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23:45: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京郊涌现出很多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使其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我组织有关部门,围绕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的原因、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扶持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动因
合作社、合作经济由来已久,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两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农民自愿建立的,以服务为宗旨,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以某种专业生产活动为纽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积累的合作经济组织。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动因。
第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需要。
近年来,郊区通过落实土地延包30年、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等一系列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民获得了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但是,农民家庭经营的规模小、实力弱,单家独户无法解决在市场经济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农民家庭的市场主体地位在经济大潮中不够稳固。而仅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国家有关部门统一经营的层次,又难以完全解决农民面临的问题,因此,在不改变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迸而完善郊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必然。
第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富裕农民为根本出发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性措施。
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京郊涌现出很多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使其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我组织有关部门,围绕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的原因、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扶持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动因
合作社、合作经济由来已久,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两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农民自愿建立的,以服务为宗旨,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以某种专业生产活动为纽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积累的合作经济组织。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动因。
第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需要。
近年来,郊区通过落实土地延包30年、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等一系列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民获得了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但是,农民家庭经营的规模小、实力弱,单家独户无法解决在市场经济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农民家庭的市场主体地位在经济大潮中不够稳固。而仅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国家有关部门统一经营的层次,又难以完全解决农民面临的问题,因此,在不改变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迸而完善郊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必然。
第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富裕农民为根本出发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性措施。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一、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多年来,大致经过了民间自发、政府引导和规范提高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1个,会员1.2万人,带动农户3万多,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8%。其中,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入社社员5595个,带动农户1.6万多。生产经营活动已覆盖了柑橘、茶叶、蔬菜、牲猪、家禽、马头山羊等多个优势产业。全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占全县农产品总销量的42%以上。
(二)运作方式
1.经费来源
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发起人集资。如石门县兰溪柑橘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成立时,就是由五位理事各出资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二是会员股金。如石门秀坪柑橘专业合作社现有注册资金860万元即为社员认购的股金。三是部门扶持。如县柑橘协会挂靠县农业局柑橘办,办公场地和运转费用由柑橘办提供。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征、原则和作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信息、资金、购销、加工、贮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它以服务成员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销售、加工环节为合作重点,以维护成员利益为主要目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但它作为各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走向现代化所共同的、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在国际上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这几年在我国山东、上海、江苏、河北、安徽等地区也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市场化的必然要求。由于各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不同,产业、产品存在差异,其建立与发展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模式,所以要坚持多种形式共同发展,要尊重农民的创造。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征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建立在农民自助、自主、平等基础上的经济组织,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农民为主体,自愿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民自愿组成,从提供信息、种子种苗、技术辅导入手,逐步扩大服务领域,积极为农民提供加工、贮运、销售和原材料采购等社会化服务。合作经济组织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坚持农民自主原则,实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农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并不改变他们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生产资料的产权关系,不对他们发展自营经济产生任何限制。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实行分散生产,对外统一经营,体现出分工合作的特点。
(二)以维权为目的,保护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内坚持非盈利原则,以服务每个成员为根本宗旨,协调行为,统一标准;对外统一经营,直接进入市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改变了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排除中间商人,降低进入市场的成本,让农民直接分享到农业生产后续环节中的利润。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一、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多年来,大致经过了民间自发、政府引导和规范提高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1个,会员1.2万人,带动农户3万多,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8%。其中,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入社社员5595个,带动农户1.6万多。生产经营活动已覆盖了柑橘、茶叶、蔬菜、牲猪、家禽、马头山羊等多个优势产业。全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占全县农产品总销量的42%以上。
(二)运作方式
1.经费来源
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发起人集资。如石门县兰溪柑橘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成立时,就是由五位理事各出资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二是会员股金。如石门秀坪柑橘专业合作社现有注册资金860万元即为社员认购的股金。三是部门扶持。如县柑橘协会挂靠县农业局柑橘办,办公场地和运转费用由柑橘办提供。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从事专业生产经营的农民为主体,自愿以产品、资金、信息、技术、设备、土地、管理为纽带,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维护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增加其成员的收入,实行互助合作和对外参与市场竞争、对内实行服务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近年来,随着农业市场化、标准化、外向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65个,其中,专业合作社6个,专业协会59个(含6个劳动力转移协会);入会成员2.29万人,带动农户6.5万户;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创利6057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广泛建立和快速发展,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市场农业以及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等,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全面审视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我们也看到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运作不够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经过民政、农经部门登记的只有32个,占总数的49.2%;多数为松散型的,未能结成紧密的经营共同体;绝大多数未实行“二次分配”,社(会)员不能享受加工流通增值部分的利润。二是服务功能不强。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以及帮助成员销售上,不具备直接经营和开展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因而收益甚少;没有必要的公积金和风险基金,发展后劲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三是官办色彩较浓。相当数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村干部任负责人,未能充分体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往往求稳,怕冒风险,拓展市场的主动性不够。四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人才相对缺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眼于培强农业市场主体、应对国际市场竞争,采取一系列更富操作性的措施。
——强化指导,促进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充分发挥农经部门的职能作用,重点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定规范的章程,明确组织机构、合作内容、运作方式、分配制度与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与要求;制定生产计划,定期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制度,提高自身发展和防范市场风险能力,促使合作经济组织在规范化的轨道上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正确处理好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技部门以及龙头企业的关系,保证正常运转。
——培植典型,扩大示范带动效应。选择运作较好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其以销售、品牌创立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为发展方向;在内部合作上,加强资本合作,实行联合经营,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外部合作上,主动与龙头企业“联姻”,建立巩固的合作关系,真正发挥组织成员与龙头企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并实行“二次分配”,让组织成员分享加工、流通增值利润,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更多的农户自愿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吸引其它合作经济组织自觉借鉴学习,发挥成功典型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抓好培训,培养好的领头人。实践证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能否正常运转、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在于组织领导机构成员的素质,尤其是负责人的素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不仅要有心系成员的品德,而且要懂技术、善经营,有驾驭市场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组织经营者。因此,农经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班,邀请专家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实施培训,重点讲授互助合作、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有重点地组织一些观摩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掌握真本领,带领社(会)员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合作组织。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把握的主要环节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信息、资金、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它以服务成员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销售、加工环节为合作重点,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入为主要目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近几年呈加速发展态势。据摸底统计,至2003年底,全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04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7082个,专业协会6946个,有社(会)员210万个,占总农户数的15.3%。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涵盖农村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劳务、运输、信息、技术、销售等多个领域。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民专业作合作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认识不够到位,法人地位不够明确,机制不够健全,扶持不够得力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总的来看,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要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我省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和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体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把农民自愿、农民受益作为出发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目的是富裕农民,中央1号文件对此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这一正确方向。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以农民为主体。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不管谁牵头组建,都必须带动农户,要把参与农民数量的多少、带动作用的大小、社员共同受惠的多少,作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和奖励的依据。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为入社(会)农民提供有效服务。根据农民生产中的需要和进入市场中的困难,突出做好信息、农业科学技术、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运销、储藏等方面的服务。要使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民,逐步从一家一户势单力薄的生产经营状态中解脱出来。三是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不能是买断关系,农民有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产品的义务,有从合作组织中获得收益的权利,绝对不允许仅仅是组织者受益,而多数农民不受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建立起农民利益保护机制,实行民主管理、照章办事,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入社(会)农民要有知情权和决策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对内实行零利润,要有积累,向农民进行利润返还。四是要实行紧密的利益联接。鼓励建立出资型合作社,支持其他形式的合作社进行出资型改造,今后在发展中要把出资型合作社作为扶持的重点。
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基本原则。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基础,绝对不允许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名,动摇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侵犯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自主权,将农民的财产归大堆。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四点:一是不能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上打主意。不能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模化经营为借口,强行将农民承包的集体土地收回,改由集体经营或出租。二是不能强迫命令、瞎指导。不能以专业合作组织的名义,强迫农民统一种植,统一经营。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必须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三是不能加重农民负担。农民向专业合作组织投资、投劳必须坚持自愿,所投资金和劳务或计作股份,或计作投入,与权利和收益挂钩。四是要明确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要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加以约束,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确保农民在专业合作组织中的合法权益。
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多主体、多形式创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多主体创办。一是引导农民合作创办。二是依托企业兴办。三是鼓励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基层供销合作组织领办,充分发挥其自身科技、信息和流通的优势。四是指导农村集体组织举办。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均可发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省4.7万多个村,50万个组,要组织农民自愿参加和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任务大,难度也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认真抓落实,抓引导,抓扶持,抓服务。
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只要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或者成为产业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只是拥有初级产品的农民之间的简单合作,其进入市场的能力就不会有明显的增强,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也令人担忧。各地在发展中,一定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方向。要引导和扶持发展加工型和销售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引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对接,成为“龙头”企业稳定的优势原料生产基地或生产加工车间,依靠“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信息优势和销售渠道,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市场的能力。
5、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扶持相结合。既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依照市场机制运作,又要坚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政府扶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要做到引导不参与,鼓励不包办,扶持不干扰,完全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一是要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1号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两办转发省农办《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精神,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应采取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措施,从资金投入、科研与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检验检疫、社会化服务以及灾害救助等方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二是办好试点,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市、县除了办好国家和省里的试点外,还要安排一定的资金,选择办好一批各自的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今年全省要规范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新闻舆论媒体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农民群众大力宣传普及合作知识、介绍合作原则、弘扬合作精神,努力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形成一种全社会关心合作组织,支持合作组织,更多的群众了解合作组织,参加合作组织,共同办好合作组织的氛围。要发现和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又富于献身精神,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能人”,鼓励、引导和扶持他们领办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发挥好广大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者的优势,加强对农经干部的培训,努力使广大农经工作者既善于实务,又精通理论,使大家在工作中有所作为。四是搞好指导。各级农办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要把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摆上工作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要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的领导尤其是分管领导多请示,多汇报,争取党委政府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搞好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要明确责任分工,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并明确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得力干部;同时还要办好本级的试点,尤其要积极稳妥抓好指导工作,既确保国家和省级项目任务的完成,又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帮助合作组织特别是试点单位完善章程制度,规范运作机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践经验与法律规范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为此,应注重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经验,遵循相关法律规范。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三农”主战场上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在全国,运行比较规范、作用比较突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已经超过了15万个,遍布种植、畜牧、水产各业,形成了“办一个合作组织,带动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帮农民”的发展景象。总结改革开放后各类合作组织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农户家庭独立经营自主权基础上,由农户自愿选择的合作。在组建方式上,不搞过去的土地、农具、财产入社,不触动农户的经营自主权。在服务内容上,不搞生产过程的大包大揽,根据成员的需要,有选择地开展服务作业,筹集资金,聘用人员,对成员开展特定的专项服务(提供种子,批量购置化肥、农药,批量销售成员的产品)等;在产品销售上,成员享有产品买卖定价的自主权,同时根据章程享有合作组织盈余的分配权;在社会地位上,合作组织与其他企业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在人事、财务、经营业务等方面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和依赖关系。
二是面临农业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趋势,合作者之间出现明显的同业性,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跨越产前、产中、产后,表现为综合性。市场经济的普遍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现代农民合作组织区别于传统社区型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与信用合作社。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普遍涌现蔬菜、水果、花卉、中草药等种植业户之间以及蛋鸡、肉猪、肉牛、奶牛、水产品等养殖户之间的各种同业合作组织,且备受欢迎。在专业合作组织中,由于农户从事同一产业,大家遇到的困难相同,需要的专业技术、专用生产资料相同,产品的市场走向一致,从而产生需求的合力,容易形成服务的规模效益,能有效地降低农户的产、销成本。一个合作组织直接联系与本专业有关的科研、教学单位,直接联系厂商、专业市场,直接接受政府产业指导,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服务的效率,使成员分享到工商利润。
三是出于发展的需要,合作组织自发地依靠能人、大户或者从社会上选聘高级管理人才,实现了管理人才共享。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一方面靠机制的保证,同时也依靠科学的管理,靠人才。凡是成功的农民合作组织,必然有一个或者一组精明能干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通常是在长期互助合作中自然形成的,或者是大家一致从社会上选聘的。应该说,农户之间的分化不仅是因为户与户之间劳动力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文化智力、组织活动能力上的差别。事实上也不可能每个农户都成为经营能手,不可能每个专业户群体里都有经营能手,德才兼备的经营能手就更显缺乏。选聘精明能干的管理人才成为现代合作组织的新做法。成功合作组织的经验最可贵的是利用了现代管理资源,使精明能干的管理者的智慧变成社员的群体行动,通过“共享智慧”提高每一户农民社员的管理能力,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合作组织的生产能力。
由以上三条可以看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构建形式,既不同于欧洲的合作社、亚洲的合作社,也不同于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合作社,它实际上是一种成员主体身份明确、产权关系清晰、服务内容灵活有效、权利与义务对称、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企业组织制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这一现代农业企业组织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意见
为加快*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增强农业竞争力,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引导*市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涵盖农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并培植一批龙头经济组织,使60%以上的农户纳入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服务范围,并形成比较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2.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农民自主选择、自愿加入、自由退出。3.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运行以农民为主体,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通过合作经营和服务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4.坚持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根据农业生产经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可突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界限,实行多领域合作,多形式运行,多渠道发展。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
农业实行家庭经营以后,农产品的运销、加工、储存、保鲜环节,一家一户很难独立进行,于是农民便围绕某一产品自发地组织起来。这种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在农村正大量涌现,并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1.专业合作是农民一种全新的合作。它同传统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比较,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形式“新”。一是完全自愿,没有半点强迫。这一点和五十年代农民搞“入社”时是不同的。二是农民出资,产权清晰,承认个人产权,不是一讲合作就“归大堆”。三是不改变家庭经营体制。生产环节家庭经营,其它环节合作经营。四是不受社区限制。可以一村一社,也可以一村多社,一个社可以联合本村农民,也可以联合其它地方的农民。因此,政社是分开的,没有政社合一的痕迹。
第二,性质“新”、宗旨“新”。专业合作组织是纯民营性质,民办、民管、民受益,是真正农民自己的组织,它的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也就是这个组织的宗旨,是为了维护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的地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不是为了均贫富、防止冒尖。
第三,追求目标“新”。对内强调合作,对外追求利润。这是专业合作组织的行为准则。社会上的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一般的经济组织不同,就是合作组织对参加的农民,主要讲合作,实行有偿服务,而不是追求利润,一年结束后,经营利润可以为“零”;有的合作组织将所得的收益,在扣除必要的积累后,剩余部分返还给农民。
2.传统农产品购销方式需要改进。当前,农产品进入市场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农民的个体贩运进入市场;二是通过国家、集体兴办农产品的营销企业进入市场;三是通过“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进入市场。这几种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进入市场难的问题,但又都有些缺陷和不足,主要是:
- 上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范文
- 下一篇: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范文