加工轧花单位1个。辖区事业单位(学校、卫生所2个。全场总人口6117人,全场在册职工1461人、一线承包职工1107人、退休职工1112人、有管理干部128人,其中机关20人、基层连队96人、二线内退干部22人现有党支部11个(包括机关党支部党员298人,离退休党员78人,团支部10个,团总支1个,团员110人,其中:一线团员67人、学生团员31人,40岁以下的青年352人,14-28岁的团青比例70%基层连队卫生室7个,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的6个,职工文化电教室10个。
二、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党委书记(兵团农牧团场)党性分析材料
按照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根据上级组织和同志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照自身党性锻炼的实际,就我某年以来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情况总结分析如下,请组织和同志们评议。
一、存在的问题
在六十一团担任书记、政委职已经四年,这几年来我对自己思想、工作和作风情况的总体评价是:做了一些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存在很多问题。我的态度是:成绩属于过去,进步理所应当,问题不能放过。我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淡漠,精神支柱不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保持革命气节的思想基础,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对照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盲目地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个性化生活方式。讲享受、讲排场,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坐车讲舒适,吃饭讲档次,待遇比优越,条件环境好了,但精神不充实。尤其是对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大胆负责,而是搞平衡,求稳怕乱,比如在人的问题上,栽花多,拔刺少。二是事业心衰退。面对团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既信心不足,又缺乏很强的能力,讲客观多,想办法少,安排要求多,拿措施少。尤其是迎着困难上的决心不够。这次活动,大家对党委和党委领导班子提了很多意见和建议,比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问题,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效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问题,社区管理问题,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党组织的加强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问题等,过去不是没有考虑,关键是面对这些问题心不实,气不足,没有抓到底。三是革命信念不坚定。总是认为共产主义太遥远,初级阶段太漫长,市场经济太艰难。动力不足,干劲自然就有懈怠。
(二)宗旨意识淡化,服务诚心不实。
基层法律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
一、当前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基层法律服务是适应我区实际情况和农牧团场职工群众需要而逐步形成的一项法律服务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对我国法制建设特别是促进基层政权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基层法律服务网络,为农牧团场职工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其与公证、企业法律顾问和律师等相辅相成的社会效用。二是立足基层基础,采取有效便民服务措施,与职工群众保持“近距离”“零距离”,特别是在充分满足农牧团场贫困和弱势群体的法律救济中发挥了独到作用,弥补了我区法律援助的不足空间。三是积极开拓创新,贴近农牧团场职工群众需求,各基层法律服务部门不断拓宽服务内容范围,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配合基层政权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平息群众纠纷、开展法制宣传、推动依法治理等领域中大显身手,成为各级司法局、所、办的重要辅助力量。但直面新形势,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在主体定位、职责权能、管理规范以及发展环境、服务市场、方式创新等方面显现出一些问题或不足。一是主体定位不清。目前,开展基层法律服务的依据主要有: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司法部《关于乡镇法律服务所的暂行规定》《乡镇法律服务业务工作细则》以及2000年3月颁布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等。基于现行法律法规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立法司法支撑不足,以致社会和各级政府对基层法律服务队伍长期存在不同看法:一是此队伍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是临时权益之计;二是此队伍是有益补充,应当长期稳定发展。由此导致目前一些地方对其发展模式和走向处于长期难以准确定位的状况,相关政策摇摆不定,法律地位难以清晰界定,经常处于无所适从或各取所需的不确定状态,成为束缚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发展的瓶颈。二是职能混杂问题。目前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业务职能比较混杂,难以形成合力。与全国同比,我区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从创建初期即定位于提供简易和初级法律服务并原则规定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活动地域在于立足基层、面向本辖区(乡村、连队、社区等)。但是,随着依法治国和中央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决策的深化发展,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队伍不断扩大,业务逐步拓展,使其服务对象、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随之扩展,特别是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部门利益的驱动,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冲击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的情况和不正当竞争的现象。例如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当地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公证仲裁组织之间,往往“寄生”于同一条“食物链”上,因业务职能交叉,职责不明,常出现推诿扯皮,或为部门利益发生冲突,影响和制约了法律效果的实现,致使基层群众利益不能及时得到维护甚至遭到损害,削弱了基层法律服务应有的社会功效,导致某些矛盾激化,以致职工群众集体上访、静坐集会、冲击政府,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三是管理失范问题。有些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管理相对松散,难以统一步调。由于现有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管理体制不畅,以致业务指导不到位,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不得力,出现了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违背执业纪律,吃拿卡要等侵害职工群众利益、有损于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形象的违法乱纪现象,有待严格管理和整顿。如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的审批权限不一,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名称缺乏统一规范,有称谓法律事务所、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所的,也有称谓法律服务站、法律服务公司、法律咨询公司的,各出其门,较为混乱,或争名夺利,或推诿扯皮。目前,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与内地特别是一些发达省市相比较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背景下,仅依现行的“两个部令”,基层法律服务活动的法律权威性和社会认知度与法治社会对法律工作的要求彰显不足。
二、完善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构想
为完善和加强对西部地区基层法律服务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维护政权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应当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契机,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以下基层基础工作。(一)建章立制,不断强化规范管理邓小平同志曾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变好;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变坏。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行政管理和法律服务行业协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加强农牧团场基层法律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两种手段,加强对法律服务市场的规范管理。理顺体制,明确职责,合理布局,统一管理,顺应和谐社会和新型团场发展需要。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各地司法局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大规模集中培训基层司法行政干部,先后举办政工、劳教、基层、财务、普法、律师公证等各类培训班,对县乡两级科以上干部、基层司法所长,劳教所民警及律师、公证员进行了全员培训。(二)防微杜渐,不断完善监督机制马克思指出:权力不加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等规定,坚持依法律、依程序、依职权办事,逐步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工作人员管理相关制度,如岗位职责、执业公示、执业纪律、服务质量评价、责任赔偿和执业保险制度等,为履职尽责,热心服务打牢基础;力推服务承诺与挂牌上岗,设置举报信箱,开通投诉电话,及时将法律服务人员不良执业记录和违纪违规案件向社会公示曝光,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农牧团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切实履行主管职责,积极主动做好与当地公、检、法、司、监等有关政法部门的联系,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消除死角,打开盲区,全程透明,确保从源头上杜绝执业人员各种违法违纪、失德失范现象的发生,惩治既然,防患未然。(三)加强考评,确保法律服务公开公正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执业考评体系。一是制定完善科学可行的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等级考评体系和信用信息披露制度,扩大服务对象与群众的知情权。二是大力推行所务公开、信息公开。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将所务、业务和执业人员的相关信用信息及时公布公开,便利农牧团场广大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查询监督。三是建立科学公正考评体系,要以服务对象满意、服务态度端正、服务质量高效、执业信誉良好为基础,细化量化考核评价指标。通过考评,提高职工群众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满意度,激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的应有效用。(四)动真碰硬,严厉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增强群众观点、服务意识,规范秉公执法、依法办事程序。一是完善落实投诉查处制度,规范基层法律服务程序,做好预警防范。二是协调联动,成立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负责的法律服务市场执法监察(督察)组织,强化静态与动态监督管理,维护法律服务市场秩序。三是严格执法执纪,对法律服务中出现的违法违纪事件(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办一起,惩前毖后,防患未然。以此树立和维护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在党和职工群众中的公信力。
三、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
在稳定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随着“三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职工群众对基层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规范的要求。因此,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应当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完善服务职能,创新服务内涵,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和服务稳定大局的重要作用。(一)坚持依法治国,完善基层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目前,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应当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两大战略目标:一是要及时梳理农牧团场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现存的各种法律需求,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跟进跟踪服务。对农牧团场职工群众在土地租赁承包、劳动合同、招商引资、房屋拆迁、基础建设过程中和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邻里纠纷中出现的法律需求,提供高效便民法律服务,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二是要切实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加快解放和发展农牧团场生产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献计献策,提供有效便捷政策法律服务;三是要推进农牧团场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拓宽法律服务领域,积极为农牧团场和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法律顾问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关注贫困群体、弱势群体,切实维护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如兵团第十师抓住基层基础工作这个重心,提出兵团的基础在团场、团场的基础在连队、连队的基础在职工,以此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让基层职工群众得实惠,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二)拓宽服务渠道,帮助基层农牧团场建章立制、实施依法治理一是要做好基层法律服务功能的延伸,利用“送法下乡”“法律六进”等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媒体、通讯网络、广场文化、街道社区等普法宣传阵地作用,提高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要贴近基层,靠近群众,利用法制宣传、普法讲座、法律咨询、公证咨询、文娱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快捷的方式,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各种便民法律服务,营造团场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法治氛围。如2010年,兵团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基层法律服务组织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580件,调解成功率97.5%,8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连队、社区得到及时化解,为实现兵团党委提出“大事不出团,小事不出连,矛盾不上交”要求做出了贡献。(三)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农牧团场建设发展实际,加大对职工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在基层法律服务活动中,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关注弱势群体、受害群众。一是针对当前基层农牧团场土地承包争议,劳动合同纠纷,房屋土地征用拆迁等出现的侵权纠纷问题,及时配合政府,做好矛盾化解;二是针对农牧团场五保户、低保户等社会保障及残疾人、未成年人救助、灾害救助等方面纠纷,赡养、抚养类家庭纠纷,协助政府及时按政策提供救济保障;三是针对涉及农场职工群众的交通、医疗事故等人身伤害案件,及时依法查处;四是针对侵害职工群众致富增收的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等坑农害农案件等,迅速依法严惩。通过适时有效提供各种便民法律援助和服务,化解了基层矛盾,维护了基层政权稳定。如第六师五家渠市启动1.8万户保障性住房和游牧民定居点建设工程,覆盖面已达90%,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7.5万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同时计划新开发就业岗位3000个,安置就业人员2000人;加大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就业援助力度,解决团场职工子女和农业一线富余人员的转移就业问题;强化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计划全年培训7500人次。上述举措为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平安团场提供了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美丽“中国梦”画卷,按照“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要求,我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切实担当维护广大基层职工群众根本利益之责,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契机,及时培养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技能精湛、职工群众满意、党和政府放心的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形成秩序井然、管理规范的法律服务市场,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
扶贫挂钩汇报和干部大会讲话
同志们:
我到工作从宣布到现在已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为了全面了解的基本情况,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在“五·一”前我到团、团进行了调研,然后又利用“五·一”节假日对其余大部分团场进行了调研,除团还没有单独去外,所有团场我都看了一遍。通过调研,对全11个农牧团场有了初步的了解,虽说这次调研还很不深入,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了一些想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这些意见既有我个人的想法,也有党委已经研究决定了的事项,今天做一下强调。
一、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强化一个意识
就是全上下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十六大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解决我们前进中的所有困难和问题,最终都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苦熬不如苦干,苦熬没有希望。是一个边境贫困,要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壮大团经济,致富职工群众,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全上下就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仅思想上不能动摇,而且要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一心一意想发展、千方百计谋发展、团结一心快发展,保持并提高已有的发展速度,实现我经济的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二)突出两个重点
在扶贫挂钩汇报会议和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到工作从宣布到现在已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为了全面了解的基本情况,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在“五·一”前我到团、团进行了调研,然后又利用“五·一”节假日对其余大部分团场进行了调研,除团还没有单独去外,所有团场我都看了一遍。通过调研,对全个农牧团场有了初步的了解,虽说这次调研还很不深入,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了一些想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这些意见既有我个人的想法,也有党委已经研究决定了的事项,今天做一下强调。
一、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强化一个意识
就是全上下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十六大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解决我们前进中的所有困难和问题,最终都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苦熬不如苦干,苦熬没有希望。是一个边境贫困,要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壮大团经济,致富职工群众,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全上下就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仅思想上不能动摇,而且要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一心一意想发展、千方百计谋发展、团结一心快发展,保持并提高已有的发展速度,实现我经济的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二)突出两个重点
兵团农业险现况不足及政策
本文作者:吴振鹏邵志强闻亮王春梅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总人口257.3万人,下辖14个生产建设师,其中农业生产建设师13个,177个农牧团场,分布在新疆14个地、州、市境内。农作物播种面积1119.2千公顷(1678.8万亩),年末牲畜存栏624.06万头(只)。农业产值占兵团GDP的比重为36.2%。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存在着干旱、干热风频繁,土壤盐渍化严重,风沙大、早晚霜冻害等不利因素,伴随着地震、风灾、旱灾、雹灾、洪灾、碱害、霜冻、农业病虫害等种种灾害,对农业生产、职工生活和团场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快制定农业保险引导措施,健全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推动农业保险科学化管理是促进兵团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稳定农牧团场职工收入、稳定祖国边疆的必然要求。
一、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兵团农业保险工作于1986年开始启动。24年来,农业保险在保障农牧团场生产,防范和化解农业经营风险,帮助广大农牧职工群众灾后恢复生产、安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为兵团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2010年累计承保兵团农牧团场作物面积22417.76万亩,保费收入48.97亿元;承保畜禽数量1351.93万头(只),保费收入3.36亿元。累计支付理赔资金32.5亿元,理赔率达62.11%。
(一)农业保险管理工作机制体制不断完善。
1.兵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农业保险在兵团起步较早,兵团将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银行、保险)之一,作为现代农业保护保障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2年,兵团党委就结合农牧团场经营模式变化,适时以新兵办发[2002]1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兵团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兵团开展农业保险兵师团三级各自的职责,规范缴费管理及理赔程序。2007年,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推行,兵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座谈会研究兵团农业保险模式、新旧制度的衔接及农业保险发展方向,要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用好中央财政补贴政策,管好保费补贴资金,切实把这项惠及广大农牧职工,推进兵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做好。各团场成立由主要领导参加的农业保险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落实农业保险的发展规划,协调与农业保险相关各方面的关系,保障工作落实
农业化背景下兵团职工队伍构建途径
兵团是集党政军企于一体的特殊的组织,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兵团职工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生力军。为了满足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如何进一步加强兵团职工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这“三大作用”,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是目前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兵团职工队伍现状
1954年10月兵团成立时总人口17.5万,其中在岗职工10.6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驻疆人民解放军专业官兵、支边青年等。到1965年底,兵团在岗职工达到了66.68万人。随后,一批批支边青年、复转军人来到兵团,使这支队伍发展壮大起来。“”时期,兵团被撤销,1981年12月恢复兵团建制,兵团总人口和在岗职工稳步增加,到1992年,兵团在岗职工达到了101.90万人,成为兵团职工队伍数量最辉煌的时期。从1993年开始在岗职工骤减,一年之内减少5万余人,此后兵团在岗职工逐年减少,到2010年,在岗职工已减少至68.25万人。
二、兵团职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兵团职工队伍在经过很多年的经营和训练后,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专业的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发展的新形势,其队伍建设尚有一些不足。
(一)兵团自身的原因
规范团场失业保险制度研究
失业保险作为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保险项目一样,起着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安定的作用。其核心内容是通过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分散失业风险,使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通过就业培训,使失业者尽快就业。失业保险的主体有国家、集体和个人。就企业而言,有了失业保险,职工失业时能获得物质帮助,后顾之忧解除了,更能发挥其生产和创造能力,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就政府而言,政府对参加失业保险的劳动者在失业时给予一定的补贴,等于是再生产劳动力的投资,为他们的生活、再就业做出贡献,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就个人而言,他们失业时,能得到社会的帮助与补偿。
一、团场失业保险制度实施情况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失业保险制度正式建立,缴费率为参保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全部由企业承担。1999年1月颁布《失业保险条例》,缴费率提高至参保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3%,由参保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参保单位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的2%,参保职工缴纳本人工资的1%。近几年来失业保险在工交建商企业改制、破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保障失业人员生活、稳定社会的作用。自实行失业保险制度~U2007年以来各农牧团场也都按照规定每年缴纳失业保险费,但并没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所以许多团场不理解失业保险制度,认为失业保险是“杀富济贫”,以各种方式拖欠、抵制失业保险费的缴纳,出现了类似少报职工缴费基数等“失业保险少缴行为”。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事人认识上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就是权利义务不对等造成的。
二、结合团场实际重新界定职工失业范围
根据现实情况,要切实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减轻团场负担,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作用。随着团场经济结构的调整、精准农业的广泛应用、团场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尽管团场未与部分无岗人员解除劳动关系,但是团场内部失业和隐形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团场失业和隐形失业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团场工交建商企业改制分流产生的失业;二是农牧一线职工由于年老和身体有病,未达到病退条件、但又无能力进行农业生产和土地承包形成的失业:三是农牧一线职工上年承包土地亏损,次年无钱承包土地形成的失业;四是团场部分新增劳动力无法就业而形成的失业(主要是团场职工子女、复转军人);五是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失业。各团场针对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措施,保障其内部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如因病无能力承包土地人员,一般团场实行内部退养,由团场发生活费和代缴各项社会保险费;对承包亏损职工发放部分生活费补助等,团场为以上人员每年所支付的费用一般均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形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鉴于团场目前现状,兵团于2007年8月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5号)要求结合实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团场失业保险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完善团场失业保险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兵团结合团场的实际情况对团场失业人员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团场职工中,无论是否与团场解除劳动关系,只要有工作愿望,因病不能承包土地、因团场产业结构调整失去工作岗位、承包土地当年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人员,均视为团场失业人员。这是对现有失业保险制度框架的一次创新突破。
通过重新界定团场失业人员的范围,将团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男年满58周岁、女年满48周岁部分丧失业劳动能力无法就业的职工;上年因承包亏损生活困难人员;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岗待岗人员等实际存在的失业人员和隐形失业人员纳入到兵团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在不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为失业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另外对单位为“4555”“4858”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可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补助。此项政策的实施为团场经济结构调整和职工转岗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切实减轻了团场负担,解决了部分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团场缴纳失业保险金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团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有效化解团场诸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